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2007中国侨界十件大事
编辑:深巷幽兰 识别码:23-82546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6 00:48: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07中国侨界十件大事

2007中国侨界十件大事

2007年回眸: 中国侨界十件大事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年,中国侨界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服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助推和谐侨社等方面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

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捐款数亿元建成的“水立方”,将以耀眼的光芒照耀中华大地;“华创会”推动了华侨华人的技术与资金相互结合和企业创新,实现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共同发展;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发出了“建‘和谐侨社’,此其时矣”的时代强音。

海内外侨界心心相印,努力付出,共同奉献,一步一个脚印,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凯歌。人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海内外侨界更加紧密地携手,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

一、社团联谊大会在京举行

6月20日,“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张 勤摄

6月20日到21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社团负责人、港澳台地区涉侨团体负责人及国内涉侨单位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体代表并作重要讲话。

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报告,号召大家根据大会“和睦共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主题,深入研讨海外侨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交流构建和谐侨社的经验和做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建“和谐侨社”,此其时矣。

二、港澳台侨同胞捐建“水立方”

8月8日,北京市港澳台侨同胞共建北京奥运场馆委员会举行第七次向国家游泳中心的业主单位拨付捐款资金的仪式。图为北京市副市长孙安民(右)向国家游泳中心业主单位代表转交支票。张 勤摄

作为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北京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全球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捐款修建的。水立方不同于其它奥运场馆,它是一座用爱心凝聚的“水晶宫”。到10月19日,港澳台侨同胞捐赠到位款项达8.3亿元人民币。国家游泳中心将成为凝聚着港澳台侨同胞心声与力量的北京城市建设新景观,成为港澳台侨同胞所作贡献的纪念碑。

北京申奥成功后,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强烈要求下,北京市政府破例决定,接受他们的捐赠,用于建设一座奥运赛场,满足他们为北京奥运作贡献的愿望,于是国家游泳中心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由民间捐资建造的场馆。

三、领事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8月23日,外交部举行了领事保护中心成立仪式。戴秉国副部长向领事保护中心授牌。(资料照片)

8月23日,酝酿多时的中国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而此前两天,外交部正式对外公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领事保护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提升预警、处置、宣传和立法等方面的协调行动能力。

据介绍,按照国际法规则与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国领事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大陆居民、港澳台居民,还包括旅居国外的华侨。其中涉及华侨华人的有由于经济利益、种族歧视、排华性质等而产生的伤害案件,针对中国人的非法行政案件,非法移民、留学生受伤害事件和意外伤害事件等。

保护中心的成立和新版指南的发布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学者指出,从着重事关国家利益这样的“高级事务”,到关注涉及中国公民、侨民等民间利益的“具体事务”,中国外交正在进入“民本时代”。

四、开平碉楼“申遗”成功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成为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图为散落在广东开平乡村田野的碉楼。连 天摄

6月28日,在新西兰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经投票成功载入《世界遗产名录》。

广东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全市68万人,而在国外的开平华侨就有75万人。在开平城乡,碉楼星罗棋布,可谓“无碉不成村”,仅现存的碉楼就有1833座,最多时达3000多座。

开平碉楼多兴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乡土建筑群体,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各自侨居国的建筑风格,结合中国建筑传统设计建造,其建筑艺术和装饰风格在世界上可谓独树一帜,反映了侨乡文化的超前性和创新性,在中国乡村建筑史上堪称奇迹,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中西建筑艺术长廊”。

五、海峡两岸侨领再度聚首

7月5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兆枢(左)与台湾侨联总会理事长吴振波在签署倡议书后握手庆贺。当日,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台湾华侨联合总会共同主办的“2007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在厦门闭幕,两岸侨联发表了一份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的倡议书。黄少毅摄

7月5日,由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台湾侨联总会共同主办的“2007两岸侨联和平与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论坛吸引了海内外500多位嘉宾参加。台湾侨联总会参会代表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63人。中国侨联组织了海外顾问、港澳代表委员和海外青年委员等与会。

此次论坛发表了一份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的倡议书。倡议书指出,两岸同侨,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要互信互助,以中华民族万世发展为基,共同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倡议书还具体提出“互信互助,珍爱和谐;和平稳定,构建和谐;求同存异,维护和谐;共同发展,共创和谐;着眼未来,共享和谐”等5项倡议。

本次论坛是继2006年6月两岸侨联组织在北京举办首次论坛后,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举办的第二次论坛。

六、致公党召开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中国致公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会场(资料照片)

从12月17日到21日,致公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贺词肯定致公党广泛动员全体成员和所联系的归侨侨眷与海外侨胞,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期间举行的致公党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万钢为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他表示,将继续保持和充分发挥致公党的“侨”“海”特色和优势,凝聚侨心,发挥侨力,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努力。

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目前党员近3万人,其中有“侨”、“海”关系人士占75%。致公党十二届中央工作报告指出,致公党在凝聚侨心、反“独”促统和促进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目前,该党已与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社团建立了友好关系。

七、第七届华创会在武汉举行

6月23日下午,“华创会”项目洽谈剪彩仪式在武汉科技馆举行。邹 宪摄

6月23日至24日,第七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华创会”自2001年举办以来,以“创业、创新、合作、发展”为宗旨,始终得到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品牌。6年来,共签订交流合作项目615个,600多名海外华侨华人在湖北创办高新技术企业480多家,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与往年相比,本届“华创会”特别开办“知识产权交易会”,以推动华侨华人的技术与资金相互结合和企业创新,实现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共同发展。本届“华创会”搭建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既方便了海外华侨华人展示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加强交流,寻找合作契机,又丰富了“华创会”的内容与形式,更是传播了知识产权观念,让更多的国内企业与个人关注知识产权问题。

八、世界华文媒体成都论剑

华文传媒人士蓉城说和谐。任成琦摄

9月2日至4日,两年一届的全球华文传媒高层峰会——“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海内外华文传媒领军人物齐聚成都,就“华文媒体与和谐世界”的论坛主题各抒己见,共商海内外华文传媒合作与发展大计。

作为一个非官方、开放性、国际性的华文媒体高层会议,论坛通过了《成都宣言》并在当中呼吁:全球华文媒体要为构建一个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华侨华人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华文媒体要为华侨华人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与住在国人民和谐相处提供融洽友好的环境;各国各地区华文媒体之间,海外华文媒体与所在国主流媒体之间,华文媒体与祖国大陆媒体之间,应加强合作,和谐共处,互补互惠互利,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九、千名海外优秀华文教师获表彰

在开幕式上举行了优秀海外华文教师表彰仪式,国侨办主任李海峰(右)等为海外获奖教师代表授奖牌。张 勤摄

11月4日,“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美国、泰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海外华文学校负责人、华侨华人社团领袖和国内华文教育界人士代表齐聚一堂,以“大力拓展华文教育,促进华社和谐发展”为主题,就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交流经验、建言献策。研讨会上,国务院侨办还对1302名海外优秀华文教师给予表彰,我国华文教育的门户型网站——中国华文教育网也在会上举行了隆重的开通仪式。

自2004年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以来,海外华文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华侨华人社会较以往更加关心、关注和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华文教育的地域分布更加广泛,华文教育越来越多地得到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和主流教育部门的理解和政策支持等。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汉语和中华文化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华裔和非华裔学生,华文教育在海内外大有施展作为的空间。

十、华人文化艺术节在粤举行

11月20日,第二届(广州)华人文化艺术节开幕。连锦添摄

11月20日至23日,由广东省侨联等主办的第二届(广州)华人文化艺术节在广州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社团代表、海外艺术表演团体与艺术家、国内各涉侨单位、侨界代表共1500人参加了开幕式,海外有10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组团赴会。本届文化艺术节以“聚侨心、促和谐”为主题,旨在通过艺术节的举办,充分发挥侨联组织的作用和优势,采取更灵活、更多样的方式,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凝结中华儿女血脉浓情,扩大侨社团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和谐并进。中国侨联党组书记林军在致辞时说,海外侨胞和华侨社团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优势独特,各级侨联组织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搭台铺路责无旁贷。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第二篇:盘点2012中国出版十件大事

盘点2012中国出版十件大事

《 人民日报 》(2012年12月25日版)

过去这一年,出版业并不平静。党的十八大、建军85周年、雷锋逝世50周年等各种主题图书出版亮点频现;全民阅读渐成风气,建设书香中国的图景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成为伦敦书展的主宾国,出版“走出去”继续蓬勃开展;中国作家首次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推动着文学类图书出版的勃兴;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两大中国出版重镇分别迎来百岁与八十华诞,砥砺前行成为最好的纪念……

过去这一年,风景这边独好。世界经济持续在低位徘徊,中国出版却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捷报频传。在对过去一年的梳理中,我们选取了十个“刻度”,标记那些难忘的书与事,以利中国出版在回望中认识自我,在总结中汇聚力量。一个不阅读的民族难以设想前途,一个民族集体梦想的实现更离不开文化传承,让我们携手,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全民族的“中国梦”!

——编 者

庆十八大:出版弘扬时代精神

据统计,截至11月26日,党的十八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全国总印数就已超过十七大相关读物总印数。截至11月30日,党的十八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总印数达到4020.56万册。其中,《十八大报告》达到1004.9万册,《中国共产党章程》达到2182.6万册,《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达到312.85万册,《十八大文件汇编》达到284.06万册,《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达到50.4万册。

在十八大召开之前,新闻出版总署接到全国各出版单位报送的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1200余种。这些出版物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阐述十六大以来,党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成功经验;二是反映十六大以来,党带领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着力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和实际成效;三是反映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成就与基本经验;四是反映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与优良传统,宣传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些图书在十八大胜利召开前后陆续出版,其中不少在面世之后,马上就展示了喜人的销售成绩。如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创先争优系列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触动》等书,销售堪比畅销书。

这些图书的及时、大量出版,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渐成风气

这一年,开展多年的全民阅读活动有了新内容、新进展。

新闻出版总署和全民阅读组织协调办公室制订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建设“书香中国”的通知》,提出建设“书香中国”的总体目标,全国各地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效扩大了全民阅读的社会影响,实现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多样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图书行业的几项全国性大活动——全国订货会、全国书博会都同全民阅读活动有机结合,让活动内容深入到每本好书的推介之中,让每一个人亲身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以读书为主题的活动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北京阅读季、书香中国上海周、深圳读书月、书香荆楚都渐成风尚。

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选择好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组织15家中央媒体和网站,开展“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经媒体推荐、专家审读和群众投票,入选的50种图书题材多样,文化、文学、生活与科普、少儿等4大类,都有一定的阅读价值。

阅读是一种个人的习惯,良好的习惯要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提倡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很有必要。为了让中小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挤出时间读一些课外书,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向全国青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今年也不例外。同时也尽可能将优秀的少儿图书送到贫困地区的儿童身边、送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手中,让智慧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少年儿童。

国际书展:中国文化登高行远

4月16日,伦敦伯爵宫会展中心迎来大批中国客人。3天会期里,300多场活动,181家出版单位,1000余名出版精英和版权经理人,超过2000平方米展台面积和近万种参展图书……“中国出版”在第四十一届伦敦国际书展甫一亮相,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这已不是“中国出版”首次以主宾国的身份,在国际出版平台展露身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不仅以包容的胸怀海纳世界优秀的文化创造,更以越来越自信的心态向世界讲述自己。这一次担任主宾国,“中国出版”不仅带来了优秀出版物和出版人才,更带来了中国的出版理念和文化思想。3天会期里,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建筑、音乐、电影、数字化、版权保护等领域的10场高端对话,从出版界的从业者,到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再到活跃在一线的创作者,在与国际出版人的对话中交流思想、激荡智慧,传递出一个曾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的古老文明、一个富于现代魅力又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

借力于国际书展这一“窗口”,“中国出版”推介自我、提升水平,越来越感触到世界出版的脉动。在今年的伦敦书展上,中国出版界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859项;在10月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代表团版权输出数量达2409项。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出版人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版权输出,而且直接在海外布点,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模式,甚至直接并购海外出版公司。

古籍整理: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组织编制的《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是我国自1960年以来的第七个古籍整理出版规划。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整理出版古籍图书已达2.5万种,近年来年平均出版2000多种,规划的出台为古籍出版的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次十年规划,一方面是古籍小组组织专家根据国家层面文化发展的需要,提出亟须整理出版的重要项目,另一方面是面向出版单位和古籍整理研究机构开展项目申报工作,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路径,实现古籍整理研究、古籍存藏和古籍出版等各方面力量的合作推进。120余所高等院校、70余家科研机构、30余家文博及档案机构、750余位专家,历经3年20多轮论证,优中选优,慎重取舍,最终确定了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出土文献、哲学宗教、科学技术、综合参考、普及读物和古籍数据库等9大门类的491个项目。其重点包括,有利于摸清我国古籍家底的基础性出版项目、国内未见或稀见的重要古籍、海外中国古籍珍本的整理出版项目,甲金、简帛、石刻、写本、文书等各类出土文献整理出版项目,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第一手档案资料的社会档案整理出版项目,以及包括古籍全文数据库在内的古籍数字化项目。

电商博弈:网络出版风潮涌动

卖书及怎么卖书,今年竞争无疑更加激烈。电商大潮让书卖得更有大手笔,价格屡破底线,促销频出新招。当然,过了靠价格攻城略地的初创期,各大电商都开始揣摩理性运营的可能性了,开放平台、用户体验逐渐成为比拼重点。

电子书的渠道建设可谓热闹非凡。当当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的高调加入,丰富了原本已有的如盛大云中书城、磨铁中文网等出版单位自建的平台,新华e店、九月网等传统新华书店演变而来的平台,中国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参与构建的内容推送平台……相较于渠道建设,电子书的功能开发尚显迟滞,在培养用户习惯、打击盗版、定价策略等方面仍有困难,尤其是盈利模式尚待明晰。与国外的纸质书与电子书同时完整上市定价不同,国内畅销的电子书仍集中于收费阅读的网络小说,活跃在它们背后的是天翼阅读、中文在线等运营商。好在大家普遍把电子书看作是“偏长线的项目”,对它的时间回报和周转周期葆有耐心,现在市场还远未到盈利的时候,重要的是培育市场。

主题出版:内容厚重精彩纷呈

2012年是重要的年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雷锋逝世50周年,以及建军85周年……一件又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大事,带来了相关主题图书出版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今年图书出版内容厚重、精彩纷呈的总体局面。

以纪念雷锋相关图书为例,在今年三四月份,就推出132种出版选题。这些选题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有的系统整理雷锋日记、诗歌、散文、讲话、书信等珍贵文献,如华文出版社出版的《雷锋全集》;有的生动再现雷锋生平事迹和故事,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们的雷锋》;

有的深刻解读“雷锋精神”,如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时代呼唤雷锋精神》;有的热情歌颂雷锋式的模范人物,如学习出版社出版的《雷锋传人郭明义》等。这些图书深入阐释了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了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对推动全社会学雷锋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图书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需求,在形式上丰富多彩。既有汉文版,也有少数民族文字版,还有连环画、挂图、音像电子出版物。它们在出版之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比如华文出版社出版的《雷锋全集》已经重印7次,累计发行25万册,并已签订了外文版权合同。

转企改制:意义重大成效显著

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近两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核心工作。非时政类报刊是我国新闻宣传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其改革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涉及单位多、工作难度大,需要按照中央要求,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2011年,全国出版局长座谈会提出要求:全国非时政类报刊于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具体实施上,中央和地方同步推进,分批次进行。随着转制期限的临近,各省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落实方案陆续出台。今年上半年,上海、广东、山西等省市已经相继召开了转制工作会议并进行具体部署,转制工作涉及数百家报刊单位。一直难以破冰的期刊资源也随着转制的推进而开启了实质性的整合,《电脑商报》等报刊相继停刊,《人物》、《天下》、《财经天下》等一批经改版而来的新“创”刊物呈现十足的活力,以更加适应新市场、新环境的发展态势扑面而来,成为今年期刊市场的一大亮点。

目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1月,我国3388种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转企改制,占总数的96.5%。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

中华、三联:赓续传统砥砺前行

2012年中华书局创设100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也迎来80岁生日。两者都有值得纪念和传承的优秀文化传统。

创立于1912年的中华书局,曾历时20年编纂大型工具书《辞海》,全书收词条10万以上,总字数约800万。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整理和出版中华典籍为己任,不遗余力,成就斐然。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作集上百位专家20年之力,完成了这一新中国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在高峰期,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总数占全国古籍年出版量的40%以上。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发端于1932年创办的生活书店,经历了“红色出版”、“学术出版”和“学术文化出版”三个时期。从出版进步书籍、宣传先进思想、推进民族解放到成为学术文化出版重镇,三联推出了许多优秀出版物,孕育了独特的人文气息。

纪念是为过去的成就,更是为未来的前进。中国文化要在传承中发展。余英时说:“中国文化传统之所以危而未倾,中华书局在以往百年中之努力与有功焉。”杨绛说:“生活书店仿佛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曾说:“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都大些。”愿这个“比任何行业都大些”的行业有更加辉煌的下一个80年、100年。

文学图书:巧借东风修炼内功

两个月来,莫言常常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莫言的作品也雄踞在全国各大书店的排行榜。尽管莫言本人相信这种热度终会退去,但对于出版界来说,诺贝尔文学奖确实让更多的纯文学图书走进人们的视野,让沉寂许久的纯文学图书重新“热闹”起来。不过,如何将公众对莫言作品的热情引向对当代文学作品乃至文学图书的关注,让更多人对文学图书的态度从赶时髦到培养为长期爱好,成为待解的难题。

这一年,纯文学图书走俏还借力于影视改编。借由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带动相关书籍的出版,成为电影产业与出版产业实现合作的新渠道。随着电影《白鹿原》热映,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白鹿原》出版20周年精装典藏版;电影《听风者》上映前夕,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再版小说《暗算》“摆”上全国大小书店;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刘震云小说集《温故一九四二》的基础上收入冯小刚导演所作的长序及电影故事、独家剧照,也搭了电影《一九四二》的顺风车;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著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珍藏版,连续多日在网络书店预售榜上排名第一……

热闹总是一时的。不论借的是诺奖还是影视的“东风”,出版界练好内功,出版更多的优质书籍、介绍优秀的中国文化,方能将热销变为常销。

学术著作:传播知识搭桥铺路

今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提高学术著作出版质量,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杜绝学术抄袭、剽窃,加强学术著作出版人才的培养,形成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体系。

此前,8月份举行的2012上海书展,首开“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论坛;10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座谈会,人民出版社等多家著名学术著作出版社联合发出《倡议书》,呼吁进一步提高学术著作出版质量和水平;11月初,全国高校出版社社长会议召开,一个话题就是“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学术著作出版规范问题已成为出版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把关严格、提高门槛是前提,制度建设是保障,观念改变是根本。以科学的制度严格把关出版门槛,审核学术著作内容,比如通过逐步推进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提升出版社学术著作出版水平。今年上半年以来,浙江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社科文献出版社等以学术著作出版著称的几家出版社还相继出台了自己的“学术著作写作出版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作者和编辑提供了参考。而尊重学术,肯定作者原创劳动,是整个社会应有的氛围。

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我们正在路上……

第三篇:2015党内十件大事[推荐]

2015年党内10件大事

◆ 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 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 ◆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发行突破1500万册 ◆ 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 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取得初步成效 ◆ 全国副处级以上“裸官”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 改进地方政绩考核工作,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 打掉一批“老虎”“苍蝇”,提振了全党信心,赢得了人民信任

第四篇:2012年十件大事

1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在教育部的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2学院举行新一轮干部岗位竞聘演讲

3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万义荣获中华职业教育社优秀社务工作者 4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万义当选辽宁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副会长

5辽宁省民办教育管理培训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

6院长吕红军主持“2012年全国外经贸职业院校院校长培训班”开班仪式并做专题报告

7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

8学院迎来第二批来自贵州毕节地区的学生

9坚持发展 再创辉煌—学院举行庆祝在旅顺建院15周年座谈会 10院长吕红军博士荣获"黄炎培杰出校长奖"

第五篇:2013年中国物流行业十件大事

2013年中国物流行业十件大事

1.总书记考察物流企业,新一代领导集体重视物流业发展。

2.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物流和国际物流迎来发展新机遇。

3.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确定99个城市为物流园区布局城市。

4.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原铁道部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铁路系统实现政企分开。

5.中国物流景气指数(LPI)发布,预测分析我国物流业运行趋势又添新指标。

6.交通运输部发布首个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于一体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20)》。

7.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8.传化公路港、林安物流、卡行天下、安能物流等多种商业模式推动公路货运市场平台整合。

9.网上购物市场井喷式发展,推动电商物流网络体系建设,阿里巴巴成立“菜鸟网络”,大型电商企业全面开放物流平台,提升物流社会化水平。

10.物流业成为资本投资热点,多家产业基金投资物流行业,新一轮兼并重组热潮涌动。

2007中国侨界十件大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