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2011年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赵局长)
在2011年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局长 赵广华
(2011年3月3 日)
同志们:
2011年全区旅游工作会议,是我区旅游业步入“十二五”发展新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具体安排2011年的重点工作。下面,我代表自治区旅游局讲几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全区旅游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灾害的严重冲击,我们全体同仁科学筹划、积极应对,成功化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灾害对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开创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旅游业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到1691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95亿元,年均增长29.26%;接待入境旅游者699.3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6.86亿美元,年均增长10.49%;旅游业总收入2483.38亿元,年均增长28.63%。2010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477.5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92.92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142.8万人次,入境创汇6.02亿美元;全区旅游业总收入732.7亿元,相当于我区生产总值的6.31%。旅游业已成为自 治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时期,是我区旅游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五年,截至2010年底,已开发旅游景区、景点368个,A级景区205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38个,3A级旅游景区81个。建成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区19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4个。全区星级饭店262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8家,三星级87家。注册旅行社701家,其中组团社24家,边境社16家。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企业近500家。
――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旅游业生产力“六要素”得到进一步整合,民航、铁路、公路、口岸、通讯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布局合理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已初步形成,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域和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吉思汗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结构逐步向多层次产品结构转换,草原旅游、沙漠旅游、边境旅游、民俗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产品更加成熟,休闲度假、冰雪旅游、工农牧业旅游、自驾车旅游得到迅猛发展;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中心城市的旅游产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旅游商品生产、消费有了大幅增长,旅游产业链有了较大延伸,旅游产业体系进 一步优化。
――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通过成功的产品打造和市场营销,我区旅游形象的美誉度和认知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草原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响遍全国,逐步扩展到了世界;草原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已成为游客优选的旅游目的地;成吉思汗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格根塔拉旅游区、阿斯哈图、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月亮湖旅游区等已经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旅游那达慕、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呼伦贝尔冰雪节、满洲里三国选美大赛、科尔沁国际马文化旅游节暨8.18哲里木赛马节、阿尔山圣水节、红山文化节、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等一批节庆活动更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成为我区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节庆品牌。
――旅游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旅游业逐步成为自治区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和对第一、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已占到服务业总值的17.50%。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让更多的农牧民受益。森林旅游的开发有力推动了林区劳动力的转移,为部分国有林区转型破解了难题。进一步带动了全社会的就业,全区旅游直接从业人数约17.9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为89.7万人,总人数达到107.6万人,已经成为自 3 治区容纳社会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有效传播了我区历史文化、民族和民俗文化,提高了内蒙古的知名度。
“十一五”时期,我们扎实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广开思路,拉动旅游经济增长。连续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旅游主题年启动仪式,开展了一系列旅游主题宣传活动,“2007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2008年“北京奥运旅游宣传周”、2009年“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2010年“全国百城世博旅游宣传推广周”、“美丽草原我的家——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活动”,以及 “翻过兴安岭、走进大草原”东北车友内蒙古自驾之旅、“草原是我的家乡也是您的家乡”等主题宣传活动,都有效激活了旅游市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旅游企业、宣传媒体合作,扩大了我区旅游市场的影响力。“相约草原---格根塔拉杯内蒙古旅游推介洽谈会”、“邀您再次走西口、今非昔比草原行”内蒙古中部旅游推介踩线会、“陪你一起看草原---全国报刊纵深宣传内蒙古”活动,以及邀请欧州、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和港澳等地区的旅行商、业内人士来我区考察踩线,都为我区拓展客源市场、吸引国内外游客起到了重要作用。高密度、高规格推出了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从东到西、从春到冬,持续拉动了旅游客源的增长。积极推动城市旅游消费,努力培育乡村旅游项目,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成为黄金周、小长假、双休日期间的主打旅游产品,形成了城市居民假日休闲的消费热点。
(二)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紧紧抓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升期,不断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一是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在《自治区总体规划》、《四条精品旅游线路规划》框架下,精心编制了各盟市旅游总体规划、重点旅游区域、重点旅游景区以及部分旅游专项规划,形成了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建立起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办法。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用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有效遏制了旅游资源的粗放性开发,保护了生态环境,科学推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狠抓旅游项目建设。“十一五”时期,自治区各级政府继续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用于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宣传推介、旅游规划编制及信息化建设,改善了旅游精品线路、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了重点旅游区域的硬件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民营资本投资我区旅游项目。自治区本级在“十一五”时期累计投资2.37亿元,其中,自治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5900万元,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78亿元,投资总额比“十五”时期增加了1.32亿元。全区旅游招商引资协议投资1141亿元,年均增长10.54%。形成了政府资金、外资、国内民营资本、金融机构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格局。呼伦贝尔市草原风情园、蒙兀室韦蒙古之源旅游区、嘎仙洞拓跋鲜卑文化园、响沙湾二次开发建设、成吉思汗旅游区提升项目、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巴丹吉林沙漠旅游探险基地、呼和浩特托克托神泉园林景区、通辽库伦三大寺旅游区、赤峰喀拉沁王府、锡林郭勒天堂草原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三是积极打造优势旅游产品。狠抓了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进一步提升了草原旅游、沙漠旅游、边境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我区优势旅游产品的质量。积极开发了工业旅游、森林旅游冰雪旅游等新产品,特别是冰雪旅游,相继建成了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赤峰喀喇沁旗美林滑雪场,冰雪旅游的档次和规模有了极大地提升。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合作,对全区东西部的旅游交通进行了实地勘测,推出了成熟的自驾车旅游线路,并印刷出版了《内蒙古全境自驾游》,有力促进了自驾车旅游的发展。“十一五”末期,各地自驾车旅游、冰雪旅游人数急速攀升,已经成为我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四是推进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坚持把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了乡村旅游发展。五年来,自治区出台政策、组织培训参观、开展宣传促销、进行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示范户创建,并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贡献了力量。认真执行了《2004——2010年全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国家、自治区累计投入2800万元,重点打造乌兰夫纪念馆与乌兰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3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10年,组织开展了红色旅游调研,总结了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情况,提出了今后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思路。积极配合自治区发改委、宣传部和财政厅,选择了乌兰浩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地等5个项目,申报列入国家第2期红色旅游规划的重点项目。
五是促进旅游商品发展。通过加快旅游商品市场建设、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拓宽旅游商品销售渠道,有力促进了旅游商品的发展。积极开展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组织参加旅游商品展示会,开发了一批具有艺术性、实用性、便携性的特色旅游商品。扶持培养了一批有规模、有创新能力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如赤峰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苏鲁定皮业公司和蒙亮民族贸易公司等。
(三)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各级把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连起来”的宣传方式,有效巩固了我区客源市场。成功举办了“2007北方旅游交易会”,最广泛地宣传了内蒙古旅游。通过持续参加“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及北方旅游交易会等旅游会展活动,有效拓展了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客源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国家旅游局在韩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开展的旅游宣传活动,进一步开拓了韩国、日本、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等近邻地区的旅游常规入境市场,韩国旅游包机连续五年飞进内蒙古。加强与欧美旅游组织、旅行商的合作,有序发展 了欧美旅游市场。不断完善了与俄罗斯、蒙古国旅游联席会议的合作机制,促进了边境旅游的健康发展。积极推进了旅游区域合作,五年来,与全国各省市、旅游区域合作体签订了二十多个旅游合作协议,迈出了实质性的合作步伐。
(四)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组织实施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扎实开展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诚信旅游”、“品质旅游、伴你远行”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了各级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队伍的服务意识。深入宣传贯彻了旅游条例、法规和制度,强化了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行业监管。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质监、消防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特别是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欺诈行为,有效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坚持用标准化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自治区先后制订了《内蒙古自治区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农家(民俗)旅游接待户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工农(牧)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以及《生态精品旅游规范》地方标准,并以各项旅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形成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旅游公共标识、景点等级、宾馆等级、服务质量等级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五)认真组织旅游培训和信息化建设。坚持抓旅游培训,努力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五年来,自治区举办 了近百期旅游执法、规划、景区评定、旅游营销以及旅行社经理、饭店管理人员、农牧家乐经营户的培训班,培训人员3万余人次。组织了星级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和金牌导游员评选竞赛活动。各盟市旅游局能够把旅游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自训、送训的方式,扎实推进了旅游培训工作。加快旅游网络建设,继续拓展了旅游政务网站,开通了12301旅游服务在线平台,完成了内蒙古旅游宣传网站建设。
五年来,我们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扎实推进了旅游行风建设,积极参与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在旅游帮扶、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业绩。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稳固基础,提高素质,推进了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必须始终把发展旅游业与我区富民强区战略结合起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好地服务于自治区经济社会;必须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跟进”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更好地凝聚起各方面力量,齐抓旅游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走具有我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突出主题形象,打造旅游精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加快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保护旅游发展环境,实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推进旅游经济合作,保持旅游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作为首要目标,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归功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分管领导的关怀、指导;归功于各盟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归功于全区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奋力进取、扎实工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旅游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时期全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自治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讲话中也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为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黄金发展期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攻坚期。针对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十二五”时期应该是我区旅游业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起步期和机遇期,我们将肩负重担,面临新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努力把 旅游业培育成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主要发展目标是:旅游收入保持年均14.83%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国内旅游达到7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490亿元。入境旅游达到19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8.5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530亿元。
实现上述目标,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科学判断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的新特点。“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旅游业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区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正在爆发,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王歧山副总理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虽然是金融危机时候出台的,但文件总结了这些年旅游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充分体现了旅游业在我国长远发展中的作用,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管长远的文件。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既要看到它与整个“十二五”直到2020年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联系,更要认识到抓住这个宝贵机遇期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自治区即将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将是我区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强劲推力;国家和自治区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扩大内需的有力 拉动,旅游需求将会持续快速增长;政府资金投入的大幅增加,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我区旅游产品质量;“十一五”时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将对旅游市场形成有效的供给;我区独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将对境内、境外游客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我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长期存在的制约因素尚未消除,新的矛盾和问题又不断显现。从我区旅游业发展内部情况看,一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受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特色资源减少、品质下降,将对我区最具特色的草原旅游形成巨大冲击;二是产业体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严重,尚未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三是在现有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基数提高的基础上,旅游产业要素的支撑力量不足,发展和增长的难度增大;四是旅游活动参与方式变化较快,散客自助游发展迅速,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加大,旅游投入难以满足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需要。五是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面对“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艰巨任务,各级旅游部门和全区旅游行业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我 区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努力保持旅游经济总量的又好又快增长,依靠旅游经济总量增长和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双重驱动,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坚持走符合我区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变之路,继续提升我区特色旅游产品质量,加快发展商务、会展、休闲和自驾车旅游;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林业、商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新业态,开发新产品。三是着力推进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和驱动,紧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信息技术创新旅游服务模式,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四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三、2011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起始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区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内旅游人数5000万人次,增长11.67%,国内旅游收入837亿元,增长20.79%。入境旅游人数150万人次,增长5.04%;入境创汇6.5亿美元,增长7.99%。旅游业总收入880亿元,增长20.10%。
(一)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王歧山副总理指出,国发41号文件既然很不容易出台,就要把文件的精神贯彻落实好,这和 我国旅游业发展是完全吻合的,已发挥了明显的作用,而且这个文件起码够我们贯彻落实5年。重要的是真正使这个文件发挥作用,在旅游行业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和征求各方面意见,自治区将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区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区旅游业发展政策创新的最新成果。各级旅游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和《实施意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吃透精神,加深理解,指导实践。《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总结,并结合形势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区旅游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是今后5年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旅游部门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依据《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制订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工作的落实。
(二)坚持规划引领,积极推进重点旅游区域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强 “十二五”规划体系建设,做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专项旅游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将启动旅游目的地区域规划,统筹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组织编制《呼伦贝尔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区域发展规划》,开发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的旅游资源,科学指导呼伦贝 尔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着力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继续编制一批重点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的专项规划。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实施大项目拉动战略,将政府引导性投资向大项目倾斜,通过大项目带动全区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加强重大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指导服务,做好总体情况、政策规定、投资程序的咨询服务。建立旅游招商引资情况和投资商信息平台,加强对盟市旅游项目推介。
(三)积极组织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A级景区档次。做好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在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响沙湾旅游区荣获国家5A级旅游区的鼓励下,继续重点指导鄂尔多斯市恩格贝旅游区、赤峰市喀喇沁亲王府、呼伦贝尔市白音哈达旅游度假区、中国达斡尔民族文化园、通辽市大青沟、格根塔拉旅游区、阿尔山—柴河旅游区、锡林郭勒蒙古汗城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区。进一步加快4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加强对拟创建4A的旅游景区的分类指导,按照国家标准对各个景区提出创建的要求和整改意见。引导现有80家2A级旅游区和部分非A级旅游区积极创建3A级旅游区,确定一批创建3A级旅游景区的名单,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和检查。建立A级景区创建奖励机制,激发各盟市创建高A级旅游区的积极性。抓好现有A级旅游景区的复核检查工作,实施处罚。该警告的警告、该降级的降级、该撤销等级的坚决撤销。景区建设是旅游产业最主要的硬件基础,旅游景区A级评定,是当今国内衡量各景 区软硬件发展水平的最权威标准,是旅游景区综合实力的品牌标志。推进A级旅游景区创建,对于整体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优化旅游产品、增强旅游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盟市要把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促进A级旅游景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发展,修订我区农牧林家庭旅游接待标准,制定我区农牧林家庭旅游星级标准,年内推出我区首批4星级农牧林家庭旅游接待户。加大乡村旅游示范户带动作用,确定重点支持的乡村旅游示范户、示范村名单,对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户给予支持和奖励。组织编制我区农牧林家庭旅游指南,加强对我区农牧林家庭旅游的对外宣传。组织召开全区农牧林家庭旅游现场会,进行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继续与自治区农牧业厅合作,做好第二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培育我区的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全区红色旅游二期建设工程。按照中宣部、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旅游局的部署,与自治区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认真研究部署国家确定的红色旅游二期规划的重点红色景区建设工程。编制《2011—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明确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整体提升内蒙古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完善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旅游公厕、旅游标识、停 车场等配套设施。协调有关部门,加快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公路建设,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举办红色旅游培训班,支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创建A级旅游景区。
(五)开发旅游新产品、发展旅游新业态,构建多元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推进生态旅游区建设。推行国家生态旅游区建设标准,推广生态旅游产品,宣传生态旅游理念,引导生态旅游行为。指导各盟市开展创建生态旅游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活动。推进民族文化体验产品开发。支持各盟市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与自然风光相融合,深度开发以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主的民俗体验型和文化主题型的旅游产品,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重点扶持民族文化演艺、历史文化展示和民俗体验型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推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大力扶持开发温泉度假型、内陆湖滨型、休闲文化型和休闲小镇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研究制定适合我区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标准,指导建设几个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示范区,促进自治区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型转变。推进边境旅游与跨境旅游的发展。指导和扶持满洲里、二连浩特两个口岸城市加强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适应边境旅游发展的要求。支持额尔古纳、阿尔山、甘其毛道、满都拉和策克等完善口岸设施,增强边境旅游过境能力,开发跨境旅游线路。推进冬季冰雪旅游的发展。指导有条件的盟市积极拓展冬季旅游项目,提升品质。积极支持呼伦 贝尔市开发新的冰雪旅游项目,丰富冬季那达慕。推进全区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依托伊利和蒙牛乳业、鄂尔多斯和鹿王等羊绒企业、吉兰泰盐湖、鄂尔多斯现代化能源基地、包头重工业基地、河套酒业等现代工业旅游资源,开展现代工业园区参观、生产流水线参观、工业博物馆、工业文化景观建设、工业旅游购物娱乐活动等。研究制定工业旅游服务规范和标准。
(六)着力拓展旅游市场,保持客源持续增长。按照“巩固传统市场、发展重点市场、开发新兴市场、培育潜力市场”的发展策略,有序拓展入境旅游市场。自治区将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的首尔国际旅游展、日本国际旅游展和新、马、印尼国际旅游展、伦敦国际旅游展、柏林国际旅游展、莫斯科国际旅游展,以及蒙古国国际旅游展、台湾旅游展、海峡两岸联谊会,参加自治区政府组织的香港促销招商会展。深入开发国内旅游市场。继续挖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周边8省区旅游市场的潜力,深度开拓重点客源市场。充分利用会展平台,不断提高参展水平,自治区拟组织参加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广州国际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北方旅游交易会、西安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出台促销奖励政策,鼓励旅游企业积极跟进。大力开展主题宣传营销和旅游节庆活动,拉动旅游消费增长。策划大型主题宣传营销活动,造亮点、造热点、造卖点,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内蒙古。重点推出“中华文化游”内蒙古启动仪式、“天 堂草原锡林郭勒—天天那达慕”主题活动、“游四季美景、赏五彩赤峰”为主题的京津冀游内蒙古系列活动、“翻过兴安岭走进大草原”为主题的东三省游呼伦贝尔系列活动以及 “爱我—就带我到阿拉善”主题系列活动。继续开展“美丽草原我的家〃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活动。推出精品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好内蒙古第22届旅游那达慕大会、第8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呼和浩特首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重点支持呼伦贝尔冰雪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选美大赛、阿尔山杜鹃节、科尔沁国际马文化节暨8〃18赛马节、达里湖冬捕旅游节、黄河明珠文化节、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等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
(七)深化旅游区域合作,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是我区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扩大旅游区域合作内容,创新旅游区域合作方式,提高旅游区域合作质量。着力开辟跨省区、跨区域的旅游线路。积极指导东部5盟市与东北三省加强旅游合作,共同研究设计东部盟市与东北三省相衔接的跨省区旅游线路,并在旅游景区规划、旅游宣传促销方面加强合作,取得实效。自治区拟组织东部盟市旅游局和旅游企业的人员与东部三省旅游同行进行互动考察学习。组织内蒙古中部地区旅游推介踩线会,深化中部盟市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国旅游合作,健全旅游联席会议机制,促进旅游产品组合,促成联 合促销。落实共同开发“茶叶之路”旅游合作协议,推出中俄蒙“茶叶之路”旅游线路产品。
(八)强化旅游市场治理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贯彻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深化“品质旅游”活动,积极营造和谐的旅游氛围。加强黄金周、旅游旺季旅游联合执法检查,重拳打击黑社、黑车、黑导和欺客宰客行为。积极发挥旅游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大媒体监督力度,鼓励各类媒体开展旅游服务质量采访调查活动,对旅游企业违规行为实时曝光。加大旅游安全检查力度,严防各类旅游事故特别是旅游车辆事故的发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平安旅游活动,着力打造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九)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完善旅游政务网站、12301旅游服务在线平台、内蒙古旅游宣传网站功能,扩大旅游信息网站的宣传,提高咨询服务的点击率和受众量。切实加强在线服务运行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鼓励旅游企业借助内蒙古旅游宣传网推荐产品、宣传营销。支持各盟市在主要旅游线路上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在自驾车旅游线路上建设汽车露营地。继续抓好旅游主要干线旅游标识以及旅游景区标识、游步道、景区厕所的建设。加强旅游应急救援建设。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安全紧急救援建设方案》、《旅游景区紧急救援应急预案》,指导和规范全区的旅游应急救援建设。
(十)加强旅游行风和旅游部门自身建设。行风建设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的内在发展,同时也可反映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的外在风貌和形象。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给旅游行业的行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旅游行风建设要以广大游客的需求为目标,为促进我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2011年全区旅游行风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重点解决游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旅游市场秩序监管,更加注重游客满意度的提高。各级旅游机关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效地指导旅游工作。
同志们,“十二五”的开局之战已经打响,我们面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希望全区旅游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努力开辟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新境界,开创我区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谱写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第二篇:在2011年全省旅游局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1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奇葆书记非常重视旅游工作,专门作了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近几年来我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对“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了省委和奇葆书记对全省旅游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是对全省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巨峰省长、彦蓉副省长出席了会议,巨峰省长还作了重要讲话,为我省“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实现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志们,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旅游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遭遇了重大的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的严重冲击,饱受重大疫情甲流h1n1的深刻影响,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压力,全省旅游行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过去的五年中,也是我省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五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4%,远远高于全国13.7%的水平,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的9.8%提高到10年的10.8%以上(地震前曾达到11.6%),全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州县党政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省级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全省旅游行业的拼搏奋斗!刚才会议表彰了“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彦蓉副省长、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落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十二五”的工作任务,吹响“十二五”的进军号角,所以下面我结合奇葆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巨峰省长的讲话,以及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电视电话会议上,巨峰省长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全省旅游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站在新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全面深刻把握、落实奇葆书记和巨峰省长的重要指示,迅速有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关键所在。我认为,“十二五”时期,我们至少要从三个方面更好发挥旅游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主动把旅游业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因此我们要主动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在大局中做好战略工作和本职工作的结合,要把培育旅游消费作为落实“扩内需”和“稳外需”战略的有力渠道,作为落实“保增长”和“稳增长”战略的有生力量,落实“调结构”和“促转变”战略的重要方面,平衡地区间与城乡间发展、扩大就业渠道、落实“惠民生”和“促协调”战略的重要工作,使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旅游具有消费性与生产性双重特征,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消费不仅明显拉动民航、铁路、公路、交通、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产业发展,也对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巨峰省长指出,四川的服务业发展是滞后的,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旅游、文化是我省的优势之一。去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在服务业增加值中占的比重就达到31.4%,这意味着旅游业已在服务业中占了三分之一,所以要主动的融入到现代服务业中各产业,充分挖掘、利用现代服务业中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通过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市场、延伸旅游产业链。同时,旅游产业要与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深度融合,加长旅游新业态的产业链。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既既传承了民俗文化,又推进了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很好的模式。
第三,把旅游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产业。“改善民生”指的是两层意思,一是旅游已进入大众化消费时期,成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了,如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就不是民生产业。第二旅游具有突出的富民功能,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首先受益的是老百姓,在红色根据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富民功能更突出。其实旅游不仅富民,也富财政,特别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县,像九寨沟县,旅游对财政的贡献应该说相当大的。今后,我们要总结经验、研究市场,细化措施、合理开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同志们,我认为,要围绕以上三个方面,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战略高度,对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再提高,深刻体会旅游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切实
增强贯彻落实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再创四川旅游发展奇迹。
二、努力开创“十二五”全省旅游发展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我省旅游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采取的许多做法值得总结,巨峰省长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概括为五个
方面的经验,一是政府主导、营造环境,二是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三是细分市场、特色发展,四是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五是扩大宣传、开放合作。这五点总结得相当好,把旅游工作的五个重要方面,以及这五个工作相互的有机关系讲得非常清楚,是全省旅游发展和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
从我们旅游行业内部推动工作来看,我认为也有值得总结和借鉴的工作方法,至少有四点:一是坚持紧扣中心、遵循规律。这是旅游部门的基本功,作为旅游部门要看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思考旅游工作如何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但光紧扣中心还不行,还要遵循规律发展旅游,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只能做到轰轰烈烈,不能做到扎扎实实。二是坚持面向需求、强化服务。面向需求,就是面向游客需求、面向旅游企业的需求、面向基层政府和基层旅游局的需求,要针对需求来强化服务。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引导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最终要依靠基层,要依靠县、市(州)。但旅游部门一定要指导旅游发展。在上次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上,我向巨峰省长宣传灾区“点石成金”旅游投资理念,即在灾区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城乡建设、风貌改造等方面,稍加投入加上旅游的功能就变成旅游产品了。巨峰省长建议我向市州党委书记、市州长宣传,所以,如果相关市州县,能安排一点钱去完善旅游功能,让旅游部门去指导建设、引导发展,就是做好旅游工作了。四是坚持应对危机,主动创新。我旅游是最能创新的行业,如何创新,首先找难点、找问题、找危机,针对这些再去想办法想措施解决,就是创新。同志们,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些经验,这是工作的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对于“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电视电话会议上,巨峰省长已经明确指出了我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要按照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四川新型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发展要坚持和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即数质并举,整体跃升;二是坚持创新发展,要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模式,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集群发展,集群发展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有集群发展,才会有规模效应,才能节约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旅游的集群发展是以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旅游城镇为旅游要素聚集空间,也是旅游产业布局的空间,要在这三个方面引导推动旅游要素向核心吸引物聚集;四是坚持统筹发展,以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发挥政府、企业、居民三个主体作用,促进文化与生态、供给与需求、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等协调发展,同时要统筹旅游形象、功能和机制;五是坚持绿色发展,要把旅游开发中的资源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把破坏变成有利,如杭州西溪湿地开发,把老百姓迁出后丢弃的破船、粪桶等全部利用起来,把破船变成了装饰,把粪桶变成了垃圾桶,游客看到又生态又融洽。因此,要把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之中。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目标,得到了蒋省长的充分肯定,认为非常用心、非常有新意。我们把“十二五”目标细分成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行业目标。经济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比重达到12%以上。昨天在《中国旅游报》上我看了上海市旅游业“十二五”目标,要到5200亿,我省面临的压力更大了。社会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00万人,拉动社会就业约450万人。行业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旅游行业发展实现“十百千万”目标,即1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000家星级饭店,10000家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培育10家年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资产10亿元以上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0家以上年经营收入过亿的旅游企业小巨人。
总体来看,我省的指标有点保守,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上海把全市经济发展目标和自己的旅游发展指标结合得很好,大胆地提出了滞留天数、人均消费、入境人次、出境人次等指标,我们要认真研究,是不是把这些目标提出来,而且把任务下到各市州。各市州要有这个意识,提高质量必须在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十二五”时期全省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在着力打造核心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力争“多核”带动、“多城市”支撑、“多业态”发展。多核带动,过去四川旅游叫得响的只有九寨沟、峨眉山等少数几个,今后要培育多个核心;多城市支撑,过去只有个成都,今后要结合全省城镇化规划,要培育多城镇支撑。要实现“1+5+10+10”的发展框架:“1”就是“1极”,指成都都市旅游增长极;“5”就是“五大旅游经济板块”,分别是大成都、川东北、川南、攀西、川西旅游经济板块,21个市州全部包括在这个5个板块里了。第一个“10”,是指十大精品旅游区,包括成都、大峨眉、大九寨、攀西、嘉陵江流域、中国白酒金三角、“两湖一山”、中华大熊猫、香格里拉、大巴山等旅游区;第二个“10”,就是“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指在全省具有带动性的线路,包括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的九环线、成乐雅线、三国文化旅游线、西环线等四条精品线,以及下一步要着力新推的世界遗产旅游线、环贡嘎山旅游线、抗震救灾红色旅游线、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中国白酒金三角”旅游线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还有一项没有讲,就是“十二五”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原来定了12个旅游项目,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这些项目全是宏观项目,而市州提供的项目更多的是产业项目,主要靠市场完成的。因此,会后请各市州花半个月时间,结合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抓紧梳理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如必须开通的旅游公路,必须接通的旅游断头路,旅游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旅游休憩点,游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要抓紧报上来,以便争取进入省上计划。
为了确保“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全省旅游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在以下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意义的四个方面,力争实现新的突破。我讲四个工作着力点,或四个大方向的工作。
第一,着力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发展方式,提了很多年,我也曾专门写了文章,系统阐述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但如何在工作中把握,还是个难点,我认为至少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推进产品升级。旅游产品升级必须提上议事日程,产品升级就是满足消费需求取向的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产品要高端化,特别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所谓休闲度假,就是把游客留住,增加停留天数,增加人均消费数。怎么留住游客?当前需求最重要的是健康养生,四川没有海、缺少阳光,但是四川可以发挥健康养生优势,如道教养生,佛教养生、中医药养生等。还有个重要方面,我们在产品开发中要研究如何留住小孩和老人,我今天在这个会上提出来,这不是细节问题,产品升级必须在这上面下功夫,要去指导企业,既满足成人需求,又适合小孩和老人,时间延长了,消费自然就扩大了。二是推动结构优化,包括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必须优化,我省在娱乐和购物两方面都比较差,要努力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娱乐品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第二,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一是满足需求创新业态,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只要认清了需求,找准了需求,满足新的需求,自然就创新了业态。二是产业融合创新业态。旅游和文化、农业、工业等融合,通过要素的链接,延伸产业领域,自然产生新业态,拓展旅游要素体系。三是依靠科技创新业态。现在网络、信息技术、数码、激光等高科技领域飞速发展并不断创新,我们要加大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力度,提高全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旅游行业对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今年春节,乐山创新推出了声光秀,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冲击,就是利用高科技创新业态。
第三,着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十二五”时期不能再仅仅推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大熊猫等单一旅游品牌了,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打造我们的品牌,一是打造“四川旅游”品牌,这是相对于“中国制造”提出打造“中国服务”品牌而言,打造“中国服务”,中国旅游是最重要的支撑。在四川,就要打造“四川旅游”品牌,这是服务品牌。这个品牌是个整体品牌,是由每一个企业、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居民共同完成的,没有行政区域界限,没有所有制界限,更没有政府和老百姓的界限。二是打造旅游品牌体系。“十二五”时期要克服本位主义,不能抱着金品牌不放,虽然还要做好做大,但一定要有全局观和整体意识,把“天下四川,熊猫故乡”这个总体品牌喊响喊亮,建国际国内多元化细分市场组合品牌形象,不同口号的品牌体系,不断增强对市场的感召力,开创旅游组合品牌营销的新格局。另外,在“四川旅游”品牌下,成都、阿坝、乐山等各市州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体系。
第四,着力实施旅游线路统筹。一是用线路统筹的方法解决如何抓旅游的问题。旅游线路统筹理论是全省旅游行业共同完成,这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从哲学的高度把发展旅游的所有方面全部概况了,是科学发展旅游产业的“抓手”,推动旅游产业的切入口和工作要领。国家旅游局也是认可的,已经把线路统筹纳入正在编制的全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省是线路统筹理论的创始地,一定要把这个理论运用好,完善好,发扬光大。二是要用旅游线路统筹促进旅游要素结构的优化。要素结构的优化必须用线路统筹,通过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线路,整合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传统旅游要素,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在广元召开了全省旅游线路统筹现场会,广元市运用旅游线路统筹打造剑昭线成效非常好,很多分管旅游副市长说没有想到广元通过这个抓对了,回去一定要抓线路统筹。一个新生事物,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它是真理就会被掌握,就会被认识。三是用旅游线路统筹推动旅游要素集聚发展。要围绕旅游城镇、旅游景区和旅游通道等配置要素,形成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带,推动全省旅游发展从打造旅游经济增长“点”向构筑旅游经济发展“轴”的转变。不仅是一般景区,乡村旅游同样可以运用线路统筹,乡村旅游可以视为一个景区,去乡村旅游的道路同样是旅游通道。
三、准确把握当前我省旅游发展的历史发展方位
今年,2011年是特殊而且关键的一年,从我省旅游业的历史发展方位来看,今年是5个时间段的交汇节点。
第一,今年是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第一年。从1999年开始,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多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四川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总收入和增幅都位居西部地区首位,旅游总收入在西部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八个超过千亿元的旅游经济大省。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个十年,四川旅游完成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转变,第二个十年,四川旅游要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第二,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一五”我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5年累计实现6438亿元的旅游总收入,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0亿,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68倍、2.23倍,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4%。“十一五”的大发展为“十二五”的新跨越奠定了基础,也把我们推上了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快不能慢、只能好不能差的更高平台。因此“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是重大战略机遇期和攻坚克难关键时期。
第三,今年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的第二年。地震灾害过后,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三年提升计划,制定了十大目标任务,并量化分解到每一和每个市州。从目前来看,2010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那么今年非常关键,要实现2200亿的总收入,旅游投资和招商引资要达到“双100亿”。在这里我要讲一下,这个旅游投资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给旅游局的钱,凡是用在旅游发展的投入和资金,都是旅游投入,要善于统计旅游投入,要按进度报给省旅游局产业处。
第四,今年是灾后重建的最后一年。国务院规定的三年重建任务,今年必须完成。我们现在已经开工86%,完工63%,剩下的这一年全部完成,时间点是9月底,不仅要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还要以加快产业振兴为支撑,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决胜之年。明年底后年初,本届政府换届,今年的发展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本届政府整体工作的完成,必须全力以赴。今年是抓好“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各项工作,特别是今年各项工作的关键时期,只有抓好了才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创造出新的辉煌!
四、全力以赴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在准确研判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的历史方位后,我们要明确今年全省旅游发展的奋斗目标,并且围绕目标,全力以赴抓好重点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当前全省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就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旅游产业这个主题,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这个总体目标下面还有4个分目标。
第一,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经济指标永远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位指标,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计划要达到2200亿元。按照三年提升计划和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1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要在的基础上净增1000亿,达到25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7%以上,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是1886亿元,按照16%的增长率,今年就要达到2187亿元,2012年才能达到2500亿元,所以今年2200亿元这个目标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
第二,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数”“质”并举。关键是提高游客数量和停留天数。数量上,要完成三年提升计划中的任务,质量上,要完成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大突破和旅游服务质量继续提升两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去年虽然投诉率下降了30%,但是不等于没有服务质量问题。走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发展道路,是我省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实现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四方面相匹配、相协调、相统一。
第三,旅游信息化、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今年省旅游局来搭建这个信息平台,虽然是信产公司在运作,但这是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请同志们一定重视并加强监督。要用标准化引领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初步建成全国首个旅游标准化示范省。
第四,在“3+1”四区旅游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这是旅游工作紧扣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关键。“3”就是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1”就是地震灾区。“3+1”四区一直以来都是我省旅游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今后要加大力度推动“四区”旅游大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突出做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办好国际文化旅游节,展示灾后旅游重建成果。4月份即将召开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和推广我省灾后科学重建的成果和经验。这次活动要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尤其是6个重灾市(州)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围绕“先导产业富民生,科学重建更美丽”的主题,精心策划组织系列主题活动,推广旅游新产品,特别是宣传方面的工作,要提前进行,营造浓厚节庆氛围,注重接待细节,向海内外展示四川旅游灾后重建的新形象、新面貌,进一步扩大四川旅游业的影响力和注意力,3月份就要在省电视台出现题花,3月中旬开始在四川新闻联播播放30多集的报道,希望市州和我们一起来做。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深化“天下四川、熊猫故乡—四川好玩”国内旅游主题,推广系列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建立健全全省旅游整合营销联动机制,放大宣传效应;筹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完善旅游商品和引导自助、自驾游等新业态产品开发的平台。
二是编制完成和下发实施“十二五”规划。全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经通过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查,要尽快按照会议要求修改完善,特别是从全省的角度包装策划好项目,各市州也要主动提供项目;还要征求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内外旅游专家意见,组织开展规划环评,尽快按程序报省政府审定批准实施,同时上报国家旅游局;要尽快收集各市(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汇编成册;编辑出版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相关成果。此外,还要通过印发、讲座等方式在全行业、全系统大力宣传“十二五”规划,让各市(州)、县(市、区)分管旅游的领导、旅游局长,旅游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了解“十二五”期间四川旅游到底要如何发展,自觉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
三是引导市(州)、县(市、区)和旅游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重点从3个方面进行工作:第一是引导建立休闲度假产品体系。继续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出台四川省旅游度假区建设标准,启动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阆中古城、西岭雪山—花水湾、红格温泉等创建国家级度假旅游区工作。鼓励各地积极创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和业态,发展和培育温泉、中医药养生、运动休闲、湖滨、森林、冰雪、古镇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第二是指导建设旅游线路精品。要继续巩固市级行政区域内的线路统筹工作,认真总结和全面推广成都、乐山、广元和遂宁等市线路统筹经验和模式,继续完善成乐线、九环线、西环线,要充分利用乐宜、川渝、川陕、川黔、川滇等高速公路开通的机遇,积极探索市际间和省际间联合开展跨区域的旅游线路统筹工作,以打造世界遗产国际精品旅游线、三国文化国际精品旅游线等省际旅游线路产品为抓手,推进成渝、川陕甘等跨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质性协作,实现品牌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和优势叠加。第三是指导建立旅游目的地体系。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的交通优势,着力建设、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多层级的旅游城镇、旅游景区,构建和完善现代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和现代旅游信息服务网络,形成“点”、“轴”、“片”有机结合的旅游“通道经济”发展格局,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综合效益。
四是引导和指导“3+1”四区旅游大发展。这一点既是今年的目标任务,又是重点工作。民族地区,以深入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为重点,特别是抓好藏区旅游,重点结合“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特别是抓好乡村旅游,来抓好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藏区精品旅游线路、精美的藏区旅游村寨和规范化的精品藏家乐、牧家乐;革命老区,要配合国家旅游局做好《西南片区红色旅游规划》编制,积极发挥省红办职能,加强与发改、交通、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支持,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城镇和通道的建设力度,增强革命老区持续发展能力;贫困地区,今年重点抓秦巴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要做好《秦巴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优先发展乡村旅游;还有就是大小凉山的扶贫,要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脱贫致富。地震灾区,借助“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组织开展《“三基地一窗口”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都江堰减灾防灾国际学术会议中心、汶川映秀5.12地震纪念馆、北川曲山大爱中国博物馆)、绵竹汉旺地震工业遗址博览园、什邡穿心店志愿者公园、青川东河口5.12地震遗址公园、都江堰虹口地震遗址地等产品建设;重点深入实施好灾区“新五大旅游行动”,打造大龙门山等新旅游经济区,以树特色品牌、推线路产品、拓客源市场、提服务品质为抓手,提升地震灾区旅游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灾区旅游产业振兴,增强我省灾区造血功能。
五是基本完成旅行社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全面推广使用好旅游信息采集体系,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要采纳我们提出的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四川旅游综合数据库和四川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旅行社信息化管理平台,争取推广旅行社600家,构建全省旅游景区、酒店、车辆、乡村旅游等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改版四川旅游政务网、资讯网,建立商务网,整合建立“四川旅游网”,政务网改版一定要漂亮,要有特色,一看就是四川旅游;21个市州、80个县市区旅游网站改版要有新亮点,整合省、市、县三级网站系统。深入推进千条线路工程,提高线路编制的数量和质量,探索线路信息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一定要把宣传重点放在网络上,加大网络投入。
六是基本完成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大力实施“四川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程,搭建横向从政府到企业,纵向从省—市(州)—县(市、区)的试点体系;举办全省旅游标准化培训会及阶段性工作会,在全省旅游行业普及旅游标准观念,提高旅游标准意识,增强旅游标准技能;对全省旅游行业标准制定、实施及监督等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价体系;制定涵盖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工作标准、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和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20部,构建完善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创新标准实施方式,加大对各类创建单位的辅导力度,引进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各类旅游标准实施效果进行效果评估;构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宣传和报告机制,定期向社会和媒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在中国旅游报和四川旅游政务网开辟“旅游标准化试点”专栏。
七是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我一直认为,服务是旅游业的第一生产力。随着旅游进入大众化阶段,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后,能否提高普通旅游者特别是散客的“快乐指数”,将反作用于旅游产业发展。第一,要求旅游企业和服务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我省还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特别是建立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主要靠标准化,就是建立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和游客满意度的监控体系机制。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旅游服务的重视程度,继续加强旅游安全检查、督促、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大旅游应急管理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接待能力,树立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产业和城市整体发展联动,使旅游服务提升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第二,就是要积极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理性消费和依法消费,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让游客识别消费陷阱,走出旅游消费误区,树立成熟的消费心理,共铸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和谐氛围。今年春节后省旅游局的第一个新闻通气会就是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当然还要两头抓,加强对旅行社的规范和引导,各级旅游协会一定要发挥好作用。
八是进一步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和行风建设。近年来我省旅游行业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旅游系统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赞誉,去年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省旅游局政风总体评议满意率为100%,对全省旅游行风总体评议满意率为98%,全省游客百万投诉率为0.4,比上年下降30%。全省旅游行业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批过硬的干部队伍。在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省旅游局的干部作风总体是好的,但我觉得也还有些问题,比如向下伸手、对下摊派,尤其是一些个人的事情向下面提要求;全省旅游系统干部作风总体不错,但我觉得还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强化党风廉政和党性建设,要加强业务素质建设,努力学专业成内行,不要当官做老爷。各级领导务必把队伍建设好,这不光是地方党政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我省旅游行业的作风,务必摆正心态,把各级旅游部门建成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树立良好的旅游行风,行业风气,要将旅游行风建设融入到行业监管、法制建设、执法检查、诚信建设之中,变管理为服务,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治本,重点解决损害游客合法权益,损害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权益的突出问题,为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2011年是我省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加以研究,以适应更高的要求。对于旅游业来说,我前面总结了四点,这个地方我只讲两句话,要干好工作就必须“跳出旅游抓旅游,遵循规律抓旅游”,作为主要思想。跳出旅游抓旅游,实际上就是紧扣中心,怎么紧贴党委政府领导思考的重点。遵循规律抓旅游,是要求我们按照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市场规律、供给与需求规律来抓旅游。实现“跳出旅游抓旅游、遵循规律抓旅游”,根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具体来讲,我提六个方面要求,一是深化需求市场的研究,强化以销定产的意识;二是进行要素配置研究,贯穿线路统筹意识;三是开展横向对比研究,树立学习竞争意识;四是针对重点难点研究,强化创新发展意识;五是搞好统筹协调研究,筑牢团结协作意识;六是注重轻重缓急研究,强化集体领导意识。这是我在省旅游局全体干部职工会上讲过的,这里提出来,希望与各位同志共勉,以便更好地推动旅游工作。
同志们,推动“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虽然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要求更高,但机遇更多、信心更足。新的一年,我们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国家旅游局的正确指导,有省直各部门的积极支持,有各市、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省旅游业界的努力拼搏,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按照省委九届八次会议精神和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做到不自满、不松懈、不犹豫,强势推进、强力执行、强化落实,切实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为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开好头、起好步,为建成西部经济高地,特别是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的90周年诞辰!
谢谢大家!
第三篇:(蒙局长)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3.6)
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 努力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市旅游局党组书记
局长
蒙银奎
(2012年3月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市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市政府臧市长在百忙之中莅临会议并要作重要讲话,我们旅游部门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凝心聚力,破难攻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下面,我就去年全市旅游工作情况和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代表市旅游局报告工作。
一、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简要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二届十六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以建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全面落实“四三二一”战略
凉崆峒旅游文化节暨中华武林大会,邀请省市领导,旅游界代表和中央、省市媒体及各界群众参加了开幕式,开展了中华武林大会、养生系列活动、旅游推介等活动。在全省总结表彰大会上,广成山庄有限公司、崆峒山管理局等4家单位和蔡生虎、魏志鹏等5名个人分别荣获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称号。第十七届“兰洽会”期间,在开幕式主会场举办了“神奇崆峒·养生平凉”旅游推介活动,邀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开展了平凉旅游通票大派送、百名模特披戴绶带宣传等活动,首次把旅游推介活动通过广播电台向1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现场直播。第18届国内旅交会期间,组织县(区)分管领导、旅游局长及主要旅游企业负责人300多人,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以旅游商品展示、崆峒武术文艺表演、平凉旅游通票大派送和风光片展播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推介活动;首个“中国旅游日”期间,在人民广场主会场和各县(区)分会场,举办了以“旅游,让生活更精彩”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在第二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我市崆峒山景区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受公众喜爱的旅游景区”。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上,我市自驾游线路被评为“50条精品自驾游线路”。同时积极参与全省旅游整体宣传,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我市旅游形象宣传片,在《中国旅游报》、《读者》和《华商报》等媒体刊登宣传稿件1160余篇(条)。邀请甘肃卫视对我市纸织画的研发与发
游商品大赛,崆峒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纸织画被评为“2011甘肃十大名优旅游商品”,正道文化艺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评选为“2011甘肃重点旅游商品企业”,我市被评为“2011甘肃旅游商品大赛优秀组织奖”。
(五)依法实施行业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取得了新突破。
按照“抓服务、提质量、树品牌”的原则,不断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崆峒山景区通过了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的终评验收,成功创建成为年接待过百万人大景区。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莲花台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全面启动,华亭双凤山公园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灵台宾馆创建为四星级饭店,全年新增旅行社5家。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庄浪县梯田纪念馆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40期,培训人员9700多人(次),培训率达到85%以上。全市新增旅游从业人员1670多人,较上年增长16.5%。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魏小安作了题为《旅游开发与平凉发展》专题讲座。修编印发了平凉旅游景区导游词,在假日旅游期间,对重点景区、宾馆饭店等涉旅企业进行了安全督查,确保了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对全市87家农家乐进行了集中整治,进一步规范了经营行为。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要理
设,完善服务功能,实施旅游产业提质工程,提升平凉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奋斗目标是:接待各类旅游者6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综合收入达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8%。崆峒山景区积极创建年接待游客过200万人(次)景区。新增旅游就业人数增长17%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聚全力办好旅游节会,在打造知名品牌上实现新跨越。全力办好2012崆峒文化旅游节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县(区)旅游部门都要以全省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为主线,按照市上印发的《2012崆峒文化旅游节筹备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各自举办一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形成月月有节会、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看点的持续不断的节会效应。确保崆峒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暨皇甫谧纪念庆典、泾川大云寺开光庆典、龙泉寺生态养生旅游节、第二届中国摄影家“走进华亭”大型采风活动、云崖寺文化旅游节、第二届中华武林大会、静宁苹果博览会等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市上将与6月16日—17日集中举办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万车游平凉·崆峒山自驾游启动仪式和专场文艺晚会。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以“旅游与养生”为主题,届时将邀请国内外卫生、旅游方面60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并由6名国内外专家作主题演讲交流。该次大会已由国家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
较大型旅游接待饭店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限价销售,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考虑到我市整体接待能力,自驾车辆和乘客可能在当天会出现“井喷”现象,我们将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城市综合执法局、食药监局、卫生局、崆峒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队等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对宾馆饭店、主要交通干道、启动仪式停车场、文艺演出现场、游客聚集场所等的安全和秩序管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在开拓客源市场上实现新跨越。今年要打破传统宣传推介模式,按照资源共享、利益均沾的原则,整合市、县(区)和旅游企业三级宣传促销资金,开展“联合推介,捆绑营销”,重点实施好“六个二”宣传推广活动。
1.建设两大宣传长廊。一是建设高速公路泾川—静宁段旅游宣传长廊。按照市上提出的“抓好312国道沿线泾川—静宁段旅游宣传长廊建设,沿线路桥和醒目建筑物上都要设立旅游宣传广告牌”的要求,把312沿线建设成为我市对外旅游宣传的窗口。二是建设崆峒风情大道旅游宣传长廊。由由崆峒区负责制定宣传长廊建设规划,沿崆峒风情大道采取设置广告牌、悬挂灯箱广告、制作公交站牌等手段,把崆峒风情大道打造成集中展示崆峒山景区旅游形象的宣传长廊。
2.主攻两大高端媒体。一是主攻央视高端媒体。参与省旅游局组织的整合宣传活动,集中3个月时间在中央电视台—
1、4
这一集中宣传推介活动,扩大平凉旅游在六省(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开展公交车体广告宣传。以西兰银省会城市主要街区公交线路为依托,以“黄帝问道处·神奇崆峒山”形象宣传为主题,由崆峒山管理局负责在西安、兰州、银川三个省会城市主要公交线路选择100辆公交车体,进行广告宣传,在主流客源市场形成平凉旅游“流动风景墙”。
5.办好两个旅游宣传周。一是办好西安旅游宣传周。西安是我市主要的客源市场,通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宣传推介,西安客源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今年我们要配合省上继续在西安举办大型旅游宣传推广周,通过举行专场推介会、文艺展演、崆峒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自驾游首发团仪式等活动,扩大平凉旅游在西安市场的影响力。二是办好“兰洽会”旅游宣传周。7月份,市上要在“兰洽会”期间,举办“神奇崆峒·养生平凉”大型旅游宣传推广周。这两个旅游宣传周各县(区)主要旅游企业都要积极参与,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谋划、精心准备,努力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6.参加两大旅游节会。今年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于4月13日—15日在青岛举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于11月15日—18日在上海举行,省上要求各市州都要组团参加。各县(区)要按照要求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组团参加两大旅游节会,全力拓展国内外远程高端客源市场。
了旅游景区“如厕难、难如厕”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市上要组织专门力量对所有星级旅游厕所逐一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县(区)要按照《国家旅游星级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落实公益性岗位,加强后续管理,确保完成复核验收。四是打造景区常态演出、研发旅游商品。各县(区)要抢抓国家、省、市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机遇,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机载体。要以提升4A级以上旅游景区文化品位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崆峒山艺术团演艺水准,组建龙泉寺、大云寺·王母宫、云崖寺景区演艺团体,编排以西王母文化、皇甫谧文化、平凉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演出剧目,在景区建立演艺场所提供常态演出。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研发具有艺术性、便携性、纪念性的旅游商品,年内每个县(区)旅游部门都要扶持相关企业新研发1种以上的旅游商品。五是引进大企业参股经营。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衔接商谈,尽快实现其参股经营崆峒山旅游集团。要抢抓首旅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自驾游营地、并与省政府签订《自驾车营地建设投资框架协议》的机遇,加快崆峒山景区、大云寺·王母宫景区自驾游营地建设。有关县(区)旅游部门要高度重视,组织精干力量全力对接,确保参股经营崆峒山旅游集团和投资建设自驾游营地项目尽快落地。六是推进旅游产业园区建设。要加快崆峒古镇·问道驿站、泾川温泉养生园、皇甫谧文化园、界古铺红军长
地接,为崆峒文化旅游节服好务、尽好责。要加强星级和正在申报星级宾馆饭店的管理和晋等升级工作,评定命名10—20家旅游推荐接待单位,对于星级复核达不到《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要给予降低或取消其星级。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全年培训11700人次以上,职业技能鉴定400人,整体培训率达到85%以上。要把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安全生产和旅游投诉的受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旅游黄金周、高峰时段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旅游安全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旅游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确保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同志们,今年全市旅游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责任巨大,做好今年的旅游工作,对贯彻落实“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和推进旅游产业集中突破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对机遇与挑战,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最佳旅游城市和小康平凉、和谐平凉、文明平凉、生态平凉为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0年在旅游局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周司长给我们宣传讲解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让大家对文件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讲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传达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二是简要回顾2009年全省旅游工作,三是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要点。
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旅游工
作会议刚刚在广西南宁结束。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讲话中,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总结部署了工作。
对于全国旅游系统2009年的工作,邵局长总结了四个方面的成绩:一是提振信心,应对危机,旅游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亿,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1万亿,增长16%;入境游1.3亿人次,下降2.7%;旅游总收入1.3万亿元,增长11%。二是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旅游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旅游业的意见》出台,标志着旅游业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三是狠抓基础,健全制度,旅游产业素质稳步提升。全行业企盼多年的《旅游法》制定工作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制定修订了21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四是扩大开放,改革创新,旅游业活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回顾2009年工作之后,邵局长又谈了三条经验:一是要善于在危机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二是要善于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旅游业改革创新。三是要善于从危机中发现积极因素,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关于2010年工作,邵局长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观念”,即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观念、市场经济的观念、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游客至上的观念;增强“三个意识”,即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改革意识;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国内旅游上来、正确处理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关系,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工作重心要下移,通过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带动,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工作职能要转变,要把可以由企业和中介机构承担的工作坚决转移出去,把主要精力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提高推动旅游业发展的能力。
综合分析2010年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之后,邵局长提出了全年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3%,入境旅游人数增长5%,旅游外汇收入增长8%,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2%。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重点是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是推进旅游业改革创新。这项工作中提到了我们河南省,“河南、江苏、浙江、山东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旅游业改革步伐。国家旅游局将选择若干重点省份和重点城市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二是培育旅游消费热点。编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认真组织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积极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抓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建设工作。三是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主要是抓好“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的各项活动。四是全力做好上海世博旅游工作。五是推动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认真做好“十二五”旅游业规划工作。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活动,年内推出首批旅游环保企业。加快构建旅游基础数据库,推动旅游咨询网建设。六是推进旅游法规和标准化建设。七是扩大旅游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这部分提出要办好9个活动,包括办好在郑州举行的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八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制定“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和旅游人才标准。实施全国旅游业培训计划。九是推进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和行风建设。
邵局长讲完之后,王志发副局长又强调了几点:一是要在解决旅游产业摆位上下功夫;二是要在充实完善产业政策上下功夫;三是要在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四是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五是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六是要在总结交流上下功夫;七是要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
综合起来,我理解国务院41号文件主要有三个新:一是新定位。“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样高度的定位表现出旅游业被作为新时期重大战略举措,放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中更重要的位置;这一定位也表明发展旅游业成为了一个国家战略。二是新目标。《意见》对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有发展指标,对居民消费有预测指标,对旅游消费、旅游总收入、占服务业的增加值都有比重指标,对就业也有指标要求,还有质量效益等定性目标,各方面指标有内在联系,体现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全面要求,而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引导方向。另外,《意见》提出:人均出
第五篇:赵局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
用人是关键 根本在课堂
平安是基础 落实是保障
——赵局长在汝南县2013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9月30日
在这春华秋实的日子里,我们盘点着一年来的辛苦,也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在此,我再次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希望没有受到表彰,特别是受到通报的单位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迎头赶上,争取明年也取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汝南教育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两支队伍建设得到较大加强。这两支队伍,一是校长队伍,二是教师队伍。教体局提出的“抓班子带队伍”,主要是指两支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当成“固本工程”来抓,是汝南教育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具有战略地位。这是有目共睹的。近几年来,我们县公开选拔的校长、副校长截止到目前在100人以上;公开选拔的课改能手、课改先进个人也在200人左右。昨天,教研室已经拿出了今年的课改能手和课改先进个人的评选方案,十一长假过后就将下发实施,引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今年驻马店市区学校面向全市在编在岗教师招考,我们县考取的人数最多。从人才流失的角度讲,这是我们县教育上的很大损失。从另一个方面讲,也是对我们县教师水平的肯定。为什么外县的教师考不过我们?这得益于近几年我们县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扎实、富有成效。目前,校长队伍正在朝着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均衡化方向发展。这是最容易做到,也是最关键的事情,因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选拔一位校长远比培养很多教师要容易,所以校长的均衡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举措。两支队伍建设还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抓下去。
二、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办学条件改善一是体现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二是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上。我们县学校基本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抓好周边,再促中间”这一总体思路正在逐步推进。今年周边学校常兴二中、南余店初中等项目建设都已接近尾声。在加大周边学校建设的同时,中间学校建设也将持续推进。目前城区学校,汝南高中、县一中正在建设之中,县三中新校区建设也已经全面启动。汝南高中、县一中的建设和新县三中的全部建设,都将在明年暑假期间全部完工。城区其他学校项目建设已经全部完成。下一步学校建设重点,我们县将转向周边学校,初中和中心小学。在硬件设施上,县职教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在全市乃到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如何实现学校内涵的提升,是这两所学校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在硬件设施的配套上,今年将完成全县城区学校和各个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全覆盖,课桌凳单人单桌全覆盖。目前这两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今年10月底全县各初中、中心小学和部分乡村小学不符合要求的课桌凳将全部更换完毕,要尽快让城、乡学生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课堂建设正在推进。刚才几位校长的发言立足于不同的课题、不同的校情谈了很好的意见。尽管定位不同,但最终5位校长都谈到了课改。这说明大家对课改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不断提高,正在或已经把它作为统揽全校工作的思路来抓,这很好。
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的要求、最高目标,汝南教育仍然面临非常繁重的发展任务。为此,我们要树立四种意识。
一、关键在用人。县教体局掌控、任用的正、副校长,最近几年的选拔,不同时期、不同时间的要求,不同进度的配比,局里直接任命的目前总体是身强力壮、素质较高的。但是一些学校任命的中层领导,从一线选拔优秀教师到领导岗位上来,还需要引起各个中心校、初中、高中校长的关注。毛主席曾经讲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这说明了人的决定作用。大家回想一下,汝南教育近几年走过的历程,取得的成绩,无一不是靠我们有一支坚强有力的校长队伍带领广 1
大教职工实现的。假如说没有这样一支坚强有力的校长队伍,什么也干不成。一个学校的发展,大到各个处室建设,小到班级管理,假如说没有一个好的处室主任,没有一个好的班主任,恐怕校长再怎么努力,也显得苍白。因此,抓班子带队伍,选人用人仍然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任何时候都不能出乱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成绩很快就会滑下来。根据目前我们县校长队伍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要引起大家关注。
(1)校长队伍整体素质要提高。整体提高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一个什么样的追求。我们的校长执着于什么?追求的什么?把校长、副校长的位子如何看?如何干?也不排除个别校长同志,思想上存在误区,走偏了。没有把在校长岗位作为突现人生追求,为汝南教育作贡献的一个平台。个别同志刚选拔上来不到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给领导提这要求,那要求。什么进步慢了,什么离家远不方便了等等。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它不符合目前汝南社会的发展,不符合汝南教育的发展,更不符合一个学校的发展和自己的进步。这些现象是绝对存在的。无论是正校长,还是副校长,你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如果目标定位错了,没有把校长、副校长的位子作为贡献教育的一个平台,而是作为实现其他的想法一个跳板,满足个人私利的一个工具,你在这个岗位是干不好的。教体局三令五申明确要求不能做的,你反而做了,怎么会不出事;鼓励你大胆做、放手去做的,你反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拉客观、找理由,工作怎么能上去。为什么不在课改上大胆的伸手?为什么不在课改上大胆做为?反而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耍小聪明。这些就是我们一些校长综合素质需要提升的一些方面。二是大局意识个别校长还不强。具体表现在一是唯恐别人超越,二是破罐子破摔。个别校长抱着我们学校就是基础差,就是不思进取的心态,没有把学校的发展放到全县的大教育观来考虑。三是交流意识、合作意识不强,相对封闭。有些校长心中还存在同行是冤家的思想,久而久之,会毁了你们学校,毁了你本人。
(2)治校理念、育人理念要提升。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怎样把学校变得更有品位,是目前各位校长必须考虑、不能回避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是我们育人的基本目标。开全开足课程,这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载体和最根本的要求。最近几年,我们县招聘了200多位体、音、美教师。这些教师分配到我们学校后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校长给他们工作的开展搭建了多少平台?这些体、音、美教师达没达到专职?我不反对他们兼职,但是如果兼职到语文、数学上去,就太偏了。这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也反映了你的治校、育人理念。
(3)校长队伍要克服浮躁情绪,急功近利的心态,避免形式主义的危害。一些校长、副校长上任后想大干一场,这无可厚非。但有些做法是杀鸡取卵,看的太近。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必须打基础谋长远,必须克服浮躁的心态,必须沉下去扎扎实实做事。纸上谈兵空谈无用,更是要不得。特别在课堂建设当中,一些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做法更是害死人,会葬送一个学校。2010年9月18日,我们县召开课堂建设会议,标志着汝南的课改正式拉开序幕。会上我第一次讲:不是桌子一拉就是高校课堂,不是小黑板一挂教学目标就实现了。桌子一拉形式上的变化要包括内涵上变化,否则你的高效课堂建设坚持不下去。事实证明,当初拉桌子急的,现在都已经合过去了,高效课堂建设也回到了原点。而当时没有把桌子立即拉开的,课堂建设扎实推进,每一步都走的很稳健。有些校长为了应付检查、迎合领导,做一些形式上的工作。形式是为内涵服务的,高效课堂建设不仅要有形式,更要有内涵,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注重落实,否则你形式上的高效课堂只会昙花一现,不会坚持下去。
(4)一定要把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人尽其才,选拔任用到应该到的岗位上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整个人才队伍的连续性、梯次性。今年暑假,一些学校在选拔领导干部充实中层领导岗位和副校长岗位就能看出来,通过一些信息和反映问题的信件也能看出来,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尤其是乡镇(街道)中心校校长管理的学校比较多,你们更应该把这项工作当成中心校发展的基础来抓,关键来抓。中心校校长目前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 2
用好人,二是推进好高效课堂建设。这是我们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高效课堂建设恐怕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根本在课堂
前一阶段我曾经提出:知识改变命运,课堂承载未来。一个学校总的内涵,如果到课堂走一走、看一看,一下就全呈现出来了。为什么我要定位汝南教育的振兴根本在课堂?因为课堂承载未来。课堂是传播知识的,知识改变命运。以下四个方面应引起大家的再度关注。
(一)要把观念转变作为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础来抓。观念转变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校长要转变育人观,二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或者说是课堂观。校长要转变育人观,就是要转变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只抓优等生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抓全体上来。开全开足课程是对每所学校,每位校长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要转变的教学观念,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总体要求。这两大观念不转变,我们县课堂建设的根基就不会牢固。
(二)校长队伍对高效课堂建设认识的态度,也是实现根本在课堂的一大制约因素。为什么全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展不平衡?为什么有些学校、有些教师在全市乃至全省能够出名?这次我们县有一位教师会在全国有影响。刚才县三小王红艳校长发言中已经提到了这位教师,教体局也是昨天刚定下来。中国教师报在全国选13位校长或教师作为名师候选人赛课,给我们县一个名额。通过业务部门的公开选拔、层层筛选,决定推荐县三小副校长吴永宁代表汝南县参加全国的赛课。而我们的一些校长和教师作课的水平仍有待提高。差别那么大,是先天的原因吗?显然不是。归根结底要问我们自己努力了没有,探索了没有,思想上重视了没有。为什么我们县农村学校教师选拔到城区任教,教育教学水平就提高得非常快?关键是校长给他们的提高搭建了平台没有。难道进城任教的教师就能扬名,在乡镇任教的就扬名不了吗?大家要反思一下,特别是中心校长要好好反思,责任在谁?其实责任就在我们校长身上,在于你们对高效课堂认识的高度和认真的态度。认识的程度决定了这项工作在你实际工作中能不能把它当回事来抓。把高效课堂当成立校之本,当成兴校之策,是非常关键的。
(三)中心校职责。纵观全县课堂建设最薄弱的是各个中心校,中心校最薄弱的是各个农村小学。我希望今年能有所突破。中心校要依托中心小学这个阵地,尽快辐射到各个村小学。特别是最近几年分配到中心校的年轻教师比较多,你们应该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依托他们。
(四)顶层设计的关键性。这是针对县教体局业务部门提出的。有两句话送给你们。一是从实践中来,二是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来又分两层含义。第一层,外地名校实践了的东西,要学好。第二层,我们汝南大有人才,很多好的做法要总结好。只有立足于从实践中来,才能体现出与汝南教育实际的结合。只有结合还远远不够,还要把这个结合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从而指导全县的教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不断反复,每一次的循环就会有一次的提升,最终能达到一个更高的要求和境界,我们汝南的模式也好,汝南的教法也好,就会水到渠成。实践的观点就是一个实干的观点,就是一个务实的观点。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位先哲是一位空想家,他们首先是一个实干家。这也是我对教体局任局长,教研室、教育股等各个业务部门,各位校长提出的一个要求。
三、平安是基础。
纵观全县学校平安建设,三个方面要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认识问题。平安是基础,假如说没有平安这样一个基础,谈办这样那样的学校,都是空中楼阁,不现实的。平安的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去年我们县个别学校出现的一些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的学生只要在学校出现问题,哪怕是一个就非让县里主要领导直接关注不可。所以学校不能出事,也出不起事,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保障我们校园的安全。如果真正出了事情也不要怕,要正确坦然面对,用应急的预案积极处理。纵观出现事情的学 3
校,主要原因就是学校领导班子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平安工作当成重中之重来抓,当成基础来抓。思想上的麻痹要是不出事情才是怪事。
(二)投入问题。这个投入既包括资金上的投入,物质上的投入,更包括人力上的投入。资金上的投入是不是把学校安全隐患都消除了;物质上的投入是不是把应配备的东西都配齐了;人力上的投入是不是把全体教职工一部分精力真正用到平安建设上了。
(三)责任问题。平安建设有两句话.要关注。一是全员参与,二是人人有责任。平安建设工作不是只靠校长一个人就能干好的。一个学校有100个教职工,必须100个教职工参与,并且每个人都要有任务,每个人身上都要有责任。一旦出现了情况一定要问责,假如小责不追,大责任就来了。小隐患不排除,大隐患就来了,最终会出大事情。强调平安是基础也在于此。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平安建设工作做好。目前全县校园平安建设的三个薄弱环节,领导认识问题,投入问题,落实责任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四、落实是保障。说一千道一万,任何工作不抓落实,不是等于零的问题,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还不如不说,不如不做。落实体现出一个校长的治校水平、施政能力、个人素质。我一再强调,一个成功的“一把手”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严谨的工作作风、完备的制度建设、认真的工作落实。假如说不能以抓落实强力推进工作,就无所谓什么,也形成不了什么,也干不成什么。就目前来看,整个学校工作的落实,应该体现到作风建设上。以什么样的作风来抓工作,应体现在过程管理上,抓过程,抓细节;体现到制度的完备上,哪些制度不完备,怎样抓落实。前一阶段我下去看了几所学校。各学校在开学前都做了扎实的准备工作,但是也有个别学校细节做得还不够好。旧的课程表还没有揭下来;原来的班级牌还没有更换,明明是三年级的教室,却还挂着五年级的班牌等等。这些就是落实的问题,看似小事,实则大事。因为目前我们县教育已不再是理思路的时候了,也不再是喊口号、定目标的时候了,而是到了抓落实的时期。目标方针已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抓落实。我经常给大家说:没有一所名校不是体现在每个细节的落实上,但是仅有抓细节、抓落实也成不了名校。这还牵涉到校长的办学理念、治校方针等问题。由此看来,抓细节、抓过程、抓落实是学校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校长治校理念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对一个校长的基本要求。希望我们各位与会同志,校长也好,课改能手、班主任也好,你们要把抓落实放到以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工作当中去,统揽和支配你的工作信心。工作抓落实还要与责任相结合。肩负什么样的责任,违纪了该如何负责,也要落实到位。这是抓工作落实的重点。如果在落实过程当中,对出现的不落实现象,不追究,不谈话,不整改,你工作很快就会陷入被动,甚至无法开展。抓工作落实还要与我们的态度相结合。特别是校长抓工作落实要执行政策、执行纪律,就会牵涉到某些人的利益,就会得罪一些人。刚才刘局长在宣读表彰决定的同时还宣读了处罚决定,包括会后一些后进学校的集体谈话,大家感到打破了以往教育教学工作会只表彰不处罚的惯例。这是给大家一个明确的抓落实信号,是局党组抓工作落实的一个具体体现。希望这些做法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希望这些做法能够贯彻到各个单位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最后,让我们与全县广大教职工一起鼓足干劲,振奋精神,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实干树立形象,以落实促进工作,力争下学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