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田庄行政村村史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23-782706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4 13:11: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田庄行政村村史

田庄行政村

田庄行政村位王明口镇东南10公里处,东至直河两岸,与沈丘县莲池乡陈庄行政村刘八庄自然村隔河相望,北与王明口镇大于庄行政村相连,南与官会镇靳庄行政村大陈庄自然村相邻。辖田庄、张庄、小陈庄3个自然村,共10个村民组,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77亩,全行政村385户,总人口1720人,均系汉族,有姓氏王、于、张、白、杨、贾、魏、田、郑、耿、陈共12姓,其中于姓、田姓、陈姓为本行政村大姓。2014年10月10日开工新建学校一所,村委会驻地位于田庄自然村村东与田庄小学相邻。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8900元。【历史沿革】

田庄行政村1960年前隶属于胡寨大队,1960年分开后归大于庄大队管辖。1978年后,为便于管理,又与大于庄分开,成立田庄大队,1983年以后变更为田庄行政村至今。

田庄自然村

田庄自然村位于张庄西南,陈庄东侧,3个村民组,149户,651人,村民均为汉族,总面积0.4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4亩。聚落东西长,南北宽,东西道主街一条,南北十多条小路贯穿村里。现有坑塘5个,农用收割机2部,旋耕机2部,全村村民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留守村民以养羊为主。村民多盖两层楼房。2015年人均纯收入8580元。【村名由来】

据传,清乾隆(1736—1795)年间,田姓长辈因生计从田老家迁移到官会镇田桥,俗称东老家,后又从田桥迁移到此,繁衍生息,遂成村落,故起名田庄。【姓氏族谱】

田庄现有田氏人口509人,耿氏50人,郑氏12人,魏氏80人,其中魏氏属在田庄打长工,后落户的人家。【名人乡贤】

魏思省,男,汉族,出生于1938年5月,小学文化,在前胡寨大队和前大于庄大队先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田庄大队成立后,任田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到退休。

田 鑫,男,汉族,1984年生,本科学历,后就读于湖南大学,毕业后在宁波汇丰万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

田锦森,男,汉族,1987年5月生,毕业后在沈阳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之后就读于于北京工业大学硕博连读,现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是田庄第一位留学生。

田 浩,男,汉族,1980年6月生,商丘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商丘实验中学任教。

田维精,男、汉族,1977年7月生,毕业于河南大学,现在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工作。

耿军委,男,汉族,1994年3月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 学,现在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

田孝生,男,汉族,1955年生,曾在大于庄、田庄、赵公桥任教30余年,小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项城市模范教师。

田孝友,男,汉族,1957年2月出生,1979年考入信阳师范学院。2004年任项城市交通局局长职务,2008年任项城市水务局局长,2013年退居二线。

田孝志,男,1954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曾在大于庄学校,田庄学校和王明口三中任教40年。曾被评为项城市优秀教师。

田维亚,男,汉族,1953出生,高级教师,曾任田庄学校校长。曾被评为项城市优秀教师。

张庄自然村

张庄自然村位于直河两岸,西与田庄相邻,北与大于庄相接,南与后王庄相望,5个村民组,164户,691人,总面积0.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7亩,两合土,聚落呈南北长带形,村西有南北主道一条,进村有三条东西路,村内有一条水泥路,贯穿南北,坑塘一个,旋耕机2部,大小车辆数部,大部分村民以打工为主,部分村民从事苇编手艺。2015年人均收入8200元。【村名由来】

据传,清康熙(1662—1722)年间,张氏家族从山东枣 林庄迁移到此形成村,故名张庄,后因生计张氏迁出,后有于氏族人于大海从老城迁入张庄,后成望族。【姓氏族谱】

张庄现有于、王、位、杨、白、贾、周、张八姓氏,其中于氏现有人口306人,王氏102人,魏氏93人,杨氏46人,白氏14人,贾氏22人,周氏32人,张氏76人。【名人乡贤】

王子彬,男,汉族,生于1936年5月,1982年为群众办电不幸以身殉职,生前为田庄党支部书记。

于庆章,男,汉族,生于1853年。清朝末年,本地治安混乱,土匪猖獗,民不聊生,土匪经常到村庄烧杀掠夺。为了广大穷苦百姓,能过上安宁日子,他组织起本村村民,并请了当地有名的武术教练,教村民练武,来抗击土匪的骚扰。有一次,一名土匪失散在本村村西地,他看到后就拿起铁锨直奔西地,结果他用手中的铁锨把土匪打死,事后人们互相传颂他的英雄事迹。

杨金香,男,汉族,生于1968年11月,现任田庄行政村村委会主任,该村与沈丘县隔一条河,交通不便,他慷慨解囊,带领群众在张庄北头的河道上架起桥梁,之后,又带领大家集资把本村的路修好,方便了群众出行。

于连香、男、汉族、1944年出生,原田庄学生校长,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份任大于庄学校教导主任,1988年学校搬迁到田庄,任田庄学校校长,2005年退休,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县乡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奖。

杨 威,男,汉族,198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现在中国航天科光集团第三保密设计部工作。

于文涛,男,汉族,1988年3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现在上海外企工作。

于书喜,男,汉族,1930年生,1952年开始教书,1958年后先后在郑郭镇刘楼、陈州营等学校任校长。多次被评为地区和县优秀教师。

杨君喜,男,汉族,1980年8月生,毕业于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现在周口农业银行工作。

小陈庄自然村

小陈庄位于田庄行政村西侧,南与西王庄相望,西与官会镇李桥行政村邢庄相邻,两个村民组72户,378人,皆为汉族、总面积0.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亩,聚落呈四方形55944平方米,主道为东西路,2个大坑,2条沟,小车12部,大部分村民以打工为主。2015年人均纯收入7900元。

【村名由来】

据传,清朝末年,1876年间有一陈姓人家,携全家三儿两女从沈丘莲池乡刘八庄迁此落户,而后又有陈楷从高寺陈 庄迁此居住,故成陈庄,因村小,村名为小陈庄。【姓氏族谱】

陈氏现有人口296人,张氏现有人口49人,王氏人口33人。【名人乡贤】

陈家领,男,汉族,1949年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田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曾任村办工厂采购员,为村集体积累了不少财富。在2001年换届选举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陈明明,男,汉族,1990年11月出生,2013年6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学历,现在北京联想工作。

陈 伟,男,汉族,1985年9月出生,2008年6月毕业于湖南大学,现在三一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工作。

陈红军,男,汉族,出生于1987年7月生,现在辽宁大连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

口述人:于书喜 田丙伦

撰稿人:田维义

第二篇:大屋村史

作者:王家新、李善信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二号

阐述

烟台市福山区第二次地名普查村(居)属性

信息表

登记单位:大屋村 电话号码:6473868 邮政编码:265507

数:430(均为汉族)人

口:1066.男518.女548 村

略:东西长550米,南北宽450米 居民点占地:372亩,总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0亩(马山弧地2.7亩在外)林果园面积:40亩

山地面积:200亩。其中马山80亩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由河南省故始县东岗村迁此。

李姓:李荣,李和,来此建村。至今是十九代(十九世)

王姓:王洪道来此建村,至今是二十代(二十世)

另外补充:

福山县原来名为“腄县”,东汉时改为现在的“福山县”。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村民居住点

所在行政区: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

一、地名的含义及沿革: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建村,因西于西埠庄村联成一线,形成龙舟,大屋村东有块巨石,好像船舵,故名为舵屋,解放后演变为大屋。

二、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福山城南8.2公里,属于门楼镇,距门楼镇一公里。北靠清洋河,东靠杨家河,有福桃路横穿南北和门楼工业园楼房林立。南靠门楼村和原来的公社修配厂。(现已卖给个体,改为彩钢瓦厂,门楼派出所大屋警务室在此。)西靠西埠庄村,有西门路由此向南穿过。公社修配厂1958年平的大屋村王氏坟地建的,原坟地占地100亩。

全村430户,人口1066人,其中男518人,女548人,均为汉族。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东西长550米,南北宽450米,居民点占地372亩,耕地面积260亩,果园40亩,山场地200亩,其中赢山120亩,门楼东马疃南马山场80亩,果园40亩。马山位于福山城南11.2公里,东马疃村南,周家岘村西北,因山形似马故名。明万历《福山县志》记载:“马山在县南二十里,俗传秦始皇东巡,驻马在此。”清康熙乾隆《福山县志》因之。山师东南西北走向,门楼水库东岸。储火山灰,现已开采。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1公里,海拔166.9米,植被覆盖率达50%左右。山下主要有苹果,桃子,李子等果树和刺槐,马鞭,马尾草等等。(日本侵略中国时,马山顶建一座炮楼,名为马山炮楼,马山炮楼解放后,至今仍有破砖烂石存在,地下有水泥抹的聚水缸。)一九五八年因修建门楼水库,移民由原来的石井村迁入大屋村52户。原石井村位于门楼南马山西南下,因村中有一个眼石井,故名石井村。1958年移民带到大屋村的马山,山场80亩,果园40亩。位于马山北坡有条南北(上下)自然大沟为界,以西属于大屋村,也就是马山西坡,山场生长有刺槐,杂草木等。

2010年人均收入3400元,属平泊地带,为冲积平原,砂质土地,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花生,蔬菜,樱桃,草莓,粮食作物。因耕地逐年减少,大部分青壮年在外经商,务工等。(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修道和工业园等用地)。

村办公地电原设在村中央,1994年搬迁在疃东楼上,此楼是由门楼村华侨刘家齐在村东路北建一处两层楼做学校用,后学生转去门楼上学,改名村委办公楼,即村委大院。大院仍保留有幼儿园,2010年设有合作医疗室,建楼16间,有民兵连,治安,调解委员会,妇代会等群众组织。

现由东西大街三条,五层楼房四座,大酒店两家,挖掘机培训中心一家,户办小卖部六家,糕点加工两家,油坊一家。

2002年,村里领导班子成立,书记村长想尽一切办法扭亏为盈,通过各种渠道钻了九眼井,向万华集团供水,从此一个贫村变成了一个半小康水平。村的大街小巷路面全是水泥硬化,路灯遍布全村,自来水到位,修建了篮球场,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广场。

老人节米面油蛋发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发给生日蛋糕,春节每人每户面米油蛋鱼肉等发放到手。每年放多次电影,调节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逢年末大病住院,残疾人,特困户给于不同程度的经济辅助。

上述所言前所未有,现在的领导班子有口皆碑,处处为我村着想,同村民和谐相处。

属性信息表

附表一:文物古迹

1.石具:石碾。李姓有两盘石碾,位于村中间南,盖在房子里,故为碾屋。现已被破坏。(做碾米等物用的)产于石臼村寨山石头,购置年份不详。

王姓两盘位于大街偏东道北,王氏寺堂西,露天使用,购于1936年(民国25年)一盘产于沙埧西面,何村不详,另一盘产于石臼村寨山石头。现只保留一个碾盘。

2.古建:

1)金堆寺:位于福山城南7公里,门楼镇大屋村东北,金堆寺东北金堆山,以山命名。

自五代显德时(954年至960年)有僧结庐于此。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僧人园鉴该建成寺,皇统九年(1149年)重建。知县张邦彦为其树碑立传。“寺三石皆山,河绕寺右。惟有鸱蹲下,有深潭。”潭东岸有一水井,供寺上用之。明兵部尚书邑人,郭宋皋联云:“千年佳水佳山地一世无声无灭人。”万历六年(1578年)铸钟一鼎,清同治年间,有殿堂73间,土地千余亩,僧10余人,土地大部分出租,后被大水冲毁700多亩,剩下300亩。雇工18名耕种,年收粮20石。1918年吴秀英,法名元宝任主持,1936年去北京,1946年返回。徒弟孙仙峰,法名同杰,18岁去刘珍年当兵,后回寺。土改时吴秀英师徒还俗务农,移居新庄,寺为林场,为金寺苗圃,后为炸药库。1962年整个苗圃全部移交给大屋村,包括房产,土地等等。移交合同一式六份,以省政部门一直到村上下有关六个单位都有此合同存档。1984年只有寺上的房屋移交给民政局,创办化工厂,殿堂全部改建,址在舍变。

2)东庙:位于村东街北有一座庙,故名东庙。中间是关帝庙,房子高。两边的房子矮,东西是火神庙,西面是药王庙,一个大院三哥庙门,大院西南有一青砖小垅瓦结构,烧香纸用的火池子。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赶大屋山会,到庙上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解放后成为学校教室,1965年拆掉重建的学校。

3)土地庙:位于村东头靠大道出村路的东头,往北约有30米,是在一个李氏小莹之中,是李王两姓为当时过世的人祭奠的地方。土地庙前小道西有一棵松柏树,根上部粗直径有30公分,1950年卖掉。人靠土地生活,过世的人入土为安,有土地老爷,故名土地庙。

4)寺堂:李氏寺堂位于村中偏西街南,院中有两棵松柏树,树干粗直径约30多公分。王氏寺堂位于村偏东街北,院内有两棵松柏,树干粗约40多公分,后来割掉做篮球杆用之。两座寺堂建筑年份无据所考,根据树的粗细看,王家寺堂要早些年份,现有房子存在。

附表二:村内大事

1)一九四七年国民党还乡团攻打村团部:

一九四七年的一个夜晚,国民党还乡团攻打大屋村村团部,村团部位于村中间街北,村里办公基干民兵晚上值班站岗放哨的地方,故名村团部。民兵有枪,手榴弹,地雷等武器。在当时整个村晚上是全封锁,任何人不准进出村,各街口全挡的路柴,就是用树枝把所有的进村路口挡死,埋上地雷,地雷的悬挂在挡的路柴隐蔽处,是保密的,不是知情人破不了地雷,只有村干部和值班的基干民兵知道,当时晚上只有街北王荣梅胡同北口,地雷被挖掉,没有内线是不可能的,由此国民党还乡团晚间进了村,包围了村团部。手榴弹,枪声震天于雷,惊醒正在熟睡的全村老百姓,整个村处在战争状态,团部里值班的民兵干部,同敌人展开反击,爬在房上,墙头上,加上民兵的机智和勇敢,有门楼联防大队增援,最后大腿了敌人的包围,保卫了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一九四七年刮台风:

一九四七年刮了一次强台风,连续下了一个星期的大雨,风雨交加,下的雨都是倾斜的,昼夜不停。(民间俗语:老天爷不睁眼的下)。风力10-12级,从此野生鸟类减少很多,有人到大河边捡死鸟和蝉虫,一捡就是半袋。因为都是土炕,湿了都无法睡觉,家家吃饭都成了问题,没有柴草烧,只好把板凳桌子都拆了烧了,麦茬玉米不到一米高,全没在地里,造成大灾,破房子漏雨,倒墙头,粮食大减,很多绝产,来年大多户吃饭困难,只好挖野菜来充饥。因清样河西马疃村西游一树林子,叫崔家林,有道沙埧,河水大后就冲开了,所以大街上的水很很多,下去的话就不露头。东庙前的水下去的话够不着底,大屋和西埠庄整个都在水中,站在鹰山看,鹰山上的巨石就成了舵,也就成了舵屋来历的原因。3)一九八二年门楼水库泄洪:

一九八二年农历7月初7(公历8月25号)狂风暴雨一直下,河水猛涨,门楼水库的水迅速上升,再有4-5米就迈过大坝,情况十分危急,上级领导命令,开闸泄洪,当时闸门多提了几公分,河道窄小,我村全泊全疃是一片汪洋,70%的户家中进水,村里深处的水一米多深。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党员干部民兵,连夜把我村男女老幼,全部转移到,金堆寺火化场,门楼果品,医院高处,全村无一人伤亡。

附表三:民间故事及传说:

神话:金堆寺神钟

据明万历(福山县志)记载,金堆钟万历六年(1578年)造,可民国年间这鼎钟在钱塘江入海处出现。相传很久以前,金堆寺下潭中有一只鳖精,经常兴风作浪,祸害百姓,群众又恨又怕。寺内大钟看再眼里记在心里,一天早晨,老和尚发现挂在树上的大钟,天没下雨却浑身滴水,遂引起老和尚的注意,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老和尚忽听到窗外有响声,起身来看,只见大钟从树上跳下,转动出寺入潭,在水中与鳖精打斗,一会儿鳖精把大钟撞翻,一会儿大钟将鳖精扣住,它们在水中打,潭边打,草地里打,不分胜负,天天如此。这天早上老和尚一气之下,用大棒把大钟的耳朵敲掉了,大钟失去一只耳朵后,扣不住鳖精,终于败了下来,让老鳖精拖进潭里。在一次发大水时,顺着内夹河(清样河)鳖精把大钟驮到大洋里。民国年间,金堆寺有个和尚叱昌子,到杭州灵隐寺,游逛灵隐寺的老和尚告诉他,钱塘江入海口处,有口大钟,退潮时可清晰看到:“金堆寺,山东福山金善堂”。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名人 汉字:知名人士 所在行政区:门楼镇

一. 地名的含义及沿革:

全村的名人录 二. 地理实体概括:

王植(1741年)乾隆六年,武举后选守备,王恩铎,清十五年(1884年)举人。王甲斌清宣统元年(1909年)府学拨贡。李焕彝秀才教书,王洪斌秀才教书,李忠品高中文化,建国前参加工作,曾任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效章大学文化,曾任航天部第一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秀章大学文化曾任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王家琳大专文化,现任《烟台日报社》高级编辑,副主编。王家荣大专文化,正团级曾任山东省邹平县武装部政委。李学友中专文化,曾任青岛远洋公司大副。王振义大学文化,曾任烟台合成革厂高级工程师。王振远大专文化,曾任烟台格迈纳尔中学校长。王振道,大学文化,青岛外贸公司高级经济师。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类别名称:山

标准地名:汉字,鹰山 所在行政区:门楼镇

一,地名的含义及沿革:

因山上有块巨石,形似鹰嘴故名。

二,地理事体概括:

位于福山城南7.5公里,新庄村北,大屋村东北,该山东连出山,东连烈士塔,(以前的小鹰山)山前有柏油路,东西长400米,宽20米,两旁有杉松,非常壮观。山南北宽1.2公里,东西长1.5公里,海拔81米。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山上有松树,刺槐及野生草木等。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类别名称:山

标准地名:汉字,金堆山 所在行政区:门楼镇

一. 地名的含义及沿革:

因山为弧堆状,产石英石,阳光下金光灿灿,像堆金子,故名 二.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福山城南7公里,大屋村北,东靠福桃路,西靠清样河,东南游杨家河。两河在西南面百米处汇流。范围0.5平方公里,海拔208米。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名成果表

类别名称:山 标准地名:马山 所在行政区:门楼镇 一. 地名的含义及沿革

因山形似马,故名 二. 地理实体概况

位于福山城南11公里,东马疃村南,周家岘村西北。明万历(福山县志)记载。“马山在福山城南10公里,俗传秦始皇东巡,驻马于此。”清康熙乾隆(福山县志记载)因之。此山是东南西北向,门楼水库东岸,储火山灰,现已开采。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1.1公里。海拔166.9米。植被覆盖率达5%左右,山上主要有苹果,桃子,李子等,果树和马鞭草,马尾草等植物。(日本侵略中国时,马山顶上有一座炮楼子,后被解放。现仍有破石烂砖存在,地下有一水泥抹的缸,聚水用)。

一.咸水井:(有表)

1.位于大街南疃中间和偏东两眼,因水是咸的故名。

2.最古老的井,就是这两眼咸水井,井口的石面是一样的,一块石头,中间有一圆形井口,据考证,是李王两姓来时挖的两眼水井。1968年建大屋办公室,村中一眼被盖死,埋在地下。东面一眼后来也被除掉。(个户及初级社时,先后挖了大口石头砌的和青砖砌的30余眼(其中青砖砌的5眼)。门楼水库放水后,(东干渠)东南泊种水稻。后来水库水被烟台市饮水用之。集体钻大口机井九眼,除河北崖一眼外,余者全是水泵电机配套。土地被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全被破坏掉。1976年开始户下院内和泊里浇地钻了很多压水及自吸泵抽水的小机井,家家都有了自己的吃水井。

一. 杨家河桥:(有表)

1.位于福山城南8公里,横跨杨家河,故名。

2.杨家河桥,地处大屋村东头。鹰山角下,跨杨家河,桥属福桃路中型桥,2008年兴建,2009年竣工。桥长43米,宽19米,桥型为现浇板空心板滑柱振堆H型桥堆结构

一. 大屋渡槽:(有表)

1.位于福山城南8公里,因地处大屋村东,故名。

2.大屋渡槽,1970年兴建,1972年竣工。南起门楼东北,北至鹰山,横跨杨家河大屋东泊,长1180米,每秒3个流量。为山东省第二大渡槽,因建工业园将此渡槽破坏掉,现只剩下最南头一节。

当时杨家河发大水,修建的技术人员李大鹏,为抢救建设(筑)物资,献出一生的宝贵生命。

一. 通往西埠庄田间小道:(有表)

1.所在行政区:门楼镇。位于村西头,通往西埠庄的田间小道,故名。

2.位于大屋村西头,通往西埠庄的田间小道,2010年往北扩宽,小道的西头靠西埠庄处,以南北大渠道中心为界。大渠道以东是大屋的土地,以西是西埠庄的土地。《原小道西头道南靠大渠道边是原来大队(村里集体钻的)给大屋第二生产小队钻的大口机井一眼,将水直接抽大水道里向北面地供水浇地用,水泵电机配套齐全》。门楼镇以“返租合同”用的此地,期限为二十年,即2010年至2029年止。镇里给的当年返租款,是由西埠庄村的在一起代发给占地户。原因是西埠庄的地数多一点,所以如此。

一. 门楼工业园:(有表)

所在行政区:烟台市福山区

1.位于福山区城南,门楼镇东北面,现有单位,三联成功有限公司,东盛制模有限公司,城西建筑公司,佳益机械,烟台饲料厂,远望石油设备厂,福山建安29处,烟台海康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盛裕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烟台世邦大一机电公司,华正药业,澳若等单位。

2.位于福山城南8公里,大屋村东泊。2006年以前是大屋村的耕地2006年后被门楼镇政府返祖此地,用于公路加宽和建工业园用,返租年限为2006年至2030年止。

一. 石井弧地:(有表)所在行政区:门楼镇

1.因石井村只有一方土地在此,故名。

2.位于原石井村北,现在门楼水库东面老溢洪闸西,偏西南方向,一块耕地三条,东靠溢洪闸约百米处,南靠原来的小道,西靠西马疃地堰,北靠下地堰,面积2.7亩。1958年门楼水库移民,有原石井村带给大屋村。现在地没包括在现有大屋村的260亩土地之中,所以记载于此。说明:

补充:1.二地理实体概括:其中的南靠门楼村和原来的门楼公社,修配厂,公社修配厂建于一九五八年,当时平的大屋村王氏坟地建的修配厂,大屋王氏坟地原来占地一百亩。另外补充:

福山县原来名为“腄县”,东汉时改名为现在的“福山县”。

王家新 谨序

王家新、李善信分任其责,调查搜集整理。

后序:只因我俩文化有限,若有遗漏或不当之处,万望谅解。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二号

第三篇:三、村史

(一)村史的定义、作用、特点

1.村史的定义

村史是以村庄为单位记述其发展演变情况的史志性文体。村史所记录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各方面的历史性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2.村史的作用

(1)为一个村庄的形成、演变留下真实记录

一个村庄的历史总会在老人

们的口头上流传,譬如老人们会说:×朝×代,一家来自××省的×姓逃难人家来到××河湾,见这里无人定居,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就在这里开荒种地,居住下来。后来,又有一些逃难的人家也来到这里定居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村庄……×年,村里出了一个秀才,发迹后在村里建了一个祠堂,这就是×家祠堂的由来……等等。这些口头流传的村史,总能引起村里后人的兴趣。但是,口头流传毕竟有含混不清、以讹传讹的情况,不如书面记录固定、可靠。于是一些有文化的村人将有关事实搜集整理之后,写成文字记录保存,或请外人帮助撰写,这样,就形成了村史。

(2)弘扬传统美德,增强乡土情谊

村史会记录该村一些优秀人物的优秀事迹,会记录表彰一些品德高尚的人物和事件,这些都会对后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人们对故乡的亲情也是建立在对故乡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方面,村史可以增强人们的乡土情谊。

(3)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资料

村史所记载的事实,是地方志编纂时重要的材料来源。所以,应该提倡为重要的村庄撰写村史,以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3.村史的特点

(1)以社区为单位

和厂史以工厂为单位、校史以学校为单位不同,村史是以一个特定的社会区域——村庄为单位组织编写的。这个村庄的地理位置、姓氏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是其主要表达内容。

(2)以时间为脉络

村庄一般规模不大,其历史通常不会呈现纵横交织的复杂状态。所以,编写村史,以时间为主要脉络,将各个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编织在时间的链条上即可清楚表达。当然,具体写作中也要注意纵横结合的灵活处理。

(3)以传统为主题

每个村庄,总会有自己的传统特色和传统信念,这往往成为村史的重点表现内容,我们可以视其为文章主题。例如,本节后所附例文《渭阳村史和人才》,就是以“抗击倭寇”、“参加革命”为文章主题的。

(二)村史的写作

村史的写作,应根据自身的历史特点和资料情况来展开构思,拟定提纲,具体写作策略不可一概而论。这里仅就其应涉及的主要内容作些提示,仅供参考。

1.村落的形成及名称的由来

如果有可能,要将村落形成的基本情况加以介绍。包括什么时代由于什么原因,最早的本村住户如何来到这里开始定居,村落的名称是怎么来的,等等。

2.地理位置及所属行政区划

要介绍村落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属的行政区划,如有迁移和隶属关系的变化,要一一写明。

3.主要宗族

单一宗族的村庄比较容易表达,但也要涉及始祖姓名及业绩、世代蝉联情况、历代重要人物等。有着多姓宗族的村庄,要分别列出不同姓氏宗族的基本情况。

4.政治经济状况

包括历代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如有村办工业、名优特产等,当然更是重点表达内容。

5.交通状况

包括陆路、水路等交通条件等。

6.重要事件

包括曾经发生的任何重要事件,如参加革命、实施改革、建立企业等,也包括经受的灾害。

7.重要人物

介绍村里做出突出贡献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及其事迹。

8.其他有必要记录的事情

如有其他有必要记入村史的事情,也可适当写入。

【 例 文 】

渭阳村史与人才

渭阳村(古时叫围山、围庄、渭庄),它位于西天尾镇东北部,离涵江8公里,离莆田10公里,离西天尾3公里。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始祖黄宗成公,因抗倭来莆定居于围庄,即今渭阳村。

渭阳村一直属莆田县管辖。宋代属武化乡兴教里。元代属万贤里。明、清两代属万贤里山兜。民国时期设保甲制度,渭阳设尾厝、半山、石牌兜三个保,以后合并为一保,称渭阳保。新中国成立后,莆田县废除了保甲制度,建立区乡制度。1951年渭阳属第四区通济乡,1956年属紫霞乡。1957年12月,撤区建乡,实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制,渭阳村属西天尾乡管辖,称渭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10月,又撤乡镇建制,成立人民公社,渭阳村属涵江人民公社管辖。称渭阳生产大队,下设生产队。1961年改属西天尾公社管辖,保持原大队体制

第四篇:22西安村史材料

西安村

西安村位于镇南约2公里,东与董谭村、瓦港村一河之隔,南与万亩荡滩相连,西与西河村隔河相望,北与合心村接壤,该村因西沟(供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河流)和两岸有大片的安乐寺土地而得名。

村域:1943年属临泽区临南乡,1957年临南乡与董谭乡合并为临董乡,1958年成立临泽人民公社,临董乡和川青乡合并为川青乡,1962年成立川青人民公社、临南大队,1976年因川青水利工程结束,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农业产业多元化,进行了区划调整,从临南大队划出成立综合场,东至竖七号河,南至横五号河,西至竖四号河,北至油坊港,划入的单位有:临南9、10、11、13小队,马东大队1队,临中大队1、2队,东平大队7、8小队,合并成六个小队,271户,967人口,社会面积2200亩,1986年将综合场恢复为西安,2000年川青镇合并为临泽镇,东平村合并为西安村,东至竖10号河,南至横五号河,西至竖四号河,北至合心村,共534户1716人口,社会面积4200亩,2012年东沟与西安合并为西安村,目前1215户4144人口,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居民住宅面积631亩,人均收入23355元,十七个村民小组,由原来的西安、东平、蔬菜园艺场、林场、畜禽场、临中、马东七个单位合并而成,132名党员,党总支书记秦国兴,下设四个党支部,村委会主任蔡万宽,经济合作社主任秦国兴。村域地貌:北高南低,平均地面增高2.0,耕地面积7989亩,以种植稻麦为主,60年代通过低产田改造和沤改旱,彻底改变一年一稻的传统生产方式,产量翻翻,70年代大兴农田水利,开新河填老

河,田成方,树成行,河成网,农户住宅庄台化,80年代逐步实现电灯电话楼上楼下,90年代实现农业耕作收割机械化,20世纪逐步向高效农业发展,目前全村养殖面积4029亩,其中养虾556亩,养蟹2837亩,养鱼636亩,农业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

村内工副业:70年代相继开办了粮食加工厂、酒坊、皮毛厂、砖瓦厂、化工厂、蔬菜园艺场(腌制品加工)、林场(苗木基地)、畜禽场(繁殖基地)、综合场(栽桑养蚕)。2000年兴办木器加工厂、水泥制品厂,2005年村开发旅游项目,兴建占地450亩的临泽生态度假村,成为高邮里下河地区唯一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观光、休闲圣地。2006年浙开电器开关厂落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12年增设200亩高效农业(蔬菜基地)网售各大城市,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提高村民收入,2013年新建占地4亩的福缘道院,为旅游业又增添一个新的景点。

村内民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70年代大队卫生室五所、小学4所、初中一所、生活日用品商店5处。20世纪后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村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村组道路硬质化总长27千米,自来水与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无公害厕所改造率96%,绿化覆盖率20%以上。计划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00%,兴建了三处村民健身活动广场,亮化工程也在迅速推进。获得的主要荣誉有:2010年获高邮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高邮市全面小康村、高邮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获扬州市示范司法站,2012年获扬州市委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高邮市组织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终端接收站点,2013年获

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2013年至2014年获扬州市文明村、高邮市文明村,2015年获高邮市人武部征兵工作先进村,2016年获江苏省卫生村、全市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2017年获高邮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第五篇:森林田庄

森林田庄

第8期

中共大田庄乡委 2012年3月30日 ●来田庄的原始森林爬山吧 ●山里人家 笑迎踏青游客 ●我的林子 我的家

●简讯:沂蒙路提升改造四座桥辅助路打通

来田庄的原始森林爬山吧

大田庄乡境内有大小山头400多座,占全县的近1/3。拥有蒙山第二高峰挂心崛子、大汪、平山、老虎山、朝阳洞等风景名山,山势雄奇突兀、沟谷深邃,崖壁陡峭,景观险、奥、幽、旷、奇、雄。大田庄乡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分,土壤呈碱、中、酸性,适合多种树木生长。群山叠翠,郁郁葱葱。据统计,在乡内共有3560公顷原始森林,由于山高路陡、地形复杂,至今少有人进入,植被保持完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5%,生物呈现多样性,动植物间的食物链完整,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

在原始森林里,有落叶松、黑松、刺槐等树木800万多棵,森林内有斑鸠、獾、狐狸等飞禽走兽50余种,有连翘、山杜鹃、山菊花等野生花草,是天然的动植物园,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空

气中负离子含量多达220万个/cm3,是普通空气中含量的4400倍,氧气最高浓度达到20.98%,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具有极高的疗养价值,为养生长寿圣地。

通往原始森林的路大都是羊肠小道,需披荆斩棘,手脚并用,才可以进入密林深处。在攀登的路上可以尽情领略山花烂漫、彩蝶翩飞、怪石嶙峋、松柏蔼蔼,溪水潺潺,百鸟奏鸣,让人真切感受到大自然赐予的静谧与神奇。应该说这片原始森林是费县人民的一份生态宝藏。

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来田庄的原始森林爬山吧。

我的林子 我的家

——记大田庄乡林业站站长陈召义

陈召义,52岁,大田庄乡牛岚村人,现担任大田庄乡林业站站长。自小生在这片沃土上,对家乡充满了热爱,更对田庄的每一棵树每一片林充满了浓浓的感情。

自从2003年调到田庄来工作,陈召义便暗下决心,要为家乡的林业发展奉献一切。当时群众伐树开山的比较多,面对破坏严重的山林,老陈深知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他争取县林业局、乡党委政府的支持,联合派出所,查处22起违法砍伐林木案件,制止了砍伐开山的行为。

林业站不仅要保护森林,更重要的是植树造林,他组织护林员义务栽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买树苗,发动群众自发栽树。十年来共栽种各类苗木43万棵,绿化3处荒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森林田庄。老陈还积极开展树木病虫害防治、林业育苗技术指导等工作,对美国白蛾、杨树溃疡等病虫害积极防治,遏制了森林病虫害的蔓延。

我乡的森林防火任务很重。每到防火期,老陈要带领着57名护林员值好班、站好岗,严查进山人员、车辆。确保不发生火灾。特别是去年“4.29”蒙山大火,老陈在山上呆了五天五夜没合眼,眼看自己照顾多年的林木被熊熊大火淹没,他感觉像是失去了孩子,心痛不已。

眼看到了退休的年龄,老陈有些不舍,他放不下这5万亩的森林,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他说:“即使我退休了,我也会为家乡的这片森林当好永远的守护人,当一名不退休的护林员”。

清明节就要到了,老陈更是不能合眼,带领着护林员穿梭在山间林野……

田庄的平安是我最大的追求

——记县人大代表、乡派出所所长刘振

今年39岁的刘振,县人大代表、乡派出所所长,2011年1月来到大田庄乡工作。来到田庄,刘振就被田庄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他立志要做这一方百姓的守护者,为田庄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田庄工作的一年来,他带领所里一班人,每天为田庄的平安奔波,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2011年大田庄乡境内社会治安良好,实现了全县发案率最低的目标。乡派出所也被评为全县优秀

单位、“和谐警民关系”先进单位。并在全县公安系统开展的“安全感、满意度”电话调查活动中,获得满意度评比第一的好成绩。

一年来他带领警员深入到群众中走访,不畏山路崎岖,到农家院落、到田间地头,和百姓拉家常,宣讲法律政策,走访群众近1万余人,在走访中调解矛盾纠纷21起,避免了民事、刑事案件的发生。

为了10万亩山林的安全,刘振在做好治安巡查的同时,加大对防火安全巡查。每天对重点路段、护林房进行巡查,发现违法烧荒行为进行教育,去年以来,对28名烧荒群众实施了训诫,有效的预防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刘振常说,“保一方平安是我的职责,更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

山里人家 笑迎踏青游客

3月26日,农家乐山里人家又迎来了一批踏青旅游团。这是费县新时代药业组织的500人参加的踏青游活动,新时代员工共分五批每批100人来到大田庄乡登山踏青。“走了40多里的山路,虽然很累,不过可以看到这么秀美的风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锻炼锻炼身体。感觉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新时代药业员工曹成龙说道。

山里人家地处我乡小

(一)型水库黄崖水库岸边,被平山林场怀抱,林场内有老虎山、莲花山、朝阳洞、掌枢院等自然人文景观,还有关于鬼谷子、王母娘娘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景色优美,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海拔500米左右,易于攀登,深受登山爱好

者喜爱。仅今年三月份,就接待前来踏青旅游的游客近万人。在大田庄乡,像山里人家这样的农家乐还有60多家。今年三月份,全乡农家乐已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税收20万。

田庄行政村村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