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华工导师介绍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23-103162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1 19:02: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华工导师介绍

邓孟仁 冯江

郭昊栩

郭谦

郭卫宏

黄骏

姜文艺

蒋涛

李晋

李文红 梁海岫

林家奕

林燕

刘宇波

陆琦

罗建河

罗卫星

孟建民

孟庆林

缪军

倪阳

潘莹

邱坚珍

施瑛 寿劲秋

孙一民

汤朝晖

唐孝祥

陶郅

汪奋强

王国光

王红卫

王静

王扬

吴桂宁

吴硕贤

肖大威

肖旻

肖毅强

杨勐

杨晓川

张春阳

张磊

张宇峰

赵立华

赵越喆

郑力鹏

周毅刚

朱小雷

朱亦民

寿劲秋 梁海岫 罗建河 杨

燕 黄

骏 郭昊栩 邓孟仁姜文艺

罗卫星

刘宇波 王

扬 李文红

姓 名:施瑛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1974.05 职 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最后学位:硕士

学习简历:

1995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获得建筑学学士

202_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在职博士

工作简历:

1995年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任教;

广东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主持;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成员

社会兼职:

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成员 研究方向:

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历史建筑与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城市“三旧改造”中基于紧缩城市理论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广东省农业厅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岭南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基地项目《岭南特色乡村建设标准研究》、建设部规划司项目《优秀近现代建筑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规章制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汉民系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岭南汉民系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度研究》等项目。

静姓 名: 王静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1976年9月

职 称:先上岗教授

最后学位:博士

学习简历

1999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

202_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

202_年7月,清华大学博士毕业

工作简历

202_年7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

社会兼职

建筑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

绿色建筑/绿色评估/生态规划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参编《绿色建筑评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_ 202_.01 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当代大学校园集约发展的适应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50778073,主持人:何镜堂,202_-202_),参与人。

联系方式:***

邮箱:wj99@scut.edu.cn

姓 名:邱坚珍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1968年8月

职 称:高级建筑师,硕导

专业资格: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最后学位:博士

学习简历

1986~1990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8~202_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90年~1995年 广州空军勘察设计院工作,参与及主持一系列包括医院、办公楼、机场航站楼、营房等各种类型项目的建筑设计,并曾在全军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及三等奖。

1995年~1998年 广东省注建设计所任主任建筑师,主持几十项包括商业、办公、住宅区、学校、文化中心、综合厂区等大、中型建筑项目的设计工作。202_年~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任高级建筑师。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建筑声学设计与研究;观演文化建筑设计与研究;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族乐器声功率测定与民族音乐厅堂音质评价》的主要参与者,为课题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式测试以及现场调研工作。基金课题关于民族音乐和乐器的研究不仅在我国是开创性的工作,其成果在国际上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在建筑声学研究和设计领域中有一定的基础与积累。已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一批剧院、综合性厅堂、体育场馆以及专业视听室等的建筑声学设计与研究工作,并主持完成其中部分项目的装修设计工作;主持完成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声学实验室(包括消声室、混响室、隔声室、听音室以及相关配套空间)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工作。

目前为止,已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多篇被E.I.及SCI收录。

电子邮件:jzqiu@scut.edu.cn qjianzhen@gmail.com 通讯地址: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510640)

周毅刚

姓 名: 周毅刚 性 别: 男 职 称:副教授,硕导 最后学位:博士(博士后)

学习简历

1998年7月,华中理工大学本科毕业

202_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

工作简历

202_年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后研究

202_年7月至今,华南理工大学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城市形态、建筑历史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联系方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邮编:510640 邮箱:171888@qq.com

李 晋

李晋,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学习、工作经历

1989-1993: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工学学士;

1993-1997:长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1997-202_: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大空间公共建筑、体育馆研究方向),建筑学硕士;

202_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

202_-202_: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讲师

202_-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教授,三年级年级主持 兴华人才科研团队中的骨干教师;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绿色建筑与技术实验室成员。社会兼职

中国绿色建筑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

公共建筑,大空间建筑研究。设计大空间建筑多项: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馆;广州大学称广东药学院体育场;重庆工学院体育馆;广东国际展览中心。参与设计江苏省吴江市体育馆。结合研究领域主讲《建筑

设计与结构选型》课程。

可持续建筑研究。当代生态意义上的建筑研究方法与一般意义上的产生了明显的区别,使设计从以往的以“形态——功能”为单一目标转变为以“形态——功能”和“环境——资源”并重的双重目标。结合亚热带气候特点,研究遮阳、自然通风、隔热等被动降温技术与建筑创作的协同性,调整建筑的建构方法以适应被动技术的运用,使其发挥最大效果,力求达到净化环境、降低能耗的目标。主持该领域基金: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亚热带大空间建筑与自然通风技术的协同模式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生态技术与亚热带建筑形态的建构方法研究》。参研相关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试验室自由申请基金《亚热带大空间公共建筑的被动设计模式研究》,第一参加人,子项目负责人;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湿热地区绿色建筑试验模块体系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湿热气候区(亚热带)绿色建筑集成技术研究》,子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炎热地区遮阳对热环境调节机理研究》,参加人。

建筑获奖

[1]东莞莞城英文实验学校设计获202_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第二获奖人 [2]江苏吴江市体育馆设计获202_年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第三获奖人

[3] 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馆,获202_年第五届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赛优秀奖,第二获奖人

[4] 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馆,获202_年广东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第三获奖人 [5] 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馆,获202_年全国优秀建筑勘察设计三等奖,第三获奖人

[6]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教学区(广东药学院体育馆,即202_年广州亚运会排球比赛馆;广东药学院体育场,即202_年广州亚运会足球训练场)获202_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第八获奖人

论文著述

在核心期刊、全国学术会议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代表论文有

[1] 李晋,肖毅强.基于自然通风的体育馆空间形态模式研究.南京202_ BEST-CN 国际会议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成立50 周年纪念学术会议论文集

[2] 李晋,闫晓逢.体育馆的非对称形态与室内自然通风.华中建筑[J].202_.2 [3] 李晋.体育馆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J].202_.2.43-47 [4] 郭卫宏,李晋.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多功能体育馆.建筑学报.202_.3.41-45 [5] 何镜堂,郭卫宏,李晋.与环境、气候的积极对话——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体育馆构思.城市建

筑.202_.3.16-19 [6] 李晋.被动形态模式设计.新建筑.202_.1.34-37 [7] 李晋,张汉斌.与场地、地形的积极对话.建筑学报.202_.8.41-43 [8] 李晋,孟庆林.大空间建筑被动形态模式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2_.6.50-55 [9] 李晋,刘德明.大空间建筑的形式创作规律初探.华中建筑.202_.12

Email:liharbin@126.com 通信地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510640)

电话:020-22236588 传真:020-22236588

朱亦民教育经历

1983~1987: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

1999~202_:荷兰贝尔拉格建筑学院(The Berlage Institute in Rotterdam),建筑学硕士 工作经历:

1987~1997: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土建室,建筑师

1999:法国欧博建筑事务所(深圳),建筑师

202_~:与Pier-Vittorio Aureli共同创办道格玛建筑工作室(DOGMA Architects)

202_~: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

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

林家奕 研究方向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特别在高层、超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设计、办公楼设计、旧老建筑改扩建、别墅区规划设计以及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有关论文多篇。

肖大威

肖大威教授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设计创作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现任建设部全国高等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建筑》编委、《城市与建筑》编委、广东省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城市科学委员会副会长、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有“岭南生态办公建筑研究”、“岭南地域生态建筑文化研究”、“岭南城镇规划”、“城市滨水区规划与城市设计”、“生态健康住区规划”等。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全国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编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术丛书》。主持的建筑设计项目“白云区政府办公楼”获广东省优秀设计三等奖,主持的规划项目“中南民航空管局从化培训中心”获广东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主持的“中山市古镇广场规划”获广东省优秀规划设计优秀奖。主要参加的“广州市琶洲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建设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肖大威教授多次在国内大型规划设计竞赛中夺标,主持过大小几十个建筑创作项目、十余项城镇总体规划、十几项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项目,其中有办公楼、体育馆、影剧院、宾馆、医院;城镇总体规划、城市中心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滨水区规划与城市设计,以及大学、实验中学、居住区、工业科技园规划等。

张春阳

研究方向

开展城市规划与设计、医疗建筑设计两个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方面,主要从事城市设计研究,主讲“城市景观”“旧城改造”等本科、研究生课程。先后参加和主持的项目有:“广东省飞来峡水库库区总体规划”;“广东惠州大亚湾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规划”;“广东塘厦镇城镇风貌体系规划”“广州先烈路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等;“广东省海上运动基地规划设计(专业负责人)”项目获广东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二等奖。发表多篇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论文。

在医疗建筑设计研究方面,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研究方向 岭南地域建筑设计, 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工程项目业绩:曾担任广州中山大学地学楼、广州东铁路新客站及广九直通车新客站、广州地铁一号线广州东站、佛山丽日豪庭住宅区、佛山宾馆营业楼等大中型工程项目的项目主持和建筑总负责人。近年来参加了广州大学城民俗博物馆、新疆哈密回王府、广东潮州饶宗颐学术馆、广东中山泮庐山庄等建筑与园林景观设计。1984—85年间赴西藏参加援藏工程的山南地区泽当饭店设计获1987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地铁广州东站设计获1999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三等奖,佛山丽日豪庭住宅区获202_年第三届詹天佑中国土木工程大奖,佛山宾馆营业楼设计获202_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广东潮州饶宗颐学术馆获202_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新疆哈密回王府一期工程获202_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三等奖。

谦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环境的保存与发展。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多次获国际、国内竞赛奖项,其中“从化广裕祠修复设计”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是我国首次获得的文化遗产保护奖最高奖,参与写作的《中国民居建筑》获得了国家图书一等奖,曾获日本《新建筑》杂志社举办的《都市空间再生计划》国际竞赛佳作奖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民系民居与现代村镇居住模式研究》、《中国传统城市的人居环境思想与实践》,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岭南近代建筑美学研究》主要参加人。

主持完成横向项目多项,其中有“广州市番禺沙湾古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广州市六榕寺扩建规划”、“广州市中山路万木草堂复建项目设计”、“广州市北京路复建项目设计”等。近年来,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

肖毅强

研究方向

绿色建筑,建筑建构技术研究,生态景观建筑研究。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1997年-1999年国家公派往德国进修,主修生态建构设计和城市设计。回国后与德国相关研究和设计机构保持长期学术交流联系。202_年,与德国环保技术交流中心等机构合作,成立绿色联盟“Greenalliance”组织,本人为主要发起人之一。旨在推动生态设计技术上的中德国际合作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平台。

202_年12月,参加深圳举行的“中德绿色环保技术国际研讨会”并会议发言。202_年3月,参加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大会”,作会议发言《中国城市公共建设中的“生态”愿望和技术缺失》。

202_年创建“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实验室”并任主任,系统开展绿色建筑相关研究。

202_年主持协办“德中同行”系列活动,协助组织德国“节能建筑与规划”、竹材建筑等展览。

202_年10月主持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基金会“手牵手”儿童早期教育计划——西北贫困地区幼儿园设计咨询项目,致力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幼儿设施设计与研究。

系统整理和挖掘岭南早期现代建筑的地域性节能设计策略与思想,发表关于岭南现代建筑创作“技术理性”思想研究的文章3篇。在设计实践项目中探讨当代技术背景下的建筑表皮设计的气候适应策略。

近五年,主持在研科研项目15 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译著有《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完成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

研究方向

绿色建筑与景观,城市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研究,专攻酒店建筑、行政办公建筑、观演建筑等方面研究。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多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两项;与他人合编教材一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对商业综合体、酒店建筑设计有丰富经验,在长期实践中,与多家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公司(法国雅高集团、美国希尔顿酒店集团等)沟通合作,完成项目定位和设计,熟悉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标准和要求。

朱小雷研究方向: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老年人居环境;校园与文化观演建筑;环境行为研究与建筑设计。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主要著作:《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_)。在《建筑学报》、《城市规划》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被EI收录3篇。科技成果:“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及应用研究”(第二完成人)获202_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基金2项。作为主要设计人完成了广州大学新校区演艺中心;广州大学新校区教学实验楼、工程楼组团;广州芳村区珠江沿岸(下市涌——鹤洞大桥)景观整治规划;遵义会议中心;东莞职教城;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珠海歌剧院国际竞赛方案(优秀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广州萝岗区综合医院等重要工程项目。曾获广州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和广州市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三等奖。

吴桂宁 研究方向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曾完成北京亚运会拳击馆、韶关风度广场、惠州建行综合楼、韶关建行综合楼、潮州银都花园综合楼、云浮银宇大厦、番禺莱茵花园等项目的设计。近年主要关注于不同尺度下之设计对象描述方法研究,具体应用于基于控制的城市设计成果框架建构、城市中心区设计、建筑与环境一体化设计等,主持完成105国道顺德段景观控制规划暨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珠海市淇澳岛风貌规划、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顺德市德胜新区中心广场城市设计、韶关市城市广场设计、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南进场路两侧地块详细规划、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广州市文德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江西萍钢厂前街区规划暨建筑设计、广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规划、广西北海新行政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三亚亚龙湾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深圳大工业区城市形态与设计导则编制研究、广东始兴新行政中心规划暨建筑设计、海口秀英大道沿路整治与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海口海秀西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等。

教研项目:曾主持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与教学框架建构工作,完成“建筑设计基础”省重点课程建设、“建筑设计基础”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广东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研究项目)、建筑设计基础CAI(广东省“五个一百工程”建设项目)等教学项目研究。

发表论著:发表“学科交叉在建筑学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走向理性与方法--一种针对设计启蒙的教学体系”、“中国传统建筑的思维考证”、“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城市设计”、“珠海市淇澳岛风貌规划”等论文十余篇,编著“建筑设计资料集10--银行建筑构造”、“全国著名高校建筑系学生优秀作品选”(共四卷)、建筑设计基础讲义等。

获奖项目:北京亚运会拳击馆设计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委优秀设计二等奖、北京市优秀设计三等奖;教研项目“建立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获97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一等奖和校级一等奖; 1998年获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称号;202_年获同济大学陈同周建筑教育奖。

王国光

研究方向

长期致力于城市公共建筑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专攻法院建筑、行政办公建筑设计及人居环境理论。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已完成发表了有关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及编写专著《图解西方当代建筑史》一本,参与编制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外遮阳》。论文先后在《建筑学报》、《新建筑>、《华中建筑》、《时代建筑》、《北京规划建设》、《南方建筑》等多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亚热带地区建筑被动蒸发冷却技术” 研究,粤港重大科技项目--广东省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湿热地区微气候调节与设计” 研究。完成的主要项目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新会市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方案)、温州市永嘉县人民法院(方案)、温州市永嘉县城旧城改造规划、温州市财政局.地税局合建办公大楼(国际竞赛中标实施)、温州市国际金融中心(方案)、温州市规划展示中心及规划综合楼(国际竞赛中标实施)、温州市国税局高层宿舍楼(中标实施)、遵义市“忆江南”居住区规划设计、青海“城南绿洲”居住区规划设计、深汕高速公路惠来服务区(建成),柳州市响水河大型住区规划、揭阳市商业步行街设计(建成)、广州市越秀上下街保护与更新概念性规划、韶关市仁化县石塘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韶关市石塘镇镇区重点地段保护规划及城市设计、南京云锦博物馆方案设计。先后获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广东省规划设计银奖、广东省优秀建筑创作奖(第一名)

王国光教授多次出国,先后考察过韩国、日本、东南亚及西欧、北欧和南欧的城市与建筑,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获奖。电话号码:020-87112365 电子邮件: wgg999@126.com

称:教授 副总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职

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受教育经历:

1978~198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82~1985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

1998.9~1998.12 首批入选中法政府学术交流计划《50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 项目,赴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工程部进修。主要设计成果奖:

1.珠海机场旅客航站楼,航管楼

获202_年度全国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2.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获202_年度全国优秀工程银奖 获202_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 获第五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3.惠州行政中心办公楼

获1998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4.福州大学逸夫科教馆 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建筑优秀奖 5.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新闻中心 获202_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表扬奖 6.郑州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

获202_年度教育部校园规划设计一等奖 获202_年建设部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二等奖

获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二次(202_年度)优秀建筑创作奖提名奖 7.郑州大学新校区理科系群

获202_年教育部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一等奖 获202_年建设部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二等奖

获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二次(202_年度)优秀建筑创作奖提名奖 8.郑州大学新校区核心教学区

获202_年度教育部勘察设计建筑设计二等奖 获202_年度河南省勘查设计创新奖一等奖 获202_年度机械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获202_年度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获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三次(202_年度)优秀建筑创作奖提名奖

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 获202_年度教育部校园规划设计三等奖 10.南京河海大学图书馆

获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第二次(202_年度)优秀建筑创作奖提名奖

汤朝晖

教学情况

202_年7月获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衔接。主持建筑工作室,以新锐建筑方案设计及有挑战性的建筑施工图为主要工作内容,与国外建筑师建立有良好的学术联系,并有接触了解国内外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资讯的机会。

郭卫宏

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9年4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书记,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94年3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2_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博士学位;202_年12月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南方建筑》编辑部副主任、城市可持续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建筑与规划专业专家等。202_年底获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荣誉奖――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2_年入选《创作者自画像--中国青年建筑师•当代中国新作品》参加国际建协第22届世界建筑师大会;202_年入选《中国青年建筑师188》;202_年入选《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建筑师》。

长期从事现代建筑创作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参加建筑设计的教学工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创作道路,较完善地提出了“建筑创作系统论”。其主持和参与的50多项重要工程中有18个作品共获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奖40余项,其中国家银奖2项、铜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7项、詹天佑奖1项、建筑创作奖1项等。其主要代表作包括天津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潮人博物馆、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馆、映秀震中纪念地、玉树博物馆、郑州城市展览馆、中国资本市场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药学院校区、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武汉大学文科区、四川大学文科区、广东药学院体育馆、东莞莞城市民广场、深圳保安区综合服务办公楼等等。近期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等建筑杂志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论文有《武汉大学文科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多功能体育馆》、《校园与山水共生――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规划设计》、《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五律协同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等。

杨晓川、*研究方向:

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观演建筑、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交通建筑设计 *学术成果:

从事现代建筑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研究,积极参加建筑设计的教学工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创作道路。其主持与参与的50多项重要工程中有12个作品共获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5项,其中国家1项、省部级以上9项、建筑创作奖5项等。主要作品包括: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李宁体育馆、柳州游泳馆,天伦万怡酒店,金海湾五星级度假酒店、南宁翡翠园国家康居示范小区,广西祟左市行政中心,深圳市布吉综合客运枢纽,南宁市委党校,石龙火车站、南宁九洲国际大厦(310米超高层)佛山恒安瑞士大酒店(54层原佛山国际商业中心)等。先后在《建筑科学》、《新建筑》、《华中建筑》、《规划师》、《城市建筑》等各种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近40篇。

第二篇:东北大学材料学导师介绍

单玉桥

男,1954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技术。作为课题执行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超导中心下达的熔融织构YBaCuO高温超导体镀银防护层的研究,高温超导体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研究基础课题及攻关课题。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省科委下达的熔融织构YBCO超导体水蒸气腐蚀及其表面防护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篇,SCI和EI收录10篇。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教授课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

连法增

男,1945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从事无磁瓷封定膨胀合金、永磁合金、新型铁基晶态、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高饱和磁感铁氮化合物、非晶软磁材料及其应用等领域研究。新型稀土铁基永磁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等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获国家授权专利两项。中国仪器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理事,辽宁省应用磁学会副理事长,《功能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编委。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工程材料学》、《磁性能与应用设计》、《磁性物理学》等课程。主编出版《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性能》。刘常升

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激光应用技术。承担国家“973”和“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出版《激光表面改性与纳米材料制备》等专译著,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5项。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委会委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和材料工程分会理事长、202_年薄膜与涂层国际会议组织与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当选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课程《材料学》、《材料表面工程》。刘春明

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钢铁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控制,材料断裂的物理学与化学。一直从事金属结构材料的基础理论和新材料开发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高纯金属材料制备、钢铁材料与铝合金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设计及控制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30余项国家研究课题和企业合作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次被SCI、EI或ISTP收录。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兼任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低合金钢专业委员会委员,金相与显微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金属学报》、《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东北大学学报》、《材料与冶金学报》编委,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教授课程《钢铁材料学》、《钢铁材料微结构设计原理与控制技术》。秦高梧

1970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会员,日本金属学会会员,日本纳米学会会员。1988~1998年就读于东北大学材料系材料学专业,1998年末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初以英国皇家科学院访问学者身份在牛津大学从事三维原子探针的应用研究,1999~202_年就职于(国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任研究员。202_年3月被东北大学聘为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包括(1)低维材料(零维纳米粒子,一维纳米线和二维薄膜)的热力学、低维材料制备的新方法、低维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异性能及其相关器件设计;(2)新型大块材料的相图测定和热力学计算以及基于此的新型合金设计。近年来,在《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Acta Materialia》等刊物上发表SCI收入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文章影响因子大于4.0的6篇),SCI源刊他人引用、评价百余次。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1)新型超高密度磁记录媒体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_-202_;(2)Mg基合金相图、热力学计算与网络专家系统,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2_-202_;(3)Mg-Al-Zn(Mn)系合金设计与组织控制,中-美-加三国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技部,202_-202_。教授《磁性材料》和《微观组织热力学》。

茹红强

男,1962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冶金学院副院长,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兼)。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陶瓷材料,特种耐火材料,粉末冶金新材料。主持和参加了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国家、省部级鉴定四项。目前主持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863”高技术项目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军工项目一项。首次成功合成高性能的Sialon/SiC复相材料,使这种优质材料低成本生产成为可能;开发研制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材料和无压烧结碳化硼陶瓷材料,其材料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材料的先进水平。发表论文70多篇。兼任东北大学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教授课程《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粉体制备技术》。沙玉辉 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先进磁性材料和织构材料。主要从事先进磁性材料和织构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被收录35篇次。202_年被授予东北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202_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_年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授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先进磁性材料原理与应用》。孙旭东

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英国Surrey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透明陶瓷材料,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光子晶体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多孔材料,粉末冶金技术。承担和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在Chem.Mater、Acta Mater.、J.Phys.Chem.C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30多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资助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先后获得“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辽宁省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或奖励。教授课程《工程概论》、《先进陶瓷材料》。王 磊

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冶金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微观组织控制与强韧化,材料保证,高温材料与智能材料。主持或参加了36项国家重点、攻关科研及国际合作研究科研工作。目前正在承担的有包括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国防科工委攻关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8项。其中有6项为项目(单位项目)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10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8篇次。出版和合著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获部级奖励。主编及参编教材各1部。教授课程《材料强韧学》、《材料系统工程导论》、《高温材料学》、《材料的强度与组织控制理论》、《材料断裂力学基础》、《材料保证学特论》、《材料学》。王沿东

男,196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材料,中子散射技术,功能与结构纳米材料。先后开展金属织构、金属间化合物、应力测量与分析、中子衍射与同步辐射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子课题一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篇次,收录率100%。获1996年第十一届国际材料织构会议青年科学家论文奖(唯一的理论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人)与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获奖人)各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晶体学会会员。教授课程《织构材料三维取向分析》。赵 刚

男,195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铝合金。主要从事高性能变形铝合金的时效强化理论、组织与性能控制的研究。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关于高强高韧铝合金研究的科技攻关项目,目前负责国家“973”计划专题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1篇。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轻合金加工技术》杂志特邀编委,中国冶金教育学会材料学科教学研究会理事。教授课程《材料工程导论》、《材料制备与加工》、《有色金属材料学》。赵 骧

男,195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场(强磁场、电场)热处理,材料的织构与性能。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有:强磁场下凝固与热处理制备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场作用下金属板材再结晶织构的形成与演变机理和强磁场下铁碳合金固态相变线的演变机理和铁碳相图(固态)的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2篇,EI收录25篇,ISTP收录11篇;参编教材一本,合著专著1部。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教授课程《织构材料的性能预报和晶界设计》、《现代材料测试技术》、《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宗亚平

男,195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计算机模拟与显微组织设计。研究颗粒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分布,设计最佳显微组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制备;相场法材料显微组织演变的计算机模拟,显微组织最佳控制;构件温度场、热应力、热处理工艺模拟技术。出版教材2部,电子课件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其中SCI收录9篇,被引用52次,EI收录13篇。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所研究的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冶金部科技成果奖,国家经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获国家教学成果、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工模具钢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东北大学学报编委。目前讲授课程:《材料学基础》、《材料组织与性能的计算机模拟》。

左 良

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副校长,材料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微结构设计、表征与模拟,高性能金属织构材料。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等4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8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10余篇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8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博士、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沈阳市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资助计划。现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十五”863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常务副主任;《东北大学学报》主编、《材料与冶金学报》主编、法国Metz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市科协副主席。教授课程《材料界面工程概论》、《织构材料性能预报与晶界设计》。蒋 敏

女,1964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合金微观组织模拟与控制及新材料设计。长期从事合金相变与相平衡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研究合金的稳态化与相平衡,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合金的相转变过程,针对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如铜基、钴基和镁基合金的成分设计与组织控制,进行了有深度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家“八五”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和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与日本东北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编写《材料科学基础》(李见主编)中“合金相图及应用”部分,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20篇被SCI收录。兼任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金属学会会员。教授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相图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和《新型材料导论》。李继光

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于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日本、国立),先后任研究员、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陶瓷材料,包括(1)胶体物理化学、单分散胶体粒子的软化学合成、自组装;(2)陶瓷纳米粉体的烧结现象及烧结机理、光学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新工艺;(3)具有“光”功能性的纳米陶瓷材料(荧光、光催化)。在J.Am.Chem.Soc.、Chem.Mater.、J.Phys.Chem.B、Aata Mater.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9篇,论文SIC他人引用610余次。202_年起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5篇,平均影响因子2.51。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任美国陶瓷学会会员,日本陶瓷学会会员。吕铮

男,1970年生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先进纳米结构氧化物弥撒强化钢,核反应堆结构材料的辐照损伤和寿命预测等。1998-202_年先后负责德国VOLKSWAGEN研究项目,改进了会聚束电子衍射谱晶体结构测定方法,发展出快速可靠测量镍基高温合金微区弹性应变新方法;负责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项目核反应堆高压容器材料的辐照损伤与寿命预测、聚变堆第一壁材料研究等以及Rolls-Royce公司项目核反应堆材料辐照损伤评估,期间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20篇,EI收录文章24篇,并从事材料微观结构和模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202_年年初回国后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主持先进纳米结构氧化物弥撒强化钢的制备、性能和微观结构研究课题。

第三篇:华工

华工:

1机械类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班)

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熟悉本学科发展的方向;熟练地运用一门以上外语;掌握现代化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胜任机械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本硕连读学习年限为6年,达到相关的要求后授予工学硕士学位;本博连读学习年限为8年,达到相关的要求后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在创新班学习的6年或8年中,本硕连读,前三年为机械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阶段,1年为机械类的专业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最后2年为研究生课程学习及硕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本博连读,前三年为机械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阶段,1年为机械类的专业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最后4年为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本科阶段主要课程: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机械设备数控技术、CAD/CAM等。

硕士阶段主要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数值分析(科学与工程计算基础)、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现代控制系统、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等。

博士阶段主要课程:现代机械设计和制造理论、方法与控制技术、微机电系统设计理论、高等摩擦学、现代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等。

毕业去向:可到工厂企业、高等学校、研究设计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设计、生产制造、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机械设计、制造、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从事机械装备、机械制造自动化、工程设计研究、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应掌握把机、电知识综合应用和解决机械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经营销售等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备数控技术等。

毕业去向:可到工厂企业、高等学校、研究设计、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设计、生产制造、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同时,本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单位,旨在培养未来工程研究和实践中产品创新设计的主动探索和执行者、基于知识表达的财富创造者,或者实践创新提升竞争力的领导者。规模为每年30人,从本专业学生中选拔并单独编班。

恪守“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理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4+2”(本科+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企业课程”为逻辑体系的人才培养。其中,本科阶段采用“3+1”模式,前三年为学校基础课程学习,后一年为企业实践课程学习(实践学习基地:广汽集团等);工程硕士阶段采用“1+1”模式,第一年为学校创新课程学习,第二年为企业创新实践学习。

按照本标准培养的学生可获得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相应的学士或工程硕士学位。

毕业去向:可到工厂企业、高等学校、研究设计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设计、生产制造、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突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综合素质、较高的外语水平、以及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应用和独立解决电气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领域有关的、宽口径的复合型高层次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电机学、电器学、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直流输电、电气传动控制、电气测试技术、变频技术。

毕业去向:可在电力系统企业、发电厂、电力设计单位、电力设备设计与制造企业、建筑电气设计单位、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4自动化创新班(本硕连读)

为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广东省本科名牌专业,开设自动化本硕连读班,培养适应我国自动化以及相关领域工作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自动化高级优秀人才。

创新班的培养模式为“3+1+2”,前三年为自动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中间一年为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与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后两年为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阶段。在第三学年,学生可以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相关专业选择继续连读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选择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完成本科培养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后授予该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本-硕连读创新班中进入连读硕士的学生再完成硕士培养计划和硕士论文后授予硕士学位。

自动化本硕连读班将建立分流机制,学生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将转到本院普通本科自动化专业继续学习:①本科阶段(前三年)有1门及1门以上必修课不及格;②第七学期前(不含第七学期)全国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成绩未达到500分以上、英语六级成绩未达到426分以上。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自动检测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电气控制与PLC、系统工程导论、智能控制、模式识别及应用,以及创新实践课程等。

毕业去向:可到各种企业、研究所、高校、IT行业、金融、商业、政府机关、军队等工作。5建筑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本科教育由通识和精专两个阶段构成,其目标是培养知识广泛,基本功扎实,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发展潜力的建筑学科复合型专门人才。作为建筑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本专业培养在建筑设计方向精专,具有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相关专业素养,具有广泛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研究潜力的建筑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学习前半段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及景观建筑设计三个专业基本同步的学科通识课程,后半段是专业拓展课程,强调坚实广泛的学科基础及学以致用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并提供学生自我兴趣发展的广泛空间。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课程。

毕业去向:可就业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咨询部门,相关科研和教学部门及政府管理部门,也可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等方向研究生。6工程力学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工程力学创新班给予对力学学科感兴趣的优秀学生一个平台,使得他们在经历严格的本科训练后将继续深造,接受硕士、博士阶段的培训。学生能利用较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良好的创新意识,研究新型交叉的工程科学问题,成为可以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合格人才。

创新班培养模式是“3+1+2”和“3+1+4”两种模式。对于普通优秀学生采取“3+1+2”模式,前三年为力学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中间一年为力学类的专业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后两年为硕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对于特别优秀学生采取“3+1+4”模式,前三年为力学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中间一年为力学类的专业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后四年为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学生在本科阶段第一学年末实行导师制。为了鼓励学科交叉和人才交流,允许有一定比例的创新班学生免试交换到相关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课程:力学概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计算力学及工程软件、实验力学、振动理论、高等结构力学、板壳理论、结构工程塑性力学、力学基础知识综合强化训练、数值方法、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系列课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结构CAD、现代测试技术、科技文献检索等。

毕业去向:可在道路、桥梁及工民建等土木工程部门,及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从事设计、计算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7化学工程与工艺

要求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艺和设备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从事化工生产、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精细化工、化学工艺学、生物化学工程、现代分离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新材料导论、化工商务、现代化工物流技术、化工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毕业去向:可在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轻工、冶金、能源、环境、化工物流、化工贸易等部门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产品开发、管理、教学、营销等工作,也可到金融、商检、外贸、海关、公安、政府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或攻读更高的学位。

第四篇:华工 文档

华南理工大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华南理工大学校徽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华南理工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学校分为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五山高校区,南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北校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绿树繁花,香飘四季,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南校区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完善、制度创新的现代化校园。学校主页:http://www.teniu.cc/ 中文名:华南理工大学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现任校长: 王迎军

外文名:

Technology 知名校友: 李东生、黄宏生、张志东、朱江洪

简称: 华工大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 校训: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

主要院系:

创办时交通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

1952年

间: 国家重点

12个

类别: 公立大学 学科: 学校类硕士点: 204个

工科

型: 博士点: 110个 主管部院士: 27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门: 博士后流

24个

学校属动站:

211工程、985工程

性: 目录 学校地位 排名情况 历史沿革 目标定位 学校概况

巍巍学府,伟人遗芳 珠水泱泱,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名校风范 前贤创业,后人图强 培育栋梁,桃李芬芳 乘风扬帆,追求卓越 校容校貌 师资力量 现任领导 院系设置

广州天河区五山校区 广州番禺区大学城校区 科研机构 重点学科 学校领导 学校文化

校徽 校训 校歌

知名校友

经国之才 实业栋梁 学界泰斗 文体名宿 学校地址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大学城校区 北一门 北三门 工会

社团联合会 东一门 东五门 北四门 东二门 东四门

近年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学校地位 排名情况 历史沿革 目标定位 学校概况

巍巍学府,伟人遗芳 珠水泱泱,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名校风范 前贤创业,后人图强 培育栋梁,桃李芬芳 乘风扬帆,追求卓越 校容校貌 师资力量 现任领导 院系设置

广州天河区五山校区 广州番禺区大学城校区 科研机构 重点学科 学校领导 学校文化

校徽 校训 校歌

知名校友

经国之才 实业栋梁 学界泰斗 文体名宿 学校地址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 大学城校区 北一门 北三门 工会

社团联合会 东一门 东五门 北四门 东二门 东四门

近年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学校地位

华南理工大学[1]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及国家首批“202_计划”、“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是国家“111计划”,“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亦是“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成员,“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千人计划基地)高校之一和教育部批准的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知名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全国34所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划线高校[2]。是我国著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3] 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2_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华南理工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学术500强。[4]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提出的202_年中国一流大学的标准中国内地有19所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5] 编辑本段排名情况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提出的202_年中国一流大学标准是:“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大学:

1、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居全国大学前25名。

2、教师绩效居全国大学前25名。

3、本科毕业生质量居全国大学前25名”。按照此标准,202_年中国内地有19所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6] 202_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9所)

202_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9所)

二、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2_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华南理工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学术500强。[7]

三、中国校友会网公布最新的202_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华南理工大学名列第六。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8] 中国校友会网202_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20强

202_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20强

四、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的脊梁。202_共有36所研究型大学。[9] 2013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按科研得分排名)

2013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陆续预审,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202_年,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2_年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1952年,华南理工大学(前华南工学院),由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私立)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省立)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会同(国立)湖南大学、(国立)广西大学、(国立)南昌大学、(公立)武汉交通学院、(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及华南农学院等六个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这些院系汇集了华南地区理工科教育的精英,同时,这些院校也是早期中国南方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基础和推动民主科学思想的策源地。

华南工学院虽然组建于 1952年,但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乃至清末时期。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中山大学理工学院,1934年8月建立,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岭南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教育机构——广东工艺局,“工专”几经变迁,历经勷勤工学院(1933年)、勷勤大学工学院(1934年)、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1938年),于1943年夏复办。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电机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以及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农产加工组;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农机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及土木专修科、建筑专修科;岭南大学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广东工业专科

华南理工大学

学校的机械工程专修科、水利工程专修科、化学工程专修科;湖南大学化工系;广西大学化工系;南昌大学化工系;武汉交通学院桥梁专修科;武昌中华大学化学系(部分)等9所院校的工学院和有关系科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校址于中山大学原址(石牌)。院系调整后,实行专业设置,全校共设15个专业、14个专修科,分为6个系: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以轻工为主,又以化工见长。1952、1953年经院系调整,华南工学院的水利学科、专业、师生和设备调入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2_年合并到武汉大学)1953年,华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热力发电厂装置专业、电机工程系的发电厂配电网及配电系统专业、水利工程系的中小型水力发电站专业、电机系发电站变电所电机专修科调至武汉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

1953年,华南工学院铁道专业调至长沙组建长沙铁道学院(202_年组建合并成立中南大学)1954年,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至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1954年,华南工学院水利系(科)调至武汉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202_年合并到武汉大学)1955年,华南工学院测绘专业的师资、设备调往武汉组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2_年合并到武汉大学)1956年,由当时的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在四川成都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1952年至1956年,武汉大学、武昌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南京工学院、江西省陶业专科学校、西南农学院、四川化工学院及成都工学院等7院校有关专业又陆续并入。前后计有机械、电机、土木、建筑、水利、化工共6个工程系15个专业。至今,在学校的办学史上,先后有中南、西南及华东3区,两广(广东、广西)、两湖(湖南、湖北)、两江(江西、江苏)及四川7省,一共18所院校相关专业与系组建或合并到该校。

1958年,由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冯秉铨教授、徐秉铮教授及部分师生,恢复建立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无线电系)1958年8月,华南工学院被拆分成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

1960年10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3] 1962年8月,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1970年10月,华南工学院再次被拆分,分为广东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 1977年10月,广东工学院恢复为华南工学院 1978年2月,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俗称的88所)

1978年7月,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重新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 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1993年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

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3] 1995年,广东电力专科学校并入华南理工大学

1999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同年,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3] 202_年,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2_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202_年,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继续共建华南理工大学,202_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3] 202_年,教育部、广东省决定继续重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编辑本段目标定位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10] 编辑本段学校概况 巍巍学府,伟人遗芳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校园风光(11张)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在广州全境拥有两大校区。五山校区坐落在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址之上,校园内湖光山色、绿树繁花,老国立中山大学的建筑大气恢弘,与现代化楼群交相辉映,错落有致,文化底蕴深厚,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立足于创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校之初就以建立花园式大学为目标,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完善、制度创新的现代化校园。两个校区联系紧密,协同发展,交相辉映,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3] 珠水泱泱,源远流长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是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5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而成,1988年改为现名。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私立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岭南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广东工艺局。这些院校是早期中国南方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和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3] 自强不息,名校风范

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1999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同年,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202_年,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2_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202_年,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共建华南理工大学,202_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3] 前贤创业,后人图强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广州学院);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1个博士点,200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3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有工程博士(2个领域)和工程硕士(25个领域)、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风景园林硕士、法律硕士等1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8个本科专业。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一。

华南理工大学在国内不断取得辉煌的同时,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日益增大。202_年,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学排名”中,我校位列世界500强名校之列,其中工科排名更是进入前150名,化学学科的排名进入前200名。同时,我校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5个学科跻身ESI前全球前1% 排名。202_年以来,本科生共有35人次以共同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 等国际顶尖科研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7篇。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现有固定资产93.7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5.63亿元。校舍总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校内设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网络中心、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齐全,建有机械基础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及十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一批现代化实验中心。图书馆面积6.4万平方米,藏书333万册,数字资源量33561GB,已初步建设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各类场馆,学生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游泳队、乒乓球队等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比赛并取得优良的成绩。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特色鲜明,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学校拥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企业合建)、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8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0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部省级以上科研机构85个,以及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众多重点科研基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市的重点科研任务,形成了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条龙的科研格局。学校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市场、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202_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突破10亿元,有效专利总量居全国高校前六名,是全国第一批企事业专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3] 培育栋梁,桃李芬芳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4639人,其中专任教师257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24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4人。研究生导师184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54人)。202_年有各类学生9189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8567人,本科生24906人,继续教育在校生46748人,留学生1672人,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治学严谨,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坚持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现有18个国家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1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202_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9.46%,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9.42%。建校6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26万多人,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3] 乘风扬帆,追求卓越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工作为重点,努力把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3] 编辑本段校容校貌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坐落在原国立中山大学的石牌校址之上,校内丘壑起伏,东湖,西湖,北湖,南湖环抱,一座座独具岭南风格民国时期的建筑矗立其间,古朴典雅,蔚为壮观。其中,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坊,原国立中山大学校训石,五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楼),七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楼),八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机械工程系教室),九号楼(同八号楼),十二号楼(原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楼)相继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内,以建筑红楼,工商管理学院楼,公共管理学院楼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老建筑群与新建的逸夫人文馆,励吾科技大楼等现代化建筑群交相辉映,其气魄令人感叹。[11] 202_年,华南理工大学经过全校师生的投票,华工十景之一:灵石育英(致远石)选出了“华工十景(五山校区)”:北湖晚照(北湖)、凤山雅筑(12号楼)、西湖岛影(金银岛)、古石生辉(校训石)、灵石育英(致远石)、伟人英姿(中山像)、黉门晨光(南门)和平湖钟声(人文馆)。

“致远石”置于逸夫科学馆旁边的草坪上,该石是1996年春华工建筑设计院建造新楼时从地下挖掘出来的,由于刻上篆体“致远”两字,赋予石头“育人”的生命力。“致远”二字出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谓含义深广。激励着华工人勇往直前,拚搏无止境。石前湖水漫漫,碧波荡漾;石后绿树环绕,百花争艳。四时风光,尽入石眼。12号楼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半山西路西侧,是原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故址(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学、科研之所),原为纪念海外国民党人士及侨胞捐资而建,华工十景之一:凤山雅筑(12号楼)由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林克明教授设计。工程始建于1934年10月,竣工于1935年11月,总投资造价为39.8万元国币,总建筑面积为3972平方米。这是一栋传统的中国古宫殿式的三层建筑,绿色的琉璃瓦双层重叠,凝成飞檐屋顶,显得俏丽而飘逸,屋檐下绘制精美的洗石米彩画和屋脊上栩栩如生的脊饰,充分展现了古式建筑的神奇魅力;正面红砖墙上间隔镶嵌着十根厚实的圆柱,直达二层,稳重而坚实。正门口上方“法学院”三个遒劲的大字,以及大门西侧下方奠基石上镌刻的“海外同志、海外侨胞,捐资纪念”,均出于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之手。整个建筑掩映在一片绿树丛林之中,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12] 华工北校区正门中山路北端校园中轴线上的中山广场,华工十景之一:伟人风姿(中山像)

耸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塑像。这是中国著名雕塑家尹积昌先生等在1958年创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尊室外孙中山先生混凝土塑像,曾获1987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塑像高5.3米,重约8.7吨,原立于广州中山纪念堂,1999年9月迁至华南理工大学。金银岛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西湖中,伴随着学校几十年的沧桑历史,金银岛也经历了由简单到丰富的巨变。国立中山大学在广州石牌办学时期,金银岛这一名称已有之,但当时的小岛只是浅浅水塘中一个杂草丛生、灌木葱茏的孤岛。1948年5月11日到6月14日,中大学子为加强游泳锻炼,用锄头和箕畚,凭着冲天的干劲,将西洞庭湖(即西湖)掘深、拓宽,历时1个月,建成了洞庭湖泳场。同学们将掘出的淤泥堆积在金银岛四周,扩张了岛的规模。岛上绿树成荫,小鸟鸣唱,石桌石椅相间其中,四周碧水荡漾,曲桥卧波,风景宜人,是同学们晨读、休憩的好去处。[13]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建校之初就拥有一批资历深、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如建筑、造船、飞机设计专家罗明燏,电子专家冯秉铨,建筑工程测量专家陈永龄(以上均为一级教授),化学家康辛元,硫酸专家李敦化,造纸专家王宗和,制图学专家徐学澥,建筑学家陈伯齐,陶瓷专家张光,机械学专家余仲奎、朱惠照,食品工学专家余蔚英,电子专家林为干,力学专家周履(以上均为二级教授),还有古建筑史专家龙庆忠,名画家符罗飞,建筑设计专家林克明、夏昌世,土木结构专家罗崧发、谭天宋,化学家邓颂

九、誉文德,数学家卢文和力学专家方棣棠等。

截至202_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有教职工4481人,其中专任教师22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27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7人,长江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研究生导师14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95人)。

第五篇:哈医大呼吸导师介绍

职 称:主任医师 教授 医院科室:哈医大一院 呼吸内科

擅 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活检术发热性疾病的诊治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支气管哮喘的诊治等

霍建民男主任医师教授呼吸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96年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基地学习多次到德国澳大利亚等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获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成果2等奖2项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3项霍建民教授是黑龙江省呼吸病专业学术带头人专业特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活检术发热性疾病的诊治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支气管哮喘的诊治等

学术地位和主要兼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全国常委中国呼吸内镜专家委员会和全国考评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COPD学组成员黑龙江省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市防痨协会副理事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特邀审稿人《国际呼吸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委《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常务编委;中国哮喘联盟网站编委;黑龙江省COPD联盟负责人黑龙江省哮喘联盟副组长黑龙江省医院协会医疗卫生技术应用管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高干保健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司法鉴定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组成员哈市医保特殊慢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哈医大一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委员医疗质量管理委员委员伦理委员会委员等

论文及获奖撰写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国家级40余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1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课题重大课题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要参加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课题课题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课题2项荣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省卫生厅和教育厅科技进步奖省医疗卫生技术应用奖等各级科研奖16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8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任职期间呼吸科多次荣获院文明科室黑龙江省青年文明号称号曾荣获省级奖励4次他本人荣获全“省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标兵全省“抗非典”工作先进个人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德模范工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务工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医师奖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哈尔滨医科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 收起↑

刘晓民,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呼吸内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1987年哈尔滨医科大学,1993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黑龙江省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防痨协会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4篇,省级18篇,获省级奖励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获得省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肺癌、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

刘晓民资料

    * 所在医院: 哈医大第一附院 * 科室:呼吸内科

* 医院所在地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 * 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

张薇,女,副主任医师,教授,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学士),202_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202_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曾发表学术论文7片,获得厅局级奖励3项。在COPD和肺癌的基础研究诊治发面有较高造诣 张薇资料

* 所在医院: 哈医大第一附院 * 科室:呼吸内科

* 医院所在地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     * 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

【基本资料】 姓名:陈复辉 学历:博士、博士后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职务:呼吸内科一病房副主任

【个人专长】

擅长肺部感染性疾病、肺心病、肺癌、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等疾病的诊治,并且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呼吸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个人简历

1968年12月出生,呼吸科一病房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博士后,黑龙江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组专业委员会委员,省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本人从事临床医学工作近20年,曾多次到北京协和医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等国内知名医院学习交流,对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疑难病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本人自工作以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30余篇,包括本专业国内影响因子最高及美国医学索引杂志。承担多项国家级、省、市、厅、局级科研项目。以第一负责人曾主持和正在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厅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卫生厅等科研项目。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卫生厅一等奖,两项获卫生厅进步二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先进科技工作者。

精通英语,多年来承担留学生、研究生、7年制、5年制等各种层次的教学工作,曾在教师讲课大赛获奖,连续多年被评为院优秀教师,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

【基本资料】 姓名:邵玉霞 学历: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呼吸内科二病房主任 【个人专长】

对呼吸科多发病、少见病、疑难病均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性脑病、支气管哮喘、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胸膜疾病、感染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癌等。熟练掌握支气管镜下各种操作,经皮活检技术,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等。目前对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COPD、支气管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肺栓塞、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肺纤维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见解。

个人简历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黑龙江省防痨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司法鉴定医学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全国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基础理论扎实,工作作风严谨,工作态度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呼吸科多发病、少见病、疑难病均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性脑病、支气管哮喘、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胸膜疾病、感染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癌等,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和患者的信任。熟练掌握支气管镜下各种操作,经皮活检技术,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等。目前对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COPD、支气管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肺栓塞、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肺纤维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见解,并能根据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从事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多年,科研工作严谨求实,科研能力强,工作认真,作为国家新药试验研究中心呼吸专业组负责人,承担并主持多项新药试验研究。

近年来,发表国家及省级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3部,完成省厅课题1项,承担省科委攻关课题3项,市科委攻关课题2项,参与国家十一五攻关重大课题的研究,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开展新技术多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

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科技工作者,并获校最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基本资料】 姓名:吴晓梅 学历:医学博士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呼吸内科主任、呼吸科一病房主任 【个人专长】

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掌握

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

验,擅长于呼吸科的各种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尤其是肺间质性疾病、重症肺感染、胸膜疾病,支气管疾病、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气管镜下各种操作、经CT或B超介导的经皮肺活检技术、电子胸腔镜检查术及无创机械通气技术。

个人简历

1959年02月出生,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医大二院呼吸内科主任,呼吸科一病房主任,教授,黑龙江省呼吸病学会委员、黑龙江省女子医师协会理事、省级干部保健专家、黑龙江省省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85年就读于全国著名教授倪子俞教授的硕士研究生,202_年公派赴美国彼兹堡大学医学院进修。钻研业务,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近几年撰写30余篇国家级学术论文,发表SCI收录的文章2篇。现承担多项省、市级科学研究的课题,荣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应用奖二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优秀科研工作者。

华工导师介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