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11年4月行政管理学的复习串讲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22-1137810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3 19:32: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11年4月行政管理学的复习串讲

行政管理学的复习串讲

请大家注意,选择题请大家参考辅导书及历年试题

第二章:(三选一)

1,简述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的特征。(简答)P35

2,政党组织主要通过哪三个途径对行政系统施加影响。(简答)P47 3,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P56(简答)

1,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有以下几项?(简答)P68

2,导致地方分权的重要因素。P86(简答)

3,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表现。(简答)P102

4,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P105(简答)

5,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P108(简答)

6,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P117(简答)

7,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P137(简答)

8,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P140(简答)

9,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P151(简答)

10,总结我国多次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157(简答)11,我国行政机关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P202(简答)

12,行政组织的变革趋势。P208(简答)

13,授权的原则。P214(简答)

14,行政信息公开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227(论述)

15,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简答)P238

16,我国政府在行政决策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P239(论述)

17.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P245(简答)

18,行政监督系统。P255(案例分析)

19,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和作用。(简答或案例分析)P326

20,根据行政绩效的内容性质划分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P329(简答)21,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分析。P346(简答)

22,外源式发展模式。P361(简答)

23,行政发展的内部动力。P366(简答)

24,我国行政发展主要有一下几项特征。P373(论述)

25,我国的行政管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P379(论述)

第二篇:行政管理学复习纲要

行政管理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一、美国行政学家、法律学家古德诺在他的名著《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明确提出国家功能两分法,认为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称之为政治,后者即是行政。

二、行政的涵义(解释)

三、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平衡的主要特点

二、什么是行政管理必须满足的需要?

第三章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的涵义(解释)

二、现代行政权力的来源

三、行政体制的基本形式

四、行政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分析)

五、行政权力行使的要素

六、行政权力的行使轨迹描述(按教材78-80页进行分析)

第四章行政职能

一、行政职能的涵义(解释)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三、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行政领导

一、行政领导的涵义(解释)

二、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分析)

三、行政领导者按指导工作的重点不同可分为重人式领导方式、重事式领导方式和人事并重式领导方式

四、行政领导艺术(分析)

第六章人事行政

一、人事行政(解释)

二、人事行政原则(分析)

三、国家公务员录用方式有哪四种?

四、《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了公务员培训四原则,即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用一致原则、按需施教原则、讲求实效原则

五、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按教材140-141页分析)

第七章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的涵义(解释)

二、行政决策以先进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按决策问题是否重复出现为标准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三、行政决策模式

四、行政决策的形成包括几个环节

五、行政决策完善包括决策实施中的信息反馈、决策修正、追踪决策等一系列内容。

第八章行政效率

一、行政效率在我国现代行政管理中的意义

二、衡量行政效率的指标

三、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第三篇:202_秋行政管理学复习

行政管理学复习

同学们,期末又到了,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本专业的学习,为了帮助大家复习,现将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范围发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认真备考,争取考出理想成绩。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二、复习题:

概念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学:

行政环境:

政府职能

领导:

行政改革:

电子政府:

人力资源: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行政效率:

简答:

公共行政的特点是什么?

政府职能的特点有:

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有哪些?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什么是行政领导者?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人事行政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机关行政的职责是什么?

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哪些环节?

行政执行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行政协调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人力资源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行政改革的取向有哪些?

公共行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论述:

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电子政府对公共行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有哪些方面构成?

二、部分答案:

1、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和探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的科学,也叫“公共行政学”或“行政学”。

2、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管理主体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因素的总和。

3、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4、现代行政方法

是指以现代科学(包括现代数学、系统论、信息论、社会学、心理学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的技术方法

5、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6.行政效率

行政主体的活动成效或结果与评价主体的期望值之比,是行政管理所获得的有形和无形的社会效果与消耗的人、财、物时间之比。

简答题

1、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1)信息准全原则;

(2)科学预测原则;

(3)系统分析原则;

(4)对比择优原则;

(5)程序适当原则;

(6)切实可行原则;

(7)大胆创新原则;

(8)动态调整原则;

(9)民主参与原则;

(10)依法决策原则。

2、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意识形态职能;

2、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职能;

3、发展文学艺术和体育卫生职能;

4、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职能;

5、清除那些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且有害的文化产品的职能。

3、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1、德才兼备原则;

2、知人善任原则;

3、公平竞争原则;

4、功绩原则;

5、依法管理原则。

4、行政改革的取向有哪些?

1、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

2、以精简机构为取向。

3、以调整组织结构为取向。

4、以调整权力关系为取向。

5、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取向。

5、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有哪些方面构成?

1、政治素质

这是任何国家的行政领导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政府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政治素质包括:(1)坚定信念,忠于国家,忠于党;(2)忠于政府,忠于人民,忠于职守。

2、文化素质

政治素质决定行政领导者的施政方向,文化专业素质决定其工作能力。行政领导者的专业文化素质主要有:(1)一般文化知识;(2)专业知识;(3)管理知识。

3、道德素质

道德是人格的力量,高风亮节具有人格的魅力。行政领导者的道德素质主要有:(1)大公无私,克己奉公;(2)实事求是;(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4)个人修养。

4、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1)敢于决断的气质;(2)竞争开放型的性格;(3)坚忍不拔的意志。

第四篇:行政管理学复习习题

行政管理学复习习题

一、填空题(10分,1×10)

1、20世纪60年代以来是行政学发展的科学化阶段。

2、我国著名学者梁启超提出了“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的建议。

3、从不同的内容来看,行政环境可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口环境。

4、行政领导集团的年龄结构要老中青比例合理,呈 梯队 结构。

5、西方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国建立。

6、行政管理过程始终是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再决策——再执行的反复循环过程。

7、政府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主要包括一般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

8、行政监督主要是以行政管理的效和效益为监督目标。

9、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根本前提是有法可依,基本环节是有法必依,重要条件是执法必严,重要保障是违法必究。

10、行政强制执行以个人、组织不履行行政管理法规义务为前提。

11、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12、被誉为行政学的鼻祖的是美国学者威尔逊。

13、我国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是指定职能、定机构与定编制。

14、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可分为集权型、分权型、放任性三种。

15、我国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以工作实绩为重点。

二、选择题:(20分,2×10)

1、“行政”通常指执行国家意志、推行政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在我国,这一活动的主体主要是:

A.党中央和各级党委B.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所有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

2、从学科渊源上说,行政管理学是从()“脱胎”出来的独立的分支学科。

A.政治学B.法学C.管理学D.社会学

3、由于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涉及的对象和事务几乎无所不包,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和跨学科特性,这体现了行政管理学的()

A.独立性B.应用性C.综合性D.系统性

4、()是国家行政组织最本质的特征。

A.阶级性B.社会性C.权威性D.法制性

5、在我国,行政组织对()负责,并汇报工作。

A.中国共产党B.人民代表大会C.政协D.中国人民检察院

6、()是现代政府的主要结构形式。

A.直线集权制B.直线参谋制C.直线职能制D.直线综合制

7、下面关于行政组织体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代行政组织一般都实行分离制B.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的是合议制C.1954年之后我国开始实行首长制D.矩阵组织结构有助于解决工作中互相扯皮的现象

8、()是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基础

A.宪法B.行政组织法C.行政法规D.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9、以下关于行政权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立法和司法机关中的某些机构也可以成为行政权力的主体B.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

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C.行政权力的客体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D.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

10、以下关于行政权力分配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权利与利益的大小根据权力的大小而定B.应该直接与行政责任相联系C.权利必须明确

D.权责必须一致

11、“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描述的是何种行政授权方式?

A.充分授权B.不充分授权C.弹性授权D.制约授权

12、()是政府效能的标志。

A.行政权力的强度B.行政效率的高低C.行政管理范围的大小D.行政权力的实现程度

13、()是政府“维护职能”的核心问题。

A.维持民族团结B.倡导和培植国民的主导价值观C.维护社会稳定D.维护宪法和国家政治制度

14、()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C.1992年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

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

A.经济手段B.行政手段C.政治手段D.法律手段

16、在以下各项中,一般不能作为行政决策主体的是哪一个?

A.中央政府B.县级政府C.行政人员D.政党组织

17、在行政决策体制中,有行政决策体制的“外脑”之称的是:

A.执行系统B.咨询系统C.信息系统D.执行系统

18、“行政执行即为行政执法活动”,这是从()的角度上对行政执行的解释。

A.科学管理B.依法行政C.法制管理D.现代管理

19、行政监控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依法监控,二是()

A.实事求是B.发扬民主C.集思广益D.统筹兼顾

20、下面关于狭义行政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包括传统行政方法B.不包括定性行政方法C.不包括定量行政方法D.既包括定性行政方法,也包括定量行政方法

21、中国的“政府上网年”是()

A.1997年B.1998年C.1999年D.202_年

22、现代行政领导者产生的主要方式是选举制、任命制、考试制和()

A.聘任制 B.恩赐制C.分肥制D.调任制

23、按行政领导者作用于行动人员的方式,可把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强制式、说服式、()、示范式。

A.民主式B.专制式C.放任式D.激励式

24、下列关于人事行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B.人事行政就是关于政府官员的管理C.人事行政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D.人事行政包含了培训、激励一保健、行为调控三个机制。

25、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A.国家公务员法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C.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D.国家公务员条例实施办法

26、《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于哪一年?

A.1978 B.1990 C.1991 D.199327、与12个职务层次相对应,我国公务员的级别分为()级。

A.12 B.14 C.15 D.1828、考试录用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通过采取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机关工作人员的制度。在我国,考试录用主要用于哪一类人员的录用?

A.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员B.担任非领导职务的人员C.处长级以下的所有公务员D.科长级以下的所有公务员

29、行政文化对外向性行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廉洁行政的保障,高效行政的条件和()的条件。

A.行政现代化B.民主行政C.政府职能转变D.科学行政

30、下面关于行政立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主体是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B.其结果是行政机关所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C.其性质是既有立法性质又有行政性质的行政行为D.其效力和法律等同

31、微观行政效率可以用()来解释。

A.具体行政单位管理和服务活动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比率B.不同国家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所引起的总体发展速度

C.特定时点上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D.投入产出比率在一定时期的变动率

32、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关系是一种()的关系。

A.目标和手段B.手段和目标C.原因和结果D.结果和原因

三、名词解释:(20分,4×5)

1、行政管理学

答:是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2、行政职能

答:行政职能是政府依法对国家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所具有的职责和作用。

3、行政领导

?? ?答:是指国家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各级行政首先和行政领导集团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等手段依法行使其权力与影响,以完成行政目标的活动过程。

4、行政法制

答:是指国家机关为实现行政职能,按照法定程序而制定、实施的法律制度。

5、行政效率

答: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

6、行政环境

答: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这一主体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7、行政指令手段

答:是指各级政府机关凭借上下级之间的指挥与服从关系,采取自上而下层层下达指令及从下而上层层上报、请示、批准的方式,实现行政职能。

8、国家公务员

答:是指依照法律在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在编人员。

9、公务员申诉制度

答:是指公务员在受到涉及个人事情的处理时,如对处理决定不服,有权要求处理机关进行复议的一种制度。

10、查办

答:协助领导者检查本机关和所辖下属单位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本机关决议、计划、指示的情况,敦促其落实的工作。?

四、简答题:(30分,6×5)

1、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答:1)规范研究方法2)经验研究方法3)案例研究方法4)比较方法

2、行政组织的四大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1)物质要素2)精神(形式)要素3)环境要素4)目的要素

3、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是什么?

答:1)政治性2)社会性3)权威性4)系统性5)发展性

4、什么是组织冲突?组织冲突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成员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中不同团体之间,由于在利益上的矛盾或认识上的不一致而造成的彼此抵触、争执或攻击的组织行为,它一般包括四个要素:敌对者、斗争、目标或利益、交互行为。

5、机关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有五个方面,即:

1)机关管理观念的科学化

2)工作人员素质的现代化

3)机构设置的合理化及制度科学化

4)管理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5)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

6、我国人事行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

1)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2)扬长避短、适才适用的原则

3)考试考核、晋升唯功原则

4)智能互补、结构合理原则

5)不断更新、合理流动原则

6)依法管理、用人一致原则

7、我国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有何意义?

答:

1)有利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吸引一批人才从事行政管理,形成高效能的行政指挥系统,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有利于加强干部人事工作法制建设和公开监督,使干部工作从“人治”走向“法治”,有利于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纠正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3)有利于实现党政分开,加强和改善党对整个干部工作的指导。

4)有利于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政务活动家和行政管理家。

8、简述我国政府内部监督体系的构成。

答:我国政府内部监督体系的构成是:

???1)政府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

2)国家行政监察机关的专门监督

3)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

9、行政执行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民主原则2)准确原则3)迅速原则4)创造性原则

5)跟踪检查原则6)毅力原则7)条理原则。

10、行政领导有何特点?

答:

1)时代性的特点。

2)行政领导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3)行政领导具有权威性的特点。

4)行政领导具有服务性的特点。

五、论述题:(20分,10×2)

1、试述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

答:1)改革机构:建立合理的行政组织,优化行政组织,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2)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

3)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艺术。

4)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5)实行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

6)改善行政环境和工作条件。

7)逐步实现管理技术和工具的现代化。

2、联系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社会环境,谈谈我国行政管理应如何发展,以适应要求。答:我国当前行政社会环境表现出如下特征:

1)经济上,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力量也还比较薄弱。

2)政治上:确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得以发展,但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任务还很重。

3)思想文化上:生产方式的多元化导致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虽然从整体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综合以上行政社会环境的特征,中国现阶段社会环境对行政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1)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国外行政管理的先进经验,实施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

2)要坚定地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作为政府的最主要职能。

3)要根据各地区、各方面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实施行政管理。

4)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从国力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积极奋斗。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两个文明建设同时抓,使它们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6)要坚持行政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行政改革,实现行政职能。

3、试述提倡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答:1)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容有:

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 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③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④忠诚积极、以身作则。

3)在我国,提倡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①公务员职业道德直接影响政风和社会风气。

②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③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治理我国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对行政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4、联系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社会环境,谈谈我国行政管理应如何发展,以适应要求。答:我国当前行政社会环境表现出如下特征:

1)经济上,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力量也还比较薄弱。

2)政治上:确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得以发展,但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任务还很重。

3)思想文化上:生产方式的多元化导致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虽然从整体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综合以上行政社会环境的特征,中国现阶段社会环境对行政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1)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国外行政管理的先进经验,实施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

2)要坚定地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作为政府的最主要职能。

3)要根据各地区、各方面的不同情况和条件,实施行政管理。

4)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从国力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积极奋斗。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两个文明建设同时抓,使它们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6)要坚持行政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行政改革,实现行政职能。

教材:《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202_宏观经济管理复习串讲

一、从市场缺陷看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竞争导致垄断

2、不能自动平衡外部效应

3、不能保证公共产品充分供应

4、不能完全保证交易信息对称

5、不能保证财富公平分配

6、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

二、宏观管理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1、信息对宏观决策的约束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3、利益集团对宏观决策的干扰

4、宏观政策“时滞”的影响

5、市场主体“合理预期”的影响

三、宏观经济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宏观管理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政府的宏观管理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防止滥用权力。

3、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目标要与公众利益相一致,与公众接受程度相适应。

4、宏观决策必须科学化、民主化。

5、宏观管理必须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

四、政府体系及其内部协调政府是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1、政府体系及其结构,政府是一个多部门、多层次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组织体系。

2、政府体系的内部协调政府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决定政府宏观管理的效率。(1)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2)政府各层级之间的协调;(3)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五、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周期成因的解释

1.消费不足:以消费不足来解释经济周期,主要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2.货币因素:主要根据是货币信用的波动。其主要观点是: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高涨与衰退、繁荣与萧条的交替都源于货币因素。3.投资因素:a.货币投资过度论。认为投资过度与经济结构失衡的状态之所以反复出现,其原因就在于货币因素。b.非货币投资过度论。认为经济周期主要产生于资本品生产的变动。4.农业因素:最典型的解释是著名

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的杰文斯提出的“太阳黑子理论”。5.技术创新因素: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这种理论主要用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中的创新活动来解释经济周期。6.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于经济周期的分析特点是,强调心理因素对于经济过程的影响力。其实质是一种预期。7.加速原理:认为经济扩张的动力来自于消费而不是投资,经济周期波动的主导因素是消费品需求的变动。

六、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 1.农业与经济周期波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农业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相当明显。2.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在工业化阶段,大规模的投资与经济周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经济扩张阶段,投资的急剧扩张带动工业生产的急剧扩张;在经济收缩阶段,投资的减少与生产的下降又紧密关联。3.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波动。总量矛盾的深层基础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失衡与调整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原因。4.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最典型的是两个三年调整时期,实质是一种政策性的周期波动。5.对外经济关系与经济周期波动。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的上升,对外经济关系也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对外依存度越高,经济周期波动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几率就越大。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1.计划是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要求。生产活动在什么范围内进行,就要求资源在什么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旧体制的否定,而不是对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否定。因而并不否定计划管理本身存在的合理性。3.市场缺陷要求计划管理。4.加强计划管理也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八、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制定的用以规划、干预和引导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1、产业结构政策: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或合理化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功能是:按照产业发展演进的规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规律: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重工业化规律;高加工度化规律。

2、产业组织政策:调整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的政策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着眼点是解决“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维护有效竞争。产业组织政策由两类相辅相成的政策组成:一类是限制垄断的政策,一类是促进资本集中的政策。

3、产业布局政策:是促进产业的地区分布合理化的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是促进资源在空间上合理配置。

九、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1、人口因素: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

2、资源因素: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就业条件和机会。

3、经济因素: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

4、教育因素:教育水平—人口素质—劳动力素质—岗位适应能力—就业水平。

5、科技因素: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减少用工;科技进步-新型产业-新的就业机会。

6、收入因素

十、我国的就业形势

1、就业压力依然巨大。202_年1月24日国务院颁布的《促进就业规划(202_-202_)》在分析“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就业形势时指出:“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

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

2、就业工作的两大压力。

(1)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202_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31.1万人;202_年为680万人; 202_年为699万人;202_年达到727万人。(2)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压力:农民工二代甚至三代就业问题。

十一、国民收入分配的原则和格局

1、国民收入分配的原则:(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2)兼顾效率与公平;

2、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现实格局及其调整:(1)现实格局:劳动所得过少,资本所得过多;居民收入比重偏低,政府收入比重偏高。(2)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基本思路: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的着力点:增加国有企业利润上缴;逐步降低宏观税负;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切实维护劳动者收入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十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1、从基尼系数看:改革开放前,城市为0.16-0.18,农村为0.21-0.24。202_年城乡综合基尼系数为0.412。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70:1;202_年为3.33:1,202_年为3.23:1,202_年为3.13:1,202_年为3.10:1,202_年为3.03:1。199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为824元;202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917元,绝对差距16648元。

3、地区收入差距:202_年东部地区、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47.2:101.0:100:100.9。202_年上海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最高,甘肃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42倍。202_年上海农村居民家庭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最高,甘肃最低,前者是后者的4.11倍。

4、行业收入差距:1978年我国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人均工资之比为1.38:1。202_年为4.2:1(金融业70146元;农林牧渔业16717元)。国家统计局数据,202_年证券业工资水平比全国职工平均工资高6倍左右,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差距达11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数据,行业收入差距为15倍。如果把证券业归于金融业一并计算,行业差距仍高达6倍。

5、以历史眼光看待我国收入差距:(1)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加;(2)是落后国家加速发展过程中必经阶段;(3)并未导致“两极分化”;(4)我国有能力解决差距问题

十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1、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粗放 在我国出口额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不到10%。出口产品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目前我国的出口规模和日本大体相当,但我国每个单位美元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0倍,一些优势产品的贸易规模虽大,但获得的相对利益不多。

2、进口贸易缺少定价“话语权”。

3、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近十多年来,尽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比较快,但占比仍然低,且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2_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10.16%。

4、针对我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增无减。据WTO统计,1995-202_年中国遭受反倾销立案677起,占全球反倾销立案的19.75%。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202_年,WTO共受理144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其中以中国为主要贸易争端对象国的56起,涉及中国的82起。

十四、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走向

1、从单纯鼓励出口向促进平衡贸

易转变,制定和实施国家进口战略。

2、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重点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换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承揽服务外包业务。

3、在发展双边贸易的同时,加快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区)。

4、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以对外投资带动出口。

十五、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比较的启示

1、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并无统一模式。

2、宏观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不同模式的形成与所有制结构、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相关

4、不同模式在相互借鉴中调整和完善

11年4月行政管理学的复习串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