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西柏坡5篇
编辑:明月清风 识别码:22-1132013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9 02:36: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西柏坡

《西柏坡》观后感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伴随着片头这几句震撼人心的歌词,我走近了六一红色电影《西柏坡》。

这是一部红色动画电影,它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在1948年5月,毛爷爷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驻扎在这里,使得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成为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核心。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闪现在中国革命史册。

在电影中,核桃、枣花、二蛋、长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是一群成长在西柏坡的孩子们,虽然他们只是幼小的孩子,可他们却有着一颗坚定的爱国之心。在故事开始时,全村的人们都欢送着革命战士们。与此同时,电影的小主人公们,也想为革命作出贡献。虽然因为年纪小没有被批准参军,但满腔热血的孩子们并没有放弃,并且定下了任务的口号“滴滴”,它代表着电报声,更是胜利的象征。儿童团的团长核桃带着枣花、大金瓜以及顺毛驴、一凤和阿欢。随着电影插曲的响起,他们一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在途中,意外地遇见正在山中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在得知了敌人准备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情况下,核桃毅然决定要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大家穿过银河洞,翻过柏坡岭,一路上不停地与身后追来的敌人周旋。最后,核桃为了吸引敌机注意,冒着生命危险,舍身使自己变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最终,在核桃的掩护下小伙伴们逃脱了狡猾的敌人,顺利完成了报警任务。回到村中后,小伙伴们担心地等待着生死未卜的核桃。就在这时,一声熟悉的“滴滴”从远处传来,核桃竟然奇迹般地归来了。最后,影片以新中国的诞生拉下了帷幕。

《西柏坡》这一红色动画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上映,不仅仅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更是为了拉近孩子与国家历史的距离,让他们了解党,让他们向西柏坡的孩子学习。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难中不屈服。最后,忠心祝福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第二篇:西柏坡

从西柏坡雕塑到中捷友谊墙

文胜

202_年6月15日,有幸随园区厚德工作队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西柏坡,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仅仅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目光。

走进西柏坡纪念馆,宽敞的大厅里迎面墙壁上是一幅五大书记及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将士们的巨幅雕像,整个雕像气势宏大,人物栩栩如生,群情激昂,似乎正满怀信心迎接着最后的胜利。纪念馆十几个展厅存列着大量的照片、信电、衣物、武器等记载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实物,展厅里那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记录的文字、一架缝纫机、一辆纺车、一支支步枪、一箱箱弹药、一门门大炮„„以珍贵的史料,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那段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再现了三大战役、群众踊跃支前、军民团结、共渡难关及当时一些重要会议的情景。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张张曾经年轻的面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在默默诉说着西柏坡光荣的历史,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随后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旧址,这农家小院当年承载着中国历史长河中生死攸关的几百多个日日夜夜,黑黑的木门、土黄色的泥巴墙、平平的房顶、小小的院落、纸糊的小木格窗子,只有门前红红的标志牌提示世人各小院昔日那不平凡的主人及历史,房间中那一件件旧物在默默向人们诉说主人昔日艰苦奋斗、出生入死的日日夜夜。主席那补丁摞补丁的睡衣、总理那洗的泛白的被褥、手摇的纺车、朱老总那破旧的藤椅,无一不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试想,若没有革命前辈们西柏坡艰苦奋斗的多个日日夜夜,怎会有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那长长的、黑黑的、潮湿的防空洞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当年敌机轰鸣中前辈们坚持斗争的情景。

202_年中捷斯友谊农场,一个由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小城,向主席和总理汇报,建场56年了,西柏坡的精神在“中捷斯”这片热土传承和发扬,形成了艰苦创业的中捷精神,让昔日的农场成为财政收入30亿元的产业园区。

作为青年人,学习西柏坡精神无论是对于践行时代责任还是做好基层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我们一种力量,让我们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它赋予我们一种理念,让我们牢记“两个务必”服务于人民群众。

我喜欢青年这个词汇,更喜欢中捷青年这个称谓。因为它让我记住脚下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美丽,也让我懂得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当我们看到西柏坡博物馆的手推车,是否能想到建场初期的机器?当我们看到西柏坡的纪念碑,是否能想到中捷的友谊墙?从1949到202_,伟大的祖国已傲然立于世界之颠;从1956到202_,神奇的中捷已巍峨起于渤海之滨,孰不为之感动?孰不为之自豪?前辈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赋予我们一份神圣的使命,那就是:实现中捷第三次的创业发展。当下每一名中捷青年必须担负起这份重任,发奋学习,努力实践,为家乡的跨越发展而奋斗。

看,西柏坡的雕塑,五大书记和全国人民在迎接新中国的胜利;听,中捷的友谊墙上,周恩来总理和中捷的创业者仿佛在对我们说:中捷的明天要你们去奋斗„„

第三篇:西柏坡

西柏坡、隆兴寺、荣国府 / 天桂山 / 赵州桥、柏林禅寺二日游

D1:早餐后乘车赴红色圣地-西柏坡(免):(车程1.5小时):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名人石刻园、中共中央旧址、领袖故居、曾运筹帷幄指挥三大战役的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遥望碧波粼粼的柏坡湖(参观时间2.5小时;住:石家庄/温塘

D2:早餐后乘车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车程40分钟),游览素有“京外名刹”之首的隋代名寺——隆兴寺(40)、参观中国最大的铜制大佛、被鲁迅先生赞誉为“东方美神”的中国最美的倒坐观音、中国最古老的藏经橱、中国第一隋碑、千佛绕毗卢(参观时间1.5小时;红楼梦的拍摄地荣国府(30)(参观时间1小时中餐后送团。

或D2乘车赴有“北方桂林”之称的天桂山风景区(50)(车程1小时),游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圣地——青龙观、天下第一大“归”字、槐泉亭、玄武洞风景区;中餐后结束愉快的行程(参观时间3.5小时!或D2:早餐后乘车赴赵县,游览天下第一桥----赵州桥(35),河北省佛学院---柏林禅寺(免)中餐后送团

石家庄汽车北站

石家庄----天桂山

车次 开车时间 到达时间

801 6:30 9:30

862 12:55 16:30

967 14:30 17:301、天桂山石家庄主要站点:天桂山、北冶、古月、温塘、平山、石家庄客运北站

2、石家庄客运北站至天桂山主要站点:石家庄、平山、温塘、古月、北冶、天桂山

3、石市(火车北站)--平山县城--天桂山

4、外市车辆--石太高速公路(石青路口下)--平山县城---天桂山

旅游互联免费预订天桂山风景区优惠门票

天桂山门票为43元/会员预订价35元)

注意:石家庄到平山的汽车最早是早6:30,车程50分钟;去天桂山的班车是早8:30。

革命圣地西柏坡

红色旅游的胜地西柏坡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胜地!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

全镇辖16个行政村,28个自然庄,1600户,6040口人。

南临西柏坡纪念馆,作为革命圣地,政治优势显著,背靠京、津、石家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较明显。

全镇以旅游业和绿色食品开发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自然状况:

西柏坡镇位于太行山东麓,区域总面积5.5万亩,林地面积2.7万亩。

该区域拥有华北地区内陆最大水面,水面面积达7000亩。

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中国命运定于此村”,这是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同志的题词。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并作为这部纪实文学的副题(1999年该书再版时就以此作为书的名称)。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西柏坡被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

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她位于平山县中部,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这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

爱国主义教育西柏坡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平山县革命发动较早,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到1946年,全县党支部为608个,共产党员由1931年的60人发展到19535人,人民群众听党的话,群众基础较好。自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所环抱。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个模范村。西柏坡1937年冬建党,到1948年时已有党员40名,分布在33户,占全村人数的12.3%,占全村户数的33%。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对于西柏坡一带以及平山县的经济条件,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说过:“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坚实的群众基础,相距适中的村落分布,遂使西柏坡成为中央工委驻地的最佳选择。西柏坡一带村庄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西柏坡作为中央工委的驻地呢?朱德总司令的秘书潘开文当时实地参加了考察和选择,他回忆说:“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是村子要适当集中,将来后委一些机关要来,能放得下(至于中央、毛主席来不来,谁也没说,我们更不知道,并且那应该是以后的事);二是交通要便利,便于和各解放区的联系;三是安全问题。尽管洪子店、郭苏、夹峪等村子很大,但目标也大,人多不便于保密。西柏坡村子较小,后边有个小山好防空,并且离周围村有一段距离(1公里左右),便于保密;四是住宿条件。西柏坡当时许多房子被鬼子烧了,但基础很好,便于建设,将来住在一起比较集中,方便工作。”由此看来,西柏坡的被选中如同历史上每个革命大本营的选择一样,既要着眼于眼前的战争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将来事业的发展需要。西柏坡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使命,就落实到她的肩上。

爱国主义教育西柏坡西柏坡——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经过紧张的筹备,1947年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正式成立。当然,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中央工委当时对外称“工校”和“劳大”。刘少奇任校长,朱德为董事,分别称胡校长(胡服,刘少奇化名)、朱校董。

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之后,帮助晋察冀野战军打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胜仗,歼敌6.2万余人。其中解放石家庄战役尤为著名。1947年10月31日,朱德参加了晋察冀野战军区司令部召开的旅以上干部会议,与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等共同拟定了攻打石家庄的战略部署。11月1日,又致电聂荣臻、萧克,要求晋察冀军区必须充分准备好人员的补充。8月6日至12日,在朱德总司令的周密布置下,晋察冀野战军歼敌2.4万余人,胜利解放了石家庄。在总结作战经验教训时,朱总司令欣然写下了《七律·攻克石门》:“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尽灭全师收重镇,不叫胡马返秦关。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人民动笑颜。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不仅奠定了统一华北解放区的基础,并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3月20日,党中央作出了移至华北同中央工委合并的决定。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党中央机关由陕西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告别了生活战斗了十三度春秋的陕北根据地,向西柏坡转移。3月24日到达中央后委驻地——山西临县双塔村。4月11日到达了晋察冀军区驻地阜平县城南庄。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同志率部分工作人员先期到达了西柏坡,党中央与中央工委胜利会合。5月1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开始办公,中央前委、工委、后委即行撤销。毛泽东因准备赴苏联谈判,在阜平逗留了一段时间,5月26日到达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在历时一年多的分别之后于西柏坡胜利会面了。它标志着党中央机关胜利完成了战略性的伟大转移。从此,西柏坡便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当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处在重大转折时刻,人民解放战争正处于战略决战的前夕。为争取战略决战的胜利,党中央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9月8日至13日,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为迎接战略大决战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的准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彭真、董必武等政治局常委以及14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10名重要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会场设在中央大院的两间中灶食堂。会议根据战略反攻的新形势规定了党的战略方针和任务,以“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为中心议题,总结了以往的工作,并提出了建军五百万,大约五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略任务。会议主要解决了五个问题:第一,能否用五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第二,打倒国民党建立什么样的国家?第三,如何加强纪律性,实现从游击战争向正规化战争的过渡?第四,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保障战争的胜利?第五,讨论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扩大党内民主生活,健全党委制,训练和准备大批新区工作干部,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以及加强工会、青年、妇女工作等问题。要求全党全军同志努力克服无纪律无组织状态、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倾向。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

9月12日至翌年1月31日,党中央指挥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华东与平原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进行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和平、津两市;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和华北。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随着战争形势的迅速转变,1949年1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1949和1950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决议还指出,“北平解放后,必须召集第七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及“召集没有反动派代表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组成中央人民政府”等。

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西柏坡胜利召开。

会场设在中央大院中央机关自己盖的职工食堂,南半部为会场,北半部为服务处,会场正面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和党旗。整个会场整洁、朴素而庄严。周恩来和任弼时还亲自检查了会场的布置情况。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人员19人,列席人员12人。毛泽东主席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题为《一中全会以来的形势和任务》的重要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取得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规定了党在全国解放以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英明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次会议对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解放,以及保证中国革命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出发,挺进北平。临行前毛泽东把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和警卫人员召集起来,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腐化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

党中央在西柏坡仅仅住了十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迎来了如旭日东升的新中国。西柏坡也因此像井冈山、瑞金、延安一样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包括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胜地!西柏坡——红色旅游的胜地!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为西柏坡作了如下的题词评语:“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西柏坡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为其题写馆名。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柏坡,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2_年12月5日和6日,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

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1950年,中央老区访问团对西柏坡革命遗址和有关文物作出了加强保护的指示,当地党委、政府随即进行了革命文物的初步征集工作。1955年,河北博物馆派专人到达西柏坡进行了遗址和文物的维护、整理,并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6年,中共中央旧址被河北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因修建岗南水库,旧址被淹没,原有建筑和西柏坡村迁到村北的山坡。现在的复原建筑是当年西柏坡村子东头的中央大院,总面积16440平方米。复建后的建筑,基本保持了旧址的原貌。院内建筑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部自东向西依次为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旧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央军委作战指挥室)和刘少奇、董必武旧居等。后部东北角是朱德旧居。前后两部分之间即小山包的西北方向,是“九月会议”会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和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谈判旧址等。朱德总司令在中央工委时期与刘少奇同志住的紧邻。为迎接中共中央的到来,工委在驻地后面的山沟里为毛泽东新盖了三间窑洞式的房子。但是毛泽东到来之后,坚持住进了任弼时西邻一所普通的平房小院,把新窑洞让给了年岁大的朱德同志。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央工委进驻初期,并没有大院的围墙,党中央到来之后,为了安全才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几处住院的外面修了一道两米多高的土围墙。并在他们住房后面的山坡上挖了防空洞。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辖区,首先看到的是巨臂托起太阳的大门景,它告诉我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位于停车场西侧的影像资料馆,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集摄影、资料、娱乐于一体;气势宏伟的西柏坡纪念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上镌刻着江泽民同志1991年9月21日参观西柏坡时的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碑座周围将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和赴京建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艺术地微缩在四块浮雕上,形象地揭示了西柏坡的历史贡献和党在这一时期的伟大实践活动。在纪念碑的两侧分别是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于1976年破土动工,全馆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在纪念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旧址和纪念馆同时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阶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环绕,顺山势建造而成。馆内的陈列展览,集声光电现代化设施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

1982年3月11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柏坡和井冈山、延安一样,现在是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和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今日的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山水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居魅力的秀丽风光。

今日的西柏坡,已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AAAA旅游景区。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将其誉为“革命圣地,旅游佳境”。202_年5月,河北省西柏坡-天桂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征程伴坎坷,创业艰难多,要知胜利路,请看西柏坡。

第四篇:西柏坡

西柏坡——凝聚民族精神

国有魂,家有魂,人有魂,西柏坡也有魂,且是至高无尚的魂。西柏坡是个渺小却又不平凡地方:西柏坡是革命最后一个革命指挥地,也是共产党的伟大胜利的转折点,还是那一段动人心魄的历史见证者。

西柏坡铸就了崇高的精神,西柏坡的精神是敲出星星之火的石;西柏坡的精神是点燃熄灭的灯的火;西柏坡的精神是照亮夜行的路的灯;西柏坡的精神是引人走到黎明的路„„

西柏坡时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的发展,包括军事思想﹑占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西柏坡是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在此。”这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的重大事件,都在此地。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吹响了埋葬蒋字的王朝,这就是历史事实。

西柏坡精神是在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的,是争夺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是党中央在最后一个指挥所特定条件下产生,因此,西柏坡精神有大决战消炎的洗礼,有迎接胜利的喜悦的撞击,有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各种国难的挑战,有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经验的升华。

第五篇:西柏坡

西柏坡实习报告

202_年5月7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美好憧憬和激动不已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新中国革命的圣地——西柏坡的征程进行红色教育学习。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的到达了目的地,到达了那片让无数共产党人向往的土地。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随着学校的大巴,我们首先在旅游区的中心下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去了最具有革命性质的红色大院。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1948年5月26日—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1947年7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

随后,我们依次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前辈的办公场所和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等。尽管党中央驻守于 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 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我们又来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会议旧址。会场是由一个伙房改建的,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在此次会议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有乡村转移到城市,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要求全党同志:永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革命到底。

在参观完中共中央大院旧址后,我们又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在纪念馆前,赫然立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五位革命先辈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五大书记雕塑。他们目光如炬,深邃的注视着远方,我想他们一定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看到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随后我们开始对纪念馆的参观。刚一进入展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便映入我们眼帘。是的,这里缔造了一个新的中国,缔造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我们要努力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随后,我们便开始了对各个展室的参观。这其中既有彭德怀同志指挥部队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围剿的历史照片,也有反映三大战役的巨幅绘画,还有刻画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蜡像。通过参观,我们一方面懂得了取得革命胜利的不易,同时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党工作。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西柏坡精神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扬开去,与时代同行。

参观虽然结束了,但是奋斗的路却远没有结束。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我将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不辱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这一天的参观学习,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在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我们都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也将从这里开创。激励我们万众一心,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与时代同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牢记八荣八耻,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为祖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柏坡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