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23-693824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4 16:12: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

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串璀璨夺目的项链———“金色世界”五台山、“银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莲花世界”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那里有看不尽的自然风光,享不尽的佛教文化,解不开的神奇惊叹,观不完的民俗风情,抹不去的回味思念„„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梦幻般神奇的旅游线路,它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朝圣之旅、缘满之旅,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大名山融观光游览、佛教建筑参观、休闲度假为一体。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佛教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旅游环境、极富个性的世界级旅游景区,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是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充满诱惑的朝圣目的地,是海内外游客一生不可不去的无悔选择。

金色世界———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自东汉明帝以来,即成为佛教圣地,经历代修建,塔幢林立,佛刹棋布,五峰内外佛寺最多时达360所,僧尼达万人之众,堪称为我国最大的寺庙建筑群。五台山融会了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民间宗教、儒教、道教和三晋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显密并行、诸宗竞秀、青庙和黄庙、子孙庙和十方庙共存的模式,是“中国佛教的缩影”,并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宝库”、“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展览馆”、“中国佛教音乐奇葩”和“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五台山以其佛教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革命遗址众多,集佛教圣地、避暑胜地、革命圣地于一体,融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皇家文化为一炉。五台山节日与特色活动:

节日: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日,五台山将举办奉旨道场、放焰口五爷庙会。每年7月25日至8月25日,举行“五台山国际旅游月”等活动。住宿餐饮:

五台山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众多,设施齐全,清静舒适,家庭旅社也十分活跃。

特产:台蘑、台参、金莲花茶、莲花豆、台砚、木碗。

交通提示:

可先乘飞机或火车抵太原,太原长途汽车站平均每30分钟有发往一趟五台山的长途车,交通十分方便。

银色世界———峨眉山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寺庙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峨眉山位于四川西南部,距成都市130公里,经成乐高速公路一个半小时即可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以雄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神秘传说的佛教、道教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享有“峨眉天下秀”、“天下名山”、“动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之美誉,主峰金顶海拔3077米,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1996年被纳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节日:峨眉山特色节庆活动常年举办。峨眉山普贤文化节每年9月—10月举行;峨眉山朝山会每年3月—4月举行;峨眉山传戒法会影响深远;峨眉山“万盏明灯供普贤”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都将在万年寺举行。住宿餐饮:

峨眉山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众多,红珠山宾馆、峨眉山大酒店、峨眉山饭店、金顶大酒店等是理想的下榻之处。

交通提示:

成都,从新南门、高升桥、西门等汽车站有定时班车至峨眉山;乘火车可在成昆线上的峨眉山站下车,然后换乘汽车直达峨眉山风景区大门报国寺。

琉璃世界———普陀山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雄峙于杭州湾以东的莲花洋中,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自唐建立观音道场以来,经历代兴革,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篷,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岛四周金沙 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节日:中国普陀山观音香会节。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海内外佛教徒纷纷从四面八方云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参加法会。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是以普陀山深厚的观音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弘扬观音文化、打造文化名山为内涵的佛教旅游盛会。中国“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是融群众娱乐、游客参与为一体的互动性大型旅游娱乐文化活动。

住宿餐饮:

普陀山集中了大批中高档宾馆和私营旅馆。

特产:普陀佛茶、观音素饼、黄鱼、墨鱼、观音水仙、“佛手”。

交通提示:

可先乘飞机或火车抵杭州或宁波,再乘汽车抵沈家门后乘快艇到普陀山。也可直接从上海十六铺坐船抵普陀山。

莲花世界———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的池州市境内,原名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游此山见山色奇秀,状如莲花,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之诗句,九华山因此得名。

九华山天开神奇,清丽脱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群峰竞秀,怪石峥嵘,植被繁茂,飞瀑流泉。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佛教文化融入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尊肉身菩萨,现可供观瞻的有5尊,其中明代无瑕和尚真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大肉身是世界上惟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名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节日:1.地藏法会日(农历7月30日),这一天是地藏菩萨金乔觉的诞辰日,又是圆寂日,即成道日,各寺庙都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热闹异常。

2.庙会:起源于唐代。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法会这一天,各地香客居士和山民云集九华,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民间民俗表演和各项商贸活动,从而形成了传统的庙会活动。住宿餐饮:

九华山共有遍布各景区景点的星级宾馆和各类饭店近百余家。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还有各种风味小吃店100多家。

特产:九华佛茶,地藏黄精,天台石耳,闵园竹笋,香菇,百合,蕨菜,葛粉,竹编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佛事用品等。

交通提示:

民航:乘飞机可至南京、合肥、黄山、安庆等机场,然后乘汽车直达九华山。

火车:乘火车至铜陵、合肥、安庆、屯溪、南京,然后转乘汽车直上九华山。

汽车:合肥、芜湖、安庆、铜陵、黄山、贵池、青阳等地均有往返客车至九华山。九华山下柯村新景区每天都有循环交通班车至九华街和凤凰松景区。

第二篇:佛教四大圣地之菩提伽耶

佛教四大圣地之菩提伽耶

一、简介

菩提伽耶(巴利语:Buddhagayā),现代音译为“布德嘎亚”,又称佛陀伽耶、菩提道场、摩诃菩提、菩提场等,位于印度比哈尔邦(Bihar)南部伽耶市西南约7公里,东邻恒河支流尼连禅河(Nerañjarā,今法尔古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方之优娄频螺(Uruvelā)聚落。

菩提伽耶是悉达多太子悟道成佛之地。据经典记载,佛陀经历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此地,于毕钵罗树下之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而得正觉,故毕钵罗树又称菩提树,即“觉树”之意。佛陀开悟后第一周也在这棵树下度过。

伽耶城于中世纪为婆罗门教徒所拥有,为与婆罗门教徒之伽耶城区别,特将佛成道之圣地称为佛陀伽耶。佛陀入灭后,历代纷纷在此建塔供养,虽屡遭毁坏,然迄今仍存多处遗迹。

菩提伽耶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其它三处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园(Lumbini)、第一次跟五比丘宣讲佛法的鹿野苑(Sarnath)以及涅盘之地拘尸那罗(Kushinagar)。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2002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另外,菩提伽耶也是阿育王成长的地方,还是甘地发起无暴力运动的地方。

二、历史渊源

(一)悟道成佛

佛经记载,悉达多太子舍弃王位出家,不断追寻着觉悟的道路。

他遍访名师,先后接受了阿腊拉·咖喇马(Aḷāra Kālāma)和伍达咖·拉马子(Uddaka Rāmaputta)的指导,很快成就了最高的世间禅定,但终觉这并非究竟的解脱之道。于是他离开这些教法,继续自己的探索。

为了彻底地离贪、离欲、摆脱内心的污染,悉达多太子选择了极端的苦行,太子来到尼连禅河畔的优娄频螺聚落(Uruvelā)附近的树林中行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过了六年极其艰辛的苦行生活,其所受的痛苦与折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没有人能够超过。终于,他身体变得极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触背脊,近乎崩溃。但是,这种严酷的苦行并没有给他带来觉悟。

这个时候,尼连禅河远处传来歌声:“琴弦太紧难成调,琴弦太松不成音,不紧不松声动人”。悉达多太子忽然觉悟到:过度享受欲乐固然不能达到解脱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没有办法进趋大彻大悟的法门,只有离开苦、乐两个极端,让心灵在平和中思考,才能找到真谛。于是他决定放弃苦行,重新进食,再参大道。太子接受了牧羊女苏佳妲(Sujatā)供养的乳粥。获得食物的资助后,他的身体慢慢恢复健康。然而,最初跟随他的五个侍从却以为他失了道念而离他而去。

身体逐渐恢复后,太子到尼连禅河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下定决心要追求至上圆满的真理。

当时有割草男子献草于悉达多太子,太子来到一棵毕钵罗树下,用这些草做成了金刚座,坐在毕钵罗树下,面向东方,决意:“我如不成正觉,即使血肉干枯,也决不起座。”

在禅坐中,魔王波旬率领魔军进行袭扰,太子意志坚定,始终不被他所动摇,化解了所有的攻击。此时大地女神将太子过去生所作的功德化作泉水涌出,把魔王的魔军全部淹没。

悉达多太子通过止观双运,在毕钵罗树下经过三天三夜,终于在公元前589年一夜半时分,觉悟并发现了灭苦之道,如实知见苦、集、灭、道四圣谛,断尽一切烦恼,豁然觉悟一切真理,成就了无上正觉,证悟了至高无上的佛果。

佛陀在随后的七七四十九天里,在附近的7个不同地点禅思他的觉悟经验。现在摩诃菩提寺的有专门的地方对应着这7个星期的7个地点: 第一周,佛陀在菩提树下度过,独自体会法的解脱之乐。此即现在安置金刚座之处,位于摩诃菩提寺西侧。

第二周,佛陀在菩提树前,于禅思中一直注视着菩提树。这个地点现在的标志是不眨眼圣塔,位于摩诃菩提寺东北方。

第三周,佛陀在不眨眼圣塔和菩提树间来回经行,相传虚空中现出一条宝石道,莲花沿此路径涌出。这里现在被称作宝石步道或莲花道,位于摩诃菩提寺北侧。

第四周,佛陀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ghara)里反复深思更高深的法义。相传佛陀于此省察“阿毗达摩”时,从《法集论》开始思维省察,当省察到第七部《发趣论》的时候,身体发出了很明亮、强烈的光芒。这种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是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五种颜色的混合色。此即为佛教五色旗的由来。这个位置在摩诃菩提寺的西北侧。

第五周,佛陀在Ajapala Nigodha树下禅思,并详细回答了婆罗门的提问,指出一个人是因其所造作的业而非因其出生而成为婆罗门。Ajapala Nigodha树现在是一古老的石柱,相传由阿育王所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第六周,佛陀在正觉寺东南侧禅思,时值雷电暴雨,此时神龙现身将佛陀托起,并张开双翅为佛陀遮风挡雨。

第七周,佛陀在正觉寺南侧的Rajayatana树下禅思。禅思结束后,正好有两位缅甸的商人经过,看到佛陀威仪庄严,便以米糕蜂蜜供养,佛陀为他们宣说五戒十善法,然后两个商人进行了皈依——皈依佛、皈依法(当时僧团尚未成立)。

此后世人就尊称悉达多太子为佛陀(Buddha,意即“觉悟了真理的人”),圣号释迦牟尼(Sākyamuni,意即“释伽族的圣人”,Sākya即释伽,佛陀是释伽族人;muni意即“圣人”)。

(二)建寺纪念、发掘修复与保护

为纪念佛陀在此成道,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大兴佛法的阿育王(Asoka)——主持修建了第一座摩诃菩提寺,并在寺旁安置金刚座。此后,此塔遭受多次毁坏并重建。

公元前1世纪的著名巴尔户特佛塔(Bharphut stupa)的石头栏柱上,就刻有此寺庙浮雕的外形,从浮雕的图案可以看出有金刚宝座及菩提树被栏楯柱所围绕。

5世纪初,法显入天竺巡礼时此地已有此塔,附近另有三座伽蓝,其时之住僧以持律精严著称。

公元5世纪到6世纪,阿摩罗婆罗门重建此塔。有学者认为,于19世纪重建并保留至今的摩诃菩提寺,其主要部分就是在此塔所遗留建筑结构基础上建设的。

6世纪中叶,唯识大论师护法离开那烂陀寺后,一度栖隐于此,撰述《唯识三十颂》之释文。

七世纪初,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之设赏迦王(Sasanga)破坏大塔,数月之后,阿育王之后裔摩揭陀国之补剌拏伐摩王(Pūrṇa-varman)兴复之。

7世纪玄奘西游印度时,此地非常繁华,对此塔及塔附近之其他遗迹皆详加记载。另据《法苑珠林》卷二十九载,于唐贞观十九年(645),黄水县令王玄策曾至此,并于塔西立碑。

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衰落,摩诃菩提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帕拉王朝被印度教的森纳王朝击败后,佛教在印度几乎灭绝。

12世纪,菩提伽耶和附近地区遭受了土耳其穆斯林军队的入侵。在这期间,摩诃菩提寺大部失修废弃。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寺院的住持由该地区的大地主所担任,他们宣称对寺院的土地有所有权。

13世纪,缅甸的佛教徒按摩诃菩提寺的原型在缅甸建设了一个同名的寺院,即缅甸蒲甘摩诃菩提寺。

14世纪,当时的缅甸国王出资在阿育王所建的佛塔遗址上恢复重建。然而重建后没有多久,摩诃菩提寺遭受了洪水侵袭,最终将其埋没于泥沙之中达数百年之久。

1861年,由英国考古学者、印度考古研究所的总指挥亚历山大·康宁汉(A.Cunningham)根据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找到了摩诃菩提寺的遗址,刚挖掘出土的菩提寺金刚塔只有底层,包括四壁古老的佛像。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缅甸佛教徒和当时的孟加拉国政府的协助下,摩诃菩提寺得以修复;大塔外貌在十九世纪后期为英国考古调查队再次整修。从此这座高约52米,雄伟俊奇的摩诃菩提寺又矗立在这片圣地上供信众瞻拜。

二十世纪中叶,斯里兰卡佛教领袖Anagarika Dharmapala发动了一场针对印度领主的抗争,要求把寺院控制权归还佛教徒。这场抗争在1949年获得了部分胜利,通过了菩提伽耶寺院法案,控制权从印度领主转移到比哈尔邦政府,通过设立寺院管理委员会来管理寺院,委员会必须由四个佛教和四个印度教代表组成。

2002年6月,摩诃菩提寺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所有在这个地区发现的宗教文物都受到1878年的宝藏法案的法律保护。

2006年1月寺院进行了整修。

2007年寺院的住持菩提帕拉比库被迫辞职并被指控犯罪,因其曾定期裁剪圣菩提树的树枝并出售给外国人以获利。

2013年通过菩提伽耶寺院法案的修正案,根据修正案菩提伽耶的地方长官可以担任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即使他不是印度教徒);谘议董事会包括比哈尔邦的省长和20到25位其他成员组成,半数来自佛教国家。

2013年7月7日,10个低烈度炸弹在寺院里爆炸,有5人受伤。其中一颗炸弹在佛陀像附近,另一颗靠近菩提树,未伤及主体。此后规定进入菩提伽耶不许带摄像机和手机。

三、主要圣迹

菩提伽耶的主要圣迹有摩诃菩提寺、大菩提树和金刚座等。

菩提伽耶东边就是尼连禅河,穿过尼连禅河不远处,就是释迦牟尼当年接受牧羊女苏佳妲供奉乳粥庙,附近有苏佳妲塔。离菩提伽耶几公里以外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山洞,这是佛陀当年苦行的洞窟遗址。

摩诃菩提寺外不远处,有20世纪初以来中国汉地及西藏地区、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国、日本、越南等国佛教组织和僧人修建的二十多座寺院。各国佛教寺院建筑格式不同,佛像也不尽相同,印度的佛像显得鼻子稍大,面部显长,有威严之气;中国、日本的佛像则是鼻子显小,脸盘圆润,温和了许多;泰国则是四面佛。中国的寺院是典型的汉式建筑,叫“中华大觉寺”,有着浓厚的“中国味”。

(一)摩诃菩提寺

摩诃菩提寺,又称大觉塔、大觉寺、正觉塔、大菩提寺、摩诃菩提僧伽耶,200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是与佛陀生前生活紧密联系的四个圣地之一,是佛陀悟道成佛的地方。摩诃菩提寺最早是阿育王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的,现存的寺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5世纪到6世纪。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是笈多王朝后期以来印度现存的最早的全部为砖石结构的佛教寺庙之一。

摩诃菩提寺高约52米,形如金字塔,底层为边长各15米的四方形,上部逐渐收缩,顶部为圆椎状,似层层循上渐小的伞盖,上立一铜制螺旋形圆顶,泰国政府用了290公斤的黄金给摩诃菩提寺的穹顶贴金。寺塔第一层四角有四个与主塔形制相仿,但规模较小的小塔。

摩诃菩提寺↑

寺东大门前有古老石柱和牌坊,石柱上有莲花纹和象征吉祥的动物卡里(Karli)以及一些传说中的瑞兽。

纪念石柱↑ 石牌坊↑

大塔四面的浮雕,是由马蹄形类似的拱门式样所组成。这图案是用来代表早期佛教的僧院。它是取材于早期佛教建筑的入门或石窟洞口的结构形状。底层壁龛内供奉有佛像,每个小壁龛间有石柱分割其间;壁龛上方雕刻有狮子作狮吼状,代表着佛陀法音宣流,威震十方;壁龛下有俯莲式的莲瓣装饰,其下的基台有呈对称的孔雀浮雕,孔雀代表着高贵与清净。

佛塔正面的入口上方雕刻装饰着古代佛塔前门坊的造型,平面坊中有圆形龛内供奉着佛像。

佛殿入口两侧塑有二尊非常优美的佛像,佛像衣着薄如轻纱是特色之一,表现笈多王朝时期的艺术风格。

(二)佛陀等身像

摩诃菩提寺大殿由整个石头所雕造,一进佛殿,即可看到高台上的佛像结跏趺坐呈降魔手印,原本是以青黑岩雕刻,现已经镀了金,并披裹上一件橙黄色的袈裟。佛像的顶髻部分,过去在历史中遗失了,现在由佛教徒供养了纯金加以修复,佛前的钵也是纯金打造。

这尊佛像是佛陀25岁(亦有说为35岁降魔成道时)等身像,被称为世界比例最完美的佛像。这尊佛像与大昭寺的佛陀12岁等身像觉沃佛像和小昭寺8岁佛陀等身像,皆与佛当时真身无异,具有不可思议的巨大加持力,凡见者如睹世尊真容,见闻顶礼供养功德不可思议!

相传这尊佛像由弥勒菩萨所塑。据《大唐西域记》记载:摩诃菩提寺建成后,招募工人欲造如来初成佛像,然无人敢应召。后弥勒菩萨化身为一婆罗门前来应召,众曰:今将造像,夫何所须。曰:香泥耳,宜置精舍之中,并一灯照,我入已坚闭其户,六月后乃可开门。时诸僧众皆如其命。尚余四日未满六月,众咸骇异开以观之,见精舍内佛像俨然结跏趺坐,右足居上,左手敛、右手垂,东面而坐,肃然如在。相好具足慈颜若真,唯右乳上图莹未周,既不见人方验神鉴。

(三)菩提树

“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指觉悟。因为释迦牟尼坐在这棵树下成佛,所以这种树也被叫做菩提树。

传说佛陀于其下成道的这棵菩提树,枝叶青翠、冬夏都不淍落,受到信众们的崇仰敬拜。西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刚继位时崇信外道,不信佛法,于是亲率军队前来砍伐,将树砍得粉碎,再命令事火婆罗门放火焚烧以祭天神。不料在一片灰烬中忽然又长出了两棵树,于熊熊烈火中苍翠生长。阿育王目睹这一切,心生悔恨,于是用香乳灌溉余下的残根,到天将破晓时,菩提树已长回了原来的样子,阿育王欣喜异常,亲自在此供养此树,乐而忘返。然而,由于阿育王妃虔信外道,秘密派人在夜里又将树砍掉,等到第二天阿育王前来礼敬时,只见残败的树桩,悲痛之余他再次虔诚祈祷,并用香乳灌溉残根,结果不到一天的时间菩提树又重生了。

后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巴Samghamittā)以此树分枝移植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数百年约(七世纪初)羯罗拏苏伐剌那国之设赏迦(Sasanga)毁寺焚树,幸而数月后原树根上长出了新芽。

1870年左右老树倾倒,英国考古学家康宁汉切下一根倾倒的树枝并栽种于原地,此即今之菩提树。

(四)金刚座

大塔西面的菩提树下即是当年佛陀悟道成佛之处,其处现安置有红砂石板金刚座,相传此座为阿育王所安置,以示佛陀于此成道和表示佛的智慧。金刚座长约2.3米,宽约1.47米,高约0.9米。

根据本生经,地球的中心点位于这个位置,没有任何其他地方能够承载佛陀的证悟。另外一个佛教传说宣称在劫末时世界毁灭时佛陀成道地是最后消失的,而在世界再形成时佛陀成道地最早出现。根据传说,在释迦牟尼佛出生的那一天,那里长出一棵菩提树。

《俱舍论》等称此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极为坚固,为一切菩萨成佛之处。

唐代时,我国高僧玄照、道希、智光、悟空等十余人先后至此礼拜金刚座。至五代及两宋之际,志义、归宝、蕴述等亦陆续至此,于附近建碑、塔等。

(五)佛陀足印石

菩提树的南侧供奉着两座佛陀足印石雕,该石雕由直径约60厘米的圆形黑石雕刻而成。

(六)石栏及小塔

相传阿育王信奉佛法后,为保护菩提树,令人筑石栏环绕严护于四周。根据相关记载,后石栏亦遭受多少毁坏及修复。

据龙树菩萨的传记记载,为防止野象和异教徒危害大塔,龙树菩萨在大塔旁边造了很多小塔和石栏。

七世纪初,设赏迦王毁寺焚树,在此数月之后,阿育王之后裔摩揭陀国之补剌拏伐摩王兴复之,并筑石垣以保护。

现遗留的石栏杆从型态和材质上分为两种类型。旧的一种是由沙岩制成,推断是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作品;其他的栏杆由粗糙的未经打磨的花岗岩建造成,据信是笈多时期(约公元300——600年)的作品。石栏楯的构造结构有间柱、横栏柱和圆形板,是早期印度艺术史上的重要标志。这整个栏楯以西南面保存得最好,东北面则损坏很多。栏楯柱上刻有各种不同的纹饰和传说中的瑞兽,纵梁柱部分雕刻着佛陀一生的事迹,当时并没有佛像的制作,就以象征的手法,以象表示诞生,法轮代表说法,佛塔表示涅盘。大部分古代原柱已被搬至附近的菩提伽耶博物馆陈列,当前仅保存四个古老原柱,其余的石栏楯为近代所仿造。

(七)其他圣迹

1、尼连禅河、牧羊女塔、供奉乳粥处

尼连禅河(巴利名Nerañjarā,今法尔古河)意译为不乐著河,由南向北从菩提伽耶之东流过,最后注入恒河。现尼边禅河水枯竭,只剩下干涸的河床。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于尼连禅河畔树林中修苦行六年,最终身体枯瘦,近乎崩溃。太子觉悟到:只有离开苦、乐两个极端,让心灵在平和中思考,才能找到真谛。于是他决定放弃苦行,重新进食,再参大道。

太子接受了牧羊女苏佳妲(Sujatā)供养的乳粥。获得食物的资助后,他的身体慢慢恢复健康。相传阿育王曾建塔以纪念牧羊女苏佳妲供佛的事件,她所在的村庄亦被命名为苏佳妲村。

身体逐渐恢复后,太子到尼连禅河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下定决心要追求至上圆满的真理。

干涸的尼连禅河↑

牧羊女塔↑

供奉乳粥庙↑

2、留影窟(苦行洞)

当年悉达多太子决定放弃苦行重新寻找地方以证正觉,在到达金刚座之前,曾到过尼连禅河附近的前正觉山,并欲在此证得正觉。

相传太子刚到山顶,便大地震动,山体倾摇。山神告之:“这里不是成等正觉之福地,如果滞留于此入金刚定,大地将会震陷,山也会倾覆。”

于是,太子由西南下山。半山处背向山岩面对深涧的地方有一座石窟,太子曾于此修苦行,于是便在此结坐。这时大地再次震动,净居天在空中告之:“这里不是如来成就正觉之处,距此十四五里,离苦行林不远的菩提伽耶有毕钵罗树,其下有金刚座,是过去未来诸佛成正等正觉之处。恳请菩萨前往。”

太子刚起座,洞中的龙请求说:“此清净地是证明您成道的地方,请慈悲方便,不要忘怀。”悉达多太子已经知道这里不是成佛之地,为了使龙满愿,在石壁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后便前往菩提伽耶。

早年人们不论贤愚,都能看到这个影像,但在玄奘大师的年代已非人人能见了。据说玄奘大师朝礼此洞时,由于不见佛陀圣像,悲从中来,恸哭不止。大师就地跏趺,其后洞内金光闪闪,明亮耀眼,佛陀的苦行像显现目前,玄奘大师感慨顶礼。

现在所说的正觉山的遗址,主要指半山腰的石洞和其旁的台地。苦行洞洞口狭窄,只能容一人进出,洞内能容纳七八人禅坐。洞后的中央位现置有一尊佛陀苦行像。洞内佛像身高与真人相近,是仿照巴基斯坦拉赫尔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公元2世纪所造的佛陀苦行像塑造的。

留影窟佛陀苦行像↑

3、大塔周边及部份寺院

大塔周边↑

中华大觉寺↑

其他部分寺院↑

第三篇:凡佛教圣地(精选)

凡佛教圣地,必有高僧大德,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亦不例外。据有关志书记载,九华山自唐迄于民国,高僧大德、耆宿总百余辈,其中唐代12人、五代1人、宋代7人、明代48人、清代41人,民国3人。这批人中之佼佼者又有: 胜谕,即唐僧,地藏和尚的上座弟子,曾主建化城寺台殿,立朱台、挂蒲牢、措置像设庄严、开渠辟田等,是化城巨刹的奠基者。道明,也是地藏的弟子,闵公舍地为地藏建寺后,其子亦从地藏出家,即道明其人。

性莲,明代僧人。俗性王,太平仙源人。22岁出家,投金陵摄山栖霞寺,受具后,曾一度研习诸经论,以此不能了生死大事而还归故乡躬事田种。后复至清河谒法堂,受念佛三昧之旨,并从此深信之。闻妙峰开法于芦芽,又前往求见,颇受陶冶,数年后终于悟道,于是在池阳杉山卓锡建刹。任九华山丛林主后,精苦忘身,委曲化人,时达20年。所到之处,悉事兴建。万历二十五年(1597)入寂,终年54岁。其事迹见《憨山大师梦游集》。

周金,明正德间(1506—1521)僧人。曾游少林寺,后还居九华山东岩。值王阳明游九华山,周金前往造访,与之谈心,甚契。阳明以偈、诗赠之。其偈曾刻于东岩悬石倒覆处。时在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八日。周金既是禅僧,又尚念佛法门,有偈为证:“千圣本不差,弥陀是释迦,问我还乡路,日午坐牛车。”卒年无考。

古涧,清初僧人。四川峨眉人,出家后住燕京三教庵,继而游访天下名山,自普陀山至九华山,驻锡于华严洞数十年,皈依者众。其教化,不凭文字,志以棒喝接引禅徒;又立规制,不行募化,以躬耕种植以易衣食,有盈余,尽散去。顺治八年(1651)入寂于住庵。

智旭,字藕益,明末清初僧人。俗姓钟,苏州木渎(吴县)人。少学儒术,以“圣学”自任,曾作辟佛文章数十篇,后读云栖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悟入佛乘,固焚辟佛之文。20岁时,读《地藏本愿经》,遂发出世心。天启二年(1622)出家,先后听讲《首楞严经》、《唯识论》,继入径山参禅,受菩萨戒后,复遍研律藏。不久后转而求生西方净土。亦曾一度以弘律自任。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住九华山华严庵(即回香阁)。此间,曾到地藏塔前发愿,后归寂于灵峰,时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一生撰述达40余种,尤其提倡念佛往生净土,故被净土宗人推为本宗第九祖。

洞庵,亦作洞安,生卒年和籍贯皆不详。略知其为清康熙时(1662—1722)僧人。住伏虎洞20余年,终日默坐石窟,传说有虎侍卫。康熙六年(1667),玉林国师至九华山进香,洞庵依其嘱募地筹建丛林,即甘露寺。郡守喻成龙敬其苦行,请登堂说戒,律学因此盛于一时。

圣传,俗姓王,安徽人。6岁时出家,19岁发大心,求受净戒。不久后游访九华山,在此研究大乘经典达4年之久。随后应请为甘露寺住持一年。继又在无相寺旧址结茅而居。经营6年,终使废寺重成巨刹,并于此开坛传戒,三次剃度弟子达400余人。后来,又将大通镇大士阁改建成普济寺,如前开坛传戒,弘宣律学。光绪十五年(1889)入寂,终年61岁。无相寺以其为中兴之祖,普济寺以其为开山祖。

果建,字法幢,俗姓严,安徽桐城人。20岁出家,至九华山无相寺礼圣传为师。受戒后,先后任无相寺副寺、监院等职,以苦行称著,大力协助其师中兴无相寺。后又应请任大通镇普济寺寺主,观察机宜,专以净土法门广化有缘,开莲社,以净土宗始祖慧远为模范,四方士女皈依者众。辛亥革命后,佛教被当成“迷信”、“神权”而受到冲击,果建于是命其徒妙珑组织佛教会,以保护佛教、阐扬佛教要旨为己任。民国十六年(1927)入寂,终年80岁。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的专门道场,始终以地藏菩萨为信仰对象,以新罗僧地藏和尚为地藏菩萨的化身来供养,以地藏和尚的苦修为行道榜样,以“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为终极目的。这是九华山佛教最大的特点。基于此一特点,九华山又崇尚“肉身装金供养”。所谓的“肉身装金供养”,就是将某一高僧大德的遗体经过特殊处理、风干后,通身裱贴金铂,然后供奉于寺院的殿堂里,供僧俗永远瞻仰礼拜。这一肉身装金习俗,无疑与地藏和尚寂后被建立肉身宝塔供养有关,或者说是由肉身塔发展而来的。这是僧俗给予道行突出的僧人的一种殊荣。据《九华山志》载,这里前后有装金肉身像4具(或说7具)。这些死后遗体装金的僧人是明代之海玉(宗无瑕)、清代之隆山、法龙和民国的定慧。这4位僧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修行清苦、高寿。如海玉,在九华山东岩摩空岭摘星亭长期禅栖,寿百余岁,死后敛缸三年而颜色如生;如隆山,在伏虎洞清修达20余年,远近咸称其有道;如法龙,在天台翠云庵静坐习禅达于数十年,寿96岁。在这些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地藏和尚当年入山修道时的影子。

九华山历代高僧之智旭,九华山历代高僧之仁义,九华山历代高僧之明净,九华山历代高僧之慈明,九华山历代高僧之大兴,九华山历代高僧之无瑕,九华山历代高僧之华德,九华山历代高僧之法龙,九华山历代高僧之果建,九华山历代高僧之洞庵,九华山历代高僧之古涧,九华山历代高僧之周金,九华山历代高僧之性莲,九华山历代高僧之胜谕,九华山历代高僧之隆山,九华山历代高僧之常恩,九华山历代高僧之定慧,九华山历代高僧之圣传,九华山历代高僧之德风。

第四篇:佛教圣地与旅游胜地

佛教圣地与旅游胜地

作者:武高寿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747 更新时间:2009-4-12 佛教圣地与旅游胜地

武高寿

(海南三亚南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海南三亚57200)

摘要:古代诗人可以吟唱“深山藏古寺”;现代诗人会发现,“深山已难藏古寺,古寺深山人更多”,佛教圣地大都成了旅游胜地。既要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也应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消极影响。如何保持佛教本色、化世导俗而不被完全世俗化、庸俗化,是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佛教圣地;旅游胜地;佛教本色;陶冶性情;端身正念

中图分类号:K92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08)01-0054-04

现在,人们往往把人间佛教与都市佛教联系起来,而把山林佛教看作是脱离社会的小乘。其实,是不是人间佛教,不在寺院的地域分布,而在于指导修行实践的理念。况且,在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都市寺院与山林寺院的区别已经不复存在。过去,深山可以藏古寺;现在,古寺深山人更多。现在的问题不是佛教脱离人间的问题,而是在喧嚣的旅游大潮中如何保持佛教本色、化世导俗而不被完全世俗化、庸俗化的问题。

佛教圣地成为旅游胜地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因为虽然现代旅游已经成为一大经济产业,但其在本质上却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旅游资源,是能够诱发旅游行为的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的总和。对旅游者来说,它是旅游行为所趋向的客体对象;对旅游事业的经营者来说,它是发展旅游业所依据凭借的载体。所以,只有能够满足旅游者一定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需要的景点才能成为旅游资源。这就要求这种景点既要具备悦目诱人的自然风光,又要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价值内涵。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因素,就不能成为旅游的吸引物。而佛教圣地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民间俗语有“天下名山僧占多”,文人笔下有“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的诗句。确实,在中国,佛教名山遍布全国各地,哪里有清幽寂静的山林,哪里就有僧踪塔影;凡是超尘脱俗的山岳,就会有晨钟暮鼓的回响。佛教与名山的结缘,使山岳风景资源与历史人文积淀融为一体,正好使佛教圣地成为旅游胜地。

其实,历史上这两种圣(胜)地就已经连为一体。古代的文人学士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经常云游天下、观光名山大川、游览名胜古迹,以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藏于名山的佛教寺院自然是他们光顾的好去处。比如“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的李白,就是常到佛教名山旅行的大诗人;好佛喜禅的苏轼更是经常出人佛寺,拜访名僧。只不过古代的旅游仅仅是少数人的雅致和特权,而在现代社会,旅游已经成为普通民众的一种休闲方式。当然,古代少数人的寻访,并不会打破深山寺院的宁静与清净。

佛教讲究因缘聚合。佛教选择山林修建寺院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佛教修行本身的需要。佛教起源于印度,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本来是生在深宫的王子,享受着无比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是他对富贵享乐不感兴趣,而对人世间的种种不平和苦难却十分敏感。出于对人间苦难根源的思考、为大众寻求解除生老病死苦难的道路、为解脱自己精神上的苦恼,他放弃了显赫的王位和优裕舒适的王宫贵族生活,离开繁华喧闹的都市,剃去须发,深入山林,精心苦修,专意悟道。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后,最先在鹿野苑讲法度陈侨如等五比丘,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由此而创立。佛教修行者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佛教主张避世苦行、清静思索。佛教将充满物欲诱惑的五浊尘世看作诸恶的渊薮和一切苦难的根源,而将远离闹区、清净无染的自然山林看作离污去垢的净土。所以,在佛教的流传之初就与山林有不解之缘。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开始分化出许多部派,其中多以所居山林为名。如西山住部、北山住部,雪山部、密林山部、制多山部等等。因此,从印度佛教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来看,佛教与山林的关系不仅与佛法教义有关,而且直接体现在教徒的日常生活与修行实践的活动之中。

中国文化中早有对山川丛林崇拜的观念。高山、峻岭、茂林,经常风行、雾罩、云腾、伟岸、神秘、莫测,使古人对之顶礼膜拜而形成神化的观念。《礼记·祭法》有言:“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史记·五帝本纪》亦有“鬼神谓山川之神也,能兴云致雨,润养万物”的议论。东汉时期,佛教传人中国,而此时中国正兴起土生土长的道教。源于上古神仙信仰和自然崇拜的道教,尊崇老庄哲学,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道教修炼的最高理想是得道成仙。而何为仙?《说文》释之为“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人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所以道教认为得道成仙必须归隐深山丛林的“洞天福地”之中。因此,道家清静无为、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处世态度,吸纳自然灵气、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追求目标,恬淡养性、超然物外、清心寡欲的修炼方式,都促使道士远避喧闹的尘世,隐遁山林。

随缘而化的佛教从西方来到东土,自然会主动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互动相融。佛教文化与山岳丛林的关系,正因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渗入而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敦煌曾经发现的一首《山僧歌》云:“问曰居山何似好?起时日高睡时早,山中软草以为衣,斋食松伯随时饱,卧崖龛,石枕脑,一抱乱草为衣袄,面前若有狼藉生,一阵风来自扫了,独隐山,实畅道,更无诸事乱相挠。”这种遗世独立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正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但很明显地有着道教的思想色彩。

另外,统治者对佛教所采取的政策也是促成佛教深入山林的一大世缘。中国传统皇权专制的一统天下,始终不允许宗教脱离皇权的严密控制。从汉唐到明清,此一政策一以贯之。所以中国宗教从来没有获得过像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崇高的国教地位,反而还多次发生被抑、被灭的事件。万历二十九年(1601)明神宗下诏说:“仙佛原是异术,宜在山林独修。有好尚者,任解官自便去,勿以儒术并进,以惑人心。”由此可以看出,“宜在山林独修”,不仅是佛教的一种内在要求,而且也是统治者的一种外在性强制。

正是由这多重因缘的相互作用,使得佛教走出皇权政治中心的都市,避开争名夺利、相互倾轧的烦恼灾祸,在偏僻的山林中营建寺院清净修炼。开山建寺,历来是佛教徒们所向往的事情。在佛教发展史上,凡是对创建基业或者成一宗派的名僧,都被称为“开山祖师”。

佛教活动场所为了满足众多信徒的佛事活动的需要,必然要建筑佛堂、雕塑佛像、绘制壁画、开辟道路、扩建房舍、设置用具,这一切经过历史的积淀,就形成了以实物为载体的佛教寺院文化。这样,佛教道场在山岳的建立及其兴盛,直接导致了山林风景的开发,从而形成了享有盛誉的名山胜地: “四大名山”、“八宗祖庭”,风景秀丽,人文荟萃。

在现代旅游大潮中,这些佛教圣地,很自然地成了人们追逐的对象。于是昔日清净的寺院变成了人潮涌动的闹市,哪里还有都市佛教与山林佛教的区别呢?

应该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积极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要获得发展的生机,就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这就可以促进对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正是旅游经济的拉动,使得许多古老的佛教文化遗产如佛寺、佛塔等佛教建筑得以恢复和修缮,使得如海南三亚南山海上观音等一些新的佛教道场得以兴建和开发。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布施功德钱款,为佛教寺院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

旅游业做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了解、体验、探讨、研究、交流、传播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佛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是人们满足高层次需求的一种活动,是陶冶性情、修心养性的一种精神性活动。到佛教名胜古迹的人,不仅有一般的游客,更有朝圣的佛教信徒、渴望交流的其他宗教人士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专家学者。纽约市一家旅行社“中国——史密斯”的合伙人霍华德·史密斯在几年前曾说过,中国那个被遗忘的角落,现在正在开发之中。那里有佛教寺院,现在它所吸引的主要是台湾和日本香客,将来它将吸引一些国外好奇的游客。现在,到中国的游客中,就有不少是冲着佛教寺院而来。另外,布施功德钱款的增加,也为寺院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佛教文化的研究之中。

也应该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消极影响。“美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南希·格雷瓦特说:未来的旅游业所面临的挑战是,既要接待游客,同时又要保护好自然界的生态。

要我说,更为重要的不仅是自然界生态的保护问题,而且有佛教本身特色的保护问题。

试看国内原本是清净道场的佛教名山,现在都已经成了闹哄哄的旅游热点。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佛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等不文明行为给佛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就因为旅游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严重损失。特别是喧哗嘈杂的人声,破坏了佛教名胜独有的宁静和超凡脱俗的气氛。这世上还有什么去处可让人摆脱世事的烦恼?那些强调和尚也是人、热衷于经济创收、把宗教活动商业化、追求华屋香车摆阔斗富的僧人,还有什么心思去关照自己的灵魂,去普度芸芸众生?

人间佛教强调以人生为本,面向现实社会,贴近人生,关怀人生,为民众作奉献。有人提出所谓人间佛教就是由出世变人世。有一著名法师说,在今后的工业时代的佛教,一定要从人世重于出世做起。现代化的佛教事业,应该包括工厂、农场、保险、银行、公司,所谓工农商贸。我以为这一提法和说法不妥,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佛教的基本特征和修持宗旨。如果把出世的佛教变成人世的佛教,那还要佛教干什么呢?有人世的儒家、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就行了。企业家经营工厂、农场、保险、银行、公司等所谓工农商贸肯定比和尚经营得好。提倡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就批评过这种现象:“徒合时机,则近投机实业”。

哲学与宗教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批判的超越的,而这一功能是有着深刻的内在根据的。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类实践是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之上的。人类总是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总是在自己设置并解决“应如此之世界”与“是如此之世界”的矛盾中不断进步的。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实践辩证法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批判的超越的。马克思正是为了寻找人间苦难的根源而批判他所生活于其中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为人类指出未来的美好社会的前景。

传统佛教的独有魅力,不是人世经营工农商贸,而是它所表现出的对现实的批判功能和超越功能。正是佛教那种出世的超脱品格才成了人们推崇与景仰的对象。传统佛教塑造了佛教信仰的神圣与纯真,体现了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人间佛教不是以人世取代出世,或者从人世重于出世做起,而是主张出世与在世不二。是以出世的心态在世,以出世的目标批判现实世界弊端。

佛陀透视人类存在的秘密,发现了人类生老病死等痛苦的真相,为人类指出摆脱苦难轮回的道路。佛陀在《无量寿经》中对娑婆世界进行了非常尖锐的批判,指出“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而人类等众生生活于其中的娑婆世界则是“五恶世间,最为剧苦”。他于此作佛的根本目的是要“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而佛所说的五种恶——杀生恶、偷盗恶、淫欲恶、妄语恶、饮酒恶,不仅佛在世时的人间有,以后历代的人间都有,而现代社会不但继续存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作为五恶具体表现的“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啖”;“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白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 “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妷,烦满胸中,邪态外逸”;“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已有道,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等等,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不是随处可见吗?

所谓人间佛教,就是要遵照佛陀的教导,使生活于这个五浊恶世之中的众生,“一心制意”,克制克服自己杀、盗、淫、妄、贪、嗔、痴的念头,端身正念,独作诸善,不为众恶。《维摩诘经》通过对维摩诘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世而出世的佛教居士的生活与修持典范。他虽然身处世俗,却奉持出家修佛者的清净律行。虽然居家而生活,但不缠缚在一般众生所居的三界之中。有妻室儿女,但常修清净梵行。虽然还要饮食,而喜欢清净禅味。就是到了博奕游戏热闹的地方,也总是以度人为目的。虽然在世俗经济中获得利润,心中并不喜悦,而总是要让众生得到利益。进入青楼淫舍,为得是提醒人们沉湎于色欲的危害。进入酒店,是要使嗜酒的人舍弃癖好,自立其志。

所以,大乘人间佛教,决不是以人世取代出世,或者“从人世重于出世做起”,而是要做到在世却不忘出世,在世为了出世,是为了更好地出世而在世。出世是目的,在世是手段。以出世的心态在世,以批判的超越的态度面对现实社会,才能化俗而不被俗化。

“和尚也是人”,这使人想起有些贪官说过的“共产党员也是人”、“领导也是人”的话。共产党员当然也是人,领导当然也是人,但是他们又不是普通的人。我们无须重复“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老话,但是起码根据党章也知道,共产党员是有理想的先进分子,领导干部是带领民众实现进步事业的骨干分子。不应该用“也是人”为自己的腐化堕落找借口。同样,和尚当然也是人,但是和尚决不是普通的人,和尚是持戒修行的人,是追求悟道成佛、脱离六道轮回的人,是担负着教化众生、被称为“人天之师”的人。忘记了这些追求和责任,而把自己混同于普通众生,把佛教混同于世俗化、功利化的普通行业,那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佛教存在的价值。这种自甘堕落、自掘坟墓的做法,才是伴随整个市场经济而兴起的旅游大潮中佛教应该注意防止的主要危险倾向。

第五篇:佛教四大菩萨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文殊菩萨:坐骑口首仙的青狮,道场山西五台山,代表大智(理性)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大乘佛法玄理。

单尊的文殊菩萨像在五台山各寺庙中则供奉较多。文殊的形象,有种种差别。按其顶髻的形状,可分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密宗则依据贞言陀罗尼(咒)的字数,分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最为常见。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五髻表示内证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文殊菩萨的形象,童子形则喻天真纯洁。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威风震慑魔怨,表示菩萨智慧威猛。另外还有一种依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而作的骑金色孔雀的文殊像。

普贤菩萨:坐骑灵牙仙的六牙白象,道场四川峨嵋山,代表大行(落实)

《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大乘经》载:“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华严经•清凉疏》曰:“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

白象是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峨眉山寺庙中的普贤塑像多骑白象。现在峨眉山的洗象池,传说普贤菩萨每次骑象过此,必在这口池里汲水洗象,然后才登上金顶,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为了歌颂普贤菩萨的功德,连缠生在冷杉枝干上的松萝,当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贤线”,认为是普贤菩萨特意在悬崖陡壁上挂起这些长线,引渡信徒登绝顶。

普贤菩萨的梵文音译是三曼多跋陀罗,也有意译为遍吉的。

据佛经说,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再加上佛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也就是说他代表“德””和“行”。德,据说普贤有延命之德;行,据说普贤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尽力。所以,他的尊号是大行普贤。

相传普贤在中国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其中有万寿寺(晋代始建时名普贤寺),寺中所塑普贤像是有代表性的法像:普贤坐在大象背负的莲台上,手执如意;象身白色,六牙,四足分踏在莲座上。

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观音菩萨:坐骑金光仙的金毛犼,道场浙江普陀山代表慈悲(爱心)

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普救人间疾苦。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观音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观音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观音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迦牟尼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菩萨在民间显化事迹较多,所以执持的法器也非常多,千手千眼观世音,每一只手上都有一种法器或者手印,都能代表菩萨不同的救渡法门。净瓶杨柳枝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净瓶主在净,内盛以杨枝甘露,化凡夫热恼为清凉,恒顺心愿,普度众生。

观世音菩萨坐骑也有多种,我们常见到的有龙有鳌,图片上的是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中国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又有文献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犼是什么动物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犼,兽名,似犬,食人。”据说,犼凶猛异常,别说吃人,连蛟龙都不是它的对手。

清代东轩主人的《述异记》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

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地藏菩萨:坐骑“谛听”,道场安徽九华山,代表大愿(孝道)

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

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道。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谛听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形态别致,想象丰富,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广泛纳为收藏。

从造型看谛听,它的独角其一,是象征着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为“天线”之用;其

二、能起到护身保险之用,它的犬耳能听宇宙之音频、传递给信者分辨是非。

它的龙身示为吉祥如意,它的虎头表示智勇,有困难勇往直前,决不退让,它的狮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办任何事坚持就是胜利,它的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为善为宝。

地藏菩萨像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

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名号与形象如下:(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畜生道。(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