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学科课堂教学培训有感
物理学科课堂教学培训有感
大坪学校钟世凯
上周末的时候,我参加了县上的物理课堂教学培训,为期两天的学习,其内容充实、知识丰富。在这两天的学习中,主要学习了市教研所廖朝国《高度关注学生,实现课堂有效》的主题讲座、县师训中心刘老师组织与会教师进行了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现状分析》的活动讨论及县物理联组组长关于如何做好教师工作的讲座等。
本次学习培训,让我对教师各个方面的认识都有所提高,让我又得到了一次能力的提升,让我颇为受益。在市教研所廖老师的讲座中,让我深深的感触到作为一为人民教师的重要性,一个塑造灵魂工作者得责任。要想让学生成才,就必须高度的关注学生。廖老师通过大量的调研数据报告,充分证明关注学生对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廖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到:1.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体验学习的趣味性。2.关注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3.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让学生在讨论反思中训练学习的灵活性。4.关注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探究为题的能力方法。让我学习到了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效率的更多优秀的方法,一些好的教学理念。我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较以往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对其认识有了全新的理解。例如在课堂上我们教师是产婆还是助产婆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是尊重科学,改革创新,搞好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核心之一,因而我们只能做助产婆,而且要做好这个角色。还有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显学生的主动性,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这里廖老师提到了一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让我深受启迪,所谓的“三讲”就是在教学中讲思路,讲联系点,讲方法。“三不讲”是指学生自己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讲了以后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回校以后我将这个观点更改了一下,在本周的班务课上我告诉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最终要的是学习思路,学习知识的联系点,学习方法,学习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会自主有目的的学,自己能学会的一定要学会,能自己看懂的一定要亲自去看懂。在我将了以后,在班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在县师训中心刘老师的精心准备下,本次培训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活动中对现今初中物理课堂中的一些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这个活动其他事情的原因我未能全程参加,我深感遗憾,但我通过活动受到了一个重大的启示就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适时的进行反思、总结,为提高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奠定基石。此外县物理联组组长关于如何做好教师工作做了重要发言,在讲话中其强调了教师这个特特殊职业的角色人物是以个引导者,说明了新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评价学生方面强调了教育质量分数不等于教育成绩,此外就是要学会感恩学生因为学生是教师成才的基石。在谈到教学方面的时候,我领悟到了现今下的教师应具备的一些素质能力:说话得幽默,做事的严谨,还要做到以个非常重视的欣赏者:发现学生的闪亮之处。听完李老师的发言后,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真切含义。
这次培训还组织了一次说课比赛,我也有幸参加了比赛,通过比赛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我明确了这样的比赛的一些具体操作规程,了解了这种活动应该怎么样去准备,从那些方面去思考,从其他的老师那里学习到了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使我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无穷。每一次的培训都有不同的收获,都有不一样的惊喜。我将在我的教学中传播我的收获、惊喜。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
第二篇: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感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感
鄱阳三中 苏孝良
课堂是一种艺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加深理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提高课教学质量的五个方面。
一、即要弥补课本的时滞性,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例如有一次讲《质量》这节课,恰好遇到该班学生刚上完体育课,1500米长跑使学生一个个有气无力,无精打采。我见到这种情况,一上讲台就先出了这样了个谜语“一千零十个兄弟(打二个字)”学生一听猜谜语,立刻活跃起来,困意顿消。随后我又引导:“要想猜出这一谜语,请大家认真学习本节课,谜底就在这节课当中。”到了课堂中间,一些学生又有倦意,恰好又讲到质量单位,我就不失时机地抖出谜底----质量的单位“千克”。学生情绪再一次高涨起来。正是这个生动、新颖、有针对性的谜语,激活了这堂课。
二、多举学生平时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事例。让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在自然科学之中,增强亲近感、现实感。例如讲光的反射定律时,许多同学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因果关系总弄不清,认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也不错。为此,课堂上我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同学的相貌很像他的父亲,但如果讲成**同学父亲的相貌很像**同学行不行?”结果全班同学都笑了。我就因势利导说明了“先有老子、后有儿子”,“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颠倒的道理。以后在讲热平衡方程Q吸=Q放时,就再也没有学生马马虎虎写成Q放=Q吸了。
三、趣趣味是吸引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的动力。列举有趣的例子,有利于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讲解《蒸发》内容前,我用水彩笔在投
影胶片上画了一只烈日下的黄狗,张大嘴伸出鲜红的长舌头。当用投影仪放出这一彩色图像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思考着同一问题:在炎热的夏日里,狗为什么要张口伸舌?我立即指出,要想知道为什么,请认真学习有关“蒸发”的知识。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入新课,可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动机,潜移默化地从“苦学”过渡到“乐学”,从“难学”过渡到“易学”。
四、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关键处,疑难、转折或朦胧处,起架桥铺路,有效点拨的作用。例如讲热水和冷水混合时,学生易忽视“质量未知”而误认为“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为此举一实例:在0℃的池塘水中,滴一滴100℃的开水与池水混合,池水温度能升高50℃吗?学生一听恍然大悟。又如为了加深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甲、乙、丙三人叉水中的鱼,甲对准鱼的上方,乙对准鱼的下方,丙正对着鱼叉过去,谁最有可能叉中?学生中有的答甲、有的答丙。为分析错误的原因,我幽默地说:如果鱼学过光的折射,她会不动,并笑咱们是个“马大哈”。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们轻轻松松地理解和消化了光折射规律。
五、在课堂教学中要“教活”,变则灵。变才会使课堂45分钟不枯燥、不乏味,愈变愈新,愈变愈活,深入其理,曲尽其然。在习题教学中,运用变式手段,从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到一题多思,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那种单调陈旧而保守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做了“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后,我利用课本上的电路图编了这样一组题:前图为测定小灯泡功率的电路图,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5A”字样,电源电压为8V。试分析:①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应注意什么?②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变阻器的滑片该向哪边移动?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和电流表上的读数各是多少?④小灯泡正
常发光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多大?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有多大?⑤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多少?小灯泡在10秒钟内消耗多少电能?以上5个小题从不同角度入手,其知识层次也不一样,既没有超出大纲范围,又没有违背课本中习题的原意,但却全方位地强化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扩大了题目的覆盖面,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变式手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不限于上述几点,这里不再一一侃谈。总之,课堂上应力求使学生风之生趣,动之生乐,听之有理,思之有味,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三篇:常识学科培训有感
常识学科培训有感
红星中心小学张玲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青铜峡市中小学常识学科教研培训会,在培训学习中,我宁夏大学李教授的报告,开阔了视野,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共同探讨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科学、音体美、劳动、写字的教学,让我备感兴奋,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愉悦的学习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专家、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亲切。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友情。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李教授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同时,这些教研员老师自身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透彻,并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引领我市的教育教学,促进了我市常识课教学的发展。今后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第四篇:新课改物理课堂教学有感 1[最终版]
新课改物理课堂教学有感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庵埠中学 陈妙君
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新课改所呼唤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激发其内驱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受到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过分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存在着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学的满堂灌现象,学生只能机械地学、被动地学,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热情。因此,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是每一个新课程实施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伴随着课改热潮,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从近来的听课活动中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足与偏差。本文依据笔者学习新课改的体会,结合近期听课所发现的问题谈点看法,与诸位同行探讨。
一、多媒体应用不宜太滥
新课标的制订,为中学物理教学开辟了一方崭新的天地。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让物理工作者欣喜地看到了物理教学告别了一支粉笔和一本课本的时候真正到来。然而,物理科教学具有个性化、应变化、创新化的特点,所谓教无定法,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如果千篇一律地应用一种模式,那就会陷入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诸如许多物理的研讨课、观摩课的课堂似乎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不论问题的大小,不论是否需要,千篇一律地运用多媒体,教师挖空心思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处心积虑地把课本的内容以声、音、像、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甚至想运用电脑等现代化手段让一堂课能达到“海纳百川”的程度,设计出饱含天文、地理、社会、生活等一切知识的教案,并且以此来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殊不知,轰轰烈烈的结果都往往忽略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忽略了知识点的落实,使学生找不到中心,因而顾此失彼,未能夯实基础,扰乱了学生的思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如果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使无从谈起。新课标对问题的提出列出两点要求:一是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二是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也是提出问题的关键因素。牛顿正是从苹果落地得到启示而揭示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奥斯特是因为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磁针的转动而提出电流的磁效应。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学习物理的本质目的。
根据物理科的特点,提出问题可从物理与实际生活中提问题;也可从物理与社会中提问题,而且问题的提出要有目的性,要避免问题过于简单和平淡而对学生缺乏挑战性,也要避免问题过高过难而使学生失去信心。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加个问号变成物理问题的许多事例,问题的提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例如走出屋外看到天空是蓝色的,因而提出“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请到树是绿色的而提出“树为什么是绿的”。这样把看到的现象机械地添一个问号,就作为物理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价值的问题常常来自于问题背景中的有关质疑。例如上述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如果在学生中原有的认知是空气是无色的而应该得出天空是无色的结论,而事实是蓝色的,然后提出探讨议题,这才是培养探索思维的表现,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有意义。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设问题,而且问题应提得有价值,不是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
三、新课改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把教师的主导地位重新定位,从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体现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同时,应试教育使许多教师的思维成了定势,多数教学成了固定模式:复习准备、演示实验、讲解习题、学生练习、总结结论,等等。长期的传统的教学使许多教师形成了难以改变的思维定势,教师自己害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把合作交流的时间自己控制着,师生互动只流于表面形式,教师只能机械地提问题,学生也只能机械地回答问题,一问一答的“活跃情景”似乎就是新课标的体现。教师偶尔也让学生分组讨论,集中回答,所谓民主加集中,但问题及讨论的各个环节也都是由教师精心策划和安排的,学生也只能按部就班,如果学生的答案与教师设计的答案出现冲突,教师就会不假思索地说“错误”。教师在无形中仍然操纵着学生,扼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热热闹闹满堂问的课堂气氛却是一种单向传递式的变形,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只能“不厌其烦”地啃下这平淡无味的知识,这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多大差别,美其名日实践新课标,其实质是“穿新鞋,走老路”。
四、“开放自主”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标实施以来,一些教师对教学的方式,合作的策略做了形式上的改变,处心积虑地追求组织形式的新颖和活跃。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大家,而是要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创设出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新课标实施以来,特别是对开放性题目,许多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寻求新的尝试,无所顾忌的“迁移”和“延伸”,似乎这就是成了新课标的“特点”。例如,某位教师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时提出问题:“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有什么关系?他根据斯塔克雷《牛顿传记》中的记载,牛顿与斯塔克雷有一次坐在花园中的苹果树下喝茶。由于苹果的下落引起了牛顿的思考,当时他头脑中正想着引力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总是落向地面?为什么它不斜向运动?由此创设了牛顿看到苹果下落后的思考的投影画面让学生讨论。学生纷纷发言,许多学生都会赞扬牛顿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但也有人认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忽然想到万有引力,这显然是错误的,教师未能及时给予纠正,应该是牛顿正在思考引力问题,同时得到启示才是可能的。又如,在一节高二的综合课上某位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被普遍用来进行交换的媒介即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183.4℃,铁的熔点是1534.8℃)。许多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回答铜的光泽好,有收藏价值;有的回答铜的密度大,等质量铜币体积比钱小,容易放置和携带;有的回答铜矿比铁矿易找;有的回答铜无磁性而铁有磁性;有的同学甚至向政治、历史等文化领域无所顾忌地迁移和延伸,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就是没有抓住重点,题目中明确指出从铜的物理性质(熔点)和化学性质(稳定性)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积极发言固然是好事,教师应适时地加以纠正,如果教师一味迁就、信马由纷至缰、放任自流,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局面,也不能发挥所提问题的应有作用。
新课标是对以往课标的继承和发展,它体现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对于新课标实施者的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从传统教学的讲授式转化为启发式和讨论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模式,教师不再是传统教材的“克隆者”,而应是新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在实践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第五篇:初中物理学科素养培训总结
初中物理教师素养培训总结
孔埠中学:王正华
经过五天的学习,听了一些专家和一线老师们的讲座,我对新时期教师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广泛深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充分认识到一些以往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感受很深。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体会:
1、教师要有自己的魅力
教师的形象魅力:仪表、语言、举止。
教师的人格魅力:善良与关爱、宽容与公正、敬业与正直。
教师的个性魅力:风趣幽默、童心未泯、唯我独醒、展现自我。
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通过自己的形象、人格、个性魅力无声无息的影响、感化、引导你身边的学生。
2、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的职业是培养人的工作,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内涵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教师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在思想上、行动上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3、教师要有仁爱之心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充分理解学生。教师充分的理解是师生间对话和沟通的导向,理解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探讨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宽容的关怀不是妥协,宽容的关怀不是迁就,宽容的关怀不是放纵,是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以上所说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努力做一个拥有高素养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