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中国大学校长越来越没文化?!(推荐五篇)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3-607926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30 21:31: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大学校长越来越没文化?!

中国大学校长越来越没文化?!

中国一流大学校长为何洋相百出?本文原载假装在亚洲,中国社会学(sociology_cn)团队精选推荐。﹀一提起大学校长,人们定会肃然起敬,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优秀的大学校长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象征。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大学的蔡元培、蒋梦麟,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南开大学的张伯苓等;当代的刘道玉、李培根等。

他们以超凡的洞悉力、独到的办学思想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竭尽忠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形成学术与道德高地,令人刮目相看,并争相学习和研究。在教育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中国的大学发展迅猛,优秀大学纷纷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但作为大学的领头人,有些校长的素养和声望与一流大学的地位及影响并不匹配,有时还洋相百出,令人啼笑皆非。顾秉林(右)与宋楚瑜(左)

几年前,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在互赠礼品环节,顾秉林向宋楚瑜赠送的是一幅小篆书法,书写的内容是黄遵宪的诗《赠梁任父同年》:

寸寸河山寸寸金,瓠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第二句首字“瓠”读作hù,长江中下游一带称“瓠子”,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成熟后剖开可做瓢用。“瓠离”就是把瓠剖开,跟瓜分豆剖的意思差不多。在念这首诗时,清华校长一字一顿,磕磕巴巴,念到“瓠离分裂力谁任”时,就被“瓠”字卡住了,后经人提醒才得以圆场,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场面相当尴尬。不仅如此,在主持过程中,顾秉林还结结巴巴,几次中断修正,到了最后更是洋相出尽,把向宋楚瑜赠送礼物说成“捐赠”礼物,现场一片嘘声,尴尬到了冰点。此情此景,让直播机前的亿万电视观众也感到震惊和失望。真是“一句话毁掉形象”,从此“粉转路”。

自己赠送别人的礼品竟然不能完整的读下来,作为一所顶尖大学的校长,情何以堪?即使是理工科出身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这种代表两岸文化交流的会面,先前虽不需彩排,至少也要过问一下是什么礼品,写的是什么内容。幸亏,客人没要这位顾校长解释一下这诗是什么意思,用了哪些典故,否则,会像学生不会做题卡壳一样,挂在黑板上,下不来台的。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清华,可是出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国学研究大师啊,至今依然是一座座丰碑,无人企及。他们倘若地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慨。纪宝成(最右)与郁慕明(最左)不久,台湾新民党主席郁慕明来了,他发表演讲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校长纪宝成在欢迎郁慕明的致辞中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的“流”,指移动,落下。“火”,星名,是指大火星,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此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这里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气,而是一颗星的名字。“七月流火”准确的意思是“天气转凉了”,而不是形容“天真热”,更不能形容热情。

一所以人文及社会科学见长的大学,它的校长在台湾同胞面前倒下来了。纪校长和顾校长不一样啊,他创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所国学院,被人称为“国学校长”。他在诗词上也有相当的造诣,出版有个人诗词集《岁月诗痕》。宵夜君无缘拜读,至今感觉十分遗憾。

故事还没有结束。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又来了。有感于被授予厦门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兴高采烈的连战发表即席演讲。演讲过后,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请连战先生题字,连战先生挥笔题写了“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结果,这位学法律出身的朱崇实校长当场念了白字。把“黉宫立东南”错念成了“皇宫立东南”,台下还一片掌声、赞叹声。“黉门”是学校的古称,“黉”古音与“宏”同音,普通话读音与“红”同音。古有“身入黉门,天子门生”的说法。堂堂大学校长竟然对教育领域的古称一无所知,实在令人汗颜。两岸一水之隔,真乃咫尺天涯。朱崇实(右)与连战(左)北大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套路就是不一样!2011年,时任北大校长周其凤作了一首歌词,叫《化学是你,化学是我》,由北京大学中乐学社演唱:“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我……/父母生下/生下的你我/lalala/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你我/的消化系统/lalala/是化学过程的场所……/你我你我/要吃足喝好/lalala/化学提供营养多多……”

一时网上网下评论如潮,基本没有好听的。“不伦不类,天雷滚滚,斯文扫地,仅供娱乐”,“北大校长,拜托有一点自爱好不好?北大学生,请你有一点自尊行不行。”“如果是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编成歌,至少还得有初中化学知识的人才能唱,而北大的“化学歌”,只要有嘴巴,有肠胃消化体验的人都能唱”。这首神曲,堪比《忐忑》,绝对考验你的心理承受力。

大学校长,而且是著名大学的校长,不仅是领导者,更应当是学问家和教育家。他们身上担负的是责任和使命,是社会文化和社会美德的象征,是知识的化身,教育的楷模和道德的旗帜。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匪夷所思、令人捧腹的状况呢?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日益严重的“官本位”体制。他痛心地说:“宙斯已被赶出天国,权力主宰一切”。

中国大学是有严格级别的,一般分为副部、正厅和副厅。副部长级的任命,级别的高低,意味着权力的大小和受中央重视的程度。先来科普一下任命的高校名单: 1、1992年,校长、书记副部级大学(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4月3日,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2000年增列的副部级大学(7所)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3、2003年12月增列的副部级大学(11所)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

(共计32所,都是985高校。在985里目前属于正厅级的有7所,它们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7所大学还要努力啊)32个副部级大学,就需配置64个副部级干部。由此类推,正厅级,副厅、正处、副处......因此,本应为学术高地、兼容并包的大学,反而形成严格的序列化官阶,层级分明,等级森严。有时候更为解决干部待遇、平衡利益诉求提供了广阔天地。有人讥讽,一流的大学变成了一流的“衙门”。若干司局长空降大学,教育厅局长熬了许多年,也在大学里谋个副部,安度余生。

所谓“教授家中坐,校长天上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在个别大学里出现一个处长40个教授去争的热闹场面就不足为怪了。由于校长的的任命权、考核权、评估权在上级,因此,只能按照上级的意图去办学。

长此以往,必然唯领导马首是瞻,对上级唯唯诺诺,知识分子的风骨、胆识基本无存。看看我们的鼻祖孔圣人见到上级是一番什么样的表现。

《论语—乡党》记载: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译文: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短短的几行字,把孔子面对国君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志满意得、如释重负的心理、神态及动作描述得生动逼真,十分传神。这一点我们的知识分子真的学到位了。当然,不仅仅是知识分子了。

由于大学校长是个高官,掌握着人财物大权,百姓子女对于上大学的欲望又十分强烈(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出国了),这个岗位就变得炙手可热了。因为行政权力可以瓜分学术权力,行政资源可以垄断学术资源,行政能量可以体现学术魅力。当做官作为大学的一种追求,其大学的风气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推测。有的校长热衷于做批示、发文件,官腔十足。

比如,把“赠送”说成“捐赠”,可能已经习惯了居高临下、公权滥用的官场思维。要他们静下来做系统的深层的理论思考已经不可能,什么高校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健全人格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有的大学校长虽有文章和演讲发表,也只是工作经验性总结、感受类文字,或由别人捉刀代笔,自己只是署个名或去宣读一下而已。

在一些重要场合,人们听了这些大咖们的发言,不禁窃窃私语:难道这就是中国顶尖大学校长的水平吗?有的校长自信满满,唯我独大,几乎无所不能,所以读错一两个字,作几句歪诗,不会影响他们的前程,也不会感到斯文扫地。这又使得宵夜君想起了一个桥段:

主持人李湘受聘成为四川一所大学的教授。她在一堂名为《论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的课上侃侃而谈,当讲到实践的重要性时,李湘老师说道:“只有多实践才会有进步,要不然找工作的时候事情会很辣手。”马上有好多人悄声说:“是‘棘手’!”在一堂“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课上,把“棘手”生生说成“辣手”,这种“综合素质”,还真是有些打脸啊!李湘毕竟是一名娱乐明星,说错了也只是影响一个班学生。但我们的大学校长可是教授里的教授,精英中的精英啊!在富有教育意义的场合和时段,我们的校长们给学生一种怎样的治学精神,怎样的人文素养?

读几个错字,并不能说他们不能做大学校长,至少说明他们对此准备不充分,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缺少竞争,一家独大,政府全包。假如像上世纪初叶,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三分天下,并驾齐驱,开放办学,按章办事,这些校长还能这么混么?还是憋进书斋里做学问去吧。

美国大学校长任期平均为12.2年,中国一般为5.2年,其原因很复杂。但中国换校长之勤,给人以走马灯的感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连树木的时间都不够,焉谈树人? 思想是要长久积淀的,要形成自己合乎大学逻辑发展的治校理念、话语体系、价值导向、人格素养,那是需要潜心静气、心无旁骛、深入思考的,是要坐“十年冷板凳”的。那么,什么来得快?靠办综合性大学(985的硬性条件),靠挂靠欧、美、澳某大学,靠更改校名、扩大校园、增加专业,靠短平快的科研成果……急功近利,短视浮躁,能办好大学? 即使有点思考,也是碎片化、断裂化或者娱乐化的东东。这就使宵夜君又想起了年轻的大学校长郑强的金句:“为什么天上倒水的就要比地上倒水长得漂亮?”。

郑校长要么是对空乘职业的无知、对服务行业的歧视,要么就是哗众取宠、博取廉价的掌声。面对网友质疑,他觉得很委屈,辩解了几句,大家还是不买账。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中国最高“师”府历经3年研究出来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堆砌概念,重复交叉,枯燥干瘪,核心空泛,引来无数吐槽。

中国的大学给人的感觉总是缺了那么一些点文化味,多了一些铜臭味;

中国的大学校长总是缺了那么一点书卷气,多了一些官架子。-END-

第二篇:中国大学校长致辞越来越接地气

中国大学校长致辞越来越接地气

2015年07月06日 16:01 来源:环球网

中国大学的开学季又到了。近年来,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成了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撰文,盘点比较各校校长的致辞内容。有的称这些校长寄语为“新生的第一堂课”,有的则把它称为“新生必备甜点”。有的逐句分析致辞内容,认为能从中探究时下执中国大学牛耳者的想法和动向,有的则批评校长致辞不应走向娱乐化,认为演讲内容缺乏内涵,容易令人生厌。

近年来大学校长的开学典礼致辞受到关注,相信是从2010年开始。当时有大学生把校长致辞的有趣内容分享到网上,引起大家围观。大家七嘴八舌地评论哪位校长讲得好,哪位校长比较幽默,哪位校长的致辞让学生“听不下去”。据《南方周末》在当年10月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文章,指中国校长的的致辞开始从“八股”走向“八卦”,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文章特别提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指他喜欢用潮流用语、排比修辞等,引领“致辞新风”。从此之后,直至他今年3月卸任,李培根的演讲就一直备受关注,甚至影响其他大学校长一改沉闷的风格,变得愈发亲切随性。

今年,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广州日报》、《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都盘点了大学校长的开学致辞,并流露出媒体对大学校长致辞的期许。例如《人民日报》指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不只是一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隆重仪式,更成了传播教育理念的思想广场,成为一笔值得全社会聆听的共同财富。“新华教育”指开学致辞是大学气质最直观的展现。校长们在致辞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都将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广州日报》指各高校校长都铆足了劲,或谈理想,或谈抱负,或谈做人,火力全开,为大学生献上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心灵鸡汤。《郑州晚报》则指出,开学迎新典礼上的校长寄语,在一定意义上还代表着这所大学的精神和内涵。《中国青年报》总结,百年名校喜欢追溯历史。清华大学必谈梁启超的那场《君子》演讲,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来源于此,北京大学则会反复强调胡适、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兴的大学更愿意描述未来。抚今追昔之后,大学生活怎么过这个实际问题,也是校长讲话的重要内容。

评论员易国祥撰文指出,北大、清华、复旦和浙大四所大学校长对今年新生的致辞,少了对社会骄子的夸耀,如称他们是初生的太阳;少了对时尚新潮的迎合,如秀高频流行词赢得喝彩;少了对青春绽放的娇宠,如嘱咐别忘了谈一场恋爱。他认为,上了大学仍被校长盯住小节,得了“高分”并不意味你都对。类似的见面语,能让准明星们马上冷静下来,内心归零,站稳脚跟,新的一步跨出在即,要找准自己的基准线。不再重复“先用一年或半年享受成功”,或者“学科不挂唯此为大”,或者“熬上四年找个好工作保底”,等等。《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则分析,今年有代表性的校长寄语,其侧重大抵可分为“思想说”与“求知说”。他认为校长寄语未必会凑公众之“趣”,刻意制造“噱头”;而教育的核心理念,其实没有太多新鲜可言,因此今年媒体对大学校长寄语的议论,与往年相比似乎不太热闹。

曾任校长多年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表示,大家越来越关注校长在说什么是一件好事。校长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可以展现大学的特色。这是多元化的表现,也说明大学办学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他还说,“接地气”是一种社会进步。但他强调,校长讲话可以“生活化”,但不能“低幼化”。“我们的确要尽量去找共同话语,但也不是哄小孩子。大学校长还是要通过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观点、深邃的思想去影响学生”。

第三篇:没文化真可怕

呵呵感觉挺逗就用没文化真可怕做题目。

说起来可笑的事还得从去通辽附属医院看病回来在火车站所发生的一幕说起。

我和姐夫在医院抓完药后已经是三点四十分了,打车到火车站恰好是三点五十分,从通辽开往库伦的火车是四点发车,我俩只有十分钟时间,急急忙忙跑到火车站询问处问在哪起票,得知在出口往东第三间,我为了节省时间让姐夫在候车厅进门处等我,不然出门口又要安检手包等怕浪费时间,我跑到售票七号窗口看到有库伦熟人韩姨在排队买票,她说帮我买票,让我把身份证件给他,我告诉韩姨早晨匆忙出来是坐客车来的没拿身份证。

一时间我傻了眼,还有五分钟就要到点了看样是这次坐不成了,韩姨提醒我去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手续,并且今天火车推迟二十多分钟,我急忙奔向候车厅去找姐夫,姐夫正在来回走溜,我摆手让姐夫出来,姐夫看明白我的意思后火速跑了出来,我将没拿身份证件不能起票的事告知姐夫,姐夫也没随身携带身份证,我俩速往火车售票处临时办理证件处赶去,到了办证窗口得知需要身份证号才能办出临时身份证明,我的身份证号我记得滚瓜乱熟,没到三分钟就办完了身份证明,姐夫根本记不得他的身份证件号码,姐夫的手机在乘坐客车时无聊玩玩游戏停了机,用我手机给姐姐拨打电话,打了几次终于算拨通了姐姐的手机,还好姐姐在家,姐夫稍做解释一番后,姐夫让姐姐利马找出他的身份证让姐姐念号码,我在傍边记了下来。

完事后排队去办理,结果轮到姐夫办的时候号码错误,又一次没有办成,我在旁边埋怨,姐夫则仍然不泄气,用我的手机给姐姐再一次拨打了电话,原来我记地号码颠倒了一位。我告诉姐夫排队办证我去排队起票,办完速来起票处找我,完后各自忙乎起来。我在排队窗口排了几分钟马上轮到我了我没把证件递给售票员,因为我一回头姐夫不见了,我忙撤出队伍寻找姐夫,结果临时证件处根本没有他的踪影,我撒腿去候车厅处去找也没有,在候车厅和售票处来回地东看西看十余次也没有姐夫的影子,想打电话一摸衣兜,衣兜空空的,傻了眼,手机在姐夫手里,一时间没有了主意,最后选择在办证处等,能等到就起票,等不到就坐下午五点钟客车回去。

我正在着急,姐夫掐着证件来到我站着的地方,问我咋这半天还没起到票,我有点生气地回应,没有你的证件能买到你的车票吗,让你起证明就是起车票用的,看看手机点还有五分钟发车了,没多问姐夫去哪了我火速排队买票,很幸运买到6号车厢最后两张票,拿票速往候车厅检票口跑去,恰好顺利检完票坐上车,到车上我问姐夫为什么不去找我买票,姐夫的回答使我又气又笑,姐夫以为有了临时证件就能坐车,结果被安检人员撵了出来让他买票才能上车,姐夫说他是去起票如果看不到我就自己坐火车回去。听后我嘿嘿一笑蹦出一句别人说过的话没文化真可怕。

呵呵,由于长时间宅在家里很少出门,出了很多叫人揪心而又烦恼的事,不过还好现在铁路方面能够及时帮助一些没能持有证件或是丢失证件的人燃眉之急,真是为顾客着想,能够在短时间内办出高效率地事,这真是让人佩服,让人感动。不过我再次提醒大家以后出门无论办事、走亲访友、旅游等事都要将自己的证件随身携带,这样能方便自己,证明自己身份,办事痛快。

第四篇:小议“有知识没文化”

小议“有知识没文化”

●许保福

有知识怎会没文化?会的。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通过媒体呼吁,文理交融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否则就可能变得“有知识没文化”。其实,事实已对这一观点作了印证,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用硫酸泼马熊,竟是为了看熊有什么反应。如果说这名大学生没知识,谁都不会相信;可他的文化涵养如何呢?大概只能打不及格的分了。

知识和文化是不能划等号的。就拿科学来说,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这四个层次,共同构成了科学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作为社会的人来说,至少还应包括道德、伦理等人文精神的修养。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有知识只能说明你掌握了一些事物的原理,将其转化为能力就是具备了某种技能。而文化则不然,著名学者张岱年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四个要点,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和天人协调。也就是说文化塑造的是一个完整的、有健全人格的人,是一个注重自身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有理性的人,而不是具备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称得上有文化。他应该是既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知道如何对自己的知识合理使用,使其发挥最大社会效益的人。

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形式,成为获得利益的重要手段,一些人就只注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的养成,从而使得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唯利是图、利己意识也应运而生。如果说知识是一个人的血肉,文化素养则是骨骼,缺少文化的人是不能站立的。这样的人无论担当什么工作,都将可能缺少必要的社会责任感,用狭隘的知识来认识处理问题,做出有悖于社会道德的事。君不见,现在一些高学历人才也出现失业,这除了其所学专业不对口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通不过综合素质的检验。古人曾这样描绘人生历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只有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可以担当起重要工作乃至治国大任。

激烈的社会竞争,使知识的分量越来越重,但并不是说文化的分量就可以越来越轻。相反,正是随着知识的急剧增长,要求人的文化涵养也必须水涨船高,否则就会出现“才高能低”或“能高人低”的错位现象。《汉书》中说: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用。这对立志于做有知识的青年官兵来说同样适用,我们不能为追求知识而忽视文化内涵的培养,成了高学位、低品味的人。

(解放军报 2002年06月18日 第7版)

第五篇:中国大学校长如何产生

中国大学校长如何产生?

2013年07月11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3年7月9日

作者:葛倩 林鹭茜(南方都市报记者)

今年6月26日,中组部宣布重庆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此前,一份以浙大校友名义发布的公开信在网络广为流传,引发外界再次对中国大学校长的讨论,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又从哪里产生?

从2012年底开始,教育部分两批面向海内外公选校长,开启了校长选拔方式的新渠道。但毕竟海选只是凤毛麟角,目前中国大学校长仍多由上级任命。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中,几乎一半正局级高校校长由教育部直接任命。而副部级高校则由教育部提出校长任命意见,由中组部任命。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今年更换的8位校长,全部为博士学历,4人为院士。其中,5位是从其他高校调任,3位从本校内部升迁。分析认为,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仍是校长选拔的条件之一。而长期的学校管理经验,已超越“人脉”、部委经验,成为校长选拔的又一因素。“内部升迁”传统思维占主流

“学而优则仕”,这一传统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共制定了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标准,“知识化”和“专业化”包含其中。我国的大学校长采用任命制,其遴选依据选拔党政干部的标准。约定俗成的选拔方式便是校长至少是一个学术带头人或者一个研究型的学者。

其中,从本校内部选择熟悉学校情况的学术带头人更为常见,延续至今。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是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批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学术成果众多,曾主持过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此前,董奇已任北师大副校长3年时间。

今年3月,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恩哥升任该校校长。北大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他,此前已为中科院院士,并为多家全球知名高校的国际学术顾问。2009年起,相继在北大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正局级)、常务副校长。

董奇、王恩哥不过“冰山一角”,近年来,提拔学术权威执掌高校,已成惯例。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目前教育部直属的75所高校中,从本校内部上升的就有38人,其中包括34人由副校长升任校长。此外,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则由本校党委书记转任校长,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李岩荣则由本校党委副书记升任校长。

而在上一届校长换届时(大约2008年),共有44位校长从本校升任。而在2003年时,从本校内部升任校长的则高达52位。

“这反映出教育系统选择领导干部,仍非常注重经验的传承”,教育系统一位内部人士分析。

近日。浙江大学校长更换时,有人称新任校长林建华“不熟悉浙大”,即是这一思维的反映。官员“空降”数量日趋减少

现任教育部直属高校中,5位校长来自政府行政部门,其中,2位来自教育部,分别是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和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这两人有极为相似的经历,即出任校长前,分别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杨玉良2009年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后,张尧学接替杨玉良操刀以上两个职务。

需要注意的是,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成就了多位高校校长。在杨玉良和张尧学这一对新老交替前,先例已不断。比如2001年4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的周其凤,此后出任北大校长;接替周其凤的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卫,也在两年后出任浙大校长。“教育部官员熟悉教育决策和宏观信息,他们出任校长后,往往更能领会和贯彻高层的教育理念”,教育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解释。

而据另一位曾调任高校的教育部官员介绍,这种“空降”往往被内部称之为“交流”,“部委官员如果总在部委,不熟悉地方发展情况”,他表示,而有了一定的地方工作经验,反而能够帮助上层作出更实际的决策。

现任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中,25位有教育部工作经历或兼职。

教育部也是校长的一个锻炼渠道,部分副校长等高校管理者通过在教育部一定时间的锻炼,又返回高校出任校长。比如杨玉良,早在1999年,他就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06年,他出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9年又回归复旦,出任校长一职。

相比之下,部委官员任校长在以前更为普遍。上一任校长中,共有8位校长从中央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空降”,其中人民大学、北师大等在内的诸多国内一流高校校长:人大前任校长纪宝成原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北师大前任校长钟秉林原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以及浙江大学前任校长杨卫。

而今年更换的校长中,则没有“空降”。

缘何“空降”数量有所减少?“行政空降的校长对学校的情况了解不够,高校工作经历的欠缺,就会在日后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认 为,高校合并后,学校越来越大,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仅仅具有行政工作经验的人就很难适应学校整体管理工作,因此越来越多的校长开始从原本的高校管理者中选择。高校“换血”,跨地区流动突出

现任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长,34位为“外来户”,除5人为行政部门“空降”外,29人来自其他学校和科研机构,其中12人此前为他校校长,属于平行调动,14位由其他学校的副校长升任。另有3人来自科研机构,分别是中科院和铁道科学研究院。

今年走马上任的8位教育部直属高校掌门人中,5位是从其他高校调任,只有3位为本校内部升迁。这种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换血”的现象在上月底的校长换届中尤为明显:三所高校三天内同时换帅:浙大校长林建华原为重大校长;重大新校长周绪红此前则为兰州大学校长;接替周绪红掌舵兰大的则是原河海大学校长王乘。这三个人的调动,实现了南北、东西的人才流动。

而在大约5年前的上一任校长中,出身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校长仅为22人;2003年一届的校长中,这一数量仅为15人。

“„换血‟能突破此前学校内部的传统思维束缚,或者更直白一点说,能打破此前学校内部的条条框框”,教育系统一位内部人士称,即使近年来新招收的普通教师,很多高校也更愿意要外校的毕业生而不选择本校。

“高校校长实现地区交流,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高校本身的地区交流”,储朝晖分析。

截至目前,75所直属高校中,一半以上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实现了交流任职。

据教育部一位官员透露,教育部还通过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教育机构四支干部队伍的统筹交流,推进直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

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8月,直属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交流任职达到144人,其中,直属高校之间交流51人。公开选拔仅限于专业型高校 高校校长遴选制度也一直在改进,公开选拔是方向之一。

“其实公选校长,而不是从本校内部选择任命,本身就是为了扩大校长的交流任职”,教育系统一位官员介绍。

从2002年起,教育部就开始在一些高校实行副校长职务公开选拔。此后,教育部党组不断加大直属高校正职交流使用力度。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政校分离”,行政任命校长,被视为高校行政化的主要症结。同年,辽宁省曾向全国公开选拔辽宁师范大学等5所省属本科高校校长。

去年,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在校长任用制度上寻求“破冰”,开展直属高校校长公开选拔改革试点,由“任命制”向“选拔制”转变,分两批在全国公开选拔东北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校长等5所高校校长。

交流在此过程中得到更为明显的体现。教育部两批面向海内外公选的5所直属高校校长中,3人都来自于其他高校副校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部高层官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中国公开选拔校长仍不具备经验,还需要通过多次“实验”,并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尝试。此前两次试点的高校均为专业型高校,比如师范大学、财经学校和医科大学等,学科结构较为单一,校长的选拔也相对简单。而类似于浙江大学的综合类大学,则需一定的经验后才能尝试。

中国大学校长越来越没文化?!(推荐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