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加快发展金融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23-114446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9 01:00: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加快发展金融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加快发展金融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第二十五期

时间:202_年3月25日下午

地点:广东商学院

主题:加快发展金融产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主讲人:周高雄(广东省政府金融办公室主任)

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举办的重大系列活动——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第25期广东商学院论坛马上就要开讲了,这个是我们大家期盼已久的,记得两年前我们颜主席在这里举行过一次部岭南大讲坛的报告会,两年之后我们又举行新一次的学术报告会,这是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对我们的厚爱,让我们对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表示感谢。

我介绍一下出席第25期论坛的领导和报告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华南师范大学前校长、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颜泽贤教授,我们的报告人广东省政府金融办公室主任、广东商学院客座教授、著名的财政理论家、金融学家周高雄厅长,我们这次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是省社科联社科普及办主任陈杰珍女士,还有我们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办的唐志勇先生,下面请颜主席致辞,大家欢迎!

颜泽贤 :尊敬的周主任、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由我们周高雄主任主讲的、由广东商学院举办的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可能大家对这个岭南大讲坛还不是太熟悉,所以我想借此机会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岭南大讲坛的基本情况,这个不是做广告。

刚才主持人已经说了,岭南大讲坛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我们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一个高品位的、公益性的论坛,也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一个品牌工程之一,我们举办岭南大讲坛它的基本宗旨是四句话,也就是宏观人文精神、传播和谐文化、普及社科知识、提升社会理性。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岭南大讲坛下面已经有6个板块,按照学术性、受众性即对象的不同我们共同开办了6个板块或者说6个系列的论坛活动,下面我把这6个板块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这个学术论坛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首先,第一个板块是我们岭南大讲坛的学术论坛,也就是我们今天举办的这个论坛。这个板块一般来说是每一个月举办一场,从202_年12月份我们举行启动仪式到现在共成功地举办了24场,这个板块主要是邀请我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专家、学者型的高层领导和海外知名学者这三类专家做主讲嘉宾。内容以学术前沿的理论和当前重大的时政热点以及海外最新的学术资讯为主,听众主要是来自于我省较高知识层次的高校的师生、科研人员和党政领导等群体,这是学术论坛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板块是岭南大讲坛的公众论坛,这个板块是从202_年的2月份启动以来每个星期六即一周举办一次,每一个星期六的上午举办一场,目前已成功举办了97场,听众主要是来自于广州的市民,主讲嘉宾主要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跟踪解读公众关心的社会时事政治热点难点问题,这一个公众论坛我们希望能够打造成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或者说是社会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一个平台,这个是第二个板块。

第三个板块是岭南大讲坛的巡回论坛,这个板块主要请有关的专家到省内,不一定是在广州市,到省内的各个地市进行巡回讲演。这个论坛我们分别在中山、河源、惠州、清远、湛江、江门、肇庆、广州等成功地举办了十多场。

第四个板块是在越秀区图书馆举办的论坛,这个论坛的目的是努力打造我省文化艺术专家预社会公众沟通的一个品牌,这个板块也是每个周六的上午在越秀区图书馆举办,现在已经连续举 办了25场。

第五个板块是岭南大讲台的企业论坛,这个企业论坛主要是面对企业家,在珠三角范围内每月举办一场,这个板块主要是邀请省内外知名的企业管理专家来解读企业管理者最热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其中坚持面向我省中小企业和基层企业管理者,努力打造我省企业管理知识坚决管理的一个公众平台。

第六个板块岭南学术论坛,主要是学术性的研讨,由全省的各个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出承办申请,围绕岭南文化特色的一件重点问题展开研讨,所以这个岭南学术论坛跟我们今天举办的论坛有点不同,虽然名字上有点相近。

以上6个讲座论坛的社会反响都非常好,受到了三个欢迎,一个是受到了广大社会科学家的欢迎。第二是受到了广大社会大众的欢迎,我们这几年来已经举办了几百场各种类型不同的论坛,社会反响非常好,第三是领导评价很高,广东省的主要领导甚至于中宣部的06、07年度工作总结当中都提到了我们广东的岭南大讲坛,所以它成为了一个品牌。

我们今天下午在这里举办的是岭南大讲坛当中的学术论坛第25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广东省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周高雄先生给我们作演讲,他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加快发展金融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周主任以前多年在广东省财政厅任职,我相信下午的报告一定非常精彩。

最后,我想代表主办单位即代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向大家致以谢意,首先要衷心地感谢周高雄主任在百忙当中抽时间给做报告,其次要衷心地感谢我们这一期的东道主即广东商学院的领导,尤其是吴校长对我们这一次的讲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也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三是要感谢在座的各位,即广东商学院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嘉宾,今天大家都精神非常饱满,所以非常感谢各位。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颜主席的致词。我发现我们的第25期论坛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会场左前方的第一排坐着4个很有精神的年轻人,他们是来自于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广东卫视广播电台、南方新闻网新闻机构的记者,他们的到来是对我们广东工商学院的厚爱,是对我们主办单位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报告人周高雄主任的追捧。

在报告之前,我首先向大家非常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题目的背景及其我们的报告人。大家都知道金融是我们现代经济的和,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去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去年6月我们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金融工作会议,为金融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部署。去年8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会,全面分析了世界金融形势,认真学习了金融理论知识。

去年10月份省委的广东学习论坛也由我们广东省委的中心学习组进行了一次金融改革发展的报告会,包括领导干部提高现代金融的专业知识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当时从领导层到老百姓都非常高度关注金融工作、金融发展形势,因此今天的报告非常重要,对广东省的金融工作非常重要。报告人周高雄主任是解读这个题目的最好人选之一。

大家对周教授很熟悉了,他是高级会计师,是EMBA的硕士,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学的博士研究生,是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长期从事财政金融管理工作,现任广东省金融办主任,曾任广东省财政厅的副厅长,为我们教育事业这一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兼任省农村税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2_年受邀聘为省人民政府省长咨询专家,并有重要的有价值的建议,参与组织了自80年代以来广东历次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具体组织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发起并直接组织了做大做强广东高等教育这个专题调研,其重要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采纳,促进了广东“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这项调研成果获得了我们广东省人民政府哲学社科奖,很不容易。

周高雄教授过去在我们学校曾经做过两次的专题学术报告,讲得非常深刻、非常精彩,我想周教授今天的学术报告会更加精彩,下面欢迎周教授对我们进行讲演。

主讲:周高雄(广东省金融办主任)

周高雄 :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很高兴应邀出席这个论坛。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加 快发展金融产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讲这个题目?请大家注意两个字“产业”,金融作为产业,出现在省委、省政府的文件里面,是广东第一次提出来的。有人提出,既要提“科技兴国”,更要提“资本强国”。美国从1900年GDP首次超过英国之后,一直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科技、金融、军事都非常强,美国人打这三张牌使他们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有的时候是科技牌与军事牌合起来打,有时候是金融牌和军事牌合起来打,有时候是科技牌与金融牌合起来打。就这样美国的金融非常发达。大家都知道金融的发端在伦敦,但现在真正统治金融世界的是纽约。这是宏观上看。我们看一下微观。微软的崛起就是一个神话。1986年,微软的资产仅为200万美元,202_年,其市值已达到2500亿美元。再看一个微观的例子,印度的塔塔集团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对全球钢铁行业的并购、整合,形成了年产1.16亿吨钢铁的“庞然大物”。202_年,塔塔集团以58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世界一百强的第99位,还掌控了其自身所需要矿石60%的资源。从这些事例我们看到了资本集聚的过程造成了财富积累的增加,是财富效应推动了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现代金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现在来看金融特别是现代金融,不仅仅是融资的工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金融资产与业务规模占全国七分之一的广东是全国的第一金融大省。金融产业能否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备受关注。首先,省领导非常关注。汪洋书记来了以后领导我们解放思想,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期间有两天的时间省的领导们专门就分工和负责的课题出主意和谈看法,23位省领导同志发言,有6位同志谈金融,有的甚至还书面谈金融,有的是专门谈金融。可见,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

今天,我跟大家探讨一下广东的金融发展和广东的产业发展是什么样的关系。即从产业经济学看金融,从管理会计学算金融,从历史机遇想金融,从支柱产业做金融,从支持各业发展评金融。

大家都知道,广东占全国土地面积不到2%创造了占全国12.5%的财富,经济总量继超过新加坡、香港之后,202_年又超过了台湾。原来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在20年或者较长的时间里赶超亚洲“四小龙”,现在我们已经超过了三只小龙。广东的GDP,202_年达到30674亿元,约占全国24.66亿万元的12.5%,广东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300年走过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历程,经济社会全面进入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这是世界千年史上绝无仅有的。广东保持了30年的连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较快,节能减排也越变越好,这是一个奇迹。

创造这样的奇迹有什么秘密?主要的秘密在于广东抓住了每一次的历史机遇,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产业升级,已经完成的有四轮。第一轮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所进行的从农业产品加工到日用工业品制造的升级,那时候我们讲的“三转一响”就是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那时候江门的蓬波牌收音机卖到全国,甚至还要走后门才买得到,还有健力宝、珠江啤酒也是全国抢着要,那时候物质缺乏,生产什么都赚钱。第二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日用工业品到现代家电的升级,包括老的三大件: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人们初步改善了生活质量。第三轮是进入202_年以来从现代家电到现代高级消费品的升级,包括两大两小,就是汽车、房屋、电脑、手机。第四轮是202_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向适度重型化和高级化转变,把发展装备制造业、石化、汽车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由此,我省产业升级速度加快,产品质量越来越好。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广东经济增长呈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到“十五”期末,全省GDP年均递增13.4%,进入“十一五”则加速到每年递增14%以上,202_年增长14.1%,202_年增长14.5%.这全都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第五轮广东产业升级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提到第五轮产业升级就是要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里面龙头就是金融。最近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想,领头的是金融,下来就是现代物流、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等。金融和经济是互动的,支持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之一就是金融。经济发展创造财富,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资源。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金融,利用金融更好地推进产业升级。

什么是金融?在韦伯斯特词典里,金融的定义是管理货币的科学。我通俗概括为金融是理财活动,或者说是玩钱的,军事是玩命的,金融是玩钱的,简单来讲是理财活动,或者说是经营财富的活动。理财当中有低级理财也有高级理财,低级理财主要是解决资金供应问题,高级理财是要使财富增长,现代金融讲的都是高级理财,要使财富增长。我有两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准备买一套房子,想把原来约100平米的房子换掉,他是怎么理财的?他首先把旧房子卖了,得了60万,他想买一套大一点的,结果买来买去,买了四年,越买越贵,现在就买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了,大概只可以买到60、70平方米的,他就不愿意,把钱搁在那里,房子还没有买到。我另外一个朋友原来也有一套约100平米的房子,底层潮湿,不想住,想卖掉,我说你不要卖,还是“营运”一下好,结果他拿着这个房子作抵押找银行贷给30万的贷款,拿这30万贷款去按揭买房,付了首付买了130平方米的房子,在珠江新城那里买的,现在这个房子市值已经超过了150万了,换了一套大房子以后还有150万的市值在那里,起码赚了100万。两位朋友的理财观念不一样,导致理财的结果也不一样。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常有的。因此,我们拥有财富的时候,一定要懂得金融。克林顿和里根都不是靠总统职业赚钱的,而是因为他们都懂得理财而富裕的。

什么是金融市场?如果我们按照低级理财的理解可把它理解为一个供应资金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金融市场。按照高级理财的理解是指能够加快资金流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保障资金安全的场所和监管手段。

什么是金融产业?我的理解是运用金融资源在支持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价值的产业。金融产业要有市场,要有资源,有买方和卖方。现在我们讲金融产业就要结合我们广东的实际来讲,广东拥有全国七分之一的金融资源,全省的金融资产是67000亿,这是家底。但广东金融大而不强,金融产业地位还比较低。

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审视广东金融产业发展的滞后问题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它以产业为对象,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和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相应的产业政策。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系和产业布局等。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在看来产业仍然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泛指国民经济中各种产业部门如工业、服务业、钢铁产业、食品产业等等。产业划分的方法很多,现在常用三种划分法,它是澳大利亚人费歇尔于1935年在他的《物质进步的经济含义》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而对三次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总结性判断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他指出:“任何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在变化的,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主要是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外贸易和技术革新的高速度及其扩散。”美国的产业发展变化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1884年以前,在国内生产总值和使用的社会劳动力当中,美国的农业部门占了50%以上的比重,这跟我们改革开放前的情况差不多。从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以来的100年间,美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从1884年到20世纪上半叶,美国农业部门的这种比例才降到10%以下,工业产值上升到40%以上,服务业上升到45%.进入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和使用劳动力比重逐渐超过了工业,达到50%以上,工业占40%左右,农业仍然保持在不足10%的水平。

广东产业发展的变化规律跟美国非常相象。改革开放以前广东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0:47:23,那时候跟全国的28:48:24基本相当,到了202_年三次产业结构改变为6:52:42.接下来第一产业降的比例不会那么大了,但是第二产业的比例会有比较大的降幅,第三产业的比例可能还要往上增长。为什么这样讲?现在广东的第二产业比例占得非常高,占52%,里面的轻重工业的结构也已经达到了39:61.将来原料、燃料、能源、市场会使得二产的空间受挤压。今年一开年我们就发现油不够用、煤不够用,运输紧张。必然要走发展第三产业的路子。第三产业现在是42%,将来可能赶到52%.到这种三大产业的比例结构才可以真正说明广东经济真正做大做强了。美国和广东经济发展的例子表明: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的变化趋势是带有普遍规律的。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逐渐强大也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的,就是:靠发展第二产业做大,靠发展第三产业做强。金融是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世界级巨富就在第三产业中,就在金融之中。

今年3月5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世界财富排行榜,大家都知道股神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了首富,比尔。盖茨已经降到第三了,排在第二位的是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但是,真正的富人是不露面的,我为什么把罗斯柴尔德家族摆在这里?就是想告诉大家真正富的是他,为什么是他?因为这个家族已经经营了200年,到202_年的时候有人估计他们家族拥有50万亿美元的资产。他们的神话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就是在伦敦国债市场上的一笔买卖,罗斯柴尔德家族进到金融业务的创始人名字叫梅耶,他的五个儿子都搞金融,其中三儿子内森主管伦敦当地金融业务。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以后,法国和英国就慢慢地打起仗来,最著名的是1815年在比利时滑铁卢打的那一仗,谁赢了谁主宰欧洲。在前方打仗的时候,英国人很聪明,发行了十年期的国债,让老百姓来买,让邻近国家的一些富人来买,筹资打仗去。国债卖出去以后持券人就看打仗的结果了,如果英国人打赢了,这个债券值钱,打输了这个债券就变成垃圾了。事实上是英国人打了胜仗。但当时消息传递很慢。当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间谍一直跟踪在前线,第一时间赶回到伦敦,赶在交易所开市之前报告了情况。在开市的时候,这个家族带头把手里的国债全部抛卖一空,让大家都相信英国打败了,让大家都跟着卖。在大家都卖完的时候,国债价格跌到谷底的时候这个家族又巧妙地全部买入。然后,政府的消息回来了,实际上仗打赢了,国债价格大涨。这个家族不但全部掌握了英国的国债,而且价值上涨了20倍。从此,这个家族就奠定了他们在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一个国家的国债全部给他们垄断,他们进而影响这个国家发行纸币和发行新的债券,控制了国家的金融命脉。因此,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当今世界最富有的家族。

个人致富离不开金融,一个地区致富也离不开金融。

广东金融发展是滞后了。首先,金融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定位没有确立。我们广东在202_年提出发展金融产业这个理念,并且把它当成一个支柱产业来做,但在202_年以前,我们过于注重防范金融风险,没有将重点转到发展金融产业上。随着广东产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如何升级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提出来。按照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四化”规定,广东经济有“三化”做得很好,也就是: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产业结构的高信息化做得都很好。而对另“一化”就做得不够好,就是产业结构的软化做得不好。“软化”是指,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出现“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在所有产业中,伴随着高加工度化的趋势,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程度增高,产业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依赖大大增强,服务等“软”作用日益增强。在广东,产业结构的“软化”做得不好,主要表现在最近十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徘徊在42%的水平,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金融产业没有得到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广东虽然拥有占全国1/7的金融资产,却只创造了占全国不到1/10的金融增加值。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多年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_年金融对GDP的贡献全国是3.39%,100块钱的GDP有3.39元是来自于金融的贡献,但广东是3.01元,我们是一个金融大省,但是做不到全国的水平。202_年的时候也没有很大的改变。金融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发展也处于落后的位置。金融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202_年全国是8.5%,广东才7%,又低了1.5个百分点,在总量规模上还落后于本省的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物流业,排在第四。还有就是金融与经济的互动作用不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互相作用的,我们银行存款的增加,但贷款增加不多,我们上市公司增加,但上市公司的市值不高,还有保险的密度和深度只相当于香港的二十分之一,我们觉得作为一个产业来讲它跟经济的互动作用是非常低的。

从管理会计学考量广东金融产业发展滞后的收益损失

管理会计学是研究经营活动利本量关系,研究成本习性,指引追求贡献毛利率最大化的新兴科学。从这门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广东金融产业发展滞后造成的收益损失是比较大的。从“贡献毛利随着销售的减少而减少,随着变动成本的增加而减少”这个理论推导出的公式 是:贡献毛利=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如果用中观经济学的语言,针对金融产业的运营进行表述,这个公式可以演化为:金融产业贡献毛利=金融各行业营业收入总额-金融各行业变动成本。为简化计算及表述,我们只选取银行业进行考量,上述公式则可简化为:银行业贡献毛利=银行业营业收入总额-银行业变动成本。在这里银行营业收入包括了存款的利息与贷款利息的差额,包括了中间业务收入以及佣金等等。因为当前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很不发达,大概占10%,佣金收入也很小,我们主要还是看它的贷款利息收入。广东银行业存贷比在全国同行中是较低的。202_年,广东银行机构的存款是4.33万亿,贷款余额是2.59万亿,存贷差不到60%,只有59.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如果提高一个百分点,我们可以新增贷款430亿,在不计其产出的乘数效应情况下,按广东202_年至202_年平均没投入一亿元贷款创造GDP0.82亿元测算,每年至少可多创造GDP340亿元,相应增加财政收入68亿元;如果到了全国平均水平,提高7个百分点,则可以增加财税收入480亿元,如果达到浙江省83%的水平可以提高存贷比23个百分点,可以多创造财政收入1500亿元。

我们看看浙江,202_年,浙江省银行机构存款余额为25006亿元,银行贷款余额为20758亿元,存贷比是83%。他们做到这样以后银行的不良贷款仍然保持在2%以下,浙江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2_年才1.39%。浙江的中小企业贷款也做得非常活跃,中小企业已经贷了1.1万亿,2万亿的贷款当中中小企业的贷款就做了1.1万亿,他们通过金融跟经济管理部门联手,把中小企业的资产纳入他们的监管范围,你这个中小企业不能还钱的话就变卖你的资产抵债,因此浙江中小企业的偿还信誉是很好的。因此,从管理会计学来看,我们金融产业发展滞后,收益损失实在是很大。

广东加快速度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

广东金融发展是在冰和火的洗礼当中走过来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险首先把亚太地区的泰国击倒了,泰铢贬值了50%以上,整个亚太地区的股市损失就2万多亿,接着是香港,到了广东的时候,广东把这个风险给挡住了,为全国作出了贡献。但也因此消耗了我们很多的发展时间,消耗了我们很大的财富。回想一下我们的发展三个阶段,实在是非常沉重的。

首先看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中期。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模式是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由于产品短缺,广东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的金融发展也是粗放型的。伴随着广东率先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规模率先迅速扩大,大量资金流向广东,广东金融规模迅速扩大,1984年,广东贷款总量确立了全国第一的地位,1988年,广东存款总量确立了全国第一的地位。这个阶段金融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供给引导型”特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更多的资金。由于这个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粗放型的金融投放方式互相驱动,导致了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较低,资金沉淀较多,坏账、损失较大,埋下了后来广东发生金融风险的种子。

第二个阶段是化解金融风险,建设金融大省的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02_年。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模式是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于产品剩余,广东经济发展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改善,粗放的金融经营模式难以为继,长期以来积累的金融风险逐渐暴露,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终引发了广东的金融风险。广国投破产,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等一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停业整顿,广东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处置金融风险的工作持续多年,广东也由此被称为金融业“高风险,高收益”的地区。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广东金融工作深刻自省、积极改革的阶段。202_年12月,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目标,202_年6月,省政府建立了新的地方金融工作机制,成立了省金融办,广东省金融办跟上海市金融办是国务院专门批准的两个金融办,其他地方都没有批。到此为止,广东渐渐提出了一个建设金融强省的目标,怎么建设和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大家都没有明确。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还没有取得一个根本性的成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还是处在一种想发展却发展不起来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重要转折与科学发展新阶段,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市场经济体制 下的科学发展模式。202_年开始,广东金融产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新阶段。我是202_年1月份被派到这个新岗位的,遇上了这个历史发展机遇。202_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建国以来一共开了三次金融工作会议),这个会议非常重要,是重要转折的会议。省里面抓住了这个机遇,积极谋划金融发展的重要转折,6月初,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的若干意见》,另一个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十一五”规划》,由此,广东掀开了全面加快发展金融产业,系统建设金融强省的大幕。

广东发展金融产业迎来了最好的机遇

随着广东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以及国内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和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广东发展金融产业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为广东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2_年,广东的GDP达到了2.58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提升到八分之一,202_年达到了3.07万亿元。同时,广东的经济结构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加了18%,服务业增长13%,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加快,这些都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市场动力。

其次,金融改革全面推进,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性条件。去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深化我国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并对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国金融改革将以市场化为取向,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建立以风险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偿付能力监管等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进一步体现对直接融资的支持,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发展。广东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就能在保持金融总量领先优势的同时,稳步提高金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争创广东金融发展的新优势。

第三,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为高起点发展金融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加入WTO以后,到202_年底我们加入WTO的五年过度期已经结束,202_年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新时期,承诺的内容都要兑现,因此金融开放进入了一个真正开放的时期。随着CEPA的深入实施,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港澳的金融机构将更为迅速地进入广东金融大市场,带来金融资源、金融人才、金融监管和金融经营先进经验以及各种新的金融理念,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广东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广东金融产业迈上新台阶。

最后,国内兄弟省市争相发展金融产业也是对我们的鞭策。除了北京、上海之外,追兵还有天津、重庆。上个星期国家批准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现在很多省市都睡醒了,都看到了这篇文章,看懂了这笔买卖,所以金融是非干不可的。金融产业是非发展不可的。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又是一个金融大省,如果你不会干金融,不发展金融产业,我们会深深地对不起这段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广东要建设金融强省”。我们反复宣传,不断地向领导出主意,领导和同行们都非常支持。首先是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前任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对广东的金融改革高度关注,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与建议。省委、省政府支持建立了各级政府一把手亲自抓金融的工作制度,从县里面到省里面都是政府一把手抓金融。新任省委书记汪洋同志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指示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广东还采取了重大的措施来发展金融产业。

一个是激励政策,就是每隔两年对金融企业要进行一次省级的评比和奖励,一个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做得好的给予“创新奖”,发展得又好又快的给予“发展奖”,三年之内一个地方金融保持稳定,不发生风险的给予“和谐奖”,两年共拿一个亿进行重奖。

第二是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前台和后台,形象一点就是餐厅里面点菜吃饭看前台,吃什么菜看厨房。金融机构无论是金融信贷,是资本市场,还是保险市场,柜台服务叫做 前台,卖产品是在前台,但是这个产品怎么来的、怎么研发是后台的工作,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就就是前后台的业务分离,而且是加快分离,加快分离有利于他们专注研发,以后谁投入一个新产品谁就会在某个时段领先,使他的业务得到更快的发展。我们在佛山的千灯湖公园旁边划出了2500亩地,吸引大的金融机构在这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美国的AIG集团已经率先进来,中国人保集团也率先进来,现在有36家在那里谈,将来那里要解决10万人以上的就业,有白领还有金领。在我们前面已有成功的例子,都柏林本来是没有多少金融的,后来它专门做金融后台服务业务,发展成为全世界著名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都柏林金融后台服务增加的GDP已经占其全国GDP的9%,可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点。去年我们一举完成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论证、报批、授权建设、动工和规划等所有的工作,成效很显著,对全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是重要的支持。

金融产业将成为广东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周高雄 :202_年,广东金融工作与金融产业发展都呈现很好的发展势头。

在金融工作方面,首先,实现了地方金融工作指导思想的三大转变。一是从片面求大求多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由注重发展规模、速度向追求规模、速度与效率相协调的转变;二是从惧怕风险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由注重防范风险向防范风险与注重科学发展并重的转变;三是从把金融仅仅作为投融资工具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由注重融资行为向发展金融产业的实质性转变。这是省领导在大会小会上经常强调的,也是金融工作部门在不同的会议上反复要求的,管理层和金融企业都统一了这个思想。其次,完善了广东金融产业布局的规划。珠三角专注做金融产业,谋求发展,因为珠三角聚集了80%以上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其他地方我们主要是做服务,特别是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还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的金融分工,深圳是区域金融中心,广州也是区域金融中心,但是要错位发展,深圳主要做资本市场,广州主要做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佛山主要做后台服务,东莞可以成为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试验地。经过初步规划之后得到了各方面的赞成和支持。

在发展金融产业方面,还实现了三大新突破:一个是全省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已经有效地排除。202_年的时候我们还有150家城信社停业整顿,已整顿了8年,8年都没办法退出去,所以风险仍然是风险。202_年,我们花了9个亿把这150家的城信社一家一家按照合乎退出市场标准的要求,逐步地让它们退出市场,排除了最后一个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标志着广东的金融风险得到了有效全面的排除,现在我们可以大胆地讲在广东的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只是一些零星之火的风险。比如珠海商业银行的重组,昨天省政府也批准了跟中石油重组的方案。接下来是汕头商业银行和广州商业银行的重组,广州商业银行的重组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希望,就剩下汕头商业银行,那也只是个别现象了,不足为惧,因此以后我们可以比较干净、稳当地转入发展,这是第一个新突破。

第二个新突破是确立了发展金融产业的思想,并且做出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规划,有关内容我刚才已经介绍过了。

第三个新突破是首次实现了金融产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利润都超过1000亿元,一改主要金融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不利局面。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突破。原来我们很多的金融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我去重庆学习考察的时候,一提起这些指标就觉得很难受。最近,上海、安徽、湖南的同志来粤考察,他们对我们的这些变化感慨万千。由此,也使我们稍稍有了一点信心。

给我们信心更重要的还有就是广东的三大金融市场共同繁荣,三大比例都在提高,第一个市场是银行信贷市场,202_年12月末全省的金融机构存款是48955亿,增长了13.16%,这个也难能可贵,因为去年的股市比较火爆,能够保持13.16%的增长是不容易的。贷款余额达到了30617亿,增长了16.56%,贷款的增长比存款的增长还要高,存贷比提升了2.7个百分点,从59.8%提高到62.5%.不要小看这2.7个点,这2.7个点都是用出去的钱。第二个市场是资本市场,202_年末,我们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269家,境外的达到80家,当年新上市公司48家,年初我们的目标是做到30家以上,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了3.2万亿,首次超过了GDP,GDP是30674 亿。从境内外股市募集资金超过1000亿,直接融资的比例为20.1%,比上年同时提高了7.6个百分点。一般的规律是银行的信贷存贷比下降,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提高,这是一般规律。由于我们过去落后,所以我们是银行信贷市场的存贷比提高2.7个百分点,同时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比例也提高了7.6个百分点,这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三个是保险市场,保费首先达到了807亿,增长了33%,大概增长了200多亿,这个市场也开始繁荣。现在很多的境外保险机构包括日本、美国、香港的保险机构最看好的就是我们的保险市场。

由于以上好的变化,根据省统计局统计,202_年,全省实现的金融产业增加值达到了1221亿元,增长了26.9%,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达到了4%,比202_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个是非常可喜的。如果再提高一个点我们就达到了5%,“十一五”发展目标就实现了。由于金融业以前长期不受重视,金融业增加值统计还是不完整的,上述数字只有小没有大。我们已经同专家一起做一个课题叫做“金融增加值的意义和统计方法”,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原理和金融学的理论来做,在做的过程当中发现金融业增加值的统计有问题,统计小了,不真实,实际的核算数还要比它大,另外我们统计的方法还有完善的地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金融产业的发展对于我们做大做强第三产业给予了很大的信心,也昭示了这里面可以努力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同时,我省金融产业快速发展也高度吸引了省内外、国内外一些金融机构和金融专家,他们对广东这个市场看得非常重。比如说去年年底,召开的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省长的顾问给我们出主意,很多专家都谈金融,我算了一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专家给我们发展金融出主意。更重要的是一些大的金融机构纷纷向我们商谈合作的意向,中国人保、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都愿意跟我们合作,最近“两会”期间,广东三位省长和中国人保的总裁等在北京饭店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这说明广东的金融市场对外界的吸引力非常大,是一片热土。我们自从高风险的帽子摘掉以后,人家就高看一眼了。

分析一下我们的目标如何实现,我们认为,“十一五”规划也好,“十二五”规划也好,会提前达到。从今年的发展势头来看,我们认为202_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可望超过5%,可能提前一年达到,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更可能早达到11%以上。到“十二五”的后期,广东的金融总量、金融增加值和保费收入大体上比现在还要翻一番以上,如果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我们就可以毫无疑问地说金融产业是广东的支柱产业。

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金融资源

最后介绍一下金融产业如何促进工业、农业的发展。首先是促进农业的发展,培育农村金融资源。农村地区的金融缺位,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针对农村金融的特点,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文件里面提出要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农村市场金融体系,支持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通盘考虑,提出了金融支持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措施。

第一,发挥农信社支持“三农”主力军的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农信社是202_年国家下放给地方管理的,现在有将近6千亿的资产,它的资产总量仅次于工行广东分行,它的特色就是支持“三农”。中央给它的定位是以县区级法人为基础,以支援“三农”为主要任务,主要做农村金融服务。现在农信社改革主要是首先兑现票据。中央给了一块票据兑现的“支票”,即230亿,当满足了中央的改革要求,这230多亿就变成现钱,充实你的资本金,我们99家农信社朝着第一个目标即拿这230亿,拿到之后我们要按照银行监管要求去做,达到标准以后一方面拿到现金,变现,其次是把资产的质量提高,达到一个合格的金融机构水平。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今年年底大概会完成80%以上,剩下大概11家左右的硬骨头,我们还要花一些力气,促成它改革成功。改革成功之后,广东农村金融这一块我们就大可放心了,因为农村金融这一块股份制银行大鸡不吃小米,因为它在乡镇下面没有机构,农信社改革当中有很多大的金融机构想参与进来,但我们坚持一个方向,就是服务“三农”方向不改变,我们还是有信心把农信社改革好。

第二,我们和中国人保合作,对我们农业的重要产品进行保险,包括农业的灾害和农房的保 险都要做。有一个例子,在“两会”期间得到了温总理的高度称赞。去年我们吃肉的时候说肉贵,中央拿出10亿养猪。按照这10亿养猪可能肉还是贵,人保就做了一件大好事,说这个事我们帮你一块儿做,然后人保做了300亿的保险,那么养猪肯定比原来放大了很多倍。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保险对农业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前年粤北发大水,很多的房屋倒塌,每倒塌一栋房子省里面给8千块钱,当地的政府给5千块钱,结果盖起的一套房子比原来还漂亮。但是,若按保险的话我可能就只花几百块钱,你这个农房我买了保险之后倒了就由保险赔,我们就省很多钱。如果财政和金融联合起来的话,就可以做一些更大的事情,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还有一个灾害保险。九江大桥被撞断以后,就由保险公司赔,赔完以后省交通集团觉得当时没有买利润保险真可惜,为什么?因为如果买了利润保险的话,我这个桥断了以后,我修多少年你就应该按每年的利润损失给我们赔。

第三,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以及规范企业行为的作用,支持工业发展。资本市场里广东很有远见,我们的上市企业虽然全国最多,市值也是最大,但是我们的金融资源非常多,我们的企业非常多,上市的积极性还不是很大。广东人办企业我觉得有三种形象,特别是一些民营资本家、民营企业,不想上市。首先他们觉得办企业是养老婆,这个企业是我的,就像我的老婆一样谁也不能动她,因此就不上市;其次办企业像养小猪,养大以后就去卖掉;第三就是办企业像养小孩,是股份制,家长有一份责任,老师有一份责任。省里有26家的大型省级企业,上市的寥寥无几,有的国有企业也是这样,上市的积极性不大。现在我们为什么鼓励上市?实际上从国家利益来考虑的话,在人民币升值下的资本市场我们刚刚开始做这个市场,中国的资产价格比较低,热钱追踪我们的股票、房地产实际上是为了套利,套完利就走,所以来也快、走也快。我们为了保证我们的发展成果为国人所有,必须把资产的市值做大。如果我们好的企业还是以一块钱一股卖给人家,这不是很可惜吗?如果按照市盈率至少也有20左右,最差的也要5、6左右,这样才算是比较合理的价格。因此我们算资本的价格不能只把物质化的资本拿来算,也要算非物质化的资本。物质化的资本是什么?是资金、设备、原材料、土地,这是物化的资本,但是非物质化的资本还有我们的社会秩序好、市场好,一起构成了我们的发展环境,这也应该算进大资本里面去。我们不能在资本的博弈当中吃大亏,很多理论界专家学者都主张把资本的市值做大。今天,我们的股市下下跌了,开盘的时候是3501点,比最高点市值蒸发了12万亿,惨乎兮。有人看到过了6000点就恐慌,我觉得大可不必。只要我们的经济层面是好的,社会是安定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资本市场应有的发展就不会停。我们利用资本市场有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管理,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之后,任何经营信息都要披露,任何管理都要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法律法规来做,因此就不容易进行一些有猫腻的活动,特别是财务活动,这个企业就处于阳光底下杀毒,这样我们的经济细胞才健康,经济运行就比较安全。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些。留下一点时间和大家互动,谢谢大家!

主持人:欢迎同学们进行提问。

【现场提问1】 :你的题目是加快金融产业的发展,4月份我校有一个全国性的金融峰会,我想问一下这个峰会讨论的是金融的哪一方面,因为金融业包括保险、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等,你可以具体说一说吗?

主持人:这个会议叫做金融职能的国际研讨会,到时候我们要请周教授参加我们这个会议做指导,但是这个会议怎么开我还不知道,我只是批了钱了,这个会议将在4月份召开。下面请大家就与今天主题有关系的问题提问,希望提的问题简洁明了。

【现场提问2】 :我想问两个问题,您刚才讲到建设金融强省的时候,在保险行业能不能讲一下政府有哪些具体的措施。还有一个问题,你刚才讲到了农村的财产保险,但是这个社会都是以人为本,在农村保险方面还有哪些措施,在产业升级的保险方面有哪些方面的升级?谢谢!

周高雄 :保险是备受关注的一个产业,广东的保险现在发展程度还非常低,无论从深度还是密度来讲都落后于香港大概20倍,也就是说我们做了一份,香港做了20份。现在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寿险,做得比较少的是财险,因此我们要鼓励他们并重发展。政府 的鼓励措施主要是提供后台服务,现在进入我们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首当其冲的是保险方面的,因为他们要研发一些符合广东消费者需要的品种,而且符合广东金融市场销售的品种,因此我们提供了后台服务,这是政府一方面的措施。另一方面,我们把保险和资本市场上的企业一视同仁,如果创新做得好的,包括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做得好的就给创新奖,如果它的发展做得好的省政府就给它发展奖,主要是这两个。平时主要是为他们提供一些便利,比如说进入的门槛、进入的方便包括与保监部门的沟通和推荐,我们积极地服务。

第二个问题,农村的保险现在主要做的是农民的医疗保险,农民的医疗保险我们主要是从财政开始的,也就是财政补贴,让农民去合作医疗,现在补到了65块钱,将来还要增加补贴,让他拿这个钱去参保,保证小病不出村,给每个村医1万块钱,作为他的收入保证,平价为农民看病。至于人寿保险方面的工作,现在我们和中国人保的合作里也有农村的合作方案,具体工作怎么做现在还没有细化,下一步我们还是鼓励他们主要是完成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试点工作,我们现在在8个地方进行了试点,包括番禺作为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险,就是说刚才那个钱补给你了,当地的财政再出一块钱作为保险保费收入的补贴,然后这个补贴就支付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对农民一家一户进行医疗保险,这个试点现在还没有推开,但也是千方百计地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以方便人们看病就医。

【现场提问3】 :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广东省的中小企业和江浙的中小企业还是有差距的,金融怎么样促进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高新企业只有发展起来,我们的金融业才能有更好的支持,也能够培育出更多的大企业。第二,我们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配套产业的发展,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三,深圳、广州、佛山这几个地区的金融业发展不同,就必然会产生一个资源的分配问题,这一点是很难做好的,比如我作为一个金融大企业,我是去广州好还是深圳好,这两个地区对我的政策怎样等等,这都是企业所关心的,政府应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周高雄 :中小企业里面你最关心的是高新技术企业。这个问题浙江做得比较好,我去学习完回来以后,我觉得如果照搬他们的做法可能有些不妥。浙江是500万销售额的企业都能够得到信贷的支持。但是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门槛太低,上马太容易,所以制造满地星星的过程当中也制造了满地的污染,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问题比较大。这种模式长久下去是不行的,作为探讨,我认为中小企业要发展,但是好的中小企业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不好的中小企业如果我们还是鼓励它、支持它发展这是不一定对。不是说我们发展民营企业、发展中小企业错了,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要更多地去支持那些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即符合我们广东产业升级要求的中小企业,比如节能减排、降耗要有保障,还有就是他们的发展过程当中能够有比较高的效益,毕竟我们进入了高成本的时代,我们这个地区的发展成本上来了,如果你没有高效益的话可能就办不下去。现在先在东莞那里做试验,让他们先出台适当的政策,今年我们还要出台政策,着力点是在中小企业上市这上面做更多的文章。就是好的中小企业上市或者上柜台交易,现在上柜台交易天津市请求中央已经批了,我们也争取发展。一般好的中小企业我们则鼓励银行给它提供贷款支持。总体上主要是考虑我们的渠道比较多,不一定像浙江那样重点靠贷款支持。浙江是市里面或者县里面除了银行利息以外还加一个点,补给金融机构,最后金融机构放贷款的时候有一个点的收入放在那里作为准备金,从而可以核销一些坏的债务。我们的贷款不良率较高,这个风险很大,所以我们既要考虑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要考虑我们金融机构的安全,这是一个辩证关系。

第二个问题,关于广州、深圳发展的定位问题,老实说,如果把深圳和广州叠放在一起那是最好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就有了一个广州、一个深圳,我们要尊重历史。掌心掌背都是肉,广州、深圳都是广东的两个重要城市,现在我们是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今后这两个市怎么发展?一个是错位发展,如果是同质竞争必然是两败俱伤,差异化、错位发展就是互补。深圳有一个深交所,深圳的高新产业和上市企业比较多,因此深圳最适合于发展资本市场,包括股票、证券、债券等金融衍生产品。广州是华南经济的枢纽、经济中 心,伴随着很大的物流,因此更适合于发展总部经济,包括银行信贷总部、保险总部,因此侧重于做银行信贷和保险。同时,佛山适合搞后台服务.【现场提问4】 :周主任您好,首先感谢您刚才的演讲,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我想问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很关心,我们的校长也很关心。现在加快发展金融产业是一个必然趋势,您觉得作为一位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该从什么方面来提升自己从而适应这个趋势?也就是说您对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有什么期望?还有一个小问题,您觉得我们有必要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从而适应这个状况吗?谢谢!

周高雄 :首先,我祝贺学金融的同学们,你们成长在一个好的年代,学对了一个好的专业。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提升自己这个自觉性难能可贵。的确,金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行业,因此它的报酬非常高,但是风险也非常大。愿意干这个行业的同学应该有一份勇气的,有一份创劲,因此我觉得第一个需要提升的是对金融产业的创新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因为金融创新比任何产业的创新都要快才行,没有创新精神就赶不上拍,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其次就是要懂专业,我觉得我们书本上学的专业可能跟实际工作需要的东西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还是要关注一下最新的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经营过程,尽可能在走出校门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实操概念。第三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人一定要有良好的习惯,因此提升是很必要的。我非常支持和鼓励大家,将来广商能够走出更多的金融专家和企业老板。

对于有没有必要考研的问题,见仁见智,实际上学习是无止境的,在国内外都有出了校门以后再读研究生或者再读博士的,现在研究生谋职业可能比本科生好一点,如果我们觉得有合适的工作岗位,不妨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我们组织了全省监管机构的28名在职干部到中大去读硕士生,我们也鼓励在职的同志去深造。当然如果你说我现在还不想就业,要好好地磨炼一把,十年磨一剑也好三年磨一剑也好,这些都是因人而异,不一定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我想校长也不会说读研究生一定对或者一定不对,这些都要结合个人的情况来考虑。

【现场提问5】 :我这里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周主任,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实现广东产业的升级换代是一个大的目标,这应该是十年或者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年的大目标,我想问的是下面有没有具体的分步的措施或者具体的目标来保证这个大目标的实现?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既然周主任来到我们广商,发展金融业是要有金融业人才来做保障,在这方面吴校长和周主任是不是能够考虑把我们广商有才有德的人才引入金融业,为金融业做一点贡献呢?你们两位是否有考虑呢?

周高雄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为什么我前面讲到那么多领导关注金融,而且也有这么多人谈金融,也就是这个问题刚刚破题。如果讲大道理科学发展这是没错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分支业务的时候需要怎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个金融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现在分步实施的考虑我们只做到202_年的考虑,我们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逐步地去达到。我们是政府部门,希望大家走得顺一点,不要偏离这个方向,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做。第一步我们完成了一个历史转折,也就是起舵手的作用。现在我们敢做大金融产业,把规划做出来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推动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改革上市,我们鼓励它、支持它走出去。还有要建设地方主力舰,包括我们讲的农信社、商业银行,我们要打造一些地方的金融企业,这个工作我们目前也正在做。这一步,尽量让国内的、省的金融企业抢占有利的地形,抢占足够大的金融市场。第三步是做强,我们要跟一些外国的金融机构互相学习,特别是要打开跟香港合作的大门,粤港深化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金融,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以后就是香港,我们要借助香港这个平台引导我们的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把广东的金融产业打造得更优更好。我们下一步要建立粤港澳乃至是更大地区、更紧密的合作,将广东金融改革发展推上更高的水平。

人才的问题吴校长肯定要考虑了,我的考虑是,广东的人才不如上海的人才多和好,很多企业界的朋友跟我讲到上海办企业,我要什么人才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当然只要我舍得出高价。但在广东想要的人才有的时候不容易得到,一个是结构问题,一个是数量问题。目前,金融战线 上缺乏金融人才,比如说农信社3万多人,其中一半是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穿起西装的时候,我就讲农信社的同志们越来越像金融专家,实际上金融专家是看不出来的,现在很多金融专家越来越像得闲的人。现在人才的更新无论是哪一个金融领域都需要更新,只要你学对了专业,我相信金融系的毕业生就业率肯定不低。

主持人:

老师们、同学们,周主任以“加快发展金融产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为题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同时也高水平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具体的问题,在讲演中周教授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到管理会计的考量再到广东金融业产发展所面临的形势、背景、现状分析和未来走向的前瞻性的思考给我们全面地阐述了广东金融产业的情况,非常精彩。周教授的演讲既有真实的数据,也有丰富的图表,还有生动的事例;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现状的分析,还有对未来的预测;既有理论的阐述,也有实证的分析,还有对策的建议;所以理论、实践、对策做到了非常好的结合。在讲演中周教授强调,首先金融在广东是产业,其次金融应该成为广东的支柱产业,金融产业应该作为推动广东产业升级的一个强有力的动力,这几个命题强化了我们要树立金融的产业意识,阐述了金融的本质、地位和功能,因此周教授的讲演非常精彩。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周教授还给我们的金融专业学子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我们讲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枢纽、核心和命脉,只有真正地懂得金融,才能全面地把握经济,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认识。在座的同学多数都是学金融学专业的,在从事金融学这个学科的研究和学习,广东正在做大做强金融产业,而且要把它繁荣起来,对金融人才有巨大的需求。金融专业是我们广东商学院最早的专业之一,也是我们广东地区办得比较早和比较好的专业,广东省我们的金融学院的综合实力有可能是前三名,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我们金融学院的师资基本上实现了博士化,大家在广东商学院从事金融学专业的学习大家一定要热爱这个学校、热爱这个专业,这个专业非常有前途,我们要加快我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改革,培养像我们周主任这样的金融人才,一定会把我们的金融学院做大做强,大家要刻苦地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周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还要向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的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和同志们,特别是我们的颜主席、陈主任、黄先生亲临会场指导,颜教授还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词,我们向他们表示感谢!其次我们要感谢今天到场直播和采访的媒体记者同志们,也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感谢我们广商人,包括我们的同学、老师、教授参加我们今天的讲坛,聆听了周教授的报告,整个会场秩序井然,氛围很好,也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岭南大讲坛o学术论坛第25期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以上文字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如有错漏,敬请原谅!如需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

(编辑:林湄)

稿件来源: 南方网 本网发布时间: 202_-03-27 10:15:32

第二篇: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本站推荐)

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

宜昌要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抓住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金融发展理念

树立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理念。确立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先导的价值观,注重发挥金融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服务发展的功能,加快经济的货币化、信用化、金融化进程,形成价值流导向实物流的超前定位范式,使金融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助推器和引致经济发展的放大器。

树立把金融业作为重要的现代产业来发展的理念。树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龙头产业的理念,把金融业作为独立的产业来整体、系统地规划和研究,增强全市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区域性金融产业。

是树立金融业全面发展的理念。树立金融产业全面发展的理念,就必须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态的同步发展,真正建立起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协调发展,全面、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树立金融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从紧”不是抑制发展而是促进科学发展,不是一味限制投资,而是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抑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从而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新契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速金融体制改革

以建设现代银行制度为目标,继续支持各类银行深化改革。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将改革引向深入,将股份制改革的成果落实到增强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效益上去。

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要把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做为重点,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同时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在广大农村拓展业务。要大力引导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鼓励发展各种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民间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大力优化银行业格局。大力优化银行结构,一方面加快市商行改制步伐,提高市商行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外地各类型商业银行,探索发展乡村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改善银行业整体结构,提升宜昌银行业经营水平,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大力推动本地企业上市。应当抓住有利时机,支持已上市企业扩大股票市场融资比例,迅速做大做强;建立对未上市股份制企业的培育和辅导机制,帮助它们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实现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的突破。

着力发展债券市场。要尽早研究资本市场的发展态势,密切关注国家在发展债券市场上的政策走向,大力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公开发行债券融资。

用力拓展保险市场。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市场主体的经营水平,促进保险业主体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经营水平和实力;其次,要加强保险教育,增强市民保险意识;同时,要大力培育保险中介,逐步形成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协调发展的模式。

开发金融特色产品

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必须坚持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原则。必须以客户为本,充分体现消费者需求,直接服务于公众需求最强烈的领域;既要注重吸纳性和移植性的产品创新,更要注重原创性的金融产品创新;要促进金融产品创新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不断拓展金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要把优化银行网点布局作为重要载体。应当对全市银行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引导各类银行合理布局,增加业务多样、产品丰富的精品网点和便利快捷的自助银行,拓展农村金融网点覆盖面,促进全市银行业经营水平的整体提高。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点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起包括政策性担保、多元化投资的商业担保以及再担保公司构成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增强担保功能,通过信用担保分散和化解银行信用风险;其次是通过建立起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协会、银行三位一体的担保平台,将协会会员的互助性担保、担保公司的市场性担保和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紧密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适宜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吸引金融资源进入的最重要“资源”。

一是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树立“诚信宜昌”的良好形象。通过政府、银行、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建、共享一个诚实守信、人人有责的健康金融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逐步建立信用评价制度机制,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三是加快完善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制度,发挥信用制度在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四是继续推进“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建设,争取各县市区全部进入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行列,确保宜昌“A级信用市州”称号。(作者系宜昌市副市长)

第三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不错,值得借鉴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是提升区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紧紧抓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这一战略重点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一、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带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已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金属制品五大行业为龙头的重点支柱产业。202_年,全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达244.77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达87.9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达69.83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达70.31亿元、金属制品业产值达65.02亿元,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7.8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9.6%。

沿江一带区域正在加快建设船舶、金属、建材、粮食、能源五大临港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基地。靖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造船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拥有具有较强实力的新世纪造船、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东方造船、长博造船、南洋船舶等造船主体企业,其中三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手持船舶订单50强企业,生产任务排至202_年。总投资12.8亿元的万林木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万林木业本身年吞吐量600万立方的的木材物流基地,而且投资方会引来几十家木材制品加工企业落户,很快销售及加工产值就会不少于100亿元。沿江建材产业以万林木业为依托,会跃然而起。粮食产业园工地港堤上,从南到北布局3个5万吨级长江泊位及作业区,内河码头作业区,公共仓储区,粮油饲初级加工区,市场交易区,生物级能源生产区,粮油、食品深加工区,粮食机械设备制造区等。通过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将带动一系列的粮油加工企业集聚。沿江金属产业主要有投资超亿美元的江苏锡钢集团搬迁项目、扬子江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废钢加工项目等沿江重大项目。沿江的能源产业目前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项目有总投资150亿元的国信靖江电厂、总投资9440万美元的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化工储运及码头工程项目等,加上已经投产的江苏中石油储运项目、计划投资的中海油成品油库项目,能源产业前景看好。金属、能源等这些产业也属于产业链很长的基地型项目,全市为电力、石油化工、金属加工 企业配套的企业超过800家,这些中小企业都将从这些产业发展中受益,增加订单。

二、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随着“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实施,我市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但在产业集群效应、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关联配套能力还不强

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市的主要产业集群从原料采集运输到半成品、成品的生产分销,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然而,我市传统产业集群与发达地区同类产业集群相比,产业关联度不高,集群配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生产产品结构雷同,存在众多企业围绕一个产品“扎堆”生产的现象,“断线”产品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未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产能、发展水平大体相当,行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制约了产业集群的长远发展。

2、龙头企业发展较快,但辐射带动能力仍不足

龙头企业是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的主导力量。具有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既是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外 部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我市将扶持大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略,新世纪造船、三江电器、安泰动力、宝骊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不仅自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张,效益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了行业发展,壮大了行业实力,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产业集聚态势和产业集群效应。但是,我市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能力还不强,大部分规模企业单体规模较小,规模效应不大,集群发展步伐不快。

3、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我市在制订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但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我市遵循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完善配套功能,项目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工业 园区乃至全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不强,整体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发展较慢,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研发和销售这两个中心环节还未得到完全重视,带动产业升级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5、宏观环境、生产要素等因素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由于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地、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对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也日益显现。工业用地供应紧张,对项目引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同样缺乏,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成品油、煤炭供应价格起伏较大,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市产业规模的集聚速度、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思路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加快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改造提升主导产业为支撑,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市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力不断提高,走出一条符合市情、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子。

1、改造提升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效应

主导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是延伸产业链条、催生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也是区域经济优化产业存量、扩大产业增量的重要基础。我市目前已经形成的五大主导产业,是基于靖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等综合优势长期培育发展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最具有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潜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就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效应,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一方面,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传统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根据我市目前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要集中力量发展核电、“大飞机”协作配套等新兴产业。

2、培育龙头企业,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方向性、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带动性,是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领跑者,可以带动相同、相近和相关产业发展。因此,要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激发产业集群发展活力。

一是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培大育强与招大引强并举,重点引导、服务、扶持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行“一企一策”,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发展 壮大主导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群中的带动、辐射、示范、信息扩散等作用。

二是围绕龙头抓好配套。龙头企业主动延伸产品链和服务链条,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壮大自身的重要立足点。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配套率。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加强与各自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联系。各级政府也要创造条件,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通过构建围绕龙头企业的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专业体系,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配套经营体系,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龙头企业与集群内配套企业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和发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创办为其配套的专业园区,通过发挥产业集群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增强集群竞争优势。

3、拓展集群招商思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进程

招商引资是政府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现实途径。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以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培育优势支柱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集群招商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应作为我市今后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集群招商要着力招大引强。招引一个大项目的同时,还能带来一大串配套企业,有利于发展壮大现有产业,还可以催生一个新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资本转移的机遇,深入研究新兴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配套+产业基地”、支柱产业“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模式,集中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的大项目,经济贡献大、群众受惠多、运营成本低的大项目。

另一方面,重视集群招商的产业配套。认真研究和掌握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根据我县现有产业门类、产业基础,立足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明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产业集聚、集群规划,明确产业集群招商重点和项目类型,有选择地引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配套项目、提升本地资源附加值的资源加工型项目、以存量项目吸引外商的增资扩股合作项目,促进和加强与外地企业的联系协作,招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与产业配套的小项目有机结合,不断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升级进程。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蓄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改造相结合,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强化技术创新,进 而实现创新——技改——创新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蓄区域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后劲。

一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开发产业集群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共性技术,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同时,要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教育院校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措并举不断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二是注重品牌打造。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重点发展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有潜力的品牌产品。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积极开发创建特色品牌。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技术推广、成果转化、项目评估、资源配置、决策咨询等专业服务为职能的科技服务机构,在促进技术转化、提供科技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建设各类面向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保障措施

1、强化规划引导。以全市总体规划为导向,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有效吸引新型产业向我市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结合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增强集聚效应,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2、改善集聚条件。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干道及通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优先保证区内输配电工程建设,确保企业正常用电。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新增长点项目,实现滚动发展。加大运输协调力度,确保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运输需求。逐步实施企业集中供气、供热,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地覆盖率。

3、加快人才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才 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国际、国内优秀科研技术人才。促进人才创业,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逐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代理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产业技术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加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规范企业用工和裁员行为,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促进就业服务组织、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多层次的合作,切实加强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注重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和谐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加强产业文化建设,培植诚信文化、协作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交流,加快信息、知识等转移扩散,促进产业融合。以企业诚信为突破点,以强化约束监督、促进诚信经营为目标,建立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制度,建立完善行业信用档案,加强企业信用自律,倡导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第四篇: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应急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领域,具有安全性、公益性、专业性等特点。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推进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_年本)》首次将“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列入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批示中专门指出,应急产业是一个社会需要又大有作为的产业,有关部门要专题研究,大力推进。这为广东省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迎来了春天。为抓住国家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急委主任朱小丹在202_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扎实促进应急产业发展”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202_年7月至II月,广东省政府应急办通过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组部分专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以及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开展21个地级以上市的书面调研及到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14个地级以上市实地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应急产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对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广东省以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目标,以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为突破口,坚持“应急工作科学化,应急技术产业化,应急产业园区化”,努力抢占应急产业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充分肯定、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评价。202_年10月,国务院应急办组织专题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近几年广东省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广东省(省政府应急办)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起步早、思路清、办法多、措施实、成效大;积累的创新理念和经验对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意义重大,值得其他省(市、区)学习、借鉴。负责牵头推动全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于202_年、202_年先后两次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认为广东省为全国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2_年2月14日至17日,鉴于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推动发展应急产业所取得的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广州市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先进技术高级研修班,并组织参加学习的全国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分应急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到东莞市实地考察应急产业发展情况。202_年5月15日,美国驻穗总领事馆有关负责人及美国克劳斯公司等知名展览服务公司负责人组成的美国应急管理考察团高度评价了广东省在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等方面创造的经验,认为广东的经验值得其他各国学习和借鉴。

(一)应急产业初具规模。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应急产业协会统计,截至202_年底,广东省共有属于应急产业的生产企业(以下称应急企业)202_多家,年产值约4000亿元,从业人员约130万人。

应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涉及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和生物事件疫苗和药品、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社会群体个人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应急发电设备、应急照明器材及灯具等,覆盖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_年本)》“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中43个子目录的60%以上(详见表2)。

(二)应急产业初具集群效应。据调查,应急产业从地域分布、行业类别、经营规模等方面都呈现集群效应。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省应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市,75%以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呈现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粤东、粤西、粤北3个方向由多到少、由强到弱、呈扇形分布的规律(详见图1)。在年销售额上,据不完全统计,排在前4名的依次是东莞、深圳、广州、潮州市。

(三)部分应急产品应用性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广东省应急企业既包括“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又囊括应急领域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服务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既有国内最早、最先进的工业生产领域应急安全、预警预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也有占据了应急产业领域高端的救援装备技术研发和服务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如东莞市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摇发电式应急收音机,202_年被美国军方一次采购20万台;“5·12”汶川大地震期间,该企业紧急调运一大批应急收音机送抵灾区专供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使用,获得一致好评;“3·11”日本大地震,日本政府紧急订购了10万台。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多功能消防车、大吨位水罐泡沫消防车和机场泡沫喷洒车等产品在国际上属尖端类别。东莞市巨千家具有限公司的“仕安居”组合屋(又称“集成屋”),属于应用于配套设施不完善或者自然灾害条件下的组合板房产品,房屋质量和安装速度接近国际水平,能够快速解决临时居住问题。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塘厦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电源(EPS)、高压直流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部分产品应用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北京地铁工程、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和国家体育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场馆等。

(四)应急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广东省积极推动提高应急产品生产企业的科技水平,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应急产品科技含量。广州市虎辉照明公司作为广东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的LED应急灯被认定为广州市202_年自主创新产品,广泛应用于“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3·11”日本大地震等灾区。中国规模最大的干电池经营企业——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应急发光电池,广泛应用于应急疏散通道。韶关市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示范企业,研发生产的微型挖掘机、塔式起重机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远销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

二、主要措施

广东省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应急产业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广东特色”应急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应急产业发展良好氛围。202_年1月7日,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202_年3月1日,朱小丹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研究制订扶持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应急产品准入和认证等相关制度,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社会储备等途径培育好应急产品市场”。202_年2月22日,副省长、省应急委副主任刘昆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推动建立应急产业体系,加快应急产业发展。”202_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要加强应急管理产、学、研结合,整合资源,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202_年7月颁布实施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等开展公共安全技术理论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促进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这为发展应急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202_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_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2_]4号)中提出,要推动应急管理产业发展,研究制订加快全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应急产业指导目录;积极培育应急产业龙头企业;探索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推动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博览会。202_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_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2_] 49号)中再次提出,要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推动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2_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2_] 97号)中明确提出,以救援与运输装备、应急能源与动力装置、应急通信与指挥设备、医药和防护用品、应急材料等领域为重点,鼓励企业对现有产品开展满足应急需要的适应性改进,推进重要应急工业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应急产业聚集园区。202_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广东省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扶持办法(试行)》(粤府办[202_] 129号)中提出,按照“政府引导,教学科研单位主导,创新技术先导,应急产品向导”的原则,通过实施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形成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为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搭建发展平台,创造应急企业成长良好机会。202_年7月,广东省成立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会,为应急管理专家、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推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了创新平台,对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省政府应急办的指导下,201 1年1月,应急管理学会在广州市举办广东省科技应急研讨会,围绕“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主题,对进一步通过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202_年3月,应急管理学会在东莞市举办广东省应急产业研讨会,结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围绕“健全应急产业体系,打造应急产业平台”主题,为进一步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建设应急产业园出谋献策,有力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2_年6月,东莞市率先成立了东莞市应急产业协会;202_年3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推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应急产业协会,明确了“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联合推动”的应急产业发展思路,搭建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与发展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202_年5月,在省政府应急办精心谋划下,全国第一个应急物资服务平台一一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实行严格的备案、审核、发布机制,实行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筛选查询系统,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专业化应急物资信息服务,为完善应急产业链,助推应急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2_年9月22日至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应急办联合主办,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承办的全国第一个应急产品国际展览会——202_中国应急产业展览会(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重要专题展之一)在广州市举办,以“做强应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为应急企业提供扩大行业影响力、展示应急产品、交流商业资讯的崭新平台。国内外近300家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参加了展会,展品涵盖应急通讯、指挥调度、消防救援、安全生产、应急发电、应急车辆、医疗救援、应急咨询、应急培训等领域。与此同时,依托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国内外采购商实现了网上交易。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进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202_年,广东省启动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作。目前,省科技厅、省政府应急办已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组建了20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应急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专家团队,提前储备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应急技术,为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广东省禽流感监测、预警及快速诊断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已研发了快速、特异、灵敏的禽流感诊断方法和配套试剂,研制的疫苗已获得临床批文;地质灾害技术研究中心在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监测预警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防治和决策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肯定,部分产品已投入使用;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拥有117株细胞的细胞库、抗体制备平台、快速分子诊断平台、传染病监测网络、食源性疾病应急检测技术平台等;新发传染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新发传染病的生态学、环境学和溯源研究,其中,分子溯源技术国内领先。202_年5月,省政府应急办推动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在深圳市成立广东分院,依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科研力量,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广东省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计划。“十一五”以来,投入专项经费202_多万元,取得一大批新成果。如省微生物所针对食品中毒事件等公共安全问题,开展了食源性致病菌免疫磁捕获——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究,目前已收集大量食源性致病菌,并且用多种方法提取DNA,初步建立起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广东省每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以上专项经费启动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该专项实施完成后,计划制订20项以上安全技术标准或规程;研制新型安全农业投入品10个以上,每年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以上。

(四)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应急产业园建设。广东省以东莞市为试点,推动应急产业园区建设。东莞市松山湖工业园区的中国南方应急科技大厦已于202_年3月正式奠基建设。202_年开始,东莞市开始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资助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创新人才引进等;“十二五”期间,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计划提高到每年20亿元,进一步加大财政引导扶持力度。目前,东莞市聚集了一批大型应急企业,研发了一大批先进的应急装备、设备等,应急咨询服务业也日益壮大,为东莞市率先建设应急产业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国家将应急产业列入“十二五”期间优先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广东省在积极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感觉步履维艰,很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策层面仍没有对整个应急产业进行长远规划,系统性不强,造成目前部分企业产品渐趋同化、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与此同时,政府对应急产品的推广不足,整体市场仍未有效开发。据东莞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生产的手摇式发电应急收音机在美国的销量相当理想,仅美国市场5年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台,但国内市场的份额相当小,不及美国的l/10。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看,仍然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导致应急产品的科技研发不够,缺少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乏力,不同程度制约应急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产品认证手段缺失。国内具备应急产品认证资质的机构不多,且价格高昂。广东省部分生产出口产品的中小企业拥有较好的产品,因未有充足资金进行认证,无法真正打入国际市场。

四是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从应急产业集群层面看,广东省相关企业在深度分工、企业竞争、区域品牌等方面优势仍不明显,产业链仍然不完善,上游产业和关联产业薄弱,缺乏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

四、几点建议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发展应急产业是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的助推器,是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引擎。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应急意识的不断提高,应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建议近期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尽快出台应急产业扶持政策。一是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抓紧起草《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应急产业发展目标、政策原则、政策范围等,特别是要制订支持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快推动建设东莞应急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产业园形成产业聚集,推动全省应急产业发展。

(二)充分营造应急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充分发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作业,加快建立部门间应急产业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水平,整合供给需求。二是依托省应急平台体系和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产品储备目录和资料库,重点包括企业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应急资源等3个资料库,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与共享。三是依托广东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广东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多举并重,推动建设国家级、省级应急领域重点实验室。四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普及防灾救灾知识,增强公民应急意识,着力培育、开发应急产品市场。

(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是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从“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向高端领域救援装备和服务应用产品延伸,注重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企业要加大应急产品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应急产品。三是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成为行业龙头,形成榕树效应,促进产业资源的高效聚集和产业集群高效、可持续发展。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功能。一是探索依托行业协会、专业认证机构等力量,推进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研究制订应急产品技术标准;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社会储备等途径,培育应急产品市场。二是依托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探索定期举办应急产品博览会和应急产业研讨会,为应急产品走向市场搭好台,为应急产业发展引好路。三是充分发挥省应急管理学会的智力支持作用,组织权威专家为应急产业发展出招指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企业研发人员,聚集应急产业人才。

第五篇: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县以“强工壮农”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生产,进一步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升级,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超级稻方面: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5.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8.3万吨,比去年分别增长0.8%、2.5%,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推广优质稻12.4万亩、超级稻5.4万亩,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3.3%、36.3%,比上年增长7.1%。在方家屯、扶罗等乡镇开展示范片建设,通过“基地+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合作社建设,积极培育种粮大户。今年将继续调优粮食种植结构,力争优质稻面积达到12.5万亩,推广超级稻8万亩(其中优质超级稻3.6万亩)。油菜方面:以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油菜生产综合能力为主要内容,强化组织,精细管理,积极落实油菜高产创建各项措施。分别建立了1.72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围绕示范片建设。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169.1公斤,比202_年增产106.2公斤,平均亩增收509.7元,总增产值875.8万元。

旱杂粮方面:1.2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玉米已全部播种移栽完毕,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可全面实现650公斤的目标产量。在高产创建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下,各乡镇分别建立了1000亩示范片,开展了现场观摩和田间指导,促进了农业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提高了技术到位率。

金银花方面:根据我县实际,把发展金银花种植作为培育我县优势经作产业来抓。在李树乡建立了金银花苗木繁育基地86亩,努力提高本县金银花苗木供应能力。全年新造金银花面积3015亩,全年总种植面积达1.015万亩。大力推广金银花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努力提升金银花种植水平。全年共收获鲜花776吨,实现产值797.2万元。

蔬菜方面:大力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新建蔬菜基地3个、面积267亩。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8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各4个),其中3个绿色食品已通过了产地认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分别达9.81万亩、1.0万亩。贡溪乡康之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蔬菜基地300亩,以种植茄子、香芋、南瓜、紫薯等品种为主。目前止,共收获蔬菜约450吨、紫薯30吨,产品主要销往广东,创收入112万元。

二、多措并举确保产业升级

为了更好的确保我县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县农业局把农业产业化工作,当作目前工作的重点来抓。

1、强化组织管理,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①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抓好高产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农办、农业局、财政局、水务局、农机局、粮食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涉及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高产创建活动的具体工作。县农业局成立了高产创建工作实施小组,由局长任实施小组组长,粮油、土肥、植保、执法、科教、办公、财会等站(股、室)共同参与,主要负责研究制定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高产创建技术宣传与培训,开展现场观摩、田间指导和专家咨询,指导各乡镇高产创建工作、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初验,指导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等工作,确保高产创建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高产创建示范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②加强督查,确保实效。为保障农业生产工作见实效,县农业局在播种、管理和收割的关键时期,加大对各乡镇的督促检查力度。在攻关活动期间,及时派出技术小组,在产前、产中、产后分阶段开展督查工作。同时,安排了15名专业技术人员长期联系乡镇,切实加强了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

2、认真开展“三项行动”,确保关键技术落到实处 ①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县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15名,以村为单位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据统计,全县共培训高产栽培技术1.35万余人次,同时,印发各类栽培技术资料2万余万份,发放技术明白卡,使农户家家都有张明白卡、户户都有个明白人,农民的种植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②认真开展农业科技示范。为扩大示范带动作用,要求各乡镇分别开展1000亩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片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种植密度、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示范片重点部位树立标牌,示范牌标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便于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记载和工作记录。

③认真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在抓好高产创建的同时,加大节本增效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高产创建示范片全面推广了油菜育苗移栽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技术覆盖率、到位率均达100%。

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大。由于人口增加,带动农产品刚性需求增长,农产品供给仍然偏紧。同时,耕地呈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保供给压力大。

二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压力大。由于生产成本持续上

涨,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民生产积极性难以调动。

三是发展现代农业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机制制约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产业基础十分脆弱,农业科技创新乏力,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下一步计划

一是加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服务指导。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围绕我县着重实施的超级稻、金银花等产业,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加强信息沟通与协调,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部门农产品加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业部门指导农产品加工的能力及企业经营水平。

二是推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知识及成功典型、经验做法,强化农民群众的合作理念,增强各级干部支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责任感。加强对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积极争取专项扶持资金。大力推进合作社标准化生产,鼓励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努力提升合作社产品科技含量,鼓励合作社参与多种形式的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强化合作社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帮助合作社与超市、龙头企业实现“农超对接”、“农企对接”。

三是全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落实申报项目、品牌建设等方面大力扶持。开展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和评定工作,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建设和外销平台建设,构建稳定的销售网络体系,打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带动农副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实施订单农业,推广“基地+农户+公司”等模式,促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四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各项减负政策,推动减负惠农政策落实;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确保政策措施全面落实。

五是加强基层农经机构队伍建设。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适应农村发展形势,转变基层农经管理职能,健全机构,完善体系。定期开展学习、研讨、培训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农经人员能力和素质。建立和完善开拓创新机制,提高推动农经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新晃侗族自治县农业局

202_年5月15日

加快发展金融业是广东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