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范文)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
乐清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 葛雄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我校一门基础课,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很重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网络的互连、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服务技术等。《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配有大量的练习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点。本人就这门学校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与改革,有了一些成果。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对中职学生而言,此课程最终目标要落实到实际应用能力上,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些自己的动手能力,如掌握网络的组建、配置和维护等实际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已被列为计算机专业和信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为以后中职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及其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未来从事网络管理、维护的技能型人才。
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一般是在教室讲完理论知识,然后带到机房去做下操作.由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某些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不能同时动手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理论学习比较排斥,在做实验的阶段无法有效地将已学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尤其是中职校学生基础较差,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比较困难,这就迫
使我们必须在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特别是网络的实践课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如组建局域网,模拟广域网,每一次的内容都是千变万化,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朴结构组建不同类型的网络,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动手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不是能在教室上课所能达到的效果,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和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当然学校的软硬件环境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充分的利用我校现有条件,利用机房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利用学校的网络实验室,每次上课既讲理论又做实验,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像、动画手段深入浅出地讲解网络理论知识,平时练习用计算机虚拟机和仿真软件进行预习,后到网络实验室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反过来促进了理论教学。
从2014年新学期以来,随着温州教育部门的改革,计算机网络基础这个课程已成为学业测试的必修课,所以本人学校对这门也非常重视,2014年学校花重资从锐捷网络公司引进锐捷实验室,在学校建立锐捷实验室机房,都是为了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步被知识,创新型的模式所取代,中职教育也面临着的新的发展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结合本校的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
一: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教
学课程体系
从温州教育局关于本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大纲及本书的教学目标,我总结出《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了解国内外计算机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功能、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参考模型。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
2:数据通信的基本过程。具体介绍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和有关概念,数据传输、通信交换、传输介质及差错检测等知识,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及传输介质等。这部分的学习,要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更要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增加学生的网络底层的理解。
3:Internet各层协议。内容包括TCP/IP协议簇中的网络互连层、传输层、应用层。介绍网络层的地位、功能、Internet网络互连协议;介绍传输层服务,传输层协议,Internet传输层协议;文件传输、域名系统、电子邮件、web服务、网络管理等常见网络应用、通过这个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要深刻理解和把握IP地址,子网划分以及各种应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4:局域网络组建及网络实践。局域网的工作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组网技术、网络运行管理、网络应用及网络综合布线,使学生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功能,成帧方法,交换机工作过程。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把握局域网的主要技术特点、基本组成、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和无线局域网等。二:从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转变到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中来。我从2006年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近十年,对职高学生也有了一些了解,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与基础教育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实际操作,必须有一技之长,而职高的学生学习
基础差,造成学习兴趣低,自信心不够,在以前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比较单一,主要是课本上的一些理念知识,比方说介绍一些计算机网络体系,分层模型,网络协议,既难懂,又空洞,造成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老师上课也是很单调。所以必须从这种单一的教学发展从多种形式的教学。
二: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
境,加强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
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关系着计算机专业特别的网络教学的好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单纯的枯燥的理论教学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校从去年到今年陆续投入资金100多万,建立立体化的三维教学。建立校园网络,教室,机房,宿舍,食堂都建立了网络一体化。支持学生自主性,自觉性学习。建立有别于其它专业的网络实验室。形成本专业的特色,计算机网络教学不能象以前一样,老呆在教室里,讲理论,死记硬背。而应试建立网络实验室,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比赛,并记入学生的德育分数。计算机网络课程纯粹在学校里闭门造车还不够,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如: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让他们真正接触一线操作,了解操作流程;学校进行机房或办公网的改建时,让学生积极参与等。另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类比赛是增强中职学生自信,提高综合实践技能的好办法。如:我校每学期组织校内技能节、读书节,知识竞赛等;积极参加每年的校外综合布线、企业网、园区网三项,职业技能大赛等相关比赛;
让有条件的同学参加如CCNA,CCNP等网络管理员等与网络有关的认证考试。通过这些活动与相关的实践可检验学生对网络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并调整我们的教学。同时,学生实践活动的情况、比赛成绩等也可折算成平时成绩记入学生学期的期中或期末的成绩分。
三:鼓励教师参加由市省教育部门的各种培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向专业化,双师型等方向发展。
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针对教师知识面窄,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学校应鼓励教师更新知识,参与机房建设,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入相关企业锻炼,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技术;鼓励教师加强学术研究,多外出考察交流,学习别人的先进方法与经验。通过交流,使教师及时了解新知识、新技术、企业需求状况,在教学中予以应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采取弥补措施;有条件的教师应该参加网络学院认证讲师、网络认证工程师考试,不断加强学习和专业化发展。
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一个长期处在一线教学的工作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制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系统的、体现中职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案,并考虑到网络专业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综合素质,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必需的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同时也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真正能把中职的网络基础教学工作提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水平。
第二篇:浅析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浅析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摘 要】在网络飞速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已属于基础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空洞的理论课。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综合人才的广泛需求及行业市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传播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的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使网络技术更好更快的为社会服务,已成为主要任务。然而,一方面由于该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起步较晚、层次不一。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面广、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普遍反映是:只学了一大堆网络名词、概念和结构图,一学年总结下来,兴趣已所剩无几,水平仍然停留在只会使用IE浏览器、“上网”和“聊天”阶段。以上这些问题均暴露了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问题。因此,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广泛、实用性强,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形成适应差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为主线,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与不同层次需求采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来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式教学、分层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考试评价体系方面,依据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标准,立足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分类;网络高层应用;OSl模型:网络协议;通信原理;常用网络互连设备和传输介质;局域网、以太网、因特网特点和组网技术;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主要培养学生组建网络的能力、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虚拟局域网的划分能力、网络协议配置能力、网络的应用能力、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网络的管理能力等。通过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认识网络、熟悉网络、使用网络、配置网络与管理网络。
三、教学方法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
(一)自主学习指导法
自主学习指导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地、有主见地、探索性地学习,来激发学生的未知欲和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践与自学能力。实施过程如下:1.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2.给出学生完成课题所需要自学的参考书目或参考网址,如网易学院、千源网、教师本人的空间或FTP站点等,以供学生参考学习,通过网络联系方式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3.每个学生均完成工作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得出评价结果。
(二)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要求解决方法”、“引导思考+适当提示”、“找出学生思路正确部分引申”、“扩充认识解决问题的条件”等方式,把握课程的进度,活跃
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例如:教师给出企业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或将已有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层次需求,采取分层教学,满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需。
理论课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放低要求和起点,注重讲解和演示,使其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精讲精练,既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善于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在原有课本知识已巩固的情况下,教师要引申一些实例让其多加练习,给该层次学生创造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课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是做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强化基础,巩固技能;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加入设计性实验,在知识、技能巩固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应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设计一些应用性、灵活性及探索性较强、思维量大的实验。
(四)类比教学法
对于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归纳和总结。例如:对于OSI七层模型的理解,用一个“从上海到罗马的贸易过程”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能体会到为什么要给网络分成这七个层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参考模型存在的意义,但并不对每一层的详细功能做过多的介绍。再比如:文件下载实际上
是对网络协议的规范与遵守,并对协议的组成,以日常生活的现实内容进行对比,引申出知识点,如我国的母语普通话的基本构成,就与网络协议的语义、语法、定时间形成较强的对比性和可参照性。
四、教学手段
(一)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验证理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拓扑结构概念时,可以结合本学校校园网的拓扑图和一些实物照片,来阐述为什么会有各种拓扑结构,不同的机构中的优缺点等。
(二)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完美融和,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容形象逼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教学内容,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时心中有网络体系大框架,便于知识定位。
(三)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目前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如国际信息化认证考试、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络管理员级认证、网络工程师证书、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页制作操作员认证、全国软件技术水平资格考试证书等。为了让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参加考试。
五、教学评价
传统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方法存在两大弊端:
(一)重知识,轻能力;
(二)重笔试,轻操作,根本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个新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特质的发展。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与多年教学经验,本人粗略谈一下本人的新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大致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一)理论考试部分,用于验证学生对定义、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二)实训考试部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的完成指定的任务,用于验证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三)实训报告部分,从实训报告中能够看出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四)平时自主作业及评价部分。最后根据这四个形成最终教学评价。最后成绩=知识
考核占30%+实训过程考核占30%+实训报告占20%平时自主作业及评价占20%。
六、结束语
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其教学体系,改善现有教学带来的不良结果,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目标,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
(1)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16-18。
(2)朱利民,王明斐。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 2010(8):169。
(3)雪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之我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2月。
第三篇: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课教学初探
中职学校计算机络实训课教学初探
作者/单祖良
摘 要:主要从实训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考核、教学环境等六个方面探讨了中职学校计算机络实训课教学如何设计,同时对实施实训教学的环境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络技术;实训教学;教学设计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基本都开设了计算机络这门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包含多门计算机学科知识,综合性强,学生不易掌握。另外,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对计算机络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特别是实训、实习课,为此我们对计算机络的实训教学进行系统规划。
对计算机络实训教学的规划,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考核、实训环境六个方面。
一、实训目标的确立
我们确立了实训教学的整体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充分体现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为根本,以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具体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教学,使学生的络知识、络实践技能得到综合提高。一是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局域络的规划、设计、组建、测试,实现不同络的互联;二是能处理一些常见的络故障、络安全问题,能有效进行络管理。
二、实训内容的选择
实训项目内容的选择是整个实训教学设计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当前实训教学改革的重点,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过难过易都不可取。实训内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时代性
实训项目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实训项目和内容一定要补充当前新的知识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训教学目标的实现。
2.实用性
实训项目是否实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兴趣,也关系到培养的学生将来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
3.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要注意各个实训项目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训项目应让学生综合应用各方面的络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实训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综合运用络知识进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络综合实践技能。
三、教学模式的选择
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计算机络课程的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和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不完善,值得学习和探索的内容还很多。比如,我们在综合性实训项目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或“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的教学模式,在知识性实训项目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虚实结合”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实训教学的过程设计,实际上就是实训教学各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同类型的实训项目其实训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不同。
知识性的实训应以实训教学大纲为依据,通过老师讲解、演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后评价其完成效果,侧重于学生操作与教学评价两个环节,从而实现实训教学目标。
综合性实训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和方法来完成实训过程,由学生自己规划、设计实训方案,学生自己确定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法、步骤,利用提供的设备和软件独立完成整个实训过程。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络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逐步建立多样化实训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训过程与实训结果,激发学生的实训兴趣,提高实训能力。根据实训课的性质和类型,应从以下两个途径进行评价:
首先对于知识性的实训项目应从平时考勤、书面作业、实际操作等多方面综合考核,全面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其次通过是否参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来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以及服务质量评价表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一部分,考察学生的工作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应用能力。
六、实训教学的实训环境建设
计算机络课程实训项目教学设计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没有相应的络硬件、软件的支撑,实训教学设计得再好,也无法实施,因此要创建实训环境,逐步完善络实训平台。为了完成络实训教学目标和任务,络实训室应包含以下几部分:
1.综合布线实训平台
该平台应该是一整套综合布线系统的模拟设备和设施,包括线测通仪、配线柜、跳线架、线制作材料及工具、信息模块及打接设备、光纤跳线制作仪器等。通过该实训平台可以进行实际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和各类线的制作,培养学生络工程的施工能力。
2.服务器实训平台
该平台应该包括几台实训用的服务器,为学生提供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各种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实训操作。
3.络设备实训平台
在络设备实训平台里主要提供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ATM交换、ADSL、路由器、防火墙、络入侵检测、无线控制器、无线AP、光纤收发器等,根据各类设备用以完成局域的组建、无线局域的组建、络互连或广域的接入、络安全等不同实训项目。
4.络软件实训平台
该平台应该包含络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Linux系统)、防病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络漏洞扫描软件、虚拟机软件、络实训模拟软件等各种络工具软件。培养学生利用络工具解决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络课程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学的目标如何定位,实训项目、实训内容的深度如何确定,实训教学过程如何组织等都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计算机络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何文生。企业络搭建及应用。2版。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基础
1.第二代网络从组成的各种设备或系统的功能来看,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子网。
2.资源子网是由个计算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和软件组成。资源子网负责数据的处理,存储,管理,输入输出等,通信子网是由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通信软件组策划那个,通信子网负责为用户访问网络资源提供通信服务。
3.OSI:开放系统互连
4.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5.数据通信为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通信环境和技术支持。
6.数据:是指尚未定义的各种数字,字符,符号等的集合,可以是数值,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图像,数据本身没有实际意义。
7.信息: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数据,是对人们有用的数据。
8.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物理表现形式。如:光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在通信系统中,这些物理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如:语音信号,电视的视频信号)或数字信号(随着时间离散变化的信号是数字信号,如二进制数字0和1)。
9.信道:新到时传输信号的通道,即通信线路,包括: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
5.网络管理
1.网络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或者当网络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使网络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网络管理包含两个任务:一是对网络的运行进行监测;二是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3.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被分为5个功能域:故障管理(又称为失效管理,是检测和定位网络中出现的异常问题或者故障的行为过程),配置管理(用于监控网络组件的配置信息,生成网络硬件(软件)的运行参数和配置文件,供网络管理人员查询或修改,以保证网络以最优秀的状态运行),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
4.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体系结构分为SNMP管理者和SNMP代理者。SNMP协议主要用于OSI7层模型中较低层次的管理,它从被管理设备中收集数据有两种方法:轮询法,中断法。
6.CMIP:公共管理协议。CMIP主要针对OSI7层协议模型的传输环境而设计。
7.根据网络故障的不同性质:物理故障,逻辑故障。根据网络故障的不同对象分类:线路故障,路由器故障,主机故障。
8.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
9.网络安全的整个环节可以用一个最常用的安全模型——PDRR模型,它由四个部分组成:防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
10.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四种:中断(主动),篡改(主动),伪造(主动),截获(被动)。
11.网络安全机制:网络安全机制是指用来实施网络安全服务的机制。主要的网络安全机制有加密机制(加密机制分为:对称的加密机制和非对称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保证数据完整性及不可否认性),访问控制机制(访问控制机制与实体认证密切相关),数据完整机制(保护数据免受修改),认证交换机制(认证交换机制用来实现同级之间的认证,它识别和证实对象的身份,如)等.12.访问控制包括:主体(是动作的发起者,但不一定是执行者,主体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用户启动的进程,服务和设备).客体:客体是接受其他实体访问的被动实体。客体的概念很广泛,凡是可以被操作的信息,资源,对象都可以认为是实体。在信息社会中,客体可以是信息,文件,记录等的集合体,也可以是网络上的硬件设施,无线通信中的终端,甚至一个客体可以包含另外一个客体和控制策略.13.常用的访问控制策略一般有以下8种:入网访问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结点的安全控制,防火墙控制。
14.网络攻击的手段:口令入侵,放置木马程序,web欺骗,电子邮件攻击,利用一个结点攻击其他结点,网络监听,利用账号进行攻击,安全漏洞攻击,端口描述攻击。
15.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大型通信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唯一实现手段,是保障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技术。
16.对称密钥系统的代表算法是DES算法,非对称密钥算法系统的代表算法是RSA算法。
17.数据加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息安全问题。
18.数字签名技术是公开密钥体制的典型应用。它的应用过程包括两个部分:数字签名与数字签名验证。在数字签名的应用中,发送者的公钥可以很方便的得到,但是它的私钥则需要严格保密,数字签名是个加密的过程,数字签名验证则是一个解密的过程。
19.防火墙一般有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方式来实现隔离,而软件防火墙则是通过纯软件方式来实现。
20.防火墙的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检测和报警。
21.防火墙技术主要分为:网络层防火墙技术,应用层防火墙技术。
Internet与应用
1.超文本是www的基础。
2.www采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来标记Internet中的各种文档。URL格式:
<协议>://<主机域名或主机IP地址>:<端口>/<路径>
3.Web服务器程序与Web客户机程序(即浏览器)都遵循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TTP协议定义了Web客户机程序如何向Web服务器程序请求Web文档,以及Web服务器如何响应并把文档传送给Web客户机。
4.Web服务器里总是运行着一个服务器进程,它持续监听TCP的端口80.5.WWW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这是一种用于制作Web网页的语言。
6.电子邮件主要有三个组成要素: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和电子邮件协议。
第五篇:浅谈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
浅谈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的内容特点,并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充实,在教学上,也着重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最新技术发展及各种常用产品、网络需求来讲解,以此加强理论学习的效果。目前,常用的一些网络仿真软件、协议分析工具,结合网络实验室中各种网络设备的配置、调试,已为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试验平台,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将主要谈谈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技工学校是以培养技能为主,因此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其教学目标和任务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着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互联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网络应用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在局域网组建、因特网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能熟练运用因特网及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
(3)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网络应用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使其具备组建小型网络、简单的网络协议分析、设计与应用以及简单的网络管理、网络配置等实际动手能力。
(4)以就业为教学导向,培养学生成为符合计算机网络发展需求的人才。
(5)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网络应用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的特点
2.1 学生主体化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角色,将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转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2.2 学习实践化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内容覆盖了从信息获取、经过信息加工、组织存储、直到信息发布与交流的完整信息活动过程,在教学中,必须有学生进行实践与操作的适当环境,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经历和实践信息技术活动的全部过程。
2.3 教学开放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学内容需不断更新;且教学上需充分利用因特网,使其不再受教室空间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实现了教学上横向与纵向的延伸,有利于开放式教育模式的实现。
2.4 授课人性化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等,但同时,因特网也存在着弊端,其很有可能会动摇教育的目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趋向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因特网上信息的评价与鉴别能力,培育学生正确、合法地使用网络与自觉的遵守网络环境中的伦理道德。
2.5 内容综合化
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内容实际上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与操作、网页制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等一系列信息技术能力。目前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教学大纲没有体现技工学校的特色
目前,有些技工学校对学生定位不够明确,依然采用学历教育的教学大纲,没有围绕就业来制订教学大纲,理论偏多、偏难,没有体现技工学校学生的技能特色,没有把握时代的脉搏。缺乏实训,导致实际操作能力低下,就业时缺乏社会竞争力。
3.2 TCP/IP协议的地位问题
目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编排,大多是由OSI(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模型开始说起,然后再说明TCP/IP协议的四层结构,进而把两者作一番对照。如此编排,突显不出在整个课程中TCP/IP协议的重要性(TCP/IP协议是工业标准、是事实上的标准),常常导致很多学生在学完整门课程后,仍不知实用中的协议是OSI还是TCP/IP。
3.3 教学内容滞后
计算机网络是一项飞速发展的技术,时刻都在发展变化,而新技术的引入往往也需一段时间,加上教材出版的周期,使得目前技工学校现有的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常跟不上知识点的更新节奏,很多新技术不能及时出现在现有教材内,致使教学内容滞后。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剪裁一些在实际应用中较少涉及和过时陈旧的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并应选取有针对性、实用性,能体现技工学校特色的教材,及时讲授一些新技术,使学生能够更跟进新技术发展动态。
3.4 理论与实际没有紧密结合
当前,有些技工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沿袭了计算机专业本科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偏重于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忽略实际应用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大多围绕OSI 和TCP/IP 模型展开,并未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使得有些概念过于抽象化,学生难以消化理解,学完后,仍对课程的相关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实际上,技工学校的课程教学,应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3.5 重分析,轻综合
目前,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习惯按照教材上所编写的理论内容对学生逐一分析,如把TCP/IP协议分层论述,把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分而述之。但每每分析完后,却不注重于将每一层次的内容进行一个综合展示,致使学生在学完之后,只懂得了OSI和TCP/IP的分层知识,却不懂得如何综合运用。
3.6 课堂教学枯燥,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讲授抽象的网络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且教学的过程中习惯了捏粉笔,不太适应以网络进行教学。但由于TCP/IP是一系列的协议,如此的教学模式则会导致课堂教学有些枯燥。因此,教学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适宜地多画画图,或是制作具有动态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将参考模型的数据通信过程和数据通信的关键技术用动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形象,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毕竟,一个动画比一大堆文字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
(1)把TCP/IP协议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使整个计算机网络课程紧紧围绕TCP/IP协议展开。
(2)加强教学内容分析和综合两者的综合运用。教学内容应力求分析和综合两者的综合运用,以便于学生把TCP/IP协议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如在介绍TCP/IP协议时,应将其各层用到的协议及相关连网设备(网卡、HUB、交换机、路由器等)等综合介绍,而不是像传统的教材那样分章单独介绍而已。
(3)加强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技工学校是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经,因此,技工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在讲授端口概念时,结合netstat 命令的运行结果,给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讲授报文格式时,通过抓包分析软件,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各层协议单元的报文结构,可以使学生突破对协议“看不着、摸不到”的感觉,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枯燥的纯理论概念的认识。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强调个性化教学,开放式课堂将师生的交流从传统的课堂,拓展到课堂、网络讨论、电子邮件、实验室、机房,注重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因此,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应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注意引入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Internet、电子邮件、原版英文教材、网上作业、网上答疑、BBS论坛、计算机网络资源网站等教学手段,以期能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把课程讲得生动活泼一些,并及时和学生沟通,做到师生间的互动,共同进步。另外,除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能力外,还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有实际动手的机会,如让学生参与学校局域网的规划建设、推荐学生去公司参观学习或参与实际操作、参加网络相关产品发布会或技术培训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掌握最新计算机网络原理、提高对各种网络技术的实践能力,依赖于教、学双方的不懈努力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教师来说,应该不断和学生交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地加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必须大胆创新,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能获得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大大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达到真正提高学生就业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