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王晓初总经理在中国电信发展论坛上讲话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23-601412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7 09:57: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王晓初总经理在中国电信发展论坛上讲话

王晓初总经理在中国电信发展论坛上的答问

(2011年1月5日东莞,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问题1:在王总提出的下一个五年计划里面,中国电信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请问王总,针对这“三个者”,对市场前端的同志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王总:要做到这三点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牵涉到技术层面的内容我们今天就不探讨了,主要是讨论市场前端部门应该怎么去执行。我觉得有两个很重要的关键词:一个是“规模发展”、一个是“创新发展”。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说要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什么叫主导者?就是说在这个行业里面,在管道的流量里面要成为第一家,这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要保持发展的规模。中国电信在宽带互联网接入层面绝对是第一,在固定电话层面绝对第一,但在移动通信上面是第三(实际上是最后一名),只有在比较短的时间把移动规模做上去,成为第二大运营商,才有可能保持作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智能管道是什么概念呢?过去讲我们是管道的经营者,这个是绝对的。但随着信息的多元化和技术的变化,要使固定电话和宽带接入管道、移动的DO和WiFi以及将来可能的LTE和WIMAX之间变成有机的一体,同时对客户进行识别,对一些大流量的P2P进行 控制,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管道概念了,所以我们就提出了智能的管道。可以说,做大规模仍然是中国电信在今后一段时期,至少五年计划中的前三年里面最重要的。从信息和应用的参与者来讲,既然是参与者就表明我们在信息和应用上面不是主导者,但是必须要考虑进入这个领域。而这个领域都是公开竞争的,在这个开放的领域里面必须要保持一定的量,否则要么不要进入,要进入就要进入前三,这样才有可能站住脚,才有可能得到发展。比如我们的八大基地,有谁进不了前三位,那对不起,只能迅速退出。中国电信现在唯一的优势只是在客户端软件装载的时候可以先预制我们八大基地的业务,但我们不能强制客户使用,只有质量、价格、服务、功能都是在行业里面领先的情况下用户才会选择用你,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否则我们的客户就有可能变成竞争对手的客户,我们的收益率肯定会下降。在信息和应用的领域里面,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做,但只要是选定的就一定要把它做优做好,做出规模,这是第一条。第二点就是要创新。这次奚部长在我们工作会上讲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从电信行业来看,过去我们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其他两家电信运营商,但由于现在技术和行业政策的改变,导致行业的界限被打破了,也就是电信围墙被拆除了,使得我们的竞争对手变得多元化。互联网公司过去是我们信息内容的推动者,今天可能就变成了我们的竞争者。像苹果iPhone这样一个手机制 造者也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所以电信运营商做得不好就会被压缩成纯管道公司。当然,管道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必须要把它做强做好,但只做好管道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领域大量集中在我们平台类业务,包括内容和应用信息两大类。实际上平台是两类:一类是公共业务类的平台。比如我们基于CDMA的优势定位,我们有GPS+CDMA合一,可以把定位做得更好。很多新的业务,我们不只提供管道,还要提供更高层次的业务,这就需要我们公共平台类的业务能够有所创新。业务部门要把这些需求讲清楚,这样我们的研发、网发和网运部门才能跟得上。第二类就是应用类,特别是以IDC为核心的云计算的发展。过去我们的IDC实际上只是卖了一个出租的空间和电力,但云技术的出现,使我们除了提供主机托管之外,还能够提供计算、储存等一系列的功能,从过去简单的容灾备份一步步向更高层次的业务发展,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这都需要我们前端部门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获得价值,实现收入增长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从服务来讲,在互联网的时代,年轻人市场不断蓬勃发展,我们再也不能用老观念来思考问题,需要在渠道上进行创新,这不单是受理、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看看阿里巴巴、腾讯,他们有实体营业厅吗?没有,但是它们的公司做得多么大!他的整个受理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而中国电信业传统的思路是必须要有营 业厅,是自己的更好,不是自己的就代理或合作,这就需要大量的成本。当然,在现阶段实体营业厅还是需要的,但随着时代的改变,变化是非常快的,如果我们的销售体系、服务体系不能应势而变,那将退出历史舞台,或者是成本居高不下。这一切都需要创新,以创新的观念引导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跟进消费群体的变化,这个企业才有生命力。

问题2:中国电信深化战略转型应该具备哪些重要的能力和资源?这种能力和资源在总部和省公司层面如何按照转型的要求来配臵资源以确保转型的执行?

王总:在战略转型第一个阶段,中国电信成为全球唯一没有负增长的固网公司。进入第二个转型期以后,确实需要我们在能力和资源上有一些转换,转换的核心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要在过去传统的电信公司的能力基础上,大规模发展宽带、移动、固网等传统业务的同时,转向移动互联网的经营。首先,人才是第一位的,我们要有一些能够以移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问题的团队。我们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以电信的思维模式去思考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我们缺乏以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来思考移动互联网以及传统电信业务的人。其次,在网络组织架构上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即财力和网络资源的变化。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过去我们把基地放在省公司这一层,完 全由省公司来托管,带来的问题是其服务的区域主要是以省为主,但今天不一样了,必须要服务于全国性的业务,这样基地的定位、网络的结构就都有了改变。例如视频业务中心放在上海,但它要考虑网络的结构绝对不能只是上海,必须要考虑全国,考虑把哪些信息提前储存在什么地方,以便客户提取的时候根据访问量的大小把信息提前推送到某一些展厅去,减少带宽在高话务量时期的拥堵和客户对数据的感受等。第三,管理体系的变化。我们传统的电信业务,按区域推广非常成功,充分授权给省,省交给地市,这种体制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对于互联网的业务就不合适,为什么?因为互联网业务需要有服务全网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打破过去按区域来进行业务发展的模式,而改为全网。比如广东音乐基地,是全国的音乐基地,它要服务于全国的音乐,这带来很多好处:一是音乐的采购全国可以只需付一次钱;二是受理之后的售后服务体系,可以集中解决客户提出的关于爱音乐的问题和建议。所以八大基地是总部统一考虑的,不再是把所有的业务都分配到下面去。也就是说,过去我们总部和省公司没有操作功能,今天有一部分的操作的任务,可能会集中到某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可能设在某一个省,但是它是全国性的。过去我们以区域性、地域性划分的业务,现在要变成纵向的。总部和省公司在操作职能上的增加,在体制上的变革,我觉得是时候了,不然不可能做大做强。比如QQ,它是全国的一只企鹅,如果按照区域发展模式就是31个省31只企鹅,最后没有一只企鹅能生存下来,这个道理是非常浅显的,但是看似容易,实际操作的时候并不容易。因为传统思维、惯性思维、惯性依赖还存在,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我们的基地才有可能做强做大,才有可能进入前三强。

问题3:在2G时代我们觉得最有效的销售策略是融合捆绑。在3G时代,您觉得我们最有效的销售策略是什么,怎么才能体现差异化?

王总:其实作为消费者,他并不关心2G还是3G,消费者没有这个概念。所以,我们首先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跟我们的销售费用有关,我们2G时代发展成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捆绑,另一个是小灵通转网。但这里面实际上是采用手机补贴的方式来进行的,虽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客户的感知并不好,为什么?比如赠送的手机价值200多块钱,客户并不能感受到中国电信所有业务的差异化。所以,在下一个阶段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发展。消费者关心什么呢?那就是在品牌渠道完善的基础上的四大核心内容:价格、质量、功能、服务。首先,价格要合理,价格不是说越高越好,在竞争环境里面价格和竞争对手差异不 能太大。在价格优惠方面我们有很多办法,比如手机补贴、话费补贴、固网和移动捆绑等等,我们这几年就是让大家放水养鱼,让大家去实验一下,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到,3G的价格要比2G高多了,完全靠手机补贴不是出路。第二个内容,功能。消费者希望使用的手机首先是安全的。到广东我把两个大客户拉了过来,最核心的一个业务就是保密通信,中国电信的保密手机现在在中国是唯一的。在3G领域里面现在的竞争者只有两家,讲白了就是我们和中国联通,如果平分秋色我们也应该拿到50%的市场。年纪大一点和用3G少一点的人可能不愿意换网,但年轻人不一样,他们会很愿意为功能而去更换一次号码,从这几个月我们已经明显看到。第三个内容,服务。现在我们和中国移动还是有差距,为什么至少有3/4的iPhone手机跑到中国移动网上去,而且我预测,iPhone很快会和中国移动签订协议,因为它在中国联通那里卖得不理想。这里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除了中国联通的网络质量不足之外,服务体系也跟不上。以价格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在3G业务上要逐步过度到以差异化的方式来获取用户上来。差异化的核心就是安全、保密、健康以及可以使用的业务更广阔,可以解决你更多的问题。终端不仅仅是一个通话和短信功能,而且是一个综合的信息功能。在价格上不能只依靠手机的补贴来获取客户,要逐步减少手机补贴的量,是逐步而不是取消。大家对700块钱甚至再低一点 的3G手机很感兴趣,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为什么呢?因为白得来的东西用户是不心疼的,花了钱买的东西才会非常珍惜。高端手机基本上都是社会渠道卖的,我们的销售队伍,特别是营业厅卖的基本上都是低端的,为什么呢?这和我们的激励体系是有关系的,因为发展一个高价值的客户和发展一个低价值的客户的奖励政策没有说清楚。并不是社会上的人比我们渠道的人能干,而是因为社会渠道在高端手机上还有一块利差,所以他的奖励政策是鼓励营销人员去卖高端手机,这样营销人员个人的奖励就高,最后拿到的都是大客户。所以现在我们的高端客户是社会渠道帮我们发展,而低端是中国电信自己发展,就是过于简单的销售模式和过于简单的绩效考核造成了这样的情况。过去我们没有武器,今天终端、网络质量、渠道体系都比以前好了,我们做菜的原料都有了,下一步就看我们怎么做出好菜了。

问题4:移动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业务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产业,中国电信提出要经营移动互联网业务或者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面再一次发力。对于各个基地,集团公司已经到位了考核指标,在机制体制创新上面也给予了相应的政策。王总刚才讲到,如果这八大基地在五年之内做不到行业的前三位就会被淘汰出局,这件事情能落实吗? 王总:答案是一定的。在总部开会的时候,我说八大基地能活下来四个我就很高兴了,今天八大基地的负责同志都来了,对最后生存下来的我会祝贺你们,如果被淘汰了,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还是有工作没有做好。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会给这些基地提供必要的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会把这些基地逐步公司化。逐步公司化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要让你和社会上相关公司在资源上、激励体制上基本一致,实现同等的平台、同等的竞争。中国电信所做的业务和社会上的业务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今天下午我们要去腾讯参观,它在1989年开始经营即时通讯,第一只企鹅的出现用的是一个很小的路由器,后来根据业务量扩大不断扩充。他们就是游击队,非常灵活,轻资产,非常重视人员的激励体系,虽然开始很小,但逐步地壮大。而咱们的基地,一上来就找总部要钱,说要建多大多大的网,就像打仗一样,有坦克部队、炮兵部队、海陆空联合演习,即使弄个一二十亿,还觉得不够,有没有业务没有想明白,没看到市场就先弄,弄完了之后告诉我说不行了,不知道客户在哪里,也不知道客户要什么,建完的这套体系看来不行,一二十亿的投入出问题了。所以说我们的基地要先把市场了解清楚,到底客户要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资源如何进行配合。马化腾可能就是从几十万的投资到了今天,他没有自己的网络,没有营业厅,现在拥有10亿个注册客户,同时在线用户超过1个亿,成了全球单一公司客户最多的公司。所以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钱大规模的投入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可以给我们的基地创造一个环境,最起码和社会上同样的公司一样的环境,甚至比他们还好,关键是看基地内容的创新,业务量确实上来了,钱不是问题。同时,基地的人员要想到,公司化之后怎样为省公司带来客户,带来业务的粘性,带来我们的收入,把中国电信的蛋糕能够做得更大。

问题5:产品集约化运营后,在客户感知上比传统产品应有一个质的提升。今年我们提出向互联网经营模式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渠道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其他行业的网厅、掌厅等电子渠道基本上都集约化运营,是否中国电信也考虑全集团集约化运营电子渠道?

王总:目前我们已把网厅、掌厅做到界面统一,但系统支撑等还没完全统一。总部目前不可能,也没能力把所有的事都做好,而且我们担心交给总部做,有可能最后效果还不如省公司做的效果。所以,我们目前只是做到把面对客户的界面统一化。一个好的公司,从长远看,它的IT系统总体上是合一的。我们的同行,无论是AT&T还是欧洲的电信运营商,它的IT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公司一个系统。但是我们目前还做不到,过去我们是从县分公司收到区域分公司,现在想从区域分公司集中到 省公司这一级,现广东公司基本做到了。但这还不够,我们除了从地域层面上考虑如何集中之外,还要考虑不同业务平台之间的整合集中,这个工作量也很大。比如说我们的掌厅和网厅之间,从理论上讲也不应该分开,但实际上我们很多省都还是分开的,即使是省公司这一级把电子渠道间的关系理顺,我觉得都还需要一些时间。如果面对客户的界面是不变的、统一的,那么改变系统的困难就不大,最怕的是不断改变客户界面,会给客户带来很大的不适应。例如,客户现在受理阅读和游戏都要分别受理,可明显看出我们各个系统是分开的。如果一个省里面都还没有统一,如此庞大的系统要一次性全国统一,我觉得风险太大,所以我认为以省为单位进行全部整合,将来有条件的时候再改成全国的网会更现实一点。我想省公司的系统要完全统一还任重而道远,我们的IT部门和业务部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要分阶段去实施。

问题6:现阶段三家运营商发展移动业务都在进行终端补贴,特别是中国电信。但终端补贴的问题是让用户在网两年后,又重新换一部新手机。而目前各地又需靠终端补贴拉动移动业务的规模发展,请问中国电信如何摆脱终端补贴这个怪圈,在既能降低终端补贴的同时,又能够达到有效益规模发展?

王总:本质上是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要改变电信 运营商的惯性思维。我们把客户分一下类:第一类是年轻人,3G这样的业务是他们非常需要的,是核心需求;还有就是石油、银行等大企业,这类客户资金充裕,就尽量不要再进行手机补贴。要把客户的消费行为作为我们的营销习惯,对于年轻人,3G是其核心需求,且终端是多元化的,他们可以选择满足其需要的个性化需求。第二类是我们的老客户,他们大量使用的是固网特别是语音,他们觉得不需要太多新的个性化的服务,我们必须要通过手机补贴来维持这些客户的忠诚度。所以我刚才讲是逐步取消手机补贴,而不是一次性取消,但如果我们永远坚持手机补贴,就会越来越困难。欧洲、美国等电信运营商提供手机补贴,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用户APRU值高,AT&T用户的ARPU值是50多块美金。而中国的商业模式已让用户的APRU值低价化,在用户ARPU值高的情况下进行手机补贴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低APRU值的情况下进行手机补贴,会给中国电信带来很大的风险。我们讲规模发展、企业创新、企业管理最终都是要提升企业的价值。因此,我希望市场部门把账算清楚,根据不同的客户群制定我们的各项政策,包括资费政策。

问题7:王总在工作报告中提到近两年是战略发展的机遇期,我们客户维系的压力也将倍增。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和维系的资源投入如何做到平衡?中国电信的业务品牌对业务发 展拉动非常好,有没有必要在这种形势下提出服务品牌?

王总:发展新增用户和维系客户是不矛盾的,因为用户的流失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成本去发展用户,所以它们是完整一致的,不能把它们割离。我们要看到,在固网和宽带上的离网率总体还比较低,因为这两个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的进入门槛比较高,需要管道资源、电缆资源等,所以我们更关心移动业务的离网率。移动业务有一定的离网率是必然的,但由于网络体系的不一致使我们的离网率要远低于其他两家运营商。虽然我们发展移动业务会比他们更困难,但我们发展进来的客户忠诚度一定会比他们高。为什么中国联通发展的iPhone用户很多跑去中国移动?因为中国移动专门针对iPhone出台了一个套餐,上门帮用户检卡,对用户来讲,他的手机没有改变,他只要换一张卡就可以转网。但对于我们来讲,客户转网还有一个终端成本,尤其是这个手机是客户自己购买的时候,他要离网会更困难,因为他会心疼付出的资金。而赠送终端发展的用户,离网的概率相对会大大提高。在客户维系上,我认为中国电信的困难要比另外两家小,但也要高度重视。从客户发展的结构来讲,融合套餐发展的移动用户离网率相对较低,今年我们仍有1000多万宽带用户可融合发展,捆绑仍然有巨大的空间。单一产品也要通过积分等方式做好客户维系。我们要学会弹钢琴,同时做好客户的保有和发展,而且要重点做好对高端客户的保 有,对一些低端的跳蚤客户,以及对价格十分敏感的客户,建议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关于服务品牌的问题。这是肯定要建立的,但我个人认为现在不是时候。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各项资源也有限,现阶段我们还是以规模发展为核心,如果提出过多的目标可能会分散我们的精力,难以兼顾。所以在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前两至三年里还是以规模发展为核心,但并不是没有服务品牌就放松服务,而是要一年年改进,等两三年后我们的客户规模更大时,再把客户维系放到更高的位臵,我觉得更现实一点。

问题8: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怎样注重员工内在精神培养,除物质激励外,在精神层面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如何让员工把公司发展和自身价值的提高紧紧结合起来,在公司发展的同时,让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也得到体现。

王总:作为管理者,我们要为员工提供晋升的通道,为员工的创造和激情发挥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事业能不能成功,首先是我们的员工能不能有激情,没有激情的员工,我们的事业是不可能蒸蒸日上的。当然,有了激情以后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和动手能力,这也非常关键。如果具备了这三条,那么事业就有可能成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能解决个性化的需求,这为所有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机会。除了 八大产品基地需要创新之外,各省仍需鼓励大家创新。移动互联网的业务非常丰富,各个省仍可去创新,这时候我们希望有更多有激情的员工、有知识的员工、有操作能力的员工、有才干的员工。才就是知识,干是动手能力。省里面甚至可建立基金,鼓励员工发展创新,但我认为钱不是一切。在座的都是管理者,要积极鼓励对我们企业有帮助的创新,要创造环境,给员工一块天地,让他们人生的价值得到体现,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建立一些新的有别于我们传统业务的通道打下基础。

问题9:在今年内乃至明年,集团的集采运作要占到整个终端规模的多大份额就会有效地调整市场结构的性价比?这波调整的时机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中国电信对于终端产业链的介入深度是多少?

王总:关于集采的问题,我们很希望继续坚持手机终端的多元化。当然现在有一种说法,像iPhone的成功是垂直整合,用一种手机来占领天下,这种商业模式我们还需进一步判断,但总体上手机是朝多元化发展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爱好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觉得推进手机的多元化还是当前中国电信在终端工作上面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还希望价格合理,当然不是越低越好,太低了厂商就没有积极性。目前我们在强调终端多元化的同时,并不是要放弃集采,集采可有力控制终端及 终端销售渠道,希望通过集采满足特定手机需要,或引导手机向某一方向发展。比如现阶段,我们希望对智能手机、价格较低的手机,还有行业应用手机进行集采,来满足我们对市场细分后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集采控制制造商和众多手机分销商的价格。在这样基础上的集采仍是一把利剑,能够把问题解决得更好,满足我们市场的需求。我们已经意识到要给手机零售商留一点利润,因为零售商是最终和消费者的接触者,给他留点利润可能比国代和省代更加重要。我们的终端从过去非常匮乏发展到了今天的800万台,特别是3G智能手机也蓬勃发展,但仍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比如需要我们的集采量定得更科学、更符合市场,将各个省有限成本的配臵变得更加合理。总体来说,集采实际上是使终端更加适合中国电信业务发展,使我们的价格更合理,它是一个有力控制的手段,一定要把它用好。关于终端价值链的问题。手机制造业价值链的核心是手机制造和设计室,这个行业目前是放开的,但我们完全没有进入,如果要进入我更偏向于进入设计室。因为制造行业离我们比较远,而在设计方面我们可以把CDMA业务,包括我们的特色业务做得更加淋漓尽致。但要不要进入,决心很难下,因为像这样的公司收购之后如果思路不对路,人员集体辞职了,我们就白收购了,所以我们要更加慎重地考虑。问题10:目前行业围墙被打破,很多竞争对手都是以前我们没有想象到的,比如说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会化网络服务,我们在五年前根本预见不到它目前的发展趋势。而且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巨头在做创新的同时,也进行大量的并购和收购或者是股权投资。所以,请问中国电信除了发展基地之外,是否也考虑进行股权投资或者是并购?

王总:通过收购、股权的入股等方式控制价值链上有价值的业务,弥补自己的短板,这思路非常好,但全球的电信公司在收购上几乎没有一个是成功,因为公司的收购首先要有整合效益,但这样的整合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当年AT&T收购NCR计算机公司,“网络+计算机”将成为全球最时髦的业务,但最后彻底失败,AT&T用120亿美金买入,最后40亿美金卖出,整整亏了80亿美金,这个项目对电信行业震撼很大。而且互联网公司朝生夕灭,最初我们认为微软是最牛的,它控制了所有用户的电脑桌面,但很快被谷歌替代了。像你刚才提到的Facebook,我们也想不到它对谷歌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互联网的无边界为所有人创造了空间,变化非常快,在这种形式下,我们也不知道明年Facebook还能不能成为整个互联网的收购对象。而对于国企,收购股权必须是增值的。所以我对于收购可能要比其他人更谨慎,不那么容易下决心。问题11:王总您能否分享一下2010年您最高兴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最闹心的一件事情是什么?2011年您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期待?

王总:2010年让我最高兴的是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我进入中国电信已经6年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看到员工对中国电信的前景不乐观,因为电信在手机市场上的份额仅6%,收入增长率还在减少,大家的心情比较压抑,但在今年的威海会议上我听到大家的朗朗笑声,在年底的工作会上我看到老总们的踌躇满志。看到大家知道如何进一步发展业务,且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衰”。2011年我们要乘胜追击,抓住时间窗口,尽快把业务收入做上去。除了让中国电信人精神面貌大大改善外,个人收入也能像业务收入一样迅速提高。

第二篇:王晓初在中国电信集团2011年工作会议的讲话

王晓初总经理在报告中指出,2010年,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艰巨的保障任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全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奋发进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企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一)积极投身玉树抗震、舟曲泥石流抢险和多轮抗洪,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新境界。在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面前,集团公司快速反应,周密部署,指挥调度全网资源,举全集团之力抢险救灾、保障通信。各级企业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全力以赴投入抗灾保通信的战斗中。青海公司24小时抢通玉树灾区通信,创造了率先恢复玉树机场通信、率先全面恢复县城通信等12个第一;甘肃公司20小时抢通舟曲灾区所有中断光缆,以最快的速度恢复C网通信;江西、福建、吉林、河南、安徽、湖南、四川、云南、广东、海南等21个省级公司积极投身各地抗洪,有力保障了救灾指挥和党政军、金融、电力等重要通信畅通。在灾后重建中,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增强了通信信息网络的防灾减灾能力。在历次抢险救灾中,全集团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过硬的应急通信能力,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大用户的高度评价。

(二)出色支撑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展示了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新形象。作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和广州亚运会综合信息服务高级合作伙伴,为上海世博会建成500多个涉博项目,承载了46个重大信息化应用系统,为世博局、170个世博场馆、254家世博商户、32家中外媒体、32家重要涉博单位提供了优质服务,世博期间推出了城市光网、移动LTE、IPv6、物联网、3D高清IPTV、云计算和云手机、手机对讲、多语言识别服务热线等8大科技亮点和18项涉博新业务,成功诠释了“信息世博”;为广州亚运会建成新闻媒体、指挥者、组织者、公众通信等4大网络,完成69个工程项目,开通3个服务中心、54个场馆服务点和49个酒店派驻服务点,独家承担开闭幕式焰火燃放信号传送任务,推出了亚运光谷、手机支付、天翼对讲、免费WiFi接入、三屏互动等特色服务,成功打造了“数字亚运”。通过全集团特别是上海、广东公司的努力,实现了通信保障万无一失,演绎了全天候、全业务、全方位的现代综合信息通信服务,践行了绿色、环保、低碳的人文发展理念,充分展示了勇挑重担、无私忘我、精益求精、奋力争先的精神风貌,极大提升了中国电信的品牌影响力。

(三)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6月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在全集团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创先推动转型上水平,争优实现发展新突破”的主题,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相结合,与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战略的实施相结合,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建立了领导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加强指导,服务群众。各级领导干部注重一岗双责,惩防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各级班子和员工队伍的战斗力得到提升。集团公司将增量人工成本向一线员工、艰苦地区员工倾斜,对受灾员工给予专项补贴,推进小食堂、小浴室、小卫生间、小活动室等“四小”建设,改善一线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38万条,开展技术革新项目3259个,为群众和社会做好事8547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5亿元,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组部、国资委表彰。

(四)圆满完成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推进了企业有效益规模发展。客户经营成效显著,深化品牌经营,规模推广行业应用,积极拓展政企、公众市场。服务能力快速增强。健全了服务体系,通过开展“五个一承诺”、“满意服务竞赛”等活动,基础服务能力与行业标杆企业基本可比,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获中国质量万里行“优秀会员单位”和“明察暗访优秀单位”;C2G国际漫游国家达到258个,国际漫游资费平均下降5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网络质量不断提升。2G语音、3G数据网络质量优于可比公司,业务平台指标明显改善。IT支撑明显改善。全程全网的运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终端瓶颈有效缓解。终端厂商显著增加,国内CDMA手机销量创新高。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爱音乐、ECP、天翼视讯、天翼空间、手机报、189邮箱、天翼Live、号百业务、ICT业务等业务的收入、用户量取得突破进展。精确管理进一步深化。投资管控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财务转型等进一步推进,资金集中管理进一步加强。盘活了闲置土地等资源,完善了内控体系。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围绕全业务经营做好各项法律支撑工作,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扩大集采范围,加强采购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建立组织保障、统计监测和考核奖惩体系,广泛运用节能技术,10个省、地(市)级公司被评为通信行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打击互联网、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依法清理关闭32万个网站,封堵7000个违法网站,删除54万条不良信息。

经过努力,移动业务规模发展局面初步形成,业务结构得到优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收入、利润增长突破拐点,实现“V”型业绩改善,为“十一五”圆满收官。

回顾“十一五”时期,中国电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实施企业战略转型,创新了业务产品、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深化了精确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开辟了综合信息服务等非语音业务的广阔天地。在全球固网普遍负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了收入持续增长,有效改善了业务结构,转变了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引领了行业变革,走出了一条以转型促发展的新路。成功实现辅业改制上市,解决了18万员工的就业、发展和稳定问题,增强了国际国内市场拓展能力,为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盘活存续资产,促进自身机制转换,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成功案例。赢得全业务经营良好开局,顺利完成重组收购任务,以超常规速度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CDMA网络和国内商用最早的3G网络,建立了全业务运营体系,成功进入移动市场,初步实现有效益规模发展,并带动产业链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五年来,中国电信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促转型,推动企业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迈进,凝聚了队伍,焕发了激情,开创了新局面,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八个方面:

——服务领域拓展。从基础通信拓展到3I(IP通信、IT技术、信息内容及应用)交融的领域,为党政军、20多个行业和2100万企事业单位提供了针对性信息化解决方案,构建了400多个全国性的信息通信应用网络;为广大城乡家庭、个人客户提供了全业务、多网络融合的综合信息服务。

——用户规模扩大。用户总数由2005年的2.36亿增加到目前的3.4亿户,其中,有线宽带用户比2005年增长2倍多;移动用户比2008年收购时增长2倍多;在全球固话业务进入饱和衰退期的情况下,通过融合捆绑等手段,强化保存,延缓了下滑势头。

——业务结构改善。非语音收入占比由2005年的26%提高到目前的56.8%。移动、有线宽带、增值及综合信息服务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在通信主业收入中的比重持续攀升;固网语音业务收入占比由2005年的70%降至29%。中通服保持快速发展,来自集团外收入占比不断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效益提高。在2005-2008年固网经营阶段,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5.6%,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8.6%,成为国际上唯一的收入、利润双增长的固网公司。2009年全业务运营以来,克服金融危机和行业重组因素影响,保持收入持续增长,突破了利润增长拐点。

——网络能力增强。在全球率先成功实施固网智能化改造工程,在核心网引入软交换和统一的用户数据库。形成覆盖全国的骨干光网,ChinaNet成为全球容量最大的互联网,并建成下一代承载网络CN2;推进光进铜退,南方城区光纤进楼率、行政村通光缆率大幅提升。移动网络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基站数达到20.6万个,其中3G 基站14.3万个,覆盖全国县以上城市和77%的乡镇。

——创新水平提升。在行业内首创号码百事通、全球眼、C+W天翼宽带、加密通信等业务产品,建立了8个移动互联网产品基地。2006年以来,全集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请专利1020件,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232项。

——运营体系完善。深化品牌经营,推出了商务领航、我的e家客户品牌和号码百事通、天翼等业务品牌,覆盖各类客户群。完成主业上市公司总分体制调整。强化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产品、渠道、营销和服务统筹,建立了集约开发推广产品、纵向一体化营销和全业务服务体系,完善了社会渠道和电子渠道,建成全业务融合的信息化支撑系统。

——社会责任彰显。充分发挥信息化主力军作用,与28个省级政府、40余个大型企业集团和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与上下游企业广泛合作,带动产业链发展壮大,拉动社会就业,促进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认真履行电信普遍服务义务,为2.22万个行政村和3.52万个自然村开通电话,提前超额完成“村通工程”任务;建成5810个信息化示范乡镇、宽带村和1.47万个天翼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圆满完成抗击汶川地震、南方冰雪和保障奥运、国庆60周年阅兵、嫦娥绕月工程等重大任务。协助地方政府做好藏区、新疆维稳工作。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持续开展扶贫援藏,广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有效净化网络环境。

五年来,转型成为全集团的共识,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行业内外、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同。企业连年入选世界500强,2009年排名比2005年前进58名;被《财富》、《亚洲财经》、《欧洲货币》、《资本杂志》等评为“全球最受赞赏公司”、“亚洲最佳固网电信公司”、“中国杰出电讯企业”、“最具潜力中国企业”,获中国区最佳管理、最佳企业治理、最佳股息承诺、最佳投资者关系、最令人信服企业策略等奖项;被CDMA联盟授予全球CDMA运营商领袖奖;被国内权威机构授予“具价值企业之社会责任榜样奖”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

王晓初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工信部、国资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客户和投资者的充分信赖,得益于全集团上下的奋力拼搏。并代表集团公司管理层,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国电信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客户及投资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员工及家属、离退休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对于当前形势和“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王晓初在报告中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内外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孕育着机遇,也伴随着挑战。一方面,我们拥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宏观环境看,党和国家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促进电信业稳定增长。国家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开辟广阔空间。从市场需求看,国家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推进城镇化,将进一步激发通信信息消费潜力。有线宽带仍处于快速发展期。3G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推动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成长期,带动用户和应用爆发式增长。从产业政策看,国家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政府监管部门开展携号转网试点,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单向转网政策,为构建有效竞争格局创造良好环境。从技术发展看,物联网、云计算、IPv6等新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推动互联网加速向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渗透,在人与物、物与物通信领域催生新业务、新应用。从自身条件看,企业对全业务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在ICT、信息运营方面的经验不断丰富,在品牌、网络、客户资源和IT/ICT、网络运维、政企客户经理队伍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业务结构趋于合理,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企业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国民经济稳中向好过程中,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和通胀压力,对企业成本管控、融资、资金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电信、广电、互联网公司和终端制造企业相互渗透,争夺用户信息服务的第一界面更加激烈。“三网融合”加快推进,基础电信市场准入放宽,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移动用户市场增速进入个位数阶段,传统业务加速下滑,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尚未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企业EVA改善面临较大压力。

王晓初强调,未来2-3年仍是中国电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开创“十二五”服务信息化新局面的关键是,继续深入实施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通过规模发展、创新突破、合作共赢和价值提升,推动企业向基于网络和平台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十二五”期间,收入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EVA改善超过利润增长,人工成本与经营收入同比增长,资产结构明显优化。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需要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深化业务与服务转型;二是深化网络与平台转型;三是深化财务与人力资源转型;四是推动中通服向卓越绩效企业迈进。

2011年,是中国电信“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王晓初对中国电信全年工作的提出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转型为统领,加快发展,推进创新,扩大合作,夯实基础,提升价值,努力开创全业务发展和服务信息化的新局面。全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发展,做大重点业务规模。坚持融合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策略,细分目标市场,加大针对性营销,做大移动、宽带、行业应用等重点业务规模,加快海外、农村、北方等市场拓展。规模拓展行业信息化应用;规模拓展以宽带为核心的融合业务;规模拓展以3G为重点的移动业务;强化存量保有;以亚太地区为核心,规模拓展海外市场;打牢根基,加快发展农村市场;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北方市场;外拓市场内抓管理,做优做强做大实业。

(二)推进创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适应新兴业务发展规律,理顺发展模式,加大业务创新、运营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促进业务快速部署和规模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理顺ICT、合作类、自营类等新业务发展模式;推进业务创新,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应用和移动支付、位置业务发展;推进运营创新,增强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全网性产品集约运营能力;推进号百公司和产品基地的体制创新;推进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机制创新。

(三)扩大合作,提升企业巧实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平台、应用、终端等环节扩大对外合作,构建更加开放、更具价值创造活力的产业链。开放平台资源;扩大行业应用合作;扩大移动互联网应用合作;扩大终端产业链合作;促进电信运营企业间竞合。

(四)夯实基础,完善全业务运营体系。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以优良的工作业绩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进一步夯实客户服务、渠道、网络、运维、IT支撑等基础工作,完善全业务运营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完善渠道体系;增强网络能力;增强网络运维能力;增强IT支撑能力。

(五)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企业价值。以价值为导向,深化精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走出收入、利润增长“V”型谷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向上突破。加强投资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资金资产管理;加强风险管理。

(六)创先争优,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抓班子,带队伍,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三篇:在餐饮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餐饮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老总、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一年我市餐饮业发展的成就经验,探讨我市餐饮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思路。这是一项对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会议,刚才糜新箭教授给大家讲了很好的一课,就餐饮业的管理现状作了祥实的分析和展望,在此对糜教授的精彩授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协会和各媒体及奥龙公司共同举办的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近年来,餐饮业发展瞩目。2004年,我国餐饮业实现销售额74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合肥市的餐饮业一直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发展,已连续8年实现高增长,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24.3,对于促进我市第三产业以致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析2004年,我市餐饮营业额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一是消费者需求上升较快,个性化特色经营突出,特别是时尚、健康和特色品牌餐饮给市场带来新活力;二是节假日市场和商务旅游等对行业拉动明显;三是社会经济发展,商务活动活跃和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4年,我市餐饮市场的特点是:一是经营的品牌化、规模化,餐饮经营更加讲究树立特色品牌,吸引消费者,扩大规模,增强市场占有率。年内,有多家大型餐饮企业相继开业加入市场竞争之列,也提高了我市餐饮业的整体经营档次;二是餐饮连锁经营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显现出其科学管理,快速复制,进而占领市场的独特优势;三是外地餐饮企业继续进入本地市场,本地餐饮企业也审时度势,开始出击外地市场,形成有进有出的局面;四是餐饮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艺术更加提升,营销举措力度加大,企业更加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提高吃的品味,以节兴市等促进市场繁荣;五是重视食品安全,绿色餐饮消费理念更进一步为企业和消费者所推行和注重;六是2004年的成就是在克服“禽流感”等困难后取得的。特别是在“禽流感”面前,我市餐饮企业表现出“积极进取、合作共赢”的可贵精神。

同时,2004年我市的餐饮市场也有表现不足的地方:一是行业竞争欠规范,一些企业存在着服务质量低,卫生环境差等问题;二是不同规模间企业发展不平衡,中小型企业发展步伐较慢。表现为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特别是一些中型企业状况不容乐观;三是成本增加过大,利润下降。今年的水、电、煤气及米、面、油、蔬菜等原料涨幅较大,虽然营业额增长较大,但利润增加不大,影响了发展后劲;四是业态发展不平衡,如早餐业从整体上来说市场较大,但企业规模较小,较为分散,难于管理,问题较多,值得关注。

展望我市2008年的餐饮市场:一是市场总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估计全年营业额增长继续达20以上;二是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仍是餐饮业发展的主题。

商务局作为餐饮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将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继续引导、推进餐饮企业的规范发展,有序竞争,做大做强本行业,繁荣我市餐饮市场。对餐饮业今年的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注重学习研究,提高管理水平。餐饮企业要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要多研究市场发展方向,把握规律,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管理水平和赢利水平。在经营决策中要注重连锁、集团、特色、品牌等经营模式和理念的学习运用。要学会资本运营,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管理模式,促进餐饮服务业管理体制和传统菜肴上的创新。餐饮协会应发挥优势多做这方面的培训和交流工作,加快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绿色餐饮消费工程”活动深入开展。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餐饮”是三绿工程的重要举措,是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绿色餐饮涵义很广,既有食品卫生管理,也有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还有服务规范方面的要求,强调了从采购、运输到加工、销售全过程的无害,是个发展的概念。经过前两年的工作,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将逐年扩大范围,以真正起到引导示范市场的作用。希望更多的餐饮企业积极参与,把企业对品质和管理的追求与政府部门的行业引导自觉结合起来,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放心餐饮消费。

同时,要积极探索行业“市场准入”。餐饮业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的行业,而一些中小餐饮企业的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值得研究和探讨。

三、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有序竞争。今年商务局将继续会同工商局、卫生局等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管理,鼓励规范有序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要求企业做到“合法经营、进货合格、消毒卫生、服务规范、价格透明、宣传真实”。企业要自觉树立诚信经

营的理念,政府加以引导和规范,广大新闻媒体给以及时的支持和鞭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护和提高餐饮企业的形象,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多赢”。餐饮协会要更好地服务规范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年内将开展的“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工作将是对行业引导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

四、加大社区服务业研究、努力做好早餐发展规划。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将是2008年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餐饮是其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规范发展餐饮便利店、促进早餐、快餐行业更好地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卫生、营养、健康的早餐和快餐,政府已关注到其重要性,并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此也建议在座的企业老总们对这个广阔的市场和机遇给予更多的关注。

祝各位身体健康、新春快乐、生意兴隆、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在餐饮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在餐饮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第四篇: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深入探讨发展责任保险的有关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相互结合和共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代表国家局,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顾秀莲副委员长在百忙中出席了我们的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保险业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任务。吴定富主席在刚才的讲话中,阐述了发展责任保险的意义和思路,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并就如何推动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结合,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以及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等深层次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加上一些地方和单位责任制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1-2003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平均2.7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2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大约每年1起。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安全生产大致上都经历了从事故上升、高发,然后逐步稳定、下降这样一个周期。一般来说,gdp人均1000-3000美元这个区间,往往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情况也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事故发生的机率也大大提高了。本世纪前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事故多发的势头控制住,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

二、把商业保险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有助于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在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客观上具有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内在需要和动因。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保险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工伤事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既可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又可以拓展保险业的领域,充分发挥保险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既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工伤预防,是国外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欧美等先进工业化国家,工伤保险已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即安全立法、安全监察和工伤保险)之一。保险业发育比较成熟的德国,建立了35个同业工伤事故保险协会,既负责调查事故、办理赔付,也负责所辖范围内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提供安全生产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由于保险机构面向企业所做的工作,是以防范事故、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而其独特的经济手段和激励约束机制,又是一般的政府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工作所无法替代的。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事故高发到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根本好转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的安全生产发展过程中,保险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并重,是世界各国在工伤保险方面的通行做法。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目前我国的商业保险尚未真正进入安全生产领域,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商业险种,尚未得到普及和推广。现阶段我国的工伤保险,主要采用社会保险、统筹统管的形式。

首先要充分肯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事故风险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保险在运作机制、资金利用效率、以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频繁,赔付率较高,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的许多年来,多数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企业尚未纳入工伤社会保险统筹;由于力量有限,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保机构只能把精力放在向事故伤害对象提供保险救助,办理医疗和抚恤赔付上,较少介入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脱节的现象;一些地方的工伤保险费用结构不尽合理,基金统筹账户结余过多。

我们相信,随着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正式实施和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为了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伤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在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领域,尽快引入商业运作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积极发展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其它商业险种。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和促进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以责任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一是保险费的收缴。可以采用差别、浮动费率,根据投保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职业伤害频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等,划分不同的费率档次。风险较大、职业伤害频率较高和安全基础较差的企业,缴纳的保险费率相应就高。同时将费率与企业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和赔付情况挂钩,定期调整缴费标准,对安全措施得力、事故减少、赔付下降的企业,以降低保险费率作为奖励;反之则以提高费率作为惩罚。通过发挥费率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范。

二是保险机构超前性开展事故预防工作。商业保险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了减少赔偿支出,降低保险成本,保险公司需要做好防灾防损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投保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对隐患严重的客户,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同时积极推广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促使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保险公司在经营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从事公益性、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事故,降低赔付,实现商业保险机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是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工作。伤亡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为了办理赔付,将对事故进行必要的调查。这种调查,事实上也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监督。通过调查,不仅可以划分责任,同时可以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促使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人员,就是一支不占行政编制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总之,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使安全生产工作多一种手段,多一份支持,多一份保障。

三、从实际出发,探索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方法途径

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前景广阔,内容丰富,方法途径很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各类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积极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险。小企业事故多发,已经成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2001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70%发生在小企业。为数不少的小企业业主,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漠;个别业主甚至“要钱不要命”,以牺牲工人安全和健康来为自己换取超额利润。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家底薄,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一些业主常常躲避逃匿,把抢险救灾和事故善后完全推给地方政府。在小企业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保险,不仅有助于强化业主的安全意识,保障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扭转“业主发财、政府发丧”的情况,切实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在高风险行业推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推行这一险种的法律依据非常充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煤炭法》、《建筑法》等,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多发,赔偿数额较大,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会保险机构感到很为难,迟迟没有纳入统筹。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途径,来解决高危行业的工伤事故保险问题。

高危行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政府引导和保险机构的宣传运作,在企业自觉自愿的原则下,上缴一定的保险费用,由特定的商业保险公司对企业工伤事故实行承保。企业作为被保险人,当其员工受到工伤事故的意外伤害时,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由商业保险公司来履行主要的赔偿责任。通过实行浮动费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鉴于目前我国在煤矿安全方面,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垂直管理的监察工作体系,在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全国煤矿安全状况逐步趋于稳定,在保险费基数测算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因此建议先在煤矿推行。可以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区进行试点,就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深入进行探索,取得经验后再在煤炭行业和其它行业推广。

(三)探索和发展商业性工伤事故同业保险。借鉴德国工伤保险同业协会的模式,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选择伤亡事故多发、安全生产任务比较繁重的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探索和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设立行业性工伤保险基金。依托商业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依法建立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在保监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筹措、分配和使用保险基金。在保险基金的使用方向上,分别用于工伤预防、医疗康复和事故伤害赔偿三个方面,形成保险与预防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机制,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既符合现代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助于健全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而且有助于商业保险更好地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同业保险机构可以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来设定新的险种,拓宽商业保险进入的渠道;通过设计保险条款,明确除外责任、严格赔偿条件等,有效防止企业投保后可能出现的忽略安全防范等消极现象,防范业主责任转移后的道德风险以及少数不法业主可能发生的恶意伤害行为,更好地体现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发展商业保险的意图,形成商业保险和安全生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和保险事业,都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在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寻求更多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保监会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商业保险来促进工伤预防的新路子,不断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在2002广东省发展非公经济论坛上的讲话(范文模版)

在“2002'广东个体私营经济

发展论坛”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板、各位来宾、同志们:“2002'广东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论坛”会已经开了两天,今天就要结束了。两天来,大家围绕论坛会主题,激烈讨论,踊跃发言,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数企业还印发了书面材料。各市私营企业协会对这次论坛会认真做了准备。总的看,在这次论坛会上大家介绍的经验,提出的意见、建议和要求都很实在、具体,基本反映了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我想,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为了充分做好省委、省政府将要召开的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反映广大私营企业主在新形势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和要求。二是我省个体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广东的经济领域中也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确实涌现了一批生产有序、经营有道、管理有方的优秀企业和一些政治上有觉悟、社会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势力、对人民有贡献的私营企业家。请大家在一起交流情况、探讨问题、提些要求,适时总结、宣扬、推广有益的经验和作法,可以对其它的生产、经营企业和新办的企业起到启迪、促进作用,对促进我省私营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三是利用这个机会,请专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大家传授经济理论知识和企业发展谋略。这对每个企业家来说,如何确立超前意识、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在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发展私营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这次论坛会很有意义,也很及时。希望这次论坛会后,我们每位企业家要发扬成绩,再激再励,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努力实践新的开拓,寻求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使我省个体私营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充分认清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

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对促进全省的改革开放起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特别是在前几年,在我国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速度回调,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情况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并且与转换企业机制,培育发展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我省经济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一是发展趋势良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1年末,全省私营企业超过了20万户,也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末增长7.6。平均拥有资本11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8。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有5.6万户,增长27,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5户,增长45.8。全省私营集团企业有222户。一批企业年产值或营业额在亿元以上。二是私营企业各行业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在我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同时,个体私营经济也保持了全面发展的势头,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行业户数分布看,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比去年同期增长5.8,其余各行业的增幅都在10以上,其中交通仓储业2014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1,新兴的、综合的其它行业发展尤为突出,有2.95万户,增幅达67.1。经营还是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为主,有14.77万户,占全省私营企业的70。私营企业第一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引进高新技术,发展第一产业对私营经济来讲还是可行的。三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口贸易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2001年全省私营企业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9.5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个体私营经济还通过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技术,走合资、合作经营之路,将自己的品牌产品逐步推向了国际市场。四是科技型企业日益增多,管理结构提高。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广东省私营企业渐渐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转化,走科技兴企之路,有些高科技领域也为私营企业所涉足。私营企业内部人员的文化层次也已大大提高,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以及高职称的专业人员比例大大上升,合理的人才配置为企业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全省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咨询服务业和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有4957和4639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1和51.45。五是创造了劳动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效益。私营企业在吸收大量的应届大学生的同时,还安置了大批下岗职工和农村多余劳动力,减轻了社会的压力。2001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数122.9万人,其中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5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48.51。六是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2001年共上缴税收225.3亿元,比2000年的128.7亿元增加96.6亿元,增长75.1,占全省税收总额的10左右。

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势头是好的,增长数是可观的,形势也是喜人的,这一方面有

王晓初总经理在中国电信发展论坛上讲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