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23-1135883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2 01:01: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

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

时间:202_-07-02 01:14: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晓初 责任编辑:郑泽川

嘉兴市“非遗文化客厅”一角

海宁皮影戏

王晓初

嘉兴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与民间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堪称“江南文化之源”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也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端午习俗、海宁皮影戏、嘉善田歌„„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吴根越角的历史记忆,展现着水乡文化的鲜明个性,把它们从历史长河之中打捞出来,让它们走出记忆的深闺,是一项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那么,如何让大量非遗项目走下庙堂与祭坛,走出曲高和寡的境地,走入百姓生活,走向越来越有生命力的明天?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答案是:为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穿上时尚的外衣——通过开办非遗文化客厅、采集传承人口述实录、编辑非遗漫画,让非遗穿越古老漫长的历史隧道,摇身变成当下的时尚。

人们经常探讨时尚的话题,我们则要探索非遗的时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课题,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百姓日常生活中很少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它们却又无处不在,让普通百姓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非遗项目的具体内容是保护的开始,有了这个现实基础,才能延伸到传承与开发。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开发上做了很多探索,已初见成效。

我们有一个大主张——将非遗变成当下的时尚。我们不能让非遗埋藏在书本中,更不能让非遗传承人隐蔽在社会的角落,最不忍突然发现某个项目已濒临灭绝。思路的改变加上不断的努力,一切变得明晰、简单和得心应手。

非遗文化客厅引来八方客

非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虽然熟悉的人少,但一提起来,很多人愿意去谈论、学习、交流。202_年,嘉兴市创建了首个“非遗文化客厅”,提供给大家交流的场所,展示了非遗项目的实物。首个“非遗文化客厅”主要展示了黑陶、竹刻和端午文化的相关内容。黑陶增加了客厅的古韵,让人联想到几千年前的工艺;竹刻则运刀如笔,兼具诗画风采,让人着迷;端午文化更是溢彩纷呈、丰富灵动。这些项目相互呼应,让人养眼、养心。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行业讲究“传、帮、带”。我们在非遗传承人方面做了努力,在“非遗文化客厅”的开厅之日,组织了“非遗传承人走红地毯”仪式,将电影节中的一幕搬到了非遗文化传承中来,传承人就是我们的明星。这既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我们对非遗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非遗文化客厅”,开始了解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走进来学习,并在外面广泛宣传。至今,“非遗文化客厅”已开展了10多次培训,接待近202_人。目前,嘉兴已拥有3个“非遗文化客厅”,在今后5年内,我们将陆续在各县(市、区)创建客厅,迎接更多的客人、学员,让更多人传承非遗。

一段佳话讲述非遗故事

时间,给了每一段故事以长度,主人公的经历,赋予了故事厚度和精彩。每个非遗传承人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老百姓要了解的就是那些故事。因此,我们为非遗传承人出版了《我们的故事——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一书。

嘉兴“海宁皮影戏”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海宁有个很可爱的昵称,叫“皮囡囡”。新中国刚成立那几年,海宁的“皮囡囡”风光无限,草台班百余个,艺人近千,唱腔各异,造型与风格也各具特色。每逢红白之事、贵子降生、养蚕丰收等,都要请上一出皮影戏,好不热闹。项目传承人张坤荣小时候就经常去凑热闹,家里人看他喜欢,就鼓励他去拜师学艺,本来去看戏,结果成了戏中人。他通过多年刻苦训练,在舞台上逐渐展露光芒,得到多位领导人和国外嘉宾的赞赏。然而文化大革命把皮影戏当成“四旧”,当他重拾皮影戏时,已过去32个春秋。他创作和拯救的皮影戏神话剧和儿童剧有18部,他的人生和皮影戏一样跌宕起伏。

嘉兴国家级非遗项目“掼牛”传承人韩海华的故事则充满传奇色彩。用他的话说,嘉兴卧虎藏龙、高手云集,他师从多位名师,练就一身本领,精通十八般武艺,把回族“宰牲节”里的“掼牛”项目表演得精彩非常,名震大江南北,被赞为“中国式斗牛”,让嘉兴“掼牛”名扬四海。更有趣的是,韩海华被香港导演发现,出演了多部电影,还因为武术和“掼牛”表演成为金庸的座上宾,“掼牛”的故事出现在金庸小说中,让韩海华在“古代”潇洒了一把。如今他的故事在本地几乎家喻户晓,更是让“掼牛”项目深入人心。韩海华在嘉兴成立了首家武术馆,招收徒弟,嘉兴“掼牛”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中国式斗牛”在嘉兴已成佳话,也是嘉兴当下最时尚的话题之一,俨然成了嘉兴最生动的非遗代表之一。

《漫画嘉兴非遗》好玩又有趣

非遗传承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青年人,让他们感兴趣,是整个非遗传承的关键。一方面我们组织了“非遗进校园”,一方面我们又借力“非遗文化客厅”和非遗传承日的活动来增强非遗对他们的影响力。从202_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尝试,用漫画表现非遗项目,让青年人看到非遗项目好玩轻松的一面。

“嘉兴端午习俗”和“五芳斋粽子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离端午节很近,202_年,我们引进了端午吉祥物粽娃陪伴大家一起过端午,用粽娃形象创作了部分非遗项目,邀请学生们一起画粽娃、学非遗,带他们一起参与到非遗项目中来,寓教于乐,学生们热情很高,在玩耍中学会了染蓝印花布、用刀刻竹、做西瓜灯等,还通过粽娃的形象将很多非遗项目铭记于心。活动得到多家媒体的赞扬,也得到了很多文化界朋友的认可,我们趁热打铁,连续用粽娃形象创作了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等共62个项目,最终编辑成册,出版了《漫画嘉兴非遗》一书。

为配合漫画书的校园发行,我们选择20个项目做成了1.2米高的卡通粽娃,每个卡通粽娃不但生动地展示了非遗项目,而且通过内部配备的播音系统,随时向参观的人讲解它所代表的非遗项目,形成了文字、声音、画面,多维一体的展示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202_年文化遗产日,前往卡通粽娃展览场地的人们络绎不绝,更是吸引了众多媒体报道,很多孩子,甚至年轻人都纷纷跟不同形象的非遗卡通粽娃合影,扩大了非遗项目的传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一些社会机构还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共同参与非遗卡通形象的推广。从中我们看到了非遗项目开发的新突破,更加坚定了我们把非遗项目做得更时尚、更好玩、更生动有趣的想法。

202_年,我们开始着手策划如何把嘉兴的非遗项目做成动画片,搬上荧屏,通过多种渠道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使更多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进而让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开发。

我们要把非遗项目套上最时尚的外衣,让他们在华丽的历史舞台上,绽放光彩。

第二篇:浙江嘉兴

浙江嘉兴:一养殖户被查涉嫌乱扔死猪被立案 202_年03月13日18:48

来源:新华网 作者:裘立华 王政

原标题 [浙江嘉兴:一养殖户被查涉嫌乱扔死猪被立案]

新华社杭州3月13日电(记者裘立华、王政)浙江省嘉兴市13日傍晚发布消息称,上海水域漂浮死猪事件发生后,嘉兴市积极协助上海方面做好核查。经查,上海方面向嘉兴提供的14个耳标中,1个耳标涉及的养殖户承认随意抛弃死猪,目前已立案;7个耳标因号码缺失或信息不全无法核查;余6个耳标尚待进一步核查。

嘉兴市政府消息称,接到上海市通报后,嘉兴市政府及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五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应对处置工作。连日来,市、县、镇、村四级全力落实相关措施。一是坚决落实已有的流域巡查保洁值守工作,杜绝死猪通过河道流至嘉兴界外。健全区域联防、信息互通制度,保障公共环境卫生。严格落实“河长制”制度,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力度。二是加强疫情排查,进一步完善动物疫情预测预报机制,强化疫情监测。三是加快建设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业化设施,完善死猪收集处理机制。对乱弃死猪行为实行“零容忍”,杜绝乱抛死猪入河现象。四是积极协助上海方面做好核查。嘉兴市表示,嘉兴历来重视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202_年,提出了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加快推进工业化处理的要求,并采取“规模场以户为单位处置,散养密集区以村为单位处置,其他区域分镇(街道)划片处置”的运行机制,全面建设死猪无害化处理池,实现了养殖镇、村的收集、处理全覆盖。202_年,全市生猪饲养量为734.19万头,无害化处理池共消纳死猪32.56万头。

嘉兴市称,今年以来,嘉兴全市因养殖条件、养殖技术、气候等综合因素死亡的7万头。目前未发生生猪疫情,对打捞和收集的死猪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完)

第三篇:非遗保护

推动“非遗”保护,建设文化强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脉,是民族文化中核心、本质的东西。保护非遗发展,对当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起步晚,发展快,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存在问题:

一是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广大群众对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少数地方、部门和个人将保护文物视为现代化、城市化的阻碍,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了文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长远功能,当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出现矛盾时,多以牺牲文物为代价。二是缺乏专业保护人才。一些地方非遗保护组织机构不健全,长效保护机制和保护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不符合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的要求。缺少挖掘、整理、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乡、镇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日常普查工作只能临时找人帮忙。

三是保护经费难以保障。一些地区未将非遗产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也没有设立普查、发掘、整理、征集、抢救、补助、展演、宣传、培训等专项资金。临时申请的工作经费,常常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缺少正常办公经费和技术装备。许多失去市场支撑而又缺乏开发利用潜力的传统绝技,缺少持续的保护经费

投入。

四是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民间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日渐凋零,而由于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和现代化信息的冲击,年轻人大多不愿入门学艺,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造成新老交替出现断层,艺术传承青黄不接。

基层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建立文物保护规章体系,解决文物法律法规原则性和滞后性上的不足,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形成文物保护合力。严格文物行政许可,加大文物执法力度,杜绝利用文物违法现象。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文化遗产法律法规,让群众了解并遵守文化遗产法律法规。

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解决好经费保障难题,通过引导,调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性,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资助,确保所需的工作经费、保护经费、专项经费、装备器材能及时、足额到位,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常进行。

三是强化保护队伍建设。要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层层落实,使非遗保护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加强对保护队伍人员的业务培训,建成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落实保护工作。

四是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加大对民间艺人带徒传艺的扶持

力度,实行财政补贴,激发年轻人的学习热情,培养一批新型的民间艺术传承者;在职业技术学院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班和课程,培养孩子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设立专业民俗艺术学校,聘请优秀民间艺人,专业化培养传承人才。

五是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将非遗的发掘利用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建立非遗专题博物馆,集中保护、展示和传播非遗资源,充分发挥对青少年和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作用。推动非遗与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结合,挖掘有代表性元素,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第四篇:项目名称非遗

项目名称:海州湾渔民风俗 项目简介:

海州湾是我国八大渔场之一,这里的渔民世世代代以出海捕鱼为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渔民风俗。

海州湾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海洋渔业生产历史久远,《南齐书·州郡志》记载:“郁洲(今海州湾)在海中,周围数百里,岛出白鹿,土有田畴鱼盐之利”。在北起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乡绣针河口,南到灌河口的沿海一带全长170多公里海岸线上,自古形成了无时不有、无事不在、较为稳定的系列传统习俗。贯穿这些风俗的主线,是顺从性强、实用性强、避区忌讳多、吉利彩话多、信仰崇拜多。渔民认为不吉祥的话和事,绝对不说不做。开口讲究“彩字”,如取鱼叫“取彩”,馈赠叫“彩头”,船上作业都唱号子等等。海州湾渔民风俗大致可分为生产习俗、社会习俗、生活习俗和信仰习俗四大分类。海州湾渔民风俗。上古至今,独特的海州湾渔民风俗随着海岸线的东移而东迁,代代传承,传留至今。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部分习俗已呈弱化趋势。分布区域、相关单位或个人:

连云港市境内,海州湾及其周边地区。

崔月明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 历史渊源:

连云港市地方海洋渔业生产历史久远。沿海一带的古遗址中常发现有网坠。《南齐书·州郡志》记载:“郁洲(今云台山,包括东西连岛)在海中,周围数百里,岛出白鹿,土有田畴鱼盐之利”。有鱼盐之利的当然不只是郁洲山,古海州附近沿海同样也有鱼盐之利。古海州城东二里的网疃村,明末清则尚临海,是常晾晒鱼网的渔村。清代康熙年间后,随着海岸线东移,云台山与大陆连成一片,古海州及云台山周围渔民随海岸线的东移而东迁。如来自云台山西南古凤凰城(今连云港市新浦区南城镇)的九姓渔民:“大姓江杨步,中姓胡顾李,小姓谭皮古”,部分居东连岛,渔民随海岸线的东移而东迁,逐渐使海州湾沿海渔村密布、海州湾17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13个渔区,成为全国八大渔场之一。自古形成的渔民风俗也逐代传承了下来。基本内容:

自古形成的、在仍然广泛流传的海州湾渔民风俗,主要有生产俗、社会俗、生活俗和信仰俗。

生产俗:

1、讲究吉利的造船俗。渔民们的生产工具(船等),从制造到使用的全过程,处处讨吉利,时时避晦气,事事讲究平安如意。造船俗称“钉船”,从开工到结束,都十分讲究吉利。开工选双吉日,铺置、上大肋、上金头、冠戴是关键性工序,都要举行庆祝,办酒席招待全体木工。金头上要雕一双“龙眼”,龙眼上涂颜色叫“开光”,龙眼中心要涂一点红色,叫“点眼”,点眼必须用公鸡冠子的血,被取过血的公鸡不能立即杀掉,要放在船后梢喂养,待船出海返回后才能杀掉,与第一网捕的鱼一起敬龙王和天后娘娘。新船油练完毕下水的当天,要做一番大的庆贺叫“冠戴”。船在海上经八九个月的风吹浪打,每年冬季要入埠整修。有的船头“龙眼”褪了色,要待深秋、冬季风大水冷少鱼时,选个吉日或双日请原造船的木匠大师傅重新“开光”涂色。在“点眼”时一般不再用鸡血,而用银珠代替。

2、每年一次的测天俗。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这天,半夜后,渔民就起床观测天气的好坏,卜测一年的天气。

3、驱除邪气的烤网俗。春暖花开、渔民把整修了一个冬天的渔网抬到海边,用谷草烤网驱邪气,称“财财网”,然后放鞭炮。烧香纸,渔民抬着渔网,喊着号子登上渔船,把网盘在仓里,烤渔网的习俗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

4、出海之前的礼俗。出海是渔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出海之前,宰猪一头,带皮烫剥,把整猪供奉于船头,在锣鼓、鞭炮中,升起彩旗。祭祀毕,将猪开膛、剔骨,切为大块,燉成“丰盛肉”,渔民饱餐畅饮。外人遇上船员会餐,不须谦让,自斟自食。日夜有人住在船上压船。船主择“黄道吉日”,在船头设供品、点蜡烛、焚高香、烧黄表,敲锣鼓、鸣鞭炮、行大礼。出海要选取黄道吉日,“八不出,七不归”,并且祖孙不能同船。每年春季第一次出海,无论远近,都要举行一次严肃的“照财神”活动,照船照网,叫照财神路,还要用猪头三牲祭龙王。船主执朱砂为新船点晴、开光,船头披彩,桅悬红旗,抬船人喊着“百事大吉、波静风顺”号子,送船入海。

5、人船出事的“唱童”俗。如果船体在海上受了损伤,尤其是在海上出事死了人,归来后要请“童子”烧猪唱戏(即以杀猪作为祭品),同时要用纸做一小船放入海中任其漂流,意为原出事的船重新成为清洁、吉祥船了。否则,这条船第二年不能出海作业了。

社会俗:

1、特别尊重船老大。船主对船老大特别尊重,必须亲自登门拜请,出海前要办酒席宴请,过年时要写好春联贴到船老大家门上。远海捕鱼,数十条船一同出海,要推选出一位经验丰富、技术高强的老大为总老大,称为“旗民”,旗民所在的船为旗船,桅杆上有特殊旗号,大家都看旗船行事。

2、渔船上讲究多。渔船上的各个部位,都有一定的讲究,不能随便起坐,也不得随处大小便。出海坐在船上时,不许坐在船帮并将脚伸进海里,据说这样会对龙王和海神不敬,要受到报应的。在船上,忌把衣服脱光。换衣服要在八尺舱内,否则,以为天后娘娘见了男子赤身露体会生气,会造成人船灾难。渔民在海上捕鱼期间不许剃头,头发长了必须在出海前或者回岸后剃,渔民忌讳“剃”字。

3、家庭观念薄弱。渔民的家庭观念比较薄弱,亲属移动频繁,无族谱之类文字记载,谱系不清,相传三、四代,世族已不复辩论,渔户只有连家船,而无祖宗祠堂。

4、“半夜带新娘”。渔民一般不与陆上人通婚,常常是“半夜带新娘”,是东夷文化的传承,更是本地特有的一个渔民风俗。

5、海上劳动喊号子。“船是三块板,行动就要喊”,海上劳动时,为了自娱自乐,增加劳动情绪,起篷、起锚、拔缆、点水、抛锚、打桩、张网、拿鱼等,都要喊号子,有摇缆号子,开网号子,打桩号子,拔锚号子,推关号子,起锚号子,拔蓬号子,撑船号子等。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风俗。

6、张贴春联有定式。每逢春节,船上也和人家一样张贴春联,一般船头贴“斗方”,上书“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等;斗方两边贴“江河湖海清波浪,通达逍遥远近游”或“日进黄海三千里,风送长江第一舟”之类对联,横联为“一本万利”、“大吉大利”之类。后梢对联为“顺风相送,满载而归”,横联为“一路福星”等。船舵对联为“九曲三湾随风转,五湖四海任舟行”,横联为“一家之主”等。大桅上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桅上贴“二将军起步先行”,三桅上贴“三将军日行千里”等。

生活俗:

1、不说忌讳话。渔民生活中,不说忌讳话。平时忌说“沉、翻、倒”一类字眼。平时忌说“沉、翻、倒”一类字眼。不能说“把鱼翻过来”而应该说“把鱼转过来”或“把鱼划过来”,包好的饺子下锅时,人们不能说“下饺子”而应该说“煮饺子”,通常说“出海”有“出入平安”的意思,渔民通常称之为“扎子”不说“煤”。人们不说“海”字,通常都说:“落水了”因为海里有流。忌说“掉下海”,东西连岛当地人有骂人“掉下海”的口语。

2、武视妇女。旧社会妇女特别武视,不准妇女上船,更不准妇女跨船头、网具、大橹、斧头等。怀孕妇女不许摸渔网,忌从太平锚、太平篮、太平斧上、渔线或从上面走过去。渔船祭船后,出海前,忌未孕妇女从船头绕过或从网具上跨过,如有绕过或跨过的情况发生,渔船要推迟一天或三天出海。

3、吃饭规矩多。在船上忌坐着吃饭,只能蹲着。在船上吃顿鱼,须先把生鱼拿到船头祭龙王海神,而后不去鳞,不破肚,整鱼下锅。最大的鱼头由船老大吃,以示对船老大尊敬。鱼盘放好位置以后不准挪动,每顿鱼不准吃光,留着投在下顿鱼锅内。在船上把粮食说成“官帐”或“米面”。忌说“饼”,称饼为“瓦屋垄子”。向碗里盛饭忌说“盛饭”,要说“装饭”或“起饭”,因“盛”谐音“沉”。忌说“筷子”,称筷子为“篙子”。忌伸筷子搛别人面前的鱼菜,否则叫“过河”,船老大把过河的筷子夺下投入海里,因人随便过河是危险的,必须让筷子做人的替身,才能化险为夷。忌把筷子放在碗口中,否则船要搁浅,横着不动。忌把吃剩的饭菜、鱼骨、涮锅水等倒进大海,要集中在缸里带回陆地倒掉。在船上忌坐着吃饭,只能蹲着。在一个航次中,吃第一顿饭蹲在某处,以后每顿饭都得蹲在此处,忌随便移动位置,否则叫“离了窝”。

4、举止讨吉利。船在海面上航行时,与别的船打招呼或求其帮忙,只准拿物件平举打转或摇晃,忌招手呼叫,也可在第二桅杆上打起信号,对方发现,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向其靠拢,帮助解决困难,如见求助而不往,会受到社会强烈谴责。晾晒家具、鱼筐,只能口朝上,忌翻底朝上。在船上,忌把衣服脱光,换衣服要在八尺舱内。忌在船帮子上解小便;在后梢,忌两人同时解大小便。忌人坐在舱口把腿耷拉下来,腿耷拉下来是死尸的特征。忌趴着睡觉,意味着生意不好而“清等”的光头。

5、逢年过节放海灯。为祈求来年的鱼虾满仓,全家平安,祭奠在海上遭遇不幸的亲人,逢年过节放海灯。

信仰俗:渔船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大雾天气,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便在船头上烧香许愿。渔船回岸后,渔民便到娘娘庙进香还愿。

1、敬龙王。每年第一次出海,多在清明前后,必须选吉日逢双的日子,逢二、六为最好,逢四(谐音“死”)这一天绝对不能出海。出海日,人们到岸边送行,船老大带领全体船员捧着猪头,在鞭炮锣鼓声中祭船敬龙王,通常是用椭圆形木桶装着猪头,猪嘴里衔着猪尾巴,先到龙王庙烧香磕头,然后把猪头摆在船头,向船头烧香磕头。祭船后,全体船员一起吃猪头,猪尾巴一定要给船老二吃,因猪尾巴象征测验水深的点水杆,或说是邀鱼鞭子。在祭船后,由船老大点燃用花皮(桦树皮)与芦苇系成的火把,俗称“财神把子”,将渔具、食物照一遍,边照边说喜话,照完后将火把抛入海中,将火把有火的一头朝上,燃烧着漂向远方的最为吉利。传说农历六月则三是龙王生日,当天渔船都要回岸休息,即使在远海作业回不来的,也要就地休息,不进行捕鱼作业,意为让龙王安安静静地过寿,如取鱼会引起龙王发怒,造成人船危险。

2、敬天后娘娘。出海的船供有娘娘龛,龛前放香炉和指南针,用烧香计时,用指南针定方向。在海上遇有风险,要烧香磕头,祈祷娘娘保佑,渔民把娘娘作为保护神,称之为“圣母”。

3、敬“大老爷”。渔民称鲨鱼和鲸鱼为“大老爷”当成神。船在海上如遇鲨鱼或鲸鱼,轻则网破,重则船翻人亡。凡遇“大老爷”时,百步之前均有各种鱼儿跃出水面,这时船上要烧香、磕头、祷告,祈求“保佑小民平安”。

4、拜石干大、石干妈渔船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大雾天气,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便在船头上烧香许愿。渔船回岸后,渔民便到石干大、石干妈进香还愿,送去小船,纸灯待,感谢救命之恩。如果没有送灯,渔船平安脱离险境,则到龙王庙烧香还愿,感谢龙王爷的恩典。相关实物、器具:

船,公鸡,银珠,渔网,猪,锣鼓、鞭炮、彩旗,旗号,蜡烛、高香、黄表,花皮,椭圆形木桶,香炉,纸灯,娘娘龛,春节对联等 代表性作品:

1、《海州民俗志》刘兆元著,1991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卷廿三“渔业”记述海州湾渔民风俗。

2、《海州风俗史话》孙绪文主编,1996黄山书社出版,“渔民习俗”部分记述海州湾渔民风俗。

3、《中国民俗大系·江苏民俗》202_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章第三节“渔业”条中“海洋渔业”为刘兆元同志撰,记述海州湾沿岸渔民风俗。

4、《西连岛渔民风俗》刘兆元、崔月明著,202_年1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5、《古朐流风》202_.3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渔家风俗”部分记述海州湾渔民风俗。

第五篇:非遗保护

《关于金盆村春节风俗习惯变化的调查和研究》

亲爱的村民们:

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我是调查员方玎玲,又到新年啦,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年来村民们过春节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我想针对这些变化做一些调查。本次调查不记名。感谢您的配合,谢谢大家。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处于?

A、少年B、青年C、中年D、老年

3、您的文化水平?

A、未读过书B、小学C、初中D、高中E、大学

4、您对您所在地过去的春节风俗习惯持何种态度?

A、认可,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B、不认可,太繁琐

C、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改变D、无所谓

5、您对您所在地现在的春节风俗习惯持何种态度?

A、认可,变化的恰到何处B、不认可,忽视了中国传统

C、有些变化的号,有些变化的不好D、无所谓

6、您认为春节风俗习惯哪些方面变化了?

A、庆祝活动方面B、饮食方面C、人们的娱乐活动方面

D、人们对过年的态度方面E、其他反方面

7、您觉得您所在地关于春节风俗习惯变化程度如何?

A、一点没变B、变了一点C、变了很多D、完全变了

8、您对这种变化持何种态度?

A、无所谓B、认可C、部分认可D、部分不认可

9、您认为春节风俗习惯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多选)

A、经济水平提高,人们收入多了B、受现代文化喝外来文化影响

C、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对春节有更多的要求D、新农村政策的影响E、原来的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太繁琐,不符合现代社会节奏

F、现代通讯技术影响

10、您家现在的收入大概是?过去的收入大概是?

11、您希望怎么样过春节?

最后,还是非常感谢您的配合。并衷心的祝您节日快乐、合家欢乐、美满幸福。

202_年1月6日方玎玲

浙江嘉兴:非遗也时尚7-2中国文化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