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经验交流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先争优,多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取得新突破。2010年12月9日,经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估,**市被确定为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
率先建立人口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推进稳定低
生育水平。2010年市人口计生局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建立健全计生层级动态服务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对近年来实施的“领导包片、干部包户”责任制加以创新,明确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村委会干部,从市级直属单位到镇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并将人口计生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到镇村干部个人,每月检查考核,从“票子、位子、面子”上给予奖罚,形成了“分级负责、任务到人、动态管理、奖罚分明”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同时,为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目标,全市严格落实人口计生例会制度,大力开展 “两无”(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街道和无政策外生育村、居委会)创建活动和“两非”专项打击行动,建立健全了B超管理、实名接生、定点引产、孕情访视等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减少了政策外出生,有效推进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
率先实施“节育奖”,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该局在认真实施**省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和《**市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实施方案》,对农村只生育一个孩子或两个女孩,夫妻一方落实绝育措施的,从落实措施当月起,给予夫妻双方每人每月50元的奖励。这个奖励办法把奖励年龄提前了30年左右,将奖励由“期货”变成了“现货”,大大增强了奖励的现实引导作用,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原副主任潘贵玉命名为“节育奖”,属全国首创。目前全市有“节育奖”对象6722人,累计发放奖励金1833万元。为多渠道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我市还从子女入学、就业、保险、集体分红、宅基地分配、干部帮扶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先优惠。
率先成立人口理论教育基地,推进“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建设。为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和计生工作人员的人口理论水平,我市在市委党校成立了全省地级市中首个人口理论教育基地,每年至少两次邀请到国家、省的人口理论专家、领导前来授课,有力推进了我市人口计生理论研讨和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市计生局积极探索整合社会资源、吸纳企业资金参与宣传教育的途径,投资建设了**湖生育文化公园、“三通”(优孕通、孕事通、青春通)网络平台和**区南恩街道婚育学校等一大批新型婚育学校,有力推进了我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建设,2010年,我市继被确定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第三阶段示范市之后,再次被确定为第四阶段示范市。
积极打造“阳光计生”,不断推进服务提质提速。一是不断加强计生服务硬件设施建设。我市按每个县(市、区)每年建设2个示范镇(街道)、每个镇(街道)建设2个示范村(居)委会的要求,新建、扩建、改建了21个技术服务站所,打造了**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区**街道计划生育服务所国家级示范站,**县、**县、**市等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二是率先制订《**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服务管理规范》,推进“阳光计生”行动。明确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服务管理行为标准,实行为群众办事一次告知制、限期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事务代办制,做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效率和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2010年进行的计生系统“双评”中,农民兄弟姐妹和流动人口评议的满意率分别达到96.62%和97.6%,开展“下评上”的满意率达到100%。三是率先启动技术服务队伍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素质。用两年时间,安排全市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到市计生服务中心免费培训一次,培训时间2个月,现已轮训270多人次。在全省计生药具“三基”知识竞赛中和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比赛中,我市代表队分别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四是率先实施市内流动人口“一盘棋”,推行《**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实施方案》,实现市内各县(市、区)、镇(街道)之间流动人口在宣传教育、孕情监控、节育措施、婚育证明、信息交换、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方面的“一盘棋”服务管理协作。同时,与省内30多个兄弟市、县签订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区域合作协议,积极参与省内、国内“一盘棋”,共同抓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2010年,省组织流入地与流出地互评,我市在13个流出地级市中得分最高。
第二篇:浅谈人口计生综合改革
浅谈人口计生综合改革
我国的计划生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历经近40年的艰苦创业,积极探索,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实施,为各级党委、政府以行政命令、政策文件、地方性法规为主导推动计划生育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支撑,确定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体系,标志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全面纳入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统筹协调,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的轨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已转向依法行政、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上来。面对国策,面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要求,只有不断推动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才能实现人口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切实加强领导,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合力
计划生育仍是天下第一难事,党委、政府要把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从管理层面上看,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继续坚持综合施治格局;继续坚持“一票否决”制度。从工作方法讲,着力改变过去一年四次的集中服务活动模式,全面建立人口计生经常性工作机制,做到人口计生工作天天抓。从工作方式上看,为适 1
用形势需要,摒弃过去简单、粗放的行政手段、陈旧思路与方法,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从工作责任上看,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互动,部门联手,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绝不是一个部门或一部分人的事情。因此,切实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有利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转变群众生育观念
我国的计划生育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个样等婚育新风尚。通过各种传媒,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开展了宣传,使广大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现行政策、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和掌握,对落实计划生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几千年来传统的儒家所主张的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尊女卑等观念在少数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难以消失。因此,就如何抓好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我认为,一是进一步坚持宣传先导,在力度上不能放松,在投入上不能削弱,在形式上要广、要实、要创新,在内容上特别是公益性宣传要紧扣主题。二是宣传教育从早。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生育观念、婚育新风尚等,必须从娃娃抓起,开设相关课程,纳入国家教育教学大纲,立足于下一代人生育观念的彻底转变。
三、加强科学管理、考核,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和效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计划生育管理已逐步进入电子信息时代。通过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实施标准统一、业务规范的人口个案信息,PADIS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提交、信息反馈、“两扶”对象的录入及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有力地推进了人口计生工作。
然而在计划生育考核评估工作中,个人认为,要改革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各级要适度减少考核评估次数,精简考核评估内容和指标,注重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的有机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有机结合,让基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计划生育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计划生育作为国家强制推行的一项重大政策,其着重点是限制违法生育,处罚违法生育行为和破坏计划生育行为。国家加大了利益导向政策推动的力度,出台和实施了七项制度,即:①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②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③“少生快富”工程;④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⑤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⑥节育手术保险制度;⑦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目的是为了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根据我县自2005年开始实施的“两扶”制度以来,目前已享受的达3000人,通过入户
走访和问卷调查,大部分“两扶”人员反映,党和国家的政策很好,就是扶助金标准太低了(只相当于农村低保水平),建议县、乡两级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出台政策推动文件,适度提高奖扶标准,每人每月增加20-50元,努力创造条件,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解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
五、强化村民自治,提高基层工作水平
高度重视村(居)委会自治组织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一是违章违制。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在村一级要实实在在的建立起来,做到分工合作,职责明确,整改过去,有的村有名无实,有机构无职责。部分村就一个计生专干唱独角戏的现象。各村(居)委会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刚性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等制度,引导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广大群众明白计划生育权利与义务并存。二是强化责任。如何充分调动镇、村干部抓好计划生育的积极性。首先是责任包干,把计划生育工作做为“责任田”包干到人,全方位建立普联制度;其次是责任量化,明确镇、村干部的责、权、利,制订工作绩效奖惩制度。
六、加大人财保障,提升优质服务能力
人口和计划生育是一项具有长远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基础性公益事业,财政投入是计生事业发展的保障。因地制宜逐年加大计生经费投入,强力推进优质服务,着力抓好阵地建
设,创建“四优一满意”服务所,改善基础设施,营造卫生、环保、亲切、温馨的人性化服务环境。
在队伍建设上,以人口计生职业化建设为抓手,加强人口计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从全县各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的情况来看,一是人员结构年龄相对偏大,后备力量不足,二是技术力量相对偏低,资格认证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多,很难达到新时期人口计生优质服务的要求。
第三篇:深圳市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深圳市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区)
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省和市《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推动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国人口发[2009]33号)和广东省《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粤人口计生委{2010}15号)的要求,加快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步伐,按照国家、省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创建社会主义示范市总体部署,我市将在全市各区广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一条道路”、推进“两大统筹”、强化“三个注重”、促进“四个转变”的总体思路,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由单纯控制数量为主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综合治理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二)主要目标。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参谋、各方联动、群众认可”的基本要求,构建与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适应的统筹解决深圳人口问题的新的体制机制,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与环境,完善人口服务与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从2010年开始,争取每年有2-3个区建成不同类型的省级示范区(与我市大部制改革同步),到“十二五”中后期,深圳各区都达到省级示范区,深圳市成为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
(三)基本原则。坚持分类指导。遵循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特区内外区域人口结构特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突出特色,形成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改革工作示范体系。坚持协调推进。注重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各区、各部门和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加强人口计生民生政策与相关公共政策的衔接,不断增强统筹推进综合改革的合力。
坚持动态管理。设置示范目标,建立评估体系,规范创建标准,科学运用考评结果,保持适当的示范区比例,充分体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动态优化。
坚持创新发展。鼓励基层率先发展,激励后进转化,推动整体提升,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探索体制机制建设的内在规律,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二、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主要任务(或达到的效果)
(一)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正确处理稳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政策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关系,坚持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同利益导向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建立健全以宣
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两无”活动。
(二)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健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深入开展技术服务,力争为育龄夫妇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广泛开展人口文化建设,努力倡导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优生优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发挥机构与资源整合优势,打击“两非”,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实行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让关爱女孩成为一种文化,改善女孩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有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四)不断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按照国家有关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等要求,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保护其合法权益,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
(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国家逐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的大制度下,发挥各区优势,力所能及地发展老龄产业,完善社会化服务制度,与民政等相关部门一起探索独生子女父母居家养老等办法,尽力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主要内容
(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探索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人口统筹协调体制,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形成人口规划、调控、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健全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动力体系和科学考评体系,落实人口计生“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权”,对人口管理“1+5”文件实施情况全面开展绩效评估、系统分析、调整优化;全面推广居住证制度,构建统一的人口信息监测平台;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人的发展领域的投入,重点加强对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优化人居环境、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的投入。以政策的、法律、教育的手段调控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优化人口环境。(由陈图深同志牵头,监考处负责,秘书处、法规处、规财处、流管处配合)
(二)公共服务示范。以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建设为载体,加强规范管理和运作,探索和创新运转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构建日趋完善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技术服务和宣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温馨的服务氛围,让育龄群众足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计生服务。全面推进优质服务提质提速,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整合卫生计生技术服务资源,依托社区面向家庭,以群体预防为主要目标,以项目运作的形式,制定并组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整体推进,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刘萍、罗乐宣牵头,宣教处、妇社处负责)
(三)利益导向示范。落实独生子女保健费和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建立健全节育奖,推广出生缺陷干预筛查,试点推行独生子女意外伤害保险,探索独生子女父母“居家养老”保障,构建以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为主体的利益导向机制,让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宣传和推广免费婚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探索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利益共享”机制,扩大受益面,提高受惠度,形成以关注和改善民生为核心,部门协调为基础,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多措并举的人口计生利益共享机制。(刘萍、孙美华牵头,法规处、监管考核处负责、流管处和宣教处配合)
(四)依法行政示范。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加快人口计生工作依法行政新机制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及配套建设,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重点探索新途径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难、上门难等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统一、规范和简化办事程序,出台各项便民维权的服务措施,推广独生子女家庭优先办证的绿色窗口,保证群众办证办事公平、公开、便捷,切实维护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政务公开和信息公示,拓宽外部监督渠道,保证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做到奖惩分明,责任到位,合法合理。(孙美华、刘萍牵头,法规处、监管考核处负责、流管处和宣教处配合)
(五)宣传教育示范。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拓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宣传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使人口计生基本国策深入人心,生殖健康知识在群众中更加普及,婚育新风尚的树立更加牢固,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刘萍牵头,宣教处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六)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创新示范。构建“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新机制。树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观念,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协调配合,针对现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与流出地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协议书”等方式,在坚持流入地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协调配合的服务管理原则基础上,加强合作、协调、监管,逐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区域联手、联动、联合、联谊、联通,形成合作多赢的长效机制,解决制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步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计生服务均衡化,除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使流动人口在孕、产和日常生活中能和户籍人口一样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将“生育关怀行动”、“幸福工程”的重点放在流动人口上,从经济扶助、精神慰藉、舆论支持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人群给予关怀和帮助。(孙美华牵头,流管处负责,计生协会等相关单位配合)
(七)职业化建设示范。构建职业化队伍机制,提高服务能力,为人口计生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制定人口计生人才体系建设规划,把好用人入口关,加强在岗培训。以能力建设为重点,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干部队伍的培训,切实打造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素质高、技术精、服务好的干部队伍;完善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计生社工进社区工作。(陈育民牵头,人事处负责,相关单位配合)
(八)民主管理示范。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开展“诚信计生”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群众自治工作机制,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革。(刘萍牵头,计生协会负责,监考处等相关单位配合)
各区要结合实际,避免在困难重重情况下,全面出击,难以突破或抓不住重点成效难显,可选准1-2个方向为突破口,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刀刃上,力争有所突破,并以此为龙头,以点带面,推动整体人口计生工作上上水平,抓好典型示范,为全市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活动奠定基础。
四、创建活动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活动领导小组,江捍平任组长,陈图深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委领导任副组长,罗晓琼、王鹏飞、王延平、陈广钦、张英姬、李红联、张文峰、叶江霞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萍任主任,李红联任副主任,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参加。各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加强部门协调,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职责,不断强化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共同推动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
(三)发挥体制优势。着眼机构改革后人口计生与卫生部门的整合,发挥体制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全市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资源,在婚检、孕检、妇幼保健、出生缺陷筛查、药具发放、健康教育、人员培训、信息沟通等各方面,加大协调合作力度,齐心协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
(四)狠抓能力建设。下大力抓好人口计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政策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区提供人才保障。在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先进地区和单位的经验,适时组织学习考察,借鉴好的做法,便于创建活动少走弯路,提高创建工作的成效。
(五)创新考核方式。改革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机制,强化综合治理,逐步形成以统筹人口自身协调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估方法,探索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考评指标体系,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从今年开始,逐步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努力为基层创造相对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便于基层集中精力为群众做好人口计生服务和管理工作。对通过省、市综合改革示范区检查验收的单位,当年市对该区免于考核,该区各街道第二年的考核委托该区自评。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卫生和计划生育公共资源统筹规划的原则基础上,以“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信息网,深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扩大信息化应用领域,提高基层信息系统应用效能,逐步实现信息建设与业务管理一体化,切实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五、创建活动的主要安排
(一)组织指导。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国家、省的要求,结合深圳实际,制定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拟定创建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开展检查指导,做好创建的各项保障,并适时邀请国家、省相关部门及专家来开展调研、培训和指导,把握创建活动的方向,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提高创建成效。
(二)开展培训。组织参加国家、省组织的综合改革示范创建活动培训班,适时组织各区进行创建培训、专家点评、路径指导,推广创建活动典型示范文本。
(三)评估交流。总结评估创建活动效果,适时组织召开理论创新和经验交流会,筛选推荐创新经验,参加省和国家经验交流。大力组织对创建活动好的经验做法的宣传报道和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单位、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具体安排。
2010年1-3月 市区调研,草拟方案;
2010年4-5月出台我市实施方案,组织赴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学习考察;
2010年6-8月确立重点,搞好试点;
2010年9-10月 各区报创建方案;
2010年11-12月经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审核通过后,推荐申报省综合改革示范区。
2011年1-3月修订计划;
2011年4-5月组织培训和交流;
2011年6-8月落实各项任务;
2011年9-10月 组织全市创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评审评估活动;
2011年11-12月 总结,迎接全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检查,争取全市有2个区达到省示范区。2012-2014年按创建步骤指导各区抓落实,争取每年全市有2个区创建成功。
2015年申报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邀请国家、省、市有关专家、领导检查指导和评估。
六、创建活动的申报审核
(一)申报。拟创建区制定示范文本,填写综合改革示范区申请书,提出创建申请。
(二)初评和推荐。从2011年-2015年,由市创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提出初步审核意见,报省人口计生委。
(三)接受检查验收。接受省人口计生委的书面审查和实地评估。
(四)奖罚。对获得省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单位,由市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及年终奖励,组织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对不达标的示范单位,取消“示范”称号。
六、创建活动的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创建活动事关人口和计划生育长远发展的大局,各区要充分运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措施。要以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注重实效,确保创建活动的正确方向。
(二)紧密结合实际。在创建活动中,各区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推进的同时,选择一个或几个方向为突破口,并以此为龙头,相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创建活动,力争在某些方面有突破,形成龙头带动和示范效应,带动全局工作。要力戒好大喜功、追求全面开花的思想,避免有限的财力花不到刀刃上。各区如有本方案未提及的示范创新项目,又觉得有创新示范价值,也可以大胆探索,积极申报。
(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区要切实把创建活动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协调相关部门职责履行,有分工、有合作,形成开展创建示范区活动、进一步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整体工作格局。
(四)注重统筹兼顾。在创建活动中,要处理好创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抓住工作重点,统筹协调,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和创建工作,积极构建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六个机制”。同时,突出各区工作和区域特色,形成本区区别于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改革示范工作内容,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又好双快发展。
各区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于2010年10月底前报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篇:人口计生经验交流材料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
尊敬的xxxx:
根据会议要求,现将xxx近几年在综合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一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建立以“绩效管理”为主体的综合决策机制,使“四到位”落到实处
xxx始终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
划。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认识、责任、投入、人员”四个到位。一是xxx每年多次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听取汇报,召开专题会议,出谋划策,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动综合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建立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严格兑现奖惩;三是优先把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长。四是想方设法增加编制和配备人员, 通过公开招录财政档案工资人员、采用定岗不定人、xx两级双向管理的方法,有效地保证了计生干部相对稳定;并通过轮岗交流、调训等方法,建立起了“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了计生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二、建立以“达标”为主导的优质服务机制,使创建工作有新突破
一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站建设要求,对xxx服务
1站进行扩建、新建,并新建消毒供应室。对xx个村级计生服务室统一标识、统一规格,重新挂牌;二是通过xx公开招录,新增技术人员xx名,对xxx服务站实行集团化管理,xx服务站技术人员、医疗设备、流动服务车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方法,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管理目标;三是在xxx的指导下,增设“技能操作培训基地”、“VIP室”,拓展了刮痧、拔罐等服务项目;四是分别邀请xxx乳腺病专家xx教授及xxx计生科研所的专家来开展乳腺病专科检查和“两癌”普查项目,共有xx名育龄群众接受了检查;五是通过设立孕前优生咨询门诊,在xxx设立叶酸片和计生宣传材料免费发放点,积极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六是实施周点评月考核制度,有效的规范了技术服务。育龄群众接受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率和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均达xx%以上,群众满意率达xx%以上。
三、建立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创建活动为主导的宣传机制,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一是将xx“新型生育文化园”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在xx设立永久性计划生育宣传广告牌;建立完善xx“计划生育一条街”宣传版面20块,实现了xx有计划生育“一条街”、xx有“一面墙”;二是利用人口学校、会员之家、计生服务站、留守儿童绿色网吧、远程教育及广播电视媒体等宣传主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集体婚礼、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三是编印发放贴近群众、实用性强的计生知识手提袋、围裙、扑克牌、挂历、口杯、纸杯等宣传品和宣传材料,宣传品进村入户率达到xx%以上;四是通过开展亲子教育活动,举办人口
计生知识讲座、课间广播等形式,广泛开展“人口计生知识进校园”和“早期教育”活动;五是建立以计生专干为骨干、民间艺人和协会会员为成员的婚育新风演出小分队,把身边典型的人和事编排成小品、快板等,深入村队、社区、田间地头、建筑工地等进行演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大群众婚育观念进一步转变,群众计生知识知晓率达xx%以上。
四、建立以“信息共享”为主导的人口基础数据综合管理机制,人口信息系统的社会功效逐步显现
一是与xx等单位建立信息通报制,定期对人口信息进行核对;二是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和“人口计生阳光统计”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地毯式”入户核查、每月进行信息变更和数据比对分析,使信息采集准确率在xx%以上,变更及时率在xx%以上;三是充分利用PIS系统,开展孕期保健、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等宣传指导和随访服务,为xxx“六普”统计、“普九”、“换届选举”等工作提供了数据参考和信息支持,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四是联合xxx等单位,对流动人口进行清理清查、补采补录,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服务、人性化关怀,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了“一盘棋”工作格局。xxx流动人口服务信息平台应用率达xx%。
五、建立以“特色奖励”为主导的利益导向机制,使阳光计生普惠广大计生家庭
一是每年积极兑现无业居民、下岗职工、流动人口计生家庭保健费;二是为农村“领证”家庭参加新农合人员每人
每年减免30元费用;三是对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农村“领证”家庭参加新农保每人每年补助50元,未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农村“领证”家庭每人每年补助30元;对年满60岁领证人员领取养老金时每月增加10元;四是2011年起对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领证”家庭与农村“领证”家庭参加新农保给予同等补助;五是各乡镇场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了晚婚晚育奖、长效节育奖等,各兼职成员单位也充分发挥职能,制定了有利于计生家庭和“领证”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
近年来,xxx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出了一条适合xxx发展的路子,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力求在职能转变和机制创新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努力为xxx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创建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五篇:全国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汇报材料
全国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汇报材料
夯实基础 强化宣传 严格执法
全力推进我镇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工作上新台阶
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乌江镇位于贵州省余庆县中部,黔中大河乌江横跨镇境而得名。大乌江镇始建于1999年元月,是全县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全国一类贫困乡镇之一。全镇共辖9个行政村255个村民组,总人口38000人,其中:育龄妇女8624人。民族分布主要有土家族、壮族、苗族、仡佬族、侗族等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境内有亚洲第一高坝、贵州第一大湖、乌江第一渡、红军纪念园、森林公园、沙湾景区、红渡梯田等特色景区景点,2010年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贵州省先进村镇”、“遵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镇党委、镇政府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严格执行“一法三规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我镇人口与计生工作上新台阶。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获余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2010年还为全省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推进“两个统筹”现场会提供参观点。现将我镇人口与计生依法行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为全面推进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把人口与计生工作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首位,认真落实“四个强化”管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相关部门(单位)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形成了综合治理格局。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党政班子和各村支书为成员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扎实抓好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
织保障。同时,为加强计生队伍建设,招聘了6名专职计生技术员,协助村计生专干落实相关工作。二是强化目标考核管理。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双降”为目标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建立人口与计生“九大机制”(领导决策制、依法管理机制、群众自治机制、利益导向机制、优质服务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管理考核机制、队伍建设机制)扎实抓好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制定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意见和考核奖惩办法,逐项量化依法行政、人口统计质量、控制政策外生育等考核指标,定期对各村计生工作进行抽查、评比,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将计生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评比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计生干部的重要内容,并在年终进行奖励。1999年以来,主动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43户,放弃生育以梯字形逐年上升。至2011年,全镇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98.%,比199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83.2%,比1999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比1999降低了7个百分点。常住人口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达100%,常住人口政策外二孩及以上绝育率达100%,人口信息准确率达99.9%。建镇以来新增独生子女户2376户,独生子女办证率达100%,常住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普查普治率100%。三是强化投入保障。认真执行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和“专款专用”管理规定,坚持由镇计生办专人出据专用票据征收、镇财政所负责监督的管理,所收社会抚养费及时存入县财政专户管理。将财政预算计生事业经费、社会抚养费投入、上级专项补助全部用于计生事业,支出实行“一支笔”审签、财政审核入帐。加强资产管理,对差旅费、公务接待、公车燃料实行定额预算,保障宣传工作、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支出,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考核奖励和“两包一挂”及时兑现,依法行政工作开展工作保障有力。四是强化基础建设。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从镇情出发,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强化人口与计生办公阵地建设,不断改善全镇人口与计生工作办公条件。先后投入20余万元购置办公设备设施,每年由拨专项工作经费40余万元,为全面推进我镇人口与计生工作健康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宣传,普及法律,为全面推进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工作提升队伍素质。
镇党委、镇政府始终不逾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倡导婚育文明,构建法治计生。坚持整体联动,常抓不懈,把“一法三规一条例”作为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计划生育大宣传活动,突出了“四抓”
工作的落实:一抓干部学法。每季开展1次集中学法活动,分期分批组织镇村干部系统学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邀请人口计生、司法、综治等部门的专家学者讲课,通过专题辅导、以案讲法、现场参观、实际操作、统一测试等方法进行计生行政执法业务培训,选送了3名计生执法人员参加省、市、县的政策法规培训,着力引导广大干部增职工强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二抓群众普法。在全镇广大农村五五普法活动中,认真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升村组党员干部及群众的计生法治意识。三抓社会宣传。充分利用“5.29”计生协活动日和每年“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人口计生法治宣传月”、“宣传周”活动。采取办宣传讲座、墙报专刊、发宣传资料、扎宣传车、开展街头咨询、派干部送法进村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先后印发大乌江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的公告”和“关于强化依法管理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秩序的通告”,制作《计生慰问信》、《优生指南》、《计生须知》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放到千家万户,每年开展2次计生咨询服务活动,共接待咨询群众10000余人。四抓文化工程。利用村级办公场所、街道石墙、公共场所、农家茶楼等,打造生育文化景点。全镇建计生中心学习户200余户、村级人口文化书屋9个。通过形式多样、多渠道广泛传播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化解了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负面情绪,群众对计划生育权利、义务、再生育政策、社会抚养费标准、奖励扶助条件等知识知晓率达95%。
三、依法管理,严格执法,为全面推进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在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全完善依法行政的长效机制为目标,狠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针对外出人口日益增多,社会抚养费征收难、流失多的问题,镇党委、镇政府认真履行人口与计生行政执法职能,规范制作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送达回证》、《分期缴款协议》等法律文书,坚持先取证后裁决的执法程序,做到文书齐备、档案规范。实行政府领导包案督查、计生干部包案调查、村干部协助征收到位的执法责任制。先后集中开展了对流动人口及违法生育的专项治理行动,出生人口基础信息集中核查专项行动、历欠社会抚养费清理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降标收费、白条收费行为。全镇先后征收社会抚养费700余万元。其中主动交纳社会抚养费600余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80户,共征收社会抚养费100余万元。对当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未规定的,在不与之相抵触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好《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的作用对违约对象进行责任追究,真正做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根据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了计生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性文件申报审查备案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民主评议制度、行政复议制度,每年开展一次计生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将自查情况向党委、政府汇报,由基层干部和育龄群众代表对落实计生行政执法制度情况进行评议。2010年,以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行动、人口普查为契机,组织协调公安派出所、卫生院部门对全镇2002年以来的出生人口基础信息进行了全面核查,清理出违法生育漏登情况15人。近5年来,全镇无计划生育行政诉讼案件和恶性事故发生,计生信访量逐年下降。常年公示对涉及生育指标安排、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社会抚养征收、流动人口办证、生育免费服务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纪律》、计划生育“七不准”和“十禁止”规定在全镇广泛张贴。通过走访部分育龄群众,表明其对计生奖优政策落实、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为98%。三是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2008年,县人口计生局开展“阳光计生行动”试点工作,我镇拨出专款在村、社区建9个村务公开专栏,开设了“阳光计生”热线电话,建立健全了人口计生阳光政务、事务、村务公开制度。常年公示对涉及生育指标安排、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社会抚养征收、流动人口办证、生育免费服务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010年10月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和流动人口评计生的问卷调查表明,育龄群众对计生奖优政策落实、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为98%。
四、优化服务,兑现奖励,为全面推进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工作提拓展利益导向。
1999年建镇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全面深化优质服务。以镇计生中心服务站和村计生服务室为依托,借助先进设备,常年开展早孕和生殖健康免费普查。全镇共落实长效避孕措施5598例,其中:女扎1279例,男扎96例,上环3743例,人流引产480例。二是全面落实奖优政策。严格坚持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的申报、评议、审核、复查程序。全镇共确认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对象62人,发放奖励扶助金21万元,兑现独生子女奖励资
金50万元。三是拓展利益导向。先后为70余名农村独生子女考上大学发放奖励助学金16万元,为130余户农村计生“两户”家庭父母因大病、重病住院发放补助金132万余元,为计生“两户”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的农村合作医疗款进行全额补助,共发放补助金额共计189200元。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镇人口与计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差距,与兄弟县、市的乡镇相比,我们也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通过专家的检查,帮我们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学习,严格执法,不断推进我镇人口与计生依法行政工作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