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氏宗祖史载
黄氏宗祖查史
【摘要】由于文献失轶,记载人文化功底不足,方言差异,审核人员不够细心等,族谱中许多不尽事宜,流传断失,据我家族谱载有清咸丰重修宗祠碑刻文一篇,和简短片言只语。然认亲诗的记录,说明是属于邵武峭山公之后。认亲诗:
骏马匆匆出异乡,各寻圣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积昌。
华夏黄姓的历史长河中,自战国春申君黄歇之后,地位最尊、影响最大的是汉魏之世的江夏黄氏。这支世居江夏(今湖北安陆)的黄姓宗族,公认为黄姓的郡望与发源地。江夏黄姓始祖黄香,西汉丞相黄霸的后代,九岁就知事家务,是二十四孝之一“扇枕温龛”的主角,其博学经典,文章闻名京师,受汉章帝恩宠,并赐御书“江夏黄香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官至魏郡太守、尚书令。黄香之子黄琼、黄琛,孙黄琬任司空、太仆、司徒、太尉等要职,位列三公,封侯,名震宇内。
经过辉煌灿烂的汉魏阶段流淌,再到六朝隋唐时期,江夏黄氏主宗分流,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至浙江金华,一支先由江夏北迁至中原光州固始,于唐末再折而向东,迁居到福建邵武,形成历史上另一大黄氏望族——邵武黄氏。
黄香塑像 湖北云梦县黄香墓
公元872年4月15日,一个神异的圣婴诞生了。他的生父跑到屋 前亲手植下一棵小树,说:“若你长大,则吾宗蕃衍。”几十年后,这颗树果然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极非寻常。而那个圣孩也长大成长,且娶了三位妻子,生有21子、100孙、13孙女、334个曾孙、116个曾孙女,创造了一个古今罕见的巨大家族,这人就是黄峭山。
根据福建邵武地方的族谱,再参证其他历史文献记载,可以得知黄峭山清晰的形象及事迹。黄峭,又名峭山,字仁静,号青岗,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朝末年,他带领家族避战乱,自光州固始迁徙入闽,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又徙居邵武,落籍邵武平洒乡(今福建省邵武市水北乡),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开基始祖。
福建省邵武市
黄惟淡学问渊博,是当时闽省著名的硕学鸿儒。他娶妻曹氏,生了5个儿子。他重视教育,以《诗》、《书》、《易》、《礼》、《春秋》五部儒家经典传授诸子,5个儿子各教一经,因此时人称他为“黄五经”。黄惟淡的5个儿子,后来又分别散居闽省各地。其中,第3个儿子黄 知良,分居邵武和坪乡(今邵武市和平镇),又成为邵武黄氏和坪分支的始祖。黄知良曾任信州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县)县令,生了5个儿子。其中,长子黄峭,便是千古闻名的黄峭山公。
邵武市和平镇
黄峭山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壬辰岁(公元872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戌时,卒于后周广顺三年癸丑岁(公元953年)十一月初十日,享年82岁。黄峭山生活的时期,正是唐末五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军阀割据混乱愈演愈烈,天灾人祸连绵不断的大动荡时代。黄峭山是一个勇猛仗义的儒生,兵荒马乱之际,他召集族人同乡,组织起御寇自卫的乡勇民兵队伍,保卫了宗族和乡里的安全,从此闻名当地。唐 末陇西郡王李克用听说了黄峭山的事,很赏识他的人品与干将之才,便招募他入伍,最初当了一名小军官。
历代黄峭山公画像
后黄峭山因平叛累建军功,被唐王朝封为工部侍郎、奎章阁学士、千户侯。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梁朝。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后唐。黄峭山对连年的战乱感到厌倦失望,不愿再卷入李、朱的争斗,便解甲归田,告老还乡。黄峭山回到邵武和平镇后,息武习文,创办和平书院,教育族中子弟,劝导里中后人读书劳作,直至逝世。
邵武和平书院
黄峭山的三位夫人,都是德才兼优女子。第一夫人上官氏、第二夫人吴氏、第三夫人郑氏,都被诰封一品夫人。三位夫人均高寿,生卒年在族谱中有详细记载。黄峭山与三位夫人共生育了21个儿子,他们个个功名卓著,成绩斐然,而且子孙兴旺,后嗣蕃昌。其中,三位夫人各生七子,简述三位夫人各四子——
上官夫人 吴夫人 郑夫人
上官夫人所生:黄和(长子),字惟栋,号肇基,官任大理寺丞。黄梅,字惟柱,号再雪,官任征西大将军。黄荀,字惟梁,号荣卿,宋太平兴国八年考中第37名进士,官任大司徒。黄楚,字惟桥,号 大昌,官任太常寺卿。
吴夫人所生:黄政,字惟才,号有恒,宋太平兴国八年与三兄黄荀同举进士,中第170名,官至司空。黄化,字惟枋,号从章,登宋第19名进士,官至左御史,广州刺史。黄翟,字惟梓,号宝瑞,官任湖广贵州府知府。黄卢,字惟柯,号嘉猷,官任给事中。
郑夫人所生:黄发,字惟林,号发祥,官任知府。黄潭,字惟桃,号可尧,翰林院侍讲。黄城,字惟根,号腾蛟,官任都指挥使司。黄井,字惟彬,号国臣,大学士,朝烈大夫,官至刑部尚书。
黄和 黄井
后周广顺元年辛亥岁(951年)正月初二日,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洋洋未消。这一天,年已八十的邵武黄氏大族祖黄峭山忽然置备酒席,将二十一房子孙召集齐全,广邀亲友,大宴宾客。然后,黄峭山当众宣布了一个惊人的重大决定。
黄峭山说:“我祖上授封于黄,以国为姓,乃黄帝嫡系后裔。现将黄家自春申君以后千年来所积累的祖产——铜钱八十万贯,金银八百余秤,一并均分为二十一股。”他命三妻位下共二十一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立即离开家乡,另立基业,各自自谋发展。后因三位 夫人啼泣请求,黄峭山遂稍改原来的决定,重新宣布:除上官夫人、吴夫人、郑夫人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十八房子孙,不许恋此一方土地。令其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相地而居。
邵武黄氏宗祠
接着,黄峭山卜占离家吉日,并于这一天将新修的《黄氏家谱》二十一套,分授给二十一子各领一套,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忘所出。临行前,这位伟大的老人又口吟七言古诗一首,与诸儿作别。诗云: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三位夫人与长子黄和也各吟诗两句,共成八句相送,诗云:
“十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娘七子齐。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仪。吾思日久难相会,宗叶分枝为汝题。若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
黄氏族谱
这两首八句诗,前者叫做“外八句”,后者叫做“内八句”,也同称为“上马诗”。黄峭山夫妇嘱咐诸子诵念此诗,牢记心中,以此为他日认子孙、认祖相亲的凭证。规定以后黄氏子孙相逢,“凡能背诵此诗者,即是同宗亲派,请升堂入室,不得异视。”
就这样,黄氏峭山公的十八房子孙,备好车马,打点行装,携藏族谱、家诗,挥泪告别老父慈母,然后策马扬鞭,纷纷踏上了充满希望 的创业新征途。
黄峭山公祠堂
俗谚道“树大分枝,人大分家。”随着峭山公家族的壮大和人口的急剧繁殖增长,几百口人聚集一起,久而久之难免变故,也容易一荣俱荣,一毁俱毁,不利于家族的创新前进。黄峭山高瞻远瞩,施予诸子广阔的空间,独立纵横发展,从此各支黄氏宗族的人丁兴旺,家族繁荣,赫赫如日中天,证明了黄峭山决定的英明。十八房子孙各奔前程后两年,黄峭山安然长逝,完成了他一生奋斗和昌盛家族的使命。
历史文化名镇——邵武市和平镇 许多黄氏家乘谱牒,都详细记载了这次邵武黄氏大分析的情景,并记载了二十一子徙居之地。黄峭山的裔子们很争气,继承家风,没有辜负先辈的希望,峭山公第八代嫡孙黄中尤为突出。
《宋史卷三百五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记载:黄中字通老,邵武人。幼受书,一再辄成诵。初以族祖荫补官,绍兴五年廷试,擢进士第二人,授保宁军节度推官。历迁恩平府教授、员外郎兼国子司业、秘书少监。累官至礼部侍郎,给事中,兵部尚书兼侍读,龙图阁学士。官岁未满,有志归,乃陈十要道:用人而不自用;以公议进退人才;察邪正;广言路;核事实;节用度;择监司;惩贪吏;陈方略;考兵籍。上亟称善,进职瑞明殿学士。凡邑里后生见谒,必训以孝悌忠信。朱熹裁书以见,有曰“今日之来,将再拜堂下,惟公坐而受之,俾进于门弟子之列,则某之志也。”其为人敬慕如此。
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雕像 黄氏后人在潢川举行建园仪式 一千多年来,黄峭山后代广泛散居在江南、中国大地和海外华人世界中,黄峭山公成为海外华侨华人黄氏,港澳台黄姓宗族以及绝大多数福建、两广、云贵、巴蜀黄氏家族的共同始祖。
称为峭山公后裔的黄姓人,对于这位共同始祖的其人、其事,大都略知一二。黄峭山生逢唐末五代乱世,虽名不显赫,事不载史志,而在千千万万黄姓家族中,他的知名度不亚于黄歇、黄霸、黄香、黄忠、黄庭坚、黄公望、黄宗羲、黄遵宪、黄兴等诸位前后辈。黄峭山带领的这支黄氏巨族,他所培育的优秀子孙,是整个黄姓族人的骄傲。
黄峭山在兴办和平书院时,写了著名的咏景诗。这四首诗,千余年来,一直在黄姓族人中流传。兹录该诗如下,供黄姓族人传诵,以一睹先人翰墨文采。
春
花落断桥流水,莺啼深院轻烟。
雨歇桃源浪暖,澄潭未许龙眠。
夏
赤日远衔葵影,熏风浓带荷香。案上书添碧色,芭蕉绿映南窗。
秋 阶下黄葩晓露,庭前丹桂秋风。未忍抛书歆枕,冰轮驭正舟车。
冬
烟淡淡迷古树,月明明浸梅花。昨夜阶前积雪,余晖白映窗纱。
邵武黄峭山墓庐
公元952年黄峭山公逝世,葬在邵武府和坪乡黄家林祖茔(今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黄家林),至今墓庐仍在。1986年,峭山公墓被福建省邵武市正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_年,黄氏子孙又将 黄峭山墓庐修葺整复,供世人瞻仰。
黄氏宗亲特有的“内外八句”认祖诗,至今仍在各地黄姓后代中广泛流传,它说明了黄氏族姓尊尚宗族主义的文化特征。它也是广大海外华裔黄姓寻根、认祖归宗文化和爱国主义心理的反映。
中华民族有尊重祖先,崇拜先祖的传统。今天,黄姓人口已达到2880万人,成为中国第七大姓,遍布大陆、港澳台和世界各地。凡是海内外黄姓子孙归来,总要到这里来敬香祭祀,顶礼朝拜,以缅怀黄峭山公,追溯那久远的血缘之根。
第二篇:台儿庄马兰黄氏寻根问祖
台儿庄:马兰黄氏福建寻根问祖记(图)
点击数: 356 【字体:小 大 】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明初,洪武军兴。家居福建省邵武府泰宁县白石堡的先祖黄福仗剑从戎。后福公以侍卫之职随燕王北征,屯兵山东沂州(今临沂),永乐二年(1404年)敕龚、黄、袁、廖4姓军籍在马兰屯安家落户,是为马兰黄氏之始,尔后世代相传,人丁兴旺,族人遍及峄南、邳北、沂州等地,成为当地首富,拥有土地数百顷,庄园几十座,明朝末年出过父子二进士,文武官爵,颇有政声,成为鲁南苏北一带显赫家族,当年曾有“出了峄县朝南望,所有瓦屋都姓黄”之说。
光阴荏苒,岁月如烟。607个春秋已过,马兰黄氏族人已繁衍至24世,约3万余人。福公婚生一子后因故返回故里,从此音信皆无。水有源,树有根。为不忘先人,铭记祖恩,历代族人曾多次试图去福建寻根问祖,受种种原因制约未能实现,成为马兰黄氏族人一个未了的心愿。
202_年8月初,福建宗亲、山东上联水泥集团总经理黄五湖先生主动与马兰黄氏十八世族人崇尉联系,告知福建正在编纂黄氏族谱大系,汇聚了许多各支系黄氏族谱,或许能对马兰黄氏寻根问祖有所帮助。因即将完稿,事不宜迟。节朋、敦才等族长立即召集台儿庄和马兰部分族人,商讨南下福建寻根问祖事宜,最后决定由十六世敦才、十八世崇尉和二十世黄振祖孙3人,组成“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赴福建寻根问祖。
8月15日中午,黄五湖宗亲设宴为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饯行,并电话通知泉州宗亲做好接洽工作。
8月17日,敦才、崇尉、黄振祖孙3人,肩负着全体族人的重托,在徐州观音机场搭乘海南航空公司12时20分的B—5358航班飞赴福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飞行,安全降落于厦门高崎机场。专程从泉州赶来的黄金愿宗亲和黄五湖宗亲的外甥刘发明先生驾驶专车来机场迎接。
第一站来到位于厦门市中心的福建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厦门办事处、黄千忠家谱收藏馆。黄千忠宗亲认真查看了马兰黄氏三部族谱,并对这次寻根问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离开厦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来到设立在泉州市鲤城区浮桥坂头工业区万泉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的《紫云黄氏族谱》编修办公室,公司董事长黄嘉民宗亲百忙之中热情接待,立即对双方族谱进行比对、分析,最后认为马兰黄氏应为峭山公后人。黄嘉民宗亲当即与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黄承坤会长取得了联系。黄嘉民宗亲设丰盛晚宴款待。
18日上午,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前往南安,看望黄五湖宗亲85岁高龄的老母亲。老人家虽是耄耋之年,但依然耳聪目明,面带慈祥。听说寻根问祖团是来自山东台儿庄的黄氏族人,非常高兴,亲自为大家沏茶,并坚持要留午饭,因黄嘉民宗亲已对午餐做了安排,再三推辞老人家才肯作罢。告别老人,寻根问祖团一行来到紫云黄氏宗祠进行了祭拜,当看到祠堂两扇大门之上分别写有“忠孝”、“廉节”四字时,不由想起马兰黄氏班辈中的“忠孝廉节”,倍感亲切。午饭后,寻根问祖团一行在刘发明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位于泉州开元寺中的紫云黄氏家庙。傍晚时分,黄金愿宗亲买好了去邵武的车票送到宾馆。19日7时许,黄嘉民宗亲派专人、专车把寻根问祖团送至泉州汽车站。
虽然马兰黄氏和紫云黄氏不是一个支系,但他们依然热情接待,在寻根问祖上给予极大地支持和帮助,用实际行动对“天下黄氏一家亲”作了最好的诠释。虽然身在异乡,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成员却真切感受到了福建宗亲那浓浓的亲情。因为江夏黄氏族人身体里流淌着相同的血。
19日上午8时30分,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乘坐泉州开往邵武的大巴,一路穿越无数崇山峻岭,行程千余里,16时到达邵武市区。当看到位于519路海丰大厦“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几个大字,顿时有找到“家”的感觉。来到403室,福建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顾问、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永远名誉会长黄明书宗亲,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家同宗亲,办公室主任黄德旺宗亲已早早等候,欢迎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的到来。稍许,邵武市政协办公室主任、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会长黄承坤宗亲放下手里的工作也急匆匆赶来,认真听取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的情况汇报,仔细查看马兰黄氏三修谱和清同治十二年的一修谱及民国三十七年的二修谱电子文本。
黄承坤会长说,早在几年前,泉州黄金愿宗亲就曾提供信息:在山东省台儿庄区的马兰屯镇有一支峭山公的后裔,且人数不少。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遂发函联系,不知何故未见回音;临沂也曾来人,自称是峭山公第21子后裔的马兰黄氏,由于拿不出足够证据,联谊会最后对此难以确认。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本着正本清源,对历史和族人负责的精神,专门邀请当地资深专家、学者,全面、细致地对马兰黄氏谱牒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咨询泰宁县政协文史专家李正洪先生,得以证实,泰宁县历史上确有白石堡地名,今已不存在,但当年堡驻地的黄厝(读错,茅屋之意)村仍是黄氏聚居,别无他姓。当时若干村为一堡,类似于现在的乡镇行政区划。
通过科学严谨的调查、分析、论证之后,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认为马兰黄氏族谱记载详实,查有对证,真实可信,承认马兰黄氏为峭山公21子后裔。当晚,联谊会设晚宴招待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并安排高标准宾馆入住。
20日8时,联谊会提供专车,由办公室主任黄德旺宗亲陪同寻根问祖团去祭扫峭山公墓。汽车驶出邵武城,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至西南80多华里,来到和平古镇。设在镇上的峭山公后裔接待站的族人带着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购买了香烛、纸钱、鞭炮。北行7华里,来到坎头村黄家林山。峭山公墓穴位于武夷山麓余脉。墓园建于半山腰,坐北朝南,北面层峦叠嶂,东西两山对峙,南面地势开阔,远眺青山隐隐,一望无际,龙腾虎踞,地貌灵秀,确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墓地建自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后数次重修。墓地现存乾隆四十四年(1780年)立“唐工部侍郎、祖考峭山黄公之墓”墓碑一块,清道光乙酉十七年(1838年)立“墓园禁碑”一块。公元一九八六年邵武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敦才、崇尉、黄振祖孙3人见到祖茔肃然起敬,首先来到锡公墓前,虔诚地上香跪拜,然后来到峭山公墓前,点燃香烛、纸钱,燃放鞭炮跪拜。下得山来,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来到峭公的出生地。当年锡公为了纪念第一个儿子峭山的出生,在庭前亲手栽下一棵樟树,以示纪念。如今1140个年头过去,物是人非,这棵被当地人称作“峭山樟”的大树依然枝繁叶茂,巍峨挺拔,护佑着峭山公千万子孙。不多远便来到位于上井自然村的峭公祠。峭公祠为四合院式天井院,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硬山顶,三山式斗砖封火马头墙,穿斗式构架,单进殿,面5间,宽18.7米,进深28.1米,古朴且具地方特色,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民国十年(1921年)曾修,现为邵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悉,峭山公墓和黄氏峭公祠已晋升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兰黄氏寻根问祖团面对峭山公塑像和列祖列宗的排位思绪万千,表情肃穆,点燃香烛后行进行跪拜,在两个巨大香炉内分别燃烧纸钱,祈祷祖宗在天有灵,保佑峭山公后人事业有成,人财两旺,福禄并存。祭拜完毕后,在黄氏峭山公祠前广场燃放鞭炮,热烈庆贺马兰黄氏寻根问祖成功。和平镇峭山公后裔接待站的宗亲中午以地方土菜为主,热情款待寻根问祖团一行。吃罢午饭,顾不得休息,大家便冒着近40度的高温,直奔80里外的黄厝村。山重水复,奇峰凸起,再加上天气炎热,一路之上车少人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泰宁县龙湖乡,询问得知,黄厝村已由原来的龙湖乡合并到朱口镇,另外还获得一个重要线索,在黄厝村西面有一个叫白石的村子,令大家眼前为之一亮,是不是和白石堡有所关联。车行东南10里,来到白石,该村都是邱姓,历来没有黄姓居住。过了白石村不远就进入黄厝村,正在路边乘凉的村民大多是妇女和年轻人,对村子的历史和黄姓渊源知之甚少。一位热心的宗亲七转八拐,把寻根问祖团带至已是80高龄的族长家里。这是一处纯木结构的房子,前后两厢,均有天井,地上石板被踩踏的光亮照人,家具陈设老旧,外院门眉之上镶嵌有砖质“贡元”二字,房子老化严重,据说这座房子已知曾有7代人居住,建于何年无人知晓。仅此,足可见证村子历史的久远。正在午睡的族长了解来意后,拿出一部编修于乾隆六十年的7修族谱,谱牒显示他们是峭山公第10子衢公后裔,全村没有其他支系。有关资料记载,峭山公21子层公后裔大多分布在福建的南平一带,历史上族人迁徙频繁,散居他处也不乏其人。
联谊会办公室主任黄德旺宗亲说,黄厝村仅仅是白石堡驻地,周边各村多有黄姓,至于有没有峭山公21子层公后裔,还有待于进一步查找、对接。马兰黄氏族谱记载一世祖福公家乡为泰宁县白石堡当有可能,不会有误。回到邵武,正巧湖南省平江县峭山公第20子井公后裔一行36人前来祭祖,在邵武宾馆大家欢聚一堂,共进晚餐。开席之前,邵武黄氏峭山公后裔联谊会会长黄承坤宗亲在酒会致辞时,向在场族人正式宣告:山东马兰黄氏族人寻根问祖成功。全场报以热烈掌声,共同举杯祝贺峭山公后裔又添3万人。三地族人相互敬酒,相互祝福,其情其景令人难以忘怀。
21日凌晨,踏上福州开往北京的K46次快车,19时抵达徐州,21时30分,成功完成历史使命的马兰黄氏赴福建寻根问祖团回到古城台儿庄。寻根问祖凯旋。得到消息后的马兰黄氏族人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23日晚,节朋族长在“天下第一庄”酒楼设宴,为寻根问祖团接风洗尘。席间,敦才、崇尉、黄振简要叙述了寻根问祖经过。节朋、敦全、敦田、冠仁、崇杰、崇印、礼贵(实验小学)、礼谦(横河头)等族人,对黄五湖宗亲及众多福建黄氏宗亲在这次寻根问祖过程中所给予的鼎力相助表示感谢,对寻根问祖团辛勤付出给予肯定。
马兰黄氏族人赴福建寻根问祖成功,了却世代族人一大心愿,此乃幸事也!(黄振 图文)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_年09月02日
第三篇:尊祖敬宗
尊祖敬宗,建祠续谱;
传承祖训,光宗耀祖
(二)202_年农历正月,我新寨村杨氏家族相谋,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杨氏家族繁荣昌盛,人丁兴旺,为尊祖敬宗,决议建祠续谱,教育后人,传承祖训,光宗耀祖。
随后相继成立了“新寨村杨氏家族建祠、筹资委员会”,“新寨村杨氏家族续谱编校工作委员会”。
两会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勤奋工作,新寨村杨氏家族齐心合力,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数十万元人民币,“杨氏宗祠”于202_年农历二月初奠基动工,九月底竣工。与此同时,“新寨村杨氏家谱世系录”、“新寨村杨氏家族字辈”、“新寨村杨氏家族规训”、“新寨村杨氏《轴》”等也续编完成。
这充分体现了我杨氏家族“坚强果断,精诚团结,无坚不摧,勇创辉煌”之精神!扬先人之德,建功立业;弘先人之光,万世隆昌。愿我祖祐杨氏子孙,安居乐业,金玉满堂;繁荣天下,富甲八方。
202_年农历十月初一,“新寨村杨氏宗祠竣工典礼暨祭祖大典”在新寨村隆重举行。新寨村杨氏二十一世孙杨顺成任主持人,他说:“今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之日,值此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新寨村杨氏宗祠竣工典礼暨祭祖大典。„„此次大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庆典活动,全体宗亲,铭记族训、继承祖德、彰贤扬孝、敦亲睦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家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之团结,拥护党的领导,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他还说:“杨氏宗祠是杨氏子孙联宗睦族的象征,是杨氏后裔敬祖爱族、传承祖德的课堂,更是传承杨氏宗族智慧和文明的展现。”
新寨村党支部书记付志强、村委会主任张建朝、秘书张宝恒到会祝贺,付志强书记致贺词;滑县林自头村杨氏宗亲代表致辞;杨氏代表杨华樟、杨华忠分别讲了话。
河南省新乡市蒲北食品有限公司、新鑫防腐有限公司、克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升元卫材有限公司等单位董事长亲临祝贺,并捐款、敬献花篮。
杨氏宗祠竣工典礼结束后,全体杨氏宗亲移步到杨氏宗祠前祭祀我杨氏先祖。
滑县林自头杨氏宗亲十九世孙杨立合、长垣县新寨村杨氏二十世孙杨廷岚在鸣炮、奏乐声中揭匾。
新寨村杨氏家族代表给列祖列宗上香、点银钱、点蜡烛、斟酒、施礼、敬酒、叩首。
林自头村杨氏宗亲,向杨氏列祖列宗敬献幸福树,上书:建宗祠展未来,新潮逐浪高;念宗功怀祖德,情意追思远。
杨氏二十世孙杨廷岚致祭文:维 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日,时届乙未年十月初一日,吉日良辰,杨氏宗族后裔二十世孙 廷岚,谨祭告于杨氏历代列祖列宗之神前曰:明洪武初,始祖杨栋宇公,自山西洪洞县转照发徙,河南滑县林自头村。十五世祖杨玉传公,扵公元一八二二年,为生计迁徙长垣县新寨村,今有一百九十三年,顺衍十代,已达880口。
乾坤浩浩,中华泱泱,杨氏家族,源源流长;
繁衍生息,山高水长,根深叶茂,新寨居乡;
杨氏世家,忠孝名扬,誉孚环宇,德重國邦;
历代祖先,义胆忠肝;親睦四海,泽荫千房;
祖德宗功,源本难忘,仰宗报本,世代永昌;
饮水思源,数典不忘,敬宗祭祖,亲宇爱乡;
杨氏子孙,筑建祠宗,慰籍祖灵,安居祠堂;
檀香冥币,列宗乐享,盛备酒馔,叩酌请尝;
佳联成对,红烛辉煌,其乐融融,瑞气满堂;
赫赫祖灵,仆拜升堂,庇佑后裔,万代朗朗;
杨氏家族,无尚荣光,子子孙孙,顺延绵长;
时逢盛世,生活小康,宗族和畅,家富国强;
遵祖遗训,创业发扬,开拓进取,百业兴旺;
男女老幼,福禄寿康,承前启后,千古流芳;
祖宗德泽,没齿不忘,继承遗志,再续新章;
先祖有灵,佑我一方,保我杨族,如意吉祥;
举族同尊,我祖荣光,子孝孙贤,济济一堂;
赞兮颂哉,世泽永强,子孙叨福,受福无疆;
恭陈敬列,喜气洋洋,再拜我祖,万载悠长;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主祭人:杨廷岚 全体杨氏族人虔诚的向列祖列宗行跪拜大礼。一叩首,缅怀先祖,香火旺盛;再叩首,忠孝为本,勿忘族恩;三叩首,团结和顺,兴家振门;四叩首,继往开来,代代相承。
颁布新修订的《新寨村杨氏家族规训》:
热爱祖国,以国为根;热爱人民,以民为本;遵纪守法,团结为准;尊祖敬宗,不忘根本;常记家规,牢记祖训;仁义道德,正直为人。
一家之计:团结和睦。夫妇之间,凡事商量;互敬互爱,相让相谅;敬重老人,关爱儿孙;勤俭持家,友里睦邻。
一生之计:尊师重道,诚实勤奋,德才兼诚;珍惜光阴,发奋学习,努力工作;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精益求精;开拓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知恩图报,施惠莫较;善处上下,广结友人,见贤思齐;诚实守信,知荣知耻,警惕小人;遵纪守法,不沾嫖赌,远离毒品;官不骄淫,穷不短志,图强发奋;好善乐施,积善积蕴,志直奉献;淡泊名利,保健养生,善待自己;铭记祖训,不忘家规,家业顺兴。
最后,杨顺成说:“各位宗亲:水有源、树有根,寻根敬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杨氏宗祠竣工典礼暨祭祖大典意义重大。我与大家一样,深深相信,杨氏宗祠的落成和杨氏宗谱的续编,必将激起族人敬祖崇宗的热情,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地为国之富强而出力;为杨氏家族祖祖辈辈之扬眉吐气而奋斗。” 特别感谢,山东省济宁市青年豫剧团不辞劳苦,来到长垣县新寨村搭台唱《杨家将》系列大戏三天,为杨氏家族助兴!
“杨氏宗祠竣工典礼暨祭祖大典”庄严而隆重,彰显了我杨氏家族“尊祖敬宗,铭记祖训,感恩戴德,不懈奋斗,强盛家族,为国增辉”的雄心壮志!愿我杨氏宗族兄弟姐妹互助互持,凝聚恒心、增强信心,同心同德、携手并进,不避艰险、勇往直前,与时代同进步,与国运共昌隆,共创美好未来
尊祖敬宗,建祠续谱;
传承祖训,光宗耀祖
(二)202_年农历正月,我新寨村杨氏家族相谋,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杨氏家族繁荣昌盛,人丁兴旺,为尊祖敬宗,决议建祠续谱,教育后人,传承祖训,光宗耀祖。随后相继成立了“新寨村杨氏家族建祠、筹资委员会”,“新寨村杨氏家族续谱编校工作委员会”。
两会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勤奋工作,新寨村杨氏家族齐心合力,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数十万元人民币,“杨氏宗祠”于202_年农历二月初奠基动工,九月底竣工。与此同时,“新寨村杨氏家谱世系录”、“新寨村杨氏家族字辈”、“新寨村杨氏家族规训”、“新寨村杨氏《轴》”等也续编完成。
这充分体现了我杨氏家族“坚强果断,精诚团结,无坚不摧,勇创辉煌”之精神!扬先人之德,建功立业;弘先人之光,万世隆昌。愿我祖祐杨氏子孙,安居乐业,金玉满堂;繁荣天下,富甲八方。
202_年农历十月初一,“新寨村杨氏宗祠竣工典礼暨祭祖大典”在新寨村隆重举行。新寨村杨氏二十一世孙杨顺成任主持人,他说:“今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之日,值此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新寨村杨氏宗祠竣工典礼暨祭祖大典。„„此次大典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庆典活动,全体宗亲,铭记族训、继承祖德、彰贤扬孝、敦亲睦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家族文化,加强各民族之团结,拥护党的领导,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他还说:“杨氏宗祠是杨氏子孙联宗睦族的象征,是杨氏后裔敬祖爱族、传承祖德的课堂,更是传承杨氏宗族智慧和文明的展现。”
新寨村党支部书记付志强、村委会主任张建朝、秘书张宝恒到会祝贺,付志强书记致贺词;滑县林自头村杨氏宗亲代表致辞;杨氏代表杨华樟、杨华忠分别讲了话。
河南省新乡市蒲北食品有限公司、新鑫防腐有限公司、克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升元卫材有限公司等单位董事长亲临祝贺,并捐款、敬献花篮。
杨氏宗祠竣工典礼结束后,全体杨氏宗亲移步到杨氏宗祠前祭祀我杨氏先祖。滑县林自头杨氏宗亲十九世孙杨立合、长垣县新寨村杨氏二十世孙杨廷岚在鸣炮、奏乐声中揭匾。
新寨村杨氏家族代表给列祖列宗上香、点银钱、点蜡烛、斟酒、施礼、敬酒、叩首。
林自头村杨氏宗亲,向杨氏列祖列宗敬献幸福树,上书:建宗祠展未来,新潮逐浪高;念宗功怀祖德,情意追思远。杨氏二十世孙杨廷岚致祭文:维 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日,时届乙未年十月初一日,吉日良辰,杨氏宗族后裔二十世孙 廷岚,谨祭告于杨氏历代列祖列宗之神前曰:明洪武初,始祖杨栋宇公,自山西洪洞县转照发徙,河南滑县林自头村。十五世祖杨玉传公,扵公元一八二二年,为生计迁徙长垣县新寨村,今有一百九十三年,顺衍十代,已达880口。
乾坤浩浩,中华泱泱,杨氏家族,源源流长;
繁衍生息,山高水长,根深叶茂,新寨居乡;
杨氏世家,忠孝名扬,誉孚环宇,德重國邦;
历代祖先,义胆忠肝;親睦四海,泽荫千房;
祖德宗功,源本难忘,仰宗报本,世代永昌;
饮水思源,数典不忘,敬宗祭祖,亲宇爱乡;
杨氏子孙,筑建祠宗,慰籍祖灵,安居祠堂;
檀香冥币,列宗乐享,盛备酒馔,叩酌请尝;
佳联成对,红烛辉煌,其乐融融,瑞气满堂;
赫赫祖灵,仆拜升堂,庇佑后裔,万代朗朗;
杨氏家族,无尚荣光,子子孙孙,顺延绵长;
时逢盛世,生活小康,宗族和畅,家富国强;
遵祖遗训,创业发扬,开拓进取,百业兴旺;
男女老幼,福禄寿康,承前启后,千古流芳;
祖宗德泽,没齿不忘,继承遗志,再续新章;
先祖有灵,佑我一方,保我杨族,如意吉祥;
举族同尊,我祖荣光,子孝孙贤,济济一堂;
赞兮颂哉,世泽永强,子孙叨福,受福无疆;
恭陈敬列,喜气洋洋,再拜我祖,万载悠长;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主祭人:杨廷岚
全体杨氏族人虔诚的向列祖列宗行跪拜大礼。一叩首,缅怀先祖,香火旺盛;再叩首,忠孝为本,勿忘族恩;三叩首,团结和顺,兴家振门;四叩首,继往开来,代代相承。颁布新修订的《新寨村杨氏家族规训》:
热爱祖国,以国为根;热爱人民,以民为本;遵纪守法,团结为准;尊祖敬宗,不忘根本;常记家规,牢记祖训;仁义道德,正直为人。
一家之计:团结和睦。夫妇之间,凡事商量;互敬互爱,相让相谅;敬重老人,关爱儿孙;勤俭持家,友里睦邻。
一生之计:尊师重道,诚实勤奋,德才兼诚;珍惜光阴,发奋学习,努力工作;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精益求精;开拓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知恩图报,施惠莫较;善处上下,广结友人,见贤思齐;诚实守信,知荣知耻,警惕小人;遵纪守法,不沾嫖赌,远离毒品;官不骄淫,穷不短志,图强发奋;好善乐施,积善积蕴,志直奉献;淡泊名利,保健养生,善待自己;铭记祖训,不忘家规,家业顺兴。最后,杨顺成说:“各位宗亲:水有源、树有根,寻根敬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杨氏宗祠竣工典礼暨祭祖大典意义重大。我与大家一样,深深相信,杨氏宗祠的落成和杨氏宗谱的续编,必将激起族人敬祖崇宗的热情,继续弘扬中华民族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光荣传统,自强不息地为国之富强而出力;为杨氏家族祖祖辈辈之扬眉吐气而奋斗。” 特别感谢,山东省济宁市青年豫剧团不辞劳苦,来到长垣县新寨村搭台唱《杨家将》系列大戏三天,为杨氏家族助兴!
“杨氏宗祠竣工典礼暨祭祖大典”庄严而隆重,彰显了我杨氏家族“尊祖敬宗,铭记祖训,感恩戴德,不懈奋斗,强盛家族,为国增辉”的雄心壮志!愿我杨氏宗族兄弟姐妹互助互持,凝聚恒心、增强信心,同心同德、携手并进,不避艰险、勇往直前,与时代同进步,与国运共昌隆,共创美好未来
第四篇:江夏黄氏
江夏黄氏
一、古黄国据《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记载,上古黄国有三个,即山西汾水之黄、汉东“西黄”和河南光州之黄。关于山西汾水之黄,即沈姒蓐黄之黄,史称为台骀后裔黄夷所建,在商周时期一直存在。至春秋早期,被周人在汾水建立的晋国灭掉。黄人以国为氏,其后裔为黄姓宗族的族源之一。但后来日见衰落,湮没无闻。汉东“西黄”(参见何浩《楚灭国研究-西黄》),位于湖北宜城县东南,古隋国西南的汉水以东,即今钟祥县一带。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叶被楚国所灭。后裔也是衰微不昌。河南光州之黄,即江黄道柏之黄。这个古黄国的故城在历史上的光州定城县四十里,即今河南潢川西北6公里淮水之南,潢河西岸的隆古乡。黄国所辖地域未见载于史册,而地方文献却有记载。查《湖北市县概况》得知,今湖北境内的黄陂、红安(古黄安)、黄冈、新洲以及麻城中、西部、大悟中、东部、孝感东北部和汉口至黄冈的长江以北地域,春秋时期为黄国辖地(参见《古黄国和江夏郡辖区考证》)。从《楚史-方城内外略图》、《春秋时期豫东南地区诸小国位置图》上看,今河南境内的光山、罗山、潢川、新县以及固始、商城的西部,春秋时期为黄国辖地(详见古黄国疆域示意图)。其中光山城关宝相寺,于1 983年曾发掘了古黄国某一任国君黄君孟夫妇的合葬墓就是一个例证。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古黄国的大致轮廓:它北邻淮河,南抵长江,是跨越今河南、湖北两省,属于江淮流域的小邦国。辖地相当于1 0个县(市),大致两省各占一半。前后生存了一千四百多年至一千六百年。
二、江夏郡
古江夏郡始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湖北境内汉水以东为江夏郡,西为南郡。《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湖北省历代府郡州县市始末简介》称:“秦南郡地,汉初置江夏郡,今德安、承天、汉阳、武昌、黄州府境皆是其地。”这说明西汉初年从秦时的南郡中析置出江夏郡。地域辖今湖北境内的应山、大悟、红安、京山、安陆、应城、云梦、孝感、黄陂、新洲、黄冈、浠水、蕲春、天门、汉川、蔡甸、汉南、江夏、鄂州、大冶、黄石、阳新、仙祧、洪湖、嘉鱼、咸宁、赤壁、崇阳、通山、通城和麻城一部分。再结合《光州志舆地考》、《黄姓文化春秋》、《江夏县志资料》和田海英《认祖归宗》综合考证,今河南境内的信阳、正阳、罗山、以及光山、新县西部,属于汉之江夏郡(详见汉代江夏郡疆域示意图)。另外,黄定文《黄氏得姓的由来和江夏郡名的渊源》等提到的江夏郡还辖有随县、罗田、黄梅和九江等地,以及今河南潢川,因资料所限,还不能完全确定属于江夏郡。以上情况表明,汉之江夏郡,辖地达30多个县市。而古黄国除今潢川以外,其余地域尽在江夏郡之中。江夏郡自公元前201年至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名武昌郡,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复称江夏郡。至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历经8个朝代,共计六百六十余年。
另外,湖北东部的长江以北地域,即江夏郡中、北部,唐为淮南道,宋为淮南西路,元为河南行省,明为湖广布政使司。自公元前201年起,至元朝末年止,与河南省东南部一直都是同属一个行政区域,且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六十余年。而黄姓在历史长河中的兴盛时期是在战国末年,鼎盛时期是在西汉初年至东汉末年。
三、江夏的崛起与复兴黄国灭亡后,黄姓族人开始了背井离乡的大逃亡,从此散居四方。直到三百多年后的战国末期,黄姓的杰出代表人物黄歇,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天才而官至楚相,封春申君。当时许多流寓各地的黄氏族人又纷纷复聚汪夏。至此,江夏成为黄氏家族的一个主要繁衍中心。这是亡国后的黄氏首度崛起,黄歇被后世尊为江夏黄氏上始祖。黄歇遇刺身亡后,黄姓又渐衰落。至秦朝末年,湖北江陵人黄极忠,史称也出身绿林,最后功成名就,封侯食国.开黄姓复兴之先河。迄至西汉中期,以黄霸(黄歇第六代孙)为代表的中原淮阳黄氏和以黄同为代表的山越黄氏同时崛起,南北辉映。从此,黄氏兴盛不衰,至东汉时,江夏黄氏臻于极盛。据明人程敏政《五城黄氏会通谱序》记载,江夏黄氏兴起于秦汉之际,开基始祖叫黄东明。“春申君实显于楚,曰东明考,春申之族,从番君起灭秦,居江夏,子孙始盛。由是江夏之黄遂望于天下。”现代人刘佑平《中华姓氏通史黄姓》称,在黄姓历史长河中,地位最尊、影响最大、宗族最为繁荣的是汉魏之世的江夏黄氏。这支黄姓宗族世居江夏,代为冠族。至孝子黄香,才倾天下,黄琼、黄琬位列三公,名震宇内,时人誉称“江夏黄氏,天下无双。”今天海内外数千万黄姓子孙,都无不追宗江夏,认江夏为黄姓的总郡望与发源地。历史上江夏黄氏曾困汉代黄香而闻名天下,但它的兴起并非始于黄香。史称黄香之前,江夏黄氏即“代为冠族”。黄霸第八代孙黄香(公元68-122年).字文强,江夏安陆(今云梦)人。以孝道闻名遐迩,以文章闻名京师,以儒学入仕,初拜郎中,后拜尚书郎。永元四年(公元92年),升为左丞相,两年后叉升为尚书令。汉章帝曾以“江夏黄香,忠孝两全,天下无双”的御书赏赐给黄氏家族。经汉章帝、和帝两朝,黄香一直受皇家器重。自此,江夏黄氏闻名天下。黄香去世后,被尊为后世天下黄姓的江夏大始祖。据《后汉书黄琼传》记载,黄香长子黄琼,字世英。乃一代名士。累官司徒、司空,至太尉要职,封邟乡候(河南颖川)。至此,江夏黄氏更加荣耀一时。直至廷熹七年(公元1 64年)去世,谥为忠侯、再传到黄琼之孙黄琬时,更臻于极盛。黄琬(公元141-192年),字子炎,东汉末期人。历任五官中郎将、少傅、太仆,后官拜太尉要职,封阳泉乡侯(安徽藿丘)。至此,江夏黄氏的显赫声威,如日中天。后困反对董卓专权,黄琬与司徒王允合谋诛杀了董卓,不久,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攻陷长安,将黄琬处死,时年五十二岁。据聚斯堂等谱记载,黄琬第三子龟寿、四子山寿世居江夏,其余九子纷纷逃向四方。嗣后,黄琬的后裔衍生出三国时期的南阳黄氏、零陵黄氏和巴西黄氏,著名人物有黄忠,黄盖和黄权。经过辉煌灿烂的汉魏阶段后,自西晋末叶至隋唐末年,在前后长达五百年的汉民族大迂徒、社会大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黄姓出现过两支主宗分流,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至浙江金华,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金华黄氏;另一支自江夏先北迁河南光州固始,然后于隋唐五代之世迁居福建邵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邵武黄氏。其后裔再支分湖广、四川及沿海各地,直至从台湾踏出国门。之后宋室南迁时(即靖康之耻),又形成历史上黄姓最后一次大规模播迁。其后一千多年间,许多黄氏家族又直接从江夏出发,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迁徙、拓展,子孙散布于东南沿海和四川各地。纵观黄姓的播迁史,自公元前七世纪中叶起,至明末清初时期,历经二千余年.江夏黄氏遍布全国,散向世界。综上所述,江夏黄氏兴起于战国末期,昌盛于汉魏之世。因古江夏郡地域是长期居住的繁衍中心,故江夏被作为黄姓最早的和最著名的总郡望与发祥地。因此,派衍支分于各地的黄姓人家,追本塑源,都会发现自己的祖先正是辗转来自江夏,江夏的堂名也就遍布天下,故黄氏后人称江夏为黄氏祖地。所以,世称“江夏黄氏”是有其历史根源的。以“江夏”为堂名,表示慎终追远,不忘所出。时至现在,亦有风景名胜之地的古建筑、报刊杂志和慈善机构以“江夏”冠名,如江夏山庄、《江夏杂志》、《江夏季讯》、《江夏堂讯》、《江夏心声》、《江夏人文》、江夏百姓医院等等,枚不胜举。“江夏黄氏”这一称谓,也就由来已久。
第五篇:关于重新修建律坪傅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关于重新修建律坪村傅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全体傅氏子弟们:
始祖傅氏公祖明朝初年,始祖从山前迁入律坪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二世矣。始祖一系傅氏后代,现大多定居樟树市吴城乡律坪傅家村。可谓祖德广远,佑我傅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明清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傅氏宗祠,塑像立碑,置田定制,彰先祖之功德,延傅氏之文脉。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可惜,神圣可亲的傅氏祠堂于文革**年月几番蒙受损毁加上八年前的一场大火,已是苦不堪言。幸好04年我族傅林儒先生慷慨解囊自费将前厅修建,现又全部倒塌,数十年来,傅家子弟无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祖国各地,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身为傅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202_年冬至,重建傅氏祖祠再次提到傅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傅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宗祠地址已经选好;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我们承诺:任何人不论捐款多少,贡献大小,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不论何人所捐、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我们都将向外公布,公开接受监督。因此,捐款人请留下您的详细地址,姓名及捐款数额。
我们保证:所有的建言献策都会受到应有的重视,所有的捐献都会得到有效监管与合理使用。我们相信:全族同胞一定能深明大义,傅氏祠堂一定能建好!
重修傅氏宗祠领导小组
202_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