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北外研究生录取-博士(含五篇)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23-111699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5 19:22: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北外研究生录取-博士

关于202_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结果公布及后期事宜的通知

我校202_年博士生入学考试成绩及拟录取结果于5月16日在我校研究生处网页上公布(网址:http://graduate.bfsu.edu.cn/html/),请考生点击页面左上角“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查询”进入,凭本人身份证号、准考证编号查询结果。

一、因个人原因不能入学、拟放弃录取资格的考生,请于5月31日16:00前向我办提交由考生本人手写并签字的《放弃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书面申请》。

二、考生信息确认: 拟录取类别说明:

1、定向:只有以下三类考生可以为定向生。(定向生在四年之内不需缴纳学费。)A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职教师; B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 C 高校对口支援计划考生。

2、委培:除定向生中的三类考生以外,有正式工作单位,读博期间与单位保持人事工作关系,人事档案不调入北外者。(委培生需缴纳学费:1.5万元/年。)

3、非定向:没有正式工作单位的考生,读博期间档案调入北外,三年之内不需缴纳学费。说明:若拟录取类别(如拟录非定向、拟录委培、拟录定向等)与202_年11月网上报名期间所填写提交的报考类别(如非定向、委托培养等)不一致、或报考类别需要更改的考生,请于5月31日16:00之前,以传真形式报我办递交以下申请材料: 申请由非定向改为委培(或由委培改为非定向)的考生: A 个人书面申请(写清楚更改原因)

B 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同意脱产攻读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或“同意解除人事工作关系”)意见的公函(负责人签字、盖章)

发送传真件后,将以上两份原件寄/送至研招办。

三、我校将于6月上旬寄/发录取通知书、调档函(非定向考生)、政审函、入学须知、一张工行储蓄卡(缴纳学费或住宿费时用,实名、金额为1分。说明:我校不再为北外应届研究生办理此卡。)等相关材料。具体寄发日期我办将提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处官方网址发布通知。

1、以邮政EMS方式向京外考生寄送录取通知书;北京地区考生自行到我办领取,不再邮寄。

2、京外考生需自取录取通知书者请发送传真或电子邮件告知。

3、以上两类考生届时如需他人代领,代领人须提交考生本人、代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考生本人手写签字的委托书。

4、京外考生的录取通知、政审表、调档函(非定向生)等相关材料的寄发地址均为考生网上报名时填写的个人通信地址;

(1)材料不得由他人代转,以免丢失,后果自负。如该地址不是本人收信地址,务必注明该地址所属收件人“转”考生本人,例如:张大民 转 张二民(收)。(2)若考生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如有变动,请于5月31之前,以传真形式向我办提交《个人通信地址变动说明》,详细说明“考生姓名、身份证号,更改后的通信地址、收件人姓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考生手机号码”。通信地址格式如下:

例如:××省××市××区××路(街道)××号

如果收信地址是单位:要明确“单位名称”、收件人姓名

如果收信地址是家庭住址:要明确“××小区××栋(楼、幢)、×单元×号、收件人姓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考生本人手机号码。

说明:请考生确保“收件人”为本人或本人直系亲属,通信地址格式要完整、有效。

(3)考生档案不得由考生本人持有或递交,只须由档案存放单位进行密封、在封口处加盖公章,并通过邮局以“机要”或EMS形式寄出,禁止采用非邮局的各类社会快递业务,否则我办不予接收。

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对口支援计划”的考生在接到我校录取通知书后,须从北外研究生处网页“下载中心”栏目下载相应的协议书,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加盖公章。协议书于6月30日之前寄至我办。

五、非定向博士生的户口、人事档案、党团组织关系转移等事宜请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按相关通知要求办理。

1、接收人事档案的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2、户口迁移单位和地址:北京外国语大学(地址同上)

北京市新生不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3、组织关系

新生本人报到时自带党(团)员组织关系。团员关系:入学报到时将团员证交院系辅导员;

党员关系:北京新生转至“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部”

外地新生转至“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或“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 研招办 邮编:100089 电话:010-88816246

传真:010-88816244 邮箱:bwyzb@bfsu.edu.cn

北京外国语大学 研招办

202_年5月16日

第二篇:浙江工业大学录取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浙江工业大学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免除正常学习期间的学费。

一、招生人数正门对面

202_年浙江工业大学有14个博士点招生,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10名左右(含公开招考、硕博连读)。拟招生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彰武

二、报考条件辅导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共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具备以下①②条件的人员:济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要报考专业相近的岗位工作6年或6年以上。共济

②已取得所报考硕士专业研究生8门主干课程成绩(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成绩证明)。专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门规定的体检要求。112室

4、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021-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获得国外硕士学位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研

7、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网络督察

三、报名专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于202_年12月10日至202_年1月10日登录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事项另行通知。同济大学四平路

四、考试48号

(一)初试

1、考试时间:初定202_年3月20日至3月21日(具体时间以准考证通知为准)。业

考试地点: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

112室

2、初试科目为英语、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申请免试)和两门业务课。每门课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所有科目均由学校自行命题。彰武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2_年4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内容:复试内容主要包括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对考生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具体复试事项另行通知。

五、录取

1、录取原则:学校在经过复试和政审后,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

2、录取为定向或委培的博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签订相应定向或委培协议书。根据教育部规定:“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和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能报考博士生。考生与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六、其他

1、上述说明如与国家202_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

2、考生请随时关注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所有招生信息以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站公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热忱欢迎各地有志青年报考浙江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招生单位代码:10337

单位地址:浙江杭州朝晖六区潮王路18号 邮编:310014 联系电话及传真:0571-88320517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施老师、吴老师

第三篇:202_年春季入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202_年春季入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各位博士考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_年春季入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开始,现将录取分数线公布如下:

1.拟录取的普通招考考生,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与体检必须合格,复试成绩不低于60分,入学考试初试各门业务课成绩不低于60分,且符合以下条件:

(1)报考北京、上海地区各单位的考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不低于60分,其中报考农学(学科代码09)各专业的考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不低于58分;报考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地区各单位的考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不低于56分,其中报考农学(学科代码09)各专业的考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不低于54分;报考其它地区各单位的考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不低于58分,其中报考农学(学科代码09)各专业的考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不低于56分。

(2)外语选考小语种的,小语种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的政治理论和2门业务课成绩均不低于60分。

2.拟录取的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其转博考核成绩不低于60分。举行博士资格考试的单位,其转博分数线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60分。

3.纳入工程硕士考博试点的考生,其分数线按上述第1条执行。

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_年11月19日

第四篇:北外研究生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 期 学时 学 分 考核 方式

政治学原理 1 36 2 论文 国际关系理论 1 36 2 论文

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 1 36 2 论文 专 业 必 修 课

政治学研究方法 2 36 2 论文 比较政治学 1 36 2 论文

当代中国对外政策 1 36 2 论文 国际关系研究前沿 2 36 2 论文 国际关系原著选读 2 36 2 论文 国际谈判学 2 36 2 论文

区域一体化研究 2 36 2 论文 国际政治经济学 2 36 2 论文

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2 36 2 论文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 3 36 2 论文 大国战略与安全研究 3 36 2 论文 美欧关系研究 3 36 2 论文 中美关系研究 3 36 2 论文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研究 3 36 2 论文 全球化研究 3 36 2 论文

移民与国际关系研究 4 36 2 论文 环境与国际关系研究 4 36 2 论文 人权与国际关系研究 4 36 2 论文 专 业 选 修 课

非传统安全研究 4 36 2 论文

本科非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下述课程(与本科生同上)

1、政治学原理

265

2、近代国际关系史

3、现代国际关系史

4、当代中国外交

5、国际关系理论

五、中期考核

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学习成绩等素质进行考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期考核表》。达到规定的学分,并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开题报告环节。

六、开题报告

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意义、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文献综述、论文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等进行论证和审核,填写《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位 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并附课程成绩单。

七、学位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用中文撰写,不少于 3 万字。

八、学位论文答辩

全面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各个环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学位论文,并提交论文终稿,经指导教师推荐,论文评阅人同意,方可申请答辩。

九、主要课程介绍 政治学原理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科 学的理论素养,使学生切实掌握分析和认识政治现象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分析 现实政治现象的基本能力,提高认识复杂的政治现象的水平,比较深刻而准确地 把握政治现象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与政治学分析,利益与政治,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政治参与,国家的本 质、形式及机构,政党和政党制度,政治文化,政治发展和政治民主。国际关系理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流派的理 论发展简史;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近年来由对冷战的结束和大国关 系的调整所进行的反思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理论思路和模式。266 政治学研究方法

该课程主要介绍政治学最新研究方法,探寻新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政治系统分析、结构功能主义、政治勾通理论、政治决策分析、政治 精英分析、集团政治分析、官僚主义理论、新制度主义等等。比较政治学

本课程通过回顾和比较自18 世纪末至20 世纪80 年代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的主要文献,总结社科领域关于社会政治变迁的已有研究成果,也解释跨国 和跨时间比较的方法。理论的系统性、延续性、及涉及问题的广泛性和是这门课的主要特点。工业化,社会分化,社会革命、农民与农村,军队及军政府、共产党与现代化、全球化、民主、专制、法治、市场、计划、福利国家、第三世界与 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等,都被串联在关于社会政治变迁理论的讨 论中。

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

本课程以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诞生以来的国际关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关系史中的重大事件,从国际体系、国内政治及领导人个 体等方面展开研讨,从而使学生对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当代中国对外政策

该课程主要研究新中国外交的性质,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的轨迹,分析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社会 的重要意义,探讨21 世纪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和平崛起等重大问题。国际关系研究前沿

本课程以国际关系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理论成果为研究对象,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掌握本领域的学术发 展脉络和研究成果。国际关系原著选读

本课程选取中外有影响力的国际关系经典著作为研读对象,通过阅读原著,使学生了解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流派的主要观点,提升对国际关系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国际谈判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谈判的概念与基本理论,展示讲授如何准备谈判,谈判的过 267 程,以及成功谈判的具体策略和技巧。第五部分主要分析文化对谈判方式的影响和在跨文化谈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概述中、美、英、德、法、日等大国文化以及东南亚、阿拉伯、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地区文化对谈判风格的影响。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同学们基本了解谈判学的基本理论,熟悉经典谈判案例,特别是外交谈判和商务谈判的经典案例,掌握一些具体的谈判战略、技巧,为更好地应对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谈判做一定的准备。区域一体化研究

本课程以区域一体化为研究对象,向学生系统介绍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演进,区域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围绕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的 区域一体化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 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本课程以三个层面的问题领域为研究对象:一类是全球层面的问题,包括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跨国生产、全球化等问题;一类是区域层面的问题,包括区域化(如欧洲区域、亚洲区域化)、联盟经济等;一类是国家层面的问题,包括发展问题、转型问题、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竞争力问题。通过上述研究,使学生能够明确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包含的三种关联性:一是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关联性;二是国内要素和国际要素的关联性;三是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关联性。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国际政治心理研究是政治心理学在国际政治层面的应用,是更好地重构与创新国际关系理论的微观基础,同时为理解国际政治世界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描述性 和解释性逻辑。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了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知识谱系,围绕着国际政 治心理学的两大重要应用领域,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研究,分析了对其产生作用的各项心理因素。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末,它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向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发起挑战,有助于人们完整地理解国际关系。本课程介绍了自由主 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主要流派以及各项核心概念,梳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其他国际关系学派的关系,探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前景。

大国战略与安全研究

国家安全与外交战略是服务于国内战略目标的手段。课程主要研究大国安全与外交战略的相关理论,美国、俄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及 中国的有关政策、原则和立场。美欧关系研究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以跨大西洋关系为标志的美欧关系,探讨美欧关系的缘起、动力、发展以及面临的障碍,分析在国际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美欧关系所 具有的特点及其对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影响。中美关系研究

本课程以中美关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向学生介绍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研究

本课程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演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以及中国政府在维护周边安全环境上所 面临的主要问题。全球化研究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范畴,探讨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及其他国际关系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和挑战,特别是全球化的发 展为中国对外关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移民与国际关系研究

人口的流动影响着全球劳动和生产分工的基本格局。本课程分析了国际移民的缘起及其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全球化这一大的现实环境,通过阅读 相关学术作品,针对移民问题对国际关系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进行专题讨论。

环境与国际关系研究

教学内容与目的:国际社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是在70 年代。然而近10 年来,环境问题迅速演变成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课主要围绕环境与国际关系 展开讨论,介绍环境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情况;大国在环境领域开展外交的原因、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策;以及我国在环境领域所进行的外交活动取得的成绩。人权与国际关系研究 269 教学内容与目的:人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课 主要围绕人权与国际关系展开讨论,介绍人权问题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以 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世界各国在人权领域开展外交的原因、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策;以及我国在人权领域所进行的外交活动取得的成绩。非传统安全研究

本课程围绕着影响人类发展的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比如移民、反恐、全球性问题等,介绍了中国政府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几个跨国议题,重点观察与这些议题相关的中国因素,为学生开始研习国际事务以及中外关系提供一个知识基础。这些跨国议题的选择,涉及通常意义上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竞争力,也与社会(或者说国内)层面的变化所连带或导致的跨国影响相关。__ 欧洲联合背景下的跨国政党

第五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_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指导意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_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指导意见

现就我校202_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复试录取工作指导思想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选拔的指导思想,坚持按计划招生、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品德考核。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复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已获得的学术成果作为选拔的重要依据,注重选拔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具有特殊学术专长的优秀创新人才。

二、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纪检监督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确定复试基本要求和制定复试办法,研究处理招生工作中的特殊问题等(详见中南大政字〔202_〕199号文件)。

(二)学院成立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和纪检督导小组。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或分管副院长任组长,负责领导、组织本单位的博士复试录取工作,学院党委书记负责审查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等。学院复试工作纪检督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负责博士复试招录纪律的监督检查,并对复试录取的纪检工作负全责。

(三)各学院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学院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和纪检督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复试工作。

(四)学校纪委、研究生院负责监督检查学院在复试录取工作中,对国家和学校招生政策、制度和工作纪律的执行情况以及学院、导师(组)及工作人员等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保证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三、博士招生计划

(一)202_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以《202_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的博导名单为准。

(二)全日制、非全日制博士招生计划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2_]2号),从202_年起,研究生招生计划按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最终下达的全日制计划和非全日制计划不得调整使用。202_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四、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与学习年限

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中南大研字〔202_〕16号)),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5年(含其硕士研究生阶段)。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8年。

五、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与录取类别

学校在复试时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一)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一经录取确定,不得更改。

(二)除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外,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必须按“非定向就业”录取。我校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只按“定向就业”招生录取。

(三)博士生招生计划按学习形式及录取类别分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在职”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非在职”4类。所有拟录取博士研究生考生均须在录取前(6月24日前)按要求完成对应拟录取手续,否则不予录取。

1.全日制、非定向就业:为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前须将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等全部转入学校研究生院,可参加学业奖学金及其他奖励性项目的评定及助研助学金的申请,毕业时按照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根据国家和学校要求,本类拟录取考生必须在拟录取阶段将全部档案和工资关系转入学校,经审查合格后方能正式录取。未按规定完成拟录取手续者,不予录取。

2.非全日制、定向就业:为在职研究生,录取前须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定向合同》,考生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不转入学校,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与考生本人按双方协议承担,不参加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助研助学金的评定,毕业后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必须在录取前签订《非全日制定向培养合同》。未按规定完成拟录取手续者,不予录取。

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就业(在职):在职考生在录取前须与定向省份、定向单位和学校签订《少骨定向协议(在职)》。未按规定完成拟录取手续者,不予录取。

4.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就业(非在职):非在职考生在录取前须将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等全部转入我校,并与定向省份、学校签订《少骨定向协议(非在职)》。未按规定完成拟录取手续者,不予录取。

六、初试成绩合格线与复试资格的确定(一)非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的复试分数线 根据学科门类联考科目不同,分别划线:

1.外国语45分,理论经济学联考《202_经济学一》50分,业务课二60分,总分160分。

2.外国语45分,应用经济学联考《202_经济学二》45分,业务课二60分,总分160分。3.外国语45分,法学类联考《202_法学基础》60分,业务课二60分,总分165分。

4.外国语45分,管理类联考《202_管理学》60分,业务课二60分,总分165分。

5.外国语45分,其他非联考业务课一60分,业务课二60分,总分165分。

(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初试合格线

1.少数民族考生:外语40分,总分150分,过线考生依据初试总成绩排序。上线生的排序方式明确如下:以少数民族生招生数为依据,按总分从高往低排序确定进入复试名单,如总分相等则以外语成绩降序排序,如外语成绩相等则以业务课一成绩降序排序。

2.汉族考生:外语40分,业务课

一、业务课

二、总分成绩均须达到学校对同类非专项计划考生的成绩合格要求(详见本文件第六大点第一条),过线考生依据外语成绩排序。上线生的排序方式明确如下:以汉族生招生数为依据,按外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进入复试名单,如外语成绩相等则以总分降序排序,如总分相等则以业务课一成绩降序排序。

(三)思政工作骨干专项计划:外语45分,业务课一60分,业务课二60分,总分165分。

(四)学院应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和招生计划等,在学校初试合格线的基础上确定各专业的非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的复试分数线和参加复试考生名单。生源充足的前提下,复试须采取差额形式进行。复试比例按不超过1:3的比例控制,一般不得低于1:1.2。入围参加复试名单必须在合格生源中依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确定。学院须将复试名单公示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五)调剂问题:合格生源充足的招生专业不得进行调剂。跨专业调剂应在相同一级学科内进行,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之间可以相互调剂。

七、复试工作要求与成绩使用

(一)复试应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以及思想政治品德等考核内容,复试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能、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等。复试程序要规范,必须有现场记录、成绩和评语。使用学校下发的《博士生复试记录表》,认真做好复试记录、数据上报与材料归档等工作。所有复试记录材料由学院存档备查。

(二)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的使用:复试成绩为100分,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相加组成。

(三)录取名单的确定:

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为不合格,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非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思政工作骨干专项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按照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少数民族生,复试合格的前提下,按初试总分从高往低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如初试总分相等则以初试外语成绩降序排序,如初试外语成绩相等则以初试业务课一成绩降序排序。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汉族考生,复试合格的前提下,按初试外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拟录取名单,如初试外语成绩相等则以初试总分降序排序,如初试总分相等则以初试业务课一成绩降序排序。

(四)学院应根据教育部和学校复试录取工作基本要求,结合本院各学科专业的招生计划及考生的初试成绩,制定本学院《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提前在网页上公示并送交研究生院备案。学院的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及学校各类招生考试复试工作文件的要求。

(五)各学院博士招生复试记录等相关材料应保留3年。

八、复试录取

(一)限定每位导师一年招收博士生人数不得超过2名(含专项计划考生),且每位导师一年招收专项计划考生不超过1名。现职校领导一年招收博士生人数不得超过1名(含专项计划考生)。

(二)由于博士招生计划紧缺,上线考生生源总体充足,各学院务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招生指标的滥用与浪费。

(三)学习形式及录取类别等信息以学院报送的拟录取数据和录取前所签协议为准,一经录取确定,任何阶段均不得更改。

(四)根据教育部《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_年博士招生简章》等国家和学校文件的相关要求,我校202_级拟录取博士研究生须在6月24日前按规定完成相应的拟录取手续、审查无误后方能正式录取。未按规定完成拟录取手续者,不予录取。所有参加我校复试的考生均视同已在报考及复试阶段均已知悉并同意上述条款。

拟录取手续办理要求如下:

1.全日制、非定向就业:6月24日前须将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等全部转入学校研究生院档案室。

2.非全日制、定向就业:6月24日前向学校提交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完整的《定向合同》。

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就业(在职):6月24日前向学校提交与定向省份、定向单位和学校签订的《少骨定向协议(在职)》。

4.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定向就业(非在职):6月24日前须将人事档案及工资关系等全部转入我校,并提交与定向省份、学校签订《少骨定向协议(非在职)》。

九、复试录取的监督与纪律

进一步加强招生规范管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考风考纪,严查违规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大力推进招生信息公开,确保博士研究生招生规范有序、公平公正。

1.实行研究生招生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正确发挥导师组及导师自主性、科学性的同时,学院要对本院的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按照本《意见》的指导思想与具体原则,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进而对此项工作负全责。所有参与复试录取工作的人员都要认真负责,切实维护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对徇私舞弊的学院、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要追究相应责任。

2.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凡有直系亲属或近亲属报考本人所在学院的导师和工作人员,不得参加本学院当的博士生复试及录取的相关工作。

3.做好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在复试、录取阶段,要提前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布本单位复试工作实施细则,本院或学科、专业招生人数,参加复试所有考生(含拟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总的成绩)等信息。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专门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对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调剂录取等信息应进行说明。

4研究生招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学院(中心)应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与学校相关规定,认真按照学校规定的复试录取程序、要求和时间表进行操作,不得超越国家和学校招生政策的规定和权限自定招生办法,不得擅自随意变更。

5.复试工作应认真贯彻“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切实做到公正无私,不走过场,严格把好复试质量关。

十、复试及拟录取时间

各学院应在5月28日前完成复试及拟录取名单公示工作。5月28日前将签字盖章的《复试及拟录取信息汇总表》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学校将调取拟录取考生人事档案、政治审查和发放拟录取通知。

十一、学校对博士研究生管理的相关规定

学校对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优秀博士生提供各类奖学金;全日制、非定向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可申请助学贷款。鼓励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撰写学术专著或参与科研项目,对学术上有显著成绩或取得科研成果的给予特别奖励。

十二、其他

1.未尽事宜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_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2.本意见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北外研究生录取-博士(含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