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既熟悉又陌生:屠呦呦是个怎样的人?
既熟悉又陌生:屠呦呦是个怎样的人?
李晗冰
►1949年,高中女生屠呦呦(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刚过完86岁生日的屠呦呦,又“躺着中奖”了——
1月9日,上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给她授奖——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这是继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奶奶荣获的又一个大奖,也是我国级别最高的科技奖项。
虽然屠奶奶蜚声中外,但由于这些年她深居简出、“神龙见首不见尾”,对绝大多数国人而言,屠呦呦还是个“熟悉的陌生人”。
关于屠呦呦的报道可谓汗牛充栋,但迄今为止真正见过她本人的没几个。我身边的的不少记者朋友虽然也动过不少脑筋、妄图“一睹真容”,但都未能如愿。
好吧,只能通过她同事的讲述,“道听途说”屠呦呦了。
►1952年佩戴”北京大学“校徽的大学生屠呦呦 / 8
一、媒体采访基本拒绝
屠奶奶这次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又“创造了历史”——自2000年至今,在27位荣获此奖的科学家中,她可能是第一位“婉拒”媒体采访的。
顺便“剧透”一下:每年的国家科技奖正式颁奖之前,负责国家科技奖评审具体事宜的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都会提前几天组织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10多家央媒的记者,对最高科技奖得主进行集体采访。
这次也不例外。1月4日上午,国家科技奖励办组织10多位央媒记者,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参评的推荐单位)一楼的贵宾会议室,准备集体采访屠呦呦。
结果很悲催——携带长枪短炮、录音笔、笔记本,以及精心准备的采访提纲,满怀期待、乘兴而去的记者同志们,又被屠呦呦“放鸽子”了。
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对满脸失望的记者们说:实在抱歉,屠呦呦先生因为“身体欠佳”不能到场,由她的几位同事接受大家采访。
所谓“身体欠佳”,你懂的。就在差不多一周前的2016年12月25日,北大校友、中国科学名誉主席韩启德和北大党委书记郝平一行,还到屠奶奶家给她提前庆生(她生于1930年12月30日)。从北大网站上刊发的几张照片看,老太太虽然说不上“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但也是行动自如、气色不错,又签名又合影,身体“杠杠滴”。
好吧。这不是屠呦呦第一次“婉拒”媒体采访。
2011年她荣获的美国拉斯克奖,是该奖设立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要知道,拉斯克奖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获得该奖的多位科学家,后来成为诺奖得主。所以,屠奶奶获奖的消息公布后,国内一方面喜大普奔,一方面也是争议四起,特别是一些参加过“523”项目(即前后历时二三十年的“抗疟新药研发”项目)的人,更是愤愤不平:发现青蒿素是一项集体成果,数十家科研单位、近千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为什么拉斯克奖只颁屠呦呦一个人?!
面对波涛汹涌的质疑,换了别人肯定要开个新闻发布会什么的,“解疑释惑”、“澄清是非”。但屠奶奶出奇地淡定,“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更惨的是2015年10月5日晚。那天傍晚得知屠奶奶获诺奖后,各路记者蜂拥而至(有的还是从外地“打飞的”赶到北京的),在她家门口苦苦守候,结果老太太硬是一个没见。
看到这里,你知道了吧——“无冕之王”风光表面的背后,是多么苦逼„„ 而我们的屠奶奶,就是这么特立独行、“不近人情”。/ 8
►屠呦呦领取拉斯克奖
►屠呦呦的拉斯克奖杯及证书
二、“我不习惯这些场面上的事” 被“放鸽子的”,不止是媒体记者。
2015年12月初,在诺奖颁发的前几天,屠呦呦从首都机场坐飞机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诺奖颁奖典礼。根据事先的约定,副部级的某管理局局长,专程赶到第三航站楼为屠呦呦送行。结果,局长一行在贵宾室左等右等,始终不见老太太的身影„„
原来,屠奶奶已经悄悄办完登记手续,溜之大吉!
哈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写到这里,我心里平衡了许多。还有。
2016年1月4日,为奖励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杰出成就,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提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有关部门在北京钓鱼台搞了个“永久性小行星命名”活动。小行星是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得到国际命名的天体,其命名是世界公认的记载褒奖杰出人士的一种方式——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苍穹中的一颗小行星,那也是“天大”的荣光啊。/ 8 获得此次“永久性小行星命名”的,共有5位科学家,除了屠奶奶,其余四位都是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年龄与屠奶奶不相上下。结果,其他四位科学家都去了,唯独屠呦呦“身体不适”,请假。
“诺奖以来和屠老师接触一年多,感觉她比较低调。”中国中医科学院(即原来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1955年参加工作时叫“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院长张伯礼院士透露说:“她多次跟我讲:就到这儿吧,我不习惯这些场面上的事,咱们加紧青蒿素的研究工作吧。”
►1979年9月,抗虐新药-青蒿素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1982年10月,屠呦呦参加全国科技奖励大会并领取发明证书及奖状
三、“她整天想的就是青蒿素”
听了张伯礼的话,我有些纳闷: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不是都已经推广应用了吗?还研究什么呢? / 8 屠呦呦的老同事、曾任中医研究院中药所所长的姜廷良研究员解释说:当初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其实并不知道其中的治病机理,这个机理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而青蒿素作为结构非常特殊的一个化合物,毒副作用很小,很可能可以治疗其它疾病——用术语说就是“老药新用”。
据介绍,近些年屠呦呦一直在关注青蒿素“老药新用”的问题,通过研究寻找可能的适应症。令人欣喜的是,青蒿素治疗红斑性狼疮药物的动物试验疗效不错,目前已经获得临床批件,下一步将开展临床试验——如能获得成功,应该也是可喜可贺的重大成果。
杨岚研究员是1995年加入屠呦呦团队的,她告诉记者:我觉得屠老师整天想的就是青蒿素,怎么把它继续做下去、让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除了工作,难道屠奶奶就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吗?
为了找到答案,采访中间我悄悄把杨岚请出会议室,在走廊里向她单独请教。
听了我的提问,杨岚笑了:工作就是她的爱好,或者说她的工作跟生活是一体的。至于她有什么业余爱好,我还真不知道。
“那您能不能给我讲讲屠老师工作中一些有趣的故事?”我还不死心。
杨岚又笑了:“我觉得廖福龙(屠呦呦的同事,1965进入中医研究院中药所工作)老师说过一句话很贴切:屠老师是个特别没有故事的人。”
我依旧不死心:“您能不能说说屠老师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儿?”
“这个我就不谈了吧。”杨岚这次没有笑:“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千万别把搞成什么什么的。”
这句话,虽然让当了20多年记者的我多少有些尴尬,却深深地刻在脑子里了。
►青蒿素标本,青蒿素,青蒿素制品
四、发现青蒿素的三件小事
从1969见1月被任命为抗疟中草药研究小组组长,到1992年青蒿素类新药——双氢青蒿素片获/ 8 得《新药证书》并转让投产,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以及相关合作机构,前后摸索了20多年,期间发生的事情很多很多。她同事讲的三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件,安置两个女儿。
廖福龙研究员介绍说,屠呦呦接受任务时,她的丈夫李廷钊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两个孩子无人照看。她就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则一直在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她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工作。
“因为见面的机会很少,当年女儿都跟她生疏了。”廖福龙说,屠呦呦的责任感很强,她认为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是个人利益让步。”
第二件事,“土法上马”。
1971年10月屠呦呦课题组获得了高效的青蒿素乙醚提取物后,紧接着进行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要用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姜廷良研究员回忆说,当时找不到能配合的药厂,课题组只好“土法上马”:用7口大水缸作为提取容器,里面装满乙醚,把青蒿浸泡在里面提取试验样品。
“乙醚是有害的化学品,当时实验室和走道里都弥漫着刺鼻的乙醚味道。”姜廷良说,那个年代设备设施简陋,又没有排风系统,更没有防护用品,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科研人员除了头晕眼胀,还出现鼻子流血、皮肤过敏等症状。
说到这里,张伯礼插话说:如今回想起来,感觉对不住这些科研人员——搞科研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确保科研人员的安全。
第三件事:以身试药。
据介绍,用青蒿乙醚提取物进行临床前试验中,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里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存在问题,还是药物所致?搞毒理、药理实验的同事坚持:只有进行后续动物试验、确保安全后才能上临床。
疟疾发作是有季节性的,一般在蚊虫肆虐的夏秋。为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并郑重表态:“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北京东直门医院,成为首批人体试验的“小白鼠”。经过一周的试药观察,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之后,屠呦呦带上样品赶赴海南昌江疟疾高发区,顶着烈日跋山涉水,在病人身上试验,完成了21例临床抗疟疗效观察,效果令人满意,为后续研究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8
►1955年,屠呦呦开始进入卫生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实验室工作
五、“我这么大年纪了还推荐我干啥!”
许多人不知道,屠呦呦在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之前,就得过一个在中医药界有影响的奖项——第三届唐氏中医药发展奖。该奖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与美国唐仲英基金会合作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大多是中医药界的泰斗级人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曾于2003—2011年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他介绍说: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荐屠呦呦参评第三届唐氏中医药发展奖,她听说后直接打电话给我:“我这么大岁数了推荐给我干嘛!把机会给年轻人吧!”
“拉斯克奖和诺奖都是人家主动找上门来的。”廖福龙说,“对于名利屠老师真的是非常淡泊,只要自己的研究得到认可,她就很满足。对于国际奖项,她更看重的是‘为国争光’。”
关于拉斯克奖,屠呦呦在致辞中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对于诺奖,她在颁奖典礼上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当我在台下听到这句话时,特别感动!”陪同屠呦呦到斯德哥尔摩领奖的张伯礼回忆说,“虽然青蒿素是特殊时期团队协作的结果,但屠呦呦的贡献是非常关键的发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强调集体,忽视了对科学家首创贡献的认可。” / 8
►刻有屠呦呦名字(右图底部)的诺贝尔奖章
►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
六、300多万元奖金,是这样花的
采访临近结束时,一个记者问的问题让大家“精神一振”:屠老师得的诺奖奖金,是怎么使用的? 屠呦呦得到的诺奖奖金为46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300多万元。
“其中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张伯礼回答说,其余的钱,主要支付她和家人到瑞典领奖的相关费用等。
这,就是屠呦呦。/ 8
第二篇: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她为什么饱受争议?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文/苌清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
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来自:腾讯国际新闻)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
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还曾经因为在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工作,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图为屠呦呦在美国拉斯克奖颁奖典礼。
(来自:腾讯国际新闻)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2011年9月24日,8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领取了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来自:腾讯国际新闻)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
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屠呦呦在查阅资料。(来自:腾讯国际新闻)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简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诺贝尔医学奖。
名字由来
【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77年,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研究成果斩获诸多大奖。
第三篇:怎样做一个让人既敬又怕的班主任
怎样做一个学生既敬佩又喜欢的班主任
一、注重自身对学生的影响 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起始年级的学生。由于才到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很陌生,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我认为这时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换句话说就是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身正”,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比方说你要表现的严谨务实,积极乐观,自信坚强。你可以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
(一)要着装整洁大方,让学生感觉你每天充满活力,精神抖擞的样子;
(二)语言文明,语气和蔼,说话有分寸,言行一致;
(三)遇事冷静,办事果断,处事公正;
(四)自信、坚强、乐观,尤其是在你生病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能把悲观情绪带到教室;
(五)勇于在学生面前,对自己做错的事做自我批评。班主任为人师表要言行一致,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赢得他的学生的敬佩和喜欢。
二、注重班委班风建设
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1)、选拔培养班干部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为了使学生的选举结果更具代表性,我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荐15位同学上来,然后再按所得票数的多寡进行排列,前12位的同学始得当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表意见,而且选出的干部往往又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会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会,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要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不应只是批评埋怨,多给予支持理解。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在会上要让他们做述职报告,锻炼他们的能力,树立他们的威信。周末夕会,我要求每位干部在班里总结自己的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我进行讲评。在讲评中,我侧重表扬,突出教育,重点是给予指导。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2)、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活动。
(一)学习上我把全班按科目互补原则分成若干小组,好生带差生;纪律上小组长监督,组员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互助。每周进行评比,表扬个方面做的最好的小组。
(二)我把《团结就是力量》作为班歌让每一位同学会唱,每到大型比赛活动时,必唱班歌并讲团结的重要性,我把取得胜利归结为团结的必然结果。
(三)我用军人的作风来要求每一位同学,把“雷厉风行,整齐划一”作为班风的奋斗目标,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带好早操,早操要求全班必须步伐整齐,口号洪亮,并告诉他们怎么做,以及互相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干部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三、立好规矩,开好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一)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接手一个班级,你就必须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出台来统一规范其学习、生活习惯,而这规矩的建立,又不能只凭班主任的主观臆断,必须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班干部、学生的意见,然后委任班干部针对自己所管的方面制订一些措施出来。然后逐条让全班同学讨论,老师补充成文,这样制订出来的班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管理才能到位,才能做到行之有令,学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光有规矩还不行,还要指导学生怎么去做。学习上,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听课,积极的态度完成作业,有规律的复习知识。要经常询问班干部,每门课的听讲情况,每周督促课代表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生活上,要求学生着装整洁大方,不留长指甲染指甲,不穿奇装异服佩带首饰。每周星期天晚上夕会检查,不合格立即整顿,好了之后在进教室。纪律上,督促班干部查好每一时间的班上人数,维持好每天的班上纪律,尤其班主任不在班上时的纪律,并在当天的夕会时汇报情况。语言行为上,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具体的要求就是让学生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随手扔垃圾。多向别人问好,尤其是在接受老师教导时要站端立直,完了之后要向老师鞠躬。学生一旦能成为一个品行良好的人,那么他们就能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学习。
四、应遵循的原则
(一)多树榜样,少批评原则
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很想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班主任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多表扬,少批评,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所以我建议在接班的第一个月就设立“班级之最”的评比活动,以后每月进行一次,这活动可以涉及很多方面,如:“学习态度最端正的、方法最好的同学”,“最好的课代表、班干部、组长”,“最讲文明礼貌的,最爱班集体的,最乐于助人的同学”等等。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同学们的热情高,效果很好,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全班就会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潮流,这样良好的班风就逐渐形成了。这个工作一般交给团支部书记去做,做好统计,在黑板上出光荣榜。
(二)“三勤”原则
接一个班,班主任老师要做到“脚勤,眼勤,嘴勤”。“脚勤”就是要经常走到班级同学中去,多与学生接触,在开始习惯还未养成时,要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眼勤”就是要经常去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嘴勤”就是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你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万事开头难,一个班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就是说你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已成功了一半。
(三)“一张一弛”原则
班主任管理一个班要张弛有度,你不能让学生一直处在紧张之中,也不能让学生一直处在懒散之中。就是说你严格要求一段时间后,要稍微放松一下,如此交替循环。在一段紧张的学习之后,可以给班上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竞赛活动,你也可以参加其中,这样既缓和了气氛,也增进了师生情感。
五、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学习就没有动力。学生刚进班,班主任一定要找住这个机会对其进行理想教育。多找一些身边成功的事例鼓励他们,向他们描述美好的大学生活,让他们充满向往,让他们感觉今生不到大学走一趟是人生的遗憾。除了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之外,还要教他们会制定生活学习中的小目标,这种小目标要容易实现,这样在攻克一个个目标之后,他们就会找到成就感,就会变得自信,从此就会把学习变成生活的乐趣,产生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
第四篇:企业管理怎样做好既管人又管事(模版)
中国大量企业的管理可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订单乱、计划乱、销售乱、生产乱……总之,整个企业管理乱成一锅粥,乱成一团麻。乱的结果是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
管理乱的根源是什么?是人心乱。人心乱则行为乱,行为乱则一切乱。目前许多企业老板一直在困惑,为什么自己事必躬亲,到头来事没管着,人更想管也管不了。“什么都干的人一定是什么都干不好。”中山大学EMBA教授、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曾伟带来其新作《领导管人,流程管事》与我们分享如何通过流程帮助自己管理业务,通过管理层领导员工为团体服务。曾教授认为在管理上首先要人事分开,“流程管事,领导管人”,流程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靠人来解决,将个人的知与行、行与果,自己的行与他人的行有机地、无缝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动作的链条、责任的链条、制约的链条,最终使企业成为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一台持续赢利的机器。
人事不分=人事两难
在家具业,德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我国10倍以上;在饲养业,韩国同等规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我国企业的23倍。曾伟教授指出,究其原因就是,国内企业一直在内耗,一直在自己跟自己打消耗战,没搞清楚究竟是领导在起作用,还是流程在起作用。
人和事不分就会出现两种最常见的情况:做好了人,耽误了事;做好了事,得罪了人。
有些老板十分勤奋,什么事都要管,恨不得每项事情都能够自己完成好,结果却导致其手下的管理人员变得什么都不管。事实上不是员工不想主动工作,而是老板管事太多的情况下,就容易老觉得员工做什么都错。曾伟表示,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老板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地工作,反而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而有些老板却自命潇洒,把管人的权力和管事的权力都给了下属,但人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如果单一以为放权就能解决问题的话,就很容易得到“做好了事,得罪了人”的结果。
曾伟教授认为:“人的权力越大,欲望也慢慢随之滋长。刚开始时,得到权力的人还会好好干事,久而久之就会不可避免地干起拉帮结派的事情。”在广东有一家企业,由于实行承包式管理,导致一个100人的车间里就有70位工人来自同一个村子,工人只听车间主管(带他出来的人)一个人的话,老板对此也无可奈何。一次,品管员把该车间不合格的产品抽出来,结果却被工人一顿暴打,老板也无话可说,只能多发一点补贴给那位品管员。
若权力过于集中,企业则没有活力;若权力分散,则企业容易乱。那该如何是好?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
曾伟老师总结,解决传统领式管理的最佳方法就是领导管人,流程管事。曾伟认为,管人和管事是不同的。管事是给别人定规矩,管
人是给自己定规矩。能够把人管好的人,一定是能够把自己管好的人。
用流程管事的具体控制方法有六点,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一个“分”字。
方法一:限制选择法。
曾伟表示,这一方法可以简单理解为“约束出效率”。贪图方便是企业顽症。我们很多人不喜欢按程序做事,怎么方便怎么来,结果经常犯错,使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返工和纠错上,大大拉升了企业成本。针对个体而言,方便出效率;不过就群体工作,只有约束才能提高办事效率。我们可以采用限制选择法,让人们按规定的流程做事,避免犯错,一次做对,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方法二:横向控制法。只靠领导管理是多数企业的管理现状。但领导做管理往往粗而不
细。要调动大家积极性,减少对领导的依赖,让人们互相管理,少靠行政命令,多靠流程推动,利用关联的岗位互相监督互相控制。
方法三:三要素法。
我们在企业看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只做不管。每个人都在做事,但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做得到不到位,好不好,却没人去管,导致很多的管理活动都起不了真正的作用。三要素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药。三要素就是标准、制约和责任。逐项落实,重点整治管理中“只做不管”的假动作。
方法四:分段控制法。
“只管结果,不管过程”,是很多老板喜欢说的一句话。但你要的结果你得到了吗?绝大多数的时候,结果都是让我们失望的。所以,我们要控制过程,化整为零,一段一段地来控,分段细化,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方法五:数据流动法。
只凭感觉下结论、做决策,是我们很多企业管理人员的通病,因此需要让管理人员养成凭数据做管理的习惯,靠事实和数据说话,凭脑子去打仗,而不是一切跟着感觉走。
方法六:稽核控制法。
我们很多企业搞制度、推流程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只重方案,不重实施。尽管我们也天天强调执行力,但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就不考虑执行的问题,在执行的过程中再去抓执行。稽核控制法让管理者从人们不执行的心态出发,设计出准备应对人们多次反复的方案,达到执行效果。反复抓、抓反复,通过多次监察稽核,让人们的行为和心态发生改变,产生积极效应,最终改变企业。
精彩案例
不靠领导做管理
精益生产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原则,员工的事情不是靠领导在管,而是靠流程在管,丰田、雅马哈的生产过程,工序的所有零件都放到一个筐里,这个筐旁边有一张卡,后工序做完了,筐里的东西就用完了,筐上的卡片就交到前工序去;前工序一看到这个卡片(上面有规格、数量),就等于接到了生产指令,立即开始做,做完又再往再前工序挪。所以日本式的管理,每一个工序的工作指令都来自后工序,他不是领导下命令,而是后工序下命令,完全是靠流程做管理。日本的精益生产的核心就在这里,不是靠领导,而是靠流程。靠流程才能降低成本,如果靠领导,提升了效率,一定降低了效益。而相反,我们的好多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就搞不明白。我们想提高效率,就想招几个好领导来,然后你发现,产量可能上去了,但是成本上升得更快,因为真正吃你成本的就是领导。
相信秤,不要相信手感
日本人做事情比较死板。在日本,邮局都有这样的规定,若邮寄的物品超过5公斤需要另外收费。有一次,一个中国人到邮局去寄信,邮局的人接过信件之后拿到秤上去称,看是否超过了5公斤。这位中国人感到纳闷不解:一封普通的信件用手都能掂量出来会不会超出斤两,可是日本人却要多此一举,专门用秤称一下?于是,这位中国人向他一位朋友请教,他那位朋友说,日本人做事情向来是走程序的,他们宁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手,也要按照程序来做才不会出错。日本人已经形成了这种习惯,他们不怕麻烦,什么事情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宁可前期增加成本,不给犯错任何机会,这是日本式管理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日本这种“不怕麻烦”的精神,使日本企业产品的返工率比我们低得多。我们中小企业的老板,在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图方便,而且以方便为荣。图方便是我们要消灭的共同的敌人,要学日本人的一
切按程序走,一次就要做对。
约束出效率
在广州大桥的北端,每天晚上大约六七点钟的时候,刚好是下班的高峰期,在上桥之前,车辆非常的拥挤,塞车严重。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一种约束,司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往桥上走,其结果是大家都走不了。而在大桥的南端,则设置了同方的红绿灯,虽然车辆要等红灯,但大家的秩序都没有乱,其塞车的严重程度已大大降低。同理,我们在国道或省道上开车心里都烦,因为老有人干扰自己,不敢开快,开车上高速公路就很爽。但其实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很不自由,不能太快,不能太慢,不能随意上下,不能掉头倒车。减少了随意,却换来了速度,失去了自由,却得到了效率,效率原来是从约束中来的。
结束语
人事还是分开管的好
企业管理,简要地说无非就是管人和管事,一切规章制度都是围绕着这两条主线而展开。但如何管人如何管事却有许多学问,中国式管理也好、西方式管理也罢,都是各有各法的,现实中也很难一概而论谁强谁弱。著有《老板的革命》一书、有着“中国式泰勒”之称的著名管理专家曾伟提出,以流程管事,可以用西方的理论,但管人主要
靠领导去管,而且还是要管人的心,那还是用我们老祖宗的思想为佳。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让人事分开,这对企业运作有什么好处?曾伟以自己对企业管理的丰富经验、深刻的研究,指出可以防止好人办坏事、强势不强效、小事变大事等等人事两难的内耗现象,同时这也是高效做事的重要技巧之一,值得推广。
有人说,中国式管理比较人性化,曾伟强调用来管人的心大概就
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管人很讲艺术,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说法,效果会完全不一样。
第五篇:怎样让猫咪尽快熟悉陌生环境
怎样让猫咪尽快熟悉陌生环境
当猫咪进入新的环境时,常常有尖叫、乱蹿、撕咬等过于兴奋的行为,此外,它们还会用长时间躲避、绝食、乱排泄等行动作为不适应的表示,对此主人不应懊恼,而是应该允许和理解猫咪的“恋旧情结”,并给予它们充分的时间去适应。
1、适宜的空间
一般猫咪需要1~2周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新环境,在这期间,主人不应将它关在狭小的笼子中,因为密闭的空间会加剧它们的恐惧感,主人大可打开笼门和顶棚,让它们来去自如,得到自由的猫咪能够更快适应新环境。相反,将猫咪直接置于偌大的房间中,也会对其心里造成压力,所以,面积适宜的卧室、书房则是它们停留的好地方。
2、充足的生活设备
为了“回报”将它带到新环境的你,猫咪最可能出现的就是绝食抗议,尽管如此,也不应当撤掉它们的食物和水,因为它们很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过去补充体力,以弥补它们由于对抗新环境而损失的体力。此外,不要指望它们会在新环境中自己找到住处,需要提前准备,猫咪是很享受的动物,喜欢睡在高处,通风又柔软舒适的地方,一般这样的位置在猫咪中是很抢手的,它们绝对不愿意睡在冰冷的茶几上或是布满灰尘的床底下。
3、提供怀旧物
为了让猫咪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应在房间内摆放它之前使用过的物品,如食物器皿、猫窝等,并尽量提供与其之前同样品牌和口味的食品,如果想要改变其原有的生活习惯,最好的方式是将之前的食物掺杂在新的食物中,或是将用过的猫砂拌在新猫砂中使用,这样嗅觉灵敏的猫咪们就会在新的房间中找到“怀旧感”,自然不会那么紧张了。
4、特别的照料
一个陌生的环境不仅仅对猫咪的心理有所创伤,对于它们的身体往往也具有挑战的意义,科学上称之为猫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呕吐、精神不佳、运动量减少等症状,这时,猫咪需要主人的加倍呵护,应将它安置在温暖、安静的地方并给予充足的调养,并陪伴其左右,时时呼喊它的名字,让它感受到主人足够的关注,减轻失落感,将猫咪的“心病”医治好,能大大增强它的身体的恢复能力。
5、不宜强迫
有些时候,猫咪需要独立的空间,例如:进食、排便、玩耍、此时猛然抱起它们会招来无限的反感,猫咪会顿时“号啕大哭”,或是抱着你的手又挠又咬作为警示,出现此情况时最好不要强迫猫咪停留在怀中,而是将它们“遣送”原地。当猫咪受到惊吓时,主人应用一件衣服或是毯子将它们包裹后抱起以免被抓伤。另外,猫咪不宜久抱,如果发现它们四处张望,摇头晃脑,蹬腿挣脱时,不如顺势放下它们,让其自由活动,因为自由受限或者长时间地抚摸会让猫咪身心疲惫,感到十分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