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畏之三十
敬 畏
《此间少年》系列之三十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
敬畏,一个非常神圣的字眼,若人生无所尊敬、无所畏惧,那么人的动物性便会充分地释放出来,那般景象,想想都觉得十分可怖。所以宗教的诞生的确顺势而为,哲学思想的倡导也必不可少。两者均在引导人向善,努力彰显人性,将动物性降到最低。
敬畏,首先要敬畏祖先。“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是古代国家的大事,举国上下,敬天地社稷,敬祖宗。古人有一套完备的礼仪。如今对于祭祀在形式上已经简化了许多。形式的简约使得祭祀活动避免了奢靡浪费,然而带来的一个副作用便是在精神上懈怠了许多。不敬祖,就是否认了自己的出生。血脉的流传一代一代繁衍,你我都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链条,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画像悬挂在家族的祠堂里,留在儿孙们的记忆中,享受后人的烟火追思。敬祖,在现实中表现的就是孝道。当我们一点点成长,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能力之时,就应当力所能及反馈给父辈祖辈。生命的存在不仅仅是与肉身的长度等同,若是活得足够精彩、有厚度,你的精神可以永生。
敬畏,要敬畏神灵。虽然我们是无神论者,连孔子都不语怪力乱神,何况如今科学昌明。此所谓神灵,是指存在与心中的善念。人们常说“头上三尺有神灵”,也常说“善恶自有报”,我们确实也曾见过遭报应不爽,甚或自己还体验过。原因恐怕更多的是做了亏心事,自己的心日日遭到煎熬,神思恍惚,精气神没有了,正常生活受到了干扰,自然就诸事不顺,倒霉之事便接踵而来。西方的宗教相信人生来具有原罪,人在世上的每一天都尽量要去行善以减轻自己的罪行。于是他们在固定的时间要去教堂礼拜,向神忏悔,这样的方式对净化人的心灵有益。中国人更信现实的哲学,但也相信轮回,相信因果报应。这也是一种敬畏神灵的表现方式。
敬畏,还要敬畏自然。在千万年的进化中,伟大的自然采撷天地之精华,养育了人类,使得人类在地球上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对于自然,我们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顺应天道地道,才能可持续发展。但如今人类在各种追名逐利的欲望中,似乎忘却了自然与人,原本是一体。自然是人的根本,人只是自然幻化出的一种状态。人的根在自然中,自然却不一定非要靠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若人迷失在物欲之中,便如一个啃老的年轻人,为了自己全身金光闪烁的名牌,不惜一次次腆着脸向年迈的父母伸手要钱。如今人类正处于这样的状况,所幸这个状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自然虽对于自己生养的人类无私奉献,但这样的忍耐也是有极限,当某一天自然已经不能承受人类的贪欲,两者的平衡势必终将打破。强大的自然既然可以孕育人类,也可以灭亡人类。既可以辅佐人类,也可以抛弃人类。失去了自然支持的人类,又能到哪里去寻找家园?因此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因为,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敬畏,要敬畏公平正义。在人类的早起,茹毛饮血的时代,首要任务便是如何保全并延续,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大抵与动物无异,崇尚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惟其如此,才可能使最强悍的生命保存下去。但随着人口的增多,为了使人群不至为了争抢食物或其他用品日日木棍石块相向,且这样的内讧多了也削弱了群体的战斗力。因此,人们便慢慢琢磨出一些规则来管理日渐庞大的群体。人类逐渐开始制定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慢慢发展。及至如今,社会高度发达,全球人口几十亿,若没有公认的公平和正义,地球恐怕早已遭遇灭顶之灾,人类恐怕也难以为继。何为公平何为正义。虽然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在文化上千差万别,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上也各有特色,百花齐放。但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殊途同归。放眼全球关于法律的规定,虽然有的国家偏向成文法,有些国家偏向程序法。但对于进入法律调控的行为,却大同小异。都会认为杀人、盗窃、抢劫、纵火、投毒等行为要受到制裁。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法外施恩的特例,王子犯法与庶人同罪。如今社会上也出现一些人,以为可以仰仗手里的特权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出现“我爸是李刚”等这样的闹剧,但看看最后的下场也是只能引颈受刑。因此,要敬畏公平正义,千万不能当作儿戏。警惕并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个对社会进步有益之人,而不做阻碍社会发展之人。
进入大学,我们的思考层面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考试的分数上。大学,也是一个养成规则意识的关键期,是一个整合各种思想为己所用的关键期。细节和方向都需要好好琢磨体会把握,最终成为习惯。不必再浪费将来进入社会之后的时间。
人需怀有敬畏之心,对天地,对自然,对万物,对祖先,对规则……因天地太辽阔、自然太神奇、万物具有灵性、祖先是我们的根,规则使人成为社会人……行走天地间,个体何其渺小;时间的长河中,个体何其短暂。有敬畏,虽渺小虽短暂,也能完成自我。哪怕是一粒沙,也有剔透的心;哪怕是一滴水,也有澄澈之魂。
12.3
第二篇:敬畏经典
敬畏经典
罗素娟
小时候,我在外祖父的身边长大。当时,家中陈设简陋,唯有一柜子的书特别多。师范毕业那年,外祖父去世。我从书柜里取出他生前最常读的两本《古文观止》。扉页上,外祖父写下了“敬畏文墨”四字。当时,我并不懂“敬畏”的内涵,更不明白文墨何须敬畏。
尽管已有多个版本的《古文观止》收藏在我的书柜中,但这两本却一直放在床头。慢慢地,书页已发黄,我在与她的朝夕相伴中,细细抚摸着岁月洗练后的浓墨重彩,淡墨飘香,对“敬畏文墨”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大道至简
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对学生常有“恨铁不成钢”之意。平日里我阅读不倦,只盼能求得良方,解决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读得多了,才发现方法万千,各据其理,愈读愈茫然不知所措。
我保留着读经典古文的习惯。“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少年时期就熟读的,如今身为教师的我再次诵读,却引起了新的思考:文章虽说“以子之道,移之官理”,最后“得养人术”。但是,若以子之道,移之教理,得育人之术,也未尝不可。朱熹曾说:“读书,须要虚心涵泳,切己省察。”自此,我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顺木之天”,尊重和顺应儿童的天性。越是这样,越少有遗憾,多得欣慰。这让我愈来愈体会到经典文学中包含着“大道至简”的精髓。
大道至真
没有哪个年代变化得如此之快,可我们却比任何年代的人都更需要经典文学的滋养。走在成长之路上,对工作,有过焦虑;对感情,有过挣扎;对未来,有过彷徨——莫若禅师六祖慧能所言: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每每这时,我就不断摩挲和咀嚼外祖父留下来的《古文观止》。祖辈们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的朴素情怀如淡淡菊香,至真至纯。
诸多文章中,我最爱陶渊明的作品。“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是心存高远的年少志气;“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不卑不亢的凛然正气;“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巍然独立的出尘傲气;“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是物我两忘的浩然大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平心静气。
大道至美
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最美的雕塑和建筑。”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阅读经典应是我们坚定的生活方式——读那些永恒的书,做一个纯粹的人。唯其如此,站立在讲台上的我们,才有底气和资格,才有魅力去影响学生。为此,我作小诗一首——《读中华经典》:胸怀百首诗和赋,手捧一卷古与今。论语清香伴茶品,红楼长歌对月吟。诚勤终将仁义探,博雅岂能空口凭?破书万卷犹未倦,千古风流自在心。
而今,我似乎慢慢地理解了外祖父在饱受文革迫害之后又急急地去买《古文观止》时的心情;也慢慢地体会到他在扉页上写下“敬畏文墨”时那种将经典文学视若神明的虔诚。这一切,岂是我辈一支拙笔能说得清,道得明?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经典文学面前,在祖先留下的宝藏面前,我恭敬地写下——敬畏经典。
(作者单位:长沙市麓谷中心小学)
第三篇:敬畏自然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敬畏自然》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2、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课文的作者却主张“敬畏自然”(板书课题),对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惧,这是两种对立的观点,你站在哪一边?且看课文为什么主张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呢?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P25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并思考:
⑴、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的论述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2、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
归纳本文行文的特色:
⑴、总的概括与具体的展开相结合⑵、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
⑶、议论性的散文,主要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有论点、论据、论证,但显著的特色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和感情色彩。
四、问题探究
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⑴、“敬重”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⑵、畏惧是不是意味无所不为?
⑶、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
⑷、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2、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3、“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五、小结反思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发展。
六、练习巩固
1、完成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P25该课“课内深化”部分内容,并评讲。
2、搜集资料(练习四)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提问练习一
二、结合富有哲理的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浪迹斑斑的矿空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如:
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反思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
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六、布置作业
完成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P26该课“课外拓
展”部分内容。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锏那苛业挠腔家馐丁?o:p>
三、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4日电。)
资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报》)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P27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
(四)研读课文
1、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确: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2、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读出感情)
3、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训练复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5、学习对比的写法。
组织学生讨论。
①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②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明确: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五)探究活动
提问: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①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②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③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六)拓展学习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七)小结反思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
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一是拿罗布泊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破败对比;二是运用拟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如“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一句所描写的罗布泊的惨状,实在让人痛心疾首;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这些在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八)练习巩固
完成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P28该课“课内深化”部分内容,并评讲。
(九)布置作业
完成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
第四篇:敬畏知识
敬畏知识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孟强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世界。面对海量的信息,有的人不知所措,“读书无用论”一度沉渣泛起。当大学生们用各种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以后,却发现还是难以逃脱“毕业即失业”的诅咒,即便找到了工作,有的薪水比农民工还低。面对这种种现实,肯定会有很多人对知识产生质疑: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于是,不少年轻的高中生们都把韩寒当成偶像,认为不读书、不上大学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生活过得很惬意;就算坐在教室里为高考而奋战,也有不少人把学习的意义简单地指向了顺利通过高考。
但是,在市场经济下,知识创造财富的神话一次次被验证着,只是很多人都简单地把知识当成了挣钱谋生的手段,因此反而缺少了对知识的敬畏。很多人可能知道“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这句话,却忘了后面还有一句“一个不敬畏知识的民族是一个趋向自我毁灭的民族”。
敬畏知识,你就不会再有“读书无用论”的想法,把学习当作任务去完成。你今天所学到的一切知识对于你来说都内化于你的心灵、提升着你的层次、升华着你的灵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足以”是他对知识的敬畏,古人通过“凿壁偷光”“囊萤照读”“悬梁刺股”等方式孜孜以求,都是敬畏知识的表现。
敬畏知识,你就不会再认为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为父母的希望而学、为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学。你会发现,知识是你认识世界的眼睛、是你结交朋友的利器、是你展翅飞翔的羽翼……
敬畏知识,不是要你去做知识的奴隶,“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还要善于去驾驭它、运用它。为什么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可是有的人学得很轻松,有的人却学得很吃力,有的人学习很优秀,有的人却很落后呢?关键就是找到适合自身的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的方法、手段,如果你能快速地解开一道试卷上的难题,却不让其成为化解生活麻烦的技巧,如此知识,又有何用?
敬畏知识,更要提醒被高考压得抬不起头来、希望高考后就扔掉书本狂欢的你们,不要仅仅把今天的努力学习当成是为了考入理想大学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到了大学、进入社会,你都要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用知识来构建强大的内心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
谁都想经过高三的一路风雨兼程,在无数次哭过、笑过之后获得高考结束后金榜题名的荣誉,但紧盯结果,却会让人失去感受一路以来被知识充实的乐趣。高考会结束,但知识的天空却仍等待着你们的徜徉。与其为高考而失眠而惊慌而焦急,不如静下心来享受知识的乐趣。
第五篇:敬畏生命
各位领导、同事下午好:
我是露天煤矿汽运段一名安全检查员,在这个岗位上我深深的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曾经看过一些事故案例图片,并深深地被这些照片而打动。那是露天煤矿历年一幅幅用血和泪凝结的历史,里面的那些图片就像一双双眼睛凝神注视着我,坚定、摄人心魄。积聚着强悍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尊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慢慢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份量。
在网上看了到一段话,在一场战争中,一名战士不幸牺牲。他的妻子在他的墓碑上写上了这样两句话:“对全世界来说,你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对我和孩子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一个生命在不同的空间里都有她存在的不同意义。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就是为了更好的关爱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只有敬畏生命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不要让她在我们的字里行间和歌声里面存在,让它真真切切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敬畏也就是珍惜,因为生命带来的不仅仅是生老病死,更是过程中的艰辛、喜悦和幸福,当然中间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就像人与自然里说的那样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也只有生命才值得我们去更好的珍惜。
我认为安全就是生命,为了更多和睦的家庭和鲜活的笑脸我励志成为一名合格的安全检查员,严格执行矿、段两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就像安检员誓言里说的那样,检查隐患用细心、制止三违敢碰硬、做好领导好参谋,事事都要做认真。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基层管理人员,我要去学会如何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自己的岗位职责,如何处理好工作上安全和生产的关系,更好的防范和遏制身边任何事故的发生,时刻把安全工作都放在首位。齐宗懿
202_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