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CAPD病人的护理体会
编辑:无殇蝶舞 识别码:23-52099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3 04:10: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CAPD病人的护理体会

CAPD病人的护理体会

肾病内科 付翩翩

关键词:腹膜透析/ 护理

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治疗终末 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它是利用腹膜作为透 析膜, 使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超滤和 渗透作用进入腹腔, 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目 的[ 1]。因其操作简单、实用, 不必进行全身肝素化,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设备, 且其对中分子物质清 除效果好, 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少, 目前已经得到了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科自 2011年开展腹膜透析以来, 对 1 例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进行了 1 个月的腹膜 透析治疗, 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这例腹膜透 析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68岁, 因间断头昏、乏力 7 年伴食欲 不振 10 月入院, 患者于确诊为: 慢性肾 功能不全0/ 缺铁性贫血0, 经补铁与皮下注射重组人 促红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 患者的血色素逐渐升高, 维持在 100 g / L 左右,近10 个月来患者出现食欲不 振, 偶有恶心、呕吐, 曾出现过代谢性酸中毒, 4 个月 前患者 肌酐升 高至 600 mo l/ L, 肾小 球滤 过率 10 ml/ min, 经院内外专家会诊于 5 月 6 日开始进行 腹膜透析治疗。入院时查体: T 36.3 e , P66 次/ min, R 18 次/ min, BP120 / 70 mm Hg , 患者精神差, 轻度贫血貌, 腹膨软, 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凹陷性 水肿, 行腹透治疗后, 患者精神佳, 头昏乏力症状得 到明显改善, 食欲好转, 血尿素氮、肌酐较前明显下 降, 出院时复查肾功能结果回报: 肌酐 406 mol/ L, 尿素氮 8.9 mmol/ L, 考虑患者病情稳定, 给予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操作指导, 患者出院 后继续进行腹透治疗, 保持联系, 定期随访。2 透析过程

2.1 用物准备 1.5% 腹膜透析液(2000 ml/ 袋)、蓝夹子(2 个)、碘伏微型帽、无菌纱布、75% 酒精、输 液架、胶布、治疗盘、污物盘等。

2.2 透析方法 患者在局麻下行腹膜 透析置管术,术后当天开始应用 1.5% 腹膜透析液 进行透析, 入液量由少至多, 循序渐进, 由最初的 500 ml/ 次, 8 次/ d, 用 1 d;到 700 ml/ 次, 6 次/ d, 用 1 d;到 1000 ml/ 次, 6 次/ d, 用 2 天;再到1500 ml/ 次, 4 次/ d, 用2 d;最后过渡到 2000 ml/ 次, 4 次/ d(规律 腹透)。透析时进液速度不宜太快, 2000 ml 的腹透液 在10 min 左右输完, 液体保留时间根据医嘱或者患 者自身情况而定, 液体引出的时间也不宜太快, 约 20 min左右, 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有腹胀、腹痛 等不舒适的症状立即停止入液过程, 已经入液完毕的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引出适量液体, 并及时通知医 师。护理

3.1 心理护理 腹透治疗是一种非生理状态, 在此 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发生心理失衡、情绪反应, 对预后 影响甚大。为此应通过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家 属密切配合, 在此基础上向他们充分解释腹膜透析 治疗的原理及效果, 以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通 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 以建立新的心理平衡, 让 患者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3.2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极其重要, 正确的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至关重要, 首先根据 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液生化指标制定个性化食谱, 腹膜透析患者每天都有蛋白质的丢失, 如果蛋白质 摄入不足, 既会出现营养不良, 又易并发感染, 因此 饮食上应该给予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如鲜 奶、鱼、精瘦肉等, 少食动物内脏等含磷高的食物, 避 免进食高钾食物如蘑菇、红枣干、冬笋、榨菜等, 有高 血压、水肿者, 应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量, 注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严重贫血者, 除加强饮食疗法外, 可应用促红素, 必要时可输红 细胞。3.3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准确记录患者的体 温、脉搏、血压及灌入排出的透析液量, 观察透出液 的性质, 有无浑浊、蛋白团等, 根据需要将透出液送 常规检查和细菌、真菌培养, 同时观察患者水、电解 质平衡情况, 如体重增加、明显水肿、血压升高, 可能 是脱水量不足, 如果体重下降, 乏力, 低血压, 应警惕 脱水过多, 应及时报告医生。

3.4 操作中的护理 操作中严格掌握无菌透析操 作技术, 透析前洗手、戴口罩, 用无菌方法连接及卸 除管道等。透析室紫外线消毒,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每天更换敷料, 并观 察伤口有无出血情况, 避免外管被牵拉和打折, 防止 外管脱出和断裂。观察进出腹腔透析液性质、颜色 及量, 如透析液浑浊, 严禁使用, 如腹透后流出液出 现血性, 浑浊, 应及时告知医生。

3.5 预防并发症 腹膜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腹膜炎。腹透操作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以预防为主。在进行操作时, 患者及操作者均须戴口罩, 并且规范洗手, 不能忽视这一环节, 并应反复强调保持皮肤清 洁, 特别是腹透管外出口隧道易堆积污垢, 须每日做 外口的皮肤消毒护理。腹透病人不宜盆浴, 淋浴前 可以用一次性的贴膜保护隧道外口, 淋浴后立即消 毒外口皮肤, 更换敷料。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护好伤 口及腹透管, 防止下腹部剧烈活动或挤压等。3.6 出院指导 出院前应该教会患者及其家属熟 练掌握更换透析液的技术操作及物品的消毒方法, 交代出院后透析的注意事项, 包括透析环境、透析次 数、生活起居、饮食管理、劳逸活动等, 定期进行家庭 随访或者叮嘱患者定时到医院进行复查。

参 考 文 献

[ 1] 周 煌.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J].医学临床研究 杂志, 2008, 25(9): 1717-1718.[ 2] 海 川, 勾筱娟, 黄 燕.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护理体会 [ J].吉林医学杂志, 2009, 30(2): 181-182.[ 3] 林 华.52 例腹膜透析病人护理体会[ J].黑龙江医学杂志, 2010, 34(1): 78-79.[ 2010-07-18 收稿 2010-08-25 修

第二篇:病人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做好详细记录。(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头侧向一边,经常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3)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①重视营养;②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③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发生褥疮;④眼睑不能闭合的病人应涂红霉素眼药膏或盖凡士林纱布保护角膜;⑤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有异常及时处理。(4)注意安全,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病人使用保护具防止摔伤。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危重病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①病情重、身体虚弱。②病情变化快、有时在几分钟内即可死亡。③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④一般都是卧床病人。⑤一般都有体温、脉搏、呼吸或血压的变化。⑥多有食欲不振或不能进食。

由于危重病人病情严重而复杂,因此对危重病人要加强临床护理,注意眼睛的保护,如眼睑不能闭合的病人容易发生角膜溃疡及结膜炎,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做好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氏液,即复方硼砂溶液,擦洗口腔以防止感染,每日至少擦洗三次或在每次进食后擦洗。

为防止褥疮发生,要常翻身,对身体受压部位要用95%酒精或滑石粉按摩,或用气圈、棉圈垫起,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无皱摺、无渣滓。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因此要协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促使呼吸道分泌物咳出,以防止发生肺炎。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不活动肌肉容易萎缩,应经常协助病人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并进行肌肉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缩。对危重病人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正常人呼吸道分泌物可通过咳嗽排出体外,但昏迷病人因神志不清呼吸道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时间一久这些分泌物就会积聚喉头而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因此,对昏迷病人应该尽量使其头部侧向一边,而且经常用吸引器吸出分泌物。要注意大小便情况,有尿潴留者可按摩下腹部或使病人听流水声以助排尿,必要时可进行导尿。大便秘结的病人可给灌肠,必要时可带上手套用手挖出干结的粪便。对昏迷、谵妄、躁动的病人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一般都用床档保护,必要时设专人护理。

目前对危重病人大都采取重症监护。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每15~30分钟检测一次;同时还要加强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及末梢循环的观察,根据生命体征的变化、心电监护的情况、中心静脉压的数值及末梢循环的好坏程度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采取心、肺、脑复苏的手段。国际上常以英文字母A~H来代表复苏的步骤,即A为呼吸道通畅;B为人工呼吸;C为人工循环;D为药物治疗;E为心电图监视;F为心室除颤;G为病情估计;及H为脑复苏恢复病人精神活动。通过这些步骤达到生命支持、心脏支持及脑复苏的目的,使病人不但恢复生命力而且能恢复劳动力。

对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的临床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容易发生角膜溃疡及结膜炎,应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氏液(复方硼砂溶液)擦洗口腔以防止感染,每日至少擦洗3次或在每次进食后擦洗。为防止褥疮发生,要常翻身,对身体受压部位要用95%酒精或滑石粉按摩,或用气圈、棉圈垫起;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无皱褶、无渣滓。应协助长期卧床者经常更换体位,促使呼吸道分泌物咳出,以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为防止肌肉萎缩,应协助他们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对昏迷病人应使头侧向一边。经常用吸引器吸出分泌物,以缓解病人呼吸困难和防止窒息。有尿潴留者可按摩下腹部或使病人听流水声以助排尿,必要时可导尿。便秘者可灌肠或戴上手套用手挖出粪便。对昏迷、谵妄、躁动病人要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对危重病人多采取重症监护,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还应加强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及末梢循环的观察,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心脏骤停的病人采取心、肺、脑复苏的手段。

第三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代写医学论文

【摘要】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焦虑不安、孤独寂寞、悲观消极、疑病、过度依赖等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 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 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以下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1心理护理对于老年病人的重要性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怕孤独,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而自怜自弃, 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常有性情固执, 怪癖任性, 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多伴心理障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表现为对疾病恐惧和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 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 甚至不易康复[2]。以上各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影响我们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而影响到病人对于自身治疗康复的信心。

2老年病人在心理上主要出现的问题及相关的措施

2.1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3]。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对待这种病人,首先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然后找出病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制订切合实际的措施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通常情况下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并可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2.2孤独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对待这类病人,我们除做好基础护理外,尽可能多增加与患者接触机会,以和蔼礼貌的语言和患者交流,以热情、乐观的表情去感召患者,驱除其寂寞情绪,有针对性地将同病室的病人集中起来参加一些活动,并向病人讲解交往的好处和方法,鼓励他多和别人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病人和病友们建立了感情,就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最终达到心身护理最佳效果。

2.3悲观消极: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尽量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对他的关怀,并盼望他们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

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

2.4疑病:因为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原因,患病后极易往坏处想,一旦遇到久治不愈、疗程长情况,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心理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整日提心吊胆。对此我们应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地向病人解释发病机理、短时间内查不出病变或不能治愈的原因,并佐以实例说明病人所患疾病为普通疾病,本院完全有能力、有保证治愈该病,使病人心情逐步舒畅起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5情绪不稳: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2.6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为明显[4]。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完全适应了在别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有害。护理中要耐心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在家属陪护下鼓励病人做生活自理训练。

2.7其它:对绝望和恐惧心理的患者,应树立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不回避矛盾,积极主动的帮助、启发患者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遇到患者入院后心理情绪极度不稳定,拒绝饮食,不配合治疗。我们应主动与其谈心,向其家人了解其患病历史情况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反复开导,劝其积极配合医护,服从治疗,敢于同命运抗争等。最终达到缓解患者绝望与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

3老年病人的护理体会

通过心理疏导, 进行心理护理, 绝大多数病人、家属能和医护人员愉快地合作, 对大手术、创伤的耐受基本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1)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我体会到护士接触病人的机会最多, 护士的言行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影响较大。能解除病人焦虑、孤独的心理是护士重要职责所在。

(2)帮助老年病人认识、处理好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3)护士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因此, 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 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才能获得病人信赖, 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愉快地接受治疗, 配合治疗, 使之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昌杰.浅谈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0(3):10-11

[2]邵永春.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5:9

[3]张梅钦.浅谈内科疾病社区护理实践.福建医药杂志,2002,8(1):155-156

[4]林玲.浅谈老年人心理特征及其护理.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9):96

第四篇:急性白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从急性白血病人患者的生活、饮食、心理、化疗、输血、发热、出血、感染等方面探讨护理方法。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指导之后,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对疾病的应对能力。结论:适宜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64-02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1],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属于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感染、贫血及组织器官浸润症状。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尤其是重视临床中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积极护理,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急性白血病已不再是必死的绝症,良好的护理是急性白血病人治疗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现将急性白血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入院时的护理

病人入院时由于对住院环境陌生,这时护士必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要求做到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帮助病人熟悉环境,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住院期间的护理

2.1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住院后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的心理。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和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反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告知长期的情绪低落会造成内环境的失衡,免疫力低下。相反积极快乐的情绪能使机体免疫力增强,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和发展。同时帮助患者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在应对急性应激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故在开展心理护理时,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因此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直接进行心理护理外,还应积极调动亲属、朋友、同事等,使其正确引导患者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热爱生活,钟爱生命,提高患者面对挫折的应对能力及康复能力,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

2.2出血的护理

大量呕血、便血应禁食。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并记录呕血及便血次数、颜色、性质、量。静脉输液结束时局部压迫止血10分钟以上,以避免皮下淤血。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有无恶心、呕吐,警惕颅内出血。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对已发生出血的部位应用棉球或棉签压迫止血,轻度鼻出血可用棉球纱或1:1000肾上腺素浸润棉片堵塞鼻腔,重度鼻出血或后鼻道出血需用典仿纱条填塞压迫出血部位。并给予鼻部冷敷,嘱患者平卧。嘱其不要挤压,填塞不易超过72小时。

2.3预防感染的护理

2.3.1采取保护性隔离

设单人间,病室每日早晨开窗通风半小时,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受凉。每晚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每日更换消毒床单。限制探视。

2.3.2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水或口泰液漱口,宜用软毛刷牙,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保护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大便通畅,每次大便后及睡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预防肛周感染。

2.3.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

进行各项穿刺前必须严格消毒,各种管道或伤口辅料应定时更换,以免细菌生长。

2.4发热的护理

发热时患者应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减少机体消耗。高热者在头部、颈部俩侧腋窝及腹股沟等处可置冰袋进行降温或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禁用乙醇擦拭以防止局部血管扩张而进一步加重出血,每日测量体温4次,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及热型,如患者出现发热时应积极寻找有无感染病灶(口腔炎、咽喉炎、肺部感染、肛周感染)等,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ml以上。退热时出汗,防止病人着凉,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保持床单被套的干燥清洁。

2.5饮食的护理

合理的饮食、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营养摄入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习惯及对食物的要求,以增加食欲;避免进食高糖、高脂、产气过多和辛辣的食物,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

2.6输血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输血液成分或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注应严格执行输血制度,滴入速度应先慢输注,观察15分钟,若无反应,再根据病情酌情调节滴速,再输血时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2.7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

2.7.1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刺激

注意保护血管,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强,所以要由远端至近端有序的选择和保留静脉,防止药物外渗,静脉注化疗药时,确知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推药,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且注药时随时抽吸有无回血,推注药物宜慢,以减轻对血管的刺激。

2.7.2消化道反应

化疗时大多数患者均存在恶心、呕吐症状,一般认为是化学物质对延髓化学感受区刺激,反应性兴奋呕吐中枢引起[3],给患者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饮食。避免在化疗前后2 h进食,呕吐时可诅爵生姜,恶心、呕吐频繁,遵医嘱给予止吐挤。

2.7.3脱发

嘱患者不要担心,脱发是化疗药物所致,停药后数月头发就能长出新发,必要时可戴假发。

2.7.4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4],在化疗时应检查血常规,如WBC>4×109可行化疗,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皮肤瘀斑,有无牙龈出血,有无血尿即便血等。化疗结束后需化验血常规,如WBC<4×109应用升白细胞药。健康教育

热情帮助、关心病人,认识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绍急性白血病有关知识,使之学会自我护理的技巧,应让患者按计划,按时化疗,以防复发,学会预防感染、贫血、出血等的自我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应劳逸结合。饮食要有节制,避免生冷,少食油腻,禁忌辛辣食物,戒掉烟酒。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定期复查血常规,如发现异常或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就诊。体会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抢救患者生命,还能提高患者后期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周到细致的护理使并发症大大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路再英等.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0.[2] 梁远娥,郭其中.护理干预对腹部带皮瓣修复手指外伤患者的心理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2):116.[3] 罗福琴,张云.肿瘤患者放化疗胃肠反应的护理[J].陕西肿瘤医学,2001,9(1):3.[4] 张毅,胡雁.化疗药物对护士健康的危险及其防护[J].现代临床护理,2006,5(4):81-83.

第五篇:12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 录

一、临床资料............................................1

二、急救措施„„„„„„„„„„„„„„„„„„„„„„1(一)止血„„„„„„„„„„„„„„„„„„„„„„„1(二)保持呼吸通畅„„„„„„„„„„„„„„„„„„„2(三)迅速建立静脉通路„„„„„„„„„„„„„„„„„2(四)强心„„„„„„„„„„„„„„„„„„„„„„„2(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3

三、生命指标护理„„„„„„„„„„„„„„„„„„„„3(一)意识„„„„„„„„„„„„„„„„„„„„„„„3(二)皮肤„„„„„„„„„„„„„„„„„„„„„„„3(三)脉搏„„„„„„„„„„„„„„„„„„„„„„„3(四)血压„„„„„„„„„„„„„„„„„„„„„„„3(五)呼吸„„„„„„„„„„„„„„„„„„„„„„„3(六)尿量„„„„„„„„„„„„„„„„„„„„„„„4

四、心理护理„„„„„„„„„„„„„„„„„„„„„„4(一)对病人作心理上的安抚„„„„„„„„„„„„„„„4(二)给病人安排安全舒适的体位„„„„„„„„„„„„„4(三)对病人要亲切关怀„„„„„„„„„„„„„„„„„4(四)要特别观察病人的精神症状„„„„„„„„„„„„„4(五)护士应做好病人亲友或陪伴人员的安慰工作„„„„„„4

四、护理体会„„„„„„„„„„„„„„„„„„„„„„5 参考文献„„„„„„„„„„„„„„„„„„„„„„„„5 后记„„„„„„„„„„„„„„„„„„„„„„„„„„5

12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

【摘要】 失血性休克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危重急症,其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将导致死亡。本文对12例外科手术中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的护理总结分析,认为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及时、准确、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措施,紧密配合医师进行抢救。术中应及时给病人止血,保持呼吸通畅,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给予强心剂和血管活性药物;术后加强各种生命指标的监测和护理,如意识状态,体温,呼吸,血压,必要的须进行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护理

失血性休克是机体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为共同特征,并导致微循环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各重要脏器技能代谢絮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为一危急的临床综合症[1]。在外科手术中,大多因大血管破裂,肝脏、脾脏破裂出血引起,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微循环瘀滞、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将导致普遍性细胞功能损伤,生命重要脏器的功能丧失致机体死亡。一般而言,失血性休克病人只要得到及时治疗,迅速恢复血容量,呼吸通畅的情况下,大多能够完全好转。我院与近期抢救的12例病人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最终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2例,年龄17-46岁,男9例,女3例;外伤动脉出血5例,术中动脉破裂4例,脾脏破裂出血1例,妇产科产中大出血2例。急救措施

(一)止血。失血是引起休克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应立即找出失血原因及部位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制止或减少大出血,如局部压迫,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等,一般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本组病例中对于表浅动脉出血特别是外伤引起的动脉出血我们迅速使用局部压迫,加压包扎止血;而对于手术中深动脉的破裂则应及时找到出血点,用止血钳或结扎止血;术中大面积渗血使用明胶海绵,淀粉海绵,止血粉等药物敷于出血面上,再用盐水纱布轻压片刻,即可得到很好的止血效果。

(二)保持呼吸通畅。休克病人都处于缺氧状态,保持呼吸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需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取出口腔杂物。观察呼吸形态、监测动脉血气、了解缺氧程度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做深、慢呼吸及有效咳嗽,协助病人做双上肢运动促进肺的扩张改善缺氧状况,遵医嘱给予吸氧鼻导管给氧时用40%-50%氧浓度每分钟6-8L的流量以提高肺静脉血氧浓度。而严重呼吸困难者,如本组病例中一患者手术过程中因大量失血致使呼吸几乎中断,我们进行了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最后挽回病人的生命。

(三)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开始纠正失血性休克时,补液一定眼迅速。及时补充血容量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循环血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所致的器官功能性不可逆性损伤。因此,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一般选用22号和18号留置针。穿刺部位应选择血管粗,易穿刺,易固定的部位,如下肢的大隐静脉,上肢的头静脉,贵药静脉,正中静脉等大静脉,必要时颈静脉。并同时建立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这样既能快速扩容,又能了解血容量的补充情况,还可以监测心功能。补充血容量时应遵守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输液速度可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每小时尿量随时调整,一般补液速度要快,一小时输液量可少于1000ml,重症休克时在20~30min内输入液体1500~2000ml。补液时判断输液速度是否适宜的标准是:在快速补液过程中,心率下降,血压回升,呼吸频率可加快,尿量增加。准备大量输血,输液及给予抢救药物。输液,输血必要时加压输注,补充有效血容量。在抢救的过程中应做到分秒必争。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纠正休克,一旦休克得以纠正,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合适的输液速度,避免因为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2]。

(四)强心。在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中,病人因心脏回心血量不足造成心功能障碍,心率增快,心慌引起呼气困难。因此对于失血性休克病人出现此症状应及时应用强心苷类药物,保证心脏正常功能。使用前先了解病人最近是否有过强心苷类药物服用史;准确把握药物剂量,密切观察心跳的节律和速率,防止低血钾发生。

(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从小剂量,慢滴速开始;准确记录给药时间,剂量,速度浓度及血压变化;保证液体的均匀输入,停药时要逐步减量,不可骤停以防治血压波动过大。使用血管收缩剂时要防治药物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应用盐酸普鲁卡因或扩血管药物局部封闭。生命指标的监护[3]

(一)意识。意识的改变可以反映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情况。休克代偿期病人可表现为兴奋,烦躁,以后随脑缺血,缺氧的加重,逐渐进入淡漠,迟钝,甚至昏迷状态。反之,病人意识逐渐恢复正常,说明脑缺氧改善。

(二)皮肤。可以反映周围循环情况。当面色由苍白转为青紫,肢端潮湿,冰冷,出现花斑,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提示病情恶化。反之皮肤黏膜颜色由苍白转为红润,皮肤温度由湿冷转变为温暖,干燥,常是休克好转的表现。当发现皮肤出现瘀点,瘀斑时应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三)脉搏。休克早期即可出现脉搏增快,且往往早于血压的改变,脉搏增快常提示心功能代偿,注意观察脉搏的速度,节律改变,警惕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休克纠正过程中,有时血压仍低,但脉搏有力,表示病情有所好转。

(四)血压。血压下降是休克重要的表现。早期当机体处于代偿阶段时,血压可正常或稍高,但脉压已经变小。以后随机体的失代偿,血压和脉压均逐渐下降。血压的变化是相对于个体正常时的血压而言的,因此必须综合其他监测指标来衡量血容量的情况。一般而言,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时,应考虑休克存在。

(五)呼吸。休克早期有过度呼吸现象,这是因组织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代谢性酸中毒刺激呼吸中枢所引起。应采取措施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在观察呼吸时要注意频率,节律,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有时休克好转后出现呼吸困难现象并不断加重,血氧分压下降,甚至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虽吸氧也不能改善,这种情况往往提示“休克肺”的发生。发现病人呼吸困难时,还须观察肺底部有无湿啰音,是否咳粉红色的泡沫痰,应警惕因输液过多导致心功能不全,肺水肿。

(六)尿量。尿量的多少直接反映肾血流量的情况,间接提示全身血容量是否充足。休克时须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并定期测尿比重。尿量减少时除提示血容量改变还须考虑有无肾功能衰竭的发生。4心理护理

(一)对病人作心理上的安抚。休克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护士在实施抢救中,说话要细声而谨慎,举止要轻巧而文雅,工作要稳重而有秩序,以影响病人心理,使其镇定并增强信心。

(二)给病人安排安全舒适的体位。可给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o),并将下肢拾高30o,以减少腹腔器官对心肺的压迫,利于呼吸与促进冠状循环,并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这样既可促进休克的恢复,又可使病人感到舒适。

(三)对病人要亲切关怀。护土要经常观察病人的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情况,并随时记录。要关怀病人,询问病人有何不适,有何要求,耐心解答提问,及时解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病人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四)要特别观察病人的精神症状。精神症状反映了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血液灌注量与供氧量,对疾病情况的判断具有整体性意义。在轻度缺氧时,病人表现以兴奋为主,有不安、烦躁,甚至有狂躁。此期若能得以纠正缺氧,则病人的情绪、意识、行为等可恢复常态。但若是休克继续加重,则脑功能由兴奋转入抑制,表现为淡漠、迟钝与萎靡,继之为诸妄、昏迷,这是危险的信号。如果脑及其它器官的供血改善,缺氧纠正,病人的意识会随之清醒。

(五)护士应做好病人亲友或陪伴人员的安慰工作。劝导他们不要在病人面前表现出情绪波动而干扰病人心绪的宁静。并指导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护理技术,以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工作。由于休克起病急且十分危急,特别是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在了解到自己大量失血时都会感到焦虑,对手术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而且同时存在缺氧症状,会是病人呼吸加深加快他们往往顾虑重重,精神紧张,情绪不安。对于这种病人,护理人员应该热情大方,和蔼可亲。努力使他们消除不安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职业语言“解除恐惧心理,恢复良好心态”的特殊功能[4]。通过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使病人对医疗环境、手术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做到身心愉快,自愿合作,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5.护理体会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危急综合症,在休克病人的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争取时间止血,快速扩充血容量,维持病人的呼吸心跳,做好各项生命指标的监测,边抢救边做好术前准备,可明显降低休克病人的病死率[5]。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抢救意识,过硬的急救技能,熟练掌握急救药品,仪器的使用。灵活应用危急急救程序,在抢救的过程中,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分秒必争,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休克病人的生存率。

参 考 文 献

[1] 顾沛.外科护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M].2008:50-58.[2] 彭秀萍.3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现代医药护理.2007.[3] 李铮.外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22 [4] 当世明.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9-34.[5] 李淑丽.30例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J].中国论文网.2010.

CAPD病人的护理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