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市司法局2009年度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22-656699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5 21:57: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市司法局2009年度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市司法局2009年度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根据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体制,以及新《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局2009年度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为指导,以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为准绳,参照茅箭区五堰街办2009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多种形式,深化管理,狠抓落实,认真做好我局2009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二、主要措施和目标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2、调整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协会组织,配备一名专(兼)职干部抓计划生育工作。

3、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规章制度,保存和建立较为规范的档案资料。

4、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开展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根据情况召开计划生育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工作,学习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

5、计划生育责任指标:局机关干警计划生育率达100%,综合节育率达100%,流动人口持证率达95%,验证率达90%。

6、计划生育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登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出租房屋接纳流动人口时,应认真查验有无户籍所在地完备的结婚证、准生证、计生证、暂住证,对证件不全或失效者,应告知他们及时补办或帮其代办,并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合同书。

7、做好每年的妇女“康检”工作,使本单位育龄妇女“康检”服务率达100%,扎扎实实办实事、办好事。

8、按要求准确、及时上报统计报表、出生名册、计划名册,不得少报、漏报、瞒报、错报。

9、主动配合区、街办、居委会查处计生信访,信访查处结案率达95%。

10、主动接受街办、居委会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积极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我局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力度,决定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局办公室、政治部、纪检室、财务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八年十月八日

第二篇:市司法局工作计划

市司法局工作计划

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政法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和谐、创满意、创品牌”为工作目标,以“务实、创新、高效”为工作要求,以抓规范、破难题、强基础、促提升为着力点,大力实施“1055”计划,即:实施“十大项目”、构建“五大体系”、打造“五化格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三生融合·幸福**”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年着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十大项目”建设

根据**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思路,我们确立了“十大项目”重点工作,并以此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1.人民调解机制创新项目。加强村、居、企业、集贸市场、外来人口聚居地以及接边毗邻地区等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基本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继续深化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市、县两级全面建成劳动人事争议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实现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组织在县级层面的覆盖率达80%以上。全年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成功率要达到98%以上,行业性专业调解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2.城乡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创新项目。深入宣传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制度的重大意义,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将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工作列入“平安城市”创建、综合治理、新农村建设等重点目标考核体系,**年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0%,即完成全市90%的村居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签订顾问合同,由市县两级政府购买服务。

3.法律服务进政府载体创新项目。争取市政府发文,在市、县两级政府及其部门、部分乡镇(街道)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引和考核办法。**年,要确定市政府及*个县级政府、70%的部门、30%乡镇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

4.公证服务城乡统筹方法创新项目。**年底,实现涉农公证业务年增长率达5%以上;充分发挥农村公证法律服务队伍作用,在重点乡镇设立公证联系点,指导农村公证信息员提供公证咨询、资料初审等服务;公证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专题法律宣传村居覆盖率达100%;监督公证机构落实上门服务、电话预约、法律援助等便民惠民服务。

5.法律援助惠民服务方法创新项目。加快法律援助“三个网络平台”建设,借助互联网络提高法律援助审批、指派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维权成本。至年底要在市、县两级12家法律援助中心全部建成“三个网络平台”,网络咨询和网络申请量要比上年有增长,网络咨询服务要实现微博化、即时化、互动化,网络申请要实现零等待、零遗憾、零投诉。

6.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管控机制创新项目。探索分类矫正方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作用,强化管控措施。继续深化刑释解教青少年“导航工程”,切实落实“一助一”、“多助一”等结对帮教措施,建立和完善社会帮教机制。社区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9%以内,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

7.“六五”普法宣教平台创新项目。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开展“六五”普法骨干培训,组织一次市管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评选20名市级优秀法制副校长。组织“六五”普法讲师志愿团为全市1000家以上的企业举办法治讲座。

8.劳教人民警察职业化建设模式创新项目。加强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推进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化,核心专业人员比例达到75%。着力提升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应对场所安全稳定对执法水平的考量。全面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先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担负起职责使命。

9.司法行政信息化管理创新项目。建设基础网络平台,建成一个B级标准化机房;升级改造局机关局域网;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全面覆盖市局、县(区)局、基层司法所三级的专线网络。建成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完成司法行政基础资源库,以及包括相关业务在内的的业务信息资源库。建设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建设司法行政相关业务应用管理系统,完善OA系统功能,力争实现公文流转无纸化。

10.司法行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司法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加强我市司法行政业务用房建设。**年,市本级司法行政业务用房改建工程完成投资额**万元,完工并投入使用;市劳教所劳教综合业务用房工程计划总投资**万元,年内完成25%的投资量,两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协助瑞安、文成两地完成办公大楼建设,促成苍南县司法行政办公用房动工新建。

(二)拓面提质,全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1.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体系,在优化法治环境上取得新突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

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在维稳中的先导性作用,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不断扩大普法教育的实效性和覆盖面,努力提高市民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一是要全方位开展法制宣传。围绕服务保障“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六进”活动。深入分析普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各类普法对象学法制度。尤其是要针对不同行业和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实行错位普法和差别普法,加强各类重点对象普法工作,尤其要做好涉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领域的专项法制宣传工作。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推进工程,打造主题鲜明的“六五”普法示范单位,全年培育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10名,示范基层站所30家,先进企业15家。

二是要多渠道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加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发挥好农村法律顾问作用;要依托工业园、企业集中区,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抓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打造法律知识教育、法治实践、法治文化展示“三合为一”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进一步提高建设数量和质量;要放大法治文化品牌效应,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点,将法制元素融入到公园、广场、街区、市场等群众的驻足点,**年要实现全市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至少拥有一个综合性法治文化阵地;要创新法制宣传载体,充分发挥普法网、手机短信、LED显示屏等法制宣传阵地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名言、警句、动漫,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是高质量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规范、科学、有序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要继续推进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要继续加强行业依法治理,针对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基层民主法治创建与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和申报工作,深化创建工作动态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创建工作质量。

2.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继续深入贯彻《人民调解法》,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机制建设,深入推进“三调对接”和各类专业调解组织发展,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要夯实基础,完善人民调解网络。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直派司法所外观形象标识规范化建设,年底前全市累计完成建设率达80%以上,积极开展省级(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年底前累计完成创建率达司法所总数的50%以上。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巩固村、居调委会等传统人民调解组织,继续做好婚姻、家庭、邻里、宅基地等传统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深化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拓宽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重点健全开发区、工业园区、城乡结合区以及新兴行业、新社会组织等专业性、行业性、联合性人民调解组织,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在做好常见性、多发性矛盾化解的同时,重点解决由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等引发的热点问题,推进医疗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纠纷等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着力构筑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解机制。

二是要拓展领域,创新人民调解机制。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努力使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要健全完善村、乡镇调解组织之间,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与调解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要以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调解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多方位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在巩固完善医调、诉调、警调、交调、检调五大衔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与劳动保障、劳动仲裁、信访、民政等部门的联动联调机制,进一步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合力。

三是强化保障,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探索完善分级培训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规划,大力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实行全员轮训。大力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引导激励广大人民调解员提高调解能力。大力推进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等各项经费的落实,完善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激励保障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3.构建一体化法律服务体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规范经济行为和社会秩序的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提升城乡一体化法律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服务的新需求。

一是要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重点是要深入开展“法律服务五进”活动。要围绕“十二五”时期政府投资规划,积极为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做好政府决策风险评估的智囊团。要开展企业法律服务升级行动,围绕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风险,以企业“法律体检”为平台,为1200家企业开展深度法律服务。开通公证服务中小型企业绿色通道,公证机构走访中小型企业100家以上。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律师法律服务进村入户,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等提供法律服务。推进公证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主动为村房“两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业创新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组织等事项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强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司法鉴定规范化水平和社会公信力。

二是要加快构建法律顾问体系。要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扎实推进政府法律顾问、企业法律顾问、乡村法律顾问等多层面的法律顾问体系建设。切实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荐优秀律师担任各级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代理政府参与行政诉讼和民事案件的处理,为政府重大决策、行政行为及重大合同行为提供法律意见,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深化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健全乡村法律顾问目标考核制度、定期服务制度、工作交流制度,推动规范运行。着眼农村社会管理创新需求,努力为村级组织提供法律咨询,为基层组织决定重大事项进行法律论证。深入探索“法企”对接的新形式与新途径,向企业推荐合适的法律顾问人才。

三是要深化法律服务惠民措施。继续健全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设,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平台网络体系。至年底,要在90%的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赋予工作站初审权,实现工作站和援助中心的网络审批,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维权成本。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认真部署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创优年”等主题活动,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要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办案质量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便民惠民力度,公证服务窗口设立电子屏幕、叫号系统的公证处要达到30%以上,公证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

4.打造新型化教育管控体系,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突破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坚持“首要标准”,着力把握工作规律,构建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升对劳动教养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管控水平。

一是加强精细化劳教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劳教工作方针,大力加强场所规范化管理和安防一体化建设,确保劳教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加强场所布局和设施建设,启动劳教业务用房和外围墙建设工程,提升场所内部正规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现代化文明监所创建工作。要突出思想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劳教人员法制、道德、文化、劳动教育,加大劳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出入所教育接受率要达100%。不断健全完善教育矫治工作体系,把心理矫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帮教,特别是做好重点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依法开展强制隔离戒毒和戒毒康复工作,不断创新劳教戒毒工作新模式。

二是加强规范化社区矫正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司法所具体执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矫正运行机制,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健全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重点完善系统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定位率,充分发挥区域监管、信息交互、警示告知、档案管理、考核管理等五大功能的作用,建立并推广使用社区矫正对象定位手机声纹识别系统,提高动态管控能力。深入开展心理矫治,强化监管措施落实,认真开展危险性评估,不断提高矫正质量,防止再次违法犯罪,杜绝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加强社区矫正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建设,在全市11个县建立社区矫正驻法院工作室,在全市有5名以上社区服刑人员的村居建立工作站,按1:1的比例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按20:1比例建立专兼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三是加强社会化安置帮教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体制,强化安置帮教工作责任机制,落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做好归正人员的衔接工作,进一步落实“一帮一”、“多帮一”责任帮教制度。加大科学帮教、联合帮教力度,深化刑释解教人员分类分层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确保每个县不少于5个,构建“衔接规范化、帮教社会化、安置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安置帮教工作新格局,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5.拓展“一站式”服务体系,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效能发挥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强对中心运行规律的研究,按照“内部职能融合”的原则,整合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职能资源,集成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等司法行政职能要素,在统一的平台上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按照“组织体系链接”的要求,加强与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乡镇司法所、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社区矫正工作站等基层司法行政组织的业务对接,实现服务分解、案件分流,扩大中心的运行效能和辐射效应;按照“横向联动拓展”的思路,积极引入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集中受理调处有关医疗、交通事故、劳资等矛盾纠纷;协调工青妇、信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在中心设立接待窗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的科学工作体系。牢牢把握中心公益、专业、便民的性质,创新工作机制,规范服务的内容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一条龙”、“一站式”的法律服务,真正把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司法行政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

(三)强化保障,着力构建“五化”工作新格局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我市改革发展稳定民生大局,整合职能,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着力形成“以项目化为抓手、以品牌化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以规范化为目标、以专业化为保障”的工作格局。

1.以项目化为抓手,推进各项工作强责提速。今年,市局在局机关开展了“互学互比”活动,要求各处室结合工作实际,申报本处室的“争先创优”项目,并将项目实施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筛选确定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十大项目”。这些工作的完成落实情况,事关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效和考绩的实效。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高度重视,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具体化的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分解、细化、量化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完成工作的时间节点,严格落实分阶段目标的要求,确保重点项目的有效落实。市局将进一步强化考核考绩工作的导向作用,研究制订对县局和市局机关职能处室的考核新办法,各县局也要出台相应的考核办法,实现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同时,各县局也要根据本地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积极开展项目化建设,通过搭建项目工作平台,将重点工作以项目化来设置,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以项目带动、靠项目创新、用项目落实,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更具系统性、创新性和长效性,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一大亮点。

2.以品牌化为引领,推进各项工作进位升级。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品牌才有说服力。实施品牌化就是要通过树典型、带全面,抓示范、促一般,实现面上工作进位升级,整体推进。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推进品牌化建设,以“创和谐、创品牌、创满意”为总要求,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科学整合职能资源,把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纳入品牌的大旗下,推进工作出亮点、树品牌、显特色,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引领思想,树立品牌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深入抓好品牌项目论证、品牌打造规划、品牌服务实施等环节的思想发动,使每名司法行政干部掌握工作品牌的内涵和特征,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出精品、树形象、作表率的意识,自觉积极投身到品牌创建活动中去。二是要引领行动,强化品牌运作。各地要正确把握司法行政工作的定位,找准本单位服务中心大局、维护社会和谐、服务弱势民生、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提炼确定好品牌主题。同时,要积极有效地运作品牌,用品牌标准来开展工作,用品牌形象来接受监督,用品牌服务来吸引群众,用品牌效应来拓展司法行政工作的作为空间,实现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三是要引领成效,做好品牌宣传。我们要在培育品牌、争创品牌、叫响品牌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简报、宣传栏、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各种载体,进行公示、宣传、推介,使司法行政工作品牌为广大群众了解和熟悉,不断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面,塑造司法行政良好社会形象。

3.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各项工作提能增效。当前,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基础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实际问题和困难,制约了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提能增效。今年市局将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十大项目”之一大力推进,来解决这一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工作效能。一是要夯实基础,加强网络系统建设。要开展市局机关机房和数据中心建设,建成一个B级标准化机房。要加强网络建设,实现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专网互联互通,同时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立一个三级联通的稳定、安全、高效的专线网络。二是优化资源,加强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建立一个能够全面满足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数据交换的数据中心,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行业资源和行政资源,全面提高司法行政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形成全员应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格局。三是要深化应用,加强业务软件系统建设。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实际,建设司法行政信息网络应用平台,不断加强对司法行政基本情况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日常司法行政工作管理,让信息化应用真正融入到司法行政工作的每一个领域。

4.以规范化为目标,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可续。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以执法、服务、管理规范化为主线,将规范化建设与制度建设、行业管理和基层基础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要抓制度促规范。要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来规范从政行为和服务行为,努力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要狠抓队伍管理,完善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要加强业务管理,完善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的执法执业服务流程,规范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个人执法执业行为。二是要抓服务促规范。法律服务质量是司法行政规范化建设的最直接体现。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评价工作和服务好坏的标准,把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层司法所、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和行业性专业人民调委会等窗口单位和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作为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完善好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健全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好各项便民服务措施,促进法律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三要抓基础促规范。当前,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在加强基层司法所办公用房等设施建设基础上,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建设,全面活跃基层司法所工作,提高司法所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要落实司法行政专项编制,做到专编专用,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5.以专业化为保障,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量。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机关队伍素质和整体形象明显提高,但当前一些长期困扰着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主动加以研究和解决,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人民满意”为要求,努力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行政队伍,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加快司法行政工作良性循环。一是要加强司法行政干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把好司法行政干警入门关和加强人员的交流使用,不断优化队伍的素质结构,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认真部署开展“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执法业务培训工作,加强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干警的专业素质。着力推进劳教人民警察队伍职业化建设,继续开展劳教人民警察队伍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二是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搭建推介平台,引导法律服务行业做大做强,推动法律服务向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金融证券、公司事务等高新业务领域延伸,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推动人民调解员和社区矫正队伍规范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强化专业培训,落实经费保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聘请一批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员来充实加强普法讲师团、法律志愿者、调解志愿者等队伍,推动社会专业队伍的高效运转。三要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硬件建设,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继续加强办公业务用房建设,劳教所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所布局调整。大力推进文化软环境建设,把“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与机关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加强司法行政文化载体建设,提高工作环境的文明整洁,塑造司法行政独具的法治文化内涵,以文化建设推进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市司法局工作计划

市司法局工作计划

**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务实、创新、规范、高效”为目标,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我市“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总战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围绕不断提升教育改造质量,大力实施劳教(强制隔离戒毒)“教育改造”工程

今年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停止使用劳教制度。我们要积极适应劳教制度改革,根据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要求,适时停止劳教制度,加快形成转型发展体制机制,确保制度改革之年工作有序、场所安全、队伍稳定。要全面推进市劳教所扁平化管理,撤并整合成7个管教大队,精减机关科室人员,使一线民警达到民警总数的75%以上。着力构建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和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各项制度,确保场所持续稳定。要组织开展“教育改造质量年”活动,进一步创新教育矫治模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矫治工作,加强社会帮教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要深化戒毒模式探索,大力推进戒治流程规范化,增强戒治手段和诊断评估的科学性,稳步推进戒毒康复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劳教场所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推进基础建设工程,确保在建工程项目年底前全部竣工。要加快推进安防一体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围绕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大力实施人民调解“和谐”工程

我们要以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和网络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矛盾纠纷化解,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发展,全力以赴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要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建设。全面巩固完善村(居)、乡镇(街道)等传统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海渔事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等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化解行业和专业领域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大力推进人民调解质量工程,投入使用人民调解信息化管理系统,统一卷宗内容及格式范本,实现调解内容、调解程序、调解文书规范化,全面完成全市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外观形象标识建设。要健全完善以奖代补、等级评定、优秀案例发布、工作考核等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使人民调解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道路。

二是要壮大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积极吸纳退休法官、检察官、法律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建立“两代表一委员”人民调解志愿者队伍。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通过开展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组织调解旁听、观摩庭审、调解技能竞赛等活动,对人民调解员特别是新任人民调解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是要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和研判工作。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舆情分析机制,及时收集、分析、报送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隐患,组织开展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对排查出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要逐级上报、明确责任、集中攻坚,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围绕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实施法律服务“护航”工程

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基调,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拓展工作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积极营造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要深化司法行政服务经济领域改革。深化司法行政服务金融综合改革工作,动员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围绕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12项主要任务,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打造金融法律服务专业团队,构建多元化金融法律服务体系,开辟司法行政服务企业绿色通道,为政府金改政策、民间金融模式创新、金融机构设计、金融产品研发推广、融资平台搭建等提供法律论证和风险研判。广泛开展金融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优化金融改革发展的法治环境。深化法律服务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工作,建立完善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司法行政体制机制,引导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三分三改”、“村房两改”等提供优质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代理、公证、鉴定、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司法行政工作新格局。推进司法行政服务在外温商工作,在全部在温异地商会和50%的异地温州商会建立普法联络点,开展律师服务在外温商试点,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在为在外温商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服务温商回归等工作。

二是要深化法律顾问体系建设。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市、县两级政府全部建立法律顾问团制度,市及11个县级政府的**部门、80%的街道(乡镇)建立有偿法律顾问制度,并探索建立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通过法律顾问论证制度。深化企业“法律体检”,组织律师走访本地中小企业,为解决企业困难和法律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建设,力争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推进公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活动,积极做好保全证据、股权转让、合同(协议)等涉企公证。加强对城乡社区法律顾问的考核和督导力度,发挥好顾问作用,深化村务“法律体检”工作,为社区换届选举提供法律咨询、见证监督选举等服务,确保选举工作合法、有序。

三是要全面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1+X配套实施办法,推进我市律师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律师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级律师人才,扎实推进律师事务所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扶持建立一批从业人员在30名以上或年业务创收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所,努力提升律师万人比。深化公证规范化建设,加快公证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对公证工作的指导监督,不断探索便民利民工作举措,完善内部管理,树立窗口形象,深化服务内容,提高公证服务满意度。加快推进司法鉴定转型升级,加强司法鉴定执业监管和执业保障,优化专职鉴定人队伍,组建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细化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建立司法鉴定意见评价机制。加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扩大中心的运行效能和辐射效应。要认真做好国家司法考试工作,推进司法考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四、围绕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力实施特殊人群管理“平安”工程

我们要以进一步深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对特殊人群管控,深化服务职能,实现社区矫正对象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有人接、接回有人管、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帮”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要着力提升社区矫正监管水平,研究出台加强和改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矫正协理员队伍建设,配齐20:1的专职社工队伍,完善培训考核逐级晋升制度。深入开展“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年”活动,升级完善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定位手机管理系统,引进指纹(面部识别)系统,实现日常管理的动态化和审批工作的网络化。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进一步落实分类管理和分类考核制度,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措施,加大对不服从管理的处罚力度,确保将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控制在0.5%以下,脱漏管率控制在3%以下。要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管控,严格实施分类管理,研究建立监地无缝对接工作机制,对重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必送必接和有效安置,避免刑释解教人员脱漏管现象的发生。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加强公益劳动基地和安置帮教基地建设,继续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的矫治、过渡安置基地,为两类人员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五、围绕全力维护社会公正正义,大力实施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我们要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努力使法律援助工作成为惠及更多群众的民心工程。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的对象,受援率要达到100%,最大限度地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要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依托新型社区,全面建设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点,进一步规范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司法鉴定机构、公证机构法律援助工作。要加强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和工作机制,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为困难群众和特定当事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要积极应对新修改的刑诉法实施,认真做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要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考评体系,健全完善案件质量全程跟踪机制。要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确保法律援助经费动态增长。

六、围绕着力推进“法治温州”建设,大力实施普法依法治理“近民”工程

我们要积极组织推动“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要深入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织开展好“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以“法律六进”示范点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夯实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大力推进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分层次打造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平台,突出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健全完善普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奖惩体系,发布每月普法舆情分析。以法治文化创新平台为载体大力拓展普法阵地,重点要在全市形成10个以上涵盖学法用法先进企业、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新居民学法基地等普法场所的法治文化综合示范区,并不断发挥辐射效应。要进一步发挥《法治温州》的作用,努力办成精品法治刊物。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搭建快捷高效的法治文化现代传播平台。要构建社会依法治理机制,深入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规范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创建质量。

七、围绕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把抓基层、打基础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全面加强和活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工作整体发展水平。要深化司法行政职能进社区,借助乡镇撤扩并和村级组织“转并联”,将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全面延伸到社区,2013年底进驻率要达100%。要推进城乡社区法律服务体制改革,以新型社区为平台,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法律服务体系、重点对象管控体系、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和普法工作体系。同时,要在社区探索建立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等社团组织,通过社团的自治活动,发挥社区自治功能。要积极推进直派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开展直派司法所省级规范化示范(星级)司法所创建工作,年底前完成累计创建率达司法所总数的70%以上。要全面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扩宽本专网覆盖范围,加强数据资源中心、应用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基本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要推进司法行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市、区)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单位基本业务装备水平。

八、围绕加强司法行政队伍能力建设,大力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我们要主动研究和解决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以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抓手,以廉洁执法执业为重点,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一是要加强司法行政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开展十八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精心设计载体,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司法行政特色,不断掀起学习贯彻活动高潮。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宗旨观念教育,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诉求。

二是要加强司法行政队伍职业化建设。要以提升司法行政队伍的职业素养和实战本领为着力点,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大力构建职业化建设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行政系统管理体制,创新和完善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双向选择等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完善对县(市、区)局的季度考核、考核机制和对干部职工的全员考核机制,激发全系统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要完善干警职业行为规范,细化完善司法行政干警职业语言规范、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司法行政队伍内务标准。要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按照“全员培训”要求,研究制定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机关公务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劳教人民警察的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司法行政工作执法标准体系,使每项业务都有可供遵循的统一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执法程序,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落实好执法责任、执法工作考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执法监督机制,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合法适当。要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和律师行业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腐倡廉工作高度重视,近期一批反腐大案要案的查处反映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全市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拓展延伸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大专项治理和查办案件力度,开展好各类警示教育活动,确保司法行政队伍不发生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规定”、“六个严禁”,大力推进司法行政系统的党风、政风、警风、行风建设,改进作风文风、会风、话风,树立良好形象。要以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规范、高效做好行政审批工作。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信访申诉机制。

第四篇:市司法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市司法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15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统揽,全面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积极发挥新常态下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职能作用,为服务加快振兴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纳入了市委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并纳入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市关于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平安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图和时间表。市司法局着手编制公共法律服务各项规范,在全市铺开实体平台建设工作,示范性打造了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这个实体平台窗口。至年底,全市建XX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726个,公共法律服务各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体化、标准化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通过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法律六进”活动,有效推进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在“六五”普法收官之年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率为100%,公职人员为99.7%,企业人员为89.9%,在校学生为97.8%,农民为83.1%,城市居民为87.4%,流动人口为80%。尤其是强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普法教育功能,构筑了覆盖全市1455个村(社区)的以案说法平台。此外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全国和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的好成绩。

2.在律师服务管理方面,指导协助市律师协会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在全市律师队伍中组织开展了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培训活动。积极推荐律师入选市人大常委会法律专家人才库,举办了我市首届律师行业业务技能大赛,并组建代表队参加全省的比赛,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4个。严格组织开展了2014律师事务所、律师考核,及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考核工作,并面向社会通报考核结果。

3.在人民调解工作方面,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作用,调解成功率将达98.5%以上。大力推进企业和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市200人以上规模企业已建立调委会的有75家,全市建成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41个,涵盖交通、医疗、劳动、物业等行业和专业。此外,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加强基层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形成基层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报告,及时向省司法厅、市委、市政府和市政法委报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在法律援助工作方面,进一步深化便民服务工作,继续做好“12348”法律服务热线接听工作,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及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管机制不断健全,综合采用办案跟踪、受援人评价、回访等行政评查和专业评估措施,强化案件质量监管,启用新的案件归档标准和司法部统一建设的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工作。

5.在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方面,社区服刑人员思想稳定,监管秩序良好;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率100%,重新犯罪率为零,没有脱管漏管人员。工作中坚持严格、规范管理,入矫风险评估、违纪违规人员处理、保外就医人员体检专项行动等工作等到有效落实,社区矫正工作秩序进一步规范。全市部署了信息网建设工作任务,推动全市社区矫正管理信息系统市、县、镇三级联网,继续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电子化监管工作,定位监控手机安装率达到了95.4%。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要求做好全市社区服刑人员特赦工作。

6.在公证和司法鉴定工作管理方面,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为重点,完善困难群众公证申请绿色通道建设,积极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上门办理公证事务,对经济困难的群众,予以减免公证费用;加强司法鉴定机构的走访督导,及时处理司法鉴定业务的投诉案件。完成了对公证处及公证人员的考核工作。指导协调成立广东大中法医物证司法鉴定所。

(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全市1455个村(社区)均派驻了律师并正常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面覆盖。二是与XX市司法局、市律协就对口支援我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达成共识,该市148名律师担任了我市542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三是举办了2015年村(社区)法律顾问培训班和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推进会,深化律师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认识,督促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落实到位并取得实效。四是修改、制定了《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检查评估指引》、《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台帐日志和档案管理指引》、《市司法局领导分片督导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方案》,通过建章立制确保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效性和长效化。五是编辑出版了《全面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宣传册》及《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法制宣传丛书——经典案例律师点评》,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宣传。六是对照《广东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补贴工作自评表》28项内容,组织了对10个县(市、区)司法局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检查指导工作。截至今年底,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共提供法律服务1万多件次,服务对象(含镇街政府、村居委会、干部群众等)达2万多人次。

今年10月份全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交叉检查中,省检查组抽取了XX市、XX市和XX区,对3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进行了检查,其中XX市91.5分,XX区91.5,XX市91分。

(三)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有序发展。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顺利完成废止劳教制度后职能的转变工作,并推动强制戒毒工作有序发展。一是以场所安全稳定为中心,开展以“行政依法化、工作标准化、手段现代化、管理规范化”为内容的强制隔离戒毒的“四化”建设,场所连续13年实现安全稳定目标。二是转变管理方式,全面推进全新的“三期三分六法”戒毒管理模式(生理脱毒期、脱瘾训练期和戒治巩固期;分型编队、分类戒治、分级处遇;生理脱毒法、毒害认知法、意念强化法、行为训练法、情景模拟法、技能培训法)运用,确保戒治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加强所外联系,与学院等专业教学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强化戒毒学员的政治法律、心理健康、国学文化及毒品危害等方面的教育。四是以创建现代文明强制隔离戒毒所为目标抓好整体搬迁新所建设,目前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和管区道路工程已经完工,正在验收,相关配套项目也正在抓紧进行,争取明年投入使用。

(四)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方面,一是在全市基层司法所悬挂统一的司法所标识及制度牌匾,为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员配备司法行政徽胸章,在加强司法所服务功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司法所形象的维护。二是为全市司法所统一订购《人民调解文书格式及统计报表规范化制作实用指南》一书、订阅《法制日报》及《司法所工作》等报刊,推进司法所软件建设。三是加强司法所队伍素质建设,举办全市基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培训班,着力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完成了由市司法局联通到各县(市、区)司法局的政法网络建设,建成了依托该网运行的视频会议系统;二是基层司法行政业务系统、社区矫正业务系统、安置帮教业务系统、公证办证业务系统以及电子政务系统等办公业务系统进一步得到运用,实现了对相关司法行政业务处理流程和数据的网络化、自动化处理。三是市局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升级改造了门户网站,开通了官方政务微信,充分运行信息化手段营造司法行政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队伍建设有效加强。一是部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全市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二是承办了市委文明办《道德讲堂》活动,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传统道德修养培训。三是适应新形势新常态,开展了村居法律顾问、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抓好业务学习,切实解决工作人员业务不精不专问题。四是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律师、公证员等专业法律服务工作者拥有量太小。按照每万人律师拥有量2.3人计,我市现有律师281人,不到标准的一半。此外,我市现有11家公证处,26名公证员,除退休返聘、兼职公证员外,只有专职公证员18人,平均不到2人。

(二)司法所人员缺编严重。全市109个司法所,245个编制,目前实际在编204人,缺编41人,1人所数量较大。作为各种司法行政职能最基层的实施主体,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2016年工作思路及举措

2016年的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做强做实基层司法所,打造一支群众满意的司法行政队伍,圆满完成各项司法行政工作任务,为服务加快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6年的工作举措如下:

(一)健全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

1.适应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修订完善或新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相关制度,确保工作实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东莞对口支援我市的(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管理,协调XX市司法局解决好对口支援我市的顾问律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加强沟通协调,保障经费落实,确保村(社区)法律顾问补贴及时发放。

4.充分发挥县(市、区)司法局和基层司法所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支持配合作用。

(二)全面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体平台建设。

5.按质按量开展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确保2016年一季度前完成全市实体平台建设任务。6.把各项职能工作有机有效融合到各级实体平台,发挥好实体平台服务群众的综合效能。

7.编制相关工作规范,开展实体平台的标准化建设。

(三)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8.不断健全社会普法教育工作机制,落实好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

9.充分运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加强基层普法教育,促进基层依法治理。10.制订并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规划。

11.进一步丰富普法形式载体,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四)规范律师服务管理工作。

12.在全市律师队伍中深入开展全面依法治国教育,确保律师队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增强律师的宪法意识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做到依法执业。

13.完善“两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律师服务机构及其律师执业监督工作,支持并规范法律服务业发展。

14.继续推进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和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促进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处理群众信访问题。15.积极引导律师为我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区扩容提质和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三大抓手”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推动企业法律服务团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五)做实做强人民调解工作。

16.积极把握基层法治化治理的有利时机,着力破解司法所建设的瓶颈问题,努力推动我市司法所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7.抓好镇、村(居)调委会建设,加强劳资、山林土地、环保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企业调解组织网络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8.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和基层社会矛盾分析研判工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19.创新培训方法,切实提高调解员队伍的业务素质。

(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20.建立法律援助对象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动态增长机制,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确保应援尽援。

21.不断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针对特定困难群体,深入开展法律帮困。

22.推进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办好12348法律服务热线,实现法律援助网上申请、审批。

(七)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23.推广使用执法记录仪,严格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

24.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手机定位监管,争取再市局建成社区服刑人员监管中心。25.加强社区矫正普法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社区矫正基地建设。

26.抓好刑释人员的接收、安置、帮教三个关键节点,杜绝漏接、脱接,确保底数准确,同时从就业、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关注刑释解教人员,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自食其力。

(八)引导司法鉴定工作有序发展。

1.促进司法鉴定资源合理配置,支持司法鉴定机构扩充群众有需求的法医物证鉴定、文书鉴定等鉴定项目,扶持基础设施齐全、人才技术雄厚、管理规范有序的鉴定机构做大做精。

2.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司法鉴定机构的技术能力、技术条件和质量保障建设,全面推进司法鉴定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

3.强化执业监管,严格司法鉴定机构的从业行为,坚决查处司法鉴定中各类违纪违法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司法鉴定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九)确保戒毒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加快推进新所配套设施设备项目建设。

27.进一步严格落实场所管理各项制度,完善场所安全研判工作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努力实现场所第14个“六无”安全目标。

28.适应禁毒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加强矫治工作改革创新,落实“四化”要求,加大“三三六”戒毒模式的推行力度,进一步提高戒毒工作质量和成效。

29.加紧推进场所整体搬迁项目工程建设和后续配套设施建设,争取2016年内投入使用。

(十)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30.抓好班子建设,强化全市司法行政机关领导班子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提高,不断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31.继续抓好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要抓好业务学习,切实解决自身业务不精不专问题。

32.健全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协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落到实处。

第五篇:市司法局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

2007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方法,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2007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在平安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认真贯彻《平安河南建设纲要(2007—2012年)》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平安建设的意见精神,围绕系统深化“平安XX”建设“七个明显提高、七个确保”的目标任务,发挥狱所管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律师参与信访等职能,积极参与“平安XX”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严管重教,创新手段,狱所执法水平和教育改造挽救质量不断提高。坚持不懈地把狱所安全放在首位,注重从机制上、制度上筑牢狱所安全防线,狱所近6年持续安全稳定,市监狱成功破获一起罪犯预谋脱逃案件受到省监狱管理局肯定。积极创新狱所教育改造挽救手段,采取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聘请企业、院校领导授课等方式,不断强化社会化帮教工作,市劳教所“三种管理模式”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罪犯、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挽救质量明显提高。深化和巩固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成果,以开展思想作风教育整顿为契机,组织狱所开展了执行司法部“双六条禁令”和案件评查活动,市监狱按照司法部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监狱管理工作整顿”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狱所执法水平。

2、健全组织,整合资源,人民调解工作水平明显提高。认真贯彻落实《XX市矛盾纠纷排查规程》,加强和完善民调组织网络建设,注重拓展民调工作层次空间,在全市建立了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快速反应机制。指导武陟县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大调解职能,积极构建“党政负责、综治牵头,司法行政为依托,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处”工作格局,在县、乡两级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指挥中心,提高了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改变了乡村干部中存在的“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被动局面。自全面实行“大调处”格局以来,该县各类信访和群体性事件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了30%和50%,消除了因调处不及时导致民转刑案件发生的现象。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有组织地推广此做法。孟州市争取财政资金补贴民调主任,进一步调动了民调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修武县注重发挥矛盾排查专职信息员队伍的作用,推行乡镇“四长”接访机制,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调解民间纠纷8083起,调成7937起,调成率98%,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积极开展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组织全市律师到各级信访部门轮流值班,服务市县领导接待群众信访,为上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引导群众依法上访、依法表达法律诉求,共接待处理群众涉法信访案件80余起,受到党政领导肯定和广大群众好评。

(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服务助推作用,法律服务进一步得到拓展和规范

1、法律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市局组织律师顾问团,服务市领导决策和处理涉法问题,积极参与全市特困企业改革脱困工作等工作,受到市领导肯定。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网络建设,不断拓展法律援助服务领域,在市劳务市场设立了援助站,现场受理下岗职工法律咨询,帮助审查劳务合同;在市政府网站设立了法律援助版块,组织律师与群众进行网上交流和互动,网上受理困难群众援助申请,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效率。与卫生局、科技局联合开展“法律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村群众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市局在XX首个“农民工节”期间,选派精干律师组成法律服务工作队,连续3天在城市繁华区段为农民工提供全天候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共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好评。

各县市区司法局积极主动地为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如,沁阳市司法局积极为招投标、城镇拆迁、政府采购等工作提供公证服务,中站区司法局主动为XX西部工业聚集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解放区司法局服务全区城市拆迁等做法,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2、法律服务改革稳步推进。认真学习贯彻《公证法》,组织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开展了公证法宣传月活动。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厅的有关要求,经过认真调研,出台了《XX市公证机构设置调整工作方案》并经市政府主管领导和省司法厅批准。筹备召开了XX市司法鉴定人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我市初步建立了司法鉴定工作的“两结合”管理体制。经过积极争取,全国唯一由联合国资助的法律援助律师值班试点项目于9月份在修武县挂牌运行,值班律师分别在县人民法院、公安局和城关公安派出所轮流值班,免费为参与司法活动和受到行政处罚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有力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Nextpage]

3、法律服务管理力度加大。组织开展了以“讲政治、讲大局、讲服务、讲诚信、讲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律师“五讲”活动;组织举办了全市执业律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集体宣誓及签名仪式,广大律师政治大局意识、执业为民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举行了为时半年、95%以上律师参与的全市律师辩论赛,促进了律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我市有6名律师被选送参加了全国律师辩论大赛河南赛区比赛,有4人获奖,市律协获河南赛区“优秀组织奖”。市局组建了法律服务督察队,定期对全市法律服务市场进行巡查,严肃处理法律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净化了法律服务市场。制定了《XX市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管理使用办法》,建立了办案专款管理台账,与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委、财政局联合对全市法律援助专款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促进了法律援助经费的管理工作不断规范。

(三)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中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

2、重点对象的法律宣传教育不断加强。继续抓好公职人员、农民、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法治河南与和谐中原”理论研讨征文活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围绕新农村建设,各县市区电视台开办了《农村普法》栏目,为全市所有乡村免费发放农村党员干部法律知识读本;进一步发挥学校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为全市19所大中专院校选配了由县级领导干部担任的法制副校长,并进行了业务培训;组织3000余名干部职工和在校学生观看了预防未成人违法犯罪警示教育电视片。修武县创办《修武普法报》,沁阳市开展“百千万”集中法制宣传活动,丰富了普法载体,扩大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我市荣获“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并在全省“五五”普法启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3、基层依法治理扎实推进。坚持普法宣传与依法治理实践相结合,先后组织人员到各县市区的22个行政村和4个乡镇,对“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进行检查指导。2007年,沁阳市水南关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全市有14个行政村荣获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四)在提高基层建设水平中发挥协调指导作用,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紧紧抓住国债资金支持中西部司法所建设和“全省政法基层基础建设年”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一方面,注重加强协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使司法所硬件设施建设和人员编制等问题取得明显进展,司法所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争取市财政投入资金9万元,为首批18个国债投资司法所配备了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司法所办公条件。市局对全市第二批36个国债投资司法所建设进行了部署,与市发改委联合组织人员到各县市区现场办公,帮助协调解决土地征用、施工设计、工程招投标等问题,目前,70%以上的第二批国债投资司法所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司法行政工作调研月”活动,帮助和指导县市区司法局解决基层司法所的硬件设施建设和人员编制等实质性问题。武陟县14个司法所人员配备全部达到3名以上财政全供人员(其中,1名为行政编制,其余为全供事业编制),每所工作经费5000元列入县财政预算。其它县市区司法所人员配置问题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五)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中发挥教育和管理作用,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省市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在全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了思想作风教育整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主题活动,组织市局和县局领导干部参加了省委政法委和省厅举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分层举办了机关公务员、狱所中层干部和全市司法所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训班,在三支队伍中分别开展了狱所警察岗位练兵、“两学一创”和公证岗位训练、律师辩论赛等活动,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执业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局机关和市监狱进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进一步优化了中层干部年龄和知识结构,激发了广大干警干事创业热情。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系统公职人员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同时,宣传报道、信息调研、计划生育、行财装备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效。司法部长吴爱英,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副省长、公安厅长秦玉海等领导先后到XX视察司法行政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工作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局机关、局直单位和县市区司法局缺编,人员数年未能招录补充,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基层基础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基层司法所人员配备不足、经费缺乏、办公设施落后,影响了司法行政工作在基层的落实;三是机关公务员、狱所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三支队伍能力素质、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Nextpage]

二、2007年工作主要特点

一是服务基层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积极引导机关工作人员转变工作理念,进一步增强服务基层意识,把更多的精力向基层倾斜,努力做到“领导到基层调研、机关到基层服务,问题在基层查找,经验从基层总结”。局领导带领机关工作人员由先后深入基层50余次,帮助基层协调解决了许多困扰基层工作多年的普法经费保障、国债投资司法所建设配套资金、司法所人员编制、公证业务拓展等困难和问题,受到基层欢迎。

二是“五五”普法高规格启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氛围浓厚。抓住“五五”普法规划启动的良好契机,举行“五五”普法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等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通过邀请新闻媒体发表市领导署名文章、对县市区主要领导进行专题采访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特别是在全市第六次依法治市领导小组会议上,市领导铁代生、毛超峰、郭国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也召开了相应规格的会议,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普法经费写入“五五”普法规划,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推进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基层单位亮点凸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备受关注。以武陟县加强司法所建设、构建“大调处”格局的典型做法为代表,基层单位工作亮点不断涌现。修武县创办《普法报》、建立法律明白人队伍,解放区创建法律服务型社区和建立诉前调解、治安民事联合调解机制,马村区组建治安民调员队伍等做法,受到省市领导重视和省司法厅的肯定,系统内100多家单位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为县市区司法局进一步强化政职能作用,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大局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三、2007年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主旨,按照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和深化“平安XX”建设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服务、增效能,抓重点、求突破,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职能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XX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总体思路:围绕一条主线,抓住两个要务,发挥三项职能,提高四种能力,取得五个新进展。

围绕一条主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抓住两个要务: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发挥三项职能: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

提高四种能力:一是提高狱所干警公正执法、教育改造罪犯劳教人员的能力;二是提高法律服务人员诚信执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三是提高基层司法行政人员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力;四是提高机关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协调管理能力。

取得“五个新进展”:一是从参与“大综治”格局入手,在服务平安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上取得新进展;二是从构建“大调解”格局入手,在整合调解资源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上取得新进展;三是从构建“大普法”格局入手,在扩大普法受众面和深化依法治理上取得新进展;四是从构建“大服务”格局入手,在拓展法律服务空间和创新服务方式上取得新进展;五是从“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入手,在提升队伍素质和扩大司法行政机关社会影响上取得新进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重点要抓好五项具体工作,可以概括为“做好五项工作、搞好五个服务”。

(一)全力参与综治创安,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一是加强狱所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平安监狱”、“平安劳教所”创建活动,建立并落实监管安全责任目标管理机制、防控和排查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安全责任体系。深入开展狱所内侦查和隐患排查,加强狱所安全设施建设,确保狱所安全万无一失。扎实开展狱所民警岗位练兵活动,严格落实司法部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双六条禁令”,不断提高狱所民警科学、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二是深化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拓宽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在全市范围内有组织的推广武陟“大调处”经验,进一步完善重大矛盾纠纷预警、反馈和联合排查调处机制,围绕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环境污染、撤村建居、土地承包等引发的群体性、易激化矛盾纠纷,积极开展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筑牢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三是规范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工作,减少脱管漏管现象。加强协调,实现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积极筹建安置帮教实体,切实解决“三无”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问题,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二)大力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介入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领域,使其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作用。围绕“三农”问题,大力加强农村法律服务,积极介入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开拓农村法律服务市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人员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和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法律服务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着力提高法律服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法律服务的社会公信力。突出抓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把法律援助工作向农村基层延伸,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受援范围,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加大对农民群众、下岗困难职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努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服务。以推行干部普法合格证、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开展“法律下乡”等活动为载体,抓好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民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坚持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乡镇”创建工作。围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做好法律“七进”活动(即法律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家庭),进一步推进行业依法治理进程。

(四)倾力夯实基层基础,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服务。认真贯彻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的各项职能作用,全面活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对第二批司法所建设项目,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对司法所的管理,逐步推行司法所与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分离,按照“规范、整合、活跃”的要求,不断整合基层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增强整体效能,使司法行政工作更具活力。

(五)着力加强队伍教育管理,为推进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服务。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战斗力。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以“两学一创”活动、狱所民警岗位大练兵活动、监狱管理工作整顿活动、律师公证员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以构建惩防腐败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司法行政队伍。二是加强行风政风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和参与“行风热线”栏目,宣传司法行政职能,扩大社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认知度。认真做好行风评议工作,正确对待和全面运用好政风行风评议结果,对群众和社会各界反馈的意见建议,下大气力进行整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使群众更加信赖和支持司法行政工作。三是加强典型的培养和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指导、帮助基层总结推广经验,注重培养、宣传、树立系统先进典型,进一步扩大司法行政机关的社会影响。

www.teniu.cc【teniu.cc范文网】

市司法局2009年度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