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知识产权培训心得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23-453012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07 10:12: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知识产权培训心得

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心得

为期10天的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即将结束,我有幸代表苏州瑞可达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了苏州市知识产权局和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主办的“苏州市第21期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的学习”,此次培训使我获益匪浅,首先要感谢省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局给我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感谢各位培训老师的辛勤劳动,以及负责培训管理的工作人员,并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从9月8日收到苏州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网上学习的通知后,我就特别的开心,在接手公司的知识产权体系导入的工作以后,终于有机会可以来学习下有关知识产权的知识了。虽然日常的工作特别的忙,可为了能够全面的了解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在9月9日至9月23日之间,我参加了网络课程的学习,并于9月24日参加了网络培训考试,比较幸运的是,我一次就通过了网络考核获得了面授的机会。

此次面授分为了两个阶段,9月27日至9月29日为第一阶段集中学习,从10月8日至10月9日是进行第二阶段的集中学习,此次培训采用的模式是脱产学习。我非常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此次的学习过程中,结识了好多的伙伴,大家都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伙伴。

本次培训经过了网络自学阶段和面授阶段,网络自学阶段的课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概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商业秘密保护。面授阶段主要课程: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概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专利申请文件、企业知识产权实务等。

通过此次的培训学习,无论是网络自觉阶段,还是面授阶段,对我个人而言,都是收获颇多。以前的工作过程中,虽有涉及到部分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但了解的只是皮毛,从未深入去了解其精髓及其管理的意义。同时,也了解到公司的专利申请的管理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及与同行业的竞争者之间处于优先的地位。

一、知识产权保护及其重要性

在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涉及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显得越来越多,知识产权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繁荣等方面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产权,概括地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权(商业商标、服务商标和制造商标)。工业产权是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工商业本身而且还包括农业、采掘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另一类是著作权,亦称版权,主要包括作者对文学、艺术、音乐、摄影、电影、电视、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专有权,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邻接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主要是国内立法(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也有国际条约。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是指著作权人基于作品的创作依法享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包括自己使用并且禁止他人使用作品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收益权(许可他人使用并获得报酬)和处分权(包括转让、质押和出资)。

专利权,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的权利。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具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利。商标俗称牌子,是指经营者在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的,将自己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于其他经营者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区别开来的一种商业识别标志,可以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企业只有创新,不断产生新的产品,才能抢占市场先机,在某个或某些产品中达到基本垄断的市场地位,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创新回报。如果没有创新,固步自封,仅仅依靠现有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满足于狭小的一片天空,必然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被淘汰,企业对此应该警醒。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建立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必须考虑、实施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并且能更好的利用知识产权来鼓励员工创新,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防止窃取研发成果、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专利的至高点,从而使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如何保护知识产权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专利保护

专利有3种类型,分别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人所享有的专利权,其主要内容有制造权、使用权、许诺销售权、销售权、进口权、转让权和许可使用权。专利权还包括禁止权、放弃权、标记权等。发明专利保护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都是10年。

(二)商标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可在中国申请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商标标识可为文字、图形或者及组合。商标保护期为10年,在此期间没有任何费用,10年后可续展使用。

(三)著作权保护

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著作权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保护,在我国是特别从著作权中分支出“计算机软件登记办法”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来进行重点保护。

三、学习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一)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致力于保护权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对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权利给予及时全面的保护,才能调动人们的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臵。

(二)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决定了企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时技术、品牌、商业秘密等无形财产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让这些无形资产逐步增值,有赖于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

(三)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投资。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国内外自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知识产权。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我国就不能参与世界贸易活动。

总之,通过本次知识产权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储备还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通过这一次的培训,只是能让我初步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有关知识产权的培训,学习相关知识产权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第二篇:知识产权培训心得

对知识产权的认识

在大学本科阶段,我曾经选修过一学期的知识产权,让我对知识产权的概念、作用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一定的认识,研究生阶段的第一堂课就是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规范,使我对知识产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看出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的综合体,已经对知识产权的问题非常重视。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10月底开始,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说明我们国家也对知识产权的问题产生了极大地重视。

有人说,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构成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三大支柱。此话不假,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资料,各国之间通过以专利技术为主的许可贸易方式成交的贸易额,1965年为20亿美元,1975年为110亿美元,1985年为500亿美元,到1995年,进一步增加到2500亿美元。技术贸易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一般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在一些国家的对外贸易中,专利等知识产权贸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以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其出口商品对知识产权的依赖度仅为10%,90年代这一数字迅速上升到50%,现在已经达到65%.1999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为2676亿美元,但其知识产权贸易不仅有250亿美元的顺差,而且出口额还超过了飞机等传统出口产品,达到了370亿美元。

正如王瑜律师所说:“当我们的著名企业正豪言国际化时,却发现自己的产品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他们的商标已经被抢注;当我们DVD制造业为占到世界分额多少百分额而喜悦时,突然有人找上门来收钱,说我们侵犯了他们的专利,结果我们的企业却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将你的商标注而不用,微小的注册费用,却可以将你阻止在这个市场之外,轻而易举地排斥了你这个竞争对手。先让你使用他们的专利技术,等你长大了,再来收拾你,这种'放水养鱼'的策略,正大肆将我国的企业依靠低廉的人工费而辛苦积攒的利润收为其囊中……”。

近年来,中国人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多专家学者都作出巨大的贡献,我国政府更是把知识产权工作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这也使得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取得进展,相关制度日臻完善。在法律上,我国对知识产权侵犯的打击是严厉的,然而尽管如此,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这也从反面证明了知识产权的财产属性。

2009年4月23日,德国慕尼黑高等法院终于对王致和诉欧凯公司商标侵权一案做出终审判决,宣布“中华老字号海外维权第一案”——王致和诉德国欧凯公司抢注商标一案,以王致和终审胜诉落幕。这次海外维权的胜利给我们带来欣慰,也带来信心。只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企业在发现商标侵权后选择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甚至海外维权有何不可?

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不是一个单纯的立法和执法水平高低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知识产权制度设计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对发达国家适用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不当然适用发展中国家。2000年,国外的研究表明,在专利权和人均国民收入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U型的关系,即专利保护的力度会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最低点处之前呈递减需求,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个临界点时,专利保护的需求会逐步加大。而且,在高收入水平阶段,保护需求会增强很快。经济学的计算表明,专利保护最弱时的人均收入,按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接近1985年的2000美元。(注1)

实际上,最不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创新能力,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的问题;当收入和技术能力达到中等水平以后,国家才倾向于采用弱保护政策,但其主要精力仍旧在于模仿;当收入和技术能力达到发达水平后,才开始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注2)

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不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经济基础而诞生的,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充分发育,人均国民收入还没有达到临界点时,迫于国际压力和改革开放的需求接受了较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中国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仍然不高,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用能力更是不足,政府也出过许多激励政策,行政执法的力度一再加强,可是面对的知识产权的国际压力一点也没有减少。我们是否能从经济规律的角度上审视一下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当然,无论我们的经济水平如何的不适应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不能通过放弃知识产权制度来解决问题。我们应当从加强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利用和防止知识产权垄断和防止限制竞争的制度构建上寻求制度受益最大和损失最小。

对于目前还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中国多数制造型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再强调创新,也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效果。而过于严格的行政执法,也不会让这些企业自觉提高保护意识。同时,也应当考虑知识产权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应当对一些基本问题做充分的讨论:

首先,知识产权是私权。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权利的取得(主要是专利、商标)需要当事人自己提出申请,权利要求范围的大小是当事人自己确定(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查也是基于申请人递交的请求)。二是权利的保护是权利人自行启动,私权的保护属于民事范畴,适用于“不告不理”原则,除非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等一般不适用于公权力介入;三是权利的利用以及如何利用也是权利人自行开展,权利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能,在利用过程中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除非国家有法律规制。知识产权最大的特点是独占:包括自己使用、限制他人使用和许可他人使用。基于上述认识,显而易见知识产权权利的产生、利用和保护都是权利人自己的事情,政府的责任是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在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上,更多的应是权利人作为民事主体自行启动民事程序从而得到民事救济。只有少数情况下对公共利益等造成危害时,才启动行政执法。同时,权利人也是“经济人”,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尚、善良和纯洁,在其权利的产生过程中也会参有许多“杂质”,这些杂质不应当收到当然的保护。

其次,知识产权是资源,是需要创造和经营的。以前对资源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我国历来强调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些确实是资源优势,但仅限于小农经济时代或者以制造业为主的初级工业社会,当进入信息社会或者说是知识经济时代时,这两个资源就不再有明显优势了。在某种情况下仅有人或仅有物还不行,还要给人和物加上高附加值才体现出它的优势。比如说商标资源,驰名商标的附加值比普通商标高,它的高附加值背后的支撑是商品的品质、服务、科学的经营等无形价值,这些都是通过使用产生的;再如专利,一项创新成果完成之后,如果没有及时获得专利权,这种创新成果即使会有利用价值,但不是效益最大的利用,只有通过专利权的形式才有可能和他人进行权利的交易,才可以阻止竞争对手、可以获取谈判的价码。版权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资源,但多年被我们忽视了,人们在讨论版权问题时更多地是关注人身权部分,禁止他人随意抄袭、剽窃、复制。但实际上版权的保护应当以发展版权产业和促进贸易为主要目标,美国在全球要求的版权保护和许可都是围绕像好莱坞、迪斯尼、唱片协会、影视协会、出版集团等版权产业的代表机构等展开。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资源不少,但是没有形成版权产业,没有对这些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资源进行版权再造的包装,没有利用演绎、再创作、利用现代的版权制度把它们变成权利资源的意识,以至于我们很多的文化消费相当程度上对国外的依赖,而这些引进的文化都是以版权的形式进行交易的,我们的自己版权资源实际上被忽视了。

知识产权作为资源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不一样,它是需要创造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以自然产生为主,权利资源是创造产生。这里的创造有一些特别的含义,既有货真价实的权利也有虚假的权利。比如专利中的重复专利、翻新专利、稻草人专利等(好听的用语是防御专利)就是权利人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妨碍创新的,与专利保护的宗旨不相符,但是由于专利权的私权性质,在没有人提出无效请求再被授权机关宣告无效后,这些权利都是有效的权利,也是权利人重要的经营资源。另外,在企业进行专利战略时,也决不仅是将创新成果以原始面貌申请专利的,经过企业的专利管理部门和专利代理人的撰写技巧,一件创新成果会衍生出很多专利,一件专利会有最大的权利要求范围,而到最后侵权诉讼时又会通过专利律师巧妙的“等同原则”的适用,进一步扩大专利保护范围。在这样的过程中 “创造”出比原本价值高出许多的“权利资源”来,然后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都成为谈判的砝码。

可以说,知识产权创造就是要把创新成果最大程度专利化,创立更多的世界级驰名商标,产生出更多的基于现有公共资源的版权产品。知识产权战略其实不是科技人员和作者的事情,更多的是创新成果的经营加工、管理者,这些加工者就是代理人、专利律师、授权机构和企业的良好协作,他们会在一件朴实的发明创造基础上,撰写出最大的保护范围,变成一个杀伤力很强的权利武器。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将知识产权创造停留在科技人员进行发明创造的层面,现在国外专门进行知识产权贸易的公司就是通过专利收购、专利挖掘来进行知识产权贸易的。

第三,知识产权制度是国家发展的工具。其实这不是新观点,所有的法律制度都是一种工具,法律是为国家服务的。问题是当我们在全球贸易规则下面讨论知识产权问题时,我们接受的是全球适用的知识产权规则,我们接受的理念是:知识产权是智慧的结晶,她应当像普通财产权一样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甚至认为有了知识产权制度当然就会促进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产业政策性,知识产权制度的两面性。以专利制度为例,并不是所有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都能实现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马来西亚比日本的专利立法还早,可在科技方面却远不如日本。我国专利立法也有20余年的历史,但企业主动受益效果并不明显,更多的是在被动应诉中才觉悟到专利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将知识产权制度有效的、良性的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可能是阻碍创新和限制竞争。

知识产权制度的工具性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层面上,也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所考虑的是怎样构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政策。在企业角度上,所考虑的是怎样制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立法不是企业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更多的问题是如何把制度利用好,制定最佳的战略措施。当然,企业也不应是立法的旁观者,即一旦发现制度不合理时,企业完全可以参与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我国的企业在这方面做的还很欠缺,很多立法和修法企业是不参与的,政府也没有足够听取企业的声音,倒是近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包括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的制定以及行政执法,有很多外国企业积极参与和资助。什么时候我国的企业也像国外的公司一样,将立法看成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发展需求相关的事情,我国知识产权的制度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法律工具。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纪,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高速发展并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同时,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研究生,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学会运用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既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避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知识产权培训心得

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学习心得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成为。。。。。。。的一员,以前我只是知道专利对于对科研人员和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其他的就没怎么注意。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对知识产权这一概念和相关知识有了很大的了解。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所以在网络远程培训的学习和教材自学阶段我都仔细看讲义,认真收听视频课程,并通过了网络考试。在集中脱产面授形式的集中学习中我不迟到不早退,珍惜每节面授课程。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自学阶段主要学习了:专利法概论、商标法概论、著作权法概论、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等相关知识。而面授阶段主要学习了: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及应对、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利权的法律保护、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专利文献检索与运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利的审批与无效等相关知识。

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等享有的排他、支配的权利。可分为用于精神消费的知识产品所对应的权利是文学产权,典型代表为著作权;用于物质消费的知识产品所对应的权利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

专利权是指国家或地区专利主管部门依法授予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时间内享有排他性的专有权或排他权(exclusive rights)。在法律性质上,专利权属于民事权利,但主要体现为一种财产权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值得注意的是,与一般民事权利不同,专利权非自然(动)产生,须满足一定条件、经申请、主管部门审查确认授予等。专利权主体包括:发明人或设计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专利(申请)权的受让人;相关外国人。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具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实用新型属于技术类型的发明创造而外观设计属于装饰类型的发明创造。

著作权又称版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著作权是指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之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广义的著作权包括狭义的著作权与邻接权。邻接权即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即传播者权。包括自己使用并且禁止他人使用作品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收益权(许可他人使用并获得报酬)和处分权(包括转让、质押和出资)。广义的著作权以创作作品的作者权和传播作品的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者权为限。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利。商标俗称牌子,是指经营者在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的,将自己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于其他经营者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区别开来的一种商业识别标志,可以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最近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我国85岁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发现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摘得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的国家,对于这样一项对科学技术有突出贡献又有巨大市场前景的技术,本来应该在新的化合物(青蒿素)、制备方法(乙醇提炼)和用途(治疗疟疾)方面及时申请多个专利,但研发单位无一对青蒿素技术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中国失去了从应用广泛的青蒿素药物市场中获得垄断利益的机会。虽然我国也有很多青蒿素相关的专利但是相较于国外很多医药公司、化学药品的制药公司的专利的含金相对较少,我们的很多专利,就是一个简单的剂型的改进,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所以这样的专利价值并不是很大。这就导致了,虽然这项技术是我们领先研发出来的,但实际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占有率却很低。这就说明我们应提高专利保护意识,在专利申请上对于专利的布局的能力必须提高。

学习了这么多让我想到我自己工作的这个行业,我公司是做肿瘤癌症相关的辅助诊断试剂的公司,据我了解市场上关于治疗肿瘤癌症的靶向药物对于患者来说非常有效的但唯一的遗憾是这些药物基本上都是由国外的公司生产且药物价格太高一般的患者根本用不起这类药物。而造成这种价格超高的原因就是国外专利的保护垄断使得我国这类药物基本依靠进口。而国内制药行业多年来一直都是以仿制国外的医药产品为主,虽然说明我国的制药业具有强大的仿制能力。但是我国的制药企业却很少有能力或者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新药开发。希望国家能够鼓励制药企业加大对新药的研发力度,同时政府本身能够加大新药的研发资金。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我国的制药业实行专利强制许可的能力。造福于民!

第四篇:知识产权培训心得

2017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南通市)班

学习心得

通过参加本次知识产权知识培训,我对“三流企业卖劳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买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应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作为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七天的课程安排得比较充实,学习时间挤得满满的,不过也正因为这种强度的学习,才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专利分析的基础知识,明白了专利分析的意义。可以说之前自己对于这方面知识的了解更多的是来源于与部门里的人交流、别人在的一些专利分析报告等,加之自己的理解,所以之前对于这类知识自己所缺乏的就是系统性的认识,也即自己知道了这个领域,同时也知道了可以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以图表形式表现出来等等,但并不知道这整个分析的具体流程,步骤与步骤间该如何安排才能使得做出来的分析结果是有说服力的,也不知道到底专利分析应该从哪些维度进行分析,还不知道应该以什么图标形式表现出来。而这就是这几天课程带给我的收获,自己对专利分析有了更好的初步定位,在课程上接触到了很多新观点,当然通过这几天所学,还只能说是知识产权入门,学无止境,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积累提高。

我在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下面集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完善专利导航,做好专利布局 我司已有的专利是由技术人员基于所研发的工艺、产品的新颖性、创造性进行判断,有价值的则进行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现有方式存在以下弊端:①所申请专利较零散,分散在各个工序、多个产品;②专利文本质量不太高,技术人员缺乏专利文献及相关法律法规,所撰写的专利申请文本语言专业性不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狭窄,很容易被同行规避;③专利申请存在滞后,常规做法是研发成功了再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但实际上可能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同行得到相关信息已着手申请专利。

基于以上分析,为改善我司专利现状,我觉得我们应:①对我司与同行专利进行系统分析,按区域、产品、核心工艺比对,分析我们的优势与劣势,对我们的薄弱环节评估风险并申请相关知识产权保护;②专利申请以专利族形式开展,如新产品的专利,我们可以围绕该产品从流程、设备、工艺、外观等方面进行专利分析与布局,确保可以从多维度对我们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对于核心工艺应对关键参数关键控制点关键辅助设施进行分析,多个方案组合,形成知识产权网;对区域而言针对公司拟增设子公司或可能设立新公司或者产品需销售的国家申请对应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定期进行同行专利检索,知己知彼

我司所在行业各家保密意识都比较强,无畅谈技术的机会,都是各家关起门研究,甚至说是“闭门造车”,各家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同行中出于设备技术地位都不知道,为了更好的知晓同行技术水平,可通过专利检索分析,寻找同行技术研究的蛛丝马迹,知己知彼,确保技术发展不落后与同行。

专利检索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重复开发,使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产品、方法、工艺等为自己所用,为自己所有。之所以进行专利的检索就是要看看在相关行业和技术领域现在别人已经具有了什么样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另外就是看看我们自己准备或将要开发科研的项目有没有落入别人专利的保护范围。也就是说在某种范围内我们还有没有必要来开发我们的产品或者科研某项技术。当然,经过检索没有其他单位已经申请了我们准备研发的产品或技术的专利,那么我们就可以正常的投资研发,研发完毕后我们即可以用申请专利或者以商业秘密等形式保护起来,从而使我们研发的项目为我们所用。

三、专利申请文本撰写质量需提高,积累优秀专利

我司现有专利均是本司技术人员自己撰写的,代理公司只是协助相关流程,虽然授权专利较多,但在申请优秀专利时发现对照优秀专利相关要求现有专利文本质量相差较大。

由于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是整个专利生存周期影响专利实施和影响专利价值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申请文件的质量,是保障专利质量的重要措施。在自己公司专利人员成长达标之前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专利代理人(专利代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委托人)取得专利权的可能性、取得专利权的质量以及取得专利权耗费的时间和花费的金钱,而这些影响通常是滞后无法预知的和难以恢复的,甚至是难以被一般企业所认知的。因此,选择一个责任心强、能力较强的专利代理人,就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发明人与代理人的沟通(如果专利代理人的专业与申请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相同或非常接近,仍然需要对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有一个理解的过程,但更多的情形是专利代理人与受托申请专利的专业有相当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发明人与代理人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技术交底书是发明人与代理人的重要沟通渠道、注意专利申请文件的检查(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主要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有附图的,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必要时应当有摘要附图)。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主要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附图。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主要包括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如对图片或照片需要说明的,应当提交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四、知识产权岗位兼职像专职转变,建立专业人才队伍

目前我司专利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由工程师兼职进行,由于技术人员主要精力是从事技术研发,兼职知识产权工作所花时间有限,知识产权的专业只是也很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工作不成体系,如前文介绍的分布散乱,文本质量欠缺,专利风险识别也不充分。

这次的专利分析培训内容很充实,收获也很多,实践远胜于单纯的思考,但离独立进行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制度设计、流程监控、运用实施、人员培训、创新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本次培训只是一个起点,后续我们还需不断学习,同时安排人员专职管理,逐渐将公司知识产权走上正轨。

五、建立符合公司自生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前面也谈到了我司目前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我们都知道质量体系有助于我们改善生产过程控制,提高质量水平,我想知识产权体系也有相同的作用,要想让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走上正规,贯标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通过贯标工作的推进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明确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明确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特别是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总之,通过贯标工作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经济收益、提升企业自身价值、巩固企业市场地位、同时也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平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第五篇: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心得

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心得

为期7天的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即将结束,我有幸代表常州*****有限公司在常州明都真儒酒店参加了常州市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常州市2015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此次培训使我获益匪浅,首先要感谢省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局给我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感谢各位培训老师的辛勤劳动,以及负责培训管理的工作人员,并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本次培训经过了网络自学阶段和面授阶段,网络自学阶段的课程:知识产权基础理论、专利法概论、商标法概论、著作权法概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商业秘密保护。面授阶段主要课程:专利、商标审批流程、知识产权行政及司法保护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等。

在前期的网络自学阶段学习了知识产权基础理论、专利法概论、商标法概论、著作权法概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六门课程,基本知道了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哪几大部分,尤其对其中的专利法、商标法和商业秘密有深刻印象,能直接运用于我们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有助于我们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之后为期7天(2015年7月20日—7月23日和7月27日—7月29日)的面授阶段,主要课程为专利、商标审批流程、知识产权行政及司法保护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了解了专利和商标的注册流程,有助于我们企业今后的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并具有能挑选好的中介代理结构的能力,因为我们公司曾经因代理公司选择不当而蒙受损失,现在我们至少不会那么容易被忽悠了,有利于提高我们企业授权专利的质量。

本人从大学毕业以来,长期从事法律事务工作,时刻与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搭边,但从未系统的学习过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和实务,且差不多十年来,基本的理论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且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最多的也只是找代理公司做专利、商标的申请而已。在此次培训中,所以影响更深的就是商业秘密,作为以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公司的知识产权布局、运营和管理将不断提升,不再局限于专利、商标上,此时就需要我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公司,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位置。

所以说这次培训,使我在整个大知识产权方面再次收到教育,使我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业务能力有了一次提升,使我能更好的服务于公司。

知识产权战略已经上升为我国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知识产权战略可分为多个层次:

首先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从整个国家的宏观层面来考量,知识产权战略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人才培养、研发体系等密切相关,应当统筹规划。

其次,应该有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我国的不同地区在科技进步、知识产权战略和经济发展以及知识产权资源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应当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也提醒政府部门,在衡量各省或地区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时,不宜追求单一目标。

再次是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各行各业在这方面不宜面面俱到,也不要千业一面。国家要在优先发展的产业,例如IT、生物技术、中医药等重点推进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然后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尤其应当培育扶植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意识和手段,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引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我增强其知识产权创造、利用、管理与经营能力。

最近几年国家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好的企业都在运用专利法及其他知识产权法律来为自己囤积“武器”,近年专利申请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今后几年的知识产权战争做准备,现在的企业再不掌握一定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将会被竞争对手逼近死胡同,甚至在知识产权战争中被绞杀,就如DVD产业一样。

知识产权的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知识产权管理是把事情做对。经营关乎企业生存和盈亏,管理关乎效率和成本。我们很多企业差在经营上没有太多的变换和创新,反而在管理上不断地寻求变化。

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很多企业管理水平远大于经营水平,而当管理水平高于经营水平的时候,只会出现企业亏损的局面。

我们公司是制造业企业,制造业企业关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独特性(人无我有利最高)基本专利保护技术独特性;

二、差异性(人有我优利较高)改进专利保护技术差异性;

三、低成本(人有我廉利不高)无专利保护的竞争状态:价格血拼。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掌握核心技术,要防止企业进入价格血拼的恶性循环模式。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树立企业创造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创造企业的新理念,强化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动,促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洞察业内同行的新技术,产品发展新趋势,确立清晰的企业经营定位和经营思路,树立“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垄断反垄断、知识产权对市场的控制与反控制、知识产权对贸易的限制与反限制”作为核心竞争手段的新理念。

我们企业要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知识产权,形成创新产品,经市场拓展,不断循环创新,最终形成品牌产品,进而满足市场需求的循环发展的经营方式转变。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独占性、权利不稳定性等特点,同时随着大量知识产权的涌现,尤其是“专利丛林”的生长,以及知识产权信息获取渠道不畅、收集难度大,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难度越来越大。

我们企业要有效防范各类知识产权风险,首先要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保障体系,也就是要建立符合企业管理需求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体系,使我们的各类知识产权风险处于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效规制之下。

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本身在对法律风险上就有着特殊的敏感度,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尤其得做好风险防范:

1、企业生产经营采购环节,对重要物资、装备、技术的采购,要建立专利检索分析机制,规避专利侵权;加强商标所有权人核查,避免商标侵权;对于一般物资、设备的采购,要加强合同管理,在采购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知识产权权利义务,明晰专利侵权责任的承担。

2、企业承接加工承揽业务,首先要对委托生产的产品进行国内外专利检索,弄清其专利技术、专利权人分布,弄清产品的目标市场,规避生产侵权;其次要在加工承揽合同中设立知识产权责任条款,明确双方知识产权责任义务,尽可能减少和降低专利侵权责任承担,规避专利侵权风险,同时对于加工承揽产品中涉及的商标,也要注意商标权的归属和商标的使用授权文件的保留。

3、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要建立专利跟踪检索机制,规避研发专利侵权;建立与公司商标类似性长期固定的核查机制,避免自有商标被侵犯。

4、企业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前和开展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应进行必要的目标市场国专利检索分析,规避专利侵权;产品所附商标的使用也应在设计前提前做好检索核查工作,并及时根据需要提前做好商标的申请工作。

5、企业对外宣传涉及自主专利的,要确保其专利权的有效性,商标的归属,涉及他人专利的,要得到专利权人授权;涉及他人的商标,要得到商标权人的授权;产品展览、展销,要了解展会举办方所在国的知识产权法律规定,开展必要的专利、商标检索分析、核查,规避专利、商标侵权。

总而言之,本次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给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培训机会,可以培养一批知识产权工程师,并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部门,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但一次初级培训还是不够的,这是项庞杂的工作,需要大好几年的实践积累,才能真正具有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的能力。希望还能有更深层次的培训机会。

知识产权培训心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