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球中的物理知识
四川师范大学 数字媒体与游戏设计系
台球中的物理知识
组长: 组员: 时间:
四川师范大学 数字媒体与游戏设计系
目录:
台球中的物理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台球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基本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瞄点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反弹球的瞄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怎样控制母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物理学中的碰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与打台球直接有关的碰撞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台球简介:
台球源于英国,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台球也叫桌球(港澳的叫法)、撞球(台湾的叫法)。台球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台球也叫桌球。它是世界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台球就是利用碰撞的一种游戏。主要体现在物理力学。主要是动量守恒定律。每个球质量都一样就不考虑了。最开始击打的那个球的速度平方等于击球之后所有球各自的速度平方和。角度很重要,球的自旋方式也有讲究。
基本规则: 一.斯诺克台球球台内沿长350厘米,内沿宽175厘米,高85厘米。22个彩球共分8种颜色,红色球15个(1分),黄色球1个(2分),绿色球1个(3分),棕色球1个(4分),蓝色球1个(5分),粉色球1个(6分),黑色球一个(7分),白色球1个(主球)。
二.开球前主球可在开球区(D型区)内任选一点位置。开球必须首先直接或间接击中红球。按照击落一个红球再击落一个彩球的顺序直至红球全部落袋。其中彩球落袋后放回原置球点。然后按照彩色球的分值从低到高依次为黄、绿、棕、蓝、粉、黑色球击落袋中。
三.当台面上只剩下黑球时,击球入袋或犯规都会使比赛结束,这时如果双方比分相等则重新放置黑球,进行决胜期比赛,此时无论谁击球入袋或犯规都使比赛结束。
四.遇有下列犯规行为,应判罚分(分值小于4分按4分罚分,大于4分按自身的分值罚分):球未停稳就击球;击球时杆头触击主球一次以上;击成空杆;主球击目标球后自落;击球时双脚离地,开球时主球未放入开球区(D型区);击成跳球;击球出界;主球首先撞击非活球;击球时,球员的衣服、身体、球杆及佩戴物等触动台面上的球。
五.下列犯规判罚7分:击红球入袋后,尚未指定球就开始击球;击进红球后,未报彩球又击打红球;不使用白球而使用其他任何一个球作主球。
台球瞄准方法:
四川师范大学 数字媒体与游戏设计系
偏离比例与三角函数:
偏离比例:定位瞄准点的方法 “半球法”固然是一切瞄准方法的基础,却不怎么具有实际操作性。
所谓瞄准点,就是当你击出母球时,球杆尖所对的方向,而瞄准点与母球的接触部份就称为接触点。当母球击中目标球时,目标球就会往击中那一瞬间两球中心点连线的延伸方向前进。如果这一条联线的延伸正好对著球袋,则目标球就会不偏不倚的落入球袋中。因为如果这一条延伸线正对着球袋,就表示当母球击中目标球时,母球、目标球与球袋正好在一直线上,而力量来源就是延伸线上的母球与目标球的接触点。不过我们在前面也提到球与球袋很少同时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条“联结中心点的延长线”运用在基本的聚球技术上,而发展出可以将目标球击落球袋的技术。
再说得详细一点,就是如果我们要轻易地找出目标球上的正确瞄准点,就必须先在脑中描绘出你所想要击落的目标球与球袋之间,有一条中心点至中心点的联线,而这一条假想线与目标球外围的切点,就是最理想的瞄准点。
瞄点的选择:
一.无旋转瞄点
基本的大家都会,这里主要是说一下薄球的瞄法。当母球碰到目标球的那一瞬间,会产生一个磨擦力,所以打薄球的时候,要稍稍再偏开一些,有时候好象是打不到球的位置就是刚刚好的位置,这个要在实战中自己去总结。
二.有旋转球的瞄点
这里说的旋转主要是指母球往前和往后有一个旋转的力,这个时候,母球碰到目标球会产生更大的磨擦力,所以有些球明明是对正了的,但是打出去了却就是进不了,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当你把磨擦力考虑进去了的时候,你的瞄点就要再偏开一些,这样就刚好是进球的角度。
三.偏杆的瞄点
偏杆会让母球走一个弧线。(根据力的合成原理,就是在现实中母球也会有一个弧线,只是那个弧度不大,没有可乐吧这样夸张)。所以,旋转球的瞄点,要更加偏开一些,偏开多少才合适不好掌握,只有凭经验。当然不同的偏杆方向你要偏开的方向也就不同。
所以,偏杆应该在母球和目标球近的时候用比较稳当,因为这个时候母球偏开的弧度不大。就算是偏开也只需要一点点就够了。
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当你打母球的下偏杆的时候,因为母球有个向后退的力,所以母球前进的速度会减慢,这个时候母球的弧度会加大;当你打母球的上偏杆的时候,母球的前进速度较快,弧度也就相应较小。加上一定的角度会使这个弧度加大。
反弹球的瞄点: 击打目标球以后,目标球前进吃一库再反弹进袋。理论上就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不再多说,这里只说以下两点:A.反角度反弹的时候,要考虑磨擦力。B.正角度反弹的时候,由于目标球反弹会碰母球,所以应该加上一定的低杆,一般用得比较多的就是大力全退加三十度左右。
台球中的白色球。又叫“首球”“白球”等。在各种台球比赛中,无论斯诺克、美式落
四川师范大学 数字媒体与游戏设计系
袋还是九球比赛中,球手对球的击打方式只能通过用球杆撞击母球来进行。碰触其他任何球都是犯规的。球手对母球的控制在台球比赛中非常关键。母球的走位也是有很深的讲究,只有台球大师才能对它有精准的控制。
母球有无数的撞点。球技越高明的人,就越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微妙的撞点而使母球本身产生极其微妙的转动,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能够照着九个基本撞点,就能使母球有效地转运了。
(1)撞击中心点
(2)撞击中心上(推杆球)(3)撞击中心下(拉杆球)(4)撞击右侧(右旋转球)(5)撞击左侧(左旋转球)(6)撞击右上(右旋转推杆球)(7)撞击左上(左旋转推杆球)(8)撞击右下(右旋转拉杆球)(9)撞击左下(左旋转拉杆球)
怎样控制母球: 当你打这一杆球的时候,就得把母球走到好打下一杆球的位置,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走位。
一、无旋转的走位:
这个时候主要是击球点的选择,目标球所进的袋的选择和力度的控制。白球碰到了目标球以后,会按两球的切线方向反弹。
1.当目标球离袋口较近的时候,击球点的选择就相应会多一点,你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走母球的位,看看反弹以后会向哪里走。
2.同样一个球,你可以进中袋,也可以进底袋,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击打以后能走到下一个球位的那个袋口,当然,这样可能会给击球带来一点难度,所以击球一定要准。
3.击球的力度也是决定白球会最终停在什么地方的一个关键,在选择击球角度的那个下面有一个力度控制,你可以调节它,选择不同的力度,而当你打熟了以后,一般都是*手感来控制那个力度的,这个只要多练就可以了。
二、旋转球的走位: 1.低杆
大家都知道当击球点在中点下面的时候,母球击打到了目标球后会往后退,一般来说,击球点越下,退得就越多。
当然,仅仅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得配合上角度。(角度是指球杆有球桌面的夹角),那么加多少角度才合适呢?加了角度以后,母球又会怎么走呢?应该加多大的力度来配合呢?这里就有一个力度的合成和衰减的问题了。
A:当母球击打的是目标球的正中的时候,若力度的衰减不大,那么角度越大退得就更远;若力度衰减较大,那么旋转的衰减也相应较大,这个时候,就算是加上大角度也会因为旋转的衰减而退不动了。
实战中是这样的:近球加大角度退得较远,远球加角度一般在三十度左右退得较远(这里是指的全退+大力而言,若不是全退,那么角度会有相应的变化,击球点越*近中点角度相应要调大一点)B:当母球击打的是目标球的侧面的时候,角度是以45度为分界的。具体的理论如下: 母球击打目标球以后,全退加45度角,若无力度的衰减,母球会向两球的中心连线方
四川师范大学 数字媒体与游戏设计系
向反弹,角度小于45度,会向母球前进的方向偏出,大于45度,会向反方向偏出,击球点偏向中心点越近,偏出就越大,力度衰减越大,向母球前进方向偏出就越大.退的力度会因为击球点的不同而不同的,击球点越薄,反弹的分力越小,退得就自然不远,越厚就越远,当然有力度的衰减相应退得就不够远,这个大家可以细细去体会。
2.高杆
当击球点在母球的中点上面的时候,母球击打到了目标球以后,会往前跟,击球点越上,跟得就越多。
A:击打目标球的正中的时候,角度的大小和力度的衰减原理同上,这里不再缀述。B:当母球击打的是目标球的侧面的时候,全跟加角度,母球就会向切线的角度方向前进,举个例子:全跟加三十度,那么母球前进的方向就是和切线的三十度角。当然这里还得考虑力度的衰减和磨擦力,会有小小的偏差。
C:若目标球的前方还有一个球挡住,由于那个球的反弹,而你现在又是加的大角度,跟进的速度较快,就会有两次击球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两个相贴的球会在加大角度的情况下两个球都一起进的原因,大家可以在实战中去体会。
3.偏杆
当击球点在中点的左边或是右边的时候,母球碰到库边会向相应的方向反弹。击球点偏左的时候,碰到库边就会向左边跑,击球点偏右的时候同理由于是碰到库边有个反弹力,再加上偏杆让球产生旋转和库边的产生的磨擦力,这个时候母球走的方向就是两个力的合成的方向,这里同样有个力度的衰减的问题,基本原理同上面的旋转相同。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加大角度有时候反而没有加小角度碰到库边反弹的角度大的道理。所以,打偏杆的时候,你可以试试加大力再加小角度的偏杆,会有惊人的偏转.因为没有具体的参数可以对比,而我对这个也只能凭经验,这里就不作理论上的阐述了。4.勾球
勾球是指母球碰到库边反弹再击打目标球的击球方法。
A:基本理论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反弹的线是按和库边相差半个球位来计算的。
B:当母球吃库反弹的时候(即碰库边反弹),高杆和低杆会有所衰减,但是还是能跟进和退回,所以勾球的时候,是可以加上高低杆的
C:高低杆和偏杆的结合
高偏杆吃库后碰到目标球会按目标球前进的方向跟进 低偏杆吃库后碰到目标球会按目标球前进的反方向反弹
物理学中的碰撞: 物理学中的碰撞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两类。所谓完全弹性碰撞就是理想化的碰撞——在碰撞中没有能量损失。平时我们将那些材质较硬的物体间的碰撞均近似地视为完全弹性碰撞,譬如钢球之间、玻璃球之间、钢球与硬质地面之间等。非完全弹性碰撞就存在有能量损失,这也是我们常见的碰撞类型。在发生非完全弹性碰撞时,若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在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这种碰撞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其能量损失属于最大的。
无论是完全弹性碰撞,还是非完全弹性碰撞,它们均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较之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更广,它除了适用于宇宙星体间的相互作用,也适用于微观世界中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有(对心)正碰和斜碰两种形式。对台球来说,在击打过程中,根据主球与目标球的位置不同,基本都是采用正碰和斜碰的击打方式。在斜碰的击打方式中,四川师范大学 数字媒体与游戏设计系
还要根据需要选择主球与目标球碰撞时的角度θ,这是打台球必须掌握的技巧。
碰撞现象发生在很多体育项目之中,譬如跑步——脚与地面的蹬踏;跳高、跳远——脚与地面的蹬踏;足球——脚与足球之间的撞击;篮球——运球时球与地面的碰撞及球与篮板撞击而入筐;排球——手与排球的直接撞击而形成垫球或扣球;羽毛球——球与球拍之间的撞击;乒乓球、网球除了球与球拍之间的撞击,还有球与桌(地)面之间的碰撞;……。
打台球中碰撞更为明显,除了主球与目标球之间的碰撞外,还有球杆与主球的击打,目标球与台球桌边缘的碰撞。若掌握不好碰撞规律,那么台球肯定是打不好的。
与打台球直接有关的碰撞规律: 首先说说球杆与主球的撞击,这是台球玩者技艺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台球玩者除了掌握正确的站姿和握杆外,球杆击打主球是打台球的一个难点。球杆击打的力度、部位决定了主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这里仅仅介绍一下球杆正常击打主球(球杆直接击打主球的中部)的情况。
根据动量定理,主球在球杆击打后的速度大小与球杆给与球的冲量大小有关。球杆的冲量由在击打中球杆施与球的力大小与作用时间长短决定。动量定理告诉我们,物体受到冲量I作用后,会引起物体动量P的改变,其表达式为 I = ΔP,即 FΔt = ΔP。要使得目标球速度改变较大(但动量改变量为一定),可以采用两种基本方法,一是通过球杆施加较大的击打力,但击打时间较短;二是通过球杆施加较小的击打力,但击打时间较长。球杆的击打力大小可以控制,击打时间是通过操控球杆来实现的。若台球玩者猛的出力击打,击打后即停杆,那么这样击球时间就很短;若台球玩者均匀施力并让球杆沿着施力方向继续延伸,那么这样击球时间就较长。
下面我们分别来研究一下在打台球中,出现主球与目标球正碰或斜碰的情况:
以下取一种简单情况为例来分析——目标球原为静止的。设主球的质量为m1,击打后的速度为V1,目标球的质量为m2,碰撞后主球的速度为V1',目标球的速度为V2'。
第一种情况:正碰
一.若发生完全弹性正碰——碰撞过程中能量与动量均守恒。对以上解出的答案进行一下讨论:
若m1 >> m2,则碰撞后m1的速度基本不变,而m2则以m1原两倍的速度向前运动; 若m1 > m2,则碰撞后m1的速度减小,而m2则以较大的速度开始向前运动;
若m1 = m2,则碰撞后速率交换,即m1静止,m2以m1原有的速度运动。台球的主球与目标球的质量是相同的,若采用一般击打方式,应出现主球静止,目标球则以主球原有速度运动(速率交换)。若球杆击打主球的位置不在目标球的中部,偏上或偏下击打,主球会发生旋转,碰撞后则会出现主球后退或主球继续向前运动的情况。
若m1 < m2,则碰撞后m1反向运动,而m2则以较大的速度开始向前运动;
若m1 << m2,则碰撞后m1以较大的速度反向运动,而m2则基本不动。这相当于一个球撞墙一样。
若m1、m2、v1已知,完全可以根据以上公式来计算碰撞后的V1'、V2'。以上五种情况的讨论,只是为了说明有关碰撞的规律,对于打台球来说,发生的应只是第三种情况。
二.若发生一般正碰——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但能量不守恒。也可以按照以上五种情况来讨论,由于碰撞中存在能量损失,因此碰撞后各自的速度大小都会较弹性碰撞为小。
涉及碰撞,必然要说说“恢复系数”e。直白地解释,恢复系数是反映碰撞中能量损失情况的一个物理量——若e=1,则为完全弹性碰撞,没有能量损失;若e=0,则为完全非弹性碰撞,能量损失最大;若0 < e < 1,则为非完全弹性碰撞,有能量损失。
四川师范大学 数字媒体与游戏设计系
实验证明,对于材料一定的两个球,碰撞前相互接近的速度越大,碰撞后分离的速度也越大,而且是成正比的,即其中v1、v2分别为碰撞前两球的速度,v10、v20为碰撞后两球的速度,比例系数e就称为恢复系数,它由两个球的材料性质决定。
第二种情况:斜碰
先讨论完全弹性斜碰,建立直角坐标系。设主球沿Y轴正方向以V的速度斜碰目标球,碰撞前两球的球心连线与X轴夹角为θ。在发生斜碰时,若θ角较大时,在击打后两球分离角度较小;若θ角较小时,在击打后两球分离角度就较大。
以两球为系统,则满足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设碰撞后,主球X方向的速度分量为V1X,目标球X方向的速度分量为V2X;主球Y方向的速度分量为V1Y,目标球Y方向的速度分量为V2Y。联立可求解出V1X、V1Y、V2X、V2Y。若为非完全弹性斜碰,则碰后V1X、V1Y、V2X、V2Y的大小较完全弹性斜碰为小。
下面讨论目标球与台球桌边的碰撞,设为完全弹性碰撞。目标球以速度V1并与桌边缘夹角α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由于没有能量损失,对速度可作以下分析,速度V1分解为垂直桌边缘的V1X和沿着桌边缘的V1Y;发生碰撞时,V1X大小不变、方向反向为V2X,V1Y大小与方向不变(V2Y);V1X、V2Y的合速度即为V2。这样目标球与桌边缘碰撞后反弹,速度大小不变,其角度满足θ1 = θ2,这与光线斜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的规律一样。我们常看到台球玩者在准备打这种球时,常沿着桌子转圈在比划,就是在作反弹的测量。
通过以上介绍,你对台球运动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是否多了些了解?!你也可以去试试打一下台球,来修身养性和健身。
第二篇:台球相关知识测试问答题
台球相关知识测试问答题
1、台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台球也叫桌球、撞球。那它是发源于哪个国家?
美国 英国 中国 法国
2、现在的台球已发展成为多种多样:有中式八球、俄式落袋台球、英式落袋台球、开伦台球、美式落袋台球和斯诺克台球,其中以哪个类型最为普遍,而且被官方认可,已成为一项国际比赛项目?
中式八球
英式落袋台球 开伦台球 斯诺克台球
3、世界台球联盟是国际台球活动的组织机构,行政中心设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负责世界性的台球比赛。它的总部设在:
英国伦敦
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 瑞士伯尔尼 美国旧金山
4、在这一年,中国成立了中国台球协会。同年,上海举办金花杯台球巨星大赛,也是我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高水平的比赛。请问这是在哪一年?
1986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5、斯诺克台球是世界上流行的主流台球项目之一。斯诺克台球球台内沿长350厘米,内沿宽175厘米,高85厘米。22个彩球共分8种颜色。请问其中红色球共有多少个?
14个 15个 17个 20个
6、在斯诺克台球中,有6颗彩球,分别有不同的分值,请问其中咖啡色的彩球分值是多少?
3分 4分 5分 6分
7、斯诺克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比赛项目之一,请问在斯诺克单局比赛中,单杆的成绩最高分是多少?
128分 136分 147分 155分
8、目前为止,斯诺克一局单杆的最年轻记录是丁俊晖在2007年温布利大师赛对决汉密尔顿的第七局打出的。请问当时他几岁?
17岁 18岁 19岁 20岁
9、专为职业斯诺克选手设立的,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准最高的斯诺克比赛是:
世界职业锦标赛 F.U.T.国际赛 英国公开赛 上海大师赛
10、英格兰人,三次世界锦标赛冠军得主,特点是左右开弓,击球速度快,有绰号“火箭”的是哪位球员?
约翰·希金斯 罗尼·奥沙利文 尼尔·罗伯逊 丁俊晖
脑力学院为您编辑,更多请访问脑力学院:www.teniu.cc
脑力学院-有奖在线问答,常识测试网站!
第三篇: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
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
体育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平时同学们在体育课中,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其实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都渗透着许多物理知识。体育与物理形同兄妹般亲密。下面介绍几个最常见的用到物理学原理的运动现象:
一、举重中的物理知识
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上场之前总要在手上擦些“白粉”。这些“白粉”是镁粉,擦过之后,可增大手与被握物体的摩擦,减少运动中的失误。
二、跑步中的物理知识
短跑运动员在短跑时要换穿短跑运动鞋,这种鞋的底部安有小钉,运动员在高速奔跑时,小钉可以扎进跑道,有效地防止运动员打滑摔倒。跑步越向内跑道,跑的越快,这是向心力的缘故。跑到终点后,会继续前进一段路程,这是惯性在起作用。
三、游泳中的物理知识
游泳穿“鲨鱼衣”在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特殊的游泳衣──“鲨鱼衣”。穿这种游泳衣的目的是减小运动员与水之间的摩擦,提高成绩。
四、球、投篮、乒乓球、足球等球类中的物理知识
(一)铅球投远
速度:速度快,瞬间爆发力,投得就远。因为初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投掷的也越远。我们查阅书本知识知道S=v2Sin2a/g,当a不变v越大S也越大。当v不变时,a=45°时,S最大。
(二)投篮:角度成450角投进的成功率较高
距离越近,投进的成功率。碰板时,几度打过去,会几度弹回来。查阅相关的知识我们作出的解答是:在碰板中,若以几度打过去,就会以几度返回来,这道理与光的反射定律是相似的。对于投篮距离越近,投中率越高,是因为球在前进过程中还一边不断地下落,若距离近一些,下落的距离也会小一些,这样命中率也就大了。
(三)乒乓球中的物理知识
接球,击球时球从运动→静止,静止→运动。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球击中网,网会发生变形。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当乒乓球瘪了,放入热水中一烫,就会恢复原状。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从高出落下,再回升,势能→动能→势能。越高的地方落下,转化成的动能越大,被反弹上去越高。
(四)足球中的物理知识
1.球越滚越慢。在球场上踢出的球越滚越慢,最终停下来。这是因为踢出的足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沿原来的运动方向继续滚动;而在运动方向上只受到了滚动摩擦力的作用,这个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阻碍足球滚动,使球越滚越慢,所以球最终停止运动。
2.守门员接球。当队员大脚射门时,球速可以高达100千米/小时。如果守门员用胸部停球,那么胸部所受到的冲力将高达1500牛;如果用手接球,冲力要减少到500牛。这是因为通过手臂的运动可使球的制动距离延长3倍的缘故。
3.守门员扑点球。守门员扑点球时,扑住的成功率一般只与守门员的判断反应能力有关,为什么呢?因为点球的位置距球门只有9.15米,射门时球速可以高达100千米/小时,这样球到球门的时间大约是0.32秒,而人脑的反映时间大约是0.6秒,这样足球
到球门的时间就会远远小于人脑的反映时间,所以守门员根本没有时间调整自己的意识,因此点球的扑住与否跟守门员对进球方向的预先判断直接有关。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们在看点球大战时,球明明向球门左边飞去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就不足为奇了。
4.运动员绊倒时前倾。快速奔跑的运动员被对方运动员的脚或身体绊住时,都是向前倾倒。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的下半身由于被绊住而停止了运动,上身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奔跑的运动员绊倒时向前倾倒。
5.喷雾疗伤。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相互碰撞跌倒后,常看到运动员双手抱腿,在地上翻滚。这时,队医就会迅速进场,从药箱中取出一只瓶子,对着球员的伤痛处喷出一股白雾,一会,伤员疼痛消失,就可以重新入场比赛了。实际上这是因为瓶中装的是“冷气雾镇痛”,它是由氟氯甲烷配一些镇痛治伤药组成,这种药液从喷嘴喷到伤处时,迅速汽化成雾状。由于汽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运动员受伤处温度将急剧下降,血管收缩,神经麻痹,于是痛感就很快消失。
6.弧线球的形成。我们在看球时,经常听到解说员说:球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直挂球门死角。那么球为什么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呢?那是因为运动员在踢球时,用脚的内侧或外侧摩擦球使球在空中水平方向运动,这样就造成了球的水平两侧的气流速度大小不一样,根据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空气对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力的大小也就不一样,所以球在前进的同时,还在与球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发生弯曲,从而造成了“美丽的弧线”。
五、跳高、跳远中的物理知识
跳高、跳远运动员往往选择体重较轻的人参加,这是因为跳高、跳远时要克服重力做功。起跳的越有力,跳的越远,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六、拔河比赛中的物理知识
两队拔河时,手长久握住绳子会发烫,这是摩擦生热的原因。在拔河时尽量要降低重心,这是因为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地面越粗糙越有利,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队势均力敌时,绳子处于静止状态,二力平衡了。
第四篇:谚语中的物理知识
谚语中的物理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下面列举几例:
1、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坐井观天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瑞雪照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1、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3、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24、纸里包不住火——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25、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气体的扩散现象。
26、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27、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2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29、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30、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3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摻禂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32、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 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
33、火场之旁,必有风生——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34、一石击破水中天——平静的水面如一块平面镜,可看到天的像,石块投入水中破坏了平静的水面,形成层层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击破了。
35、瞎子点灯白费蜡——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见物体。
3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显然,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相反,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它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37、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参考上则)
38、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当“日头低”时,太阳光线和地平线是非常接近的,这时出现虹,虹心必然亦接近地平线,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虹的半个圆弧。若此时空气中水滴很多,分布的空间很广,那么除了可以看到虹外,还可以看到霓,霓顶的半圆弧比虹高且接近天顶,也预示着降雨云已经移近天顶,本地很快就有暴雨下降。
39、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照相机是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与人是颠倒的。底片上涂有感光剂,人照相时,由于浅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强,反射光进入相机的暗箱与底片上的感光剂发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于吸收光的能力强,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这样浅色部位在胶片上感光强,深色部位感光弱。胶片冲洗时,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剂基本冲洗掉,所以呈浅色,而感光强的部位由于发生了光化反应冲不掉,所以呈深色。40、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
41、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42、四两拨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
43、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
44、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光滑且润滑,摩擦力小。
45、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
46、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第五篇: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的许多诗词中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又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不仅要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而且应探讨诗词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
请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残阳铺水中”是由于光的反射、镜面成像而形成的。“半江红”是由于红光的波长长,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使晚霞呈红色。“九月初三夜”说明“露”这一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秋天。“露似珍珠”说明露珠呈球形且晶莹透亮。呈球形是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液面具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露珠特别明亮是由于光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月似弓”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唐代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中的“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不仅记录了“虹”这一自然现象,还揭示了产生“虹”的两个条件:光和小水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说明海潮与月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缸穿裙大雨淋。(缸为什么穿裙子呢?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缸的外表面上。同时也暗示着降温即有大雨到来。)2.霜后暖,雪后寒。(霜是由水蒸汽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又因为凝华属于放热过程所以霜后暖;大雪过后要融化从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过程要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所以雪后寒。)3.大的地震声音沉,小的地震声音尖。(这是由于大地震的振动颁率小,所以音调低感觉声音沉;小地震的振动颁率高所以音调高感觉声音尖。
4.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连通器的原理)5.软也是水,硬也是水。(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所以水是软的。又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后斥力难压缩所以水是硬的。)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因为细绳与木块,水与石头接触时受力面积极小,产生的压强极大,所以绳可以把木块锯断,水可以把石头滴透。)
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芳香分了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9.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地球有吸引力而产生的重力方向是坚直向下所以苹果离树,不会落在远处。)
10.爬得高,跌得重。(因为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并且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所以爬得高,跌得重。)
11.玉不琢,不发光。(玉被打磨后非常的光滑,是镜面反射,反射光比较强,所以说玉不琢,不发光。)12.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
13.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是镜中花。(在水和镜中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说在水中捞不到月亮,在镜中摘不到花。)
14.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
1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物体运动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会反射回来即回声。)17.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光在同一种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8.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而形成的。)
物理知识与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液化)。
4、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5、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
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 “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 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四、古诗词中的声音知识
1、唐诗《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2、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
五、古诗词中的光学知识
1、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句中 “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唐朝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平面镜成像知识。
3、“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4、范仲淹诗句“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5、李白诗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光的直线传播。
6、刘禹锡《望洞庭》诗句“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光的反射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平面镜成像
7、杜牧《盆地》诗句“齿破苍苔地,偷它一线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平面镜成像。
8、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光的色散。
9、吴伟《题饮图》诗句“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平面镜成像
11、千里江陵一日还:运动速度大
12、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是以山为参照物,船相对于山是运动的
13、无边落木萧萧下:树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面落
14、不尽长江滚滚来: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相对运动的描述,由于自己的船没有动,旁边的船相对于自己都在运动中
1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我国,东方比西方地势低,江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低处流动。(物理+地理)
1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由于月亮离地球远,所以月光照射的范围大。(物理+地理)
1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
1、声音的传播不会 物理知识与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是,其中“坐地”是相
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青
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3、《闪闪红星》歌词中“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山
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 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诗词中“花气
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 的激烈程度。2、张旭《山中留客》中“
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 ”。——露的形成(液化)。3、白居易《暮江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露的形成(液 化)。4、王安石 《梅花》 “
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 ”——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5、张继《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的形成(凝华)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 “
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 ”—— 扩
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四、古诗词中的声音知识 1、唐诗《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声音是物体振动
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2、郦道元的《三峡》中有“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
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就可以 听到回声。
五、古诗词中的光学知识 1、诗人高骈在 《山亭夏日》 “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诗句中 “浓
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 而“倒影”
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唐朝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平面镜成 像知识。3、“ 潭清疑水浅 ”——光的折射 4、范仲淹诗句“ 皓月千里,-静影沉壁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5、李白诗词“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光的直线传播。6、刘禹锡《望洞庭》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光的反射 “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平面镜成像 7、杜牧 《盆地》 诗句“ 齿破苍苔地,偷它一线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平面镜成像。8、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光的色 散。9、吴伟《题饮图》诗句“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平面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