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论文1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题目: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 张思然 指导老师: 曹伶俐 日 期: 2012年2月20日
摘 要
摘要: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是五十年代初期沿用前苏联的基建设预算制度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逐步形成的,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深化,旧的工程造价计价体制模式不能满足新的市场规范要求,从而出现定额中所提供的要素价格资料总是与市场实际价格不相符合,也不能准确合理反映该工程产品价格等等问题,那么我国工程在审计工作中具体存在那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本文我们来一起探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对策研究
工程项目自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择选方案、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施工,最后到竣工验收及项目的试运行投产,对这一系列的流程进行整个周期的造价管理及控制,即全过程的造价管理。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需要由一个单位负责,既而确保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实施。
I
一.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往往存在着概算超估算、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的三超,或是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竣工结算超设计概算的三超现象,其现象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工程建设项目其投资的失控问题。
(二)招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招标的过程中,往往有些业主为赶工期,在项目没有具备发包条件的情况下,而盲目的进入招标、投标市场,其招标的文件与资料多数较为笼统、不够齐全,深度及内容无法满足施工标准、达不到招标要求。由此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因前期招标未满足要求,既而在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将相关图纸、资料进行完善、深化、落实,从而出现“二边”工程,引发大量设计的变更及签证,最后导致造价管理的失控。
(三)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往往存在着设计收费方法不够合理,经济与技术分离的现象。由于目前设计单位其承担的责任以及设计收费的方法不合理,从而难以落实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当前是根据设计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或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进行设计收费的,对于此种不合理的制度,其设计师往往注重技术的角度,从而忽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四)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当前监理机构其从业人员,往往是从事施工技术的管理者及监理工程师。其主要针对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进行监督,即对项目的进度及质量进行控制,以及对施工过程的组织与协调。但对于信息与合同的管理均不到位,甚至脱节,从而对工程造价没有起到监控的作用。在施工的阶段,我国工程项目往往忽视项目的前期造价管理,只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若要有效的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应把重点放到项目前期阶段上,也就是项目的计划阶段及设计阶段,从而才能事半功倍。
(五)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往往存在着工程造价的高估冒算现象,我国许多的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进行决算时,其施工的承包方在结算书中往往重复结算、高估冒算、高套定额,而项目的发包方往往千方百计乱砍一通,从而导致工程结算的拖延,从而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及使用工程造价确认,有着很大的影响。
(六)项目市场调研不彻底,投资估算失真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普遍存在着深度不够,细度不够,导致工程没有功能最大化,经济过程效益化,从而使投资估算失真。
(七)设计审度不够,引起变更,突破概算
初步设计时,正常设计日期得不到保证,引起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概算达不到规定的深度。设计阶段考虑经济技术指标和技术功能设置不成熟,致使在某些方案的确定上与后期施工图预算阶段有较大的出入,在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
(八)取费不合理
在九七、二000定额取费上存在级别、工程类别,一些企业故意抬高自己的资质,取高费率。而在二00三定额取费就没有企业级别、工程类别,就防止“高资质,高费率的现象。但在间接费和利润计取时,该扣的没扣而不该增加的又增加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
(九)人员的因素
由于工程造价人员对设计文件识别和施工过程了解方面,经验水平有限,掉项、漏项时有发生;另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考虑经济因素,故意增大保险系数和不必要的提高技术功能标准等现象,这都不能合理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十)工程合同中的隐患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签订建设施工合同中,不严密、不规范等问题,给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带来不少争议的隐患。
二、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决策阶段
决策前的项目准备工作需做好,应做好对项目的投资预测,其需准备收集许多资料,例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水电路情况、大宗材料的采购、主要设备及材料的价格、类似工程相关资料等,而需要做经济评价的项目应准备更加充足的资料。还需要全面、细致的编制投资的估算。对于整个投资决策的过程进行建设工程造价估算,以此为基础,研究是否建设。由此,应保障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若出现误差,易导致决策的失误。
(二)招标阶段
对于招标阶段,实行“风险分担、量价分离”,其指招标人只对工程的计算与内容的工程量负责,从而承担量的风险。而投标人只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的确定材料、人工、机械设施的价格及利润等,从而只承担价格的风险。此外,因衡量投标报价的基础标准制定,还将工程量清单列为项目招标文件的关键组成部分,从而使投标人的计价行为得到规范,而在技术上,又避免了招标时的暗箱操作或弄虚作假现象。
(三)设计阶段
1.改变设计收费措施,根据设计质量建立、实施奖罚制度
当前我国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是根据项目投资总额的百分比来计算,致使造价越高,收费越多,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负面的影响。在所批准的设计限额以内,若设计部门能认真贯彻落实价值工程原理,在保障在项目工程其质量安全与功能不受影响下,利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节约资金,这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根据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以及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在保证各专业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以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对于不合理变更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投资总额不出现超出的工程设计过程。
(四)施工阶段
在项目工程的施工期间,应从整体上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的控制。由于项目工程建设的施工期较长,既而使实际的人工价格、消耗的材料与投标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及时的积累、收集相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并对各种动态的因素进行准确的预
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需贯穿项目工程的全部过程。对于施工阶段,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对于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费用索赔问题及分歧,进行全面充分的考虑,避免由于及合同条款的不明确而导致结算时的纠纷,对于计费标准、时期和文件需做明确的规定。
(五)竣工阶段
首先定额套价的审核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复套取定额、错套定额是结算时常常出现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在套用项目工程的预算定额时,往往在定额已经包含其工作内容的情况下,硬是要单列项目,既而出现重复套用定额的问题,导致工程造价的加大。因此,对于定额套价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而对于工程量的审核也需要加强。结算中最基础的就是工程量的审核,其对工程直接的费用及其他各个环节费用的计算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应以工程现场情况及竣工图纸,还有其他相关的资料为依据,对工程量其准确性进一步核实,尤其是某些施工单位的预算人员在对项目工程进行结算时,刻意加大工程量或重复计算的情况。
(六)详细细节
1、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阶段的问题解决。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项目投资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标明,在项目决策以及方案设计阶段影响工程的可能性为30%~70%。对于在负责设计、编制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人以及其单位应执行责任制,而对于项目建设条件不具备,如资金不足,手续不到位,在审批过程时不予批准通过。
2、规范建筑市场投资管理。从投资管理角度看,规避“先抑后扬”突破概念的现象,在审计工作中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一些故意压价的项目,在审计中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该加的应当“加”,其次不要仅局限于资金目标,还要以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供求等为目标。按施工图核算工程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折不扣的进行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3、严格执行定额单价。在我国工程造价中,不同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内容和计量定额单价是不同的,在审核时要防止有意或无意高套定额单价。在施工图预算编制和审核要以当地或某行业当时执行的建安工程预算定额单价或当地某行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造价管理部门发布准确的工程信息价、工程造价指数及有关规定为准。在定额单价未有的项目,应以相类似定工程数额进行分析换算,或按劳动定额、工程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合理组价,不应高套、拆算或随意无依据估算。
4、各项费用计取要合理。在审核施工图预算程序一般应先审核费率,再审核取费基础,然后审核计算方法,最后审核使用范围等。
5、完善法律环境。在由造价人员或机构产生主观或客观的失误,应该依法进行赔偿,出现重大错误的人员或机构,取消注册或年检时予以淘汰。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必要以社会为主体的监督体系,传媒引导、舆论监督,使工程项目经济活动置于舆论监督之下,逐渐完善法治与社会监督机制。
6、建立诚信档案。尽快建立以不良行为记录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信誉档案体系,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的不良违纪行为和处罚记录存档,并网上公示。
7、工程信息公开化。积极推广使用计算机质料库和信息数据库,按区域或部门实现网络管理,资源共享,使施工企业站在同一平台“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竞争。信誉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机制完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总体提升。实施跟踪审计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是项目投资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的转变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其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从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的设计,再到项目的招标投标,最后到项目的施工与竣工,其贯穿整个工程所有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筑业其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渐渐突显其重要地位,既而项目工程需经过市场的作用,对相关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从而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徐大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9.[2]黄东云.试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J].科技信息,2007,(23).[3]吴文平.入世后怎么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J].科技信息,2007,(22).[4]尹玲、尹贻林、任国强“论工程造价新范式的形式”,《工程经济学报》 [5]、柯洪《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的定额改革》
[6]、陈传联、荀志远“工程项目预算决算评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工程造价管理》
致 谢
在大学的三年学习生涯即将结束。
在此论文的完成之际,首先非常感谢老师的关心与指导。感谢建工系的所有老师!6
第二篇: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论 文(上册)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2004级毕业设计
——综合楼
计算书
(上册)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综合楼。该工程的建筑面积约为8000m2,共8层,局部9层,一层商场层高为4.5m,二—八层为办公用房,层高3.4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要求为7度设防;二类一组场地,基础采用桩基础形式。
本次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建筑设计部分中,首先进行了
建筑方案设计,接着是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等施工图设计,共完成建筑施工图12张。在结构设计部分中,首先进行了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楼盖设计、屋盖设计,其次是选取了一榀横向框架进行手工计算,包括荷载统计和内力计算以及构件的配筋计算,共完成结构施工图19张。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针对不同的荷载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恒载和活载采用分层法,风载采用反弯点法,地震荷载采用D值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复习。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同时,还进行了“PKPM”电算,并与手算结构进行对比,以达到分析计算结果的目的。
关键词: 综合楼建筑设计结构计算
施工图设计
Abstract
my graduation design is “complex building”.The total area of the building is about 8000 square meters with eight floors.It is 4.5m of the first floor and 3.4m of the above floor.The building i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ith the first floor using for shopping and the above floors using for office.The design contains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Firstly, I choose one of the scheme which I made , secondly, I design the architectural façade design、graphic design、section design and building fabric detailing.finally,I finish twelve piece of architectural working drawing.I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design , firstly, I determine the structural form and colloc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slab.Secondly ,I choose to calculate the ⑥ axes frame by hand ,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loads, the calculation of interior forces and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 of the components, finally I finish nineteen pieces of structural working drawing.In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the interior force of the cross section ,I apply different method to different load, using stratifying method for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using inflection point method for wind load andD-value method for earthquake load.In the process of the gradual design, I use the computer program called“PKPM” to analysis my work,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which is calculated by hand.Keyword:Complex Buildingarchitectural designstructural calculation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目录
摘要........................I II
................1
.....................1
.....................2
.....................6
.................8
1.5建筑设计综述.....................9
.................10
...................15
................15
................21
3.3地震作用计算...................23
................38
.....................40
4.1恒载内力...................40
...................61
...............92...................101
.................101
.....................101
...............104
5.4求梁跨中弯矩................116
................119
...............127
...............136
5.8 构件各截面的内力设计值.................139...................145
...................145
...................174................192
.....................192
.....................204
.................210
8.1设计资料.....................210
..................212
8.4平台梁的设计.....................213 215
.....................215
.................215
.................216
....................216
.............218
9.7 基桩承载力验算.................220
.....................221
....................225..................226 致谢........................239 参考文献................240
第三篇:华中科技大学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A thesis should contain the following parts in the order shown: 1 Title page(please see sample), containing: the thesis title
the full name of the candidate major the full name of the supervisor
the name of the University, i.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nth and year of submission, e.g.September 2009 2 Signature page and Authorization page 3 Abstract(please see sample)Table of content,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please see sample)5 The thesis body(please see sample)6 Acknowledgments A thorough bibliography or reference list 8 Appendices and other addenda, if any
[SAMPLE TITLE PAGE]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Management
[Thesis Title]
Ph.D.Candidate: [Your name as found in official HUST records, excluding any titles] Major: Supervisor:[ the full name of your supervisor]
Th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P.R.China
[month and year] [Adjust spacing so that all Title Page information appears on one page.]
[SAMPLE ABSTRACT PAGE]
Abstract
[Abstract text, 500 words or less]
[SAMPLE CONTENTS PAGE]
TABLE OF CONTENTS
Abstract
I List of Tables
List of Figures Introduction
1.1 Sections
1.2 Sections
1.2.1 Subsection
1.2.2 Subsection Chapter Title 3 Chapter Title 4 Chapter Title 5 Chapter Title 6 Chapter Title 7 Conclus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A Title Appendix B Title
15
List of Tables 3.1 Title 4.1 Title 4.2 Title
List of Figures 3.1 Title 3.2 Title 4.1 Title Introduction 1.1 Section 1.1.1 Subsection ……
1.1.2 Subsection ……
[SAMPLE ACKNOWLEDGEMENTS PAGE]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A Title
第四篇:华中科技大学个人简历
柳如白
应届毕业生 | 男 |25岁(1985年6月1日)
居住地:武汉
电 话:139XXXXXXXX(手机)
E-mail:Liurubai@51job.com
最近工作 [ 1个月]
公 司: XX技术有限公司
行 业: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职 位: 实习生
最高学历
学 历: 硕士
专 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地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待定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计算机软件,航天/航空,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学术/科研,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目标地点: 北京,深圳,杭州,成都,西安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科研人员,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语音/视频开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0 /7--2010 /8:XX技术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1个月]
所属行业: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软件组 实习生
在XX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研究所实习,主要从事与光通信产品相关的测试及维护工作。实习中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产品知识培训深入学习了光通信领域的相关技术,并了解了企业产品开发的流程规范。在实习中因高效的完成实习任务而获得奖励。
项目经验
2010 /2--2010 /7:人机交互技术研究
软件环境: C
开发工具: PC
项目描述: 将人脸识别、手势识别、摄像头测距等技术作为人机交互的媒介,从而利用人体生物特征及姿态特征与机器进行相应的互动操作。在PC平台上已经实现了人机交互的算法设计及研发工作,还在进行算法的优化工作。
责任描述: 负责手势识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承担算法设计、算法实现、算法优化工作。另我对人脸识别算法技术也较为熟悉,可以从事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
------------------2009 /10--2009 /12:图像型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
项目描述: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在互联网中“图像型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研发。责任描述: 负责“图像型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方案设计及方案可行性论证,完成了图像型垃圾邮件的特征提取算法。
------------------2009 /6--2009 /9:光学乐谱识别技术
项目描述: 利用图像识别的方法解译光学乐谱图像,按照五线谱的规则把解译结果生成成相应的MusicXml文件,并同时生成标准音乐格式的可播放文件。
责任描述: 负责对整个软件架构及算法的设计,实现了乐谱识别中的大部分音符识别算法。------------------2008 /7--2009 /12:智能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实时公交车客流量统计系统的设计与研发硬件环境: Arm9 hi3511,DSP6437
开发工具: C
项目描述: 项目描述:分析车载监控系统输入的视频图像数据,通过设计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人体检测识别跟踪算法并结合行为分析技术,达到精确统计上下车的客流量的目的。
成果:该客流量统计系统成功满足客户需求,并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开始了批量生产。同时该系统申请了两项专利。
责任描述: 作为核心研发角色承担着该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算法实现、算法优化、算法性能测试等主体工作,并协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系统算法在Arm及DSP平台上的移植工作。
教育经历
2008 /9--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硕士
------------------2004 /9--2008 /7 华中科技大学 应用物理学 本科
所获奖项
2009 /12 华中科技大学“三好研究生”
------------------2009 /11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奖”
------------------2008 /8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优秀个人
------------------2008 /2 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2006 /12 华中科技大学三好学生
------------------2006 /1 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2005 /11 华中科技大学三好学生
------------------2005 /4 华中科技大学学习优秀奖学金 A级(多次)
社会经验
2010 /8--2010 /8 参加“飞天杯”夏令营
参加了由“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海交大APEX实验室”联合举办的“飞天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计算大赛”,通过本次夏令营活动,认识到图像与语音内容分析技术在当今互联网中的深入应用,同时借助本次夏令营的机会也让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了阿里巴巴集团,了解了“阿里云”的理念。夏令营期间,聆听了多位著名学者关于“云计算”、“机器学习”、“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相关内容的学术报告,受益匪浅。
校内职务
2008 /7--2009 /4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部部长”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基金,该所有项目的征集、组织专家对所有申报的项目进行初审和复审以最终确定可以获得创新基金资助予以立项的项目。同时在这些项目的研究过程中,项目管理部负责组织专员对各个项目进行定期审查,以保证项目如实的按计划进行,不合格的项目可予以终止资助,优秀的项目会进行适当的奖励。最后管理部还需组织专家对所有项目的结题进行答辩考核。整个过程中项目管理部门需要全权负责,合理组织所有事宜。每一批项目历时一年时间。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一般),读写(良好)
英语等级: 英语六级
IT 技能
技能名称 熟练程度 使用时间
------------------C/C++ 熟练 24月
Data Mining 了解 2月
Visual C++ 熟练 12月
第五篇: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2012)
一、总体情况
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总体思路为“夯实基础、能力导向、创新机制、校企联动、个性培养、拔尖示范”。
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卓越工程师,即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领导力。
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上,基于如下基本原则: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工程和社会的重大(重要)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管理;
主动实践:学生主动设计并选择实践的对象、方法、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或提出实践课题等;
多学科交叉:在课程学习、工程研究等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 团队精神:团队学习、团队研究、团队合作。
我校在机械大类、电气大类、信息大类、土建环大类等9个优势工科专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从高考招生进入我校后的新生中,经过启明学院组织的考试和面试,选拔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和习惯、并追求创新的高素质本科生组成实验班,采取先期试点、逐步推开、面向试点全体学生的方式,确保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部分专业实行本、硕、博三段式培养模式,部分采用本、硕两段式培养模式。每一阶段具有明确相应的培养目标,阶段之间建立相应 1 的分流和衔接机制。
2011年,我校在九个专业试点招收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每个实验班招收人数为30人左右,每年招生规模为270人左右。涵盖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2012年继续推进卓越计划各项工作。现有两个年级的九个专业卓越计划实验班共18个,500余本科生。
2010-2011年,我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华中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行)》和相应的卓越计划专业实施方案、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管理办法,全面梳理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整合了相关课程,特别是对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环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建设了一批企业实践基地,加强了相应的管理。2012,在前期课程整合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了整合后的各环节教学,引入了数十门业界课程,请业界知名人士为卓越计划实验班授课,让学生大量接触工程问题,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力度,开展工程问题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为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今后的基于问题和基于项目的企业实习实践环节,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机械学院等有条件的专业,提前在原有的创新实验班中实施了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部分方案,实施了结合项目研究的企业实习,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际上目前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人数已超过600人。
二、组织管理
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校院两级联合管理的组织架构:以启明学 2 院为依托建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本科阶段9个专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均挂靠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管理,教学实施则依托各专业院系完成。
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由教务处、启明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处、人事处、设备处、科发院、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参与组成。校长李培根院士亲自担任组长,主管教学工作常务副校长林萍华教授任副组长,领导卓越计划的设计与实施工作。
启明学院作为培养基地,成立了专门的校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家组。在启明学院统一规格要求和规范管理下,各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所在院系充分发挥专业和行业优势,积极探索面向大型企业以及国家重大项目高端工程人才的培养思路和措施,努力创建卓越工程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
实施卓越计划的院系相应地成立了组织管理机构,包括由行业专家参与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专家组,让企业人士参与工程人才培养,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培养标准,具体开展实施工作。
三、政策措施
各类卓越计划实验班建立时,学校统一下拨30万/专业作为建设和研究经费。2011-2012年,我校的机械、能源、电气、材料等四个院系获批教育部专业改革试点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分别获得相应的150万元+200万元的经费支持。
同时以启明学院作为管理机构,出台相应的管理文件和办法,并负责落实。目前学校出台了有关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的管理制度等文件有: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管理办法》[(校教2011)3 60号],在卓越计划实验班生源的选拔与录取、学制与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其中特别明确了“卓越计划实验班遵循‘兴趣驱动、学生自主、注重过程’的原则,每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至少须完成一项工程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纳入必修学分。”
《启明学院大学生自主创新项目管理办法》[院教(2012)2号],规定实验班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应与课程学习(包括实习实践环节)相结合,开展理论探究、实践性研究等创新训练。
学校2012年拨专款150万支持启明学院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和创新实践项目。2012年启明学院分2批立项建设了自主创新项目128项,并开展了中期检查、年底结题验收工作。
按照学校卓越计划的政策和精神,院系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制订了导师制管理办法,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设立了学业导师,具体负责学生兴趣学科方向的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均分别针对本学科专业特点,制订了学业评价细则,每学年开展学业评价工作,实行了优补与退出机制(具体内涵见相应文件),确保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质量和后期实践环节的学科基础保障。
四、培养模式
1.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
指导思想: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遵循“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把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国际视野、追求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强大发展后劲的卓越工程师人才,为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撑。
鉴于我校长期以来实施宽口径培养和取得创新教育成果的沿革,我校多次召开相关研讨会,确定各实施专业基于能力导向,按照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建立培养方案,不实行一刀切的标准。
具体专业培养方案已报送。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2011年,根据初步完善的卓越工程师实验班人才培养计划,对照各实验班专业能力培养矩阵,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再设计,重点整合了一系列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对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的部分进行删减,增加了“基于项目、基于问题”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方向课程上,增设新方向、新技术等内容。参照培养标准和能力要求重新编写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并组织了相关专家论证。
2012年,继续加强课程体系内各个知识模块的凝练和归并,修订了教学大纲,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了大型集中综合实践性课程,三个Project环节和一项科技创新活动环节;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采用特别设计的含CDIO全过程的项目,将所学课程串联起来,加强工程项目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专业课上引入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两门核心课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完善了四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大纲、教学内容,确定了三个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
3.改革教学方法 我校“卓越计划”实验班一般采用小班教学。2010-2012年,我校设立启明学院教学研究专项,开展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共立项27项教学研究专项,开展实验班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实施2年来,效果明显,并逐渐辐射到面上教学,示范作用开始彰显。主要的教学改革特点为:
理论教学全面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展专题探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实践性教学向知识综合应用方向改革,采用课程群综合实验模式,加强同方向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培养;
依托导师的工程背景和企业资源,从工程应用、研发、管理多方位对学生进行训练
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结合企业认识实习、工程创新实践、企业专业实习、专业课程工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有的学科优势强、教改成效走到全国前列的专业,如机械学院、生命学院等,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实行了特色改革:
机械学院:采取“改革课程大作业”、“自主实验课程模式”,“项目式实践模式”、“基于学生课程作业的作品举办创新比赛”的教学方法;
生命学院:实行主讲与助讲任课制,大力推行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和 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强化问题引导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电气学院:以课程群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将数门理论课程与综合实验结合,6 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主动实践,在理论课程中开展创新教育,在对应的综合实验中实践创新思维,涌现了多个学生的创新设计。
五、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加强企业师资聘任工作,聘请企业和科学研究机构的领军人物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电信系连续2年邀请了中兴通讯等企业高管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选拔考试的面试环节。
定期邀请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开展企业管理、团队精神、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讲座、报告建设,电气学院持续举办的“携手电气精英与未来同行”系列讲座,为学生开设了解行业和社会的窗口。
六、校企合作
我校与多家相关大型企业构建战略联盟,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覆盖了所有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专业。除9个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外,这些专业的面上学生也直接或间接受益(业界课程授课;实习或实践),受益面超过60%。
1.建立了向业界高度开放的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启明学院与4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设立联合实验室、人才培养基地,委托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创新项目指导和孵化、举办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由企业资助经费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启明学院内开辟了校企合作专区,并有多家知名企业入驻启明学院。
2.与知名企业共同开设校企合作选修课程
启明学院与丝宝集团、华工创业投资集团等多家企业,共同建设了《创业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全部由集团企业高管担任,课程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普遍 7 欢迎。
依托学校的本科教学工程协同计划,我校2012年新建设了39门业界课程。邀请东风汽车、玉林柴油、中信机械、大族激光、华中电网、中兴通讯、中建三局、微软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为在校学生授课。
3.推进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
为推进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并根据我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9个专业的特点以及企业的条件,建设了2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见附件2。
4.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我校企业培养方案要求: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
先行启动企业实践环节的机械学院,采取了为学生1:1配备指导教师的“集中性实践模式”,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工程实践的“常态化贯通式实践模式”、以项目方式进行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UROP)”、“主动走进中小企业,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等四种模式。机械学院20多名学生还利用国内实习,成功解决了中小企业十多个难题,受到企业一致赞扬。
六、国际化
1.聘请一批海外知名教授给本科生开设一批优秀的国际课程
机械学院开设《机电创新决策与设计方法》、《精益制造理论与实践》、《计算材料学》、《能源材料》等6门国际课程;
电信系开设《信号完整性及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信息光学》、《自动化仪表 8 与执行器》等10门课程;
能源学院引入《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等5门国际课程。
2.开展跨国界的科技创新与企业实践活动
利用和国外知名高校的办学协议,2012年在我校教学协同计划中,设立专项经费,选拔资助了47名优秀学生参加美国Rosehuman科技夏令营等暑期实践项目、短期国外实习项目、参加国际大赛、国际论坛/国际会议等。邀请休斯顿大学等国外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为学生创新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并开设专题讲座。
我校机械(HUST)和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长期联合开展国际合作工程实践教育活动(HUST-WPI工程实践教育项目)。每年由我校选派学生和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学生混合编队,在美国和中国企业分别用7周时间完成美国和中国企业分配的任务,完成企业工程项目,解决企业问题。
七、其他(特色)1.发挥启明学院作为卓越计划培养基地的作用,搭建多学科交叉学习和研究平台,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赴企业开展实习:2012年,启明学院组织了机械、控制、软件、计算机、经济、人文等7个学科数十名学生,联合组队赴东莞工业研究院开展实习,结合企业课题开展实践。由启明学院和企业共同承担实习所有费用,企业为学生配备了导师,学生在业界导师的指导下,真刀真枪地完成研究课题,效果良好。其中,计算机学院的实习学生参与了东莞工业研究院承担的“大气污染研究及治理”项目,他们应用所学知识,改进项目原有的算法,将大气污染检测速度大大提高,成果《基于ArcGis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型的构建及其flex 实现》已经整合到公司整体项目中并申报专利。
发布多学科交叉自主创新研究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012年启明学院除了设立实验班以课程学习形式的自主创新项目,还设立了不同学科学生联合组队开展的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和将竞赛成果及研究成果/技术向创业转化的自主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和解决问题,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2012年投入100万元资助的100多个项目,已有部分项目结题,取得初步成果。
2.实施“卓越计划”对我校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性作用开始彰显
启明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前后,召开多次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每年暑假召开的全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2011-2012连续两年均以高等工程教育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和校内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介绍国内外发展改革现状和经验,全校各专业教学负责人和院系党政一把手参与研讨;启明学院连续两年开展以工程教育改革委主题的“启明创新论坛”,邀请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界专家做报告、各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研讨。这些研讨会不仅有教学改革理念上的升华,也获得了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上的经验,使所有学科和专业都能基本同步地开展教学改革。
医学专业师生反映,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实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际上理念在各专业都是相通的,极有借鉴作用。在此基础上,医科各专业开展了各种专项教学改革工作,于2012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启明学院中有多种“实验班”(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多个学生创新团队、特优生。启明学院每年通过研讨“卓越计划”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带动了启明学院内其他专业创新实验班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影响了多个学科和专业教学改革(如管理学实验班、物理学实验班、医学教育实验班,等),同时 通过启明学院学生,将主动学习、交叉研究的氛围,带到了面上普通本科生的学习中。
启明学院具有特色的跨学科组队联合实习实践活动,更是将能力导向、研究性学习的风气传递到不同学科。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1.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因行业特点和优势随国际国内市场而改变的情况比较明显,或行业在实践方面的特殊性,有的专业的企业实习遇到新问题:
电气学科:近年来专业就业火爆,毕业生抢手,而电气学科内部也有不同就业去向,学生们争着去“系统”尽量避开“企业”的情况比较严重,以至于企业要不到毕业生去那里就业,严重影响了企业接受学生去实习实践的积极性;
土木工程学科:土建类工程就非常明显非常漫长的周期性,受到资金到位的影响,这些周期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例如桩基工程可能需要1-2年,混凝土工程可能需要1年,等等。如果强调一年的集中企业实践,则这一年可能都在某单一的工程阶段,而不是全部过程,实习显得冗长而无意义。
这些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柔性地实施“卓越计划”,使工程教育改革落到实处,而不是走形式和过场。
2013年是逐步推进企业阶段方案的关键一年。在前期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基础上,我校将总结教学过程中和潜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业界课程和国际课程的建设,继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企业培养方案,落实企业培养机制;启动卓越计划教学评估工作,保障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
2.建议 目前经费投入比较大、成效明显的,仍是教育部已经拨款实施专业改革和实践基地建设的那些专业。我校9个专业中尚有5个专业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企业基地建设。因此希望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都能投入相应经费,鼓励优秀学生参与卓越计划,并调动企业积极性,有更多企业参与卓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