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2018版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2)教师的知识修养(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学校的运行机制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 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 职能部门:
1、校办
2、教务处
3、政教处
4、总务处 基层教学实践机构
5、教研室
6、年级组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要素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 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 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1)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 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
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
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隋唐:科举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宗教性
3、近现代教育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1)新特点:
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充: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中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西方: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2)特点:
尚未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总结。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创立阶段
(1)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主要思想:
关于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泛智教育”
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具体的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卢梭: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
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
提出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学校即社会 提出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发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凯洛夫: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 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规范)文化。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
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 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①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②明确的修业年限: ③规范的教学组织; ④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⑤严格的管理制度: ⑥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⑦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3、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
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
(一)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2、课程计划的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3、课程计划的作用
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 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教材
又称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编排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形式。
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四、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3、情境模式: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
五、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
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
3、CIPP评价模式 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
4、CSE评价模式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甑别和选拨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一)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3、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32 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补充: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五节教师专业发展
补充: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除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教师还具有其职业特有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享有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与其职务相关的权益。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2.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薪资休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
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承担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教师依法承担的与其职业职务相关联的责任。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承担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包括两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自身反省和反思在专业
知识与技能态度上实现个人成长。
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外力促使教师提升的过程。答案二: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漫长性
2、生长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
(二)专业知识 包括:
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
6、创新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的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 科顿等人:教师反思框架
布鲁巴奇: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合作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代表人物:库尔勒 ·勒温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第六节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2、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歩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调查法
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教育实验法
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
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的假设,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实验。
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
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凯米斯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五)教育叙事法
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类型: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八)比较法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智商
的计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聪明。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情感、情绪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
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视觉: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
象。
(2)感觉对比
①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
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②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
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
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4)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
情况
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理解性(2)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3)知觉的整体性
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也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
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3)有意后注意
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转移与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特点: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容量较大:9-20个比特 形象鲜明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
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
(2)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贮存时间不超过1分钟
特点: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容量有限:一般7±2个组块 意识清晰
操作性强 易受干扰
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3)长时记忆
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特点: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编码: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贮内容的不同: ①陈述性记忆 ②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
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2)保持与遗忘 ①遗忘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④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B: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代表人物:詹金斯、达伦巴希
第二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及教学设计模版
1、小学教育的特点
对象的特殊性:身心发展:相对稳定和平衡的时期;感知较低,并逐渐提高;发展可能 性:生理心理未成型,易受外界影响;能动性和主动性:自我主体意识有了新发展
教育的基础性:社会发展的基础: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对国家和民族发展起奠基作用; 个体发展的基础:对儿童个体发展作用体现在各方面;课程内容基础性:教育内容都是基本的价值观和知识
义务性:国家有设立学校使人民享受教育的义务;父母监护人有使子女就学的义务;全 社会有排除适龄儿童入学不良影响的义务
全面性: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都应促进其全面发展
2、小学教师的特点
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时间和空间延续性;长期性;系统性 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心理素质
3、学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方向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科学性,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客观性规律; 民主性,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教育性,过程中时时体现教育性,着眼于育人;规范性,编制各种管理计划和制度;系统性,实现整体目标为主,管理最优化;效益性,充分利用资源,最小代价最大收益;动态性,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方法
方法:行政管理,依靠组织和领导者权力,通过强制性行政指令;法律方法,通过法律 制定或认可并受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思想教育,正确的精神观念宣传,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经济,物质效益,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学术,教学研究等工作进行管理
4、教育的属性和功能
属性:本质属性: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个体生存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传递经验的活动;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社会属性:永恒性,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不同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教育都不同;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积极)和负向(消极)功能;显性和隐形功能
5、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
与生产力: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变化,制约
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与社会经济制度: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权,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教育对制度影响作用,培养所需人才,促进民主,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与精神文化: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特殊的文化现象;学校文化
6、我国当前教育目的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老大和谐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造就四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贯穿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8、课程的作用
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 的纽带;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9、教师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能力;教育研究能 力;创新能力
10、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查阅与阅读文献;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作出结论;撰写成文
11、教育三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相互独立,相互联系,教育者是影响和受之间的纽带,受是教选择和施加影响的对象,影响是教对受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与受相互作用的中介。
1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3、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4、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身体:骨骼骨化尚未形成;肌肉发育;神经系统,大脑结构逐步完善;心脏和呼吸系统 心理:1认知:感知觉充分发展;注意的自觉性和注意品质的完善;观察力;记忆;想象力;思维基本过程日趋完善,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言语发展
2情绪情感:情绪情感丰富性不断扩展;稳定性增强;深刻性不断增加
3个性与社会性: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社会性,社会性认知和交往的发展
15、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1顺序性,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2阶段性,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3不平衡性,人有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教育4互补性,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5个别差异性,发展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得到最大发展
16、学习方法的指导类型和原则
领悟湿,迁移,点拨式,反馈式,矫正式,对比式,兴趣式,渗透式 针对性原则,整体性,实践性,渗透性
17、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与方法
1学习计划的指导,设立目标,切合实际,便于执行,结合实践;2听课方法的指导,认真听,注意看,多动脑,主动练,做笔记,善归纳;3复习方法的指导,回顾讲授内容及重点,整理笔记,通过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求助教师或同学解决疑难;4写作业方法的指导,先复习后做作业,仔细审题,认真表述,细心检查
18、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4改进教学方法,激发…;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19、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中正确引导;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合力;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20、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里因素构成,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2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也是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过程;3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1、小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提高学生认识入手,使积极向上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应有目的,有计划的把对学生的各种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5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教育6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7正面教育与记录约束相结合,正面引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以必要的纪律约束8依靠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积极性
22、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会校会周会晨会;班主任工作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导实践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23、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中暑:先搬阴凉通风处,躺下,头部不能垫太高,解开衣领,冷毛巾敷头部,服用仁丹或十滴水,严重者可冰敷额头腋下,凉水反复擦身。措施:适当调节作息时间,延长午睡时间,避免高温下剧烈运动,准备好充足清凉消暑饮料
溺水:立即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确保呼吸道通畅,松开裤带衣服,进行倒水。口腔密闭可捏面颊用力开启牙关,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手压背部,抱住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快步走动使水倒出,再进行人工呼吸。措施:避免心脏病高血压等病人进行游泳活动,下水前做好准备活动,水中不宜长时间停留或不动。
电击: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使伤员脱离电源,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并及时进行相应急救措施。措施:注意电线老化情况,防止绝缘皮的脱落和电缆的裸露,用电操作时穿绝缘的胶鞋,说明电的危险性以及用电安全常识,防止出于好奇而私自接触电源
烫伤: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冷却后小心脱去贴身衣服,伤势轻用红花油涂抹,保持干燥,重者简单处理,立即送院救治。措施:过热物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使
用火炉应用铁网围住,使用电器取暖应有成人在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好奇玩明火
骨折:救命在前,防止休克,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先止血再包扎固定,然后送院 中毒:口服催吐洗胃;皮肤接触,清水反复冲洗;化学药品,干布擦干药品,然后冲洗;吸入中毒,撤离现场,保持呼吸畅通;腐蚀性,饮用蛋清牛奶保护胃黏膜,延缓毒物吸收。措施:保证儿童食物清洁新鲜,过期腐败食物不能食用,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喂药前认真核对,冬季使用火炉注意通风,日常使用药品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接触。
常见外伤:擦伤:清水或盐水清洗伤口杂物,盖上纱布按压止血,外用创可贴或云南白药,每天换2次药,保持伤口通风避免感染。刺伤:高锰酸钾溶液清理伤口,双氧水消毒,送院;扭伤:24小时内冰敷,毛巾反复冷敷,24小时外热敷,血液循环;割伤:清水清洗伤口,双氧水消毒,盖上纱布包扎固定,重者止血
24、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和途径 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整体性发展
途径:开设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课程;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开展面向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开展小组辅导;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25、常见的心理辅导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惩罚法
26、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3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27、班级管理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全面管理;自主参与;教管结合;全员激励;平行管理
28、班级管理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目标管理;情境感染;规范制约;舆论影响;心理疏导;行为训练
29、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问题: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程度低 应对: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30、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类型:成员间的分歧;打架斗殴;顶撞;恶作剧
原则:1教育性原则,让学生受教育,2客观性,充分调查了解事实,3有效性,讲究效果,4可接受,双方对处理意见可接受,5冷处理,保持冷静公平宽容
方法: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
31、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基本素养
1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2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3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1责任意识与移情能力2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3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32、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确立发展目标,建立核心队伍,正常秩序,组织多样活动3建立学生档案4班会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工作计划与总结
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妒忌,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后进生:关心爱护,尊重人格;培养激发学习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个别差异,不同教育措施。中等生:重视教育;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自信
33、班级活动的功能和类型
功能:满足交往;学习发展;个性发展;班集体建设;班主任专业提升
类型:日常:1班队会活动2晨会活动3值勤活动4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阶段:1工作性活动2竞赛型活动
34、班队活动的原则和类型
原则:1教育性2针对性3自主性4多样性5计划性6生活化 类型:1主题教育2班队例会3文艺活动4体育活动5科技活动6班队劳动7游戏活动8少先队活动(教育性,自主性,组织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
35、课外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形式
含义:1多渠道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2培养独立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特长4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创造力5利于身心健康,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特点:1性质的自愿性和选择性2内容的伸缩性和灵活性3形式的多样性4活动组织的自主性5活动方法的实践性6评价的综合性
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报告与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公益)
36、课外活动的管理过程
1制订工作计划2建立健全工作管理系统3建立辅导队伍,提高队伍素质,配备辅导老师,制订岗位职责,提高队伍素质4创设条件,充实设备,保证时间5活动工作的评价
37、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8教学的意义
1传授系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3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40、我过小学教育的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2直观性3启发性4巩固性5循序渐进6因材施教7理论联系实际8量力性(可接受性)
41、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 优:1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2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4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缺:1教师直接做主,学生主体地位受限2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知识,不利于培养探索创造实践能力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难以照顾个别差异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灵活性有限
4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2自学-指导3引导-发现4情境-陶冶5示范-模仿6目标-导控
43、创设教学情境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程序:1明确教学目的和内容,分析目标落实点2了解学生实际认知状况,运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素材3认真筛选课程资源4精神设计教学情境和教案5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6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
方法:1借助语言2借助问题3借助多媒体4运用游戏5运用故事
44、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培养:1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3设置榜样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5、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复述(随意记忆,感官,画线)精加工(记忆术,笔记,提问)组织(提纲,图形表格)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元认知监控,自我提问法,调节策略),3资源管理: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资源利用管理
46、教学评价的功能,类型,原则
功能: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激励学习热情5检验教学效果 类型:a实施功能1诊断性评价,检查学生学习准备成都,辨别造成学生困难的原因2形成性评价,改进强化学生学习,给教师提供反馈3总结性评价,评定学生成绩,证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达到的教学目标,预言后续教学成功的可能性,制订新教学目标提供依据。b运用标准1相对性评价,甄选性强,选拔人才2绝对性评价,衡量学生实际水平,各种考试3个体内差异评价c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评等级,写评语2定量评价d评价主体1外部评价2内部评价
原则:客观性;发展性;整体性;指导性
47、小学教学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1建立评价目标,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意目标)间接相关目标(智能性格倾向,所处环境,身体评价目标)2收集评价信息,观察,检查作业,考试,家访,轶事记录法3报告评价结果,学业成绩及过程中的品质特点,参加的课外活动及兴趣特长,成绩以外的品质与技能
48、教学评价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新教学评价的理念
问题:1重知识轻能力2片面追求分数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4制约教学改革
对策: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注重对活动表现的检测,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考试与考查相结合,评分与评语相结合,允许多考,暂不计分,鼓励学生再努力,自评互评相结合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将课程分成小单元,扩展评价范围,记录学生学业外突出表现,增强成功感,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理念:1重选拔转重发展2关注结果转关注过程3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4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强调对结果的反馈及被评者的认同和改进5评价对象的全面综合考察6评价方式多样化,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7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低年龄段
1课文大量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对XX的生动描述,表现了XX的美丽景观,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准生字字音,会读有关词语,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想象,有选择地说说XX的样子
情感目标:体会XX的生动,产生去XX的愿望和情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教学设计
师:课文的最后一段,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像XX,XX,哪些叫不出名字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取名呢!小朋友们,大家想不想去给它们取上自己喜欢的名字呢?
生:想!
师:演示设计好的几幅画面,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乐曲中欣赏,领略。而后进一步要求:选择其中一景,发挥想象,写出景色特点,看谁的最好。
生:看图画,听音乐,独立思考,动笔写话
理由: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要训练的内容虚拟成声,形,情,色为一体的动画景象,让学生观察后,通过自己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表达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试听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使学生各种素质得到提高
中年龄段
1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写作方法,描写了XXX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查字典理解注音字的含义,会用XXXX造句,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习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讨论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者对XX的描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设计题目 用XXXX造句
意图:通过造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课中的词语简单写话 让学生按照语文小组的形式讨论XXX围绕哪些中心句展开,分别写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意图: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文章的核心段落,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XXX种类还有很多,你所知道的有什么呢?课后收集一些你了解的XX,跟大家分享一下 意图:通过收集XX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并体会到跟大家分享自己成果的喜悦
高年龄段
1作者平常注意观察积累;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想象;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2教学重点:了解XXX的XX特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么写XX的,掌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手法 3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出示自学提纲:1课文集中写了XXX哪几个方面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二点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2课文写了XX哪几个方面内容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XXX哪两个方面
指导阅读第一段,点名读,提问:1课文写的是XXXX,从哪里看出来?2课文写了什么特点,怎么写的?3用一个词语概括4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语气轻快活泼
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方法,学习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总结扩展,点名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背诵课文,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古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XXXX生字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XX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意思,感受作者XXX的思想感情。学会本课生字,背诵古诗。3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播放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视频。师:这就是春天,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喜欢春天吗?2你们知道哪些关于XXX的古诗?能不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学生朗诵,教师描述诗的意境3过渡:春雨悄悄下着,飘在果园,点红桃花,落入田野,滋润庄稼XXX。小朋友们,你喜欢春雨吗?想不想再学一首关于春雨的古诗?
意图:播放视频的手段让学生对XX有直观感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诗词积累,通过以旧引新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回顾,还在朗诵诗歌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文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流畅诵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成语、格言、警局,能对照反省自己 3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导语: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XXX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3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知音。师: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橘子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3指名读课文,指导学生恰当停顿,理解并读好语气词XX 4师:要想把文言文读好,就要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关键词不太理解
二品读课文,感悟知音。师:读了那么多遍,想信同学们已经理解这篇文言文的意思,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知音”一词。看图感悟;抓住重点句子感悟;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启发学生感悟;诱发学生想象,深刻理解XXX句话的内涵;全班诵读XX体会感情。
三诵读全文,回味知音
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课下收集赞颂友情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篇: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归纳)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本节重点教育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构成。 教育学的发展
苏格拉底——“产婆术”
亚里士多德——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著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雄辩术原理》 夸美纽斯——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荀子——性恶论代表,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力量加以调教
孟子、格赛尔、威尔逊——内发论代表,认为人的发展需要靠人的本性和内在力量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形成与发展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2.卡洛夫——《教育学》,世界公认第一步马克思主义教学著作; 3.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功在流浪儿与违法者改造,核心集体主义教育
4.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步马克思主义教学著作; 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的五条教学原则; 6.布鲁纳——《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倡导发现教学法; 错题
教育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重点: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Ⅰ.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确定;2.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经济功能);2.再生产科学知识
Ⅱ.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性质)
1.决定教育目的;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决定受教育的权力;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可以对教育者进行选拔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非识记)
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相互制约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立;2.影响教育内容选择;3.影响教育方法使用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2.传播和交流文化;3.选择和提升文化。
/ 13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重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启示——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不能揠苗助长
阶段性:启示——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搞一刀切,并注意各阶段的平衡和过度;
不平衡性:启示——人有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此时施加教育影响,则能事半功倍。互补性:启示——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自身优势,促进个性化发展 个别差异性:启示——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重点: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
第五节教育制度
双轨制:代表为英国,两轨互不相通,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子女两类; 单轨制:美国,学制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分支制:苏联
壬寅yin学制——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kui卯mao学制——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子kui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重点:义务教育
概念: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教育。
特点:强制性、普及型、免费性。
第六节教育目的
重点:教育目的相关基础知识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核心要求,它规定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作用: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实际学要出发,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代表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个人本位论(培养自然人,卢梭、罗杰斯、匹斯泰洛奇)、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我国当前教育方针
我国当前教育目的:1996.6,《--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内涵:已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
/ 13 西方
我国 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德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 中学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重点:课程类型及特征 1.2.3.4.(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学生需要)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课程开发、设计、主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重点:课程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出现最早、影响最广,要素主义和结构主义为其代表理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2.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特征主张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 3.社会中心课程论
4.学生、社会和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第二节 课程组织
重点: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2.课程标准: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3.教材: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材编写采用螺旋式上升(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教科书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知识、方法和经验加深、拓广,逐级深化)和直线式(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编排)编写两种基本方式 重点: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结果”上来。
课程开发: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课程开发模式:目标模式,代表拉尔夫.泰勒,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过程模式,情景模式。
第三节 基础教育改革
重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
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重点:教学内涵
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重点:教学意义
1.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2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的基本途径;3.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任务
1.形势教育: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而忽视知识传送,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2.实质教育:强调知识传送而忽视能力培养,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现阶段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重点:教学过程的本质
1.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2.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重点: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1.2.3.4.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双方互为基础)教学过程基本阶段 识
第三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重点:五大基本环节
1.备课
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上好课的先决条件。须做好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上课
中心环节吗,教师教和学生学直接体现,上好一节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3.课外作业布置与反馈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评价方法:观察法、测验法(测定考生最基本方法: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就一个测验的优劣势而言,效度比信度更重要)、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 13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教学过程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
第四节 教学原则
重点:八大教学原则 1.2.3.4.5.6.7.8.直观性原则:让学生直接感知对象,分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启发性原则:教师主动承认学生主体,调动其积极性;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量力性原则。
第五节 教学方法
重点:常用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A.讲授法: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能短时间内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B.谈话法:向学生提问题,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C.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解决某个问题探讨、讨论;D.读数指导法:学生阅读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
2.以直观感知为主:A.教师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B.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实践活动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A.欣赏教学法B.情景教学法 5.以探究为主:发现法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重点: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在《大教学论》中论述,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其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特朗普制: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认知过程(单选为主)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认知的起点,正常心理活动必要的起点。特性: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感觉相互补偿、联觉(一种刺激不仅能引起一种感觉,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2.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在感觉基础上产生,同一物体感觉相同但知觉会有差别,人脑对感觉的加工,分时间、空间、运动知觉。特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3.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活动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相反:注意的分散(心),指注意离开了活动所制定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
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转移和分散的区别)。
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4.记忆:人脑对经验识记、保持、再现过程。分类:(时间)瞬时记忆:极为短暂的记忆;短时记忆:比瞬时记忆稍长,但时间不超过1分钟;长时记忆:记忆较长或终身不忘。
/ 13(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陈述性记忆-语言表达类;程序型记忆-复杂动作过程。
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过程不均匀,先快后慢,呈负加速性。系列位置效应:近因和首因效应。影响记忆的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识记方法、时间、识记态度。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詹金斯&达伦巴希。回忆和再认:回忆是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的事物的重新重新呈现,再认是经历的事物再度出现时的识别。5.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应。
6.想象:幻想、理想和空想的区别p126如果幻想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么他就便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则为空想;理想能催人奋进,是人民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空想往往会把人引向歧途。7.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 2.迁移:正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促进)和负迁移(阻碍或干扰);3.定势:使用原有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原有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景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4.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能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5.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当前问题的启发。6.动机强度。除以上因素外,个体智力水平、性格、情绪、认知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也制约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第二节 学习概述(以单选为主)
1.学习概念: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实质: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2.3.1. 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知识学习:变式,如果实有可食的、漂亮的,还有不可食、丑的 技能形成: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第三节 学习动机(客观和主观都有)
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奥苏泊尔成就动机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
认知内驱力: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多半由好奇而生,在有意学习阶段,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借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 儿童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一种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完成任务,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耶克斯&多得森: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动机最佳水平还随任务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低;学习任务简单时,动机最佳水平高。 学习动机理论
A.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认为强化能促进学习动机。
B.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的行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人有生 6 / 13 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前四种为缺失需要,后一种为生长需要。
C.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可以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会保证成功,避免失败,选择非常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挫败感。
D.成败归因理论: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E.自我效能感: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 重点:学习动机培养
A.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产生 B.重视励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C.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D.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重点: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第四节 学习迁移(单选)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重点:迁移分类:
A.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阻碍作用;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先学习的对后学习的影响,前——后,如举一反三 逆向迁移:后学习的对先学习的影响,后——前,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同一水平的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垂直迁移:不在同一水平的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活动之前的影响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A.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 B.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C.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第五节 学习策略(单选)
重点:学习策略分类
1.认知策略: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
复述策略(如画线)
精细加工策略(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
/ 13 A.B.C.D.工策略,如做笔记、提问)
组织策略(整合所学知识或新旧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列提纲、利用图形、流程图)
2.元认知策略:认知的认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帮助学生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努力管理、资源利用策略
第六节 学习理论
1.桑代课尝试错误说:学习过程是刺激与反映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在尝试”而形成,是教育心理学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正强化和负强化(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作用类型)、惩罚(与负强化区别:惩罚是厌恶刺激的呈现,负强化厌恶刺激的排除,来降低概率发生的概率)、消退(曾经强化的反应,后来不再有强化物,致使反应发生概率降低)
重点:认知学习理论(易考主观题)
A.完型顿悟说: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学习的实质是在主题内部构造完形。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联系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B.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是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的认知结构。学习观:学习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提倡发现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以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不能只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学习环境。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单选为主)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是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图式:个人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同化:---顺应: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适应客观变化,同化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平衡—自我调节机制使自我认知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更高平衡状态的过程。
个体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1-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与教育观:强调人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人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最近发展区: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二节 中学生的情绪发展(单短和材料分析)
情绪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抑郁、恐惧、孤独、愤怒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爆发性和冲动性,不稳定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性、心境化和持久化 指导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2.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单选和简答)
人格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功能性、社会性。
/ 13 重点:人格结构
1.气质和性格;2.认知风格(场独立型和场依存行、冲动型和沉思型);3.自我调控系统 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放纵型、民主型);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 重点:人格发展理论
1.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完美原则即道德原则,重要特点一是强调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理和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口腔期12-18个月,肛门期12~18-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成年 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P184
第四节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重点:特点
过渡性、锁闭性、社会性、动荡性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单选)
心理健康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常见障碍性心理问题:抑郁、恐惧、焦虑、强迫、网络成瘾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法(单选)
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试(基本目标)、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重点:心理辅导方法
1.强化法: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是中小学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对行为态度表扬。2.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特定情况下超出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三部——
一、松弛肌肉;
二、建立焦虑层次;
三、诱导求治者暴露导致神经焦虑、恐惧的情景,并通过心理放松的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恐惧的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3.理性-情绪疗法: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要点: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第七章 中学德育
第一节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单选和辨析)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验,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平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品德和道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目的相同,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重点: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及其行为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2.道德情感: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要达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行为,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德育方法: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榜样法;3.群体约定;4.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5.价值辨析
/ 13
第二节 道德发展理论(单选)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把儿童道德分为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顾不得外界关系,自我为中心; 权威阶段:5-8岁,他律期,该时期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 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期,不在无条件的服从权威; 公证阶段:10-12,开始倾向于公正平等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第三节 德育及其主要内容(单选和辨析)
重点: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2.理想和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纪律和法制教育;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四节 中学德育过程(单选和辨析)
中学德育:是教育者按照德育目标对学生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德育方法,对其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重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
以知开端,以行终结,知即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情感是内部动力,意即意志是精神力量,行即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修养。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第五节 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各题型都有)
重点:中学德育的原则
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的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 6.7.8. 知行统一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德育途径
最基本的德育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重点:各原则的基本要求也要记忆P226 重点:德育方法
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践锻炼法:
/ 13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熟悉各方法的基本要求P230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集体建设(单选)
班级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 班级的发展阶段: 1.2.3. 1.2.3.4.5. 1.2.3.4.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
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重点: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重点:班集体建设的重点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 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材料分析)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分积极、消极和对抗三种。 重点:课堂氛围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因素;2.学生的因素;3.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重点: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条件
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有些调控和机智应对影响课堂气氛形成的因素,还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营造策略。
1.准确的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立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师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重点: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学生、学习因素和学习情境 课堂问题产生的因素:学生、教师、环境 重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和矫正 1.2.3.4.5.6.7.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 协同伙伴关系; 与家长合作。
/ 13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单选)
重点:课外活动的内容
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及其他活动。 重点: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选题;2.制定活动计划;3.活动实施与总结
第四节 班主任(单选)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1.2.3.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是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对先进生的教育工作:A.严格要求、防止自满;B.不断激励、战胜挫折;C.消除嫉妒、公平竞争;D.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A.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其人格;B.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C.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D.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4.组织知道班级活动的开展 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和家长委员会
第四节 教师心理(单选和简答)
重点:教师角色形成阶段 角色的认知、认同和信念阶段 教师威信建立途径: 1.2.3.4.5.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重点:教师的心理特征
1.教师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包括:专业学科知识内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对学生困难诊治能力、教学媒体使用能力、教育机智。2.教师的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包括:教师职业信念、教师性格特点、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两个教师人格特征: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3.教师的行为特征
4.教学效能感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判断
5.罗森塔尔效应 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的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重点:教师的成长心理
/ 13 福勒和布朗
1.关注生存阶段
一般是新老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此有些新老师会花大量时间花在与学生搞好人际关系上 2.关注情景阶段
教师已完全适应,把自己的精力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3.关注学生阶段
是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小型课堂教学,录成录像,课后分析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 13
第四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素质教学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从教室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3.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二乐也,的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出自 孟子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对教育的认识不同;面向的教育对象不同;选学的内容不同;教育的评价的标准不同;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2.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全国广大教师的几点希望中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新者
3.孔夫子所说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4.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5.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 6.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和商鞅
7.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 属于解放区文学
8.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
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9.孙犁 荷花淀
抗日战争时期作品
10.柳青创业史反映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
11.一代风流 欧阳上
红旗谱 梁斌
李自成姚雪垠
青春之歌
杨沫
林海雪原(主人公为少剑波)
曲波
保卫延安
杜鹏程
1.在学校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主要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2.突破了原先的由政府独家办学格局的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高老头
法国
巴尔扎克
世说新语
南朝
刘义庆
长生殿
清朝
洪升
威尼斯商人(诗歌)
莎士比亚
英国
4.欧阳修
六一居士
白居易
香山居士
蒲松龄
柳泉居士
李清照
易安居士
5.柳宗元 子厚
范仲淹
文正
6.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的别称
7.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供清唱吟咏只用以抒情为主,但不进入戏剧散篇
1.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 2.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镇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年10月3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 6.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7.岁寒三友 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8.牡丹亭
汤显祖
明代
小说
9.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
俄国
小说
10.警察与赞美诗
欧亨利
美国
小说
11.阿q正传
祝福 暴风骤雨(主人公郭全海)(周立波长篇小说)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就中国劳动人民遭受种种压迫和剥削的痛苦生活
12.包身工 是报告文学
1.教师善于快速准确的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的情绪和愿望,这说明教师的观察力具有敏锐性
2.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3.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4.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刻苦钻研 严谨笃学 勇于创新 奋发进取 淡泊名利 志存高远 这些话是 胡锦涛 提出来的 5.汴州是今天的开封
6.国语是我国做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做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长于记言,不长于记事
7.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水浒传 8.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9.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都是悲剧是人物 10.莫里哀
阿巴贡是喜剧是人物
1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这句格言出自 资治通鉴 12.文学文体包括 散文 小说 诗歌 13.评论文体包括 评论
学术论文
14.新闻文体包括 消息
通讯
新闻特写
0.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1.我国最早的用白话翻译外国小说的周桂笙,曾翻译了一片外国小说
毒蛇圈 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直译小说
2.鲁迅和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标志着我国直译小说的开始 3.三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
冯梦龙 二拍
凌濛初 4.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家吸收的思想是佛家和道家思想
1.振兴民族的希望再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2.最早提出汉字横写的是钱玄同1917年新青年
3.倘秀才是词牌名 4.草堂诗余 东坡乐府 稼轩长短句 白石道人歌曲都是词集
5.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节章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体小说如红楼梦 三国演义
烈火金刚
6.羊脂球 莫泊桑
竞选州长 马克
吐温
司汤达
红与黑(法国)
7.狼和小羊 克雷洛夫寓言
俄国 8.灰姑娘
洛林的童话
德国
9.海的女儿
安徒生 的童话
丹麦
10.凡尔纳,法国小说家,写有许多科幻小说,重要作品有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海底两万里 八十天环游地球
1.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关注情景阶段 2.创新教育包括 心理创新教育 思维创新教育 实践创新教育
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4.将大量农村生活物象收入画幅的画家是齐白石 5.海南岛南天一柱是范云梯所书
6.书法家初唐四大家 为 薛稷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7.楷书四大家为
颜真卿
欧阳询 柳公权
赵孟? 8.东床快婿原本指王羲之
9.徐寿华蘅芳合作试制出了我国第一艘木质蒸汽船,标志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10.惠特曼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其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开一代诗风 11.悲惨世界的主人公是冉阿让
1.叶圣陶长篇小说 倪焕之
朱自清散文 背影
1.布鲁奇在1994年提出的教学反思方法是反思日记
详细研究
交流探讨
行动研究
2.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应当在24小时内及时通知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3.陆机是西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村是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在诗文方面,陆机也是颇有建树,他与弟弟陆云都为著名文学家,合成二陆,作品为 文赋
吊魏文帝
赴洛道中作
4.西北有高楼 是古诗十九首的作品
5.19世纪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为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 6.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
7.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起先为通志,宋神宗改名为资治通鉴 认为该书鉴于往事 有资与治道 8.莫里哀 伪君子 法国
9.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苏联 10.伏尼契 牛虻 爱尔兰
1.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创新教育 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是由伯林纳提出的 3.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试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在电和磁的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成果的是 法拉利 5.变形记
奥地利
弗兰茨 卡夫卡 6.墙上的斑点是一部意识流小说 7.等待戈多是一部荒诞派戏剧
8.百年孤独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9.灌园叟晚逢仙女,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属于拟话本
10.瓶画器皿上的画狄俄尼索斯航海是古希腊黑色人像时期的作品
材料分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九条四款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对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九条十款 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三十八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优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规定开出未成年学生
第五十五条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更具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第五条 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第六十八条 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五条 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第十四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国家规定除外
第五十八条 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教授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与批评,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可与推迟到七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九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 职业 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六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核 心 内 容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角色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
3.示范者角色(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多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4.朋友角色 5.管理者角色 6.研究者角色
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指导评定权
3.科学研究权 4.获取工资报酬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对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要求
1.坚持育人为先,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2.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 3.关心学生全面发展
4.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5.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教学 6.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7.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8.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9.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10.大胆创新工作方式
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学校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1.重德育,轻智育体育,美育
2.中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
3.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4.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5.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发展 6.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 2.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3.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
4.努力构建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6.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1.建立平等的关系
2.教育教学上,密切联系家长 3.家长和老师经常换位思考
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1.管理被管理
a)基于教学的宗旨和任务 b)基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平等关系 a)人格平等 b)尊重学生个性
c)学生有权要求教师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给与公正评价
新课程教师角色改变
1.教学过程中更多履行多样化职责,更多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
2.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专项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的开发社区内不得新资源
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改进师生关系 4.教师间合作广泛
5.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6.密切与家长和其他社区合作,广泛参加校内服务于课外活动 7.指定角色发展目标
a)认识自己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 b)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 c)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 d)按目标逐步执行 e)评价发展计划
1.安抚失主 2.平息猜忌
3.做好被怀疑的人的心理工作 4.换位思考
第五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信息、情绪和生理状态。其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为人师表方面作出了哪些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为人师表的规定: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关爱学生方面作出了哪些要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谈谈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3.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1)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3)操作整合: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5.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图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4)要组织学生听讲。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
(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4)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谜语、儿歌创设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8)运用想象创设教学情境。
材料分析题
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女儿多么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吧。”她就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她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弄虚作假。
问题: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该心理现象。(10分)(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典型的小学生的自我中心现象,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小学生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在家庭中处在中心的地位.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不能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
(2)要矫正小学生的自我中心心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①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
②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使小学生摆脱形成自我中心的环境。
③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小学生的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
④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
⑤指导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
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和睦相处。
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具体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4)资源利用策略。具体包括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学设计是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三年级的周老师是位新老师,他认认真真地设计教学环节,严格按照设计的环节进行授课,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发现,实施与设计环节有些不同,一旦出现意外的情况,往往不知所措。于是,周老师认为教学设计根本没有必要,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课堂发挥.还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创新。
问题:
(1)课程设计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10分)(2)请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给出对策。(10分)(1)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课程设计环节和实际授课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新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的内容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②新教师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计划。
③新教师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
(2)材料中的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或者利用不上课的时间去旁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来进行学习。
②开展微格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微格教学的方法寻找自身的问题,得以改正。
③进行专门训练。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在职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④反思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写教学案例等方式,总结经验,提升自己
(1)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材料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8分)(1)通过本材料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发展。
①知识与技能: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乘法的过程,掌握乘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符号。
②数学思考: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乘法信息做出解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运用乘法进行思考。
③问题解决:能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简单的乘法计算以往使用加法的内容。
④情感态度:了解可以用乘法计算某些加法运算,增强学生思维中运用乘法进行运算的意识。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订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流体智力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言语、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在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24.材料:
语文课堂上有蝴蝶飞进来,学生乱作一团,有的同学索性离开自己的座位.你追我赶地去扑蝴蝶„„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一班的陈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扑蝴蝶的经过写一篇作文。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杨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则是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未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杨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问题:
(1)本案例中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10分)(2)谈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这一状况你会怎样处理?(10分)【参考答案】
(1)陈老师展现了自己的教学机智,突破预定计划,“创造性地教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因势利导,尊重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传统的“教师中心”的理念,把知识、学科放在中心地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教学过程应该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而且应该“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要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材料中的陈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抓住学生被“蝴蝶”深深吸引这一现象.以此作为活的教学材料。
其次,时刻谨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遇到偶发事件,应当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因势利导,把事件转变成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既要有预设性,也要重视课程的生成性,更多地关注学生而非学科.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5.材料:
林老师为了上好《自然与科学》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植物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植物标本,因为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然后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做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问题:
(1)材料中的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10分)(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0分)(1)林老师的直观教学手段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直观教具的选用不恰当。首先是教具的呈现时间不当。林老师在上课之前将教具摆好后,就引起了学生的围观,容易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分心;其次,直观教具用的时间太长,整堂课都在翻PPT,没有从教学的需要来加以选用。
第二。直观教具的设置缺乏科学性。首先是标本太小.导致学生无法看清,直观效果难以显现;其次,PPT上的字体颜色与背景颜色没有遵循差异律,不能将对象与背景进行有效的区分,学生看不清。
第三,直观手段的运用缺乏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林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断地翻着PPT,但是却没有配合讲解,使学生只看了热闹,没有学会新知识。
(2)在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第二,直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的时候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
第三,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教师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反应的问题及时调整直观与讲解的比例。
第四,要在直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1)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2)激发间接兴趣。(3)组织有关活动。(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1)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2)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研究性的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3)观察法
观察法是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观察法适用于评价那些在教学中不易被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与性格等)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唱歌、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作等)。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传统的评定教学工作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设计问卷、测试题、量表等对被评价者在正常状态下进行测试,以获得评价的资料,并做出判断。
(5)测验法
测验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行为样本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测验法最常用于评价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标程度,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评价收集间接资料。
模块一 教育基础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文化对教育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的传统和变革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1.教育传递文化(继承功能)2.教育传播文化(传递功能)3.教育选择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更新文化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功能 1.教育目的的定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知觉集中倾向、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思维的具体性、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特点:推理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月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遗忘的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到一定的程度不再遗忘了。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迁移 3.原型启发 4.定势 5.功能固着 6.情绪和动机
7.个体的智力水平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1.有意想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逐渐趋于现实性 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1.丰富小学生的想象 2.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意志的培养 1.小学生自觉性的培养 2.小学生果断性的培养 3.小学生坚韧性的培养 4.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兴趣的品质:倾向性、广阔性、稳定性、效能性 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1.加强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 2.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3.充分运用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4.利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5.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1.城乡差异明显,农村课改进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2.课程资源缺乏,经费投入不足 3.校本教研不够深入,教师缺少专业支持 4.部分课堂教学存在单纯追求形式的现象
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推进策略 1.坚定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信心
2.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实施经验,科学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 3.关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平衡 4.对课程改革方案进行恰当的调整 5.加强行政管理与政策导向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并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过程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解释,以形成对教育现象的认识的方法。2.教育调查法
调查法是运用问卷、访谈等科学方式,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从而对事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客观描述和预测的一中研究方法 3.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为解决特定的教育问题,依据一定的理论创设解决问题的手段,并有计划地实施创设的手段,一定时间后,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验证解决问题的手段的可行性。4.教育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法是指教育实际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的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对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5.教育叙事研究法
是指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老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者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比较 1.课前计划:新手型教师依赖课程目标,不会随课堂情境的变化修改计划。专家型教师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新手型教师规则较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专家型教师规则明确,能坚持执行。
吸引学生注意力:新手型教师缺乏相应方法。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教材的呈现:新手型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专家型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多用导入式方法,并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新手型教师缺乏或不会运用教学策略。专家型教师教学策略丰富,并能灵活运用。
课堂练习:新手型教师把课堂练习当做必经的步骤。专家型教师把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
家庭作业的检查:新手型教师缺乏行营的检查规范。专家型教师规范化、自动化、效率高。
3.课后教学评价:新手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教师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3.教学决策训练,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将要教授的班级状况的基础上,新手型教师在指导者的指导下观看其他教师对此班级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从中找到自己教学的最佳行为的过程。
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
班级管理 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的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班级管理的功能: 1.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2.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 3.班级管理的教育性功能 如何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
3.培养学生组织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 4.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扮演好不同的成员角色,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2.全面性原则(面向群体,从整体出发)3.自主性原则(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
4.教管结合原则(班级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目标管理法 3.榜样师范法 4.情境感染法 5.规范制约法 6.舆论影响法 7.心理疏导法 8.行为训练法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3.集体教育原则 4.民主公正原则 5.严慈相济原则 6.以身作则原则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激励法 3.榜样示范法 4.角色模拟法 5.暗示法 6.契约法
有效组织班队活动的方法: 1.内容上选择上突出针对性 2.形式选择上突出趣味性 3.活动目的上突出教育性 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活动 2.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开展活动 3.与教学有机结合开展活动 4.与纪念日、节日相结合安排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自主性
模块四 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
(1)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2)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互促进的原则(3)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原则
(4)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自学法,也称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2.讲读法
3.谈话法,即问答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使之有所收获的一种教学方法 4.背诵法 5.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商量,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多向的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基本教法。讨论法多用于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6.练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
1.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具体和抽象想结合的原则 4.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 5.理解和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6.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合理把握综合和实践的实施 7.教学中应当注意几个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模块五 教学设计与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规划的过程。
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小学教案的设计:
第一、设计教学目标(认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进行学习任务分析(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的主要障碍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等)
第三、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第四、设计教学评价 第五、编写教案
模块六 教学实施
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1)创设悬念情境(2)创设信息情境(3)创设生活情境(4)创设求异情境 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1)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识好奇心(3)采取新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成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4.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一)以语言 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要求:
第一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讲述、讲解要以实物、事实与事例做基础;讲授的内容要条理清楚,写成纲要;要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概念、原理和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技能
第二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比如重点的内容精讲,难点内容细讲,破题内容先讲,结论内容后讲,次要内容粗讲,易懂内容不讲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适度、抑扬顿挫;加强手势语,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和理解力
(2)谈话法(讨论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引起、激发学生的思考,要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要注意启发学生,切忌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就立刻换优秀学生回答,伤害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分析和思考,研究问题或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获取新知识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4)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2)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法(四)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小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要求: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结合 ;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的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它们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的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要求: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是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 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第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第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第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构)第一、引发学习动机(心理准备)第二、领会学习第三、巩固知识 第四、运用知识 第五、检查知识
模块七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鉴定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等
小学教学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基准分类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是把评价对象和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自身评价。
(2)按评价功能分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按评价表达分类(是否采用数学方法)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按评价的主客体不同分类
他人评价、自我评价
(5)按评价的范围不同分类
单项评价、综合评价 小学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学生发展评价、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
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对学生主
体性的反思、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模块二学生指导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环境,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环境的影响能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3.教育,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4.个体主观能动性,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意识,不断扩充社会经验,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情感、自我意识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变化、学习习惯有待形成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使用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使用儿童发展的互补性,注意长善救失。4.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识记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2.想象中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2.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部平衡 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4.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这些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2.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3.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不不可改变的,而把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阶段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和阶段四: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阶段六: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1.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2.品德发展是在个体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 3.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4.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续的发展过程
小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品质教育 小学德育的意义
1.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特殊意义 2.小学德育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导向意义
3.小学德育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小学德育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指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是使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同时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判断善恶的能力
三是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方向性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和自我教育中,既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2.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来武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二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增加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四是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任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怀,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粗暴训斥、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
二是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合理、明确、适度、有序且有恒的要求,并坚持不懈的贯彻到底。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二是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工作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三是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各年级各阶段的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小学生的思想特点。
二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繁殖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三是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的效果。6.长善救失原则
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二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三是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德育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情感陶冶发(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 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