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22-1125536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2 01:18: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作者:孙养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46更新时间:202_-6-

1周家坝街道幅员面积12.28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1个村,管理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常住人口6万余人,流动人口、暂住人口近2万人,机关职工133人。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很多,一方面,经济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源建设滞后,债务重,不稳定因素多;另一方面,干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服务意识、执政能力等方面与街道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破解这一系列难题,构建和谐街道,必须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一、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现状

(一)抓学习没有形成制度

周家坝街道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下辖17个党支部(委),11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学习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街道建立起来,也没有很好地实施。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跟风式学习,紧一阵松一阵;有的学习热情不高,自觉性不强,有的学习不深入,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学习理论不能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不力;有的借口业务工作忙或应酬接待多,无暇顾及学习。因此政治思想和自身素质适应不了形势的发展和建立和谐街道的需要。

(二)抓发展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较弱

周家坝街道202_年税收实现了202_万元,但建安税所占比重较高,房地产开发已近尾声,发展空间有限,替代税源建设严重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况且有的基层组织不熟悉或较少知晓市场经济规律,了解经济法律、法规及贸易规则;有的经济工作或发展思路不明晰;有的发展不知从何着手;有的抓招商引资不力;若不改变这种局面,街道经济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三)抓稳定工作乏力

周家坝街道各类移民近7000人,安稳致富难度大;重点项目、开发遗留问题较多;下岗失业、待业青年人数不少;不稳定因素较突出。街道抓稳定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但有的基层组织对抓稳定没有思路;有的没有铁的手腕和措施;有的协调力度较差,矛盾上交街道;有的危机意识淡薄。

(四)抓落实不够

区委、区政府确定今年为落实年,但我们的基层一些组织执行政策不到位,落实较差。没有深入社区、楼院、学校、企业;没有深入势弱群体中;没有深入实际;而且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精神,以讲话落实讲话,总之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再好的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就是一句空话,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就更别说稳定和发展。

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一)切实加强学习能力建设

学习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是基础,切实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夯实理论基础,刺激干部职工产生理论需求,强化理性思考,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

抓学习,重点是党员、干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离开了基层组织和每个党员的共同努力,党的执政能力就会缺少基石。街道党工委、基层党支部(委)要带头学习,树立榜样和示范。

抓学习,贵在有制度,贵在坚持。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集中学习和经常性学习并重,普遍学习和重点学习并重,政治理论学习和综合素质学习并重,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并重。街道建立了一系列学习制度,贵在坚持和实施;各社区、学校等也要建立、健全制度,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抓学习,注重学以致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技知识、业务知识、形势知识为重点,坚持与时俱进,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管好自己。

(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同时为构建和谐街道提供根本保证。举好旗帜,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深化创建五好街道、十佳领导班子活动,强化班子的使命和责任,以人为本,以人性化、民主化、制度化管理为主线,遵循五坚持、五反对,五要五不要,严肃五大纪律,中层干部严格竞争上岗,加强干部的培训学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民主、公开、效能、监督、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党组织。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周家坝局面。

强化制度建设。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街道建立了22种制度,贵在坚持和落实。以制度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造一支廉洁奉公、勤政务实的队伍。建立科学评价干部的考评机制,改以往干部评价较多地看工作热情、工作素质、工作表现为强调结果管理,把工作成果作为评价干部的客观性标准,实行末位淘汰制,严格奖惩,使庸官无立身之地。实行以机制推动工作的运转格局,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强化社区组织建设。加强社区组织建设,采取下派、两推一选、竞职演讲等形式,配齐配强社区两委会成员,扩大党的工作履盖面和影响力。加强退休职工党员、下岗(失业)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扎实开展组织活动,管理好社区单位党员,加强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对具备条件的要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使私企认识到,党建也是生产力;对不具备条件的采取成立联合党支部或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

(三)切实加强加快发展的能力建设

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是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同时为构建和谐街道奠定了坚实基础。执政能力的高低,归根结底反映在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上。周家坝街道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强力发展街道工业,夯实街道经济基础。一是实施品牌战略,做优食品工业,使老川江牛肉干快速盘大盘强,扩张市场空间,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成为街道的龙头企业;二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做强机械加工业;三是实施带动和辐射战略,发展新兴工业。以万州工业园区内核心园建设为契机,发展与之配套的技术含量高的新兴工业,扩大街道经济总量,培养新的经济增长极。

猛攻第三产业,壮大街道经济总量。由于受土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周家坝的发展空间有限。当务之急是必须猛攻第三产业,培植替代税源。按照商贸强街、旅游富街、餐饮活街思路,把周家坝街道打造成万州区旅游休闲中心,美食中心和次商贸中心。

利用近郊农村,培育近郊观光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天子湖社区和狮子村尚有几千亩农民集体土地紧邻主城,具有交通、市场、信息等优势,必须抓住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观光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

强化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动全民招商,采取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建立和完善定时报告、项目追踪、全程跟踪、后勤保障、廉政服务等制度,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一是领导重视;二是责任到位,人人肩上有招商引资指标;三是实施重奖;四是根据万州区、开发区的政策,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五是建立招商引资长效工作机制,常抓不懈,通过年复一年锲而不舍地抓下去,推动周家坝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切实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能力建设

提高维护稳定工作能力,是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构建和谐街道营造良好环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政权稳固,是基层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强化民意调查,是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街道和社区将组织专门的民意调查机构,广泛进行调查。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畅通渠道。深入社区楼院、企业、学校了解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和需要组织解决的困难,归类整理后报街道,街道分类处置,建立健全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长效机制。

强化变上访为下访,建立健全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各方面群众的畅通渠道。街道和社区的领导和干部以及街道聘请的律师下到社区居民楼院,下访接待居民,主动倾听民意,宣传政策,自觉改进和强化工作。

强化以人为本,柔性处理,依法办事。街道、社区处理信访问题要转变观念,采取以人为本、柔性处理原则,慎用警力,对于居民的合理要求,要尽力解决,解决不了的,要耐心做解释工作,严格依法办事,坚决克服信访不信法的现象。

强化危机教育。现代危机突发性强,危机频率加快,破坏性大,牵连性广,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多,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危机事件,预警和应急显得很重要,同时要加强教育。预防不仅比救济更人道,而且更廉价。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体制,创建平安街道和打造法治街道。建立隐患排查、信息报道、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沙河派出所(公安部一级派出所)建设,确保破案率上升和发案率下降,确保辖区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五)切实加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建设

切实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是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设重点,为构建和谐街道提供法制保障。

加强法制宣传,强化四五普法,增强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严格依法行政。街道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老百姓的利益,不能打丝毫折扣。坚决纠正多头执法和执法不公的问题,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问责制,对行政过错要依法追究。

严格依法办事。街道和社区要教育辖区居民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依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做违纪违法的事,有理有节,不越级上访或集访。

(六)切实加强管理城市的能力建设

切实提高管理城市的能力是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建设万州人居环境最佳地方,必须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空气质量好,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实行两长三员网格化管理,实现两个转变和六个一样。

加强市民卫生宣传,增强市民城市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

依托社区,重心下降,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对社区日查周报月考核。改革清扫保洁模式,清扫与保洁同步,强化夜间保洁。坚持严管重罚。强化考核督查,严格奖惩。

(七)切实加强狠抓落实的能力建设

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是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

加强执行文化建设。言必行,行必果,形成“说了就办、立了不改”的管理理念,打造诚信街道、诚信社区。

完善科学的目标管理机制。目标一确立,就等于立下了军令状,完成目标的时限,就是日常工作的日程表。街道、社区普遍推行了目标管理。同时,要逐步推行数字管理。强化督查督办。街道成立了“三位一体”督查办公室,对社区及下属单位贯彻上级党委、政府所作出的决定或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督办,对工作滞后的发督查令予以督办,在督查令规定期限内仍未完成的,采取待岗或降免职处理。

(作者系万州区周家坝街道党工委书记)

第二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要看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基础要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素质。对领导干部来说,主要是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领导干部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执政意识

在执政意识方面,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危险倾向:一是有的同志老是认为“平台太小”,不知道这个平台的真正意义,只要权力大,不知有了权力要干啥;二是有的同志骨子里看不起群众,把群众叫作“刁民”,忘记了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忘记了人民群众是主人,领导干部是公仆,颠倒了主仆关系;三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手中权力当作以权谋私的工具。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意识,树立三种科学的执政理念:一是执政为民的理念。一定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心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策,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必须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依法执政的理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依法执政中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只有树立起这三种执政理念并切实遵照实行,才能有效地解决

“为谁掌权、掌权干什么、怎样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

二、提高理论素养

如今在领导岗位的大多是中青年干部,他们年富力强,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这是优势。但相对老同志而言,他们还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刻理解,缺乏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因此,要经受得起执政的考验,就更要强调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的问题。首先,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一定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的功底。当前,主要是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同时,还要学习经济、科技、管理、法律、历史等知识,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其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新时期合格的领导者。第三,要端正学风。应当肯定多数同志学风是好的,他们学以致用。但也有同志嘴巴上讲得头头是道、文章写得洋洋洒洒,行动上却在弄虚作假、追名逐利、以权谋私,等等。这是学风不正,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要坚决反对。

三、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历史经验证明,艰苦环境能磨炼人,创业过程能造就人。各级干部只有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勇于在“急、难、险、苦”的环境中磨炼,才

能炼就一身“硬功夫”,才能提高执政能力。这既是领导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也是各级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由之路。培养实践能力需要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对党组织来说,应该积极为各级干部创造实践的机会。对年轻干部要敢于压担子,采取提拔、交流、上挂、下派、外派等方式,适时把他们放到重要或艰苦的岗位上去锻炼。另一方面,对年轻干部本人来说,应该珍惜组织上给予的实践机会。要敢于挑重担,要有闯劲拼劲,要争一流,创先进。要艰苦奋斗,能够默默无闻地工作,不断努力向上。

四、提高领导艺术

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是党组织整体的能力。领导班子个人的素质是班子整体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还要看班子的凝聚力,看班子的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一个班子团结协调才会有战斗力。提高领导艺术要学会很多本领,但最重要的是学会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学会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重要的领导艺术。领导班子是一台好戏;如果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就会混乱。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好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思广益,把一个班子组织好,把大家的作用发挥好。

第三篇: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就必须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不仅是班子自身的需要,也是**区加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着眼长远、加速培养、强化监督,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各级领导班子,大胆选拔使用那些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肩负起**发展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衡量班子建设归纳起来必需做到这样五句话:坚定的政治信念,长远的战略眼光,务实的发展思路,振奋的精神和创新的工作。第一,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能力和水平。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要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来进行,要围绕大局想办法,围绕大局抓工作,围绕大局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能力和水平,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搞好班子的自身建设关键在党政一把手,班子一把手要起表率作用,带头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好与班子成员的关系,要及时反映和正确对待大家提出的意见,做到胸怀全局,作风民主,要摆正位置,处理好关系,当“班长”不当“家长”,总揽不包揽,能够集中正确意见和集体智慧,周密论证,科学决策,果断而不武断,能够调动和发挥“一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人善任,放手而不撒手;同时班子成员要积极参与集体领导,维护集体领导,每一个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都要积极自觉的坚持维护和服从区委领导,在区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区委要积极支持区政府依法和依照职能开展好行政工作,保证区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政府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积极支持人大和政协履行职责。从而进一步增强全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执行党的集中统一原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总揽全局,认真做好决策、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区委作为全区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讲政治、顾大局,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上把可用的政策空间用足用好,时刻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在工作摆布上,做到总揽全局不包揽、协调各方不替代。总揽全局就是要立足于全区工作大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战略问题、全局指导和宏观决策上,集中精力抓大事。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好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正确地、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好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搞好重大改革、发展措施的确定和实施,为改革、发展、稳定确定正确的思路。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用好管好干部,在全区上下努力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协调各方就是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推进全局工作,统筹协调好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几个班子的关系,区地方和中省市直单位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上下一个调、干群一股劲、各方一条心的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加大检查指导力度,把各级各界、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把全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发挥出来,使区级几大班子,全区几级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都要紧紧围绕区委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切实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第三,努力提高各级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对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各级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使大家能够牢牢把握改革和建设的主动权,不被时代所淘汰,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提高本领,始终坚持一切依靠

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各级干部必须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注重学习,解决好知行合一问题。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原则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做到学习与解放思想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学习,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和-

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是注重实干,解决真抓实干问题。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培养求真务实精神,营造务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注重实干,要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健全机制。要健全转变干部作风的一系列制度,坚持领导包基层,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制度,集中精力抓大事干实事,形成扎实的作风和反对空谈的良好风气。二 是创好环境。我们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替基层着想的思想,要做到无关紧要的会议少开或不开,无关痛痒的文件少发或不发,五花八门的检查不搞或少搞,减轻基层干部的压力,使他们腾出时间搞调查研究,抓工作落实。三是严格考核。要全面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每一位干部,防止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做到鼓励实干的,教育蛮干的,批评假干的,整治乱干的。

第四,精诚团结,增强大局观念,维护发展大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对干部队伍提出了“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统一;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总要求。不论对哪个班子来说,团结问题至关重要,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出效益、出人才、出干部。没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班子,政就不能通,人就不能和,安定团结稳定的发展局面就不能形成,就干部个人而言,也就最终不能认真的想事业,干工作,个人成长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对团结问题一定要提起高度的重视,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爱护团结。讲团结最重要的是要维护政治上的团结。全区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新一届区委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周围,始终做到在言论、行动、态度等各个方面与区委保持高度一致。各乡镇、街道、部门的班子内部要搞好团结,保持成员的默契配合。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在搞好团结上都要努力做到“两讲”、“五不”、“三多”、“四相互”、“一反对”。“两讲”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要坚定,旗帜要鲜明,绝不能含糊;在小事上要多谦让,多顾全他人。“五不”即不猜,不无故猜测别人;不疑,不乱怀疑他人,相信领导、相信同志、相信下属;不听,不听信小人挑拨,不被挑拨言论所左右;不信,不听信谣言,不听信小道消息;不惑,明辨是非、善辨是非,不被假象和表面现象所迷惑。“三多”即多沟通、多理解、多规范,要勤联系、经常谈心交心,多看别人的长处,体谅他人、理解他人,时时处处注意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照章办事,照程序工作,既到位又不越位。“四相互”即相互维护,每位干部、每位班子成员都要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相互支持,每位班子成员要为整个班子、为其他同志多补台,多做拾遗补缺的工作,坚决不拆台,密切协作,形成统一整体;相互关心,要多关心其他同志和下属,既对集体和同志的工作负责,又对同志个人的生活、前途负责;相互尊重,同志之间要相互尊重,上下级之间也要相互尊重,特别是上级要尊重下级的人格、劳动、意见和建议。“一反对”即坚决反对拉拉扯扯、团团伙伙、亲亲疏疏。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对同志、对下属做到一视同仁、关心入微。同时,各级干部包括本单位副职、班子成员,一定要支持、维护单位一把手的工作,无条件地服务领导,紧密团结在区委周围,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形成合力。

第五,要围绕建章立制,着力解决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机制。完善的工作机制、健全的工作制度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是立局之本、成事之基。没有规

矩不成方圆,离开有效的制度,一个机关就会杂乱无章,工作就会相互扯皮,领导抓工作也找不着头绪。要依法治区,用法制的办法推进工作,就要全面加强各行各业、各机关单位的制度体系建设,要依法建制,把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努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随机性和盲目性。按照上述要求,各单位部门在制度建设上要尽快做到“四定”,一是定制度,建立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定程序,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衔接配合,工作程序科学合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定标准,对各项工作的时限、质量、目标等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四是定措施,制定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形成科学的落实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程序、标准的全面落实。

第四篇: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应当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示范作用。为此,必须遵循执政规律和成才规律,自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正确处理个人从政意识与党的执政理念、个人从政能力与党的执政目标、个人从政作风与党的制度建设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和本领。处理好个人从政意识与党的执政理念的关系。首先,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从政意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坚持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必须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城乡和区域联动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其次,以正确的政绩观规范从政意识。把握好发展热情与科学精神的关系,既防止不思进取守摊子,又防止不顾民力乱铺摊子;把握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既注重本地区发展,又坚持一切从大局

1出发;把握好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既注重近期效益,又致力于长远发展。第三,以牢固的群众观指导从政意识。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事关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是检验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重要尺度。只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处理好个人从政能力与党的执政目标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对各级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五种能力,才能更好地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的执政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从实际工作的要求来看,还应着重提高三种本领:一是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善于运用宽广的眼界观察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把外部世界的变化与本地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普遍联系中把握发展大局,找准自身切入的方位,抢抓机遇,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二是提高科学决策的本领。既能勇于决断,又能集思广益,从而确保在最佳的时机作出最优的决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提高驾驭复杂形势的本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高的驾驭复杂形势的本领,对形势的变化能够作出科学判断,及时调整决策;对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能够及时化解,确保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

处理好个人从政作风与党的制度建设的关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要注重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作风建设,更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形成以好的制度保证好的作风、以好的作风落实好的制度的良性互动。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端正领导作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使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化、民主化。二是认真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端正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形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逐步形成一整套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是健全完善监督制度,端正生活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党内监督。探索建立干部社会生活监督制度,将监督向八小时以外延伸,及时洞察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教育和帮助领导干部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做到廉洁奉公,经得起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第五篇: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课题综合报告

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课题综合报告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基层党组织能否科学把握执政能力内涵,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事关我党的兴衰和成败,已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202_年8月以来,我们组织力量,就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专题研讨等,研究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形成了本课题综合报告。

一、关于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内涵的思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的6800多万党员分布在约340万个基层党组织之中,这是我们党巨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如果说中央是宏观执政,地方党委是中观执政,基层党组织则可以看作是微观执政。因此,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也是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的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相对于中央、地方党委作用的发挥而言,基层党组织工作职责有限,活动范围有限,因此,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有其特殊性。按照《决定》的要求,我们认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总体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发展力——推动发展的能力。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一是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群众勤劳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摆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位置。一是抓好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坚持德才兼备、精干高效原则,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使乡镇领导班子整体结构更趋合理。届中,都组织开展了“回头看”,重点对那些班子不团结、工作没有起色的乡镇领导班子予以调整充实。二是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我们坚持优化结构、依法办事的原则,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采取“两评一考”的办法,对村班子进行了全面“回头看”,对那些能力不强、形象不良、业绩不佳的村干部依法按章予以调整和撤换,及时把年龄轻、学历高、观念新、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后备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坚持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充分利用市、县、乡镇三级党校,实行分级培训、分级负责。省、市级新农村示范村、经济强村、重点村的两委主要负责人列入全市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集中在市委党校培训;其他村两委干部由县乡两级组织培训。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我们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创新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为了解决当前不团结、宗族派性斗争比较激烈的支部长期难以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得不到正规教育培训等问题,我们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口”前置。通过建立发展党员预警机制,对发展党员实行宏观调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重点培训什么”的原则,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建立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制、公示制、双测评制和预审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严把入党积极分子“入口关”;通过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三)坚持整体推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的渗透力。近年来,我们坚持整体推进,把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针对换届选举后,党员村委会成员比率低的问题,通过实行交叉兼职,加大在村委会成员中发展党员力度等措施,增强了党在村委会班子中的力量。二是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党的建设。采取单独、联合、挂靠、村企联建等方式灵活设置党组织,加快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步伐。目前,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固定职工100名以上的企业95.9%建立了党组织,固定职工50—99名的企业99.5%有了党员。建立健全了非公企业党建组织保障机制、企业党组织防瘫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党务工作者和企业主协调互促机制等,提高了企业党组织规范化水平,促进了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三是积极探索在社区中加强党的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社区结构和规模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并及时建立党组织,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对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社区管理办公室三套班子成员实行交叉任职,交叉面达50%,强化了党组织在其他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四是积极探索在新社团中加强党的建设,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临时组建、选派政治指导员或联络员等方式,拓展新社团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目前,全市新社团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860个,党的工作覆盖已达到80%。

(四)坚持依法执政,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的能力。我们把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在乡镇,制订了《乡镇机关工作规则》,规范了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程序,明确了职能科室的工作职责,严格了对乡镇干部的管理,提高了乡镇机关工作规范化水平。在村级,制订了《村务工作规则》,构建了两委协调机制、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分工负责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矛盾控制和化解机制等村级工作五大运行机制。村务工作规则的制订,实现村级组织职责明确、关系协调、运行顺畅、管理科学、决策民主,使农村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五)坚持执政为民,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执政的群众基础。脱离了群众,基层党组织就会失去执政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夯实基层党组织执政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们把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归宿点落在建立健全为民服务机制、加强为民服务工作上。针对当前部分农村基层群众有苦无处诉、有事无处办、有难无处解的情况,通过建立健全领导联系点制度、村民情接待服务机制、乡镇办事全程代理机制、民情联动解决机制等措施,构建村、乡(镇)、县三级立体式为民服务机制,有效地转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群众欢迎。

三、新形势对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在当前社会转型这个特定时期和背景下,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既给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并对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一)科学的执政意识对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政意识,主要是指党的执政地位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党的组织和党员头脑中的反映,是执政党的精神支柱。实践证明,执政意识的强弱决定着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强化执政意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在执政意识方面,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危险倾向:一是有些基层党组织缺乏“长期执政”忧患意识,没有执政的危机感,对执政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二是有些党员干部没有“执政”的概念,认为自己是“为共产党打工”,他们把个人“从政”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手段,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执政”岗位上工作;三是有些同志出现“信仰危机”,得了执政“疲软症”,认为共产党能否执政无所谓,只要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管什么党执政都可以,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问题,对此决不能含糊和掉以轻心。

(二)重大的执政使命对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执政使命,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调查中发现,我市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履行执政使命方面,与群众的愿望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基层党组织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深、不透,在发展过程中脱离实际追求个人政绩,有的甚至劳民伤财;二是有的党组织满足于“看摊守业”,缺乏闯劲和创新;三是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双带”能力不强,其中有相当部分还比较贫困,要靠群众帮其致富,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州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严峻的执政环境对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执政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对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加速向经济发达的中心镇集聚,但这些中心镇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缺失,权责不匹配;而经济欠发达乡镇、山区乡镇人口逐步减少,计划生育、民间纠纷调处等工作量也随之减少,这些乡镇出现职能过剩现象。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乡镇体制与执政环境不相适应。另外,我市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比如,人多地少矛盾特别突出,由此带来的要素资源供给紧张、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人口负担过于沉重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