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第二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低,与一群女的学生相比有下滑趋势。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什么数学概念,运用什么定律,运用什么性质,运用什么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的前提。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计算题做错,并不是真的不会算,而是由于运算定律或运算法则没有弄清,导致计算出错。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的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如学生在计算125╳88=125╳(80+8)=125╳80+125=10000+125=10125,这部分学生知道这道题能够用简便方法计算,但在计算时由于乘法分配律用错而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错误。试想,我们的老师在教乘法分配律时,如果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的本质、知道该定律是把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变为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的和,学生在计算时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了。
特别是学生到了高年级,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已经非常丰富了,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学生学会整理已经学的基础知识,做题时才能灵活运用。
二、激起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我认为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
(一)看清题
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粗心大意有时会把数看错,534看成543,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有时会把括号的位置看错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题目中数的习惯,速度不要过快,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可以迅速与数比照一下等等,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二)写规范
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教师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三)算仔细
计算中的错误有时也是因为学生计算马虎造成的,如把2╳3算成5,或进位忘了加,或退位忘了减等等。因此在教学中不要一味要求学生算得快,而是首先要算得对,然后再正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速度要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四)查认真
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能力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但是,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不能自觉坚持检查和验算,敷衍了事大概看看,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检查和验算。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检查和验算的方法(如逆运算、估算、再算一次等等),监督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另外也可通过恰当的时机让检查出错误而获得好成绩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功,自觉养成主动检查的习惯。
总之,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要持之以恒。教师应不断总结,不断运用好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数学,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计算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性。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蒲峪九年制学校
张
俊
民(202_.5)
第三篇: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临洮县洮阳镇 旭东小学
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知识经验不足,计算教学内容又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比较困难。为此,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灵活地运用教材,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一因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第一册教材 “8加几”时,在巩固练习阶段,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游戏,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动画的小兔,小兔手中拿着一个大牌字,牌子上是计算题,小兔奔奔跳跳的跑出来,接着小兔说:“小朋友,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拿出和我算式答案一样的数字,你就是我的好朋友。”这样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学生积极的在自己的数字卡片上拿出相应的数字,于是小兔点点头说“对,你是我的好朋友。”做完一道题后,屏幕上的题目再换一道。这样在欢乐的气氛中快速而有效的进行计算训练。一系列的游戏,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鲜活起来。孩子有兴趣,我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再次巩固8加几的计算方法,从而诱发了学生学习计算的动力。
二、新教材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关注学生个人体验针对差异引导学生选择算法。
《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所使用的方法必须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一上课我就出示了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出“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这一计算问题时,我先让学生4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小组根据图意,汇报讨论结果,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学生得出以下七种方法。
① 我是这样想的: 1、2、3„„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② 盒子里有9瓶,外面有4瓶,我接着往下数,10、11、12、13;
③ 盒子里有9瓶,把盒子外边的一瓶饮料放进盒子里,凑成10个,10个再加上3瓶,一共是13瓶饮料;
④ 把4瓶饮料分成1和3,那么9+1+3=13 ⑤ 我知道10+3=13,推处算出9+4=13; ⑥ 把盒子里边的6瓶饮料放到盒子外边,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3瓶,一共是13瓶饮料;
⑦我是看出来的,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会了。
⑧我用手指算出来的,10个手指不够算,我再拿出3根铅笔一齐算。
⑨盒子外面的4瓶往下数,5、6、7„„13;
这些方法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有些方法可能比较费事,有些方法可能一般,也有些方法可能比较简便。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数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应让学生观察理解每一种方法的特点;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掌握基本方法,而不是有极大技巧性的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尊重差异,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道题,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在教学计算题时,我们要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客观上,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去解决同一数学问题时,由于各种差异的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必定是多样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把多样化变成“一样化”。但同时也要十分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是对几十个人去解决同一道计算题而言的,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学生探索出众多的算法,也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掌握所有的算法,学生能掌握几种就掌握几种,教师不做硬性要求。同时在计算应用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他们在计算一道题时,喜欢用自己探索出的方法,他们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来计算。例如计算29+35时,有的小朋友用小棒帮助计算的:
生1:。把20根小棒和30根小棒放在一起是50根,把9根小棒和5根小棒放在一起是14根,50根加上14根是64 根。
生2:把20根小棒和30根小棒放在一起是50根,5根小棒加上5根小棒是10根,再加上50根是60根,60根加上剩下的4根是64根。
生3: 我从35根小棒里拿出1根小棒,放到29根小棒里是30根,30根加上剩下的34根小棒是64根。
生4:我从29根小棒里拿出5根小棒,放到35根小棒里是40根,40根加上剩下的24根小棒是64根。
有的小朋友用计算器帮助计算的:
生1:我在计数器上先从个位拨起,拨29,因为9+5=14,所以把个位上的9个珠退回来5个,还剩4个珠,在十位加上一个珠一共有3个珠,然后在十位再拨上3个珠一共是6个珠,合起来是64。
生2:我在计数器从十位拨起,拨29,在十位拨上3个珠共5个珠,因为9+5=14,所以把个位上的9个珠退回来5个,还剩4个珠,在十位上再加一个珠后共6个珠,合起来是64。生3:我用竖式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满十别忘向十位进一: 2 9 +3 5 6 4 有的小朋友是口算计算:
生1:我是从个位算起:9+5=14,20+30=50,50+14=64,生2:我是从十位算起:20+30=50, 9+5=14,50+14=64,生3: 29+30=59,59+5=64 生4: 29+5=34,34+30=64 生5:30+35=65,65-1=64;
生6:29+1=30,30+24=64 以上一系列事例都说明:教师要尊重差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因此,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一方面,要求他们理解掌握一种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有探索不同算法的愿望,并养成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习惯。
总之,计算教学不是凭借反复机械的练习,而是凭借数学计算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亲身体验,在教师的多种方法的引导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计算方法多样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河北安平王顺兵
高中是一个人走向社会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但是思维能力形成、知识水平提高的过程,还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高中教育对于我们老师和学校的要求很高,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思维、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
北京22中的孙维刚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做得很好,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妨借鉴借鉴。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水平提高了,考学、分数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问题了。
下面就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一、高一物理教学的瓶颈问题
高一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台阶问题,初中物理注重形象思维,高中物理注重抽象思维,学生进入高中后一般都不适应这种改变。特别是生活经验少、不爱参与活动的同学,不适应现象最明显。我们老师在讲课的同时,关键要抓住“联系实际”这个原则,把高中物理中抽象的知识应用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多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讲例题,来做练习,同时我们老师要通过提问和课外练习,让学生养成多举例的习惯。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老师还要举行一些把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知识竞赛和课外活动。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既不觉得物理枯燥无味,还能把知识掌握好,而且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成绩会提高得特别快。
在高一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你就再也看不到我们平时谈的分数了。如果你是老总,你面前一个是成绩满分的书呆子,实践能力很差,另一个分数不高,但动手能力很强,你录用哪一个?所以,在高中阶段提高学生能力,对学生对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咱们教的物理课相对于其它学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向,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咱们应该:一要多让学生联系实际、多把学到的课本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多给学生们留一些生活类的活题,让同学们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举办一些物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社会中去学物理,这样学到的知识又活又扎实。二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和多解归一的习惯:一道应用题尽量让学生多用几种方法去解。如果用五种不同的方法做同一道题,会比用一种方法做五道题,效果要强许多倍。多解归一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了:让学生学会分析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看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解决这些核心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各种不同解法中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的解题方法中哪一个是最巧妙的、哪一个是最快的,(巧和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等等。完成多解归一分析后再让学生自己出一道或几道类似的问题,然后解出来,效果提高得特别快。三要鼓励学生们写科技小论文写科技日记,把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原理、过程、经验都记录下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水平,成绩还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二)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题多解、多解归一是快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好方法。虽然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两个月能形成的,但只要咱老师不断帮助学生这样做,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一般学生就可以习惯了。学生一旦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不但物理成绩会突飞猛进,其他学科也会进步很快,特别是数学和化学成绩也会随着物理的进步而产生飞跃。
培养学生能力的 要好。学生如果能发表一些物理小论文或社会调查,不仅物理成绩上去了,还给学生在研究物理和社会方面产生无穷的动力。
培养学生能力的
第五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_文档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中心小学
谢林华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阶段学好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造成的。针对以上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
在让学生自我分析错题原因时,比较常犯的错误有“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等。这就要求做题时必须静下心来,先把数字书写规范。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地没有审清运算顺序就简便运算。如 3⋅5×5÷3⋅5×5,学生错误地算成(3⋅5×5)÷(3⋅5×5);7.26×3.05写成7.26×3.5来计算;有些题学生在打草稿时,不注意书写,导致自己都看不清楚出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计算。同时教师要做好典范,在板书时要规范认真,使学生养成书写规范、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避免错写、漏写数字或运算符号的情况,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评价学生作业时,把学生的书写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书写认真的得到表扬鼓励;书写潦草的及时进行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得到重视。
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任何一道笔算或四则混合运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合成的,口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设计口算练习时,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包括一些简便运算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加强基本口算,扎实口算基础。第一学段主要以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为基础。
2、讲究训练形式,激发口算兴趣。如游戏、竞赛、抢答等方式;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
3、注意探索规律,提高口算速度。在第二学段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已较多,这时应注重探索规律,提高对数据特征的观察力,或对式题的变形能力以及数学推理能力等方面加强训练,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在训练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讲究教师的指导和示范,扎扎实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4、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加强综合性训练。口算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无论是小数目还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数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熟练和巩固口算方法,并进一步转化为技能。
三、理解和牢固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即与计算能力有关的基础知识,主要指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内容。对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计算法则,往往成为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帮助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突破口,分散、突破难点。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一步。比如在分数四则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计算正确但计算结果却错误的情况,出错的原因在约分、通分,或互化等基本技能上,反映了学生在基本计算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在练习中,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加强训练。另外,在计算练习中,要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他们熟练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计算,不断提高计算能力。还有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但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要有个度,不能只要量不讲质,搞题海战术,就会适得其反。部分学生本身缺乏勤奋学习的精神,再加上计算本身又枯燥乏味,缺乏情节,学生遇到题量较多时,易产生抵触情绪,不愿计算,严重的可影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对题量的控制,其次计算形式要多样,除了计算题,可适当增加一些判断、选择题,趣味题,如:()+()-()+()=0。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检查,培养学生及时检验的习惯 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还要重视估算。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一些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相应的对策,就能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