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没有遵从客观规律的结果。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
第二篇:哲学原理归纳——唯物论
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部分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够体会到规律的积极意义。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三篇:唯物论的学习体会
唯物论的学习体会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通过一个学期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逐渐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是唯物论。用唯物论看世界最大的好处是简单明了,它对物质以外的东西认为是第二性的,是物质的产物。它讲究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承认世界是按自己的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但是与其他哲学体系一样,以唯物论看世界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那么我们有必要在探讨唯物论之前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唯物论。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物质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又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在部分国家的宣传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学课程中对于唯物辩证法有如下的描述:“由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来的,因而它们既是客观事物本身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僵死的体系,它随人类的实践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含义、新的范畴、规律产生出来。”
在哲学上除了唯物,还有另外一种思想与之对应那就是唯心。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旧译观念论。蒙昧时代的灵魂不死的观念和万物有灵的观点,隐含着精神可以脱离物质的臆想,是唯心主义的萌芽,哲学唯心主义是在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剥削阶级中的一部分人有闲暇专门从事智力活动的时候产生的。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部也往往互相混杂或交错。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主要分歧则在于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唯心主义则是主张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那么我们正确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标准就是看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知识理解,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通过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我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这两个哲学基本问题可以得以解决,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它讲究客观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承认世界是按自己的客观规律运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注意物质观给我们认清世界的本源和形成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
纵观历史,人类因片面的威信唯心主义而犯下的过错,它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深切的苦难。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在阶级社会中,唯心主义中的一些理论则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它规定哲学家概括现实和利用思想资料的倾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唯心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精神、意识说成物质、自然界的本原,从根本上颠倒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因而是与宗教同样谬误的世界观。有的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精制了的采取理论形态的宗教教义;有的唯心主义虽然对宗教采取回避的、存疑的甚至反对的态度,但就其理论实质来说仍与宗教相通。因而就有了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人民百姓宣传自己是真命天子的歪理,宣传这一切皆由天定,从而达到让人民感到无力反抗的目的,而自己则可以继续这种统治。
人类通过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而且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我们既要反对那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提供一个万能公式的“哲学万能论”,也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价值的“哲学无用论”。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组织越来越复杂,更要求我们大学生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重担则是由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来承担的。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组织越来越复杂,更要求我们大学生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对帮助我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帮助,这些对于我们将来的发展有着莫大的意义。
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四篇:202_考前专题复习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
【典型试题】:
1.(202_全国新课标II甲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_上海单科卷24)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最终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3.(202_全国新课标III丙卷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_江苏单科卷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 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5.(202_海南单科卷22)为了摆脱贫困,何涛巴村炼过铁、办过化肥厂,但经济状况并没有好转,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该村汲取教训,改变思路,在茶叶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带领村民种茶,形成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整体发展格局,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该村的转型发展表明: ①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②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 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去条件 ④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_上海卷34)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202_目标,高品质产品是制造强国的标志。
有位学者认为,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表现在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工作中坚韧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他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金钥匙。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他论证说,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世界。但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工匠角色逐渐淡出。
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即时效益,忽视产品灵魂——品质,靠“山寨”和低价竞争,造成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淘汰一族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产品设计人性化不够,缺乏潮流引领、产品精细化不够,耐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品质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在全面倡导工匠精神,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就会到来。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评析这位学者是否完整论证了他的观点。6 答案示例: 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辩证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该学者依据制造业现状,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这一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他提出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以此开启中国制造业高品质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他在论点中提出了“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而在论证中并没有涉及实践主体——匠人。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仅仅倡导工匠精神,中国制造高品质时代还是无法开启。
因而,该学者并未完整论证他的观点。
7.(202_海南单科卷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5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10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2_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202_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8.04%提高至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1)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10分)7 【答案】: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它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材料中该市根据现实中劳动力缺口严重的情况,认清该事情的本质,积极推动“机器换人”。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材料中该市政府采用“机器换人”,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推动了生产的发展。8.(202_天津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材料三 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2_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2_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3)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12分)
8、【答案】:(12分)①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定方案,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③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9.(202_江苏单科卷37)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202_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2_年3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3)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9 【答案】:内容要点: 正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理由: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不断提高科技水平,防范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风险。人类可以通过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促进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健康发展,以造福人类。反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主要理由: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智能机器人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风险不可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做出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行为,导致风险不可控。[核心突破] 问题1 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问题2 如何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核心发散】 关于意识等主观概念的作用
教材主要采用了性质法和领域法两种方法。如: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主要是促进和阻碍两种方向;哲学作用主要表现为批判时弊、预见未来、动员群众、变革社会四个方面;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改造世界和生理活动两个方面。要注意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难点突破】1 全面理解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 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②意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
劳动和交往 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形成。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2)意识是人脑(不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提示】a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b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等)是主观的,正因为如此,对同一客观事物才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4)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难点突破】2 全面理解意识的特点
①目的性,强调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制定某种目标、行动计划等(强调计划和目标)
②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强调对反映对象的选择)
③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不是客观世界是什么样我们就作出什么样的反映。(强调对反映对象的剖析)【难点突破】3 全面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在 A.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B.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能动地改造世界:A.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特别提示】“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注意
a.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也就是说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b.意识指导作用发挥的关键是“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c.不同性质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d.人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意识反作用的体现,也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突出表现; e.意识(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必须通过实践;
f.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因此,不能说“物质与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问题3 如何认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1)世界观:①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的普遍性: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③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方法论: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问题4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两个依据: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①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②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四个主观:要求我们: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两个结合: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两个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易错评析】 易错点组1:运动与规律
(1)(全国文综Ⅰ,23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评析: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运动之中,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并不否认绝对运动的存在。(2)(江苏政治,24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评析: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3)(山东文综,33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评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安徽文综,11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202_年海南政治,20 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评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无法否认、消除、改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易错点组2:物质与意识
(1)(全国文综Ⅰ,21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评析: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人的意识会影响但不会决定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将反作用等同于决定作用的观点陷入了唯心主义错误。(2)(江苏政治,27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评析: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反作用,但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3)(江苏政治,29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评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可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也可以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唯物论要求重点掌握以下六大原理和方法论:】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中必须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
6.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的,要遵循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典型例题】
1材料一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国际合作对象在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上的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很快会公布,“一带一路”建设要有国际视野和品牌意识,有“思路”才有“丝路”。
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要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应贯彻的唯物论思想。
(2)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相关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
【综合习题】
1.迅速发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倒逼传统金融业开始审视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银行业更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中,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表明()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③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2_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这说明(A.龙的形象没有客观基础 B.龙的形象源于客观存在 C.错误的认识来源于想象 D.需求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4.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认识必然不同 ④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思考的存在决定物质的存在②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
③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④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近年来,干旱、飓风、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频发。专家认为,各种灾害之所以如此频繁、造成的损失如此巨大,是“天灾”,也是“人祸”。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正确的有()①自然灾害是无法规避的 ②自然灾害是人类违背客观规律的结果
③只要条件具备自然灾害就会发生 ④自然灾害是人为创造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建设中使用了很多最好的材料。钢材方面,一般耐低温钢材只能耐受-40℃ 的低温,而泰山站的钢材极低可耐受-70℃至-100℃。外墙涂层方面,泰山站的彩涂板上涂有一层氟碳层,能有效抵挡紫外线的照射,被称为南极建筑材料中最好的“防晒霜”。泰山站的建设表明()①尊重客观规律是造福人类的前提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科技创新可以改变规律的客观性 ④人造物的产生改变了世界的物质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伴随科技发展,人造的规模和意义又一次被重新定义。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用胶原蛋白和耳细胞创造出了更自然的活的人工耳;荷兰研究者利用干细胞培养出的肉纤维,做出了第一个完全诞生于培养皿的人造肉饼。这充分佐证了()①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自然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能够依据自己意愿创造新物质 ③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世界造福人类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_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随着通胀回落、经济下滑趋势的确立,相应的货币政策实行微调,货币政策的重心已经从稳定物价转向保经济增长。这一做法告诉我们()①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10.开化的根雕艺术是天然美与创造美结合的产物。强调寻奇觅美、巧借天然、突出意趣、讲究构图、独特创意,尊重树根的自然形态,挖掘其自然天成的美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根雕艺术来源于人脑,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根雕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艺术是意识构建的联系,体现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物质性的统一 ④根雕艺术扩展人类的想象力,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如今北方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已经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这反映了()A.意识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B.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D.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12.用火箭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射到太空,太阳能电池板在太空发电,再将产生的电能转换成微波传回地面,并重新转换为电能。人类这一科学构想即将变为现实。目前,科学家已建成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实验设施,其用途主要是验证通过无线方式远距离输送能量的可行性。这表明()A.超越现实的科学预测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B.符合客观规律的预测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 C.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预测能够促进存在的实现 D.意识的能动作用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13.习近平主席在全国人大成立62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依据 ②要努力使客观与主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要不断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典型例题】
2.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各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就是要立足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不急躁、不冒进,一定要防止不切实际、一哄而上:既要鼓励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又要指导地方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分配指标,不层层加码。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辩证唯物论
【典型试题】:
1.【解析】B。毛泽东通过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制定了相关的策略,说明要需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依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故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故②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故④说法错误。故选B。
2【解析】D。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人定胜天”的理念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A的理解是错误的;材料没有体现预见发展变化的趋势,故B与题意不相符;材料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C说法没有体现这一点。故选D。【解析】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的反应。就是说我们是在变,我们的客观存在在变,所以我们的意识也在不断的跟着它变化。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那么这个方式并没有变,我们依然是通过人脑。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当然了,这个被反映者也就是我们意识所反映的对象,它一定是个客观存在。所以二是正确的。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不一定,因为我们意识有时间反映出来是真相,有时间反映出来是假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实践变化是社会存在变化,社会存在变化我们意识也会跟着变化。故选C。
4【解析】C。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紧张”是一种心理反映,属于意识范畴,由此而“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ACD的说法虽然没有错误,但和材料不符合,正确答案是C。
5、【解析】B。该村转型成功是符合了事物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符合了客观实际,而前期的失败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这说明成功和失败是有严格界限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故B。
【综合习题】
1.C 此题考查运动。①不符题意。④错,应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材料说明了银行业应根据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2.B 此题考查物质的存在方式。通过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可见运动的存在,故①正确。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排除②。必须“因势利导”,体现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故③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排除④。
3.B 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A、C、D错误,答案为B。
4.B 此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排除②。此题没有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认识,故排除③。艺术家的技艺水平影响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故①正确。艺术观念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故④正确。
5.D 此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排除①。漫画反映了要贴近实际,不能空想,凸显了物质决定意识,故答案为D。③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排除。
6.D 此题考查对自然灾害的认识。①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自然灾害作为客观自然现象,具有客观物质性,并非人为创造的,排除④。由自然灾害是“天灾”,也是“人祸”可知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7.A 此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具有客观性,排除③。世界的物质性是不能改变的,人造物的产生,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排除④。答案为A。
8.A 此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新物种的产生,源自固有事物,故①正确。物质决定意识,②属于唯心主义,排除。通过依据原有物质形态,培养出新物质形态,可见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故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辩证否定,排除④。9.C 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形势,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故答案为C。通过“重心”,可见材料强调主要矛盾,排除②。材料只强调政策的出台,没有涉及事物的发展,排除③。10---13 D D D B
【典型例题】1 1.解析:第(1)问考查唯物论知识。材料要求“考虑到国际合作对象在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上的特点”等,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国际视野和品牌意识,有思路”,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第(2)问考查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传承。要从“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考虑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具体要求;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考虑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从“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考虑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国际合作对象在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上的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如答“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等,可减半给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发挥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制定规划、树立品牌意识、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
(2)①文化交流是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促使各国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②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各国要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
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文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利于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典型例题】2 2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设问,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即“唯物论”的知识,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反对主观主义等。其次是审角度,本题考查的角度是“如何做”,即要求从唯物论的方法论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再次是审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纲领性文件”“立足基本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等。由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防止不切实际、一哄而上;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以《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
③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不急躁、不冒进,反对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主义倾向。
④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第五篇:202_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之唯物论五观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2_考研政治:马原凯程之唯物论五观
整个唯物论的结构就是在向我们解释什么是物质、物质的特性、引出实践的观点。唯物论是我们正式学习马克思理论接触的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员对我们的集训营学习气氛满意度超高。其他机构很多遮遮掩掩不提供,那就是集训营环境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