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物哀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23-88142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1 18:53: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物哀

物哀

もののあはれ(もののあわれ、物の哀れ mono no aware)

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有点类似中国话里的“真性情”。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注释书《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对“物哀”这个理念,及其在源氏物语中的体现,都有详尽的阐述。用现代的话说,「物,mono」就是认识感知的对象,「哀れ,aware」,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感情的主体。「物の哀れ,mononoaware」,就是二者互相吻合一致的时候产生的和谐的美感。优美、细腻、沉静、直观。(《広辞源》)

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

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述“物の哀れ”的: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然而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这是不懂得物之哀。

总之,“物の哀れ”,是“我”(主体,内在)与“物”(客体,外在)的共振和同情。这个“哀れ”,あはれaware,本来没有汉字。但是哀情是人心中最深切的触动,後人便注上了“哀れ”。

看看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做懂得物哀(物の哀れ)呢?「あはれ」这个词,本来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遇到什么时,心有所感而发出的叹息声,用现在话讲,就是「啊~」、「哦~」之类。比如赏月观花,赏心悦目之余,不禁发出“啊~(ああ),真漂亮的花呀”、“哦~(はれ),好一轮明月”这样的感叹。二 者加在一起,就是「あはれ」。汉文中的「呜呼」读做「ああ」也是这个道理。

感于物,似乎多指好的事情,其实不然。辞书上说:「感,动也」,就是心动。不管好事坏事,心中有所触动,不禁发出「啊~~(あはれ)」的感叹,都是有所感。所以说,「感」字正好对应了「あはれ」这个词。汉文中有「感鬼神」之说,在《古今和歌集•真名序》中就有这句话。《假名序》中,也有「使鬼神也为之心动(鬼神をもあはれと思はせ)」这样的文章。所以我们知道,「あはれ」就是心感于外物的意思。以上是对「あはれ」这个词的原意和转意的考察。

「物の哀れ」也一样。不论是什么事情,不论遇到了什么触动人心的事情,知道为什么感动而实有所感,便是「懂得物之哀」。否则,遇到该感动的事物而心无所动,没有感触,叫做「不懂得物之哀」,是没有情趣的人。悟性好的人,遇到令人感触的事情,便会情动于中而不得不发。这时候若无所感触,此人一定生性愚钝,欠缺感物生情的情趣。《後撰和歌集》纪贯之的一首和歌,其序中说「大家聚在某处帘子前(给垂帘后边的高贵夫人)讲故事,我听到帘子后边有女人的声音说:“这个老头的这张脸看起来太懂得物之哀了”。于是做歌,歌曰:「あはれてふ言に験はなけれども言はではえこそあらぬものなれ」。

歌意是说:“虽说「ああ」「はれ」呜呼哀哉地叹息并没什么实用,可是碰到触动人心的事儿,总会情不自禁地叹息啊。”懂得物之哀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这样。

物哀,“物の哀れ”(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古语拾遗》从古代原初歌谣来考察,认为“啊”(あ)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认识--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由于“あはれ”这个感叹词与日语汉字“哀れ”字同音,就以“哀れ”标出。

“哀”有着感叹的意味,但因为日语是暧昧的语言,“物哀”包含的含蓄内容更有“同情、哀伤、悲叹、赞颂、爱怜、怜惜等诸多因素,需放入具体语境中细加揣摩品味。如《万叶集》中上宫圣德皇子出游竹原井之时,见龙田山死人悲伤作歌一首曰:

汝在自家中

妹子手中抱

旅途卧草枕

游子实可怜(あはれ)(卷3-415)

这首歌唱出了对爱妻的眷顾与离别的悲苦,幽哀之情,寂寥中含蓄同情,恰如其分地将“哀”的情致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哀”将悲芳凄与同情的感情浑然为一体。而真正将单纯感叹的“哀”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的是《源氏物语》的著者----紫氏部。据日本学者上树菊子,大川芳枝的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哀”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紫氏部将“哀”(あはれ)之前加上了“物”(もの),这样就将主客观合一了。“物”是客观存在,“哀”是主观情感,两者“物心合一”其中“物”(もの)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风物,更可以为社会世象,人情百态,总之是以现实之物触内心之“哀”,大大丰富了“哀”的情感范围。这种“物哀”之情包含着赞赏、亲爱、喜爱、可怜、共鸣、同情、悲伤、怜悯、壮美、感动、失望等诸多情绪。这样“物哀”写尽人生世象,人间世情。值得指出的是,“物哀”并不是中国人望文生义而得到的“悲哀”之感,“悲哀”只是其中一种情绪而已。叶渭渠先生在其著作,《日本文学思潮史》就提出久松潜一博士将“物哀”特质分为五大类,“一感动,二调和,三优美,四情趣,五哀感。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这五类情韵我们都能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寻见清晰的影子,而其中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掩卷之后的哀感余绪缱绻流转而挥之不去。

对于“物哀”,叶渭渠先生认为“物哀”的思想结构是重层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人的感动,以男女恋情的哀感最为突出,第二个层次是对世相的感动,贯穿在对人情世态包括“天下大事”的咏叹上。第三个层次是对自然物的感动,尤其是季节带来的无常感,即对自然美的动心。”知堂先生的散文在对以上三个层面“物”的感动书写之下,更有“哀”之情的抒发。他或悲哀,怜悯,愤懑或愉快,亲爱,同情。将“物哀”之情挖掘入至情至理之处。物哀论

日本的诗歌多是短歌,日本的音乐旋律单调,日本的舞蹈动作缓慢,日本的绘画很少追求浓艳的色彩„„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物哀”情结造成的,你相信吗?

什么是物哀?“物”指自然万物,“哀”即悲哀,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的最直观的理解。中国古诗词中有一些诗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边落木萧萧下”、“昨夜星辰昨夜风”、“平林漠漠烟如织”„„都表达了因自然景物而诱发的一种哀伤情绪,与日本的“物哀”十分类似。然而这样理解并不全面。

物哀的含义比悲哀广。叶渭渠指出:“‘物哀’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的意思。”“在美的形态上‘哀’已经不是悲哀的同义语,因而本居宣长(十七世纪日本学者)将这种‘哀’的感动称作‘物哀’。”“对日本文艺中的‘物哀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悲哀美’。悲哀只是‘物哀’中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所包含的同情,意味着对他人悲哀的共鸣,乃至对世相悲哀的共鸣。”杨 薇指出:“所谓的‘物哀美’即指喜怒哀乐的种种感动和体验,其所展现的是一种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林林说:“物哀包括对人的感动、对自然的感动和对世相的感动三个层次的结构。”在不同的层次里,物哀可能是悲哀的消解、超越或深化。

物哀比悲哀恬淡。恬淡到什么地步?恬淡到“静寂”、“闲寂”甚至“空寂”的地步。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学生‘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作者有意识地将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叶渭渠说:“物哀作为日本美的先驱,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哀’中所蕴含的静寂美的特殊性格,成为‘空寂’的美的底流。”物哀的表现形式若十分强烈,那它就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叶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闲寂’这三种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态的艺术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深度。„„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当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日本国民性的特点„„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川端康成既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也“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叶渭渠更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质。

“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是个体体验,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美。”当用“言传”时,物哀不等同于悲哀。而当以“意会”时,它又确实表达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有时甚至是极深极痛的哀情。

物哀熏陶使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异化。“在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旗中,以纯白为底色,恐怕日本国旗是绝无仅有的。”日本人爱白色,是因为白色 像雪,而雪代表纯洁,且“雪容易消融,蕴含一种无常的哀感,与日本人的感伤性格非常契合”。日本的戏剧歌舞伎在“表现悲哀场面时,与中国、欧洲的戏剧惯用悲痛欲绝的夸张动作来表现其悲哀之深沉与巨大迥然相异,多采用静寂地忍受着悲伤的动作,让观众从更深层面去感受这个场面所表现的悲哀的心绪”。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歌都是雄壮的,然而“日本国歌带有哀调,连摇篮曲也很悲怜,闻之伤怀。这种‘物哀’的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与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日本列岛自古以来经常为雾霭所笼罩,自然风光留给人们的是朦朦胧胧、变幻莫测的印象。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一样在狭窄地域集中了如此之多的美景——雪山、海滩、山涧、峡谷、温泉、瀑布,林木葱葱,繁花似锦,小桥流水,幽雅庭院。故而说日本国土处处诗情画意并不为过。同时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一样,自古以来被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所频频袭击——火山、地震、雪灾、海啸、飓风、战乱„„多少年来日本人常看到的是美稍纵即逝,顷刻化为乌有。一切使他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是不稳定的。而佛教的传入,更强化了日本人的这种认识。杨薇说:“佛教所揭示的人生的虚幻感以及万物流转的‘无常观’更加速了日本人本已获得的朦胧的‘物哀美’意识的完成。”

世界上最能领会日本艺术美的民族,大概非汉民族莫属。茅盾说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了许多优秀作家,此与这些作家曾经留学日本有很大关系。许多中国作家热爱日本文化是发自内心的。叶渭渠说:“日本绘画很少追求繁复的结构和浓艳的色彩,多是结构简雅,追求中间色,注重线条的单纯性和色彩的淡泊性,以幽婉清丽的情趣为主,富于恬淡的韵味。日本音乐的旋律单调,却蕴含着无穷的妙味,让人心中回荡着余韵。日本舞蹈的动作柔和缓慢,却在其中显露出一种内在的张力。„„日本的和歌、俳句形式越来越短小,却可以准确捕捉到眼前的景色以及瞬间的现象,由此联想到绚丽的变化和无限的境界,更具无穷的趣味和深邃的意境。”郁达夫曾就日本文艺美的特征说过这样的话:日本文艺“在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义”。它“似空中的柳浪,池上的微波,不知其所始,也不知其所终,飘飘忽忽,袅袅婷婷。短短一句,你若细嚼反刍起来,会经年累月地使你如吃橄榄,越吃越有味”。戴季陶说:“日本的‘山水都是幽雅精致,好像刻意雕琢成功一样。这样明媚的风光,对于他们的国民当然成为一种美育’。”戴并且指出:“日本人审美的程度在诸国民中算是高尚而普遍。”周作人说:“日本国民天生有一种艺术的感受性。对于天物之美,别能领会,引起优美的感情。如用形色表现,便成种种美术及工业的作品,多极幽雅纤丽;如用言语表现,便成种种诗歌。就在平常装饰、一花一木,或食用食物、一名一字,也有一种风趣,这是极普通易见的事。”周作人曾就东京留学生涯写了一段怀念文字:“„„呜呼,我爱浮世绘,苦海十年为亲卖身的游女的绘姿使我泣。凭倚竹窗茫然看着流水的艺伎的姿态使我喜。卖宵夜面的纸灯寂寞地停留着的河边的夜景使我醉。再夜啼月的杜鹃,阵雨中散落的秋天树叶,落花飘风的钟声,途中日暮的山路的雪,凡是无常无告无望的,使人无端嗟叹此世只是一梦的,这样的一切东西,于我都是可亲,于我都是可怀。”鲁迅虽然对于日本文学的涉猎不及周作人广泛,但对于日本语言与文字之美,其感情不亚于其弟。他在译《桃色的云》的序言中说:“由我看来,日本语实在比中国语优婉。而著者又能捉住它的美点和特长,所以使我很觉得失去了传达的能力。”

第二篇:补物哀

第三章“哀“因素与日本文化的相互作用

日本文化传统中的“哀”因素内涵丰富,外延暧昧,深深渗入在日本各种类型的文化艺术以及日本人日常生活观念之中。受“哀’’因素的影响,日本人的美学理念、精神锤炼和表达特征都有着鲜明的特点。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具体作品,进一步分析“哀”因素为日本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和独特魅力。

(一)“哀“之美学意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之间同形感应的物哀理念。

“同形”是指自然风物与人都是有生命的感性物体, “感应”是自然风物与人之间生命意识的交流和体悟、情感活动的相通和互渗。既然, 自然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活体, 那么它们进入审美观照时, 自身就具有情感律动。自然景物本身就是情感形式。自然风物与人的交流就是生命和生命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感应。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也13衮出魁夷箸、蜜月梅译,美的悸愫,广嚣:广嚣雾葬楚犬学&舨毒±,202_年舨,繁s8交。i6将自然的枯荣与人物的生死哀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随着人物的喜怒哀乐、宦海沉浮,随着社会的兴衰荣辱,紫式部笔下的自然也进行着兴荣与残败的交替。例如铜壶更衣死后,桐壶天皇经常望着明月,缅怀往事: 往日每逢花晨月夕,也有丝竹管弦之兴,那时这更衣有时弹琴,清脆之音,沁人肺腑;有时吟诗,婉转悠扬,迥非凡响。她的声音笑貌,现在成了幻影。深秋有一天黄昏,朔风乍起,顿感寒风侵肤。皇上追思往事,倍觉伤心。桐壶天皇死后,源氏赴北山拜谒父皇陵墓时,写道: 墓道上蔓草繁茂。踏草而行,晓露沾衣。云遮月暗,树影阴森,有凄凉惨栗之感。夕颜猝死时,作品极力渲染荒凉山庄的阴森怪异氛围: 四壁发出回声,光景异常凄惨。时候已过夜半,风渐渐紧起来。茂密的松林发出凄惨的啸声,怪鸟发出枯嘎的叫声。源氏贬谪须磨时,作品以萧瑟秋风、惊涛骇浪、无声冷月、寂静冬雪来衬托源氏的悲凉心情: “须磨浦风吹来的波涛声,夜夜近在耳边,凄凉无比。” “但闻四面秋风猛厉,那波涛声越来越高,仿佛就在枕边。眼泪不知不觉 地涌出,几乎教枕头浮了起来。” 《源氏物语》中,这类融情入景、情景契合的描写,俯拾皆是。同时,紫式部还擅长运用自然景物象征人物身份。例如紫姬居住的六条院春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把正室夫人的雍容华贵映衬地淋漓尽致,而末摘花居住的寒舍则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表现了没落贵族的凄凉,预示着她被抛弃的命运。自然景物本来是客观存在的,17但是观者的心情却会为它们蒙上不同的色彩。紫式部强调了自然美是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发生的,是人主观感受到的并且受主观情绪影响的一种美感。《源氏物语》的出现,宣告了日本古代文学摆脱汉文学的模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那便是物哀美理念。

(二)“哀”之精神锤炼:物我两空,轻生尚死的死亡文化。日本人对于死亡的理解和面对死亡的态度是非常特殊的。他们把死亡看作是最崇高的美,他们能够坦然地应对无常的自然和人生,冷静地直面鲜血和死亡,他们用民族性格中的“哀”情绪,不断地锤炼着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死亡文化。首先它同样源于日本民族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今道友信称之为日本人的“基于植物的世界观的美学观”。①一棵千年老树新发了“显得特别娇嫩”的绿叶, 老树那种“扎根大地, 支撑天空”的姿态, 无疑是美的, 因为它是“大自然与人的生命的永恒的象征。”③可这棵树同样会给日本人带来浓重的“哀伤”:“坐在具有几百年、上一二千年树龄的大树树根上, 抬头仰望, 自然会联想到人的生命的短暂。自然风物的随季荣枯, 不仅造就了大和民族悲物悯人的悲悯情怀, 而且启动了他们生命体验中那种虽与自然风物同根同源却不能同体同归的无常感和哀伤感: 就象树叶和树干, 叶落树犹生;就象人和大自然, 一个短暂即逝, 一个天长地久——这种哀伤,日本人从人生的短暂得出生命的珍贵和生命的喜悦, 进而上升到关于生与死的美学思辩 ① 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 第191、192 页。

② 伊恩·布鲁玛《日本文化中的性角色》,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67 页。③④《川端康成散文选》, 第282、293 页。

⑤ 韦小坚等《悲剧心理学》, 三环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37 页。⑥ 东山魁夷等《日本人与日本文化》, 第17 页。

⑦ 东山魁夷《一片树叶》, 见《心灵的回声——我与自然》,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86 页。

这就是日本人的深层心理结构: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抱着宿命的精神, 为着拼命的人生。源生于“自然感悟”的这一份对生命的浓重伤叹, 表现在审美上, 就是日本民族对“哀美”的追求。明白了“哀”统一于“美”的过程,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日本美学何以对“哀”那么看重了, 也就明白了日本许多文学作品为何都显示出一种“哀美”的品貌。最典型的如川端康成的几部代表作, 虽然所写题材不同, 但均含有本居宣长所言的情感上的“不如愿”:《伊豆的舞女》描述了初恋情思的郁结难言;《雪国》可以说表现了主人公精神和情感的无所依附;《古都》则描写了姐妹难聚的相思之苦——因而都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然而正是这种“哀愁”情调创制了作品独特的审美氛围, 使情感上的“哀”升华为艺术的美, 达到了“哀与美”的高度融合。其次在宗教方面,在死亡文化与由中国传入的佛教禅宗相互影响作用下,形成了一种对生命从衰微到死亡的“死亡之美”的独特诠释,即追求物我泯灭的空寂之感一一“物“ 的死灭才能得到“心”的深邃。最能体现禅宗这种“空寂“之感的莫过于俳谐诗人松尾芭蕉的作品及其美学理念。松尾芭蕉最负盛名的一首俳句是他在1686年写下的《古池》: 14铃木人拙蒋,禅与日本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4页。携彭修银、邹坚著,空缴:日本民族审美的最扇境界,华中师范大学学撒,202_年第44卷第1期,第11 受。19蛙飞‘=扣水力孛之(古池塘,蛙儿跳入水声响)这首诗以有声衬无声,手法颇似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营造出了一种明净深远、逝玄空寂的禅意。1694年,松尾芭蕉因病在旅途中去世,时年五十一岁。在去世之前,芭蕉鸳下了缝的绝笔: 旅也病允C梦C土枯野老加c于廷为(途中正卧缡,梦绕荒野行。)人生是走向死亡的旅途,芭蕉走到了最后一程,却仍未止步。

再次在民族精神方蕊,死亡文化同日本武家精神互相影响,形成了极具悲剧意识和自律效果的武士道精神。禅宗“生死如一”的生死观和“勇往直前’’的道德教诲,将武士道演变为禅宗死亡哲学的实践之道。同时,武士道也受到了物哀意识中亦悲亦美的死亡审美意识的影响,并且以切腹的方式实践了他们的审美理念。禅宗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时刻锤炼着日本人的精神境界,也在锤炼着日本传统文化精神。它们直接影响了许多日本文化式样的产生与发展,例如茶道追求的“禅茶一昧’’,书道流派的“禅宗样”,佛教绘画和水墨山水画对禅境的追求,园林艺16日本人把腹部当作内心,从而切腹就成了向人们展示自己内心清白的一种方式。17两乡信纲著,佩珊译,日本文学史,北京:人民义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8页。21术注重“物我一如”,剑道注重“武德”的修炼和意志品质的修养等。

(三)“哀”之表达特征:极端偏执、矛盾统一的多重倾向。日本人的性格中存在着多种极端的矛盾统一。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在其著作《菊与刀》一书中,就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和极端性做出了如下论述: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驯顺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叉好新。这些特点全都有极端的表现。18 日本人热衷于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极端的情绪和性格。他们一边用唯美而温情甚至虚幻的文字、色彩来装点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一边用冷静到凛冽甚至无情的手法、态度去描述一些骇人听闻的故事;一边追求着古典的韵律,传统的写作模式,一边又恨不得抛弃一切旧有的模式,让自己的创作完全、绝对的现代化。正如露丝·本尼迪克为其著作选择的切入点:菊与刀一样,菊花是同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天皇朝代的代表性理念是物哀,武家文化的精粹是武士道。而日本现代两位最负盛名的作家一一川端康成与三岛由纪夫,恰好分别是物哀理念与武士道精神的忠实追随者。可以说,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刚好处于日本古典美的两个极端。他们一个强调物哀美,追求纤细风雅,哀怨虚幻,作品充满了阴柔美,风格与《源氏物语》一脉相承;另一个倡导残酷美,追求冷静而真实地再现场景与人物心理,将武士道精神奉为典范,尽管川端和三岛在审美情趣和文学主张上有着如此大的差异,他们的文学主题,甚至是他们一生中关注的主题却惊人的一致,那就是两位文豪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反复审视着哀伤和死亡,最后更是将自己的生命也投入到了对日本传统精神的追求和实践之上,通过自杀的方式,走上了寻求精神上超越现实的最高艺术一一“死亡之美”的道路。川端笔下的死亡带着温情和救赎。如《千只鹤》中的太田夫人,一生为疯狂的不伦之恋所困,连自己的女儿都为她感到羞愧,可是当她自杀后,她的女儿文子却“逐渐觉得她美了’’,并且认为“那不是家母的罪孽,19叶渭渠著,川端康成谈创作,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5页。∞《叶隐闻书》,简称《叶隐》或《叶隐集》,是江户时代在佐贺藩传诵的一部描述武士修炼、武上道精神修养的书籍,“叶隐”喻指武.L犹如叶荫一般,隐藏在暗处“舍身奉公”。21叶消渠,唐月梅,20世纪日本文学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2_年版,第353页。23那只是她的悲哀’’教。于是,背德之爱通过悲褒转化成了美,自杀成了太田夫人的救赎。如果说川端康成追求的死亡之美是如樱花凋落般的“消失之美”,那么三岛由纪夫追求的死亡之美无疑是一种如武士折刀般彻底、断然的“毁灭之美”。在三岛自传式小说《假面自白》中,他曾多次幻想自己战死、被杀害时的情境,并且会涌上一股英名的快感。他还热衷于幻想青春健美的身体遭受残害时的情景:..二十岁光景的年轻人那股子幼狮般的柔韧胴体,..让你从衣兜里掏出了一把小利刀采。你走近替死鬼(指前面的柔韧胴体),用刀尖轻轻地胳肢和爱抚他那紧绷的侧腹的皮肤,..小刀沉甸甸地扎进了他的侧腹,..犹如插进刃鞘,以冷静的姿态埋在欺负颤动的肌肉里。血泉冒着泡沫子涌了上来,沿着柔润的大腿流淌。23 以冷静的姿态残酷地毁灭青春与阳刚,这便是三岛由纪夫对最高之美的定义。川端康城和三岛由纪夫都在追求这各自的死亡之美,而事实上,由于深受“哀“ 因素的影响,哀伤和死亡几乎可以说是日本一代又一代文学艺术家绕不开的主题。可是与此同时,日本文学艺术中对“生”的追求却绝不亚于对“死“的渴望。川端康成在太困夫入叁杀后借助文子之口说出了“死是拒绝一切理解的,因为谁都无从原谅她”24;而三岛由纪夫更是将“生+青春=美’’作为与“血+死嚣美”相并列的最裔之美的方程式。生与死,唯美与残酷,温情与冷静..日本文学艺术家们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总是带着极端偏执、矛盾统一的多重性。

第三篇:哀悼词

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迟明明。怀着沉重的心情在遥远的祖国家乡。对她的英年不幸遭遇表示沉痛的哀悼,并愿他的家人节哀顺变。

素萍,你是我们的好同学,好朋友,好哥们。你却这么无辜离开了我们!明明,自从获悉你在国外出事的消息后,我们为你祈祷,在同学录上联名为你祈祷。从那以后,你的身影就常在我们脑海里涌现。

明明,记得吗?以前在上高数复习课时,遇到难题杂题,你总是自告奋勇的努力化解,然后再仔细的分析讲解给大家听!

在这个悲痛欲绝的时刻,我们做为明明生前的同学和朋友用我们泣血的心声告诉她身心疲惫的父母和热爱她的父母,亲友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心和你们一样在流血,和你们一样的难过和悲伤。明明,你为什么连句告别的话都没有留下,就这样匆匆的走了?你睁开眼睛再回家乡看看我们一眼吧!你这个不守信用的傻瓜,你说过要回来和我们好好聚聚的呀!这么不守诺言呀!你知道吗?你的父母亲友„„有多么的伤心吗?你走得太快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你那真挚的微笑和充满活力的身影,再也不能和你面对面地谈心了,我们不明白生活为什么这样不公?就这样夺走了一个善良朴实,聪明能干的人。就是到了今天,我们仍无法相信也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永远不能!明明,我们永远记住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既然你不幸地离开我们而去,我们从心底里为你祈福!如果天堂很冷,请记得多穿些衣服,如果天堂很远,请记得穿你那双NIKE.如果有天堂的话,我希望你能找到你那对翅膀.要学会保护自己,要懂得珍惜自己,更要知道.爱...可以让我们记得一切。昨天晚上,我们抬头望天,在云层的间隙里看到了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星,是你吗?明明?我知道,那一定是你,天使把你永远的留在了他的身边了.在这里,想起了周华健的一首歌,朋友......正如歌中唱的:

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

安息吧!明明,我们将永远怀念你,就像你自己所说的一样:“流星虽美,却短暂,我就是那一颗流星,虽短暂,却灿烂辉煌过,所以人生无悔”!相信在来世,在天国的花园里,我们一定会再次重逢!(张艺)

第四篇:哀悼词

哀 悼 词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大家 好!

杨朝香的母亲在石炭湾入住几十年来,一身清贫,与人无争,独身一人将儿女护养成人,现如今已是儿孙满堂。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您哀悼,您的去世是我们史料不及的,您的离开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虽然我们无法扭转生命的乾坤,可我们永远记得您的音容笑貌,在这里,我们惟有真诚的祝福老人家您一路走好,也请老人家您保佑您的子孙后代幸福安康。

最后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在万忙中抽出时间前来帮忙,万望大家于农历腊月十九日早上10点钟短送一程(在石炭湾杨强老屋基处还山安葬),孝家在此嗑头谢恩!今后各位有乔迁之喜、金榜提名、大小喜事,孝家慢慢酬劳!

第五篇:哀悼词

追悼词

各位亲友、各位同事: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的好同事罗如意同志。

罗如意同志于202_年4月4日因病去世,享年44岁,英年早逝,在此,我谨代表焦作光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300余名员工,对罗如意同志不幸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罗如意同志一生对工作积极主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自202_年3月加入光源电气以来,她总是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业爱岗,在南水北调等多次时间紧、任务重的重要生产项目中担当重要角色,克服了各种困难,加班加点忙生产,亦毫无怨言,因优秀突出的表现,屡次受到表彰;对同事,她为人正直,真诚豪爽,公平公正,受到大家的尊重,不论是在质检部任职抑或担任钣金一车间主任期间,她都把同事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尽心帮助解决,而她自己展现给大家的,总是那么开朗,那么自信。灿烂爽朗的笑容,乐于助人的品质,积极进取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是她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

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好同志,竟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离我们远去了。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我们内心充满了惋惜与哀伤,充满了不舍与怀念,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事,而她的家庭,失去了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这怎能不使我们哀切神伤,但是,请大家坚强,请大家将她的音容笑貌,她爽朗的笑容,她认真工作时的神情,铭记在我们心中,并化悲痛为力量,将她对家庭以及对工作无私的爱,发扬光大,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告慰罗如意同志在天之灵,以慰藉身边生者沉痛的哀思。

罗如意同志,请您安息!祝您一路走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