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服务一带一路∣中远海运全球码头已达48家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23-96297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6 19:01: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服务一带一路∣中远海运全球码头已达48家

服务“一带一路”∣中远海运全球码头已达48家

交通运输部发出“学习宣传《总书记关心港口发展纪实》”通知

中远海运全球码头已达48家

7月5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书写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总书记关心港口发展纪实》。

报道中叙述了总书记在浙江任职、在上海主政及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对港口发展的关心和一系列谋篇布局。

总书记明确提出港口要做好“四个一流”,即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

在新华社长篇通讯播发后,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当晚发出通知,要求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营造推动港口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不断提升行业硬实力、软实力。

通知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新华社播发总书记关心港口发展纪实报道,进一步体现了总书记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对港口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殷切希望。

通知强调 要把学习宣传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机结合,与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有机结合,与进一步推动港口发展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充分认识港口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重要支点和纽带作用,把握好新时期港口发展的形势任务和基本遵循,把总书记关于港口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到港口建设、管理、运营的各方面各环节,抢抓机遇,依托港口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支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港口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和历史使命。报道中提到,202_年8月,中远海运集团收购了比港港务局67%的股权,开始接管经营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这是中希合作的龙头项目,两国高层高度重视。

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港口)是中远海运集团“6+1”产业集群航运板块的纯码头营运商,已初步形成了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全球港口网络体系。

截至目前,中远海运港口旗下码头(含已签约项目)48家,境外共投资14个码头、63个集装箱泊位,年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3860万TEU。码头遍布中国沿海五大区域以及欧洲、东南亚、地中海、中东、北美洲和非洲等的枢纽港,其中包括希腊比雷埃夫斯码头(PCT)、土耳其伊斯坦布尔KUMPORT码头、新加坡中远新港码头、鹿特丹EUROMAX集装箱码头、阿联酋哈里发港二期集装箱码头、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连云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等。据统计,中远海运港口境外“一带一路”沿线码头的总处理能力达到了1900万TEU,202_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60万TEU,为中远海运集团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资料来源:中国远洋海运报

第二篇:“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

背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一带一路”战略有何特点?将为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又该如何推进?《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为您解读。

主持人: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收看《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展中的中国必须走向世界,融入世界。202_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便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具体体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三次提及“一带一路”,指出,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毫无疑问,202_年被视为是“一带一路”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那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有什么样的特点,建设“一带一路”成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将为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呢?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来为我们解读“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

张燕生,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曾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至1991年优秀著作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学术奖励。

主持人:一直都在说“一带一路”,发现大家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我们特别想知道的是,这“一带一路”它这一带有多宽,这一条路它有多长,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燕生:首先来讲的话,我们讲这“一带一路”呢,实际上我们讲的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带。那么这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呢更多的我们是从讲的是路上的丝绸之路,那么这个路上的丝绸之路呢,也就是它将会从中国进入到中亚,进入到南亚,进入到东南亚,那么再往远一点它就会到俄罗斯,然后到中东欧然后到更远一些的地方。那么还有一个呢,就是我们要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就是我们简单地把它称为就是海上丝路,那么海上丝路的话呢,也就是我们会通过南海进入到太平洋,进入到印度洋。因此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一带一路”呢它会也就是会贯穿我们讲亚欧非大陆,也就是它一头呢是连着我们当前世界最近有活力的东亚经济圈,或者是更广泛一点讲呢就是亚太经济圈。那么还有一头是联系也就是它会连接世界最发达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讲欧洲经济圈。那么它中间呢还有地域非常的辽阔而且呢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多样性的这种腹地。

主持人:那么在这次两会上呢,李克强总理也是三次提到了“一带一路”这个词,而且表示在202_年一定要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以及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那么您怎么样看待这个加快的速度?

张燕生:实际上从互联互通来讲呢,也就是去年习近平主席曾经关于什么叫互联互通,他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说法。也就是互联互通它就是讲的是对这种基础设施,对制度规章,对人员往来三位一体的互联互通,也就是包括我们讲到的像交通的基础设施,能源的基础设施,也包括通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那么还包括我们的体制机制,也就是我们的软环境的对接,另外一个方面也包括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三位一体。那么第二个方面呢,从大通关的角度来讲,也就是怎么能够跨境的交易,像货物的跨境的流通和人员往来能够更加的便利快捷。另外一个方面呢,也就是说从国际的大通道的角度来讲,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最多的,像渝新欧、义新欧、郑新欧、汉新欧也都是通过中国的这个不同的地方呢现在开始打通,通过我们的中国的西部然后进入到中亚,进入到俄罗斯,进入到中东欧,形成一个跨亚欧的这么一个路上的一个国际的大通道,物流的大通道的建设,从这个角度来讲呢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在这些方面实际上从目前看呢,它的进展还是应该讲推动的还是比较快的。主持人:还是比较快的,因为我的从“一带一路”推行到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和中国达成了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比如说像新加坡、巴基斯坦等等的。所以呢,您今天讲到的题目是“‘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我们怎么样去理解,我们如何去构建一个全球的自由贸易的这样一个网络。

张燕生:自由贸易区的话呢,实际上从它的含义来讲,英文的简写的话我们说FTA,FTA也就是说,它的这个含义实际上就是经济体和经济体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怎么能够把贸易、投资、人员往来做得很像北京到天津之间,对吗?那么它就包含一些含义,就是说怎么能够使国与国之间像北京和天津之间呢?那么一般的来讲北京和天津呢跨境商品的流通是零关税。我们都知道,出国最麻烦的就是跨境对吧,怎么能够变得更快,那么这就叫自由贸易区,也就是我们讲大的自由贸易区。

那么自由贸易区呢也就是我们习主席在去年年底他有个讲话,那么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来讲呢,它包含几层意思,第一层意思也就是它是立足周边,什么叫立足周边呢?也就是我们现在周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呢或者是内自由贸易协定也包括像我们内地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的,我们叫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另外一个方面呢就是我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之间所签订的,我们叫ECFA,那么还包括,我们现在也就是中国和我们周边东盟地区所签订的,我们叫10+1,也包括按计划来讲,应该今年年底推动的也就是,我们讲的叫10+6。什么叫10+6呢,也就是10个国家是东盟,6个国家就包括像中日韩,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那么我们叫RCEP。那么在我们的周边呢,也就是我们还有一个自由贸易区,就是美国人推动的TPP,那么从目前看呢,美国人推动的TPP和我们亚洲人推动的RCEP之前应该讲还是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呢,我们在去年的APEC会议呢,中国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倡议,也就是说中美之间我们寻求合作,我们不搞对抗。那么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呢,我们叫辐射“一带一路”,那么从这个习近平主席来讲呢,也就是说我们非常地希望就是这个“一带一路”呢推动到哪儿,政府之间的合作所签的自由贸易区能够沿“一带一路”呢能够商签到哪儿。那么第三个方面呢,也就是要面向全球,按照三中全会来讲,就是要构建一个面向全球、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也就是我们至少在三个层面上,一个是推动全球的开放,一个是推动区域的开放,还一个是推动我们国家自身的开放。从这个角度来讲呢,自由贸易区战略和“一带一路”之间呢,应当讲它是个非常非常紧密的联系。

主持人:好,那么马上有请张燕生秘书长给我们带来他今天的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有请。

背景:从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战略到202_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35年间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转变?新一轮35年的改革开放已拉开序幕,“一带一路”战略将如何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世纪大讲堂》——“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正在播出。

张燕生:那么我们知道,从“一带一路”来讲呢,首先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要回答,为什么在现在的中国我们会提出要构建一个“一带一路”。我们知道从改革开放到提出这个倡议,也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过去35年了,那么在过去的35年呢,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中国的开放战略呢实际上我们叫推动是叫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那么这个外向型经济战略它有两个轮子在驱动,一个轮子呢也就是我们在过去35年扩大出口是我们开放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还有一个轮子呢,在过去的35年呢,也就是我们非常重视招商引资,也就是我们通俗的话讲叫“引进来”,因为我们在过去35年我们面临着我们要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另外一个方面呢,也就是我们怎么才能够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呢,我们还需要引进,我们叫外来竞争的压力,来开我们十三亿人关于国际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窍。经过35年的努力,我们现在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贸易大国、第一发展中国家、第一招商引资大国,而去年也就是全球的招商引资大国。应当讲呢,过去35年我们是非常辉煌的,但是我们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过去35年成功的模式能不能支撑我们新35年的发展呢?我的回答是不行的,是吧。因为我们知道,外向型模式它最大的缺陷呢它是一个小国模式,只有小国它的开放和发展是非常依赖出口和招商引资的。

那么新35年,中国需要的新35年的新的开放战略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也就是三中全会提出了有三句话,第一句话也就是在新的35年也就是202_到202_年,中国两个一百年,实现这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呢,也就是说我们第一件事呢在开放方面呢,就要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也就是我们要探索新35年开放的新体制。那么第二句话,我们叫要形成新35年,要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也就是我们要打造一个全方位开放这么一个新的格局。那么第三句话呢,我们叫要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那么这样的话呢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新35年如何构造新体制,如何形成新格局,如何培育新优势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那么从目前来看呢,也就是新35年最重要的开放战略也就是提出了一个叫“一带一路”的战略。习主席在去年的11月4号,他曾经谈到“一带一路”,他就讲这个“一带一路”要总体布局,也就是说“一带一路”的建设要有时间表,要有路线图,而且要有早期收获,而且呢就是这“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要抓好一些关键性的标志性的工程,像国际的物流的大通道建设和包括一些重点地方的一些交通的基础设施、发电的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而且呢要提出一批能够照顾双边多变利益的项目清单。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呢,这个“一带一路”目前呢,从202_年9月和10月提出,经过202_年一年的调查研究和规划,那么在202_年呢,我们可以看到也就是今年,“一带一路”建设的很多的设想也好,倡议也好还是一些项目也好都开始要落地。那么另外一个方面的,也就是我们讲对外投资,也就是说这个对外投资方面,我们怎么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去,民营企业走出去以及在走出去方面开展一些全方位国际合作。另外一个方面,过去35年,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做好开发区,做好平台,做好窗口和桥梁,对吧,那么这样的话就会走出去呢,在自己国家的国家内,是吧。你像新疆对中亚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不是应该建立起一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些境内的重要平台和产业合作带呢?像云南它今后向西南开放,也就是对着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它的桥头堡是不是也能够在云南建立起一些东中西产业的合作带呢?像广西,它是面向东南亚。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呢我们就可以看到开发区和平台的建设其实就是变得非常重要。

背景:“一带一路”为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开辟了新的合作机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上有3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而在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上涉及4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的建设必然会增强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金融合作,在共建中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互信互助,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可以协调发展规划,共同抵御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积极探索多种经济合作模式,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推动新型区域合作平台的形成。

张燕生:也就是我们过去呢,外商来中国我们总会有“七通一平”的一些开发区、高新区和这个我们叫海关特殊监管区。高新区是做什么呢,高新区是重点培养吸引一些国外的一些高技术的企业和产业落户到开发区,然后在创新方面和我们中国的企业开展合作,我们还有许多开发区重点还是发展市场经济和发展工业项目为主。

那么另外一个方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做什么呢,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重点还是发展我们叫境内关外。什么叫境内关外,也就是它的重点呢就是这个地方是在国内,但它执行的政策是相当于是国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么这个境内关外呢,它重点是完成三项工作。一项呢也就是在中国的国土上它享受境外的政策,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区的政策,它就可以完成国际的转口、转运、拆拼箱,那么很多的货到了这个地方以后,也就是它会有些货呢它会留在中国然后进入到中国市场,那么这个集装箱之间可能运到韩国的釜山,运到台湾的高雄,运到日本的神户,那么这样的话也就是国际转口、转运、拆拼箱的这些工作其实都可以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完成。第二个方面呢,它可以完成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也就是说在这个地区呢它的进口的料件在这个区里生产的时候是免税的,因为它相当于没有入境,国内的料件进入到这个区域以后要退税,它是相当于出口,然后在这个区里完成的一些增值的活动是免税的,因为它是相当于在境外完成的,所以说我们叫保税贸易。另外一个方面,这个区里头还可以完成一些,我们叫做离岸金融、离岸货币、离岸贸易、离岸投资,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人民币进到这个区,就相当于出国了,它就叫离岸人民币。那么这个钱,离岸人民币再回到国内就叫做回流,也就是离岸人民币其实是用一个和在岸人民币不同的方式进入到国内进行投资进行交易等等。

那么下一步,我们过去35年,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新区,我们今天叫高新技术示范区,在过去35年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下一步我们走出去呢,我们能不能够在国外也建设不同的地方,建设我们叫高新区,然后在技术创新方面开展合作,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那个地方能不能也建立起相当于享受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的一些政策,能不能够建立起一些开发区,也就是我们过去很多年推动的我们叫境外经贸合作区。那么过去,政府在这些方面都有一些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相当于过去在国外建每一个由企业大企业主导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过去中国的商务部都有两亿人民币的支持、补贴和支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看到下一步我们这“一带一路”,也就是我们会建立起根据不同的地区和需要来讲呢,我们来建立起它的国外的一些平台建设。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下一步重点也包括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人民币国际化。因为我们知道对中国企业来讲,一旦到国外经营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面临的很大的汇兑风险。因此,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时候实际上是积极地鼓励企业在境外做贸易能不能更多地用人民币来结算呢,做投资能不能更多地用人民币呢,也包括做交易能不能更多地用人民币。那么这样一来的话你就会发现,中国不但是自己对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国,你会发现我们的货币、资本、商品、人才、服务,实际上就越来越国际化了。

背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引擎,它将为我国的产业转型提供怎么样的助力?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做到互利共赢?《世纪大讲堂》——“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正在播出。

张燕生:我们可以看到,对“一带一路”来讲,它是新35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那么新35年,也就是我们讲202_年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讲的202_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也就是中国的GDP在202_年要比202_年要翻番。很有可能在202_年我们的人均GDP水平很有可能达到1.1万美金或者1.2万美金,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世界银行的统计,1.2万美金就是高收入国家的水平。202_年是中国将走进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么一个重要的拐点,经济学家估计说,202_年中国增加的要买好东西的人,就是中产阶级的人数要增加3亿到4亿人,也就是说我们下一步增加的中等收入人群比美国的国民人数都多。这么多的人要买好东西,它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新的消费需求,那么他对中国现在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呢?中国老百姓要买好东西,中国企业就必须要生产好东西,要生产好东西呢,这个“一带一路”呢就给我们的经济我们的产业、我们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带一路”就是增加进口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中国要买世界,要买世界的好东西。同时中国也要卖世界,把中国的优势、中国的产品卖到全球去,卖给“一带一路”的老百姓。

背景:长期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内陆地区开放程度仍然处在相对较低水平,“一带一路”规划将有力地带动中部和西部区域的开放。中国经济转型不仅仅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转型,而是包括西部和沿边地区在内的整体国家经济转型。“一带一路”规划有助于中国解决部分产能过剩问题,并且适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形成产业梯度和区域生产网络,促进新的雁型模式。

张燕生:在我们跟“一带一路”的朋友们座谈的时候,他们就讲,你们中国有很多东西你们都叫过剩,比如说你们的钢铁、你们的水泥、你们的玻璃、你们的电解铝,也就是一些重化产品你们中国叫严重过剩,你们的发电设备、工程设备、造船能力、很多的装备制造业也都是严重过剩。很多亚非拉的朋友就讲,你们所有的过剩东西都是我们需要的,你们严重过剩我们严重短缺,因此对这些产业,对这些产能都是互补的。因此在过剩的时候,这些产品是要淘汰的,但是实际上有很多的设备、很多的装备、很多的一些原材料它都是优质产能和优质资产。因此,它就对我们中国很多的行业来讲,这“一带一路”都是他们结构调整的的一个黄金时期,也就是这些企业可以把他们的产品、设备、技术、人才通过“一带一路”输送到沿线的各个国家。

我们说产品,比如这支笔,可能对消费者来讲,说你愿意花多少钱买这支笔,很多的消费者就讲我愿意花两块钱买这支笔,那么中国人生产这支笔卖给老百姓多少钱呢?往往是80美分。因此人们就讲说,中国制造中国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价廉物美,老百姓买了中国的这支笔以后,他的消费者剩余,一支笔就可以节约一块两毛钱,节约了一块两毛钱他可以买更多的东西,老百姓生活不就改善了吗?他的经济福利就得到改善。但是,我们过去像中国生产的价廉物美的笔和各种各样的产品绝大部分都出口到了美日欧,都是富国他们享受到了中国制造给它们带来的福利。那么下一步“一带一路”会把中国价廉物美的好商品卖到这些国家,要让当地一些低收入的阶层和普通的老百姓通过买中国制造的产品、设备、服务,他们可以更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实际上对于我们沿线国家的老百姓应当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不仅自身追求持续的经济发展,而且也要把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通过加强与周边新兴经济体的战略合作,促使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经济功能整合,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

张燕生: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做的就是怎么能够保证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产品是价廉物美而不是假冒伪劣。那么这样的话,就对于我们下一步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要求我们的下一步市场经济要用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管理来推动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就是怎么能够在“一带一路”中间呢,一个方面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你在这个当地发展的时候,发展你的商业、经济、项目的时候怎么能够关心当地的民生呢?当地很多的孩子上不起学,能不能够有一些职业教育在当地,把当地的人才开发出来,然后让他们进入到中国建设的工厂、项目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中间去;当地很多都是缺医少药,能不能企业在当地也建一些医院,能够帮助当地解决它的缺医少药;也包括当地由于落后,往往对环境、资源、能源都是破坏很大的,能不能够我们就坚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个绿色的,是个低碳的,是个节能减排的。那么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期待包容性发展,它是讲“一带一路”建设要给当地的老百姓创造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机会,也就是我们讲的老百姓要得到好处,得到实惠,能够脱贫、减贫。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它应当是一个科学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项目。

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实际上对我们来讲,也就是说它的这个沿线国家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是文化还是宗教还是政治制度还是发展程度还是市场化的水平,都是差异极大的。那么中国的五千年文明,我们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叫和而不同,也就是中国从来都是坚持一个和而不同,中国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政治制度,从来都是坚持一个非常包容、非常开放、非常多元的战略取向,这也是为什么五千年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一直到现代,它的文明从来没有间断过。我们未来35年的发展,都是开始从中国视野考虑问题,开始从全球视野来考虑问题。

我们在调查研究的时候,有一个很小的国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小国就是黎巴嫩。黎巴嫩这个国家也只有四百多万人口,但是它在这个世界和周边地区它有一千四百万人,黎巴嫩的朋友告诉我说,也就是说有20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离不开黎巴嫩人。我们在去年,我们中国的GDP超过了10万亿美金,10.3万亿,全世界能够超过10万亿美金GDP的国家只有两个,就是美国和中国。我们的研究也会发现,中国下一步将执行扩大内需的战略,既要增加中国老百姓收入和消费,又要增加中国对全球的进口,还要增加对全球的投资。它对全球的影响是什么呢?在202_年,它累积的进口将达到多少呢?将要达到17万亿美金。我们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有多少呢?1.2万亿美金。它对世界的贡献是什么呢?它将增加世界其他地方的就业,将增加700万新增的就业机会。也就是下一部中国的发展,它能造福于中国,造福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同时造福于世界。

背景:“一带一路”战略对缩短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有何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累了五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资本走出去有何推动作用?斯里兰卡和柬埔寨先后暂停与中国的合作项目,中国企业该如何规避投资风险?《世纪大讲堂》——“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正在播出。

主持人:感谢张燕生秘书长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演讲,那么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呢也会有问题向您进行交流,你们进行沟通,好吗?

观众1:张老师您好,是这样我想问一下,是“一带一路”为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机遇,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最近斯里兰卡就暂停了中国在科伦坡新建港口的项目投资,还有再往前一点,2月14号,柬埔寨的首相也说暂停与咱们中国的合作,也暂时不跟咱们一起,说也不干了,是这样,咱们中国现在的企业如果说到国外去投资做一些大的项目,怎么样在规避这方面的风险?

张燕生:我们会发现在同一个不长的时间段,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声音。一个声音就是我们现在遇到的像斯里兰卡、柬埔寨啊等等所出现的这些,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一些项目,目前就出现了像你刚才讲的,也包括像缅甸等等,出现了一些项目的停顿,或者是遇到了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这是一个目前我们所普遍看到的。那么另外一个声音呢也就是我们刚才讲到,就是说你会发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你会发现一些对这些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的能力更强的国家,像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却要积极踊跃地参加,而且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像欧盟对中国的“一带一路”都是非常积极地支持。

也就是怎么看,在一个不长的时间会出现这么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斯里兰卡跟中国是非常友好的,它生产的红茶和它生产的一些绿宝石和很多的方面,中国都是它很大的需求者。也就是说包括柬埔寨,柬埔寨跟中国,应当讲都是我们周边国家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也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那么它的共同特点呢,都是小国。小国在承受非经济压力和非经济的风险的时候,它的能力是比较弱的。因此这些小国停顿一下,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风物长宜放眼量”,你时间放的长一点,这些非经济的因素得到更好的管控,其实我相信无论斯里兰卡还是柬埔寨,我们的合作仍然会是非常好的。

观众2:张老师您好,我国推出这个就是“一带一路”这个思想,对于咱中国缩短中西部民生这块的差距还有城乡一体化建设这块有哪些影响?以及对咱中国现在的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水平这块有哪些影响?

张燕生:“一带一路”沿线的省市自治区绝大部分都是西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可以说在新35年“一带一路”是把我们中国的西北、西南,就是西部地区放在了新一轮,我叫高标准的改革、高水平的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和主要的战场。因此,这“一带一路”只要它能够见成效,一定西部地区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看看去年的中国的GDP,你能够看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增长已经降到了,平均降到了七点几,中部地区的GDP的增长率仍然还保持在八点几,西部地区去年202_年的GDP保持在10%以上。因此你可以看到,我们讲新常态,东部地区现在经济减速,但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仍然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去年从老百姓的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城里人的去年的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只有6.8%,但是农民是9.2%,农民工是9.8%。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年,城乡老百姓的差距已经从倍数,就是城里的人均收入是我们农村人的倍数,过去是3.33倍,去年已经下降到2.75倍。因此“一带一路”和西部开发,带动西部的开发这个时间只要拉得足够长,那么我们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我们西部地区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它就会明显的见效。

观众3:张老师您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撰文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积累了五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而中国直接对外投资大约只有五千多亿美元,我想了解的是,中国资本有多急需要走出去,而“一带一路”又能为它提供怎样的便利?谢谢。

张燕生:他是讲中国五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这个资产中间我们分四类,一类就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也好个人也好,他都到国外去建厂到国外建各种各样的一些机构,这叫直接投资。第二个我们就叫外汇储备资产,老百姓过日子家里总要存点钱,这个钱是压床板底下的,这个钱是不能用于消费的,也不能用于投资的,可是中国压床板的钱太多了。五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也就是这个压床板的钱有将近四万亿,也就是我带领我的团队在202_年当时我们估算出中国压床板的钱需要多少呢?只需要6000亿就够了,你现在3.84万亿,有太多的钱没有用于挣钱,没有用于消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那么我们就会涉及到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钱我们过去没有投资呢?十多年前我们在讨论和建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记得当时就有一个朋友,就跟我讲我们缺少人才,我们缺少企业,我们缺少经验,没做过,不知道水有多深,不知水有多浅,我们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民营企业最后到美国投资,后来失败了。过去十多年我们积累了很多钱,但是我们还没有培育出,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和用好管理好的能力和经验。

那么十多年过去了,到了今天也就是我们十多年前谈的时候谁都反对,今天你会发现这是机会到了,火候到了,阶段到了,我们的人才也多了,我们有条件的企业也多了,而且我们的经验也丰富了,因此这“一带一路”开始全面推进了。因此,也就是我们下一步新35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能够把这四万亿外汇储备和五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一步一步地由外汇储备资产变成非储备资产,由官方的储备资产变成非官方的外汇资产,然后用于走出去,用于“一带一路”建设。

主持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也已经和世界上67个国家、5各地区组建了72对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也已经将近有60个国家表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在构建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和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取得重大进展,相信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部推进,在合作共赢的道路上,中国将迎来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再一次感谢张秘书长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也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节目,也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下一期的《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

第三篇:“一带一路”与全球法律地图绘制

“一带一路”与全球法律地图绘制

一般认为,比较法学诞生于1900年的巴黎比较法大会,它是世界体系进入民族国家时代的产物。为了更好掌握现代世界法律体系,在充分了解各国法律制度差异性的基础上谋求协调,100多年来,比较法学绘制了种种世界法律地图,其中有三种法律地图至今仍发挥作用。传统比较法学绘制三种法律地图在全球化时代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传统比较法学所绘制的地图暴露出不同缺陷。第一,国别地图,即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绘制的世界法律地图。国别地图的假设是:(1)现代法律以民族国家法为代表,超国家法、次国家法和非国家法处于边缘地位;(2)国家法以官方法为主要代表,民间法居边缘地位;(3)现代法是民族国家主权者意志的体现,法律实证主义是主导思想;(4)国际法是主权者意志之间协议的产物,是民族国家法的延伸。根据以上假设,以国家领土为边界、以国家成员为对象、以国家主权为概念核心,形成了一幅与民族国家格局高度重合的世界法律地图。这一法律地图的优势在于精细、明确、实用,劣势在于琐碎、僵化和层次单一;它可帮助了解沿线国家法律的基本状况,但由于无法体现掩藏在民族国家内部的非实证主义法律因素,无法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新变化。第二,法系地图,即以各国法律体系的“历史传统与源流关系”为标准绘制的世界法律地图。自威格摩尔以来,先后形成了种种不同的法系地图,其中影响较大的绘制者有法国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和德国比较法学家茨威格特和克茨等。法系地图的假设是:(1)以历史与文化为深层标准,而非仅着眼于民族国家;(2)强调不同国家法律制度间的共通因素;(3)一般采取功能比较方法,认为不同法系制度安排之间具有功能可比性;(4)突破传统概念比较及背后的法实证主义方法论,受社会法范式影响较大。这种法律地图绘制模式的问题在于:(1)传统法系地图过于偏重英美、欧陆两大法系,对印度、伊斯兰和中国等非西方法系研究不足,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多是非西方国家;(2)传统法系的划分标准多样,法技术、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等尺度混合在一起,使法系地图实际上是多重地图的叠加;(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混合了多种法系的法律制度,即混合法系。第三,“霸权”地图,即依据现代世界体系所形成的经济分工和权力格局,将世界分为中心—边缘而形成法律地图。这种世界法律地图将世界分为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部分。中心区是指在世界体系中居霸权或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边缘区则是指处于边缘的国家和地区,半边缘区处于以上两者之间。中心区国家往往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法律输出较为频繁,注重在金融、知识产权等国际分工前沿领域的法律布局,是法律学术和法学教育的中心。与此相应,半边缘区和边缘区国家的法律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相应递减。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重绘世界法律地图据统计,目前“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达60余个,跨越世界大部分地区,穿越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儒家等多种文明传统。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回到比较法研究的起点,结合国家的实际需要,着手寻找重绘世界法律地图的途径。第一,在总体上,应充分发挥法系地图的优势,在克服其缺陷的基础上用于“一带一路”法律地图的绘制。为了更好发挥法系地图的长处,应采取乌戈·马太等比较法学家推荐的复分法,从三个维度来对“一带一路”上的法系进行划分。第一个维度是文化传统,可分为西方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第二个维度是法律渊源、分类和推理技巧,可突出强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第三个维度为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可分为社会主义法系与资本主义法系。在具体操作中,根据研究角度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法系划分方式。第二,在部门法方面,可根据部门法的各自特点,兼采法系地图与国别地图。一般来讲,法系地图和国别地图仅仅提供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总体面貌,但具体到部门法问题上,则情况千差万别。有的部门法,如商法现代化程度较高,趋同趋势明显,可简单划分;有的部门法,如婚姻家庭法,则可能与各国各地的风俗习惯关系密切,故而差异较大,需要精细归类;有的部门法,如知识产权法,受国际化影响较大,其分类乃依据所加入的不同公约而定。在这方面,菲利普·伍德的“金融法的世界地图”是可供参照的实例,可依据各部门法的实际情况,绘制出切实、可用的法律地图。第三,法律地图绘制应考虑全球化发展趋势。全球化进程正在给1648年以来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造成越来越巨大的冲击,传统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法律地图绘制模式已不敷使用。英国比较法学家威廉·推宁建议,将世界法律分为全球、国际、区域、跨国、社区间、地区性国家、亚国家和非国家七个层级,并从这些层级法律的交互性影响中讨论法律的发展变化。这一意见可以为我们所用。第四,法律地图绘制应兼容静态结构和动态变迁。意大利比较法学家萨科提出的法律共振峰理论借鉴语音学的隐喻,认为法律体系是不同法律构成因素之间共振的混响,提出了兼容静态比较与动态观察的一种方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必然面对目标国家内外部多种法律构成因素之间的互动,如何注意到这些问题,是中国比较法学理论和实践面临的重要任务。(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

第四篇:一带一路”:具有全球影响的大战略

一带一路”:具有全球影响的大战略

过去半年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围绕中国经济关注的重点。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两个“一”组成的新名词,被认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2.0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大战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一带一路”

202_年9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倡议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月后,习近平访问东盟,提出要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总原则是,围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展开,中国与欧亚国家加强协商制定合作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等。

而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新领导人秉承了古丝绸之路的友好理念,提出“2+7”合作框架,要打造一条新路。它强调加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的联系,打造一个由港口城市构成的网络。

“„一带一路‟被提到战略高度,这实际上是中国全面开放战略的需要。”国家发改委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两大洲的纽带,中国东部沿海连接着太平洋,一直向西越过中亚到达欧洲,因此又是两大洋的纽带。而海上丝绸之路,从东亚到南亚,则连接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有国外专家表示,中国正在经历“邓小平时代2.0版”。对于通过大胆创新的方式调整全球姿态,中国的新领导班子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而其中关键的要素就是通过对外合作打造一个经济体系。复兴一陆一海这两条古老的“丝绸之路”无疑就体现了这种创新手段。

“一带一路”既使中国形成东西联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也可能成为亚洲整体振兴的两大翅膀,有利于改善区域内和有关国家的经济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内陆国家和各国边远地区的开发,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助于连接东亚、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更远的欧亚地区。地缘政治考量

但是,仅仅从经济角度阐释“一带一路”显然不够。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当前,美国正在主导推动新一轮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为代表的国际区域贸易安排:一方面试图淡化世贸组织和APEC等现有贸易机制的作用,同时有意无意将中国排除在外。建设“一带一路”,正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主动应对之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翟崑对媒体表示,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成立起来之后,意识到中国需要一种新的周边战略,“一带一路”实际上是中国领导人在对周边国家密集出访后所提出的一系列设想的总结。

1919年,英国地理学家和地缘政治家哈尔福德·约翰·麦金德在他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论断,即“谁控制了东欧,谁便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便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便控制了整个世界。”他所重视的心脏地带,则正是古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包括现在的中亚和西亚。从地缘政治平衡的角度来看,中亚近年来一直是美国与俄罗斯角力的重要区域之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有效增强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话语权;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来看,丝路沿线地带本身就是中国能源的主要陆路大通道和供给地之一,有助于中国能源供给渠道多元化,减轻海上进口压力。

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旨在通过建立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来再平衡全球力量。这两个地区在历史上就代表着在俄罗斯和美国以外的另一种力量。这种制衡性的战略着眼于长期合作所带来的利益。伴随着俄罗斯在中欧的扩张性战略与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中欧合作轴心潜在地再平衡了全球势力版图。在东南亚地区,由于领土问题,中国与若干国家关系不睦。借助复兴“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国领导人意图为周边外交政策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缓解紧张气氛。中国领导人想重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承诺,强调强大的中国将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友好的力量,为亚洲和世界提供发展机遇,而不是构成威胁。

因此,“海上丝绸之路”更重要的是,它致力于提高中国的地缘战略地位,将对地区稳定与全球和平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习近平提出,争取使202_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海上丝绸之路”将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联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不仅能够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这与正在力图通过加快实现一体化以提高其影响力的东盟战略利益是相符的。从地域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有望覆盖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并与中国此前提出的建立“中缅孟印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等战略构想连为一体,极大地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也有利于促进中国自身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加大对外开放,从而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顺利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切都说明,“一带一路”的建设,无疑将增强中国和相关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并将给中国带来地缘政治利益。

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断接纳世界,参与世界游戏规则的30年。而今,中国不但需要接纳国际规则,同时也更需要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的声音。“一带一路”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翟崑表示,“„一带一路‟可以被看作中国新一轮比较有形的对外开放与发展。中国以前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参与国际政治经济规则,让国际力量走进来。而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则是主动去主导,让中国力量走出去。”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铺开,中国将以更加开拓进取的方式向四周辐射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红利。翟崑表示,“一带一路”最终要形成的,可能是一种能够带动地区发展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不单单是经济的同样也是安全的,亚信会议就是寻求安全模式的一个重要舞台。接着,还有博鳌论坛以及APEC峰会,这都是“中国模式”得以形成的重要舞台。

第五篇: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十条举措

“走出去”纳税人涉税事项提示

(一)准确填报境外所得

“走出去”企业如在202_取得境外所得的,应当在申报时选择填报A108000、A108010、A108020、A108030表。同时,如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_年第38号第二条要求的,应附报与境外所得相关的资料信息,包括《受控外国企业信息报告表》、受控外国企业按照中国会计制度编报的独立财务报表。需享受境外所得税抵免的,还应按照财税〔202_〕125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_年第1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_年第70号、沪国税函〔202_〕3号等文件规定按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境内外所得发生共同支出的分配、税收饶让抵免应纳税额、简易办法计算抵免额等不同事项分别向管理所报送相关资料。

(二)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

202_年6月,税务总局国际司起草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国别报告和同期资料报送进行规范:

(1)国别报告的申报主体

《公告》规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居民企业,应当在报送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时,填报国别报告:

1、该居民企业为跨国企业集团的最终控股企业,且其上一会计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各类收入金额合计超过55亿元。

最终控股企业是指能够合并其所属跨国企业集团所有成员实体财务报表的,且不能被其他企业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

成员实体应当包括:(1)实际已被纳入跨国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任一实体;(2)跨国企业集团持有该实体股权且按公开证券市场交易要求应被纳入但实际未被纳入跨国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任一实体;(3)仅由于业务规模或者重要性程度而未被纳入跨国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任一实体;(4)独立核算并编制财务报表的常设机构。

2、该居民企业被跨国企业集团指定为国别报告的报送企业。

(2)国别报告填报表单

国别报告是企业关联业务往来申报的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国别报告-所得、税收和业务活动国别分布表》《国别报告-所得、税收和业务活动国别分布表(英文)》《国别报告-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名单》《国别报告-跨国企业集团成员实体名单(英文)》《国别报告-附加说明表》以及《国别报告-附加说明表(英文)》,共6张表。

(3)同期资料

《公告》规定,同期资料分为三种文档,分别是主体文档、本地文档和特殊事项文档。“走出去”企业如果满足准备同期资料的条件,则应当准备同期资料。

(三)国际税收征管合作

我国目前开展的国际税收征管合作主要是情报交换。我国于202_年8月27日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于202_年7月1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已自202_年1月1日起执行。

通过在《公约》和双边税收协定(安排)框架下开展情报交换,我国与国外税务部门信息沟通渠道更加畅通,有助于各国就跨境纳税人的涉税问题进行协调,做出一致的判定与处理,帮助纳税人快速解决税收争端,减轻纳税人遵从负担,有利于防止和消除纳税人的国际重复征税,有利于“走出去”企业的发展。

两国税务部门之间开展情报交换不会对跨境纳税人造成双重征税,也不会增加纳税人本应履行的纳税义务,不会带来额外的税收负担。但是,对于故意隐瞒收入、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税务部门可根据其他国家(地区)提供的情报线索,核实纳税人是否如实申报纳税。建议跨境纳税人严格遵守所在国(地区)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纳税义务,防范税务风险以及其他法律风险,在合法、守法的情况下,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服务一带一路∣中远海运全球码头已达48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