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眼科总结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22-1132026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9 02:45: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眼科总结

1《龙树眼论》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2明末傅仁宇《审视瑶涵》为中医眼科必读之书。3清代黄庭镜编著的《目经大成》发挥和充实了了五轮、八廓学说;继承和整理了针拨术,总结出针拨八法,强调端正医疗作风,提倡详细记录病例,勇于实践敢于革新,修订病名,使之符合临床实际。4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5角膜的结构从外至内分5层:

A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极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约于24小时恢复,不遗留瘢痕 B前弹力层 C基质层 D后弹力层

E内皮细胞层:由六角形单层扁平细胞组成,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

6葡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故分别称之为血管膜和色素膜,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

7葡萄膜从前至后分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其相互连接。

8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直径为2.5—4mm左右。

9瞳孔周围有呈环形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瞳孔缩小;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瞳孔扩大。

10眼球壁从外向内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11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12房水功能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13脑垂体瘤压迫鼻侧,可见两眼颞侧偏盲。

14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外展神经支配,其余4条眼外肌均由动眼神经支配。15瞳神(瞳子、瞳仁、瞳人、金井):狭义黄仁中央圆孔,相当于西医瞳孔;广义瞳神以及瞳神内各部组织,即包括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神光、真血等有形无形之物。16眼与肝的生理关系:

(一)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

(二)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

(三)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

(四)肝主泪液,润泽目珠

17问眼部症状:视觉、眼痛、眼痒、目涩、羞明

眼眵、眼泪。

18视力=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的距离(m)/5m*0.1也称视敏度,反映视网膜黄斑区的视力,包括近视力和远视力。

19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反映了周边视网膜的视力。距注视点30°以内范围称中心视眼,30°以外范围称周边视眼。

20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56° 下74°

鼻侧65° 颞侧 91°

21裂隙灯下角膜灰色前房黑色虹膜棕色

晶状体浅灰色

22直接检眼镜检查:(四右四左原则)

食指放在检眼镜的转盘上,以便拨动转盘。检查病人右眼时,检查者站在被检者的右侧

用右手持检眼镜,用右眼检查。左眼反之。

23眼压: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

正常眼压为10—21mmHg。正常如鼻尖,低如嘴唇,高如额头。其测量方法有指测法和眼压计测量法。24五论学说起于《内径》,完善于宋代,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向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五个部分,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依次对应脏腑为脾、心、肺、肝、肾。

25眼科特有的内治法:退翳明目法。

本法是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退翳之法,须有次第,如黑睛病初起,星翳点点,红赤流泪,风热正盛,当以疏风清热为主,配伍少量退翳药;若风热渐减,则应逐渐过渡到退翳明目为主。病至后期,邪气已退,遗留翳障而正气已虚者,则需兼顾扶正,结合全身症状,酌加益气养血或补养肝肾之品。黑睛属肝,故清肝疏肝平肝药物多有退翳作用,可配伍使用。常用方有拨云退翳丸、石决明散等。

26滴阿托品眼液时,务必用棉球压迫泪囊区3-5分钟,以免药物经泪道流入泪囊和鼻腔被吸收而引起中毒反应。

27黑睛疾病的病变特点:

一、发病机会多

二、自觉症状重,有明显的碜涩、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

三、恢复慢因其营养供应差,抵抗力低下

四、影响视力 致黑睛溃破形成蟹睛或愈后遗留宿翳而影响视力

28黑睛疾病在早中期,常出现抱轮红赤,需与白睛红赤鉴别。

抱轮红赤:环抱风轮(黑睛)发红,颜色暗紫,其血络位于深层,呈放射状,推之不能移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睫状充血。白睛红赤:起自白睛周边,颜色鲜红,其血络位于浅层,呈树枝状,推之可移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结膜充血。若两者同时存在,则谓之白睛混赤,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混合充血。

29根据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膜下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根据混浊程度的进行分4期:未成熟期、肿胀期、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

30弱视:多指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使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了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同龄儿童(视力≤0.8),检查黄斑中心凹无明显异常改变。

病证

1针眼(睑腺炎):

概念: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

31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远视是落在视网膜之后。

32黄斑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视盘仅有神经纤维,没有感光细胞,故无视觉,称生理盲点。33眼内容为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34房水的排出途径:睫状突产生—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房水静脉—血循环。35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泪道包括(泪点、泪小官、泪囊及鼻泪管)。36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依形态不同有分别命名为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盘状角膜炎,归属中医“聚星障”,其特点是病变区角膜知觉减退。37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路径。即从视神经开始经过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大脑枕叶的神经传导路径。

38新翳:指黑睛混浊、表面粗糙、境界模糊,有发展

趋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目赤疼痛,羞明流泪等症。相当于西医炎症性病。

39宿翳:指黑睛混浊、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无发展

趋势,无目赤疼痛,羞明流泪等症,相当于西医之角膜瘢痕。

40内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瞳神中生翳障者,其主要病变在晶珠,广义泛指水轮疾病,即包括瞳神及其后一切眼内组织病变。

41翼状胬肉:相当于中医胬肉攀睛,目中胬肉有眦角

横贯白睛,攀侵黑睛。

42屈光不正: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近视、远视、散光)

溃破的眼病。睫毛毛囊或附属的皮脂腺感染称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诊断依据:1胞睑局部痒肿疼痛

2胞睑边缘扪及麦粒样硬结,压痛拒按,与皮肤粘连,推之不动。

辨证论治:

A风热客睑证

胞睑肿胀、痒甚以及舌脉为要点,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银翘散 B热毒蕴盛

红肿热痛及脾胃积热的全身症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C脾虚夹实

针眼反复发作及脾胃虚弱之全身症状 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

治疗原则:未化脓者内外合治,促其消散,已化脓者切开排脓,同时应注意防止复发。

外治: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至愈;内麦粒肿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鉴别:胞生痰核的针眼发病部位在睑弦,胞睑红肿热痛,疖肿有压痛,粘连,推之不动,可化脓,溃后常自愈。病势急,病程短,一般3—5日,病变近外眦部者可致白睛赤肿。胞生痰核发病部位在胞睑深部,睑皮肤正常,可见硬核突起,压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灰蓝色或紫红色隆起,或见生肉芽,病势缓,病程长,数周或数月,对白睛无影响。

2椒疮(沙眼):

概念: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临床表现:自觉症状:睑内微痒,稍有干涩及少量眵泪,后无明显异常感觉;病情重者,睑内赤痒灼热,羞明流泪,眼眵粘稠,胞睑肿硬,沙涩难睁,视物模糊。

眼部症状:初起可见上睑内面近两眦处红

赤,脉络模糊,重者上睑内面红赤尤甚,颗粒满布,白睛红赤,赤脉下垂,黑睛星点翳膜。

并发症与后遗症:睑弦内翻及倒睫拳毛,赤膜下垂,黑

分型:A风热客睑证疏风清热银翘散 B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除风散邪除风清脾饮 C血热瘀滞证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归芍红花散外治:利福平眼药水 诊断依据:1上睑结膜及上穹窿部有滤泡、乳头增生与血管模糊 2裂隙灯下可检查到角膜血管翳,特别在角膜缘上同时见有因滤泡生长后消退而遗留的瘢痕小凹 3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出现条状或网状瘢痕 4结膜刮片发现包涵体,或荧光抗体染色、酶联免疫测定等方法检测发现沙眼衣原体抗原。凡在上诉第一下的基础上,兼有其他三项的任何一项者,均可诊断为沙眼。3漏睛(慢性泪囊炎): 概念:是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浓液自泪窍泌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临床表现:自觉症状:自觉患眼隐涩不舒,不时泪下,拭之又生,眦头常湿且常有黏液或浓液自泪窍泌出。眼部症状:内眦头皮色如常,或微显红赤,内眦部白睛微赤,或见睛明穴下方微有隆起,按之有浓液自泪窍泌出。鉴别:流泪症按压内眦部或冲洗泪道时无浓液或泪液流出。分型: A风热停留证 疏风清热 白薇丸加减 B心脾湿热证 清心利湿 竹叶泻经汤,滴眼药水前将黏液压净。4暴风客热(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概念:是指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眵多黏稠、痒痛交作为主要特征的眼病。临床表现:自觉症状:患眼碜涩痒痛,灼热流泪,眵多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发病早期或高峰期,眼分泌物涂片

及细菌分离培养可发现病原菌;结膜刮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诊断:1起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或有与本病的患者的接触史; 2患眼碜涩痒痛,灼热流泪,眵多黏稠,白睛及睑内面红赤。3结膜刮片可见多行核白细胞增多有助于诊断。分型:

A风重于热证 疏风清热

银翘散 B热重于风证 清热 疏风泻肺饮 C风热并重证 疏风清热,表里双解 防风通圣散。治疗原则:西医治疗以局部应用敏感抗生素为主; 中医治疗以局部外治,加上内治,内治以祛风清热散邪为主。

预防:防交叉感染5天行赤眼(流行性病毒性出血性结膜炎): 概念: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溢血,常

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性眼病。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目痛羞明,碜涩灼热,泪多眵稀。全身可有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

眼部检查:初起胞睑红肿,白睛红赤,甚至红赤臃

肿,睑内粒粒丛生,或有伪膜形成;继之白睛溢血呈点片状或弥漫状,黑睛生星翳。耳前或

颌下可扪及肿核。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眼分泌涂片或结膜刮片镜检见单核细胞增多。

分型: A初感疠气证 疏风清热 驱风散热饮子 B热毒炽盛证 泻火解毒 普济消毒饮。外治:滴眼药水抗病毒联合抗生素,洗眼法。

6【病例】聚星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概念:黑睛骤生多个细小星翳,其形或连缀或团聚,伴有碜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眼病。多在感冒后发生,依据病变形态分为树枝状、地图状、盘状角膜炎。

诊断依据:1常有感冒史,或在劳累后发病

2不同程度视力下降,沙涩疼痛,畏光羞 3抱轮红赤,黑睛可见星点状或树枝状或地图状混浊,荧光素染色检查阳性;或黑睛深层混浊状如圆盘。病变区直觉减退。

分型:

A风热客目证

患眼碜痛,羞明流泪,抱轮红赤,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或多或少,或疏散或密聚;伴恶风发热,鼻塞,口干咽痛;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 银翘散。B肝胆火炽证

患眼碜涩疼痛,灼热畏光,热泪频流,白睛混赤,黑睛生翳,扩大加深,呈树枝状或地图状;或兼见胁痛,口苦咽干,溺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清肝泻火

泻青丸(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川大黄、羌活、防风)

C湿热范目证

患眼泪热胶粘,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如地图状,或黑睛深层生翳,呈圆盘状混浊、肿胀,或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伴头重胸闷,口粘纳呆,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清热除湿龙胆泻肝汤 D阴虚夹风证

眼内干涩不适,羞明较轻,抱轮微红,黑睛生翳日久,迁延不愈或时愈时发;常伴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 滋阴祛风

加减地黄丸。外治:抗病毒眼药水,呈圆盘状者可合用糖皮质激素。

眼膏、湿热敷、结膜下注射、针灸。预防与调护:

A避免感冒发烧与过度疲劳等,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B感冒发烧时如有眼部不适及时到医院。

C黑睛呈点状、树枝状、地图状,禁用糖皮质激素。D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辛辣刺激食品。7【病例】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

概念:是黄仁受邪,以瞳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为主症

状的眼病。瞳神紧小相当于急性前葡萄膜炎,瞳神干缺相当于慢性。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突发眼珠疼痛或胀痛,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或关节酸楚疼痛。眼部症状: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胞睑红肿,抱轮红

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可见粉尘状或小点状、羊脂状物沉着,神水混浊(丁道儿现象阳性),黄仁肿胀,纹理不清,瞳神紧小,展缩不灵。(务必尽早局部应用散瞳药)

辨证:

A肝经风热证 轻度抱轮红赤,黑睛后壁可见少许粉尘样

附着,神水轻度混浊,瞳神稍有缩小,展缩不灵;舌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

新制柴连汤(柴胡川黄连黄芩赤芍蔓荆子山栀子木

通荆芥防风甘草龙胆草)

B肝胆火炽证

清泻肝胆龙胆泻肝汤C风湿夹热证

驱风清热除湿抑阳酒连散加减D虚火上炎证

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

外治:A滴眼药水:散瞳为先,重者可滴用1%-2%阿托

品眼药水,以防止和拉开瞳孔和晶状体黏连。若不能拉开粘连,即采用散瞳合剂做结膜下注射。应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每日4-8次。选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B涂眼药膏 0.5%四环素可的松 C药物熨敷

D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每日一次。预防:A全力防止瞳神后粘连,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

生。

B糖皮质激素不宜过久 C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D避免辛燥之物刺激,保持大便通畅。

8【病例】绿风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概念:是以头眼胀痛、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锐减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常见。

诊断依据:A头眼胀痛,目珠胀硬,眼压升高明显发

病前多在40mmHg,发病时多在50mmHg以上。B视力下降

C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肿胀 D黑睛雾状水肿,前房极浅 E瞳神中等度散大,展缩不灵。

辨证:

A风火攻目证 清热泻火平肝熄风绿风羚羊饮B气火上逆证 清热疏肝解郁丹栀逍遥散C痰火郁结证 降火逐痰将军定痛丸 外治:滴眼药水缩瞳:A瞳孔散大者可用1%—2%毛果

芸香碱眼药水,每日3—4次缩瞳,或根据病情确定滴药次数。

B 0.25%—0.5%噻吗心安眼药水,每日两次降低眼压,若有心传导阻滞、窦房结病变及支气管哮喘者忌用。C 0.005%拉坦前列素,每日滴眼一次,可降低眼压20%—40%,勿于毛果芸香碱合用。

针灸(睛明、天柱、风池、悬钟、外关)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A缩瞳同上

B降眼压药:1口服醋氮酰胺,每日2—3次,每次0.25g,一般首用剂量加倍,常与等量碳酸氢钠配合服用。2口服50%甘油,一般每日一次,量为2—3mg/kg体重。3 20%的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C点滴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减轻充血和虹膜炎症反应。

D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后,根据眼压恢复情况及房角粘连的范围来选择手术方法。

1若眼压恢复在正常范围内,房角开放或粘连不超过1/3者,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

2若眼压不能恢复在正常范围,房角广泛粘连者,行滤过性手术。目前多选用小梁切除术。概念:是指眼无明显不适,或时有轻度眼胀及视物昏蒙,视野渐窄,终致失明的内障眼病。(前房深浅多正常,前房角开放,瞳神大小正常或稍偏大)诊断依据:A视野缺损

B眼压升高,或眼压在正常范围

C视盘特有的形态变化:视盘生理凹陷逐渐加深扩大,杯盘比值加大,或比值不等,若双眼比值差>0.2,均疑为本病,最后视盘色苍白,视盘血管向鼻侧移位。D特殊检查协助诊断。

分型:

A痰湿泛目证温阳化痰利水化湿温胆汤合五苓散B痰湿血郁证疏肝解郁疏肝解郁益阴汤C肝肾亏虚证补益肝肾加减驻景丸

10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概念:是指随年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终致失明的眼病。分型:

a肝热上扰证清热平肝明目退障石决明散b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清热明目杞菊地黄丸c脾气虚弱证益气健脾利水渗湿四君子汤

11络损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或破损):

概念:指因眼底脉络受损出血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

中老年人发病多有高血压病史。临场表现视力下降、眼内出血、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辨证

A 气滞血瘀证理气解郁化瘀止血血府逐瘀汤 B 阴虚阳亢证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C痰瘀互结证清热除湿化瘀通络

桃红四物汤合温胆汤

D心脾两虚证养心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12高风内障(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概念:是以夜盲和视野逐渐缩窄为特征的眼病。本病从

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均为双眼罹患。诊断依据:A夜盲

B视野进行性缩小,晚期呈管状视野; C眼底:视网膜白点状或骨细胞样或不规则状色素沉

着;视盘呈蜡黄色,血管变细。

D视觉电生理检查EOG峰谷比明显降低或熄灭是早期

最灵敏的指标,ERG b波消失是本病的典型改变;

E暗适应检查:暗适应能力差。辨证:

13【病例】络阻暴盲(视网膜动脉阻塞): 概念: 指患眼外观正常,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

降,视衣可见典型的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致盲眼病。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或部

分视野缺损。部分患者起病前可有一时性视物模糊、头痛头昏等。

14化学性眼损伤:

酸性眼损伤与碱性眼损伤的鉴别:酸性损伤的创面边界

清楚且浅,可不扩大加深,坏死组织容易分离脱落,眼内组织反应较小而轻;碱性损伤的创面边界不清且较深,易扩大加深,坏死组织不易分离,眼内组织反应重,易引起瞳神紧小、晶珠混浊、绿风内障等症。

治疗:A急救冲洗:立即就地用清水或氯化钠彻底清洗,眼部检查:外眼如常,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

显著变细,血柱呈节段状或念珠状;视网膜后极部灰白色混浊水肿黄斑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色,临床称之为“樱桃红”,日久视网膜混浊水肿可消退,但可见视盘色淡白。

辨证:

a气血瘀阻证行气活血通窍明目通窍活血汤b痰热上壅证涤痰通络活血开窍涤痰汤c肝阳上亢证滋阴潜阳活血通络镇肝息风汤 d气虚血瘀证补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芪归尾赤芍芎桃仁红花地龙+枸杞菟丝子女贞子)

其他治法:

1抢救措施:

A亚硝酸异戊酯0.2ml吸入,每隔1—2两小时再吸一次,连用两到三次。舌下含化三硝酸甘油酯片,每次0.3—0.6mg,每日2—3次。B球后注射妥拉苏林12.5mg或阿托品1mg.C间歇性按摩眼球,以降低眼压。D吸氧治疗:吸入95%的氧及5%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2中成药治疗:复方丹参滴丸舌下含服、葛根素注

射液肌注或静脉点滴、醒脑静注射液静脉点滴

3针灸冲洗越迅速彻底,预后越好。

B中和冲洗:在急救处理后,立即进行中和冲洗。若为酸性伤,用2%—3%碳酸氢钠液冲洗,若为碱性伤用3%硼酸液冲洗,石灰致伤用0.37%依地酸二钠液冲洗。

C结膜下注射:病情重者在B后作结膜下注射,若为酸性用5%磺胺嘧啶2ml;碱性伤用10%维生素C 0.5—1mlD频滴抗生素眼药水。

E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根据病情选择球结膜切开冲洗术、结膜囊成形术及角膜移植术。

第二篇:眼科总结文档

眼科202_年总结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眼科全体业务人员努力工作,顺利完成202_的各项任务,为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总结如下;一、医疗业务方面

在全科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圆满完成了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门诊总人次约为,出院人数,手术台数,体检总人数,开展了鼻内窥镜下,泪道再通,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再造术,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抗新生血管制剂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术等新技术、新项目。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也取得了较好的改进,除一般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以及视网膜脱离手术,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等都不使用抗生素。根据目前眼科情况以及我院特点,注重亚专科的发展,针对省内泪道疾病患病较高,其他兄弟医院没有较强的此类专科,我科引进了鼻内窥镜及泪道内窥镜设备和相关技术,开展了较多此类手术,并通过省年会以及举办全省继续教育项目向全省同道宣传这类我们所开展的新项目,扩大了医院的影响,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青光眼专科开展了植入引流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等技术,并通过举办“青光眼之友”专题讲座多次建立了病友档案,稳定了病员群。

白内障专科在省内较早开展了1.8毫米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使白内障手术往更微创方向发展,以跻身于省内先进专科行列。

眼底病方面很好地利用了省糖尿病防治中心设在我院这一优势,与内分泌科及糖尿病防治中心合作举办讲座和义诊,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综合防治。并经过努力参加了华东区抗新生血管药物规范化治疗的培训项目,此项目已在十一月份引进医院并进行了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项目,为该疾病的治疗拓宽了思路。

斜视弱视方面,我院近年来一直开展形觉训练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科在完成政府和医院指令计划中,积极响应并参与各项工作,今年已两次参加省老龄委组织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医疗队,下乡到常山、松阳等地为当地贫困群众进行了一百四十余例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为省政府的明星工程作出了较大贡献,同时也为宣传我们医院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唐学琳医生参加了省征兵办的征兵体检,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吴苗琴主任多次参加了省九三学社组织的医疗下乡义诊活动,池新昌医师参加了省科协组织的科技三下乡以及支部联合组织的下乡义诊活动。

二、医疗质量方面

科主任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核心制度,认真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一年内未发生明显的医疗纠纷,无明显欠款,病例书写质量优良。

科室按规定完成了望江山院区,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的专家门诊以及义诊任务。

三、科研教学方面

科室认真学习医院有关文件,重视科研课题的申报,今年共参加申报课题 项,立项 项,撰写论文 篇,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一次,参与人数近50人,效果良好。

承担中医药大学三个班级眼科学教学任务,培养研究生一名,进修生两名,实习生两名。

四、学科和人才建设方面

科室遵照医院的文件精神,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的储备,在注重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亚专科这两个拳头产品的情况下,也注重其他亚专科的建设。根据省内特点,泪道疾病普遍不受其他医院重视,我们引进了相关的设备如鼻内窥镜和泪道内窥镜,并配备了一名主任医师以及一名博士专门负责开展相关的手术。通过举办省级继续项目,以及全省年会上进行手术技术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已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青光眼亚专科目前在省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开展了引流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项目,使过去大部分需摘眼球的患者保住了眼球,提高了生活质量。医院派出了沈婷医生去美国学习青光眼的新技术,目前已学成归来,准备逐渐开展相关新项目。

角膜病专科,我科今年十月份已引进了留学美国的博士后一名,以后将利用省防盲指导中心设在我院的优势,逐渐扩大开展相关工作,扩大角膜病的治疗范围与项目。

五、服务质量方面

科室多次组织学习医院的相关文件,并组织大家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的大讨论,让大家换位思考,了解病人的需求,使大家的服务态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六、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方面 科室有两人到国外短期培训,四人参加了国际会议与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在省内学术会议上主持专题报告会六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三十人次,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一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四人,本院专家八人做了专题报告。

七、医德医风方面

科室认真执行医院的相关规定,全体医生签署了承诺书,要求大家廉洁行医,拒收商业贿赂和红包,收到锦旗三面,表扬信四封,退还红包多次。

第三篇:眼科总结

眼科复习资料

1.眼的组成:两个眼球及其附属器,视路,视中枢

2.角膜分层:(由前向后分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3.虹膜的结构:(由前向后分4层)前表面层,基质与瞳孔括约肌层,前色素上皮与瞳孔开大肌层,后色素上皮层

4.瞳孔括约肌由属于副交感神经的动眼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由交感神经纤维支配;虹膜的感觉神经纤维来自三叉神经的第一支

5.睑板是由致密的结缔组织,丰富的弹力纤维和大量睑板腺组成。睑板腺的各导管垂直排列并开口于睑缘灰线后,故临床上,睑板腺囊肿手术时,手术切口应垂直于睑缘,以免损伤大量睑板腺

6.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

7.眼外肌中内直肌的作用是能使眼球水平内转

8.眼外肌的神经支配: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受展神经支配;动眼神经上支支配上直肌;动眼神经下支支配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9.眼眶有上,下,外,内4壁。内壁为筛窦,内侧后方为蝶窦,上方及前部为额窦,下方为上颌窦

10.眼球以晶状体为界分为前后节,晶状体为前节

11.远视力检查:以实际距离计算,如辨认清楚最大视标(相当于0.1)时的距离为4m,则测算出视力为:0.1*4/5=0.08

12.斜视角检查用角膜映光法测定:反光点落在瞳孔缘,则该眼视轴偏斜10~15度;落在角膜缘,则偏斜45度;落在瞳孔与角膜中间的点,偏斜25~30度

13.色盲检查常用假同色图,检查在自然白色光线下进行,取0.5m距离,应在5秒内辨认正确者为正常,时间延长者为色弱,完全不能分辨者为色盲

14.立体视觉检查可用同视机

15.裂隙灯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结构有: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不能观察到的有眼外肌

16.正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表现:臂—视网膜循环时间(RCT)荧光素从肘前静脉注射后到达视网膜动脉的时间,通常为7~15秒

17.溃疡性睑缘炎特点为:毛囊破坏,睫毛不再生长

18.基底细胞癌对放,化疗均敏感

19.泪膜的结构:(从外向内分3层)脂质层,水样层,粘蛋白层

20.结膜囊内泪液体积为(7±2)ul,其中清蛋白占蛋白总量60%,球蛋白和溶菌酶各占20%

21.干眼的主要检查方法: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试验,泪液渗透压,乳铁蛋白,泪液蕨类试验,虎红染色,丽丝胺绿染色,荧光素染色,泪液溶菌酶含量,问卷调查表,泪河弯曲面的曲率半径,泪液清除率检查,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血清学检查,其他:干眼仪等---p138

22.流泪:生成泪液过多;溢泪:炎症性肿胀或组织增生,肿瘤压迫或阻塞,瘢痕粘连等都可引起泪道阻塞,使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致

23.慢性泪囊炎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黏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24.结膜炎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感染,致病菌有细菌,病毒,衣原体

25.结膜刮片:细菌性结膜炎—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和细菌病毒性结膜炎—大量单核细胞尤其淋巴细胞为主

26.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

27.春季角结膜炎分为睑结膜型,角结膜缘型,混合型

28.角膜炎最常见症状: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典型体征:睫状充血,角膜浸润及

角膜溃疡形成29.角膜炎,溃疡组织刮片检查行革兰染色和giemsa染色有助于早期病因学诊断,同时行

细菌,真菌,棘阿米巴培养,还可为角膜感染性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病毒染色可见树枝状(早期)和地图状(晚期)

30.白内障分类:p208

根据病因分类:先天性,老年性(年龄相关性),并发性,代谢性,药物及中毒性,外伤性,后发性

根据发生年龄:先天性,后天获得性

根据晶状体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后囊下性

晶状体混浊形态:点状,冠状,板层状

皮质性白内障分四期(晶状体混浊程度):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

1视力下降②对比敏感度下降③屈光改变④单眼复视或多视⑤眩31.白内障症状:○

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光⑥色觉改变⑦视野缺损体征: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①瞳孔纤维蛋白渗出,可引起视力下降,瞳孔阻滞,眼压升高②人工晶体位置异常:瞳孔夹持,瞳孔偏位③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可因损伤前房角和角膜内皮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内皮失代偿④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误差 外伤导致晶状体脱位引起远视 术后人工晶状体移位的处理:先平卧后扩瞳 脱位的晶状体发生溶解,混浊者,引起严重并发症者,以及脱位于前房和瞳孔嵌顿的晶状体均需及时手术治疗。1)脱入前房的晶状体可从角巩膜缘作切口摘除 2)瞳孔嵌顿晶状体可经睫状体平坦部以玻璃体切割仪切除 3)晶状体半脱位可经睫状体平坦部切除,或在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张力环并固定后行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吸除术 4)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可经睫状体平坦部切除,核较硬者可行超声粉碎吸除,或者以器械或过氟化碳液体将晶状体浮至瞳孔区而从角巩膜缘切口取出 眼压升高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经房角镜检查,根据房角的开闭,将青光眼分为闭角型与开角型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女性多见,多发生在40岁以上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前葡萄膜炎)鉴别:p248 前者瞳孔常扩大,前房浅,房角窄,对眼也存在青光眼;后者瞳孔缩小,前房深度和房角均正常,对侧眼正常处于间歇缓解期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明确诊断方法是:暗室激发试验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为:缩瞳剂—1%毛果芸香碱 碳酸酐酶抑制剂的作用—抑制房水形成 开角型青光眼的激发试验—引水试验(流水试验)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的首选药物是增加小梁网途径房水外流的拟胆碱作用药物—毛果芸香碱 葡萄膜炎病因:外因性病因(感染,非感染),内因性病因(感染,非感染),继发性病因(眼球本身,眼球附近组织,眼内病变毒素刺激)

46.葡萄膜炎临床类型:---p274

根据发病部位分:

1)前葡萄膜炎 包括虹膜及虹膜睫状体炎

2)中间葡萄膜炎 即周边葡萄膜炎或睫状体平部炎

3)后葡萄膜炎 包括脉络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脉络膜视网膜炎

4)全葡萄膜炎 感染引起的眼内炎和非感染性的过敏性或中毒性炎症

根据临床特点分类:化脓性和非化脓性

病程特点:急性(3个月内)和慢性(超过3个月)

临床病理特点: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

病因分:内因性,外因性,继发性

47.前葡萄膜炎临床表现:

症状: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

体征:睫状充血;角膜后沉着物(kp);房水闪光;虹膜改变(慢性期虹膜前后粘连);瞳孔改变(虹膜后粘连扩瞳后,瞳孔呈梅花状,梨状或不规则状);晶状体改变;玻璃体及眼底改变

48.中间葡萄膜炎体征:玻璃体有小白雪球样混浊,融合后呈黄白色棉球状外观;视网膜前

有雪堤状渗出

49.葡萄膜炎治疗原则:散大瞳孔,拮抗炎症,消除病因

散瞳:解除睫状肌及瞳孔括约肌的痉挛,防止或拉开已形成的虹膜后粘连

皮质激素滴眼,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热敷,超短波理疗

50.前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机制:

① 瞳孔闭锁,前后房交通受阻,房水在后房积聚,导致眼压升高

② 虹膜周边粘连,渗出物和组织碎屑及色素沉积在小梁网上,阻塞了房水排出,导致眼压升高

51.视网膜动脉阻塞临床表现:发病突然,一眼无痛性急剧视力下降至数指甚至无光感,发

病前一过性视力丧失并自行恢复的病史。分支血管阻塞,部分视野缺损。眼底典型表现为“樱桃红点”

52.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多为健康男性青年

53.视网膜脱离指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

54.近视矫正——凹透镜远视矫正——凸透镜

55.眼球破裂伤最易损伤部位为直肌附着处

56.眼内异物的诊断及治疗

诊断:角膜有线状伤口或全层伤口,相应的虹膜部位有穿孔痕,晶状体局限性混浊,表明有异物进入眼内

1)前房及虹膜异物——可在靠近异物的方向或相对方向做角膜缘切口取出

2)晶状体异物-若晶状体大部分透明,不必立即手术,若已混浊,可连异物一起摘除

3)玻璃体内或球壁异物——手术取出

4)位于赤道部之前的球壁或靠近球壁的,小的,未包裹的玻璃体内铁类异物,若无视

网膜并发症,可在定位后应用磁铁从外路取出

5)若位置靠后,异物大,有包裹并有粘连,均需玻璃体手术取出,同时处理并发症

57.碱烧伤与酸烧伤相比,碱性化学物质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破坏组织,促使碱性物继续

扩散渗透到深层和眼内,因此,碱烧伤比酸烧伤更严重

58.如果一个人最好双眼矫正视力都小于0.05,则为双眼盲。如果一个人双眼最好矫正视力

小于0.3,但大于或等于0.05时,则为双眼低视力

第四篇:中医眼科总结

发展简史

《黄帝内经》 最早

《诸病源候论 》 巢元方等著 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目经大成》 黄庭镜著

《外台秘要》 王焘著 有关金针拨内障的最早记载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陈达夫著

眼球结构: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眼的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他们与角膜一并称屈光间质。

眼球壁3层: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

(一)外层

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故称纤维膜。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白色的巩膜,二者移行处称角巩膜缘。纤维膜坚韧而有弹性,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二)中层

中层为色素膜,因富含色素而得名。因为含有丰富的血管,又称血管膜。去除外层后,其外观状似紫色葡萄,故又称葡萄膜。中层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三)内层 内层即视网膜。位于脉络膜与玻璃体之间,前至锯齿缘,后至视乳头,分为色素层和感光层。除色素层为色素上皮外,感光层为透明的薄膜。具有感光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作用。

角膜分层及其特点能不能再生

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

(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由于上皮层与球结膜上皮层相互连续,故病变时可以相互影响。

(2)前弹力层:是一层均匀一致无结构的透明薄膜,终止于角膜边缘,损伤后不能再生。(3)实质层: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10。约由200层纤维薄板组成,薄板又由纤维柬组成,与角膜表面平行,排列极为规则,具有同等屈光指数,周围延伸至巩膜组织中,故炎症时可相互影响。本层无再生能力,一旦伤,则为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为一透明的均质膜,由胶原纤维所组成,在前房角处分成细条,移行于小梁组织中,损伤后能再生。本层富有弹性,较为坚韧,角膜溃疡穿孔前常可见后弹力层膨出,甚至可持续数天之久。

(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本层与虹膜表层相连,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正常情况下,房水不能透过此层渗入角膜组织中。内皮细胞损伤后易引起基质水肿。本层在成年后损伤不能再生,缺损区主要由邻近的内皮细胞扩展和移行来覆盖

视网膜组织分层

视网膜组织由外向内可分为10层。即①色素上皮层;②视细胞层(杆体、椎体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颗粒层;⑤外丛状层;⑥内颗粒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

主要感光细胞及其作用 第一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神经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形状如圆锥状,称视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另一种细胞形状如杆状,称为视杆细胞,具有感受弱光的作用,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越近黄斑区越少,至黄斑中心凹时没有这种细胞。

房水的循环途径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人眼的静脉系统。(睫状突→房水→后房→瞳孔→前房→小梁→房水静脉)

眼的附属器

眼的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

房角的结构

前房为角膜的后面与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的前面所围成的间隙。前房中央部最深,约3毫米,周边部渐浅。前房最周边处为前房角,前房角的前壁为角巩膜缘,后壁为虹膜根部和睫状体的前面。后房为虹膜后面、睫状体的内面与晶状体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

视网膜动静脉的比例 2:3 视网膜静脉与动脉分布—致,动脉颜色较红,管径较细;静脉颜色较暗,管径较祖,二者之比约为2:3。

明目退翳法:本法是用具有退翳作用的方药,以消退角膜混浊的眼科独特治法。常用药有蝉蜕、秦皮、谷精草、木贼、密蒙花、石决明、珍珠母、蒺藜、青葙子、蛇蜕、海螵蛸等。代表方如消翳汤。适应症:翳证 瘢痕

五轮学说

(一)肉轮指胞睑。包括解剖学之眼睑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和睑结膜。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因脾与胃相表里,所以,肉轮疾病常责之于脾胃。

(二)血轮指两眦。包括解剖学之眦部皮肤、结膜、血管及内眦的泪阜、半月皱襞和泪点。上、下眼睑鼻侧联合处交角钝圆,称大眦,又名内眦;颞侧联合处交角锐小,称小眦,又名锐眦或外眦。两眦在脏属心,心主血,故称血轮。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血轮疾病常责之于心和小肠。

(三)气轮指白睛。包括解剖学之球结膜和前部巩膜。白睛在脏厉肺,肺主气,故称气轮。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气轮疾病常责之于肺和大肠。此外,白睛环绕黑睛周围,紧密相连,一旦发生病变,容易相互影响。

(四)风轮指黑睛。近代主要指解剖学之角膜。黑睛在脏属肝,肝主风,故称风轮。因肝与胆相表里,所以,风轮疾病常责之于肝胆。此外,黑睛之后为黄仁,黑睛与黄仁之间充满神水,瞳神位于黄仁中央,故当黑睛疾病之病邪深人时,容易影响黄仁、神水,并波及瞳神。

(五)水轮指瞳神。狭义的瞳神专指解剖学之瞳孔;广义的瞳神不仅指瞳孔,还包括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以及房水、晶状体、玻璃状体等。“水轮”一般多指广义的瞳神,是眼能明视万物的主要部分。五轮学说原主张瞳神在脏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水轮疾病责之于肾和膀胱。

瞳神紧小 辩证 临床表现 治法方药 瞳神紧小指瞳神失去正常之展缩功能,持续缩小,甚至缩小如针孔,并伴抱轮红赤,黑睛后壁有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的眼病。[临床表现] 突发眼珠疼痛或肿胀,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或伴关节酸楚疼痛等 [辨证论治]

(一)肝经风热 [治法]疏风清热。[方药]新制柴连汤加减

(二)肝胆火炽

[治法]清泻肝胆。

[方药]龙胆泻肛场加减。

(三)风湿夹热

[治法]祛风除湿清热。[方药]抑阳酒连散加减。

(四)虚火上炎 治法 滋阴降火

方药 知柏地黄丸

绿风内障 临床表现 治则

治疗方法

绿风内障是以头眼胀痛,眼珠变硬,瞳孔散大,瞳色变绿,实力锐减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临床表现] 先兆期:时有傍晚视物昏蒙,虹视,患眼同侧额部疼痛及鼻根酸胀,休息后各症缓解或消除。急性发作期:头眼剧烈胀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或视力骤降,虹视。常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辩证论治

(一)风火攻目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方药]绿风羚羊饮加减

(二)痰火郁结 [治法]降火逐痰

[方药]将军定痛丸加减。

(三)气火上逆 [治法]疏肝解郁,泻火降逆。[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正常眼压的数值

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1~21mmHg。

眼的屈光系统分哪几部分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黑睛疾病有哪些

聚星障、花翳白陷、凝脂翳、混睛障、宿翳等

聚星障:聚星障是黑睛上生多个细小星翳,伴涩痛、畏光流泪的眼病。花翳白陷:花翳白陷是以黑睛生翳,灰白混浊,四周高起,中间低陷,形如花办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凝脂翳是黑睛生翳,表面色白或黄,状如凝脂,发病迅速,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混睛障是指黑睛深层呈现一片灰白翳障,混浊不清,漫掩黑睛,障碍视力的眼病。宿翳是指黑睛疾患痊愈后结成瘢痕翳障,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赤痛畏光的眼病。

视衣脱落的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发病前常有黑影飘动或闪光感;视物可有变形、弯曲,不同程度视力下降或有幕状黑影逐渐扩大,甚至视力突然下降。

眼部检查:可见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脱衣的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血管爬行其上;严重者可见数个半球状隆起,或呈宽窄不等的漏斗形,甚则漏斗闭合不见视盘;裂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高风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中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病机]

一、禀赋不足,命门火衰。

二、肝肾亏损,精血不足。

三、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西医:目前认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由于色素上皮内高度发育的吞噬酶系统有缺陷致使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尤其是视杆细胞外节 的吞噬作用出现缺陷,影响了外节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盘膜堆积,可能成为自身性抗原,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这种色素上皮的缺陷与遗传有关。此外,尚有内分泌障碍,微量元素铜铁代谢异常,营养障碍及视网膜脉络膜硬化等假说。

络损暴盲(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 1.中老年发病者常有高血压等病史,青年发病者常有反复发作的眼前黑影及视力障碍史。2.眼前有黑影或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双眼散瞳检查,可见周边视网膜有出血、渗出、机化及血管白鞘。

3.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暴盲的分类

脉阻暴盲 络损暴盲(络瘀暴盲)目系暴盲

名词解释 色觉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正常人视觉器官能辨识波长380-760 um的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7色组成。

老视

老视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导致晶状体的生理性调节力减退二发生近视力减退的现象。俗称老花眼。

视瞻有色(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瞻有色是指外眼无异常,唯视物昏蒙不清,中心有灰暗或棕黄色阴影遮挡,或视物变形的内障眼病。

青盲(视神经萎缩)

青盲是指眼外观正常,视盘色淡,视力渐降,甚至盲无所见的内障眼病。

睛障(混睛障??)

混睛障是指黑睛深层呈圆盘状灰白色混浊翳障,障碍视力的眼病。

金疳(泡性结膜炎)

是指白睛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

漏睛(慢性泪囊炎)

是以内眦部常有粘液或粘液自泪窍泌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近视的诊断

[诊断依据]

1、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或有视疲劳症状。

2、高度近视者眼前常有黑影飘动,眼球突出。

3、验光检查为近视。

视疲劳的病因病机

1、久视劳心伤神,耗气损血,目中经络涩滞

2、肝肾精血亏损不足,筋失所养,调节失司。

针眼的治疗

[辨证论治] 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上在未成脓者,内外兼治。已成脓者,当促其溃脓或切开排脓。

一、内治

(一)风热客睑

[主证]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证候分析]风与热邪皆能作痒,风胜、热胜亦皆致肿。今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故胞睑红肿而痒。所见全身症,均为风热袭表之征。[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方药]银翘散加减。本方以薄荷、豆豉、荆芥、桔梗、牛蒡子疏风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配竹叶、芦根、甘草以助清热。本病初起证偏风重者,可加桑叶、菊花;证偏热重者,可去荆芥、豆豉,加黄连、黄芩以助清热解毒。

(二)热毒壅盛

[主证]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证候分析]脾胃蕴热,积久热毒上攻胞睑,阻滞脉络,营卫失调,故疖肿红赤掀痛。内热重,故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症。[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三)脾虚夹实 [主证]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

[证候分析]原患针眼,余邪未清,脾胃伏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气不固,时感外邪,以致本病反复发作。由于正气虚,邪气不盛,故诸症不重。[治法]健脾益气,扶正祛邪。

[方药]宜选四君子汤为基础,酌加当归、白芍、山楂、神曲、麦芽等,健脾益气,和血消滞,配伍解毒排脓之晶,使其标本兼顾,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二、外治

(一)未酿脓者,局部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或用紫金锭磨汁,频涂患部皮肤,消肿止痛。

(二)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若脓头在眼睑皮肤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平行,脓头位于睑内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垂直,不可伤及睑缘,但宜稍大,以利脓液排流。

三、针法

(一)针刺法常用穴:攒竹、睛明、丝竹空、瞳子寥、阳白、鱼腰、四白、承泣、合谷、列缺、外关等。一般针眼生于上睑近睑弦靠内眦部,可取攒竹、睛明穴;靠外眦部可取丝竹空、瞳子髅穴;在中间,可取阳白、鱼腰穴;在下睑可取四白、承泣穴。同时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必用)、列缺、外关等。但需注意,眼部取穴应在小疖红肿区以外。手法用中刺激或重刺激。

(二)针挑法在肺俞或膏肓穴附近皮肤面,找出红点一个或数个,若不明显,可轻刮之后再找。消毒后,用毫针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

四、其他治法

可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点眼。如诺氟沙星眼液、金霉素眼膏等。

泪液反流的判断

泪道冲洗结果的分析。从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

1.正常者注入冲洗液时无阻力,冲洗液通畅地流入鼻腔或咽部。

2.注入冲洗液时有阻力,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3.冲洗液完全从注入的原路反回者为泪小管阻塞。

4.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由上泪小点返回,为总泪小管阻塞。

5.冲洗液自上泪小点返回,同时有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为鼻泪管阻塞,同时合并慢性泪囊炎

白涩证的辩证 方药

白涩症

本病为眼部赤肿不显,而只觉眼内干涩不舒的慢性眼病。《审视瑶函》称之为白涩症。药物治疗难取速效。类似于西医学之慢性结膜炎或浅层点状角膜炎。[病因病机]

一、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余热未清,隐伏肺脾之络所致。

二、肺阴不足,目失濡润。

三、饮食不节,或嗜烟酒,及偏好辛辣之晶,致使脾胃蕴积湿热,清气不升,目窍失养。

四、肝肾亏损,阴血不足,目失濡养。[临床表现] 眼常干涩不爽,瞬目频频,微畏光,灼热微痒。检视白睛,不红不肿或隐见淡赤血络,眦头或有白色泡沫状眼眵,睑内如常或微见赤丝细脉,黑睛于显微镜下或见细小星翳。[诊断依据]

一、干涩不爽,怕见强光,不耐久视。

二、白睛不红不肿或见赤脉隐隐,或黑睛有细小星点。

三、眵多色白或无眵。[辨证论治]

一、内治

(一)邪热留恋

[主证]常见于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以致白睛遗留少许赤丝细脉,迟迟不退,睑内亦轻度红赤,可有少量眼眵及畏光流泪,干涩不爽等。

[证候分析]因热邪伤阴,余邪未尽,肺脾两经伏热,故隐隐可见白睛及睑内有赤丝细脉,迟迟不退,畏光流泪,眼眵不多。邪热阻络,血气不通,津液失布,故目千涩不爽。[治法]清热利肺。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方中桑白皮、黄芩、菊花、旋覆花、桔梗、地骨皮清肺热,利肺气;玄参、麦冬补肺阴,清伏火;茯苓、泽泻利湿明目;甘草调和诸药。证属伤阴而无湿者,用本方去茯苓、泽泻。

(二)肺阴不足

[主证]眼干涩不爽,泪少,视久容易疲劳,甚至视物不清,白睛如常或稍有赤脉,黑睛可有细点星翳,病势迁延难愈。全身症可见于咳少痰、咽干便秘,偶有烦热,苔薄少津,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阴虚则干涩泪少,不耐久视,全身则有干咳少痰,咽干便秘,脉细等肺阴不足之候。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三)脾胃湿热

[主证]眼干涩隐痛,白睛淡赤,睑内可有粟粒样小泡,眦帷有白色泡沫样眼眵,胞睑有重坠之感,病程持久而难愈,全身症可见口粘或口臭、便秘、溲赤而短,苔黄腻。脉濡数等。[证候分析]湿邪阻遏,清气不升,目失濡养,故白睛干涩隐痛。湿热郁于胞睑,则胞睑重坠,睑内可生粟疮。湿热上蒸还可引起白睛淡赤或目眦生眵。口粘口臭,便秘不爽,溲赤而短,舌苔黄腻等皆湿热内阻,浊气不降所致,脉濡数亦为湿热之征。[治法]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方药]三仁汤加减。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豆蔻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制半夏、厚朴行气散满除湿;滑石、通草、竹叶增强清利湿热之功。诸药合用,宣上畅中渗下,使湿利热清,诸症自解。

(四)肝肾阴虚

[主证]眼干涩畏光,双目频眨,视物欠佳,白睛隐隐淡红,久视则诸症加重。全身可兼见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舌红苔薄,脉细等。

[证候分析]肝肾亏损,阴血不足,目失所养,故觉眼干涩而频频眨目,且视物不清。阴亏虚火上蒸,故怕日羞明,白睛隐红。阴血亏耗,故口干舌红少津。肝肾亏虚,脑及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血不足以安魂,故夜寐多梦。舌红苔薄,脉细,皆肝肾亏损,阴血不足之象。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养血。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辅以山萸肉养肝肾,山药补益脾肾之阴,三药合用达到三阴并补之功;又配茯苓健脾渗湿,以助山药之益脾;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牡丹皮清肝肾之热,以制山萸肉之温,前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加枸杞、菊花更增养肝明目之效。再加当归、白芍则可养血和营,使目得血荣,实乃治本之方也。

二、外治

(一)犀黄散点眼。

(二)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或10%~50%千里光眼药水滴眼。

此外,患有远视或近视者可配戴适合眼镜。生活不规律者,应合理安排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及外界不良刺激等。

圆翳内障

本病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因最终在瞳神之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故《秘传眼科龙木论》称之为圆翳内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常两眼发病,但有先后发生或轻重程度不同之别。历代眼科文献所载与本病类同者计十余种之多,如浮翳、沉翳、滑翳、枣花翳、黄心白翳、如银内障等。其名虽异,实则均为晶珠混浊,只是病变之阶段、程度、部位、颜色有所差别而已。本病翳定障老时,经手术治疗可以恢复一定视力。相当于西医学之老年性白内障。[病因病机] 1肝热上扰,晶珠逐渐混浊

2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不能滋养晶珠而混浊

3年老脾虚气弱,精微输布乏力,不能濡养晶珠而混浊;或水湿内生,上泛晶珠而混浊。

[临床表现] 自觉失误模糊,或视近尚明而远视模糊,或眼前可见固定不动的黑影,或视一为二,或可有虹视等。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点状、条状或圆盘状阴影;或视近尚清,视远昏朦;或明处视昏,暗处视清;或明处视清,暗处视昏;或视灯光、明月如有数个。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初起,若晶珠混浊出现于边缘,状如枣花、锯齿,视力多无明显影响。继则晶珠灰白肿胀,如油脂浮于水面,电筒侧照,可见黄仁之阴影呈新月形投射于晶珠表面。最终晶珠全混,色白圆整,电筒侧照,黄仁阴影消失。此时翳定障老,正宜手术治疗。否则,日久晶珠缩小,翳如冰棱而下沉。若晶珠混浊从核心开始,渐向周围扩散,其色多为棕黄、棕红或黑色。[诊断依据]

一、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二、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三、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一)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二)老年性核性白内障混浊从核开始,呈棕色混浊,向周围发展,早期即明显影响视力。[辨证论治] 本病病程较长,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若晶珠灰白混浊,已明显障碍瞳神,则药物难以奏效,宜待翳定障老之后,手术治疗。

一、内治

(一)肝肾不足

[主证]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模糊。脑髓、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血虚不充脉络,则舌淡脉细。若见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又属肾阳偏虚之象。

[治法]补益肝肾,清热明目。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精血亏甚者,宜加菟丝子、楮实子、当归、白芍。

(二)脾虚气弱

[主证]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证候分析]脾虚不运,脏腑精气不足,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故视物昏花。脏腑精气不足以生神及充养周身,因而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肢体乏力。脾虚运化不力,故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皆脾虚气弱之征。[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渗湿。[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三)肝热上扰

[主证]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

[证候分析]眨躁,指目昏不爽之状。肝热循经上攻头目,故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亦由肝热所致。

[治法]清热平肝,明目退障。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原方以石决明、草决明为主药,清热平肝,明目退翳障;青葙子、栀子、大黄、赤芍清肝泻热;荆芥、。木贼、羌活疏风散邪。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散邪明目的功效。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大黄、栀子。无郁邪者可去荆芥、羌活。

二、外治

早期可滴珍珠明目液或白内停眼液。

三、针刺疗法

本法亦只适用于早期患者,且宜与内服药物配合使用。.

常用穴:睛明、球后、攒竹、鱼腰、臂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3穴,8—10次为一疗程。

四、手术疗法

晶珠混浊,视力降至0.2以下,光定位、色觉良好,眼部无活动性炎症及眼底基本正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暴盲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猝然一眼或两眼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的严重内障眼病。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患眼外观虽无明显异常,但瞳内病变却多种多样,病因病机则更为复杂。由于发病急剧,应及早救治。西医学有多种眼底病可以引起暴盲的症状,最常见者如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急性视神经炎等。[病因病机]

一、暴怒惊恐,气机逆乱,血随气逆;或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滞血瘀,以致脉络阻塞。

二、嗜好烟酒,恣食肥甘,痰热内生,上壅目窍。

三、外感热邪,内传脏腑,致邪热内炽,上攻于目。

四、肝肾阴亏,阳亢动风,风阳上旋;或阴虚火旺,上扰清窍。

此外,视网膜脱离;头眼部外伤以及某些全身病的眼部并发症亦可引起暴盲,但不属本节讨论范围。[临床表现] 发病前眼无不适,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或伴有眼胀,头疼,或目珠转动作痛,甚或初起自觉眼前有蚊蝇飞舞、云雾飘动,或视物呈现红色,继而一眼或双眼视力骤然下降,至明暗不分。外眼检查:一般无异常,完全失明者可有瞳神散大不收。查视眼底: 1.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者,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高度弯曲,呈线状或串珠状,甚至呈白色线条状,或部分动脉呈间断状,静脉亦变细;视网膜出现乳白色的混浊,以后极部为甚;黄斑呈樱桃红色,中心反光消失。后期视神经、视网膜可出现萎缩征象。

2.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可见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或表面被出血斑所遮盖。视网膜静脉高度纡曲怒张.呈紫红色,如节段状或腊肠状,时隐时现。动脉血管变细,动脉壁反光增强。视网膜上可见广泛性出血,以视乳头为中心,沿静脉走向呈放射状或火焰状出血,亦可呈点状或条状出血(彩图16)。出血波及黄斑部,则中心视力严重受损。视网膜灰白水肿,继而可出现棉絮状渗出斑。出血量大时,可渗入玻璃体内。后期黄斑常出现囊样水肿。视乳头、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

3、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者,可见视网膜静脉充盈怒张而纡曲,甚至呈螺旋状,并有白鞘伴行。相应视网膜上有点、片状出血。严重者,出血进入玻璃体内,形成玻璃体积血。日久,视网膜或玻璃体中出现团块状—奈索状机化物,可牵引视网膜而造成视网膜脱离。同时新生血管增生,容易引起反复出血。

4.属急性视神经乳头炎者,可见视乳头充血,轻度隆起,边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扩张。可有后极部视网膜水肿、出血或渗出。晚期视乳头呈灰白色萎缩,边缘不清,血管变细。

5.属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者,视力骤降,但早期眼底多无明显改变;有时可见视神经乳头轻度充血,边缘稍模糊,静脉轻度扩张。晚期多出现视神经乳头颞侧苍白萎缩。[诊断依据]

一、起病眼无不适,或自觉眼前有黑花飘动,或视物呈现红色,一眼或双眼视力骤然下降,甚至失明。或伴有眼胀头疼、目珠转动时作痛等。

二、检查眼底,可见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急性视神经炎等眼底改变。若玻璃体大量积血者,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眼底不能窥清。有条件时,应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辨证论治] 本病眼外见症较少,应将自觉症状结合眼内检查所见,参合全身脉症辨证论治以提高疗效,挽救视力。

一、内治

(一)眼络阻塞

1.气血瘀阻

[主证]视力骤丧,视神经乳头苍白,动脉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其人情志不舒,或暴怒之后突然发病。全身症见头晕头痛,胸胁胀痛,脉弦或涩。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而血瘀,或暴怒伤肝,气血逆乱,上壅窍道,致目中脉络阻塞。若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致输注入眼的气血骤断,引起暴盲。眼底缺血则见视神经乳头苍白,血管极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部网膜因供血途径不同,独能保持一点血红。若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致眼内气血不得回流,瘀郁眼底,则见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瘀血阻络,津液不行,致视网膜水肿。血不循经,泛溢络外,故视网膜上大量出血。气滞血瘀,头部血流不畅,则头晕头痛,脉弦或涩皆肝郁气滞血瘀之故。[治法]活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麝香活血,通络开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黄酒、老葱散达升腾,通利血脉,且使活血化瘀之药力上达。本病初起,即宜以此方活血通窍。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青皮;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琥珀、泽兰、益母草之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眼底出血甚者,加蒲黄、茜草、三七之类化瘀止血。本方活血通窍之作用专一,久服易伤正气。如用药已达通络开窍的目的,或使用一段时间疗效不显,宜改用其他行气活血化瘀之剂。2.痰热上壅

[主证]眼症同前,全身症有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候分析]恣酒嗜燥,过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生热,上壅清窍,脉络阻塞,清阳不升,故视力骤丧或急剧下降,头重而眩;痰热阻滞中焦,则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皆痰热之象。[治法]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本方以半夏、橘红、枳实、茯苓燥湿祛痰,理气降逆;胆南星、竹茹清热化痰;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治痰之源;菖蒲化湿开窍。诸药合用,涤痰开窍。若加僵蚕、地龙、川芎、牛膝、麝香则更增涤痰通络开窍之力。若热邪较盛,可去方中人参、生姜、大枣,酌加黄连、黄芩。3.肝风内动

[主证]眼症同前,全身症见头晕耳鸣,面时潮红,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有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

[证候分析]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脉道闭阻,故视力骤降或失明。风阳上扰,清窍不利,则头晕耳鸣,面时潮红;扰动心神,则少寐多梦,烦躁不宁。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乃肝阳亢盛之象。若真阴大亏,脑髓、骨骼失养,且虚火扰动精室,则头晕耳鸣较甚,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治法]平肝潜阳,滋阴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或大定风珠加减,前方以天麻、钩藤、石决明为主,平肝潜阳;黄芩、山栀清肝火;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络,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全方重在乎肝潜阳熄风。后方以阿胶、鸡子黄为主,滋阴熄风;芍药、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滋阴柔肝;地黄、麦冬、麻仁滋阴养血润燥;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全方重在滋阴潜阳熄风。因此,证偏阳亢动风者,宜用前方;偏于阴虚动风者,宜用后方。

由于肝风内动,气血逆乱,脉道被阻,方致暴盲,故方中应选加丹参、红花、桃仁、川芎、地龙之类,活血通络。4.虚火伤络

[主证]初起眼无不适,或自觉眼前有蚊蝇飞舞、云雾飘动,或视物呈现红色,继而一眼或双眼视力骤然下降,甚至失明。眼底可见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静脉旁有白鞘伴行,相应的网膜上有点片状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眼底不能窥清。全身症可伴有头晕耳鸣,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灼伤眼络,血溢络外,故见视网膜静脉病变,以及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等。出血多时,视力骤降。阴精亏虚,清窍失养,复受虚火扰动,故头晕耳鸣。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治法]滋阴凉血,止血化瘀。

[方药]宁血汤或生蒲黄汤加减。本证在出血期,当先用前方止血,待出血趋于静止,即宜改用后方。如此,既能取得滋阴止血之效,又能促使眼内瘀血尽快吸收。方解及加减化裁均参照云雾移睛之虚火伤络型。

(二)目系猝病 1.肝火亢盛 [主证]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急降,甚至失明。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乳头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症见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目系乃厥阴肝经所主,包括视神经及球后血管。肝火上攻目系,窍道闭阻,遂致失明。因热盛血壅为红赤肿痛,热灼津液为渗出物,灼伤脉络为血溢,故眼珠疼痛,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并波及附近网膜亦水肿、渗出、出血等。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皆肝胆火盛之全身症。[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本方清肝泻火,用于视乳头充血、水肿较重或附近视网膜渗出、出血较多者,酌加丹皮、赤芍、毛冬青凉血活血。2.气滞血郁

[主证]眼症同前,其人神情抑郁,常胸胁胀痛,脘闷食少,苔白脉弦。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滞血郁,壅遏通光窍隧,故视力骤降,头眼疼痛。气血不行,筋脉不利,则转动眼珠时牵引作痛。眼底见症皆气滞血郁所致。厥阴肝经布于胸胁,肝郁气滞,血脉不和,故胸胁胀痛。肝气乘脾胃则食少脘闷,苔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以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气解郁;川芎、芍药、甘草活血止痛。用于本证,酌加当归、郁金、丹参、山楂、神曲,可增行气活血,消滞健脾之功。若口苦咽干,苔黄脉数,为肝郁化热之象,酌加栀子、丹皮、黄芩,以清肝热。3.阴虚火旺

[主证]眼症同前,全身常见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热病伤阴,水不制火,火性上炎,热盛血壅,故眼珠疼痛,视神经乳头红肿,视力骤降。阴精亏虚,清窍失养,复受虚火扰动,故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原方滋阴降火治其本,酌加丹参、郁金、琥珀、毛冬青活血消肿兼治标。若阴虚火邪尚盛,方中可再加玄参、旱莲草、女贞子、龟板之类,增强滋阴降火之力。除以上分证论治外,由头眼部外伤引起之暴盲,详见第6章眼外伤。

二、针刺疗法

常用穴: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寥、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外关等。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取2穴,中刺激,不留针。

三、其他治法

本病急重,为及时抢救视力,宜配合使用必要的西药。

(一)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暴盲者,可配合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异戊酯吸人,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等。

(二)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者,可配合应用皮质激素,如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口服或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强的松之类。[预后] 本病暴急,治不及时或无有效治疗,视力难以挽救,不能复明。

视瞻有色

视瞻有色是指外眼无异常,唯视物昏蒙不清,中心有灰暗或棕黄色阴影遮挡,或视物变形的内障眼病。病因病机:1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内伤于脾,脾不健运,水湿上泛;或湿聚为痰,郁液化热,上扰清窍。2肝肾两亏,精血不足,目失所养。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视力不同程度下降,视物如隔沙幕,自感视野中心部有灰色。黄色的暗影;或视物变小,变形。

眼底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呈圆形反光轮,中心凹反光消失,有黄白色点状渗出。诊断依据

1眼前灰黄暗影,视物变色、变形。2视力下降,但常不低于0.2。

3眼底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呈圆形反光轮,中心凹反光消失,有黄白色点状渗出。4眼底荧光学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辩证论治 1 水湿上泛

视物变形模糊,眼前棕黄色阴影及纳呆便溏,舌苔滑腻,脉濡或滑。治法 利水渗湿

方药 四苓散加减 2痰湿化热

眼前棕黄色阴影,黄斑水肿,黄白色点状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 健脾化湿,清热除痰 方药 温胆汤加减 3肝肾不足

眼底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色减弱,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 滋补肝肾 活血明目 方药 四物五子丸加减

第五篇:眼科实习总结

眼科实习总结

屈光不正:调节和集合,人眼在看远处物体,条件是超过3.3米远的距离可以视为物体所发射出来的光线为平行光进入眼内,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屈光介质的折射,会投射到视网膜上的黄斑区,这时不需要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当物体与人眼的距离小于3.3米时,物体所发出的光线就不再是平行光,这时就需要角膜等屈光介质的调节,使其为平行光经过角膜。

对于小儿来讲,其时视力发育不完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是远视和弱视的综合,弱视导致其视物相对不清,所以喜欢近视物体,久之可导致近视。然而最初的近视大多是功能性的,即是可以通过功能训练恢复其正常视力的,如果此时继续不正常用眼,包括非其时而佩戴眼镜、继续近距离看书、暗处阅读、俯卧、侧卧阅读等,而且侧卧阅读还可以导致其他的眼科问题,像斜视、像融合障碍进而不能建立起立体视感觉。

近视形成机理,开始一段时间是视近导致眼交感神经兴奋,使得睫状肌舒张,晶状体依靠只身弹性回缩,使来于近处的光线发散后投射于视网膜,此时睫状体的调节起很大的作用,随着用眼的过度,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应该是与其神经递质的消耗有关),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结果睫状肌收缩,牵引晶状体悬韧带,使得晶状体变得扁平,或者未见明显变化,但是此时光线无法正常投射到视网膜,视网膜为接受到物象就向后退,而且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视网膜弹性极好,加之眼外肌的牵拉挤压作用,使之后退成为可能,开始时还可以恢复至正常位置,日久或者坚持不正确用眼就导致视网膜的器质性改变,近视形成。其实还有一部分是近视形成中起很大作用的,就是角膜的器质性变化,其实角膜的弹性更好。在中医的说法中,角膜属于木,可朔性极强,在近视的形成过程中,应该在前凸之后便无法原位的正常退回,所以导致近视形成,在用检眼镜检查时的选择正负调节镜应该包括了角膜的屈光度说造成的近视之原因。

眼科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