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篇二:描写气候的古诗
描写气候的古诗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句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的情况。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山区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
4、“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6、“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景观的对比写照。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句说明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描绘了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不同的气候特征。
10、“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诗句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13、“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
————描绘了我国北方冬天的自然景色。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二、描写地形的古诗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句描述横断山区崎岖的地形,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真实写照。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从各角度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诗句形象的解释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很高,同时也说明了黄河的流向和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
三、描写水文的古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描写庐山瀑布落差大、水流急的壮美景观。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展示了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升,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既展示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向北流的。篇三: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有关气候的诗句及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5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8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第二篇: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词句
一、有关天气与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气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侯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气候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气侯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天气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气候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天气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天气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气候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11.“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春暖雪融,山色翠绿如洗的美景。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和小桥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景观的对比写照。
1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诗句是我国新疆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的真实写照。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描述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描写了我国江淮地区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16.“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描写春天到了,鸭子在水中游,所以先知道,也说明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2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二、有关日月风雪的诗句
(一)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二)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三)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四)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五)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篇二:描写气候的古诗
三、描写地形的古诗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句描述横断山区崎岖的地形,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真实写照。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可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从各角度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此诗句形象的解释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很高,同时也说明了黄河的流向和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
四、描写水文的古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描写庐山瀑布落差大、水流急的壮美景观。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展示了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3、“海潮随月升,江水应春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既展示了钱塘江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也描绘了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5、“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向北流的。
第三篇: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这种地理现象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
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也是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我们能体会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7.“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8.“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
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9.“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1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春风”可理解为夏季风,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干旱少雨。
有关天气的诗句: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四篇: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时刻变化的。通常用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来描述气候,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情况。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在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风向是指分的来向,有八个基本风向;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18级。见课本P52页。
⊙为了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有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一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人们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主要有互联网、电话、电视台天气预报、收听收音机等。图例见课本53页。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表示。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指数大,对健康有害。共分5级,100以下为好。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气温指大气的温度。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主要关心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还有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值就是日平均气温。北半球一年中,大陆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气象观测中测定温度为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一般一天测4 次,分别是8时、14时、20时和2时。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在赤道地区;年平均气温-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内。
⊙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图中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断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很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中心气温低则为低温中心,反之为高温中心)。等温
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等温线如
果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反之亦然)。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相反;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1月等温线比较密集,7月等温线比较稀疏。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密集,且弯曲程度较大。北半球同纬度地区,1月海洋气温高于陆地,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世界降水量分布一般规律:赤道地区降水量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世界雨极:印度乞拉朋齐,降水类型为地形雨;世界干极: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地区,特点: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的亚欧大陆东部,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寒带气候分布在极圈以内,特点:气温很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等因素。
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纬度低,获得太阳热量多,纬度高,获得热量少。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距海近,降水多,气温变化幅度少;距海远,降水少,气温变化幅度大。
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气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人类活动也影响气候: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过度砍伐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恶化。
⊙柯本以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分为5个主要气候带。
⊙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第五篇:天气与气候教案
2014—2015学第二学期公开课《天气与气候》复习课第2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15-5-15
地点:八年级4班课室
科组:地理
授课者:陈南雁
备考目标
1、考点一: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考点二:能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点,判断其气候类型
3、考点三: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备考重点
考点二:能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点,判断其气候类型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引入:带着问题看视频,了解雾霾
考点1:复习天气符号,重点识记特殊天气符号,通过图片对比分析雾与霾的区别。直击中考:课堂练习
过渡:当霾发生的时候,人们最关心它什么时候能消散,在什么情况下雾霾能消散?以鹤山为例。冷空气(西北风)把它吹散,降水(东南风)把它降落下来。我们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如何判断气候类型?
考点2:气候类型判断三部曲:看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规律
1、以温定球
2、以温定带
①最冷月>15℃,则为热带气候
②最冷月0~15 ℃,则为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③最冷月<0℃,则为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④最冷月<-10 ℃,则为寒带气候
3、以水定型
过渡:我们发现热带草原气候及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及温带季风气候等很相似,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活动:
看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分组讨论:先判断其气候类型,再分析它们的异同点。直击中考:课堂练习
过渡:第6小题内容体现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除此以外,气候对我们人类的生活生产还有哪些影响呢?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提示:衣食住行等方面)及生产活动的影响。图片展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渡:人类活动对气候有没有影响呢? 直击中考:课堂练习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1、天气符号
2、气候类型的判断(1)以温定球
(2)以温定带
(3)以水定型
3、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人类活动其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