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总结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一.车辆基本知识
车辆自重———汽车完全装备好的重量,又称空车重量。车辆载重———汽车最大总重量与整车装备重量之差。滚动阻力———车轮在路面上滚动所产生的阻力。滚动阻力系数—单位车重所产生的滚动阻力。
空气阻力———汽车在行驶中迎风面空气受阻所引起的阻力。坡度阻力———汽车爬坡时作用于汽车上的阻力。
惯性阻力———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变速豫东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道路阻力系数(路面摩擦系数)——滚动阻力系数与道路坡度的代数和。
动力因数———汽车单位重量的有效牵引力,也是能够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能力。汽车爬坡能力(升坡能力)——以汽车满载时I档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能力imax来表示。
二.道路基本知识
交汇交通流——行驶在不同车道上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交汇运动的状态。合流——两条分离的车道交通合并为一条车道的一种流向; 分流——有一条车道的交通流分成两个分离车道上的车流流向。
交织——行驶方向相同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沿着相当长的路段,通过驾驶改换车道使交通流彼此穿插对方路径进行的交叉运行。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交通量(流量)、速度、密度。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道路服务水平——交通流中车辆运行的以及驾驶员和乘客或行人感受的质量量度,主要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来综合反映。道路通行能力——正常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随道路等级、线形、路况、交通管理与交通状况的不同而变化。基本通行能力——道路组成部分在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均处于理想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的均匀段或某一断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也称理论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已知道路的一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设计通行能力——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设计 1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车流量——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车辆数,且常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当量交通量——为计算交通量,将各种车种在一定道路条件下的时间和空间占有率进行换算,从而得出各种车辆间的换算系数,将各种车辆换算为单一车种,称为当量交通量。设计交通量——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依据的交通量。一般取一年的第30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
小时交通量——一小时内通过观测点的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量——是指一天内的车流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
设计交通量——一般取一年的第30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即将一年中8760小时的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序号的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时段交通量(流率)——对不足一小时的时间间隔内观测到的交通量换算成为一小时的车辆数称为当量小时流率。地点车速-----它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断面时的瞬时车速,用作道路交通管理和规划设计时参考用。行驶车速------驶过某一区间距离与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以进行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行程车速------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设计车速——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称为计算行车速度,也称设计车速。它是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车流密度———某一瞬时内一条车道的单位长度上分布的车辆数。车头间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辆车驶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道路饱和度——表示道路上车辆的充盈程度,指道路上的车流量与其可能通行能力之比。
绿波交通——在城市主干路上,若纵横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都较快又多,这是就要用信号灯管理交通,借着红绿灯的不同相位,将纵横两个方向的车流在时空上错开通过。这时道路网上各个流向的车流就被七成一段段,间断式的向前行驶。最理想的是使他们在到达交叉口时,横向的车流最好驶过交叉口。这是道路上的车流大都能在绿灯中通过,使道路发挥最大的效能。公交行驶速度 公交运送速度 公交运营速度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三.平曲线
道路线形——道路路幅中心线的立体形状。道路平面线形——道路中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形状。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的横向力。
超高横坡度——为了减少车辆在弯道外侧行驶产生过大的横向力,需要把弯道外侧横坡做成与内侧同向的单向横坡,称为超高横坡度。超高缓和段——为了使道路从直线段的双坡面顺利转换到具有超高的单坡面,需要一个渐变的过渡段,称为超高缓和段。缓和曲线的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循道行驶;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增加线形美观。复曲线——不同半径的两同向曲线直接相连、组合而成的曲线。
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过障碍物。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停车视距——同一车道上,车辆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及时采取制动停车,所需要的安全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会车视距——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相遇,又来不及错让时,必须采取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最短安全距离。横径距——道路曲线最内侧的车道中心线行车轨迹与安全视距两端点连线所构成的曲线内侧空间界限的距离。通常小汽车驾驶员的视线高度为1.1~1.2m。
四.竖曲线
竖曲线——在纵断面设计线的变坡点处,为保证行车安全、缓和纵坡折线而设的曲线称为竖曲线。道路纵坡——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
最大纵坡——考虑车辆升坡能力。为了保证一定的设计行车速度,道路纵坡不能过大。根据动力因数分析,上较大的纵坡,必然要降低车速,增加车流密度。最小纵坡——能适应路面上雨水排除,和防止并不致造成雨水排泄管道淤塞所必需的最小纵向坡度值。凸曲线的目的——缓和纵坡转折线,保证汽车的行驶视距。凹曲线的目的——缓和行车时的颠簸与振动。
合成纵坡(合成坡度)——在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纵向坡度与超高横向坡度所组成的矢量和。合成纵坡在规定范围内可以保证汽车在小半径弯道路段上安全而不降速行驶。锯齿形边沟——当道路纵坡小于0.3%时,为利于路面雨水的排除,将位于街沟附近的路面横坡在一定宽度内变化,提高街沟的纵坡,使其大于0.3%~0.5%,从而形成锯齿形边沟。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五.道路横断面
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附属设施用地等组成。道路红线——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线。
基本通行能力——在道路,交通,气候,环境均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者道路断面的最大车辆数。(也称理论通行时间)可能通行能力——在通常道路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一条车道或者某一断面的最大可能车辆数。设计通行能力——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道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路肩———在城市郊区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为路肩。边沟——在郊区道路或者山区的居住区内的道路常用边沟排水。路缘石——路面边缘与横断面内其他组成部分的相接处的边缘石。
分车带——在多幅路横断面内,沿道路纵向设置带状分割车流的设施称为分车带。路拱——对于双向行驶的车行道,路面常做成中间高两侧地的拱形。
六.线形综合
道路定线——在红线设计或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现状城市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道路的平面、竖向线形及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绘制平、纵断面设计图。道路网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根据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用地功能分区和布局,初步确定干路的大致走向,平面主要转折点,干路交叉口的位置或方位坐标,并明确道路的功能性质,路幅宽度。红线设计——主要是根据道路网规划已大致确定的路线走向与道路性质,路幅,进一步确定道路走向,位置,主要控制标高,横断面组合布置以及主要交叉口和广场的平面安排等问题。展线——减缓纵坡,延长起、终点间路线长度的设计定线。
回头曲线——当公路需要展线以争取高程,而又受地形限制不能继续前进而须折返展线时,在转角定点的外侧设置转角一般大于180°的平曲线,称为回头曲线。主导纵坡——道路中心线结合实际自然地面起伏所得土方填挖工作量最少的平均自然纵坡度。七.交叉口
分岔点——交叉口内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称为分岔点。交汇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交汇点。冲突点——来自不同形式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相互交叉的交会点,称为冲突点。视距三角形——由交叉口最不利的冲突点,即最靠右侧的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有阻碍视线的障碍物应予以清除,以保证通视。
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合理的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标线等,把不同行驶方向和车速的车辆分别规定在有明确的轨迹线的车道内行驶,使司机和行人很容易互相看清自己和对方的行动去向,避免车辆行驶时相互侵占车道,干扰行车线路,从而减少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行人之间碰撞的可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及通行能力。这种交通方式称为渠化交通。周期长——绿灯信号显示两次之间(一周期)所需要的时间。绿信比——在一个周期内显示的绿灯时间与周期长之比。
相位差——一般用于线控制或面控制,表示相邻两个交叉路口同一方向或同一相的绿灯起始时间之差。点控制——由手工控制改为单点定周期自动控制信号,根据流量大小和交通特点,事先确定合理的信号周期和各向绿灯时间,逐步做到各相位变化规律符合路口流量。线控制——在一条主干线上根据流量大小、交叉口的间距、车辆行驶速度,定出信号周期、相位及时段转换。面控制——设在交通繁忙的中心区,把该区交叉口的控制系统连接起来,组成自动适应网络交通系统控制。绿波交通——在一系列交叉口上,安装一套具有一定周期的自动控制的联动信号,使主干道上的车流依次到达前方各交叉口时,均会遇上绿灯。交通导向岛——为指示和规定右、左转交通方向设置的岛。交通分隔岛——为把同向或对向交分开而设置的岛。交通安全岛——为行人提供躲避车辆的场所而设置的岛。交叉口通行能力——各进口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数之和。
交织角——检验车辆在环道上交织行驶时的安全情况,它以右转车道外缘1.5m和中心岛缘石外1.5m的两条切线的交角来表示。交织长度——在环形交叉口,进出环的两辆车在环道上互换一条车道,完成一次交织。在这个交织时间内,车辆行驶的长度称为交织长度。分离式立交——相交道路空间分隔,彼此间无匝道连接的立体交叉形式。匝道——保证高架道路与城市路网联系并按一定间隔设置的坡道。
八.路面
路面构成——面层、基层、垫层。影响土路基刚度的主要因素——水。
改善措施——加强路基路面排水;压实土基;换土;石灰稳定。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泛油;推移;松散和坑槽;凹陷和车辙;裂缝。维修——罩面;翻新与再生。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水泥路面常见病害——断裂;拱起和碎裂;错台和唧泥。维修——加强;翻新;罩面加厚。
九.城市桥梁
低水位——在枯水季节的最低水位 高水位——洪峰季节河流中的最高水位
设计洪水位——在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
净跨径——对于梁式桥是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对于拱式桥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径跨的总和。反映泄洪能力。
计算跨径——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桥梁全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桥梁高度——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
桥下净空高度——设计洪水位或计算通航水位(或桥下行车路面)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建筑高度——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净失高——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计算矢高——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矢跨比——拱桥中拱圈的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反映拱桥受力特性。涵洞——用来宣泄堤下水流的构造物。
通航净空——桥孔中垂直于流水方向所规定的空间界限,任何结构构件或航运设施不的伸入其中。
十.对外交通
1、铁路
道岔——用于线路的连接,使机车能够从一条线路顺利驶往另一条线路,大都位于车站区。渡线——为了使机车车辆能够从一股道进入另一股道,在他们之间所设的连接线路。
梯线——当连接三条以上的平行股道时,一般是把各道岔一次排在一条公共连接线上,这条公共连接线称为梯线。中间站——主要任务是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同时,它还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作业。
区段站——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点设置的车站。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办理通过车流的技术作业。编组站——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的专业技术站。除办理通过列车外,主要办理大量改编车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流,解体和编组各种直达、直通、区段、沿零摘挂以及小运转列车。
客运站——专门办理旅客运输业务的车站,由站前广场、站房以及战场客运设备等三部分组成。根据机车正线走路分为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货运站——专门办理接发货物列车、货物装卸作业以及货物联运或换装作业的车站。按其与枢纽内铁路线衔接的不同,一般有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铁路枢纽——位于几条铁路干线汇合的地点,由各种专业车站和有关线路联系组成的,在同一指挥下协同作业的铁路运输技术设备的有机整体。
2、公路
货物流通中心——集储存保管、集散转运、流通加工、商品配送、信息传递、代购代销、连带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要求根据划分的物资配送区,合理布局。
3、港口
河港——建设在具有河流水文特征的水体沿岸的港口。海港——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方面具有海洋性质的港口。
港口主要有水域、陆域组成。码头岸线是水域和陆域交接的地域,是港口生产活动的中心。港口陆域——货物装卸、储存和疏运三部分。
港口作业区——港区货物装卸和运输的场所。布置各种港口设备。港口装卸工艺——对在港的货物进行装卸和搬运的操作方式。
4、机场
净空障碍物限制面——根据飞机的使用特性和助航设备的性能,对机场及其附近一定范围,规定几种称为净空障碍物限制的平面、斜面,用以限制机场周围及其附近的山、高地、铁塔、架空线、建筑物等的高度。飞行区——供飞机在地面上运行的部分,一般布置有飞机的起落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包括等待起飞机坪)、迫降带、飞机维修机库和机坪等。航站区——供旅客和货物办理手续和上下飞机的部分,一般布置有航站楼、机场地面交通设施、指挥飞机飞行和技术保养的设施。城市航站楼——在市中心建设的航站设施,它把机场航站楼的部分功能转移至市中心,在市中心办理除边防、安检之外的一切登机手续并接受旅客托运行李。飞机活动区——包括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航站区空域、供飞机在地面上运行的飞行区。地面工作区——包括航站楼、机场地面交通设施、出入机场交通设施。
十一.交通调查
运行速度——经过某两点之间的时间速度。地点速度——汽车在某点的通过速度。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停车泊位周转率——一个泊位在单位时间内停放的车辆数,它是一个泊位上每辆车停放时间的倒数,可以反映泊位的利用率。
十二.出行特征
出行——通常是指人、货物或车辆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所完成的一次有目的的行程。
居民出行特征——主要包括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耗、出行时辰分布、出行的空间分布以及出行距离分布等。居民流动强度——居民平均出行次数。
居民乘车流动强度——居民平均使用公交的出行次数。出行空间分布——各交通区之间出行发生、吸引量分布状况。期望线——连接交通出发小区与交通到达小区的直线。出行距离——从出发起点到终点实际走过的距离。
等距线——等距线上任意一点到所指定的中心,所走的距离相等。交通时间——公交出行时耗。
交通结构——城市居民出行中所采用的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构成。
步行范围——居民出门到某一地点,如果步行与乘车所花的时间相等,则在这段时间内所到达的距离范围,称为步行范围。自行车活动范围——居民出门到某一地点,如果骑车与乘车所花的时间相等,则在这段时间内所到达的距离范围,称为自行车活动范围。客运量——每日(年)运送乘客的数量(人次)客运周转量——客运量与平均运距的乘积。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包括交通生成、交通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
交通分布(出行分布)——又称OD交通量,调查区域内各交通小区之间的人、车出行次数。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交通分配——将所预测的各交通小区间的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上。
十三.公共交通
BRT——Bus Rapid Transit,巴士快速公交系统。利用改良型的公交车辆运营在公交专用道上,在道路时空分配上给予适当的优先权,兼具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和常规交通方便灵活特性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平均行驶速度——路线长度/车辆在路线上各站之间行驶时间之和。
运送速度——路线长度/车辆在路线上各站之间行驶时间与各站上停靠时间之和。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运营速度——2倍路线长度/车辆在来回路线上各站之间行驶时间、各站上停靠时间与两端始末站停留时间之和。一辆车的生产率——一辆车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客运周转量。运载能力——在单位时间内,沿路线一定方向所能运载的乘客数。
公交线路网密度——在有公共交通服务的单位面积城市用地上,有公共交通线路的道路中心线长度。非直线系数——线路实际长度与线路空间距离之比。重复系数——公交线路总长度与公交线网总长度之比。
换乘系数——居民出行一次,到达目的地所需换乘次数的平均值。站点通行能力——站点单位时间(通常以小时计)能够停靠的车次数。
港湾式停靠站——在城市机动车道不宜拓宽,车流密度较大,并沿路侧用地许可的情况下,可将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的后退,做成港湾式停靠站。接运(接驳)系统——将乘客从出发地接至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以及从车站送达目的地的交通服务系统。停车转乘(P+R)——乘客开车到车站停放车辆后,再转乘轨道交通。
公交等时线——对于某一指定的中心,该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该中心点所花的出行时间相等。路抛制——出租汽车在道路上流动招揽乘客,采取挥手即停的服务方式,方便乘客。
十四.个体交通
邻里单位——以一个校区的服务区域为单位,在其外围设置干线道路,减少汽车交通对内部的影响。雷德朋布局——把满足机动交通发展需要和解决机动交通潜在干扰的来年各种战略结合起来。特点是道路分级设置,人车分离;住宅围绕尽端路组织,排除了过境交通对居住区的干扰。行人优先区——在城市的特定区域中,排除大量的汽车交通,改建成适合行人活动的区域,以恢复其原有的吸引力。庭园式道路——通过限制机动交通的速度来保证步行交通的安全和优先通行权,从而在同一个道路空间内实现人车共存。居住环境区——由汽车交通分割而成,是具有维持日常生活需要、设施完备、大小适当、防止环境恶化的区域。道路系统具有顺序相接的分级结构。居住环境区内只布置为本区服务的道路。商业步行街——将商业街作为步行专用道路,为行人集中的商业街提供良好的环境。
城市步行系统——城市中所有对公众开放的步行空间,包括居住区、商业区等各种步行子系统。
十五、城市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等级结构——我国大城市道路网规划和建设采取快、主、次、支四级系统,中等城市采用主、次、9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支三级系统。
快速路——承担长距离快速交通为主,设中央隔离带,两侧不设非机动车道,但可根据情况设置辅路。不应设公共建筑出入口,人流集中地区应设人行天桥或地道。严格控制相交道路数量。200万人以上城市和长度超过30公里的带形城市应设快速路,呈“井”、“廿”形切入城市。主干路——联系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以及对外出入口,车流速度高,流量大。要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次干路——以承担城市功能分区内部的集散交通为主,其上可布置沿街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停靠站、停车场、出租车服务站等。支路——其上有较多的公共交通线路行驶,应满足公交线路和站点的布设要求,并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连。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比例。
十六、交通发展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策略。指有预见性的把城市发展方向和交通干线建设结合起来,依托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统,发展组团式城区。理念体现在:
1、步行优先;
2、集聚开发;
3、综合交通。ITS——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模式——城市在特定的用地布局、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社会环境等条件下形成的交通方式结构,以及各种交通方式承担出行量的比重。交通一体化——交通体系内部关联的紧密,即设施平衡、运行协调和管理统一。
TDM——Travel Demand Management,为促进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在城市交通系统扩容的同时,对城市交通需求发展实行最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对城市的客、货运出行采取最具体的措施,以构成最佳的交通方式结构,避免有限的城市交通空间资源的滥用,实现城市交通供需平衡,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快速、安全、可靠、舒适、低污染的运行。TIA——Traffic Impact Analysis,在开发项目的立项或审批阶段,分析该项目建成后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一步确定保持一定服务水平的对策或修改方案,实施补偿对策。交通影响分析阈值——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开发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分析。
第二篇:城市规划考研名词解释大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名词解释”大总结
1、城市性质
2、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
3、城市功能分区
4、居住小区
5、竖向规划
6、居民点
7、城市化
8、城市设计
9、城市基础设施
10、卫星城
11、日照标准
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3、城市人口年龄构成
14、城市建成区
15、城市对外交通
16、城市绿地系统
17、城市更新
18、分区规划
19、货物流通中心 20、雅典宪章
21、人口百岁图
22、OD调查
2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4、里坊制
25、热岛效应
26、邻里单位
27、风玫瑰图
28、轻轨交通
29、新城市主义 30、开敞空间系统
31、霍华德
32、逆温层
33、容积率
34、工程管线综合
35、一书两证
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2、城市建成环境
3、历史文化名城
4、城市广场
5、抗震防灾规划
6、城市交通综合规划
7、控制性详细规划
8、城市用地选择
1、详细规划
2、修建性详细规划
3、城市规模
4、城市人口规模
5、历史风貌地区(历史地段)
6、历史街区
7、历史文化保护区
8、文物保护单位
9、七通一平
10、中央商务区
11、城市绿地
12、城市景观规划
13、绿地指标(三项)
14、城市用地
15、城市规划区
16、逆/17再城市化
18、城市用地构成
19、城镇体系规划 20、区域规划
21、国土规划
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3、城镇体系
24、交通量
2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26、城市道路(干道)网密度
27、道路红线
28、城市公共交通
29、城市交通枢纽 30、绿波交通
31、渠化交通
32、道路绿地率
33、地理信息系统
34、遥感技术
35、信息技术
36、(城市)用地平衡表
37、千人指标
38、机场净空限制
39、结构/40远景/41战略规划
42、静风频率
43、人居环境科学
44、可持续发展
45、城乡一体化
46、城乡二元结构
47、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48、城市总体规划
49、城市规划体系 50、道路宽度
51、路幅宽度
52、城市交通结构
53、城市步行道路系统
54、步行街
55、技术经济指标
56、城市再开发
57、城市开发
58、土地开发
59、区划 60、法定图则
61、城市规划管理(与实施)
62、城市功能/63结构/63形态/65布局 66、用地评定 67、马丘比丘宪章 68、北京宪章 69、(中心)城市群 70、劳动构成71、城市人口结构(城市人口构成)72、城市交通预测 73、住宅区 74、社区 75、区位 76、市域 77、城市化水平78、开发区 79、旧城改建 80、近期建设规划 81、城市职能 82、城市人口增长率 83、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84、城市人口预测 85、居住组团 86、大运量快速交通 87、公园 88、公共绿地 89、防护绿地 90、建筑红线 91、快速路 92、绿带 93、城市郊区
94、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95、公共领域
96、(空间)外部效应 97、人口平均增长率 98、城市生态规划 99、生态城市 100、首位度 101、卧城
102、城市空间系统 103、空间规划体系 104、三区六线控制 105、开发强度 106、生态绿地 107、城市人口增长
108、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09、铁路枢纽
110、交通量
第三篇:考研政治学名词解释总结
名词解释: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包括三个层次,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
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
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拥有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政治管理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协调利益关系和解决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的行为。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立法机关是指有权制定、修改、废止或恢复法律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是国家立法权的组织体现。
行政机关是贯彻国家政治决策、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机关,它是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
司法机关是维护法律的部门,是国家司法权的组织体现。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由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
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政治发展本质上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关系的发展和变迁,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造成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形成社会政治发展。
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政治民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政治形态,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
国际体系主要由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世界金融体系和以统治剥削为基础的世界殖民体系所组成。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简言之,国际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
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实力是指在国际政治中,行为主体所拥有的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力量,是维护自身利益、推行对外战略和影响其他行为主体行为的重要基础。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是衡量行为主体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能力的尺度,又是行为主体借以实现其对外目标,维护其国家、民族或共同体利益的手段。
国家实力,也称综合国力,是指一国所具备和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总和。
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主权国家之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
国际组织是指由不同国家成员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设立的组织机构。跨国公司是指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的国际垄断组织。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
国际冲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或敌对性的相互作用,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的不同而处于自觉地对立之中的相互行为和相互活动。
国际合作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而在一定的问题领域中所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
自然环境通常是指围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其中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的条件。
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是国际社会中用以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规定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意识形态主要指关于某一社会制度或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根本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的价值观念。
第四篇:安全工程考研名词解释(自己总结)
安全工程领域设计的危险: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意外发生的各种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危险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防止事故的发生,并且在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工程: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辨识、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实现系统安全。包括系统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等基本内容。
危险因素防护原理:(1)消灭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危险因素水平(值)的原则(3)距离保护原则(4)时间保护原则(5)屏蔽原则(6)坚固原则(7)薄弱环节原则(8)不与接近原则(9)闭锁原则(10)取代操作人员原则
危险源辨识: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危险性评价:对危险源的危险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
危险源控制: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的工作
系统安全分析:从安全角度进行的系统分析,通过揭示系统中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实际上,把具有、产生、储存、转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等作为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可靠性: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
故障:系统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现象
安全性: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不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伤亡事故: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从事故统计的角度把造成损失工作日达到或超过一天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成为伤亡事故。
未遂事故: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二次事故: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工伤事故: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称作工伤事故
事故的直接原因:所谓事故的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一次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事故发生频率:单位时间内发生事故的次数 无事故时间:是指两次事故之间的间隔时间
事故后果的严重度:事故发生后其后或带来的损失大小的度量 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分别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次数之比为1:29:300 事故统计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来研究事故发生规律的一种方法
两个指标:事故发生率和无事故时间是衡量一个企业或部门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伤亡事故频率和伤害严重率是伤亡事故统计指标。
后果分析:通过详细地分析、计算意外释放的能量、危险物质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定量地评价危险源的危险性
划分危险等级:一种相对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它通过比较危险源的危险性,人为地划分出一些危险等级来区分不同危险源的危险性,为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或进行更详细的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
重大事故: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分为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或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火灾:火灾是一种失去控制并造成财物损失或人员伤害的燃烧现象。(放热,耗氧,产毒)(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
爆炸:爆炸是物质发生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发出巨大声响并伴随产生冲击波的现象。(释能,压力,冲击波,碎片)(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中毒: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导致人体某些生理功能或组织、器官受到损害的现象。(刺激或破坏皮肤和黏膜,神经系统紊乱,缺氧中毒,抑制酶系统)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可靠性:作为判断、评价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表明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可靠度: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概率
发生故障: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
故障时间:系统、设备、元件等从投入使用开始到故障发生经过的时间 故障率:正常工作到某时点的客体,在此后单位时间里发生故障的比率
故障率λ: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可靠性试验:通过试验观测获得故障时间数据
径集合:只要其中的元素正常就能使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元素的集合 最小径集合:如果径集合中所有的元素正常,对系统正常发挥功能是充分而且必要的,则该径集合为最小径集合
割集合:只要其中的元素都发生故障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的元素的集合 最小割集合:如果割集合中所有的元素都发生故障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是充分而且必要的,则该割集合为最小割集合
故障-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结构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设计。(正常,消极,积极)
耐故障设计/容错设计:在系统、设备、结构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其功能的设计
预防性维修:根据平均故障时间等可靠性参数确定维修周期,按预先规定的维修内容有计划的进行维修
修复性维修:系统、设备、结构发生故障后,查找故障的部位,隔离故障,更换、修理故障元素,以及校准、校验等,使之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漏报:在监控对象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安全监控系统没有做出恰当的反应。漏报属于“危险故障”型故障
误报:在监控对象没有出现故障或异常的情况下,安全监控系统误动作。误报属于“安全故障”型故障
归纳:从原因推论结果的方法 演绎:从结果推论原因的方法
Checklist:检查表法。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
优点:能够事先编制,系统科学全面;有问有答,通俗易懂,易于掌握;可以与其他分析方法进行结合使用
缺点:只能做定性评价;只能对已存在的对象评价;工作量大
PHA:预先危害分析。主要用于新系统设计、已有系统改造之前的方案设计、选址阶段,人们还没有掌握其详尽资料的时候,用来分析、辨识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危险源,并尽可能在付诸实施之前找出预防、改正、补救措施,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
首先利用安全检查表、经验和技术判断的方法查明第一类危险源存在部位,然后识别使第一类危险源演变为事故的第二类危险源(触发因素和必要条件),最后研究可能的事故后果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优点:允许人们在系统开发的早期识别、控制危险因素,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消除或减少系统中的危险源,为制定整个系统寿命期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提供依据。
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找出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元素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其类型,查明各种类型故障对临近部分或元素的影响以及最终对系统的影响,然后提出避免或减少这种影响的措施。
FMEC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与危险度分析(critical analysis)结合起来,构成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度分析。如果确定了每个元素的故障发生概率,就可以确定设备、系统或装置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定量的描述故障影响。
HAZOP: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它应用系统的审查方法来审查新设计或已有工厂的生产工艺和工程意图,以评价因装置、设备的个别部分的误操作或机械故障引起的潜在危险,并评价其对整个工厂的影响。
ETA:事件树分析。利用事件树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FTA:故障树分析。从特定的故障事件开始,利用故障树研究可能引起该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事件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意图:希望工艺的某一部分完成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用流程图描述 偏离;背离设计意图的情况 原因:引起偏离的原因
后果:偏离设计意图所造成的后果
引导词: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引导、启发人的思维,对设计意图定性或定量的简单词语
工艺参数:有关工艺的物理或化学特性,它包括一般项目,如反应、混合、浓度、PH值等,以及特殊项目,如温度、压力、相态、流量等
事故连锁:事件树分析时,事件树各分支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最终导致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
径集合:只要其中的元素正常就能使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元素的集合 最小径集合:如果径集合中所有的元素正常,对系统正常发挥功能是充分而且必要的,则该径集合为最小径集合
割集合:只要其中的元素都发生故障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的元素的集合 最小割集合:如果割集合中所有的元素都发生故障就能使系统发生故障是充分而且必要的,则该割集合为最小割集合
重要度:在故障树分析中,用来衡量某一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大小
结构重要度:根据基本事件在最小割集合(或最小径集合)中出现的情况评价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
概率重要度:反映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 临界重要度:用顶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率与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相对变化率之比来评价的基本事件重要度
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危险性评价:通过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从而指导人们先行采取措施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可接受的危险: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它是来自某种危险源的实际危险,但是它不威胁有安全知识而又谨慎的人。
社会允许危险: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危险,是判断安全与危险的标准。
安全预评价:在系统开发、设计阶段,即在系统建造前进行的危险性评价。现有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建成以后的运转阶段进行的系统危险性评价。目的在于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统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根据系统已经发生的事故的统计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危险性。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资料进行的评价,所以它评价的是系统的“过去”的危险性。这种评价主要用于宏观地指导事故预防工作
预测评价:在事故发生之前对系统危险性进行的评价,它在预测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具体地指导事故预防工作。这种评价方法与前述的危险性预评价方法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评价对象是处于系统寿命期间不同阶段的系统
定性危险性评价:定性评价时不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处理而只做定性的比较 定量危险性评价:定量评价是在危险性量化基础上进行的评价,能够比较精确的描述系统的危险状况。
相对的危险性评价: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个人见解规定一系列打分标准,然后按危险性分数评价危险性的方法
概率的危险性评价:以某种系统事故发生概率计算为基础的危险性评价方法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根据物质燃烧性和化学活泼性、工艺过程危险性评价危险物质加工处理、运输、储存危险性的方法,适用于化工类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评价,主要用于各生产单元危险性排序,筛选危险性大的危险源做进一步分析评价。
概率的危险性评价:以某种系统事故发生概率计算为基础的危险性评价方法
生产作业单元:生产系统的基本单元,包含人员、设备、物质、能量、信息等系统基本元素,具有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五篇:必备教育学考研名词解释
教育学必备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 学校教育制度(学制):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学制主要有双规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3,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4,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5,苏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荒谬,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具体步骤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6,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7,课程标准:又称学科课程标准,就是依据课程计划的要求,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8,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中体西用思想最大的作用在于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在学习传统的经史之学之外,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9,生活教育: 10,贝尔兰卡特制: 11,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智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13,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以自由和合作为原则,注重个体差异,废除了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是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14,活教育:幼儿教育学家陈鹤琴提出教师如何“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如何“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的问题,并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活教育”主张。活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上明确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学论上要求“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15,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16,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17,苏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18,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它使学生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加以修改。主要有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自我评价策略、自我指导策略等。
19,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以培养当时封建制度中骑士阶层的人员为目的,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注重宗教道德品质和军事征战能力,文化知识极其贫乏,这种状况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底下和修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20,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种最具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终生教育的含义是人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综合,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强调自主学习和自学能力。终身教育是世界各个国家重视并努力实践的重要理念。
2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它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3,义务教育:也称强制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适合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它最具有强制性、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特点。24,稷下学官: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教育的重要创造。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历史影响。
25,昆西教学法:昆西教学法指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者帕克在昆西学校和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的教育改革实验所采取新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能力,能自发地从事学习和工作。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和他的本性,提供相应的条件,满足其要求和需要。(2)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强调学校应成为理想的家庭、完善的社区和民主政治雏形,在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3)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任务这样做不仅可以唤起儿童学习的意愿,使他们专心致志,而且能摒弃以往的抽象的、无意义的形式训练,并把各门学科统一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整体。因此,他将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围绕一个核心安排相互联系的科目。(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帕克去世后,他的主要弟子之一库克将他的思想与杜威的思想融为一体并付诸实践,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昆西教学法”。26,学习动机: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27,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28,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29,双轨制:在18到19世纪的西欧,在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由古代学校演变而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等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30,颜氏家训:是教育家颜之推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的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的家庭教科书。这部著作是我们了解颜之推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它不仅有利于我们研究颜之推在儿童教育、学习方法等方面某些真知灼见,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封建士族教育腐败的漫画。这本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儿童教育,比如提出了及早施教、严慈相济、均爱原则、重视语言教育、重视品德教育等教育思想。
31,三舍法: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主要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这样,学校不仅担负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了。
32,京师同文馆:1862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专门培养洋务人才,课程侧重于“西文”“西艺”,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在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
33,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其主导价值是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34,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是教学原则之一,也是德育原则之一。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
35,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36,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