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科院协同创新
中科院集成优质科教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组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 2011-09-29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会上致辞。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同时揭牌,中国科大、合肥研究院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了双岗双聘。此举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的科教结合工作迈入集成优质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崭新阶段。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
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
詹文龙主持仪式
白春礼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界肩负着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跨越的历史重任。当前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努力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力量,促进各部分间的融合,从而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形成一个完整链条,成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是新形势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此次成立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中科院在长期践行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寓教于研”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依托一流科学家团队、国际前沿科研项目、国家级科学与工程平台以及野外台站网络,构筑全国科教结合协同创新联盟的又一重要探索。这一探索之所以在合肥率先实施,是因为这里科教资源丰富、大科学平台集聚、科教结合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利条件。
合肥物质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党委书记匡光力,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为“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揭牌
科技部基础司巡视员张国成,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李婷、基础局局长刘鸣华为“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揭牌
中科院人教局局长李和风宣读中国科大、合肥物质研究院互聘教授、研究员的聘任决定
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双岗双聘
中科院长期坚持探索科教结合的体制与机制,与不同类型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通过合作共建法人研究机构的形式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强强联合共同组建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挥平台和项目优势与北京大学天文系共建了“天体物理中心”,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了“华罗庚数学班”,目的就是加强中科院与高校在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近年来,中科院每年接受全国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来研究所做科研实习、毕业论文、暑期研修5000余人,高校人员在研究所担任兼职教师600多人,院属单位科技人员到高校授课、讲学约700人。
中科院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核心、以研究所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树立起“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理念,创造出一系列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院数学学院,通过领导互任、教师互聘、教学同担和科研共享,实现数学学科的“全程设计、分段实施、学以致用、贯穿到底”,不仅充分利用科研、教育资源,体现了具有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特色的“两段式”教学模式,而且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创新。
2009年,中科院成立“科教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面指导全院科教结合工作;同时设立科技英才班、联合共建项目、特聘教师岗位项目、研究生公共教学实验平台等四类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采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对院属各单位发展前景良好、特色突出的科教结合项目进行支持。截至2011年9月,支持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共计36项,覆盖中国科大、中科院研究生院22个主要院系和中科院33个研究所。
白春礼强调,加强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教研结合、研教互动和科学、教育本质的开放性及资源的共享性,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是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新时期将全面实施“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按照“开放兴院”战略的要求,打破行业、部门与学科壁垒,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优质科教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进一步发扬“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实现科教资源配置最优化,努力发挥中科院创新引领的“火车头”作用。
白春礼特别强调,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一个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面向国内外用户群开放共享的物质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试验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单元。他希望该中心作为中科院新时期“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试验田,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经验、出示范。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联合汇报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他说,一直以来,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今年4月双方举行专题会谈,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教结合的会谈纪要》,就建立科教一体的联合科研机构达成共识,并在夏季院党组扩大会议上汇报了建设科教结合的共同体的规划,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侯建国介绍了双方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工作的目标、合作方式、建设措施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中心”,即面向未来信息、能源、基础交叉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国际一流、开放协作的世界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一个试点”,即探索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和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国家科教结合改革试点和国立科研机构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在合作方式上,双方采用一校多所多学科形式,建设科教一体的联合机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既是中科院的科研机构,又是中国科大研究生培养机构;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充分发挥大学教学科研资源丰富、研究所前沿平台与人才的优势,将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期充分释放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致辞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致辞中表示,合肥研究院和中国科大开展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科教结合创新试点,这是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对我们的莫大信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相信在院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努力,定会开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研学共赢的新局面,实现建设国际著名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优势,拥有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在内的500多名高水平教授、研究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加速器、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和遥感辐射定标实验场、建设中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一批大型综合科研平台,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大气环境监测、磁约束核聚变、材料物理与纳米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揭牌仪式现场
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联合共建方面有良好基础和成功先例,如2009年共建的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当时被聘为学院院长、中国科大教授的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元熙院士,在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仪式上作为双聘教授代表发言。万元熙表示,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及时成立核学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科大“院所结合,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强强联合、强强互补,已在重大任务承担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迅速发挥良好效果,成为我国裂变核电、核聚变、加速器和核科学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学府之一。他相信,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此次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必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做了更多重大贡献。
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将致力于建成世界级物质科学技术中心,聚合与培育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量子信息与先进核聚变能等领域的世界科学前沿,并在大气环境监测、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和新材料研制等领域服务区域与国家发展需求,在语音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培育并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中心将在能源与环境、生命与医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完善和新建相关创新单元和大科学装置。中心还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在成果与专利共享、人员双岗双聘、平台与资源开放共用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基础科学局、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有关领导,中国科大各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各研究所和共建单位师生代表出席了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成功举行
作者:彭苏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2011-10-26 关键词: 浏览次数:279
|<< << 1 2 >> >>|
10月17日,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在珞珈山庄二会议室成功举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刘洪江、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平湘到会揭牌并讲话,揭牌仪式暨座谈会由我校科协办公室主任佟书华主持。
刘洪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协工作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由武汉大学科协牵头成立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旨在打破各学会长期独立运行,长期“封闭”、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探索推动学会间交流、合作,是对“协同创新”理念的重要实践,也为全省学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希望各省级学会、协会借联盟成立之契机,精心组织,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李平湘常务副院长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联盟的成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应了“协同创新”的要求,工作大有可为。当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员对企业实际需求不了解等现实问题,校科协及联盟、学会应在组织协调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相互交流,加深了解,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多下功夫,学会可以紧密联系各学科的平台建设,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开展工作,开拓学会、协会工作的新思路。
会上,各位代表就如何开展好联盟及学会工作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经验及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学会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协同合作,优势互补,真正发挥学会、协会在科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佟书华主任对联盟成立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希望各学会今后多通过联盟来组织活动。
湖北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石萍、丁惠萍,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协代表,挂靠武汉大学的14个学会、协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构建协同创新联盟 力促区校科学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副主席连辑、矿大(北京)校长乔建永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
发布时间:2011-10-10 07:55
本报讯
9月的草原大地,阳光和煦,硕果累累。9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包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副校长姜耀东,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财务总监刘德华、副总经理孙春江,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徐凤君厅长、马强副厅长,人社厅王顺副厅长、科技厅云涛副巡视员,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徐凤君主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在战略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同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科技大学签署校企、校校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构建协同创新联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是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强区”战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促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品牌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及区位优势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优势有效对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紧密的人才与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开发项目、产学研结合、共建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合力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合力提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建设。
按照协议,将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院士工作站,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联合科技攻关,提供人才支持。共同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学院,更好、更快、更多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能源教育科技新平台,全面促进内蒙古能源经济快速发展。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学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在讲话中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已有百年积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实力,为我国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内蒙古已受益匪浅。
连辑认为,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起支撑作用的是工业,工业的主体是能源,能源的主体是煤炭,已成为富煤大省,但仍有很多制约条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开展引智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内蒙古科学发展。
连辑表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区校合作进入全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建立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把合作切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拓展到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要充分发挥区校各自优势,实现双赢和多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对内蒙古自治区、山东能源集团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发展历程和现状。他说,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矿业和安全特色不动摇,始终坚持依托煤炭主体发展,并积极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与煤炭母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全国70余家能源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
乔建永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稀土、矿业等学科优势明显。山东能源集团矿产资源丰富,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开展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彼此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各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乔建永相(下转第3版)
-----------------转版-----------------
(上接第1版)信,此次战略合作联盟的组建,必将对我们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期待大家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力争成为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典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科技事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发表讲话,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情况,表示愿意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讲话,欢迎各级领导莅临学校,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状况。他表示,要以这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深度合作,促进两校的共同发展。
随后,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连辑副主席与乔建永校长签署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
乔建永校长还与卜昌森董事长签署了《山东能源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书》。乔建永校长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合作共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议书》。
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连辑副主席、马强副厅长、李保卫校长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签约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还向连辑副主席、卜昌森董事长颁发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兼职教授聘书,彭苏萍院士受聘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出席签约仪式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包头市政府有关领导,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办事处主任邸建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规划处处长范中启、党委宣传部部长董会泽、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赵亮、校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康帼姝等。
签约仪式前,还举行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
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人:孙海瑞 供稿人:科学技术处 阅读次数:286 发布日期:2011-10-25
------------------
10月25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认定第一批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的通知”,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此次认定工作是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辽政发[2011]17号),整合省内高校优质科技资源为我省产业集群提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协同创新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经省内高校申报,辽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评议并充分征求相关产业集群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意见,共认定10个前期对接合作基础好、未来对接合作潜力大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与7个产业集群深入开展对接合作。辽宁省教育厅将通过各种科技专项计划择优支持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以此推进协同创新。
通知指出:各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按照本中心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相关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各依托高校要积极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对接合作创造条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为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2018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
考试时间:2018-02-28 08:56-2018-02-28 09:05 93分
o o o o o o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协同创新管理的困难的是()。(单选题3分)A.价值观的统一 B.文化的冲突 C.地域整合 D.利益的统一
2.11115444(单选题3分)A.456789.0 B.789797.0
得分:3分
得分:3分
3.提升协同创新的基本方针是增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深度,号召跨国界、跨区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努力实现构建成()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o A.跨国界、跨学科、跨地区 B.多学科、多功能、高级别 C.大开放、大合作、大协同 D.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
4.协同创新政策的本质目标是()。(单选题3分)A.促进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
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B.建立健全鼓励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的法律制度
C.加强协同创新的外在环境建设,努力建设一种公平、公正的创新合作环境 D.克服协同创新系统的缺陷,从而更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5.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3分)A.缺乏好的创意和科技能力 B.创新的过程存在问题 C.缺乏优秀的高科技人才 D.重视程度不够
6.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创新等级排名上,我国被列为()。(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o o o o A.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B.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C.以效率驱动发展的第三等级国家 D.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等级国家
7.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o A.2020.0 B.2025.0 C.2030.0 D.2035.0 8.创新的主体是()。(单选题3分)A.个人
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o o o o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机构
9.大学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是()。(单选题3分)A.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B.降低科研风险,实现风险分担
C.获得经济收益,促进组织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D.实现共同利益,将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MIT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进过程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3分
A.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 B.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 C.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 D.大学技术转让与专利许可-利用知识创建新的公司-产业咨询融入学术系统
11.我国现有的创新组织虽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存在着()等问题,影响了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的后劲。(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o o o o A.规模过大 B.学科单一 C.综合度低
D.公益性目标不显著
12.MIT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新发展模式的代表,对我国的启示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导向应该与建设创业型大学联系起来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B.根据知识形态的变化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导向的不同模式 C.富有特色的专利政策体系和下放大学的自主权 D.多异质性主体的参与
13.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中,政府的作用是()。(多选题4分)A.调节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限制 B.解决协同创新信息缺陷问题 C.解决知识基础与商业需求不适应 D.充当“宽容的顾客”的角色
14.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体系包含()。(多选题4分)A.财政政策 B.税收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15.产学研制度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问题是()。(多选题4分)A.产学研功能混乱 B.产学研合作的层次较低 C.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 D.产学研资源不足
16.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是()。(多选题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0分
A.由紧密型向松散型过渡,即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B.由获取资源为主的产学研向面向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迈进 C.在合作形式上向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战略联盟方向发展 o o o o o o o o o D.基于技术特性和知识特征的区分将成为合作模式的决定因素 17.产学研合作具有()。(多选题4分)A.高不确定性 B.高风险性
C.合作的高交易成本性
D.合作双方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
18.我国协同创新的现状是()。(多选题4分)A.研发与创新资源分散 B.创新系统封闭
C.尚未建立大协同的机制和体制 D.企业之间多进行研发合作
19.根据我国国情与发展的现实环境,我国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多选题4分)得分:4分
得分:4分 得分:4分
o o o o o o o o A.搭建支撑学科、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 B.优化协同创新平台的战略布局 C.建立协同创新校企交互的联动机制
D.拓展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多途径的融资渠道 20.协同创新的意义在于()。(多选题4分)A.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B.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C.保持我国经济的持久繁荣、科技的进步 D.人才的高端培养
得分:4分 21.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判断题3分)分:3分
得o o 正确 错误
22.协同创新平台是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最重要载体。(判断题3分)分
得分:3o o 正确 错误
23.协同创新已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成为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4.从20世纪初开始,MIT慢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联盟的基本模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所创业型大学。(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5.协同创新的过程涉及多利益主体的参与与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制度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制度与规范保障。(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6.产学研合作并不存在知识来源与知识应用分离的组织、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7.加强协同创新,就要强调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还要加快建立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8.当前,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潜力虽小,但专利结构优良。(判断题3分)分
得分:0o o 正确 错误
29.协同创新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用政府行为来弥补因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30.一个国家,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会失去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第三篇:分享经验协同创新
分享经验 协同创新 ——首届中国管理学学术期刊年会综述
2014年07月01日 09:42 来源:《南开管理评论》(津)2013年6期 作者:周轩/徐绘君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45
2013年9月7~8日,由《南开管理评论》编辑部和南开大学商学院发起主办的“首届中国管理学学术期刊年会”成功举办。《南开管理评论》在国内同行中首倡“年会”的目的,在于密切国内外优秀管理期刊之间的沟通,加强国内外重点学术机构与专家的联系,推动期刊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打造国内高端管理学术协同创新平台,为中国管理学术事业和管理实践的发展服务。“年会”得到了众多同行、相关学术机构及领导的支持(参看表1),包括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等国际知名期刊,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美国David出版公司等国际出版机构,南京大学CSSCI、北京大学核心等期刊评价单位,《管理世界》、《管理科学》、《管理学报》等近20家国内管理学学术期刊,《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等五家国内实践类管理期刊,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以及《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共计50余位嘉宾出席了“年会”。与会代表围绕学术前沿、办刊方向、研究方法、国际化发展、团队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与参会作者、读者进行了深入互动,达成了将“年会”办成中国管理学界品牌会议和组织的共识。
一、管理学学术期刊国际化:学术自信与编辑规范
无论对于管理学者的需求,还是对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加快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步伐无疑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年会”组办方邀请到APJM、JIBS资深编辑Klaus E.Meyer教授,CG资深编辑陈靖涵教授,以及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和美国David出版公司两家国际出版机构,共同分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办刊经验,探索扩大中国管理学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新途径。Meyer教授指出,在管理学领域,中国学者的研究很少能被世界关注,并且“能找到一个可以给出非常详细、高质量的论文评审意见的中国学者非常困难”,因此他认为,“亚洲管理学的研究需要更多的自信”。所谓自信,是指中国学者应该找到学术上十分相关的、在本土情境下十分重要的现象以及必须建立理论与情境的有效联系。他还从文化传播角度阐释了中国管理学的国际化:当前国际期刊的文章更多从西方哲学体系衍生而来,东方文化体系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掘,因此研究本土问题,将中国实践中有趣的现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到国际学术舞台,发掘中国本土思维模式和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力量,必然是一条大有可为的途径。
陈靖涵教授则更多地从期刊编辑流程细节入手,详细说明了国际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第一,格外注重编审人员对稿件的评价,可以说评审意见就是期刊的生命线。主编每年会给外审和编辑打分,依据就是评价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建设性。第二,规范的内容摘要要求。CG规定文章摘要必须遵循严格的模式,要求在500字内覆盖研究问题、研究发现、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等几个方面的条目。第三,强调稿件评审过程中期刊与作者的互动,经过多轮深入修改,切实提升文章水平并让作者获益。第四,管理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期待新的理论创新。她认为委托代理理论本身就有很大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应该尝试用其它甚至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不局限于经济、管理)来开展研究,“这是一个典型的方向”。第五,可堪借鉴的稿件处理准则(参看表2)。
二、国内管理学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取向与中国经验
针对中国管理学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管理世界》编委会副主任蒋东生教授认为:“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问题,单从期刊编辑角度而言,其实就是学术规范化。”谈到国内管理学学术期刊发展道路,他指出应遵循两条原则:第一,学术规范化。“要认认真真地、不厌其烦地走规范化道路”。第二,专业化发展。聚焦一个有宽度、有厚度的学术方向,“只要做到一个学科的第一,就是A类”,专业抢占尘埃落定之时亦是管理学期刊格局稳定之时。《营销科学学报》主编符国群教授谈了该刊的成长经验,认为它是学术同仁联合办刊的成功之作,刊物让参与者真实获益;依靠学者、制度办刊,编委必须参与期刊要求的一定数量的会议、投稿和审稿,否则淘汰;凝聚一批圈内学者,打造学术共同体,通过学术联合会议和博士生论坛等活动来兴刊、强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版)》执行主编韩树杰则从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和学术品质角度做了阐述。
说到中国经验,大家认为尽管中文管理学期刊受到了外文期刊的激烈竞争,优秀稿源分流严重,但中文期刊决不会消失,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中国问题需要解决。英国Emerald出版集团长期专注于经济管理类期刊的出版,并先后推出《南开管理评论》和《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等期刊的国际版,公司代表赵孟元表示参加“年会”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试图与国内同仁建立起初步联系,“力争可以把中国一些好的研究输出国门”。《管理学报》常设“管理学在中国”、“争鸣与反思”等栏目,重视中国情境下的案例研究。《北大商业评论》社长赵士勇先生则希望把中国管理学的科研成果用通俗的方式传递给社会,希望中生代学者肩负起更多中国管理学思想传播和思想提炼方面的责任。
三、学术评价机制的全面与客观:现实核心与理想边缘
期刊评价事业在中国方兴未艾,其于学者事关学术成果的评价与传播,于期刊甚至事关生存和发展大计。这一问题在“年会”期刊研讨环节得到了热烈的讨论、客观的分析和积极的回应。《管理学家》主编慕云五先生谈到了创刊、办刊的艰辛,实践类管理期刊的边缘化境地让他呼吁“评价机构能不能也把实践应用类期刊(因为中国实践类管理学期刊已有一定之规模)纳入评价范围”,从而能有更多更好的学者下功夫地给他们提供文章。
代表们结合他的发言,对比《哈佛商业评论》的学术地位,展开了一些对话和反思:严格的学术评价是对学术成果的价值评价;应该更多地从原始内容而不仅是引用指标出发;定性和定量评价必须结合起来才更加公正。此外,还应该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实践类管理期刊的评价机制。蒋东生认为学术评价长期看应该由专家决定而不是由期刊评价指标决定。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教授指出中国目前存在“以刊代评”现象,在学术评价和个人利益捆绑的背景下,CSSCI本身固有缺陷被评价体系放大后造成很多问题。他警告“不要把SSCI、CSSCI同学术价值等同起来,不要把高水平期刊和高水平论文等同起来,不要把高引用和高水平等同起来,不要把影响力和创新力等同起来,不要把来源期刊筛选标准和科研评价标准等同起来”。评价本身是多元的,工具、方法和标准也应是多元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室蔡蓉华研究员强调,期刊评价只是参考、只是评价学术成果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要多宣传这样的观点”。然而,对学术期刊而言,期刊评价的“指挥棒”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历经艰辛坎坷,仍在奋发图强。CSSCI、中文核心都是我们必须看重的。”有代表不无无奈地说出了很多期刊的心声。
四、学术成长的思维要领和技术细节:编读往来与可行路径
“年会”举行期间,正值第七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同期召开,为充分发挥管理学期刊团体的集聚效应,大会专门设置了“编辑期刊与学者交流恳谈会”,各期刊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并详细回答了学者的问题。
青年学者成长是互动环节的一个重要议题,多家学术期刊表示以促进年轻学者成长为重要使命,实践类期刊则高度欢迎青年学者发表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独到见解。《管理科学》、《外国经济及管理》、《系统工程》等期刊鼓励青年学者大胆创新,积极采用学科交叉方法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学者统计,一些大家最初的想法和思想成果并未发在很好的期刊上”。在目前中国管理学研究注重实证研究的倾向下,一些着意淡化实证、突出文献综述和评论文章的学术期刊在稿源及水准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国际上如AMR等期刊的综述、评论,很多由资深学者和大家主笔,而国内却多由博士生完成,因此并不能保证理论提炼的系统性和前沿性。此类期刊大多只能通过与知名学者的团队建立和保持长期联系来邀约文章、保证质量,并表示会尝试选用带实证的综述和评论。
编读之间还就论文长度的上限和底线、单独发表与联名发表、现阶段学术规范与学术思想创新、纸质期刊与数据库同步、版面容量与审稿周期等具体问题开展了交流。概言之,在管理学研究日趋规范的格局下,期刊更青睐质量上乘、篇幅适中、研究规范和观点新颖的文章。为此,很多期刊也在不断更新投稿要求,如《管理评论》最近规定“近五年引文不得少于引文总量的30%”。
五、“年会”的价值与可持续问题:同仁共识与后续实践
中国管理学期刊需要一个能把期刊同仁聚在一起的“年会”或联盟性质的组织,这在本届“年会”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经过深入研讨,与会代表高度肯定了“年会”的价值:第一,这是一个平台,承载中国管理学学术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成果,不断促进管理学学术期刊编辑、学者、读者等各个层面的交流和互动,引导期刊专业化发展、国际化发展和健康发展,并为期刊提供稿源推荐、评审分享、培训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导;第二,这是一套机制,致力于推动中国管理学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水准的提升,从根源上扼杀一稿多投、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第三,这是一股力量,在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特征初现端倪的今天,“年会”有利于增强管理学学术期刊的整体对外影响力和谈判力;第四,这是一个桥头堡,以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管理学界声音为己任,积极推动中国管理学学术创新成果与国际对接;第五,这是一个磁场,凝聚中国管理共识,荟萃管理理论创见,助推时代管理实践课题和新知发掘,见证新生代学者成长。
会议期间,多家期刊表达了承办后续“年会”的愿望。《南开管理评论》主编李维安教授表示将会进一步加强与各期刊的协商,争取尽早完善“年会”在制度建设、组织构建、议题设置等有关后续运行方案。^
第四篇: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在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发言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
(2012年5月7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育部、财政部认真贯彻讲话精神,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我们认为,实施“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将对高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要抓住契机大力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在这里,谈三点认识:
一、实施“2011计划”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需要
胡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推动协同创新,核心目的就是通过内涵发展的方式,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协同创新不同于过去主要关注技术创新,更注重组织制度创新,特别是要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制度保证。同时也为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即通过协作和大联合,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二、实施“2011计划”要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协同创新,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清华建校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牢牢坚持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明确了“顶天、立地、树人”科研宗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了多种协同创新模式。一是校企协同创新。1995年我校建立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国内外成员单位近100个;累计与企业建立联合研究机构90多个。高温气冷堆国家重大专项、大型集装箱检 查系统都是其中的成功案例。
二是校地协同创新。我校与深圳、北京、河北、浙江等地政府共建了4个研究院,依托苏州、无锡市新建2个研究院。例如深圳研究院累计获授权专利100多项,孵化企业600多家、2010年产值达260多亿元,创造了“四不像”等经验。
三是大学间协同创新。我校以主持国家重大项目为契机,吸引兄弟高校参与。例如,与北京大学共建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进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到目前已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发表论文160篇,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四是国际协同创新。我校与很多大型跨国企业、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联盟,2009年与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组建低碳能源大学联盟,应对气候变化。
我校实践表明:第一,成功的协同创新要能够推动人才培养从单一的专业化向多样化系统化发展,促进多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成长。第二,成功的协同创新依赖于高校作为非市场利益主体的纽带作用和学术引领作用。例如,我校最近成立燃气轮机与煤气化国家工程中心,吸引了国内多家燃气轮机制造企业参加。第三,成功的协同创新不能以短期效益为目的,要全过程、全方位、长时期、整体性地加以推进。我校很多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成果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第四,成功的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核心作用,形成自主自愿的结合与协同,在竞争中协同、在协同中竞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创造性。
三、实施“2011计划”要加强政策引导、切实落到实处
实施“2011计划”的核心是大力推进高校自身的改革。面对新形势,我校确立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动学科、教学、科研、资源配置、行政管理等6项综合改革,通过协同创新促进学科交叉和团队建设,释放学术活力,大力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此,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要充分认识到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要突破现有的各层面的科研和人才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两个脱节”的问题。
二要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集聚和协同作用,打破学科、单位、区域界限,以学术而非行政为纽带,释放和激发学术活力,形成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三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自下而上推进,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质量优于名额配置,加大培育过程和范围,分阶段建设。我们相信,在教育部、财政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实施“2011计划”必将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第五篇: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
2014年05月05日 10:38 来源:教育部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人人网
为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根据《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中四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即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A类)、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B类)、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C类)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D类)的认定。
第二条认定工作坚持开放、择优的原则,高等学校须在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才能具备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资格。
第三条认定工作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宁缺毋滥,支持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和取得明显培育成效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四条认定工作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强化跨学科、跨领域的成效认定方式,广泛邀请社会各方面专家参与认定,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统筹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海外机构的知名学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等组成。
第七条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对“2011计划”发展战略、计划目标、阶段任务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与建议;(二)对通过会议答辩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综合咨询,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建议名单;(三)参与评估验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并对“2011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承担“2011计划”领导小组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八条发挥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作用,推荐专家进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参与发展规划制订,论证提出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的新方向、新领域等。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分为形式审查、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综合咨询和领导小组审定五个环节。第十条形式审查。由“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报书和相关证明材料的齐备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申报资格等进行综合审查。
第十一条专家初审。按照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类型,组织专家对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认定材料进行集中审议或通讯评审。初审专家原则上从专家库中选取,包括学术、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专家,重点审查协同创新中心的重大需求和协同创新需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落实情况、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运行状况与已有基础、机制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与操作效果等。根据专家初审结果,确定进入下一环节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十二条会议答辩。分为集中答辩和现场考察两阶段进行。按照不同协同创新类型,对通过专家初审的协同创新中心分组进行集中答辩审议。参审专家原则上从专家库中选取,包括学术、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专家。专家组通过审阅资料、听取汇报、质疑答辩和充分讨论,围绕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与任务、运行管理和机制体制改革实施成效等,重点审核协同创新中心重大协同创新任务落实与执行、人员评聘与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创建、资源汇聚与利用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择优确定各组的推荐名单。
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推荐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现场考察。考察专家原则上从集中答辩的每组专家中产生,由学术、管理、财务等方面专家组成。以牵头申报高校为重点考察对象,具体考察协同创新中心的现有环境、平台、装备等基础条件,团队到位与人才培养状况,依托单位政策落实与经费投入情况等,现场随机选择中心部分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并给出专家组的现场考察意见。
第十三条综合咨询。由“2011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可按理工和人文两组分别进行。综合咨询专家组在听取各会议答辩组的情况汇报、审阅相关材料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通过会议答辩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综合审议,提出咨询意见,形成认定的建议名单。
第十四条领导小组审定。“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专家初审、会议答辩和综合咨询意见,报经领导小组审定后,确定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认定条件
第十五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突出协同创新和机制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突出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牵引,以协同创新中心的实际运行和培育成效作为认定的主要内容,确保质量,择优遴选。
第十六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准确的协同需求。协同创新方向的选择应同时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协同创新重大需求的要求,具有重大协同创新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须有国家或地方、行业、企业等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牵引,任务落实,研究路径清晰,分工具体明确,组织实施得当。
(二)雄厚的协同基础。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协同创新体的组建合理,运行状况良好,依托的主体学科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集聚了国内最优的创新力量,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牵头高等学校和主要协同单位在人才资源、学科支撑、科研能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保障充实,具备实现协同创新目标的整体实力。
(三)有效的协同机制。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组织实施,开展了系统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团队评聘到位,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实施,社会资源充分汇聚,国内外合作深度推进,构建了良好的协同机制和协同氛围,形成了高效的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各项改革措施取得了实质的进展与效果。
(四)明显的协同增效。通过协同创新有效地推动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协同创新成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社会认同度高,证明材料充分、详实。
第五章 专家遴选
第十七条参与认定的专家遴选原则:
(一)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国内具有较高威望的著名学者;(二)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的管理专家;(三)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行业产业发展状况、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知名专家;(四)来自长期致力于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以及服务的行业、地方、企业等方面的代表。
第十八条建立专家库。入库专家由学术、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以及知名专家推荐产生。
第十九条按照四类协同创新中心的特点和认定要求,综合平衡评审认定专家组的来源和构成比例,原则上高校系统和非高校系统专家在专家初审、会议答辩阶段各占50%。其中A、B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要立足原始创新,以国内外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为主;C类、D类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要突出需求导向、应用导向和市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产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的专家作用。第二十条专家库定期进行更新,保持动态调整,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邀请未能参加认定工作的专家,将不再保留在专家库中。认定过程中发现有不规范评审行为的专家,将取消认定专家资格。
第六章 回避和保密
第二十一条认定专家不得参加本人所在单位牵头申报的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协同创新中心聘任人员不得参与该中心的认定。需要回避的人员应主动提出。
第二十二条参与“2011计划”实施管理的专职或聘任人员、参加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专家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的保密规定,按要求签署保密协议。对有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人员,将给予相应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高等学校和推荐主管部门应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的协同创新中心,一经发现,将取消认定资格,并给予申报高校相应处罚。
第二十四条本暂行办法由“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