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运动医疗康复读后感2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22-761891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1 22:09: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运动医疗康复读后感2

学习功能性训练

通过认真学习功能性训练,开阔了我的视野,更新了传统训练的理念。在体育水平发达的国家,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把健康放在首位。可是有运动训练,就有运动损伤,这是不可避免的,“没有痛苦,没有收获”的理念已不是当今世界体育所推崇的,取而代之的是“用最好的训练条件,帮助最好的运动员,取得最好的成绩。”

一个优秀的教练员应该让伤病发生率降到最小,同时激发队员的最大潜能,使队员的竞技状态达到最高水平。我认为在运动训练方面和体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在功能性训练上还有所差距,我这里所说的功能性训练不仅仅指代狭义上的训练,我所指的还有预防性康复,以及康复训练。更重要的是应是通过功能性训练改变身体不强壮,不协调,不稳定的部分,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这是积极主动的预防性训练,即预防性康复训练。合理的力量训练是防止运动损伤的基本保证,其中对核心区即脊柱,骨骼,韧带,肌肉的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预防性训练的重点。同时,通过学习我对于已经受伤的运动员恢复性康复的训练也有了新的启发和认识。作为羽毛球体能教练员,我针对运动羽毛球的项目特点来谈谈我对功能性训练的认识。

我国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早已记载了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说明我们的老祖先对于疾病的预防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对于普通人来说预防运动损伤很容易,以膝关节为例,只要避免做损伤膝关节的动作就可以预防膝关节损伤,比如说避免急转,急停,避免从高/ 4

处下落,暴力起跳等。对于已经受伤的膝关节,只要注意休息,积极治疗,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可以恢复膝关节损伤的。可是,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是根本避免不了以上运动的发生,损伤之后还不能完全休息。怎样解决运动损伤和训练之间的矛盾呢?

多数慢性劳损和急性损伤多由肌力不够或屈伸比值不在正常范围内而导致关节不稳所造成,膝关节屈伸比值是其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该值偏高或偏低在运动中都易使弱肌损伤,并导致膝关节内部结构的损伤。通过相应训练,可使该值趋向正常,从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因此,一旦某一环节肌力下降或肌力不足而造成关节不稳,往往会引起别的关节代偿性动作,使得动作变形。羽毛球运动员无力的膝关节在杀球后落地时往往会减少膝关节的屈膝缓冲动作而使膝关节的冲撞力加重,同时,为减轻膝关节落地时的负担,往往会用髋和腰来代偿而造成新的劳损。主动肌的作用是完成一个运动的主要肌群,协同肌的作用是协助主动肌平稳而有力的完成运动,拮抗肌的作用是防止主动肌,协同肌运动过度。举一个例子,做一个拿水杯喝水的动作,肱二头肌是主动肌,肱桡肌,旋前圆肌等肌群是协同肌,肱三头肌是拮抗肌。三类肌群协调统一的完成了一个拿水杯喝水的运动。没有主动肌运动会端不动水杯,没有协同肌会出现端不稳的现象,没有拮抗肌,会出现手臂突然弹跳的运动过度的现象。脑中风的病人由于脑神经系统疾病使三者不能协调统一的运动所以让一个脑中风的病人完成一个拿水杯喝水的动作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躯干部的脊柱是靠腹背肌以增加气压后的腹腔来维持身体姿势或运/ 4

动。为了使腰部达到最好的稳定性。腹背肌肌力是有一个比值的。但是如果腹肌特别发达,背肌相对薄弱,就会引起脊柱生理弯曲减少,相反如果背肌相对发达而腹肌薄弱,就会造成脊柱生理弯曲增大。脊柱不平衡就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骨盆可以认为是脊柱的“地基”,对躯干的稳定性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躯干稳定性不好时,运动员在做某些专项运动时很难做到标准。或是已引起身体某部位的伤痛或是加重原有的损伤。羽毛球运动中常有起跳腾空动作。由于运动员在空中的动作是围绕着身体的重心的动作,因此躯干的稳定非常重要。因此要想解决运动损伤和训练之间的矛盾。就要加强身体的平衡性,稳定性,协调性。

那么怎样进行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力量训练呢?应先进行本体感觉的恢复训练,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一种特殊感觉形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关节位置的静态感知能力。2关节运动的感知能力(关节运动或加速度的感知)。3反射回应和肌张力调节回路传出活动能力。前两者反映本体感觉的传入活动能力,后者反映其传出活动能力。以躯干为例,传统的躯干力量和稳定的训练多在固定平面上进行,如常练习的仰卧起坐等,功能性不强,所以尽量用器械做一些三维的训练。另外,躯干的旋转力量练习常被忽视,但躯干一半以上的中枢肌群纵向或横向排列,因此,躯干的力量练习应同时包括腹部的屈和旋转两种运动形式。

对于有伤病的运动员,加强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平衡训练和关节稳定性练习是防止关节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关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关节的本体/ 4

感觉,而关节的本体感觉在及时调节关节位置防止扭伤拉伤中起了重要作用。如羽毛球队员不慎伤了踝关节韧带,往往会出现习惯性崴脚,这是因为崴脚后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器官损伤降低了本体感觉的反应能力。我羽毛球队员,由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使本体感觉降低。使得其每做完一个冲跑,蹬地等动作。身体总有“刹不住闸”的现象。我以后可以要求踝膝关节有损伤的运动员进行半圆平衡球的训练。起初完成的时间很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踝膝关节周围肌群得到加强并且能够完成不稳定平面上的平衡控制。

通过对功能性训练的学习让我的理念得到了升华,我认识到加强身体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我要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器械,如软垫,瑞士球,震动台训练队员的协调性,选择最佳的训练方式,而不是最强的训练方式,把伤病率控制到最小,提高队伍的运动竞技水平。/ 4

第二篇:医疗康复器械

医疗康复器械

助残机械——轮椅

中国最古老的轮椅记载,考古学者在一处约公元前1600年石棺的刻画上,发现有轮椅的图案。欧洲最早的记载是在中世纪时期的独轮推车(需他人推进,比较接近当代护理型的轮椅)目前世界公认的轮椅历史中,最早的记录是中国南北朝(公元525年)石棺上带轮子椅子的雕刻也是现代轮椅的前身。公元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国王菲力蒲二世因为患中风,而乘坐一部木质的轮椅。约在18世纪,出现接近现代造型设计的轮椅。由两个大大的木质前轮与后面单一小轮,中间配上一张有着扶手的椅子所组成。美国南北战争出现藤制的轻型轮椅,配合金属轮子。一战之后,美国提供伤患所使用的轮椅重约50磅。英国则发展出手摇式的三轮轮椅,不久之后在上面加上动力驱动装置。公元1932年,一位名叫Hebert Everest(荷波特E)的截瘫残疾人与他的朋友Harry Jennings(亨利J)发明出第一部现代的可折式轮椅,并且创立E&J公司。当时的E&J轮椅骨架由航空金属管材构成,配上帆布式的座椅。二次大战后期,美国开始大量配给伤兵18寸铬钢材质的E&J轮椅。当时尚无轮椅尺寸需因人而异的观念。二次大战后,英国的Sir Ludwig Guttmann(S L 古特曼)开始将轮椅运动当作康复工具的观念,在他的医院获得良好的成效。受此激励,他在1948年举办了[不列颠残障退伍军人运动会]。1952年成为国际性竞赛。

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寿命正逐渐的往上提升,致使各国老年人口将不断增加,然而高龄化的社会结构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挑战。针对这些年长而行动不方

便的使用者而言,其身体各部分器官正逐渐退化,再加上神经肌肉萎缩,自行驱动轮椅是非常困难的事,因此他们将不适合使用具有手轮圈的自推型轮椅,而手推型轮椅较能符合其需要。

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轮椅都是以实现功能为主要目的,我们称之为机械式轮椅,很少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的因素。一款符合人的行为习惯以及生理上和心理上因素的轮椅显得非常有必要。

生产技术和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把社会的生产技术设计的人性化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设计的“人-机-环境”的相互统一与“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整个现代社会设计生活运作的重要基础,人们对于产品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断督促着设计者们的推陈出新。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设施也已逐渐成为一项大从的迫切需求,残疾人设施的人机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轮椅作为残疾人的一种辅具,它以人作为动力,与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轮椅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机工程学问题。为了使轮椅的设计更趋于成熟,为了使操作者在操作时更加方便和舒适,则需要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来设计轮椅。并通过对其结构的优化时使用者更加舒适和安全。并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人体测量数据,外形尺寸进行了设计,并对其结构尺寸、驱动系统和舒适性等进行了分析,设计出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可靠的轮椅。

我国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即有少量和零星的开展,但系统和深入的开展则在“文革”以后。1980年4月,国家标准局成立了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一规划、研究和审议全国有关人类工效学的基础标准的制定。1984年,国防科工委成立了国家军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两个技术委员会的建立,有力地

推动了我国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发展。此后在1989年又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再在1995年9月创刊了学会会刊《人类工效学》季刊。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先成立了我国该专业的第一个博士学科点,随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大、北京理工大学、北大医学部等大学也先后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当前,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作条件、生活品质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对产品的人机工程特性也会日益重视。一些厂商把“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卖点,也正是出于对这种新的需求取向的意识。

轮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一般轮椅

顾名思义,就是一般医疗器材行销售的轮椅,大致上就是个椅子的形状,四个轮子,后轮较大,加个手推轮,刹车也加在后轮,前轮较小,用来转向,轮椅后面在加个防倾轮,一般轮椅比较轻便,可以摺叠收起,适用一般有情况,或短期行动不便者,不适合久坐。

从材质上还可以分为:铁管烤漆(重量在40-50斤)、钢管电镀(重量在40-50斤)、铝合金(重量在20-30斤)、航太铝合金(重量在15-30斤)、铝镁合金(重量在15-30斤)。2.特制轮椅

一患者情况而定,有多种不同配件,例如加强载重量,特殊坐垫或靠背,颈部支撑系统、腿部可调节、可拆卸餐桌......等等。既然名为特制,价钱当然大不相同,在使用上,也因配件繁多,比较麻烦,通常是用在重症或严重肢体或躯干变形者。3.电动轮椅

就是加上电动马达的轮椅。依操纵方式,有用摇杆的,也有用头部或吹吸系统等

等各式开关控制的。

最于重度瘫痪或需要较大移动距离者,只要其认知能力不错的话,使用电动轮椅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需要较大活动空间。4.特制运动轮椅

特殊设计的轮椅,用来从事休闲运动或竞赛. 常见的有竞速或篮球,跳舞用的也很常见。一般来说,轻量化与耐用是特点,许多高科技材质都会用上。5.代步车

属于广义的轮椅,许多老人都在用.大致上分为三轮及四轮,以电动马达驱动,时速限制15km/h,以负载能力分级。

一般轮椅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机械,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大车轮:承载主要的重量。除了少数使用环境要求而用实心轮胎外,多用充气轮胎。2.小车轮:直径大的小轮易于越过小的障碍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径太大使整个轮椅所占空间变大,行动不方便。正常小轮在大轮之前,但在下肢截瘫者用的轮椅,常将小轮放在大轮之后。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轮的方向最好可与大轮垂直,否则易倒。3.轮胎:有实心的、有充气内胎和无内胎充气型三种。实心型在平地走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动,但在不平路上振动大,且卡入与轮胎同宽的沟内时不易拔出;有充气内胎的较难推,也易刺破,但振动比实心的小;无内胎充气型因无内胎不会刺破,而且内部也充气、坐起来舒服,但比实心者较难推。4.刹车:大轮应每轮均有刹车,当然象偏瘫者只能用一只手时,只好用单手刹车,但也可装延长杆,操纵两侧刹车。刹车有两种:(1)凹口式刹车。此刹车安全可靠,但较费力。调整后在斜坡上也能刹住,若调到1级在平地上不能刹住为失效。(2)肘节式刹车。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几个关节而后制动,其力学优点比凹口式刹车强,但失效较快。为加大患者的刹车力,常在刹车上加延长杆,但此杆易损伤,如不经常检查会影响安全。5.6.座椅:其高、深、宽取决于患者的体型,其材料质地也取决于病种。坐垫:为避免压疮,对垫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尽量用蛋篓型,这种垫由一在坐位时,坐骨结节承压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细血管端压力的1~16倍,易于缺血形成压疮。为避免此处压力过大,常在相应处的垫子上挖去一块,让坐骨结节架空,挖时前方应在坐骨结节前2.5cm处,侧方应在该结节外侧2.5cm处,深度在7.5cm左右,挖后垫子呈凹字形,缺口在后,若采用上述垫子加上切口,可以相当有效地防止压疮的产生。7.脚托及腿托:腿托可为横跨两侧式,或两侧分开式,这两种托都以采用能摇摆到一边和可以拆卸的为最理想。必须注意脚托的高度。脚托过高,则屈髋角度过大,体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结节上,易引起该处压疮。8.靠背:靠背有高矮及可倾斜和不可倾斜之分。如患者对躯干的平衡和控制较好,可选用低靠背的轮椅,使患者有较大的活动度。反之,要选用高靠背轮椅。9.扶手及臂托: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调节高度。还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供读书、用餐。

一般轮椅只需传统的的机械知识即可,但是,现今的轮椅添加部分新功能,智能化极高,需要大量电气方面的知识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等。一般轮椅的制造并不复杂,普通的机械加工工艺即可,其他特殊的轮椅则是情况而定,工艺可能比较复杂。

机械工程导论这门课给我的感觉,很重要,怎么说呢,这门课程给了我们更多的、更加专业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我所选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需要的知识是极其庞大的,机械工程导论这门课程则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提前获取足够多的知识,使我在将来能够更加容易的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技能。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感老师的辛勤教导。

李广富 机械104班

1004010607

第三篇: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锻炼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BMD)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变化,并伴随骨折易感性增加为特征的骨组织疾病。

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腰椎骨、髋骨、股骨颈BMD测量T值≤-2.5即为骨质疏松。

体力活动可以增加生长发育期的峰值骨量,减缓由老龄化引起的骨量丢失。通过增加肌力训练和平衡减少跌倒危险等方面的作用,来减少疏松性骨折的危险。

一、运动测试注意:

1、严重椎骨骨质疏松走路即可引起疼痛的患者,最好选择功率自行车而不是运动平板。

2、椎骨压缩骨折导致重心前移,会影响在运动平板测试时的平衡。

3、对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进行最大肌力测试。

二、运动处方:

1、有骨质疏松危险的个体:

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

强度:从中等(60~80%最大力量,8~12次重复的抗阻训练)增加到大强度(80~90%最大力量,5~6次重复的抗阻训练)

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

2、有骨质疏松的个体:

频率:每周3~5天的承重有氧训练(网球、登楼梯、步行、间歇性慢跑)和每周2~3天的抗阻训练(举重)

强度:一般采用中等强度(40~60%VO2R)的承重有氧训练(登楼梯、步行、其他可耐受的方式)、中等强度(60~80%最大力量,8~12次的抗阻训练)的抗阻训练。

时间:每天30~60分钟结合承重有氧训练和抗阻活动。

三、训练方式:

1、承重的有氧训练:

踏步运动和步行(下肢)

研究证明,骨骼纵向的压力对于减少骨钙的丢失最为重要,因此运动疗法的设计首先要在纵向为骨骼加压力。也就是说,外界压力的传导方向与骨骼的轴线一致。例如,下肢的骨骼一般与地面垂直,因此运动产生的力量传导方向最好也与地面垂直,这样疗效最佳。根据此原理,原地作踏步运动和步行运动是骨质疏松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因为无论是原地踏步还是步行前进,人身体的受力都与地面垂直并沿下肢骨骼传导。由于下肢骨骼受到来自垂直方向力量的刺激,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的骨丢失。踏步和行走的时间,以及是否可在负重条件下运动应当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确定,不强求一致。

跳跃运动(扶物体,防摔倒,下肢)

跳跃时人的体重沿脊柱及双下肢向下传导,使骨骼上受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跳跃的时间及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强求一致。对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差的患者,跳跃时可以扶墙,扶家具,扶树木等,防止摔倒。

踮脚运动(脊柱)

踮足运动有利于脊柱和下肢骨骼上压力的增加,有利于减少骨钙的丢失,尤其对骨质疏松症造成脊柱弯曲(俗称驼背畸形)的老年患者,通过踮足运动,增加了脊椎椎体上骨小梁的密度,加强了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起到稳定脊柱,较少椎体变形的作用。患者站立位(必要时可以扶墙,扶树等,以稳定身体),深吸气后,慢慢将足跟抬起,用足前掌支撑与地面,维持3-5秒钟后放下足跟并呼气,反复进行10-30次。经过上述练习可逐渐增加踮足的频率和维持时间。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双手提起数公斤的重物做踮足运动,每日做1-3次。

登高(上楼梯,脊柱,下肢)

在上述锻炼的基础上,如果患者身体允许,可以逐步过渡到作登高运动。登高运动的目的与上述其他运动的目的相同,都是增加脊柱和双下肢骨骼上的压力或负荷,减少骨钙的丢失。登高运动的方式有登楼梯、登山及利用人造阶梯器械进行运动等方式,患者可以灵活掌握。

上肢屈伸运动(手可握重物)

除了注意脊柱和下肢骨骼的受力外,上肢骨骼的受力状况也很重要。人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活动上肢,例如作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也可以手握一些重物进行运动。

2、平衡训练

跨过障碍物

绕过障碍物

走一字形

边走边左右转头

边行走边抛接球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下列运动:1.冲击性强的运动,如跳跃、跑步。这类运动会增加脊柱和下肢末端的压力,使脆弱的骨骼发生骨折。2.需要前后弯腰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划船等。当然,为了消除骨质疏松的状况,要注意补钙。

所有运动避免腰部过度后伸引起压缩骨折

第四篇:脑瘫运动康复训练课

脑瘫运动康复训练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及练习,使学生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2、防止挛缩、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培养学生的协调性运动;

3、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运动;

二、教学内容:

1、关节活动操

2、游戏

3、集体训练

4、分组训练

5、放松活动

三、教学准备:

音乐扩音器、U盘、绒球、计时器、各种训练器械等

四、教学过程:

1、队列常规(时间:1`)

2、准备活动 :(时间:5`)

关节活动操

由教师带领学生们排成两列横队站好,教师做示范,学生在下面跟着完成,操的内容包括: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压腿(正压、侧压)6)膝关节的运动

7)手腕关节及踝关节的运动

3、游戏《快速传接球》(时间:7`)游戏方法:

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站立,老师双手持球站在圆圈中央。教师快速的将球传给任意一位学生,学生接球后快速将球回传给老师。如果学生在传接球过程中将球掉落地上,则此名学生被淘汰出局。最后剩下的学生为优胜者。

4、集体训练

1)正压腿(时间:4`)四个八拍(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喊口令)

姿势保持3分钟(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记时、辅助学生完成动作)

2)侧压腿(时间:4`)

四个八拍(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喊口令)

姿势保持3分钟(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记时、辅助学生完成动作)

3)开胯坐(时间:4`)

四个八拍(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喊口令)

姿势保持3分钟(教师做动作说明、负责记时、辅助学生完成动作)

5、分组训练(每组各4`)

(1)上肢组

动作安排:插板等

(2)下肢组

动作安排:过桥等

(3)平衡组

动作安排:过木桩等

(4)器械组

动作安排: 髋关节训练器等

6、放松活动(时间:4`)听音乐调整呼吸、放松全身

7、下课

第五篇:运动康复WORD版

淮北市职业病防治院运动康复治疗方法

什么是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特点,患者临床表现及功能状况,借助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的原理

运动负荷是促进骨生长、发育、成熟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对骨负荷的增加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和肌肉的间接作用两种方式,不同的负荷决定骨的适应性变化,影响骨量的增减。主要是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

康复训练的目标和作用

缓解疼痛

恢复关节运动幅度 恢复或增加肌力

恢复本体感觉,肌肉运动觉和神经肌肉调节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首先

针对性训练的训练方法

斜方肌:(耸肩)两手垂于体侧,膝盖微屈,上体微前倾,双肩充分上提,试用肩峰触耳垂,稍停,然后缓慢控制还原

背阔肌: 俯身微屈膝,垂于体前下方,以背阔肌的收缩力提前臂至肘与肩高或略高于肩的位置,稍停,然后以背阔肌的张紧力控制缓慢还原。

竖脊肌: 在床上俯卧,然后双手支撑床,用你背部竖脊肌的力量让上半身往上抬,感觉到肌肉有明显收缩

腹外斜肌:转腰运动或身体侧弯运动

早期练习方法

“燕飞式”

俯卧位

双手后伸至头部,以腹部为支撑点。胸部和 双下肢同时抬起离床,如飞燕,然后放松。

维持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桥式运动

仰卧位

用手,双肘及双足跟着床,使臀部离床,腹部前突如拱桥,稍倾放下,重复进行。维持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悬吊功

双手握住单杠向上用力,两下肢伸直,脸后伸位,两足离地,坚持1-2分钟,反复进行

恢复期练习方法

身体前屈练习

.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以髋关节为轴,上体尽量前倾。做1~2分钟还原,重复3~5次。身体后伸练习

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双手托扶于臀部或腰间,上体尽量伸展后倾,并可轻轻震颤,以加大伸展程度。

维持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身体侧弯练习

身体开立,两足同肩宽,双手叉腰,上体以腰为正中心,先向左侧弯曲,还原中立,在想右侧弯曲,重复进行并可逐步增大练习幅度 重复6~8次 弓步步行

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膝关节弯曲,角度>90度,左腿在后绷直。此动作接近武术中的右弓箭步。左右腿交替向前走。

每天练习5~10分钟,每天2次。后伸腿练习

双手扶住床头或桌边,抬头挺胸,双腿伸直交替后伸摆动,要求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伸腰练习身体直立,两腿分开,两足同肩宽,双手上举或扶腰,同时身体做后伸运动,逐渐增加幅度,并使活动主要在腰部而不是骶髂部,还原休息再做。重复8~10次。

颈椎病的治疗

劲椎病的概述

劲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体,椎间关节,韧带,肌肉,筋膜等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受累而引起的相应临床表现。

劲椎病的分型

劲型颈椎病(40%)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30%~40%)交感神经性颈椎病(10%~15%)椎动脉型颈椎病(10%~15%)脊髓型颈椎病(严重)(5%~10%)

运动锻炼的治疗方法

前屈后伸:

颈部缓慢前屈,下颚接近胸前,然后颈部再缓慢后伸,枕部接近后背。侧屈:

颈向左侧屈,左耳垂接近左肩峰;颈向右侧屈,右耳接近右肩峰 旋转:

头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眼望左前方;再将头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眼望右前方。还有擦颈按摩,环绕颈项,旋肩,绕肩,抚项摸背等运动锻炼方法。以上动作的运动幅度和运动量应该由小到大,轻柔缓慢的进行操作。

.每个动作重复6~8遍,每日1~2次。

按摩疗法

颈项疼痛

抚摸颈肌

按揉颈肌

拿捏项肌

按枕下部

头痛,头晕

叩头顶

推前额

上肢疼痛,麻木

点按肩井

推摩后背

按揉肩周 拿捏肩肌

点按曲池

抖手指

抖上肩 搓上臂

康复教育

避免损伤

注意保暖 治疗落枕 改变坐姿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治疗原理:

保持关节功能和提高肌力

为防止病情加重和关节的僵硬,主要采用小运动量的运动。

运动疗法

关节运动

开始时以主动运动为主,范围应达到患者能忍受的关节最大活动度,随病情的好转,可由主动运动逐渐过渡到辅助运动,以使关节能够达到其最大活动范围,然后进行抗阻力运动。肌力练习:

先采用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待疼痛缓解或解除固定后,进行等张肌肉收缩,直至抗阻练习。

注意:对于膝关节炎患者,应注意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股四头肌训练方法:

患者平卧床上,下肢伸直,使股四头肌做等长收缩;或抬高下肢,两者交替进行;或端坐于股四头肌训练椅上,做股四头肌等长和等张收缩。

.燕飞式

桥式运动

悬吊功

前屈后伸

.侧屈

旋转

运动医疗康复读后感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