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佛新任女校长:大学精神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
哈佛新任女校长:大学精神要对历史和未来负责
“如果今天是超越普通日子的一天,如果今天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不仅是作为哈佛人聚集在一起,而是与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教学与学问的世界站在一起的一天,那么,现在就是哈佛以及像哈佛这类大学去思考的时候了:在这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07年10月12日,是哈佛为历史学家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就任哈佛大学校长举行就职大典的喜庆日子。
成千上万的师生、校友以及周围的居民云集哈佛,不顾阵阵风雨和潮湿,来参加这一历史性的活动。三位前任校长与来自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大学的220位代表参加了这一历史性的仪式,其中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等也都派了代表参加这一盛典。
哈佛历史学教授西德尼?维尔巴在代表教师发言时说,“我从未见到过教师们如此团结一致,他们是来欢迎新校长德鲁?福斯特的。”前来祝贺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女校长艾美?古特曼说:“我们现在都是历史变革的见证者。371年来,哈佛第一次选择了一位南方人和一位女人。”
“校长椅”:“现世中最不舒服的一把椅子”
校长就职典礼演绎了哈佛最初的礼仪:哈佛所搜集的古代银器、钥匙和印章,早期的学校记录,当然还有那把庄严的“校长椅”。当詹姆斯?豪顿陪同福斯特走向这把象征性的座椅时,他说,“有谣言说,这可是现世中最不舒服的一把椅子。”
此言不虚,因为有前车之鉴。福斯特的前任就是从这把最不舒服的椅子上摔下来的。
2005年1月14日,上任才3年半的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的发言称,男女天生有别,是导致女性在科学与工程领域难以像男性那样作出突出成就的原因之一。
此言一出,谴责之声不绝于耳,这位心直口快、口无遮拦,同时态度强硬、坚持己见的铁碗校长,不得不数次公开道歉认错。但众人依旧不依不饶。2006年2月21日,萨默斯在四面楚歌之中,黯然宣布辞职,从而成为哈佛历史上校长任期最短的一位。
自2006年春天,哈佛大学开始寻找一位新校长。在2007年2月11日,哈佛大学宣布,将任命历史学家德鲁?福斯特为哈佛大学的第28任校长。2007年7月1日,福斯特走马上任,她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还是第一位非哈佛毕业生担任哈佛校长的人。
哈佛大学的校长招聘委员会委员、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Susan L.Graham这样评价福斯特:她是“一位眼望未来的历史学家”。
从第23任校长的一封信中,福斯特接过了历史。
福斯特在就职演讲中给人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她说,就在不久前,她收到了一封信,是1951年由哈佛大学的第23任校长詹姆斯?柯南特委托给哈佛档案馆保存下来的。老校长留言说,要请下一世纪开始时的哈佛校长打开它。福斯特在其中发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信。他在信中说,时局使他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很有可能使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以及剑桥遭到破坏。”“我们都想知道,”他继续写到,“自由世界在未来的50年里会如何发展。”但是,当他想象哈佛的未来时,柯南特还是抱有坚定的信念。如果“厄运的预言”证明了是错的,如果有一位哈佛校长活着能读到这封信,他相信,收到这封信的校长,一定“会带领一个比我荣幸地执掌时更加繁荣、更有影响的大学„„哈佛将坚持学术自由、容忍异端的传统,我确信是如此。”
福斯特从这封信中接过了历史。但是,作为校长,她还要面对未来,面对这所世界顶尖大学的未来。
她说,“柯南特的信,就像我们今天在此聚会一样,标志着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一块引人注目的交汇地。在这个仪式上,我接受了我对他来自历史的声音所祈求的传统应付的责任。与此同时,我也与你们大家一道,确认了我对哈佛现在和未来的责任。正如柯南特所处的时代一样,我们也处于一个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忧虑不安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是不确定。但我们同样要对这所大学的目的和潜在发展保持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她终究会尽其所能地去设计从现在起之后的半个世纪内世界将会怎样。”
“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
就职典礼,是一位校长声明和阐述个人思想以及治校理念、方针、政策的绝佳机会。但福斯特却说,“当我在考虑今天意味着什么的时候,这样的罗列似乎过于束缚人,它们限制了而不是去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限制了我们去思考我们最深远的责任和义务。
在就职典礼的庄严仪式上,斯特福发表了充满智慧而又意味深长的的演讲:“放飞我们最富挑战性的想象力”
在福斯特看来,美国人对高等教育有一种焦虑感,可谓爱恨交集,但这其中最深层的问题却是:公众要求大学担负起责任来,但是,要大学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却又模糊不清。福斯特说,大学是要承担责任,但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去承担责任。“想要说服一个国家或是世界去尊重——不要说去支持了——那些致力于挑战社会最根本的思维设定,这很不容易。但这,恰恰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既要去解释我们的目的,也要很好地去达到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这些大学在这个新的世纪生存和繁荣的价值所在。”
福斯特说,“我们需要更好地去理解和推进大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向总持批评立场的公众加以解释,更要为了我们自身的价值而坚持自我。我们必须要付诸行动,不仅是作为学生和教工、历史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律师和医生,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更是作为大学中的成员,我们对这个思想共同体负有责任。”
在谈到大学精神的时候,她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learning),“影响终生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
那么,在明确了大学精神之后,就应该知道大学是干什么的了。福斯特说, “大学是那些活生生的传统的管理员——在Widener图书馆与Houghton图书馆以及我们另外的88个图书馆,在Fogg与Peabody博物馆,在我们的古典学科的系科,在历史与文学的系科,都有活生生的传统。我们追寻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它们自身”,因为正是它们,千百年来界定了我们何以为人类,而不是因为它们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我们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因何在。对许多人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但对意义的找寻,是没有尽头的探索,它在不断地阐释,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释现状,不断地在看,从不会满足于已有的发现。事实上,这就是所有学问的真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概莫能外,因此,它也就成为了“大学是干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
联想到中国大学
像哈佛这样已经办了371年的大学还在思考大学是什么,那,中国的大学应该怎么办?
当代中国,一个难以回避的现象是,教育的功利性太强,太浮躁。有人说,中国教育功利的背后是整个制度的功利,而教育浮躁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浮躁。这话不假,但是否也应该反问一句: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大学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当今在知识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喜欢谈西南联大,喜欢谈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梅贻琦时代的清华大学,那个时代的大学校长以其博大胸怀和对中国教育的卓越贡献为后人所怀念,但问题是:现如今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所处的大环境,比民国时期、国民党时期不知要好到哪里去了,但为什么我们就出不了当代的蔡元培和梅贻琦呢?
福斯特说,一所大学,要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这话对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近20年来,中国的高校“升本”、“改大学”成风,但毫不客气地讲,大学越来越成为了职业技术学院。不仅经、法、商、工、农、医等使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强调实用性,就连人文学科都在强调其实用性,“有用”与“无用”似乎成了衡量学科的标准。如此一来,我们的高校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地方,办学的目的无非就是使学生将来服务于社会的某一职业,谋求自己的生存。
应该牢记的是:大学是思想交集的场所;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大学若是随波逐流,大学精神将会荡然无存,大学也将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哈佛大学虽为世界顶尖大学,也有其苦恼。福斯特说,“人们要求我们报告毕业率、研究生院的入学统计数字、标准考试的分数,目的是为了在大学评价中提高‘附加值’”,是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的“美国大学排名”,对美国大学形成的冲击波越来越大,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所有大学都无法忽视。据“大学排名”称,普林斯顿大学已经取代哈佛,连续7年在全美大学排名中名列第一。
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新上任的哈佛校长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说,“这些硬性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所取得的成就,更不要提大学所渴望达到的目标了。尽管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远比这些宏大得多。”
看当今中国的情况,虽然大学排名的冲击还没有那么大,但美国高等教育所遇到的问题我们都有,而且甚至比美国更严重。面对困难,如何去思考大学的功能乃至高等教育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们再来听听福斯特的说法:“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教育、研究、教学常常都是有关变化的——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
是啊,是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大学,任重而道远„„(陆乐)
(福斯特1968年毕业于Bryn Mawr学院,1971年和1975年分别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她在宾大工作了25年。1984年成为教授。2001年1月起,到哈佛大学创办Radcliffe研究院,任首任院长。早在1994年,她就成为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
第二篇:哈尔滨创城精神根植历史 基于现实 引领未来
哈尔滨创城精神根植历史
基于现实
引领未来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独特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哈尔滨创城精神,是哈尔滨精神、哈尔滨风尚的传承、丰富和发展,既彰显了城市文化特色和时代风采,又集中体现了哈尔滨人民精神风貌,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根植历史:哈尔滨创城精神拥有丰富的实践基础
哈尔滨创城精神是在传承城市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与时俱进、契合时代要求的品质特色。哈尔滨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还是在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家重工业的摇篮,哈尔滨为新中国的解放、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突出贡献,不仅铸就了这座城市光荣的历史,也孕育了独特的哈尔滨人文精神和城市品格。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人民立足城市地域特色,传承黑土历史文化,展示时代精神风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形成了“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的哈尔滨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等共同丰富了黑龙江精神资源的内涵,成为哈尔滨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哈尔滨也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了赵尚志、杨靖宇、赵一曼、李兆麟等民族英雄人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涌现出苏广明、苏宁、于明祥等众多享誉全国的先模人物。改革开放特别是2012年以来,哈尔滨市更是涌现出张宝金、李庆长、谢尚威、杨慧、朱占华等一大批感动人物、道德模范和冰城好人,他们用瞬间的英雄壮举、高尚的人格操守,塑造了哈尔滨的“英雄群雕”,诠释了“开放包容、热忱善良,守望互助、彼此温暖,崇尚英雄、追求正义”的“哈尔滨风尚”的精神实质,丰富发展了哈尔滨精神的道德内涵。2004年以来,经过十年探索,三年攻坚,哈尔滨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光荣称号,并在创建工作实践中凝练形成了“锲而不舍、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唯先誓夺,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哈尔滨创城精神,集中反映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丰硕精神成果。从哈尔滨精神到哈尔滨风尚,再到哈尔滨创城精神,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铸就了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它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必将深深熔铸在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基于现实:哈尔滨创城精神孕育丰富的思想内涵
哈尔滨创城精神源于实践,特质鲜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由于哈尔滨自身基础较弱,在很多人认为创城工作难以成功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以对党、对事业、对历史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自加压力,作出“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愚公移山之志,精卫填海之功,十年创建,矢志不渝,集中体现了“锲而不舍、敢于担当”的精神内涵。与南方先进城市相比,哈尔滨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环境秩序问题突出。哈尔滨市抓住“顽疾”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敢于碰硬,勇于攻坚,在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大考”之年,以96分的好成绩,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1名,最终以三年综合排名第3名的优异成绩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集中反映了哈尔滨人民“攻坚克难、唯先誓夺”的精神风貌和目标追求。在十年创建历程中,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中省直各单位和驻哈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创城工作,以创城为号令,?哿ν?心,合力推进,确保了各项创建任务的全面落实,集中展示了“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观念。特别是广大市民积极主动投身于创城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全力奋战在创建工作第一线,广大城管执法、交通交管、卫生教育、新闻媒体等战线的干部职工以及广大志愿者顶严寒冒酷暑,忘我工作,为创城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哈尔滨创城精神的形成,不仅集中体现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也在这座城市的道德高地上又树起了一座崇高的精神丰碑,成为激励哈尔滨砥砺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引领未来:哈尔滨创城精神释放不竭的前行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民族团结和谐力量的精神纽带,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哈尔滨创城精神,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资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将弘扬哈尔滨创城精神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基本价值观和具体价值观的过程,必将在人们心灵中产生共鸣,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达到一致,从而内化为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外化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哈尔滨创城精神是全市人民多年艰苦实践的结晶,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宝贵财富。“八大环境”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推进载体,弘扬哈尔滨创城精神,有利于运用成功有效的工作理念、思路、举措以及方法手段,推进“八大环境”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创城常态化工作。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精神状态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弘扬创城精神,继续保持和发扬创城实践中形成的奋发有为、昂扬向上、拼搏进取良好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较真碰硬、严细深实、落小落实落靠的工作作风,对于我们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激励促进作用。当前,哈尔滨经济社会进入快发展、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对种种压力和困难,尤其需要通过大力弘扬哈尔滨创城精神来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力量,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共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第三篇:中国大学教育呼唤“根叔”精神—未来(2011)
中国大学教育呼唤“根叔”精神
我们希望的是“根叔式”的常规教育,这才是大学精神所在。我们要的不是一次精彩的演说,而是一所精彩的大学,不是20分钟的受益,而是4年的健康成长
李培根院士又演讲了,与去年一样,2011的毕业演讲同样掀起狂热:平均一分钟一次掌声;千余名学生起立连续高呼“根叔,根叔!”
“根叔”的演讲已成为华中科大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美丽的期待。令人高兴的是,“根叔旋风”席卷许多高校,更多的“根叔”站了出来,给他们的毕业生上最后一课。今年,我们听到许多“根叔式演讲”,而且精彩连连,像是一场场真话、真情的大比拼---一位政法学院的校长告诫学生:“谁敢陷害忠良,我就不让你进我的门”; 一位院士校长教学生做人:“敢想敢说,敢于直笔。敢爱敢恨,敢于犯忌。服从真理,不媚权力”;
另一位院士校长教学生奋斗:“追求时,为达目的,要计手段;屈尊时,要为五斗米折膘,不为五斗米折腰”;
还有一位校长,面对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像送别孩子的父母,忧心忡忡:“社会不会再像老师那样,欣赏你的天真清纯,社会与自然一样奉行一条法则:适者生存。”校长的忧心中不无疼爱,“不能适应那个社会,再寻找一个你适应的社会去,在任何困境中,切不可仇恨社会;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能采取极端手段。”
这些演讲有的诗意、有的豪迈,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真诚、贴心,像长者的谆谆教导、像父亲的拳拳之心……
这些校长不仅教导自己的学生如何做人,他们自己也在深省,如李培根院士所说“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为莘莘学子告别母校时,能上这样的“最后一课”而深深感动,为这些副部级的教育高官,能在最后时刻为同学们补上如此重要的一课而深深感谢。对比起那个“没有四千万,不要来见我!”的毕业演讲,这些“根叔式演讲”让我们感到安慰---中国还有大学、中国还有大学精神!
然而,感动、垂泪之余,突然升起一个疑问---这一系列“根叔式演讲”何以让学生如此震动?
如果大学四年,能经常聆听到这样的言论和教诲,他们还会有如此的震动和狂热吗?那么,这是他们闻所未闻的真话、真情、真理?
“根叔式演讲”不过半节课的时间,而大学四年有一千多个课时!漫长的四年,他们接收到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
难道那个“十年不能挣4000万,就别来见我”的教授,还占据着大学的讲台,还主宰着莘莘学子的灵魂?学生们有多少个课时被这类“4000万教授”所占用?
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有理由怀疑,这精彩的半节课堪比那1000多个课时?
看到新华社的一张新闻图片:毕业告别演说之后,一个穿戴学士衣帽的学生,孤零零地在一排排空椅子中徘徊。图片的文字说明是,“毕业典礼结束后,一名学生徘徊在会场,不愿离去。”
我们从他的体态表情上读出了流连和惘然。是的,闻所未闻的惊愕和热血沸腾的激昂之后,是无所适从的茫然。他不可能用这20分钟的精彩演讲替换那1000多个课时,不可能用最后一课清洗四年的耳染目濡---他,像一个精神弃儿、茫茫然、惶惶然??
因此就在“根叔”的精彩演说的文章后面,我们也看到了另样的跟帖:“从明天起,我进入另一个世界,从明天起, 做一个勤劳的人,为有房有车,婚恋成功奋斗终生!” 要房、要车并不能说明价值观出了偏差,但这四年,他们和他们的教授对传道授业的重视,肯定超过了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对就业的关注和准备,肯定超过了心灵的关注和滋养。因此他们才会对公务员的位置趋之若鹜,才会为“有房有车奋斗终生”;而“根叔式的演讲”也才会如甘泉流入到干涸田地,引发那么大的反应。
他们灵魂的饥渴已经太久了。
在权钱的追求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无可厚非的价值的今天,我们不能要求即将走进社会的大学生将财富排斥在价值体系之外。但我们可以要求“根叔”和“根叔式”的校长们,不要让同学们用四年的时间才等到一场“根叔”式的价值教诲。
能有一位根叔式的校长,是一个幸运,也是一个偶然。我们希望的是“根叔式”的常规教育,这才是大学精神所在。我们要的不是一次精彩的演说,而是一所精彩的大学,不是20分钟的受益,而是4年的健康成长。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根叔”李培根毕业典礼演讲稿完整版
未
来
亲爱的2011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在你们完成学业并走向未来的时刻,首先,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前两天,我看到你们歌之,唱之,舞之,蹈之,哭之,喊之,泼之,醉之。我知道,你们在以你们的方式迎接未来。
我知道你们高兴,激动。月初,总书记来到我们的校园,同学们在欢呼激动之后,又深情地畅想华中大的未来;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你们的娜姐刚刚在法网夺冠,那是我们共同的喜悦。高兴雀跃之余,你们可没忘记想到学校红土网球场的未来。
最近我参加了你们“畅想未来”的活动。我知道了你们中的陈超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未来;刘乐在学校“导演”未来;有的同学准备到西部大企业的车间中“绘制”未来;有的将要到部队里去“保卫”国家的未来;还有的同学打算“创业”未来„。我突然有所感慨,华中大的教育开始变得生动起来、饱满起来!那生动和饱满将带给更多学子美好的未来,也将成就华中大的未来!
其实,过去的几年,你们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迎接未来。同学们在党旗领航下、在大别山的小道上、在“医疗下乡小组”的义诊中、在“黔途爱心团队”的跋涉中,迎接未来;你们在人文、科学精神与实践、华中大校友的讲坛中迎接你们的未来;在联创团队、海豚娱乐(安徽卫视粉丝网)团、读书汇等社团活动中迎接未来;在瑜珈山麓、森林公园,东湖畔、青年园,在小径里、石凳上,亭阁中、荷塘边,梧桐下、垂柳旁,腊梅中、桂香里,你与你的他(她)一起梦想着未来。
我看到你们通过记录过去而迎接未来。我看了时间先生导演的电影《华科的秘密》,看到了刚刚公映的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断弦》。我看到一个同学去九宫山“单骑走天下”的记录: “什么是绝望,是一次次有了希望时却发现只是错觉;什么是挑战,是在看不到希望和前路时依然的坚持;什么是勇气,是孤独挺进中旁人给你的一句‘加油’!” “人生总在颠簸中前行,其意义就是在面对困难险阻时不断去征服。”从你们记录的过去,我看到了华中大学子的未来。
我注意到你们迎接未来的感悟。你们中的一位同学说“走出大学,我们什么都不是了,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再是象牙塔中高材生,我们只是一颗螺丝钉,需要用螺丝钉的精神去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还有的说“走向不平凡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彻彻底底的凡人一个。会有焦虑,会有愤怒,会有伤感,有难以掩饰的胆怯,甚至是无法平息的嫉妒、令人作呕的虚荣以及毫无顾忌的贪婪。”说得真好!我为你们骄傲,你们成熟了,但是我还是想多几句关于你们未来的叮咛。
近年来,我有所感悟,教育一定要面向未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话:“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希望你们毕业之后,依然少年,依然要面向未来。为了你们自己,为了未来之国。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的未来一定与国家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还没有完全趟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那条河。未来,前面是否还有石头可摸?党和政府号召创新社会管理,我们如何能有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未来是否有你的一份责任?
同学们,请你们关注,科技的发展会给社会的未来、你们的未来带来何种变化。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如何面对未来波澜壮阔的能源革命、不可思议的生命科学?还有似乎无止境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或许,不久的未来,你们就可能得到物联网、云计算而致的享受,你们就可能尝试器官再生、个性化医疗的成功。这些技术可绝不是浮云,相反地,能够很好地运用它们、驾驭它们,你们或许真如“神马”,能驰骋在天际,遨游于云端。
同学们,你们一定希望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未来的美好和幸福在哪里?
要想有一个美好灿然的未来,先使自己的内心美丽起来。最近中国青年报详细报道了我们的校友、你们的学长占美丽执着地投身于垃圾处理的平凡事业。看看那平凡事业中的不平凡事迹吧,你们一定会感动。她内心的美丽和强大使她非常自信:“花开的时候,我最美丽!”
未来的幸福在内心的安宁,在自身的和谐。你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你就能守住内心的安宁。你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你不需要在别人面前说你爸是谁。未来你们可以在不断努力拼搏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自我,但切切不要偏执的自我实现。
未来的幸福在感恩和报答。成功既需要贵人的提携与相助,又需要众多普普通通人的烘托与帮衬,那都值得你感恩。懂得感恩,你一辈子或许有贵人相助;知道感恩,你未来的生活将充满阳光。至于你伟大的母亲,你更要感恩,更要报答。母亲的伟大不在于她有多大能耐,不在于她有多么完美,更不在于她有多么高贵。你们一定知道被网友称为“暴走妈妈”的、平凡的陈女士,咱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和她一起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为了孩子,其实很多母亲都有可能做那样的事情。未来你赚了钱,常常寄点钱回去补贴父母,即使他们说有钱;未来你条件稍好的时候,把父母接过去享享清福,即使他们说不习惯;未来偶尔亲手做一点他们想吃的饭菜,即使他们说不用你做;更要常回去,量量他们的血压,看看是否有骨质疏松,即便他们说感觉还好。同学啊,感恩和报答可是你一辈子的为人之要。
同学们,看清未来不容易。未来是矛盾的,神奇的,难以言说的。
某些未来是很确定的。一方面意味着事物发展的规律终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意味着,你时时在不知不觉中确定你的未来,未来就在眼前的努力与拼搏中。
然而更多的时候,未来是不确定的,有时候甚至是那么不可思议。我年轻时也憧憬过未来能穿上白大褂,我还当过一个多月的赤脚医生,为乡亲的健康效力而感到兴奋的时刻还刚刚开始时,就被下岗了。后来差不多有机会走到医学院的门口时,我又被拒绝了。在失去理想中的未来时,我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未来。日后或许你们会逐渐明白,你很精细地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自己的未来,你是那么迷恋未来的某一目标,但很可能你迷恋的对象未来却不跟你玩。别难为你的未来。其实,你若真把自己的未来看得那么透彻,人生可能也不那么有意思了。华中大教给你大智慧,不教给你小聪明。
任何社会都存在好些令人不满意的事情。一方面需要人们有质疑批判精神,另一方面更需要建设精神。未来,倘若一切都令你看不惯,你只知道毫无顾忌地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却不知道如何建设,那你很可能被边缘化。不要嘲笑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要玩弄人们对未来希翼的真诚。人间的美好需要你们去建设,社会的互信需要你们去呵护。同学啊,华中大教给你质疑批判精神,不教给你犬儒主义。
未来是大度的。少数同学可能在茫然、疑惑、不解、甚至痛苦中沉思着未来。也许过去你过分消遣和娱乐过未来,你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光阴,今天方知往事不堪回首,你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站起来,前行就有路。未来依然愿意迎接你,依然愿意把你拥入怀中。同学啊,华中大教给你雄起,不教给你趴下。
亲爱的同学们,关于未来的话太多。最后我还想叮咛一句,未来要说真话。你如果说真话,别人会倾听。你如果说假话,或许只有风会听。华中大教你对人说真话,不教你跟风说假话。
再见了,同学们!在未来,在远方!未 来
2011同歌同行献词 李培根
凝望着,依稀几分——绿色大山,遥看着,无垠深蓝——天空大海。注视着,白色裹着的——精细与生命,体验着,血色侵染的——激情欢快。红白蓝绿——未来,原来是希望的色彩。
未来,幻想着,天高海阔摘星揽月,期盼着,老当何为儿孙在怀。感叹着,壮心不已成功安在? 憧憬着,风华正茂天生我才!
青壮老少——未来,原来是生命的等待。
未来,担心着,丛林里草木荣衰,陶醉在,天空中鸟儿畅怀,贪恋在,大海中鱼儿自在,守望在,屋檐下苦苦等待。
人鱼鸟兽——未来,原来是自由的期待。
未来,回家来,无论贫富狗儿迎候,昂起头,即使弱势尊严仍在,依偎着,直到逝去数码记载,打开窗,假话空话随风吹开。
真诚信义——未来,原来是情感的私宅。
未来,抖落着,纷纷雪花——寒梅早报,欢笑着,丰收果实——生息静待。忍耐着,烈烈酷暑——干实稷穗,滋润着,绵绵细雨——火热情怀。春夏秋冬——未来,原来是时间的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