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哥哥变了
哥哥变了
寒假里,我和姐姐一起来到了泸西二姨妈家。门铃响过之后,一个文质彬彬而又帅气的大伙子给我们开了门,我和姐姐差点没认出来,以为走错了门,直到他叫我们的名字,才反应过来,原来他是我的哥哥。
记得三年前,哥哥在建水上学,我和爸爸妈妈去看过他。我还清晰地记得他当时留给我的印象:长长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耳朵上还戴着大大的耳环,就跟人们现在说的飞车党一样。哥哥很调皮,经常逃学、上网,有时候整夜呆在网吧里。在学校里总是与同学打架,甚至还跟老师打架,所以被学校开除了;在家里,拿着刀跟大人要钱。我记得以前二姨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孩子我不要了。”
仔细端详眼前的哥哥,头发剪得短短的,耳环也不见了,看起来很精神,简直帅呆了。还有点像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刘星。
哥哥的变化判若两人,真不可思议,二姨妈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原来,哥哥在建水被开除后,去了庆来学校技校学计算机专业。到了新环境,有了新朋友、新老师,有了喜欢做的事,没去多久,哥哥好像变了一个人:学习用功了,也不逃学、不跟同学老师打架了,还承担了班上的文艺委员工作,主持了班里的元旦晚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我打心眼里为哥哥高兴,这真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例子。哥哥明年就要技校毕业了,我祝愿他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也做弟弟妹妹们的好榜样。
开远市东城小学六年级三班 李孟泽
第二篇:我的哥哥变了
我的哥哥变了
那天,正午的阳光白亮亮的,大街上车来车往。我领着学生去看电影,走在人行道上,突然听见一辆车传来轻轻的鸣笛,转头一看,哥哥驾驶的公交车正从我的身边缓缓驶过。他略略地侧头朝我微笑了一下,黝黑的面孔上浮现出柔和的光泽。
19年前,我师范毕业,也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哥哥请了假,提前两天就来苏州准备接我回家。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母亲嘱咐他在苏州好好玩两天。那时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课了,每天就是聚在一起,作着毕业前最后的道别,却没有想到要去陪着哥哥到处走走,哥哥一个人在陌生的苏州城里来来回回。他告诉我说,玩得很开心。
因为父亲一直生病,母亲是民办教师,要教书,还要种地,独自一个人承担了里里外外几乎所有的事,好多次因为误了农时而在地里无助地哭泣。哥哥很早开始分担母亲的劳累,13、4岁就在放学后去地里插秧、挑稻,15岁初中毕业就放弃了学业,进了一家正在筹建的纺织厂,在刚刚动工的厂址挖土挑土参加建设,下班后回家种地,开始承担起家庭的主要体力活。还是因为这些,19岁的时候,哥哥放弃了从小期盼的入伍当兵的理想,一心一意上班种地。
我进初中的时候,哥哥还没有毕业,每天早晚,都是他用自行车载我上下学,蒸饭、打菜之类的事情都由他安排,记得那时他总是关照我中午晚几分钟去食堂,因为那个时间,他正在拥挤的窗口排队打菜。后来他进了工厂,就叫我去他厂里吃中饭,每次我过去吃饭,总有人开玩笑,说一个小不点哥哥照顾一个小不点妹妹——15岁的哥哥长得很小,后来也一直没有长高多少。我猜,一定是他过早地用稚嫩的肩膀担起家庭重担的缘故。有一次我过去吃饭,厂里一个阿姨神秘地告诉我,哥哥今天为了买到最后一块肉糕,差点跟人打起来。我半信半疑地往食堂走去,哥哥正在门口等我,正午烂漫的阳光给他瘦小的身体笼罩上一圈金光。他自豪地指着饭盆里的肉糕叫我吃,我一定要分一半给他,哥哥拍着肚子说:“我已经吃过了,现在哥挣钱了,我妹想吃啥就吃啥。”
我在师范的最后一天,哥哥帮我收拾好了行李:网兜里装着脸盆和暖水瓶,皮箱里是我的衣服,那个巨大无比的蛇皮袋,给被褥撑得鼓鼓囊囊的,大大小小的包裹堆成了一座小山。
陆续有人离去,我走的时候,剩下的几个同学一起送我到车站。走在路上,我们簇拥在一起,互相安慰着,做着种种的约定。我的哥哥,独自一个人落在了最后,肩上扛着那个橘黄色的皮箱,手里拎着脸盆和暖水瓶,安安静静地边走边仔细听着我们说的话,阳光下,哥哥投在地上的身影,就像巨大无比的骆驼。
不记得是怎么回事,回家的车票不是同一班车,哥哥把只背着一个小包的我赶上了车,一个人守着那堆巨大的行李等2小时后的另一班车。进检票口的时候,我泪眼婆娑地回头朝那些送别的同学不停地挥手,看见哥哥正弯着腰在给网兜重新打结,然后小心地把网兜移到候车室的座位底下。
哥哥很晚才到家——从小镇的车站到家,还要走差不多一个小时,他扛着皮箱、拖着蛇皮袋、拎着网兜的身影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哥哥的工作换了很多,几年前,哥哥下岗了,四处找不到工作,变得越来越沉默。后来有一次,他悄悄地骑着摩托车到几百公里外的黄海边呆了一天一夜,回来以后,一扫郁郁寡欢的神情,开始很努力地学开车。
那些生活中的不如意,哥哥从来没有在家人面前流露过,母亲偷偷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能够想象出哥哥心头郁结的苦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想象出哥哥独自带着这些苦闷像风一样穿行在阳光灿烂的大马路上——一如他从小默默地承担家庭的重担却从来不言放弃一般。
哥哥一直以我为荣,初中的时候,他在红榜上找到我的名字,自豪地告诉他的同学,那是他的妹妹,现在,每当看见报纸上有我的名字,他都欢欢喜喜指着那豆腐干般的文章,告诉别人那是他妹妹写的。
一直觉得哥哥是一棵大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仅仅比我大两岁而已。那天,我指着远去的公交车,告诉我的学生:看哪,阳光灿烂的大路上,走着我亲爱的哥哥!
初三:袭墨轩
第三篇:时代变了
时代变了
随着202_年跨世纪的钟声响起。新中国正在步入小康社会发展中。现在人们要联系不用再写信了,直接一个电话就OK了,要买东西也不用再出门,上网搜搜就能购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要去一个地方不用走路,坐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一大堆方法。
可是,也正是时代变了,时下的年轻人也变了。爱追星爱打扮,爱逛街„„无论男女都是这样,有多花枝招展就多花枝招展,真是挥霍金钱都要赶潮流啊!我的天啊!这就是潮流吗?我不禁大吃一惊。只见那位女中学生手里捧着某位明星的海报沾沾自喜,嘴里还念念有词:“幸好来得早,不然就被抢光了!”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还是比较支持家长的那一套“不准”:不准疯狂追星!因为有时候疯狂过度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发生:荒废学业,整天是痴迷状态,听着歌摇头晃脑„„总之,现在的时代是越疯狂越好。
唉——我发现不单中学生,小学生也会赶这种“潮流”。有些小学生在上课时,老师要求背诵古诗,某校某同学正插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听MP3。老师一开始以为他在背诵古诗,感到很欣慰。后来发现不对劲,原来他正在唱歌,把老师气得火冒三丈。
还是当学生好啊,偶尔赶赶另一种“潮流”也不错,上网查资料。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能提高写作水平。21世纪,我们正在努力改变着它,让我们在这个世纪留下最辉煌的一页。
第四篇:家乡变了
家乡变了
我的家乡锦州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古城,历史上著名的辽沈战役在这里打响,这里有美丽而神秘的笔架山,有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旅游风景区:北普陀山、医巫闾山。这里充满着古代的韵味,令人向往,令人流连忘返。
近几十年来,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山青了,水绿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这一切都告诉我们:锦州在发展。锦州在前进。
锦州的路多了,上海路、和平路、延安路等等,说也说不完。以前锦州是路少之又少,仅有的几条路也跟小巷一般狭小。现在锦州的路有多又宽。最宽的路五辆车 可以并排行驶,路两边绿树成荫,有些人行道用彩砖铺成,勤劳的锦州人正在把锦州装扮得更加整洁而又美丽。
有“锦城第一路”之称的渤海大道,是近几年才建造完成的。它像一条蜿蜒的长龙,将锦州市区与锦州港连接在一起,它不仅拉近了锦州湾的距离,也推动了锦州经济的发展。渤海大道建成后,比以前的里程缩短8公里,时间缩短约三分之一。
城区低矮的小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就拿我家的小区来说吧。听妈妈说,这里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工厂,后来因破产建造了我们现在的小区。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小区里花木锦簇,风景迷人。在我们小区有一个园林式的中心花园,小路的用鹅卵
石铺成的。在开满荷花的小池塘里,一条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在池塘旁边是一座古香古色的亭阁,人人们悠闲地在亭阁里观看池塘里的小金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别有一番情趣。小区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人们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更加注重身体建康了。
家乡真的变了,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都市。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为家乡锦州的发展和进步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爷爷变了
爷爷变了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是不常笑的,他成天板着面孔,眉头拧成个大疙瘩,在我的记忆中,他额头上皱起一道道“深沟“。可是如今,我发现爷爷不但会笑,而且笑得很甜蜜。
两年前,我家承包了村子里的一口鱼塘。经过两年精心喂养,爷爷决定试试收成。一网撒下去,爷爷紧张而又吃力地提起鱼网拖上岸,只见网底一片银白。“哗“!鱼网承受不了鱼儿的挤压,破了一个大洞,鱼儿蹦跳着挤了出去。我急得大叫:“快!爷爷,别让它们跑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爷爷毫不犹豫地丢下了网绳,全身向鱼群扑去。“扑通“一声,爷爷用力过猛,一头扑进了鱼塘里,无影无踪了。“爷爷!爷爷!您怎么了!““哗“一声,爷爷像只落汤鸡似的从水里钻了出来。我正要拉他一把,却听见爷爷急促地大喊:“群儿,看!这是什么?“说着小心地举起双手。“青鱼!“我惊叫起来。爷爷两手紧紧抓着一条一公斤多重摇头摇尾的鱼。“哈哈!看你往哪儿跑!“笑声!不错,是爷爷的笑声。我怔怔地望着,只见爷爷睁大眼睛,盯着手中的“大青鱼“,不由自主地咧开嘴,眯起双眼,眉头舒展开了,发出了爽朗的笑声,笑得那样清脆!
今年粮食丰收了,除了上交国家,家里还有两大仓。鱼儿也出塘了,一条条乱蹦乱跳的鱼儿惹人喜爱。水产公司全部包销,爷爷又增加了一笔收入。爷爷看到粮食、鱼儿两丰收,不由自主地又笑了。只见他身子前仰后合,两眼眯成了一条线,怎么也合不拢笑开的口,发出一串串清脆的笑声,好像要补偿失去了的笑容。我楞楞地注视着爷爷,忽然发现老人脸色红润了许多,那额头上的深沟似乎填平了,两眼分明闪着晶亮的泪光。这是爷爷发自肺腑的笑是甜蜜的笑,是幸福的笑。
爷爷变了,变得越来越喜欢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