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总结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23-52657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6 04:20: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总结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总结(1大——17大)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召开时间:2012年11月8日

二、与会代表: 2270个

三、会议地点:北京

四、最新消息

1、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在代表中引起广泛热议。

2、党的十七大提出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后,党的十八大又首次提出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要求十人以上联名。不管是党代表的任期制,还是党代表的提案制,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更好的发挥党员代表各级党代会当中的重要作用。

从任期制的完善来看,主要就是要明确党员代表任职期间的责任、职责、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要把当党代表简单地作为一种荣誉,应该真正承担起党代表的责任,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任,为人民的利益负责任,只有有了这样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才能够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从提案制来看,党代会党员代表发挥责任的大小以及影响力要有具体的途径和手段,而提案制正是为党员代表提供这样一种最好的方式。他可以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党员的诉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提案的形式反映给相关党的决策机构,为党和国家制定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献言建策,最大限度减少决策中的失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任期制到提案制只有通过这样一种路径才能够使党内的民主政治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

3、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十八大报告的提法更进一步,不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做报告时念道:“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务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4、64页、近3万字的十八大报告,“人民”出现145次,成为关键词。

1)直接联系群众 同坐一条板凳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紧密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2)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我们党最优秀的政治品格,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3)创新党的建设 服务人民群众 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鲜明标志是服务人民群众。

5、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56次提及“改革”,会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6、十八大报告起草参与者谈报告八大亮点

1)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2)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3)“八个坚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4)从“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6)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8)“两个百年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对照两个“百年目标”的民生期待,现有的发展瓶颈问题必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其背后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决定性要素:国家的实力、执政党的意愿、人民的团结。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1大——17大)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总结(1大——17大)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

a、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b、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16、党的十六大(2002年)

内容: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6、党的十七大(2007年)

内容: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大报告有五大特点:一是把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科学论述;三是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际,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五是指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实到伟大实践当中。尤其是报告中再次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提到了人才强国、民族振兴的高度,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17、十八大(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我们毫不动摇的行动纲领

补充:

一大:1921年7月上海,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纲领明确宣布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二大:1922年7月16日上海。大会讨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制订了中国革命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当前中国革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明确确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三大:1923年6月12日广州。这次会议是为适应新的形势,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总结党的“二大”以来的工作而召开的。会议讨论了中心议题,确定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劳动运动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青年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

四大:1925年1月11日上海。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以及关于民族革命运动、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等14个文件。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从而为行将到来的全国大革命高潮做了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五大:1927年4月27日武汉。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确定中国共产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决议案,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土地问题但没有讨论具体措施,特别是没有集中讨论和研究进一步建立和扩大共产党员直接领导军队的问题。

六大:1928年6月18日莫斯科。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任务和政治形势,指出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驱逐帝国主义者,达到中国的真正统一,实行土地革命,力争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权;当前的政治形势是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中国共产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七大:1945年延安。大会听取了毛泽东做得关于《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订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指出了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巩固党的统一与团结的重要保证。

八大:1956年9月15日北京。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大会指出,(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尽快的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三)提出了有别于传统集中模式,要求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和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商品经济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构想。

九大:1969年4月1日北京。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林彪做政治报告。报告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将毛泽东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一系列“左”倾错误观点,归纳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它第一次把在社会主义阶级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规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把党的全部历史说成是两条路线斗争史。九大通过了经过错误修改的新的党章,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总纲。

十大:1973年8月24日北京。周恩来做政治报告,报告分为”关于九大路线”、“关于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胜利”、“关于形式和任务”。通过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一大批文革受到排斥和打击的领导干部,被选进了中央委员会。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北京。华国锋做政治报告,报告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北京。邓小平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北京。邓小平主持开幕式,赵紫阳做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总结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第 1 页

共 5 页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

a、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

a、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b、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第 2 页

共 5 页

16、党的十六大(2002年)

内容: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6、党的十七大(2007年)

内容: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大报告有五大特点:一是把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科学论述;三是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实际,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是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五是指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实到伟大实践当中。尤其是报告中再次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提到了人才强国、民族振兴的高度,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总结:

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1)表现:

①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革命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④1935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⑤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2)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①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③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八七会议)

原因:a、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

b、三次武装起义受挫表明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c、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

第 3 页

共 5 页 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d、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

②由农村转向城市(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原因:a、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③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

原因:“文革”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中共三次转折点

第一次:、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次: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补充:

一大:1921年7月上海,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纲领明确宣布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二大:1922年7月16日上海。大会讨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制订了中国革命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当前中国革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明确确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三大:1923年6月12日广州。这次会议是为适应新的形势,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总结党的“二大”以来的工作而召开的。会议讨论了中心议题,确定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但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劳动运动决议案》、《农民问题决

第 4 页

共 5 页 议案》、《青年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

四大:1925年1月11日上海。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以及关于民族革命运动、职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等14个文件。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总路线的基本思想,从而为行将到来的全国大革命高潮做了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五大:1927年4月27日武汉。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确定中国共产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大会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决议案,强调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土地问题但没有讨论具体措施,特别是没有集中讨论和研究进一步建立和扩大共产党员直接领导军队的问题。

六大:1928年6月18日莫斯科。会议总结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任务和政治形势,指出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任务是驱逐帝国主义者,达到中国的真正统一,实行土地革命,力争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权;当前的政治形势是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中国共产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七大:1945年延安。大会听取了毛泽东做得关于《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订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大会通过了新党章,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组织路线,指出了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巩固党的统一与团结的重要保证。

八大:1956年9月15日北京。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大会指出,(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尽快的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三)提出了有别于传统集中模式,要求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和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商品经济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构想。

九大:1969年4月1日北京。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林彪做政治报告。报告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将毛泽东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一系列“左”倾错误观点,归纳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它第一次把在社会主义阶级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规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把党的全部历史说成是两条路线斗争史。九大通过了经过错误修改的新的党章,把林彪作为接班人写进总纲。

十大:1973年8月24日北京。周恩来做政治报告,报告分为”关于九大路线”、“关于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胜利”、“关于形式和任务”。通过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一大批文革受到排斥和打击的领导干部,被选进了中央委员会。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北京。华国锋做政治报告,报告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北京。邓小平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北京。邓小平主持开幕式,赵紫阳做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 5 页

共 5 页

第五篇: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最新整理)

历届全国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

党的会议名称: 如中共一大、十四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大”,如中共“一大”“二大”等。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届×中全会”

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大”,如中共“一大”“二大”等。这是从全党中选代表参加的会议,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权力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 中央委员会负责召集。其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及中央纪律检查 委员会。如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等等。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明确规定,但不尽相同,“二大”至“六大”期间是每年召开一次,“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每三年召开 一次,“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八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 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召开代表大会,则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一届召开一次,但党史上有“八大二次会议 ”,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二、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届×中全会”,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该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参加的会 议。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随即举行第一次中央全会,即“×届一中全会”,如中共八大闭幕后随即召开的是“八届一中全会”,中央委员 会全体会议一般一年一次,第二次召开的中央委员全体会议就称×届二中全会,如“八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曾召开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 全会”等重要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三、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央政治局从党的“五大”开始设计,即选举中央委员若干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组成中央政治局,并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

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有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就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而遵义会议、洛川会议、庐山会议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之所以称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因为政治局开会讨论某一重要问题,涉及到某领域,需要某些人参加会议,但这些人并不是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本没有资格参加政治局会议,却让他们列席会议,以共同商讨和解决问题,这种会议就称为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表大会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