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举办第25届经济与社会发展法治论坛暨
关于举办第25届经济与社会发展法治论坛暨 第4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的预备通知
河北、辽宁、江苏、黑龙江、安徽、天津、贵州、湖南、内蒙古、北京、山西、吉林法学会:
根据有关办会规则,202_年第25届经济与社会发展法治论坛与第4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将由中国法学会指导,十三省市区法学会和环渤海七省市区法学会主办,山东省法学会承办。经征求相关省市区法学会的意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及议题
(一)第25届经济与社会发展法治论坛 论坛主题:“科学和谐发展与经济法治建设” 参考议题:
(1)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2)宏观调控法律问题研究(3)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
(4)金融危机下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5)国家金融经济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研究(6)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合同法实施问题研究(7)企业社会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8)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法律问题研究(9)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法制研究(10)产品责任、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11)市场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度研究(12)房地产开发与监管法律问题研究(13)其他与主题相关的议题
(二)第4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 论坛主题:“科学发展·区域经济·法律规制” 参考议题:
(1)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调整(2)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法治建设(3)环渤海区域核心竞争力与法治建设(4)环渤海区域特色经济培育的立法完善(5)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海洋执法研究(6)环渤海区域地方立法问题研究(7)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环境法制研究(8)环渤海区域与日韩俄经济协作法律问题研究(9)环渤海区域港口货运中的法律问题研究(10)关于建立渤海特别法问题研究(11)其他与主题相关的议题
二、论坛时间、地点
第25届经济与社会发展法治论坛与第4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拟于10月下旬在济南同时举办。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参会人员
1、中国法学会领导;
2、天津、北京、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市区代表各16人,江苏、黑龙江、安徽、贵州、湖南、吉林等省市区代表各8人;
论坛坚持以文与会的原则,根据中国法学会有关端正会风的要求,各省市区非论文作者代表一般不超过4人;
3、承办单位邀请的部分省市法学会领导、专家。以上参会人员,总人数控制在200人左右。
四、论文征集与评奖
1、各省市区法学会负责本地论文征集工作,请务于9月6日前将确定提交论坛交流的论文电子版汇总至我会,以便我会印制论文集。
2、各省市区法学会负责本地论文评奖工作,请务于9月6日前将获奖论文名称、作者及获奖等次名单汇总至我会。
五、会务费缴纳
1、根据有关办会规则,十三省市区法学会需各缴纳会务费202_元,请于论坛举办时交至我会;
2、与会代表每人缴纳会务费500元;
3、与会代表住宿费、交通费及参观考察费用自理。联 系 人:山东省法学会
明 珠
电
话:(0531)82923349 传
真:(0531)82961184 电子信箱:mingzhu1977@sina.com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9号 山东省法学会办公室(250014)
山东省法学会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七日
附:论文要求
论文要求
(一)论文左上角应注明“经济与社会发展法治论坛论文”或“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
(二)字数。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
(三)论文格式。文章标题为二号标宋,正文为五号宋体,文中一级目录标题为四号黑体;标题按规则排列:
一、(一)1.(1)①,其中①可以在段中使用;自然段中只能使用带圈的数字标号,如①,不能使用一(一)或者1(1)的数字标号,若需分层,请使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的方式处理。
(四)署名。在文章标题之下用四号正楷署名,在名字右上角标*,并在第一页脚注中写明:姓名单位职务职称。
(五)注释。注释统一采用脚注(①、②、③„),每页重新编号。例如:①孔祥俊:《司法理念与裁判方法》,法律出版社202_年版,第67页。②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
(六)引用法条。引用国内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如“第21条”。
(七)文中出现年份,一律按公历纪年明确指出,如:1996年、202_年等。不得使用“今年”、“去年”等模糊性词语。注:论文无需附内容摘要。
第二篇:第五届中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论坛
“第五届中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论坛——社会转型与政党的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敏茹
202_-03-11 21:10:29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_年第1期
202_年11月18—21日,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论坛——社会转型与政党的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央编译局、中联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科院、山东大学以及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中方学者,以及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以及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多位俄国学者。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教授主持,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杨金海、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全新和圣彼得堡大学博罗诺耶夫院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与会专家围绕社会转型、经济变革、政治环境变迁、意识形态变化等因素同政党变革的关系、中俄政党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比较、革命党与执政党关系以及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问题等主要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政党制度及执政党变革
与会中方学者不仅对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功能、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性建设、执政党变革、党内民主问题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及党的政治教育社会化等问题作了认真研究分析,还与俄方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共十七大制定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特别是中国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李金河教授结合《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内容,提出新时期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功能和价值。他认为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能够有效地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能够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基础;能够促进政治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能够加强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有利于执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能够体现出政治体制内的广泛参与机制,适应和平衡社会结构的变迁,保持社会稳定。
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所长王韶兴教授指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执政党变革的基本逻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社会发展转型要求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引起执政党自身变革。由社会转型引起的执政党适应性变革是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政党文明提升和再造过程。十七大将中国共产党在创新性建设中的探索经验 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他提出应当着力解决党领导和驾驭经济社会转型的能力问题,全面提升党的素质,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加强对执政权力的制约。为此,中国共产党应作出五个相应的具体转变:由全能型执政党转变为党政职能明晰,党政关系科学化、法治化的执政党;由政党权力意识很强、发号施令直接干预政务影响社会的执政党转变为权利义务意识很浓、用法律影响政府、以领导整合社会的执政党;由重视数量建党转变为重视质量建党;由人格化的政党权力为政党活动支撑点转变为将全部政党生活导入法治化轨道;由监督制约不力转变为监督有效、制约 有力。
二、俄罗斯政党制度的转型及政权党建设
俄罗斯政党政治发展状况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与会学者通过研讨,进一步理清了俄罗斯政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且对俄国目前的整体政治、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发展状况作了进一步交流。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郑异凡研究员认为,苏联共产党在苏联存在的70多年里,曾有几次向执政党转变的机遇(20年代初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关头、50年代初斯大林逝世之后、80年代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时候),但是,苏联共产党没有把握住这些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进行有效的 改革,没有能够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其后果就是苏共丧权、苏联解体。
新生的俄罗斯政党制度从最初的混乱无序逐渐向法制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Л.В.格韦林科教授认为,20世纪后十年,俄罗斯政党制度初建时期具有明显的不成熟特征和过渡性特点。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孙凌齐译审也指出,当时许多沙龙式政党纷纷涌现出来,这种俱乐部式的政党没有群众基础,缺乏经费来源,往往在政坛上昙花一现。202_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快,形成了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多党政治制 度,但同时,俄罗斯现有的政治力量还并未形成成熟的政党体系。
格韦林科教授总结指出,当代俄罗斯政党政治模式的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家(总统)在党派的形成过程中和政治竞争的调整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次,选民的政治倾向易变而且很难把握。第三,党员从事政治活动看重的不是政治思想的归属性,而是为了在大选中赢得更高的威望,这导致党派之间人员经常大规模流动。第四,政党内部和政党之间仍然存在被称为“政治过程腐败”的黑箱操作以及合法政治捐款带来的影子政党现象。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李兴耕研究员和 孙凌齐译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分析了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首先,“多党并存、一党独大”。其次,不存在法定的执政党,只有得到总统支持的“政权党”。第三,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改革是在总统高度集权条件下自上而下地进行,从而形成了“强势总统、弱势政党”的局面。第四,主要政党的意识形态色彩淡化。第五,一些政党,特别是左翼政党在思想纲领上界限模糊。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徐向梅研究员指出,由于先天发育不良、一党制遗传烙印严重、缺乏稳定的社会基础、政治文化具有专制传统以及政治体制因素等原因导致俄罗斯多党政治在运行中没能有效地发挥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出现政党功能低效性问题。
对于俄罗斯政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问题,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教授、俄罗斯《新生活报》主编Б.Ф.斯拉文认为,俄罗斯正经历着从自由主义观点向保守主义观点的转变,“社会保守主义”成为俄罗斯政权党的主要思想。他认为,俄罗斯需要符合现代性号召和国家文化优良传统的民主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应当兼具世俗性和科学性,应当汲取一切世界文明和文化的优秀成果,还应当反映社会绝大多数公民的利益。俄罗斯的新的意识形态应当有人权、公平、自由、团结、民主、爱 国主义等内容,应当在公平、民主社会中实现自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罗诺耶夫院士也认为,目前,俄罗斯的各个政党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不清、自身政治定位不明确,导致政党政治文化呈现出某种不稳定性,政治纲领也缺乏明确公正的社会思想。俄罗斯党派体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政党思想文化的多元性,这也是俄罗斯社会经济多层化的表征之一。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О.Н.巴罗赫研究员指出,现在俄罗斯主流政党的纲领出现“中国化”倾向,这是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模式对俄国政治精英产生强烈吸引力,并且俄罗斯目前面临的 社会经济挑战与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为相似。更重要的是,中国改革之初就提出,改革拒绝盲目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俄罗斯政治精英的赞同和认可。
三、中俄两国政党制度发展比较
当代世界是政党政治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党都承担着重大的政治功能,中俄两国的政党也不例外。但同时,中俄两国的政党发展状况又具有独特性。与会的中俄两国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两国的政党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执政党的党建思想需要发展和创新。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А.Н.卡尔涅耶夫教授比较了全球化背景下中俄两国执政党党建理论的内容及其异同。他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实践中主张进行制度化创新性建设,主张使用新的理论分析工具,主张运用新手段应对全球发展不平衡状况;而俄罗斯“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提出了“主权民主”的概念,这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对俄国近代史、俄国发展道路和文化认同性重新评价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都认为在全球化中要体现国家主权;都注重培养适应政治发展新形势的新民族精英阶层。相比之下,统一俄罗斯党应当在增强政党软实力、重视制度创新和党建理论的本土化方面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做法。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处理政党关系是统一战线原则中的重要内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又把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俄国十月革命后,采取取消其他一切政党的一党制,当代俄罗斯又经历了一个多党制由无序到有序的逐步发展过程。通过以上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周淑真教授认为,中国的多党合作体制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成”的,“长”的因素大于“做”的因素,而俄罗斯政党制度不论苏联时代的一党制还是现在的多党制,主要是人的意志力作用的结果,“做”的因素大于“长”的因素。两国政党关系体制发展中都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政党概念和政党发展状况:当代中国的“参政党”和当代俄罗斯的“政权党”;在中国没有法定的“在野党”,在俄国没有法定的“执政党”;新时期中国政党制度关系的发展任务主要由执政党负责,而俄国则是总统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于中俄两国政党的反腐败斗争问题,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律研究所Н.Х.艾哈麦德申教授认为,反腐败斗争在两国都是执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举措是严肃的,党内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但仍有一 些以公务名义纵容徇私的行为没有受到严厉的党纪处分,这也招致了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批评。俄罗斯的反腐败斗争开展得也并不顺利,统一俄罗斯党是占有明显优势的政治力量,该党作为执政党被认为是促进腐败增长的因素,因而统一俄罗斯党提出制定“反腐败法”,这部包括了一系列预防腐败措施的法案将很快由国家杜马审议通过。此外,统一俄罗斯党还将推动杜马对一系列法律进行修正,以完善反腐败方面的立法。
四、有关政党转型的一些理论探讨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不仅中俄两国政党经历了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而且包括一些西方国家政党在内的许多其他国家的主流政党,为了谋求执政或维持其执政地位,也在进行党内改革。政党转型理论的一些具体问题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
随着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重视党内民主已成为国外主流政党的共识。对此,中共中央联络部研究室田永祥研究员提出,国外主流政党推行党内民主主要采取扩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完善领导人的产生程序、理顺党的领袖与党组织的关系、提高党内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维护党纪的严肃性等一些做法。但在一些国家的主流政党中仍然存在党内民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 现象,或是表现为存在“极端”家长制倾向、党内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或是蜕变为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导致无休止的党内争斗甚至是分裂。
发展政治参与是政党转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党研究中心金安平教授提出,为了解决政治参与的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矛盾,在实践中形成了两种发展战略:技术主义模式和平民主义模式,但这两种模式都将其强调的价值推向极端,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目前,中国公民实现了非常态政治参与向常态政治参与的转换,这就要求政府提供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因此,为了防止矛盾的不断积累导致爆发 性政治参与、影响社会稳定,中国政党应该变动员型为参与型,注重引导人们有序参与政治。从扩大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战略来看,中国共产党正在向主动型转变。
执政党的包容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政治的稳定。据此,中央编译局政党研究中心葛海彦副研究员指出,社会转型期要求执政党必须在创新理论、明确纲领、制定政策和实施执政的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包容性、创造性和开放性,从而以很强的包容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要提高执政党的包容性就要把不断增强阶级基础同扩大群众基础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坚持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同坚持依法执政有机结合起来,要把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同允许其他思想文化的合法存在有机结合起来,要把执政党一党执政同其他政党合作参政有机结合起来。
中央编译局副秘书长杨金海在会议闭幕致辞中指出,中俄两国都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有许多共同的问题需要研究和相互借鉴。在政党建设上,两国都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并以此推动社会民主建设,都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都要改变政治理念和执政方式,都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执政和推进政党政治建设,都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处理好党和政府、政权与民权的 关系,都需要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等。中俄政党建设的社会目标都是要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两国政党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都面临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事业问题,包括实现社会公平,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这些都需要认真比较研究。
总之,在论坛上,中俄两国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为今后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世界所。
第三篇:怀宁县情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本站推荐)
怀宁县情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基本县情
怀宁地处安徽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南麓前沿,面积127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241个村(社区),人口69万。自东晋建县至今有1600多年历史,府、县同城而治690余年,省、府、县同城而治178年,史称怀宁为安徽的“首府首县”。概括怀宁基本县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区位优越。怀宁濒临长江,位于八百里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沿江发展轴上,交通区位十分优越,合九、合安铁路,沪蓉、济广、合安高速公路,206、318国道,212、209省道穿境而过,安庆火车西站、石门湖码头坐落境内,安庆民航机场、长江货运码头紧邻县境,素有“襟江淮,控鄂赣”之誉。二是人文荟萃。怀宁历代名人辈出,清代有被康有为誉为“千年一人”的书法大师邓石如;近现代有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一大”到“五大”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一代完人”、著名教育家王星拱;当代有“两弹元勋”邓稼先、著名青年诗人海子,等等。怀宁是东汉古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京剧前身徽剧的发祥地,素有“戏曲之乡”、“教育之乡”的美誉。三是资源丰富。怀宁历来被称为江北鱼米之乡,拥有耕地48万亩、山场50万亩、水面18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大县、全国商品猪基地县、全国农业产业化试点县、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境内有铜、铁、无烟煤、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四是环境优良。近年来,我们致力打造“平安怀宁”、“活力怀宁”、“魅力怀宁”,投资硬、软环境得到明显优化。先后获得“浙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安徽省平安县”、“全国金融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黄梅戏)之乡”、“中国面点师之乡”等多项殊荣。两度跻身“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县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全省十佳开发区”,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_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扣“百亿怀宁、十亿财政”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抢抓皖江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克服宏观经济复杂形势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抗洪抢险双胜利。实现县内生产总值100亿元,同比增长14%,顺利实现“百亿怀宁”目标任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2亿元,同比增长30.66%,超预期实现“十亿财政”目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6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6346元,增长12%。总体来看,全县经济延续了近年来良好发展势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一)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得到新拓展。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县
工业园提质增容和省级茶岭经济开发区规划申报工作。积极推进环石门湖产业集中区规划建设。突出诸暨机械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电子与精密机械专业园等专业园、园中园建设,县工业园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已成长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2_年,园区新签约项目53个,协议总投资55.2亿元。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0.1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工商税收 1.27亿元,同比增长26 %;乡镇工业集聚区建设加速拓展,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5亿元,入驻企业230家
(二)突出提升项目质效,强势招商取得新成效。围绕承接产业转移招商,组织县党政考察团赴安徽天长及苏北地区开展专题考察活动,组团积极参加中博会暨徽商大会、世博会、厦洽会等系列经贸招商活动,成功举办台湾工业园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全县引资实施项目256个,合同利用县外资金139.23亿元,实际利用县外资金60.08亿元,同比增长26.9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投资16亿元的上峰水泥一期工程点火投产、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投资6亿元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6亿元的光伏玻璃制造项目、投资20亿元的机械工业园、投资17亿元的万胜国际城项目开工建设,投资9.3亿元的卫浴项目、投资21亿元的汽摩配产业园项目、投资8亿元的汽车轮毂项目、投资3.9亿元的LED项目成功签约,西锐重工、华信博伟、众和达LED封装等一批投资超亿元项目建成投产。
(三)突出抓好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扎实
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城市内涵提升与处延扩张同步推进。县城拓展区E区“6路9桥”实现通车,水、电等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县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县中医院住院大楼开工建设,廉租房工程扎实推进,职教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振宁学校主体工程完工并正式招生,优质高中已进入开工前准备阶段,四星级宾馆、商务中心、四星级商务休闲会馆、县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开工建设,城市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围绕“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目标,重点打造规划4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平山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5个示范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累计完成通车里程达711公里,超指标、超时序进度完成建设任务。
(四)突出发展活力提升,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切实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成功举办第六届银企信贷项目洽谈会,农村合作银行挂牌运行,新惠民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家金融信贷机构落户我县。林权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确保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成立县黄梅戏演艺公司。成功举办首届全省民营黄梅戏剧团优秀剧目展演暨第四届中国(怀宁)孔雀东南飞文化艺术节,加快推进黄梅阁、孔雀东南飞文化园、石牌戏曲文化区规划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五)突出民生和谐稳定,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扎实开展全县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及星级管理试点工作,以决战
决胜石牌皖河西堤为标志的抗洪抢险精神得到弘扬,各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生力、活力、潜力”工程,开展公选县科级干部工作,第二批10名县委特派员进驻企业开展帮扶工作。精心组织实施37项民生工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全县新农合参保率达96.62%。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乡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全县经济社会安定有序。对外宣传进一步加强,怀宁新闻网正式上线,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省级新闻媒体采风怀宁,县域对外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县直单位重点岗位动态评议活动,入园企业“一费制”改革全面启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连续5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第四篇: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三年规划及202_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经济提高促进宗教和谐,以转变作风拉近干群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推伯乡社会经济发展上台阶。
二、指导思想
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莎车县卡群乡调研“三民”活动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地委、市委“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各项决策,严格落实“九大任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村阵地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宗教充分和谐,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力促村生活习惯卫生,环境整洁,管理民主,力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达到村党支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四、202_工作目标计划
修缮村阵地的基础设施,加强村阵地堡垒实力。开展宣讲培训,提高村领导班子的政治素养、经营管理能力。发掘优秀青
年,充实党员队伍。开展法制教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创富能力。开展“四下乡”活动,做好帮扶工作,做好帮耕工作,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召集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举办宣讲会,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协调解决村集体土地问题,引导村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完成村前一组至六组4KM的道路硬化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开展驻村干部双语学习。
五、202_年工作措施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改变工作作风方面
1、积极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有意识地将那些思想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群众信得过、踏实干事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青年村民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组织好村小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选举,配齐配强村小组干部,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
2、壮大党员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纳优秀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做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开展远程教育,争取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重点抓好 “三培两带”致富工程,目前我村共有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75人,力争今年发展党员1-2名。
3、进一步配套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种植果蔬。开展远程教育和宣讲活动,扩充农家书屋建设,增加政治、农业经济类书籍,每月举办学习讨论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邀请市文工团下乡宣传编排文艺节目。
4、在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
开村情村务,严格落实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制度,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力争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五保救济发放等内容每季度向村民定期公开
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工作方面
5、按照市委组织部三民办“三民”工作方案在5月前完成入户走访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每户家庭及其成员基本情况台账,“一户一册”梳理分类,将发现的问题在村里协调解决。
6、开展技能培训,积极组织村里中青年参加市、乡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创富培训。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
7、开展法制宣传和民族团结教育。5月份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协调乡司法所调派优秀干部下村,集中村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五观”教育,强化村民法制意识和维稳意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充分发挥乡司法所、村调委会、治保会矛盾排查组织作用,把矛盾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在6个小组核心处设立法制宣传栏。
8、开展对辍学儿童家庭的劝导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由乡教育办上报的4村辍学小学生13名,中学生10名的家访工作,扎实开展工作组成员一帮一,“结亲戚、交朋友”活动,保证每月走访一次,尽力解决帮扶对象生活上的困难。
9、发放宣传单、利用学习宣讲日、建立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围绕推动民生工程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方面
10、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积极整治村容村貌,做到村委会
有专人负责,每季度开展对各村民小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对整治工作落实好的小组及时进行表彰,对差的进行处罚。大力引导村民建沼气池,全村有条件的农户提倡建有沼气池。搞好庭院经济,提升经济和环境。做好路旁水渠清理工作。
11、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经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协商,征得乡党委支持,力争在202_年完成对前任书记以不合理低价承包出去的62亩土地的变更工作,重新定价再予以发包,进一步挖掘增加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潜力。优化林果种植结构,提升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12、开展双语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双语”学习小组,每周一天“双语”日,“每天一句话,3个单词”,做好学习笔记,学习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可适当以趣味性活动来确保参学对象兴趣和学习效率。学习内容以日常工作,贴近生活的词汇、语句为主,争取年末住村干部能达到用双语进行基本日常交流。
伯什克然木乡叶汗里4村
“三民”活动工作组
202_年4月2日
第五篇:关于举办第六届“武汉法治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六届“武汉法治论坛”的通知
武汉市法学会各会员单位、各学科研究会、法学院系及相关单位:
今年市法学会将会同有关实务部门联合举办以“幸 根据武汉市法学会会长办公会议精神,福城市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法律问题研究”为主题的武汉法治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的总要求
第六届“武汉法治论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三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着力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服务“幸福城市”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提供法学理论支持和对策支持。
二、选题与论文的组织
市法学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论坛参考题(附后)。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组织,定人定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撰写,按时报送论文。作者可从参考题中选定题目,亦可围绕主题自定课题。
三、时间安排
请将论文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市法学会(请在邮件主题及论文左上角注明“武 9月10日前,汉法治论坛•202_ 征文”)。
第四季度,举办论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论坛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论坛结束后,由市法学会撰写综述,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文章将通过《武汉法学要报》专报有关领导和中国法学会;优
秀论文将通过《法学前沿》、《武汉法学》等予以登载。
联系人:熊音 孙剑华
联系电话:85790363 85790366 电子邮箱:wuhanfaxue@126.com 传真:85793910 地址:汉口建设大道903号
邮编:430015
武汉市法学会 202_年5月17日
论坛参考题
1、幸福城市的法律评价指标
2、网络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微博问政对社会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武汉危机管理和社会稳定研究
5、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研究
6、幸福城市建设视野下依法行政的思考——以社会管理创新视角切入
7、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行政执法正当程序及其限度
8、行政指导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
9、行政管理中的协调和解
10、“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11、社会中介机构管理体制创新的法律探析
12、幸福城市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执法服务效率和执法办案质量,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13、如何构建和谐的公共关系
14、幸福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秩序管理创新
15、幸福城市建设中创新治安管理工作的法律思考
16、依法拆迁过程中管理创新相关问题研究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背景下地方立法的重点问题研究
18、地方立法与建设“和谐武汉”、“创新武汉”、“幸福武汉”、“两型武汉”的关系问题研究
19、地方立法如何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20、如何实现地方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
21、立法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22、地方性法规的地方特色问题研究
23、地方性法规中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的设定问题研究
24、如何完善地方立法选项、公开征求意见、听证、审议、质量评估等机制研究
25、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中相关问题研究
26、进一步深化量刑规范化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27、涉诉信访定性定量问题研究
28、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帮教矫治制度研究
29、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速裁工作研究 30、防范与惩治恶意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31、医疗纠纷中罪与非罪的界限研究
32、刑事政策运行中的社会参与研究——兼论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化
33、劳动者权益的刑法保护问题研究
34、强化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助推幸福城市建设
35、幸福城市建设中的群众利益维护问题研究
36、幸福城市建设中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37、检察机关在公民安全感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38、对建设幸福城市法治秩序的思考
39、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