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23-104148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9 13:00: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202_年8月13日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因为第28届夏季运动会在稀腊首督雅典开幕了。

这二天我在二姑家作客,听说今日CCTV1、CCTV5要直播开幕式,为了看凌晨1时30分的开幕式,我晚上8点早早地躺下睡觉了,可是兴奋得不得了,直到10点多我才睡了。凌晨一点钟我起来,二姑家客厅的灯亮着,我还以为开幕式开始,赶紧走出来一看,原来是表姐已经在等开幕式了。

凌晨1时45分,雅典奥运会正式开始了,第一幕“欢迎奥运”,在有节奏的鼓点中,50名英俊的希腊男子演奏希腊传统的民族乐器步入场内。突然,一束慧星状的光穿过体育场射向蔚蓝的水面,点燃了奥林匹克五环组成的火环,这夺目的火环从爱琴海中缓缓升起,表示奥林匹克的降临。

升希腊国旗是开幕式演出的第二幕。一艘纸船上在水中慢慢行驶,船上坐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手中挥动着希腊国旗,纸船载着小男孩驶到岸边,上岸后,他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希腊奥委会主席、希腊总统一起走向升国旗的地方。希腊国歌响起来了,希腊国旗在人们的注视下缓缓升起,接下来是运动员入场,姚明高举五星红旗,领着中国体育代表团走进会场,他们一边走一边向中国观众挥手致意,现场的中国观众都站起来为祖国的健儿加油喝彩。

第二篇:从伦敦奥运开幕式看英国文学

从伦敦奥运开幕式看英国文学“文化狂欢”

笔尖上的英国

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坐标系上的相对位置,微妙地作用于文学家的心态,进而渗入作品的肌理,演变为英国文学“傲慢与偏见”的组成部分。

我不愿将这种位置描述为“中心”——地球是圆的,球体表面本无中心可言;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占尽风光和实惠,得以充分彰显其整体面貌的位置,你没办法轻描淡写地绕开它。

能站上这个位置,究竟有多少因素是拜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强势地位所赐,如今已很难衡量。反过来,英语的强势地位又有多少是因为其文学作品水准高超而起到良好的、推波助澜的传播作用,也同样不易厘清。总而言之,当我们清点“英国文学队”的发展历史和整体实力时,先得默认一些“潜规则”:举个例子,莎士比亚成为全球公认度最高的经典文学品牌之一,其实或多或少是受到了命运的眷顾,是值得向天时地利发个致谢声明的。

被命运眷顾的孩子往往营养均衡、全面发展而且后劲十足,这条规律同样适用于英国文学。从《贝奥武夫》到《尤利西斯》(在乔伊斯时代,爱尔兰尚未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再到《蝇王》,纵向上时间线足够长,横向上门类品种亦足够齐全,且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的各个时期都能轻易细分出各种层次,每个层次也都数得出耳熟能详的代表人物——至少,就布局的均衡和全面而言,在世界范围内真正能跟英国文学叫板的“种子选手”委实不多。难怪美国左翼文学评论家安妮特·T·鲁宾斯坦要为她的三大卷论著起一个满怀敬畏的书名:《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

“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传统。”鲁宾斯坦行文总是那么摧枯拉朽:“也就是说,代表这一传统的作家,能透过生活表面的无数漩涡和逆流,看到永不止息的时代主流,并密切加以关注。”一如当时许多激进的学者,鲁宾斯坦在她的书稿里将整个英国文学史的结构整饬成一条单向行驶的通衢,笔直地通往未来——为了佐证这样的结论,她不惜大刀阔斧地在狄更斯、奥斯丁或者萧伯纳的著作中“扶正祛邪”,将其中“现实主义”的“主流”施以浓墨重彩,而略过其余的“漩涡和逆流”。至于像奥斯卡·王尔德这样用放大镜也看不出什么宏大主旨的“唯美荒诞派”,鲁宾斯坦不仅吝于篇幅,而且下笔时几乎从头到尾都别别扭扭,愠怒丛生:“……这种美学成了奇怪的、完全非历史的„纯艺术‟理论的基础,当今反动评论家们正寻求用这种理论来剥夺一切当代进步文学的权利。”

时至今日,抛开当时的语境看,鲁宾斯坦倒是从反面触到了一点英国文学的实质——丰富,矛盾,循环往复。不管她有多么不情愿,王尔德及其“陷得更深的20世纪的继承人”确实客观存在,且并非总是“逆流”。

文学中的国民本能

按照戴维·洛奇的总结,20世纪的英国文学在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之间交替更迭,轮流坐庄,就像钟摆运动一样有规律地在两极间摆动,摆动周期大约是10年,最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出现,驱动钟摆运动的张力消失,外部的两极摆动转化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本身内部的两极波动。

让我们把话说得不那么学术。试想一个精力旺盛地活了十几个世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什么大场子都见过的巨人,一个心细如发,素来以understatement(低调叙述)和sophistication(老于世故)为荣的巨人,所谓钟摆式的波动难道不是早就融入他的自觉意识和条件反射?他的“摆动”,与其说是保守与先锋之间的拉锯,毋宁说是出于国民性的某种本能——本能地对任何事物保有怀疑和嘲讽的能力,这正是我对英国作家和作品的总体印象。某种程度上,他们骨子里所信奉的复杂与世故,用格雷厄姆·格林在《文静的美国人》里的说法,就是:“单纯无知是一种精神失常。”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这也是全球范围内表彰小说作品的奖项中口碑最好、公认度最高的;而与之相映成趣的诺贝尔奖,则是对作家终身成就的褒扬)会在评审取向上也呈现钟摆式运动,忽而看重实验先锋,忽而回归现实主义,忽而倾向边缘群体和少数族裔,忽而又青睐文字里原汁原味的盎格鲁萨克森血统。

同样不难理解的是,为什么“国民作家”这样的帽子,英国人只会授予伊恩·麦克尤恩这样的文人。出道时他也曾语不惊人死不休,整天琢磨怎样才能让“恐怖伊恩”的诨号名副其实;但没过多久,他就知道跟拉美人斗魔幻或者跟法国人玩实验,都是以己之短克人之长,于是沉寂数年后再亮相,下笔便迂回克制了许多。其实只要看一看麦克尤恩成熟期的代表作《赎罪》就能明白我的意思——那几乎是一块记录着英国文学变迁的活化石,充满了对奥斯汀、伍尔夫、詹姆斯、福斯特甚至克里斯蒂感伤的戏仿和反讽;前半段明明是扎扎实实的新古典写实风,后面偏偏要镶上一个颠覆性十足的后现代结尾,于是前面的情节全都成了“不可靠叙事”……微妙的均衡之道在《赎罪》中走向极致,刚好达到让读者轻度晕眩的效果——晕眩时分,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老麦狡黠的微笑,以及他不动声色地、轻轻地在纸上转动出“近景魔术”的笔尖。

莎翁经典重温

毋庸置疑,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在大多数西方家庭里,《圣经》和《莎士比亚全集》是必备的两本书。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代表着最高戏剧艺术水准,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经典的作品。

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皆大欢喜》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麦克白》

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威尼斯商人》

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罗密欧与朱丽叶》

疯子、情人、诗人都是想象的产儿。——《仲夏夜之梦》 TIPS 伦敦奥运开幕式中的文学回放

《暴风雨》(The Tempest)

该剧完成于1611年,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完整的杰作,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描写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带着女儿米兰达和魔法书流亡到一座荒岛。一次,普洛斯彼罗唤来风暴,将安东尼奥、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乘的船刮上荒岛,凭借魔法,让恶人受到教育。待安东尼奥痛改前非后,普洛斯彼罗饶恕了他,兄弟俩一同回到意大利。本是略显俗套的桥段,在莎士比亚手中却散发出别样的魅力,使一个简单的故事有了更宏大的体量。

《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

在倒计时MV中出现的鼹鼠和老鼠,是 《柳林风声》 中的主人公。

肯尼思·格雷厄姆写的这本童话著作当初仅是为自己的儿子,却不曾想,由于其赋予整个童话故事深厚的内涵,饱含对人生和大自然的感悟,成为一部传世名作,唯美的语言紧扣心弦,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作家J.K.罗琳等人爱不释手的读物。明白事理的鼹鼠、聪明机灵的河鼠、睿智持重的獾,还有一个放荡不羁的癞蛤蟆……这些作者塑造的一群快乐的小动物,个性鲜明,深入人心,是现实世界中孩子们的缩影,让读者仿佛找到了童年的印记。

《失乐园》(Paradise Lost)

开幕式第二章的标题,取自英国诗人、政治家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

《失乐园》以史诗般的磅礴气势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天使撒旦,因为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仍不悔改,负隅顽抗,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彼得·潘》(Peter Pan)

开幕式第四章取名“右转第二间,然后一直走到天亮”,这句话出自英国童话《彼得·潘》。童话是英国人对全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幕中,出现很多童话故事,包括一些反派形象,比如虎克船长、伏地魔等等。当然,他们最终都被击败。

《彼得·潘》这部童话剧1904年在伦敦首演时,曾引发万人空巷的轰动。100多年来,在各国舞台反复上演,多次被拍成电影,译成各种文字。一天夜里,彼得·潘把梦想会飞的温迪、约翰和迈克尔带到了梦幻岛。这里的每一件事物都吸引着他们。就在这时,孩子们被海盗船长抓走了,“小飞侠”彼得·潘要营救他的好朋友,并为此与坏船长展开一轮激战……

第三篇:奥运开幕式

奥运开幕式 奥运开幕式

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奥运会开幕式的直播。因为今天,是我们中国实现百年梦想的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都在北京体育馆相聚。

我注视着电视屏幕。突然,眼前的电视屏幕黑了。原来,是工作人员把体育馆的灯关了,这是全场一片漆黑。突突,场上出现了白色的亮光,是不是上面灯光亮了?不是,是开幕式的第一个表演。它的名字叫“倒计时”。有二千零八个人,一起在击似鼓又不是鼓的东西。表演者们一拍,它就亮,表演者不拍,它就不亮了,全部的表演者整齐地拍着。我真好奇,为什么所有的表演者表演的这么齐,他们练了多少天啊!然后,全场又一片漆黑,怎么回事儿,灯灭了吗?哦!原来是一个流星似的烟火飞快地环绕了鸟巢一圈,红色的烟火在鸟巢周围烧起来了。这时,镜头突突转到了远处,是一个个烟火脚印,一个大大的脚印,犹如一个庞大的大巨人,正在一步一步得跨向体育场鸟巢。我数了数,一共是29个烟火脚印。我想,这二十九个烟火脚印大概是象征着第二十九届的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吧。

这时,场地中心出现了一张画卷,那画卷真神奇,展现了中国的文明。水墨山水画、古诗、茶、文房四宝、太极、四大发明,都一一展现。最有趣的是四大发明之一,那就是活字印刷。一个个小盒子,上面刻着中国最早的文字。后来,一个个小盒子上下伸缩,成了从古至今的三种“和”字。最后还冒出了一朵朵美丽的桃花,绽放着灿烂的笑脸,美极了!

还有其他表演者的表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她穿着红色的裙子,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五十六个民族的人们,举着国旗,一步一步走向升旗台。当国歌响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起来了!

最后的,当突也是最精彩,最激动的火炬点燃仪式。是由八个火炬手传递火炬。李宁是最后点燃火炬的火炬手。他身后吊着好多根钢丝,后背两根,腰部两根,他拉断了一根,当又要站直时,他又拉断一根。看着真危险。就这样,他“飞”上了火炬,在铺满祥云的“路”上奔跑,将火炬点燃。就在李宁把火炬台点燃的那一瞬间,熊熊圣火在燃烧时,全场一片欢呼。

奥运会开幕式上,还有刘欢与莎拉·布莱曼一起唱的《我和你》,那歌,好似山泉流水,真动听。

接下来就让我们怀着开心、激动的心情为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加油吧!同时也让我们怀着开心、激动的心情为全世界的奥运健儿们加油吧!

第四篇:我看奥运开幕式_1(共)

我看奥运开幕式

盼了好久的奥运会终于拉开了序幕,在红衣女孩林妙可《我爱祖国》悦耳动听的歌声中,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都在长长的,淡淡清雅的水墨画卷中缓缓展开。

身着唐宋元明清朝代华丽服饰的仕女款款而至,雍容华贵、仪态庄重。孔子的万千弟子手执竹简,齐声吟诵。(大概读的是孔子的为人治世之道吧,听不清读的什么)

画卷中反映汉字印刷的图案、山河秀丽、长城逶迤、此起彼伏、波澜壮观。由古至今变化而来的“和”字体现了北京奥运的主题:和谐奥运。伴随着蓝色地球的旋转,一曲由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合唱的天籁之音“你和我”让全世界的人走得更近。

天人合一,数万习武者表演刚柔兼容的太极拳,气势磅礴,“力拔山兮气盖世”,观者无不为之惊叹。此气势雄伟、场面壮观、方显我中华泱泱大国之本色,不能不赞叹张艺谋导演雄才大略,不愧是影视界大手笔。昨日看电视里播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场面也是如此雄伟大气,看来张导演就喜欢这种指挥千军万马的帝王之势。开幕式光和色的运用也可称极致,赤橙黄绿青蓝紫恰到好处。要说不足之处吧,只是觉得由李宁飞人点火,似乎不太完美,如果换成凤凰、和平鸽、仙女下凡点燃圣火也许会更好,呵呵,一孔之见。

第五篇:关于奥运的作文:奥运会开幕式作文参考

关于奥运的作文:奥运会开幕式作文参考

是倒计时表演。二千零八个鼓手,用手敲击着似鼓又不是鼓的乐器,还能发出白色的亮光。这个方阵好似多米诺骨牌,一下子从这边亮到了那边,又在一瞬间从那边亮到了这边。突然,整个方阵从上空看变成数字倒计时。三十、二十、十、九„„每一下都是那么令人激动,令人吃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闪闪发光的数字呢?

看!那天空中出现了二十九个脚印,象征着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举办。这时,在场地中心,出现了一张画卷,真是一个奇迹。这幅奇妙的画卷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明。水墨山水画、古诗、茶、文房四宝、太极、四大发明,都一一展现。最有趣的是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一个个小盒子,上面刻着中国最早的文字。后来,一个个小盒子上下伸缩,成了从古至今的三种“和”字。最后还冒出了一朵朵桃花,绽放着笑脸,美极了!

当二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后,是最为精彩的圣火传递。当李宁拿着奥运火炬,“飞”上了天,在铺满祥云的“路”上奔跑着,他跑过的“路上”,是火炬在各地地区传递的许多精彩片段,李宁把火炬台点燃,熊熊圣火在燃烧时,全场一片欢呼

奥运会开幕式上,还有刘欢与莎拉·布莱曼一起唱的《我和你》,那歌,好似山泉真动听。

开幕式,是奥运会的一大亮点,接下来让我们为奥运健儿们加油吧!

一年级作文:看奥运开幕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