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2016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中医药法》进入立法程序
2016年01月14日13:51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4日讯(记者郭静原)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和2015年中医药工作进展,明确“十三五”中医药发展总体思路,部署2016年中医药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年,是规划目标实现最好、服务能力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规划目标总体实现,主要指标全部完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明显提升。
五年来,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药为探索医改的“中国式解决办法”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中医药服务结构调整,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保障多层次服务供给;推进社会办中医,提供多元化服务供给。与“十一五”末相比,中医医院增加500所、增幅达15.5%,中医门诊部、诊所也分别增加531个、5890个。全国91.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2%的乡镇卫生院、7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4.9%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2014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5.3亿人次,比“十一五”末增加1.7亿人次,增幅达47.2%,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 17.9%;中医医院出院总人数2227.1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951.4万人,增幅达74.6%,占医院出院总人数的14.5%,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分别比综合性医院低12%和24%。中医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高收益,放大了医改惠民效果。
五年来,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医药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扩大服务供给,引导消费,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潜力持续释放。201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了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1/3,进出口额达到46.3亿美元。研制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5个中药大品种年销售额均在30亿元以上。
五年来,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药为提升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科技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建设了以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重点平台的临床科研体系,14类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疗效获得循证依据,完善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病的临床科研网络,建立了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新模式,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十二五”期间,有36项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年来,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设了300多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组建了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开发了一批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普作品。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民众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提升同时,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中心,并建有7所中医孔子学院。《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中医药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
五年来,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中药材生产离不开青山绿水,中药材发展可以造就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契机,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推进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初步形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大宗、道地、濒危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全国有200多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实现了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王国强介绍,2015年,《中医药法(草案)》经审议过后,已进入最后立法程序;“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治未病”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启动专项,并累计发布实施3项国家标准和一批团体标准,建立12个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出版200种中医药古籍图书;深化医改发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覆盖目标人群40%;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等229个地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基层中医药工作;中央财政投入2.06亿元支持五省(区)81所藏医院和22所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提升民族医药服务能力;中国-捷克中医中心成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首个卫生合作项目。
王国强指出,中医药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中医药服务资源布局、结构仍需加快调整,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还需着力提升。二是继承创新对事业发展的驱动力还不强,还需下大力气攀登医学高峰。三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不足,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还需切实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中医思维和人文素养。四是中医药发展规划统筹不够,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加快推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五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需加快完善政策机制,还需提升素质、增强本领。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之年。王国强要求,2016年中医药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增强自信、抢抓机遇,勇担重任、奋发有为,全面推进深化中医药改革,全面推进中医药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全面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丰富祖国医学宝库、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中医药管理局将抓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与实施,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2030纲要、深化医改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大力推进中医药立法的出台,落实好《关于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的意见》,完善中医药监督机制;做好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统筹推进管理体制、人事薪酬等改革;并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新业态,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养老机构,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此外,中医药管理局还将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第二篇: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今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
李克强对会议作重要批示 强调满足群众多样化中医药服务需求
陈竺出席并讲话
1月10日,201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本次会议作重要批示。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服务大局、奋发有为,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的主题报告,全面总结了2011年中医药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形势并对2012年中医药工作进行了部署。
李克强在批示中指出,过去的一年,中医药工作在推进继承创新、突出特色优势、维护群众健康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谨向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2012年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希望你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和推动医改,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疾病防治能力和临床疗效,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新的贡献。
陈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中医药在深化医改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认识明显提高,支持力度显著加大;中医药系统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服务能力和覆盖面显著扩大、惠及人群明显增加,在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医药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大医精诚”的价值理念,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实质内涵,积极构建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医药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成为政府间特别是卫生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进一步构建我国中医药话语权和主导权;中医药立法工作进程加快;积极加强沟通协调,更加注重上下联动,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工作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结合正在制定的“十二五”医改规划方案中的重点工作和任务,陈竺对中医药工作提出,在深化医改中进一步发挥好中医药作用,落实好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掘传统医学文化内涵,弘扬新时期中医药文化,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中医药学术进步。
开幕式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主持,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王玉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李大宁、马建中,局党组成员王志勇等领导出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主管中医药工作的卫生厅(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司办及局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代表近300人参加会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等17个政府机构和单位在大会作经验交流。
第三篇: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
12月28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的得失,对“十三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做了全面分析,并研究部署了2016年的财政工作。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发展动力顺利转换。
针对“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绩,会议总结,一是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营改增逐步扩大。二是财政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实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减免政策,注重推动结构优化与提高资金效益。三是民生保障机制建设扎实推进,财政管理稳步加强,基本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覆盖。四是我国在国际财经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成功举办2014年北京APEC财长会,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并实施降税。
面对财政收入潜在增长率下降,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总体趋势,会议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2016年的财政工作。首先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次是支持做好补齐短板工作,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同时,扎实开展国际财经合作,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工作;做好主办2016年G20峰会财金渠道会议相关工作,提升对话水平和有效性。
第四篇: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召开
2014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4月3日在上海市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对会议批示要求,全国环境监测战线要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在做到“三个说得清”上下功夫,在规范监测管理上做文章,在深化监测改革上求突破,推动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做出新贡献!
周生贤在批示中指出,2013年,全国环境监测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和应急监测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能力建设任务,在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保障监测数据质量、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发挥了环境管理决策的耳目作用,取得明显成效。谨向同志们表示慰问和感谢!他在批示中强调,希望你们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在做到“三个说得清”上下功夫,在规范监测管理上做文章,在深化监测改革上求突破,推动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做出新贡献!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周生贤部长对本次会议的批示。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和201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13年环境监测工作新进展,深入分析当前环境监测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全面部署
2014年任务。
吴晓青首先介绍了2013年环境监测工作的新进展。他表示,2013年是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新成绩的一年。全国监测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161个城市完成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围绕环境管理与决策需求,以“三个说得清”为目标,统筹协调,扎实工作,出色完成了国家和地方各项环境监测任务;在监测信息公开、环境监测能力水平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建立了污染源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提升了环境监测的影响力。
吴晓青强调,环境监测改革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一定要深刻把握环境监测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学确立环境监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把握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立足国情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环境保护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支持和参与改革上来,争当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
在部署2014年全国环境监测重点任务时,吴晓青指出,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是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年。环境监测系统要按照《2014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要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坚决向污染宣战。
二是继续做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工作。
三是电企坚持脱硫除尘、脱硝等工艺的改善。
三是切实抓好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逐步开展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研究。
四是扎实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
五是深入推进污染源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
六是进一步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
七是不断强化环境监测基础能力。
八是抓好监测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第五篇:2013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2013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1月11日—12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各省(区、市)主管中医药工作的卫生厅(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司办及局直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本次会议作重要批示,要求“继续支持和发扬光大祖国传统医学,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发挥中医药在医改和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为构筑健康中国作出应有贡献”。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医工作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强调了中医药在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继续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在卫生改革发展中利用好中医药这一重要的卫生资源。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作了题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全力推进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报告。
王国强首先用8个“着力推动”总结了2012年的工作: 一是着力推动《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取得新成效。发布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发布了各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全年中央财政投入33亿元。二是着力推动中医药在医改中发挥作用。全面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落实“新农合”、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制度中鼓励提供 1
和利用中医中药的政策,积极探索和推进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付费方式和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中,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的特色优势。
三是着力推动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建设。在国务院医改办的大力支持下,五部委共同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出台了政策文件,确定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实施路径。还实施了一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项目,安排18亿元支持111所县级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争取15亿元的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组织开展三级中医院等级评审,中医院功能定位更加明确,科室建设与管理得到加强,中医特色优势发挥进一步加强。
四是着力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
五是着力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开展全国优才项目和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启动了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
六是着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
七是着力推动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八是着力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改革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放大了惠民效果,缓解了群众看病就医的困难,彰显了传统中医药文化节的软实力。中医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制约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突出,继承不够,创新不足,特色优势不突出,基层服务能力不强。
第二,王国强强调了落实十八大精神,把握好中医药的定位。将中医药融入经济建设大局,融入文化建设大局,融入社会建设大局,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要求,必须自觉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中医发展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作
为中医药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中医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根本方法。
第三,王国强提出了2013年全国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任务。“全力推进7项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国务院《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明确责任和任务,继续争取专项资金,督促检查。
二是全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启动,各级政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完善方案;争取资金做好项目安排,各地争取配套资金支持;做好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种调整,做好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改革的同研究、同实施、同监督检查,就中医医院补偿机制以及支付方式改革等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推动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发挥作用,更多中医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是全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四是全力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师承模式,开展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表彰。
五是全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好《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写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白皮书。
六是全力推进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支撑。加快推进《中医药法》立法进程,尽快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实施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规范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市场。
七是全力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王国强最后提出要改进中医药管理作风,提高科学化水平。一要改进作风,经常深入实际,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调查研究,二要深入研究中医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剖典型,发现情况,反映问题,提出思路。三要改进完善调查研究的方法,多与基层同志和群众交流沟通,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重视基础数据,发挥和依靠专家作用。四要建立顺畅的上下连通渠道,使基层的实情能够反映上来,中央的工作思路、部署能够落实下去。
过去的一年,全国中医药工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真抓实干,成绩突出。这次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开的务实,效率高,创新的管理方法多,很多措施针对了当前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只要广大“中医人”能够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改进作风,务实勤勉,中医药事业就能够实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