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23-726681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2 04:11: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

来源:精神分析佛洛依德

1、引言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饮食作为任何生物最基本的一种生存本能,也是人类生命早期最突出的主题,它包括食物和进食两个部分。因此它不仅具有基础性的生物学意义,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心理学的意义。婴儿吸吮妈妈的乳房,是他与世界之间产生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一个联系,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不仅得到了食物的满足,而且获得了一种口腔快感。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重大的联系,与人类一些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如安全感、控制感、依恋关系及自尊感等。因此食物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是快乐的来源。同时饮食还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和功能,如提供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等。本文拟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来谈谈饮食习惯、饮食行为、饮食文化等与个体的心理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2、饮食、情绪和性格

在精神动力学的视野和框架下,摄食行为不简单是一个物质能量流动的过程,它还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涵义。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中,有许多与“象征性摄食”相关的主题如:攫取、占有、控制、吞并、吸纳、依赖等等。那么是否可以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的特征来预测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及特征呢?

2.1、饮食口味

从一个人饮食的口味偏好,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情绪特征。如饮食偏重口味的人相较于偏清淡口味的人,情绪活跃程度较高,情感体验更强烈,情绪的平衡性更弱。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时,他的口味会不自觉地加重,会更倾向于选择麻辣辛等重口味的饮食。对甜食的渴求在很多情况下,似乎是对性需求的一种象征性满足。有研究表明,食用甜品所引发的神经生化反应与女性性高潮时的神经反应具有很大的类似,这是否可以解释生活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甜品来缓解焦虑和体验愉悦感?体形较胖的女性比纤瘦的女性也更倾向于喜食甜食,这也许和她们现实生活中更缺乏性需求的满足有关。另外,我们从一些具有地缘性饮食的口味特征,也可以看出饮食与个体情绪和性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端倪。如在我国的川、湘、渝、赣等地区,人们喜好辛辣口味的食物,故多盛产“辣妹子”“川妹子”等“辣不怕”性格特征的人群。虽然个体的饮食习惯和性格特征之间的交互关系机制尚未得到科学的实证,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是不言而喻的。

2.2、偏食行为

饮食习惯中的偏食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倾向性。对某种或某类食物坚决地、不合常理地拒绝,往往提示个体人格中的强迫影像:行为方式的刻板、内心世界的僵化缺乏弹性、某些仪式性的观念和行为、对秩序偏执的追求及相对应的对失序的过分恐惧、严厉的“超我”下对人对己的苛刻等。当然对某一个特别事物的癖好或拒绝,也可能意味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与偏食对象或者其象征物相关的特殊心理事件。因为食物的多重象征性,对食物的选择风格可以被高度看做是个体建立关系的模型。与偏食相反,有一类所谓“吃百家饭”“吃香喝辣”的人,这种人对食物的开放性态度往往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得豪爽、开放和适应,在行为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新性,敢于突破自己,突破常规思维,生活态度也较积极。

2.3、进食速度

一个人的进食速度可以预测其焦虑水平。进食快速的人往往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表现出一致的特征,如:走路快、说话的语速快、工作的进度快等,而且这类人往往对等待缺乏耐心,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不能容忍。他们往往容易对别人的“慢”表达不满和愤怒,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控制和支配的特征。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特征,倾向于追溯至个体早期阶段的喂养方式和母亲的神经特征来解释。往往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地予以回应、互相矛盾或没有预期的情感表达以及母亲自身的强势和神经质等,都会使得孩子无法在安全依恋的抱持背景下建立其自身的安全感、自恋、信任等健康心理的基石,从而对其在以后的分离‐个体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理,一个吃饭时过于磨蹭、三心二意的人,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这种拖沓、纠缠不清、被动的特征,这可能和其早期的喂养过程中被忽视或者重要抚养人的缺席有关。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进食速度过快或过慢的人,饮食的规律性都比较差,即使是有些人因为客观原因如工作要求等使得他们无法按时规律地进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是他们潜意识中对“无预期”事件的强迫性重复,或是对“偏执‐分裂”的固着。

2.4、不良饮食嗜好

特殊的饮食成瘾如吸烟和酗酒,可以预测个体的亲密关系质量。大量的研究表明,烟瘾和酒瘾等行为障碍和恶劣的家庭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相关。据此可以推测吸烟和饮酒行为是个体对无法充分满足的情感需求和亲密需求的病理性补偿。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对吸烟和饮酒过度依赖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口唇期固着和停滞的表现,固着和停滞就意味着需求未被充分满足,或由于母亲缺乏帮助孩子升华的能力,使孩子无法顺利完成其在每个发展阶段特定的发展任务。而口唇期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如果发展受阻,这个影响会迁延至后面的发展阶段,影响其后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培养,如自我控制、自我认同、自尊感等。

3、进食障碍的精神动力学解释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AN)和神经性贪食(BN)两大综合征,好发于14-20岁的年轻女性[1]。对于进食障碍的病因,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儿童早期未解决冲突的反映,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进食障碍是关于体形与外表的错误观念的产物,家庭系统理论认为负性的家庭环境同进食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已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进食障碍的病因,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2]。那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进食障碍的病人试图解决的是什么冲突呢?进食障碍的病人在人格层面体现出哪些倾向性呢?这里分别从进食障碍病人的几个突出症状表现来谈谈。

3.1、体相障碍

无论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贪食,都存在对自身体重和形体过分的病态的关注[3]。尤其是患有AN的病人,过分的节食行为已经使她们的体重远远低于正常体重,但她们仍然认为自己胖。这种体相障碍预示着她们对保持瘦小体形的一种偏执性的追求,这传递了她们拒绝长大的潜意识信息。

3.2、闭经

因为节食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许多AN女性病人产生闭经的症状。月经作为女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对女性的性身份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AN病人的闭经症状则象是在宣示:“我讨厌那件事,我拒绝被当成一个真正的女人”,这是女性缺乏对自己性别身份认同的象征性表达。

3.3、拒食

AN病人对食物的敌视和拒绝,则更像是象征性地表达对家庭的忠诚和反叛。它能平稳家庭系统,它可能是向父母求助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力量,能阻止自杀冲动,转化性压力,从关系中游离开来,延迟成长,减轻分离焦虑,能使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4]。

3.4、暴食和呕吐

与AN病人不同,患有BN的病人则多表现出对食物的一种非常矛盾的需求和态度。她们会采取暴食后又诱导呕吐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她们的情绪问题,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她们比AN病人更多地报告无助、绝望等情绪[5],进食障碍的病人伴随有情感障碍的比率较高,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进食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一种变式[6]。这种对食物既需要又拒绝的矛盾态度,和鲍尔比的矛盾型依恋在其内部心理机制上有着一致的地方,而在其生物形态上更类似于一种饱和性抑制的反应过程。对食物的餍足行为下面压抑着强烈的愤怒和攻击,而暴摄和呕吐则更像是把病人内心深处这些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加以外化,以致于他们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自己的愤怒和缺陷。

3.5、攻击性

有研究认为,进攻性特质是饮食障碍病人最重要的精神病理内核。进攻性特质大多来自于家庭关系和模式的扭曲和儿童时期的经历,表现为敌意、易激惹、易怒,不能自我保护,不能正常表达愤怒等等,这些都是AN和BN病人常见的精神症状。BN病人的易怒特质表现为对遭遇挫折忍耐力低,不能控制冲动,将敌意投向他人,而AN病人则表现为自我保护不良,常将敌意投向自己[7]。

3.6、共病人格障碍

有对饮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认为进食障碍的人格总体特征为依赖,缺乏自主和对自身和以上外在个体领域的混淆。Anderluh在回顾性的研究中发现,强迫人格特质是影响进食障碍易感性的一个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今后的发展有较高的预测值,两者间呈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AN是强迫性的,而BN是冲动性的,并假设这两个症状是一个连续体的极,Anderluh 认为两者并没有在强迫特质上表现出体系上的不同。并且进食障碍恢复之后,强迫特质仍然存在[8],这主要体现在饮食障碍病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上。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障碍病人的人格一般是完整的,而且非常有韧性。对大多精神障碍来说,并发厌食症状是不多见的。

3.7、与饮食有关的躯体疾病

有一些心理障碍躯体化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还有直接的躯体疾病如食道癌,胃癌等,都直接和饮食相关。这些症状和疾病似乎都是一种隐喻,好像是在表达:“我实在是吃不消了。”“我受够了”这样的信息。

有一种人格类型的划分将这类人群称之为“癌症型人格”,即所谓“C型人格”。C型人格的病人多性格内向、敏感、压抑自己的情绪流露和表达、避免任何可能的冲突,他们往往看似无比随和实际内心充满压抑的冲突和愤怒。病人最后多把这种强烈的愤怒指向自身,企图用对进食这种生存本能的拒绝来杀死自己。

4、饮食文化中的心理意义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文化也不断地塑造着个体和种族的未来面貌,饮食文化也是如此。

就像中西方文明的显著差异一样,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和西方具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后者而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复杂,不仅在烹饪方法上体现出繁复高超的技艺水平,在餐饮的器物制造和使用上也显示出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成熟特征。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君子远庖厨”等有关饮食“兹事体大”的言论。同样的意味也体现在中国特色的招呼用语“你吃过饭了吗?”之中。这是饮食文化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效应,一个人在饮食方面的表现直接体现了他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身份地位。因此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用一些与饮食相关的话诸如 “脑满肠肥”、“酒囊饭袋”、“大腹便便”等来对一个人实施道德上的批判。

在一些宗教信仰比如佛教里,也通过对饮食的一些禁忌来革除和回避世俗欲望的诱惑,从而达到精神修行上的清明和升华。在佛教的某些教义中,有些食物如“五荤八素”被当做是人的欲望象征或是刺激人的欲望的“恶源”。这种欲望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性从最初的修行方式选择逐渐演变成僵硬刻板的戒规戒条,饮食在其中也被逐渐地异化和歧化。同样在基督教中,人类的“原罪”也始于对食物欲望的屈服而致。这些禁忌和“原罪”感是否起源于人类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匮乏之下,对食物和资源的分配实施的某种潜意识的制度设计?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禁忌也逐渐松动,如后来佛教传播到中国后逐步分化,其中一支与中国本土的道家结合而形成禅宗,他们的教徒公开宣扬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论点,至此欲望与精神的对立性才逐渐消弭。

另外,饮食也是某些重要的社会礼仪的主题,如祭祀和约会。这两者在中西方文化之间似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国古时在祭祀中讲究“钟鸣鼎食”,而中国的祭祀礼仪则直接源于中国的祖先崇拜文化,祭祀的心理学意义是通过食物的供奉表达身份的联结。而世俗生活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第一次约会也往往以吃饭作为表达好感、亲近之意及缔结亲密关系的愿望。可见食物是人们之间传递和共享亲密需要、进行身份认同的第一载体和媒介,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饮食在人类情感和精神活动中的根基性作用。

第二篇: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交流

岳秀芝

摘要:饮食文化是一种特殊而又普通的社会现象。说它特殊,是因食物、加工方式的不同,或地区、民族差异,产生不同的饮食风味;说它普通,是说不分人种、地位、国家和民族。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并对中西饮食文化融合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西差异;交流与融合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先哲有云“民以食为天”(《管子》),《尚书·洪范》提出治国之“八政”,亦以“食”为先。西汉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饮食,人类无法生存,当然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存在和各种文化现象的产生。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观念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

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同自然界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由于物质丰盈和文化底蕴不同,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中西饮食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传播、交流中不断的碰撞、融合。因此,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如何在差异中寻求融合很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饮食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笔者仅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对美味与营养的不同追求

中国饮食文化源自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说,这种哲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国的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务,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中国人从来都把追求味觉感受放在首位,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惧佳”,但那是由于人们感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由于中国人非常注重饮食审美的艺术享受,传统饮食中甚至不存在营养的概念,只谈饮食养生。包括“辨正施食”与“饮食有节”两方面的内容,体现五行的相生相克。中国的饮食,以浪漫主义的态度追求饮食的精神享受,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然而西方饮食观念则是一种理性的、讲究科学的饮食观念。它的形成受近代科学文明影响极大,发达的科学精确的分析食物的成分含量,掌握身体的营养需求,对于饮食,首先讲营养、热量,而并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为了保全营养,生食也是饮食的重要一部分。西方人把饮食当作科学以现实主义态度注重其实效性,这是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

他们吃的是营养,很少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适,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被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这些是烹调的首要问题,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二)中餐的随意与西餐的规范

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菜品多为固定搭配尤其主菜更是突出重点,牛排和土豆永远分区放置,不论烹饪还是装盘很少出现中式土豆牛肉的混合交融。西方菜肴制作规范化,使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

中国的烹调与之截然不同,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和特色,就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据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就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依据时令、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此外,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做出某种即兴的发挥。因此,中国烹调不仅不讲究规范化,而且还特别强调随意性,使烹饪充满了创造性。

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首先导致了中国菜谱篇幅的一再扩大:原料、刀工、调料、烹调方法的多样,再加以交叉组合,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十种菜肴。因此,在盛产某种原料的地方,常常能以这一种原料做出成桌的酒席,如北京的“全鸭席”、“全羊席”及“全猪席”,延边的“全狗席”,广东的“全鱼席”,长沙的“全牛席”等,皆体现了中国烹调的随意性所派生出来的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西餐的“分”与中餐的“合”

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我国传统饮食方式也产生了影响。中国传统饮食多为“合餐制”,这种方式,在饮食行为上重情感交流和精神体验。西方饮食文化以“分餐制”为标志,在饮食行为上强调独立、高雅,注重文明礼仪,其情感交流主要是在群体活动,如举办一些简便或大型的西式酒会中进行。

中国文化崇尚“和”“合”理念,故饮食方式采用“合餐”。作为中国人饮食行为的思想心理依据,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需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发展,聚族而居是其主要的生活方式,人们常常互相帮助,容易形成集体活动和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推崇群体的意志、力量和作用。因此在文化精神上,中国人历来以“大合”作为人生际遇的至高境界,表现在饮食方式上,以“群享”为乐,以“众乐”为乐。这也是中国人表达情感、协调和增进人际关系的方式之一。大家热热闹闹地围成一桌,一起享用丰富的美食佳肴,自然其乐融融。

西方人的进餐方式与中国最大之不同,在于“分餐制”。所谓分餐,是指将菜点分别放在每个人的面前,每个人只吃属于自己的一份而毫不混淆。这种饮食文化传统是建构在西方民族的社会历史与生活习性之上的。西方国家早期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后来以工商业为主,以畜牧业和工商业为主的社会需要经常流动才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人们为了利益和财富便择地而居,流动性强,容易形成相对独立的个体观念,以个体为本,推崇个体的意志、力量和价值。文艺复兴以后更进一步提倡个体观念,注重个体思维,要求个人自由、实现个人价值,并尽可能多地不受群体的限制和约束。这种观念对西方人日常饮食生活的最大影响就是自始至终的分餐而食,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他们虽然围坐于一桌,但每人一套餐具、每人一套菜点,各自吃自己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吃什么”与“吃多少”以及“怎样吃”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个人拥有饮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如对于牛排,制作者常常要先问客人喜欢烤的还是煎的,要几成熟?五成、八成或全熟?然后根据客人要求制作,送上餐桌。餐桌上放着胡椒、盐等调料,供食者自行调味。

此外,中西方在宴会礼仪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座次上,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而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餐具上,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进餐礼仪上,中餐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先给主宾夹采,请其先用。而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要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庄,而且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1. 传统文化的差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

1.1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是农业,农业生产要求人民居住相对稳定,生产过程不间断,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农民养成安土重迁的心理和质朴厚重的性格。由于这一社会存在的作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观念上崇尚中庸,少走极端,主张调和。这亦贯穿于中国饮食文化之中,中国的烹饪方法,就十分注重整体效果,丰富而又和谐,多样而又统一,带有浓郁的中国哲学的调和色彩和宽容性。

而西方文化,广义上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里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因此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所以西方人的饮食多从理性角度出发,注重营养和卫生的合理搭配,对味道之美反而不大讲究。各种调料都分的清清楚楚,很少有原料之间的多种配合,呈现出味道单一,营养价值一目了然,较少艺术氛围的特点。1.2哲学思维的差异

应当承认,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哲学思维的发展,都含有辩证法的内容。但中国哲学的辨证思维更早熟,并且丰富而深刻,突出表现在“和”字上。“和”在饮食文化中是适中和平衡。《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子曾云:“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就是强调烹饪要求“和”而不要求“同”,“同”是单一也必然单乏味。“和”是谐调,是把多样而丰富的物质加以增减配合,使其适中。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论语·子路》中以此区别了“和”与“同”,并由此提出“中庸”观念,他认为“过犹不及”,朱熹解释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1中庸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饮食讲究五味调和,而这五味之说也源于中国哲学中的五行学说。《尚书》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2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在口味上的属性分别是咸、苦、酸、辛、甘,合称五味,五味受五行统辖。烹饪者要使五味调和,做到从多样的差异到适中的平衡,就必须掌握好“调”的本领,3以达到“和”这一饮食的最高标准。

古人还讲究不同季节的饮食,偏重不同的味道,这也谓之“和”《周礼·。天官》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古代以五行配五味,是以味在人体中起的作用为求“和”的先决条件。而且实际上,这种“和”寓有饮食治疗的含义,并为后世药物医疗和营养调理的中医学治病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和”还体现在宴席活动中,俗话说:“饮食所以和欢也”。虽然从卫生角度来看不太妥当,但它符合我们民族的心理,便于集中交流感情。在这个因素的主导下,如中国古代朝堂祭祀的宴飨,农村百姓的“乡饮酒礼”,及其他喜庆节日,无不都推行饮食和欢的活动。可见,通过饮食来促进上下、左右关系,和睦感情,已经成为中国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而其目的还是“和”。

而西方的文化更加开放、融合,生活中比较随意、简单,表现在吃上,他们更多的是把吃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它皆在不足道中。” 可见,吃只是西方人维持生命的一种方式。此外,西方的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相分”、重“器”轻“道”、重视科学实证等观念对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也有深刻影响。在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

2.地理环境的差异

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与该民族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所处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即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上的,而由农业产生的饮食正是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的作物和饲养的牲畜与家禽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食物组成也有所不同。西方许多国家都位于北纬 35°~60°之间,位于北温带的西风带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因而他们的主食以肉类为主。而中国 12 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尚书·周书·洪范》。3 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第281页。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使我国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从而形成了中国以大米或小麦为主食的饮食风格。这显示了东西方民族各自依据一定的生态环境所进行的物质文化创造,以及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

3.民族性格的差异

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比较倾向于含蓄、和谐,强调“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喜欢安居乐业、和平稳定。西方民族起源于“狩猎民族”,畜牧业、商业比较发达,更需要强壮、易动和勇于冒险等特点,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他们执着追求和乐于冒险的民族性格。这两种性格体现在饮食上,具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人对待食物是亲切的、温和的,强调“五味调和”,以筷子为主,并且用筷子时温文尔雅;西方人则不同,餐桌上他们习惯用刀用叉,又切又割,体现了强烈的征服感。

4.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西方,影响力最大、渗透面最广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加之社会民主、开放,便产生了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法国人塞尔在《西方礼节与习俗》中自豪地说:“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女置于社交生活的中心地位,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而中国无论是儒教、道教、佛教中,女性的地位都不可和西方国家同日而语,传统的中国女性一直处于“三从四德”的教育中,基本上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地位和权利。

三、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则注重以人为本。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而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从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饮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的部分。如何使中西饮食各自取长补短,有机结合,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西饮食交流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据《史记》、《汉书》等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萝卜、石榴等,也把中原的桃、李、梨、茶叶等物产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都在择善而从,不断完善自己。

从世界范围来看,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日本4。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及烹饪技术。与此同时,大批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全套岁时食俗带回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在日本都十分流行。此外,粽子、面条、馒头、饺子、酱油、醋、豆腐等,甚至筷子,都是来源于中国。日本学者木宫泰彦也认为:“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首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也。”“中国乃东洋文化之母国„„倭人来自中国,目睹其情形,必赉往若干新知识,而对中国文化作极热烈之倾慕。”5

参见中山时子主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8页。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20页。中国和非洲也有近千年的交往,近年来在索马里等东非国家出土了唐、宋、明三个朝代的瓷器和钱币。另外,今日非洲的烤全驼和唐代宫廷菜肴浑羊殁忽在形状和烹饪方法上惊人的相似,据《食珍录》记载:此菜“最为珍食。置鹅于羊中,内实粳、肉、五味,全熟之”。而烤全驼的做法也是将鸡蛋塞入鱼肚中,然后把鱼放进鸡内,再把鸡放进烤羊的肚里,最后把羊放入骆驼的肚子里烤制而成。我国烹饪研究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与非洲历史交往在饮食文化上的一个见证6。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同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经济交往日趋密切,通过这条道路,中国饮食文化源源不断地被介绍到西方。据《宋会要》记载:熙宁三年(1070年),大食国(今伊朗)“谴使来员,赐器服,饮食”。这种互相往来的例子还有很多。至今在希腊——地中海文化圈内,中式饮食仍占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达数千年里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十五六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文化的领先地位逐渐丧失,唯有饮食文化却不断走向世界。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7毛泽东也曾说:“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8凡是吃过中式菜肴的外国人都赞不绝口,从而激起对中国文化的崇敬。菲律宾《东方日报》曾写到:“在巴黎,用中国菜招徕顾客的餐厅,最保守的估计有一千多家,每家都生意兴隆,有一定的主顾,每逢星期假日,还有大摆长龙的镜头。让法国人排队等饭吃,只有中国菜才有这魅力„„”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流的加速,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和必然的发展趋势,“中西合璧”的餐饮文化正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广东菜肴(如咕噜肉等)在制作上吸取了西菜烹调的一些手法,在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深受国内外食客的欢迎。肯德基的中餐店也放弃了对传统洋快餐的坚持,开始采用煮、凉拌等中式烹饪方式,全力打造健康“新快餐”。

当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食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既然中西饮食交流已成为一种趋势,那么交流后的路该如何走呢?其实就是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做出符合人们口味的菜点 更好地服务于国人。如在晚清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国人口味而推出的 “中式西餐”就是这一模式,现在我们称这条路为“中菜西做”。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交流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为了满足他们的饮食需要,我们也可以做出“西式中餐”来填补。

在饮食方式上,虽然近世中国对分餐制之接受与在中国一定范围内普及起来。但人们多数还是选择合餐,尤其是在传统佳节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团圆”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所致。中国人以“大合”作为人生际遇的至高境界,67 参见王中兴《中国饮食谈古》,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106页。

孙中山:《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人民出版社1956年。8 转引自《卫士长的回忆》,《解放日报》1989年9月1日。9 转引自《中国菜征服了巴黎》,《东方日报》1977年11月21日。喜欢和乐融融、团团圆圆的氛围。但近世以来,分餐制在学校和幼稚园、工厂企业等场所广为普及,确是文明与进步的体现,其一方面方便了大家的用餐,另一方面也有效的保证了卫生。这种两种餐制并存的格局,以合餐为主体的餐制形式反映了近世中国饮食方式的一个重大转变,对近世之后中国人的饮食生活起了一定程度的规引作用。

此外,宴请社交方式上。西式的冷餐会、鸡尾酒会是西方人普遍使用的社交方式之一,随之传入中国,进入了中国人的饮食活动范畴后便逐渐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宴客社交习惯,使得待客餐饮礼节得到了简化和改良。在当时主要影响政界与知识界。西式饮食文明礼仪是西方人在饮食活动中行为规范的一种文化表现。举止优雅、尊重妇女、积极交际等原则是西方人的饮食文明礼仪。随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人逐渐了解了西方饮食中的餐饮方式和行为规范。对西式文明饮食礼仪表示了肯定与尊重,表现出中国人的文化包容的心态。学习西餐文明饮食礼仪,是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与进取精神的体现。

当然,在交流的道路上必然会有曲折和挫折。因为中西饮食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自然、人文等环境下所创造的不同饮食。所以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不能“邯郸学步”丢了自己的特色。其次,不能“买珠还椟”要选择其长去其短,即做到“洋为中用”。另外,更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犯教条主义的错。应以中餐为体,以西餐为用,依托中餐的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审美情趣,适当地吸收西餐的科技元素,使两者取长补短、有机融合。

结论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从中西方饮食观念、饮食内容及饮食方式等方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饮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各有所长。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的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但是,这种种中西饮食方面的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得模糊起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中西饮食开始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朝着中餐的色、香、味、形、质、意的艺术境界发展。中西饮食将在文化和语言的交流中共同发展!

可以预料,世界饮食文化将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相互吸收,不断完善发展,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随着中外饮食文化的融会贯通,也必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会在更深层次和广泛的领域弘扬光大。

参考文献 :

[1]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2]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第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3]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2.[4]李鑫.“感性”与“理性”——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5).[5]李洁,翟朝,秦烨.从跨文化角度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群文天地,2008,(09).[6]黄丽.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2008,(01).[7]刘立新,王东.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2007,(08).[8]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9]车志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J].管理观察,2009,(02).[10]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2009:231.[11]鲁莉,曹诗图.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及文化地理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12]汪清囡.农业结构不同导致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方农机,2006,(06).[13]周静.与时俱进 话中西饮食交流[J].烹调知识,2005,(04).[14]蒋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4).From the Diet angle analysis the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exchanges

Name:Yue Xiuzhi

Abstract: The diet culture is one kind special and the ordinary social phenomenon.Said it is special, is because of food, the processing way difference, or the area, the national difference, have the different diet flavor;Said it is ordinary, is said does not pide the race, the status,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ality.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o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difference, and forms the reason the contrast analysis, has discussed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fus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forecast to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fusion tendency.Key words: Diet culture;China and the West difference;Exchange and Fusion

第三篇:从生物学角度看

从生物学角度看,“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

有人认为,“弱肉强食”是生物生存的法则,因为人是生物的一员,所以又推论: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也是“弱肉强食”。这样的推论是完全错误的,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

一,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是发生在种间而不是在种内。

所谓“弱肉强食”是指在生物圈内食物链上相邻两种生物之间发生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因为人类根据自己的认识,把“吃别人的”称为强者,把“被别人吃的”称为弱者,并且,由于生物圈里“吃”与“被吃”的关系无处不在,所以,生物圈里的“弱肉强食”现...但是,“弱肉强食”现象虽然在生物圈里无处不在,它所发生的范围却是有条件的,是特定的,而不是无条件的,不是任意的。无论是“狼吃羊”或是“老鹰吃鸡”“蛇吃青蛙”“牛吃白菜”“老鼠吃大米”„„这些弱肉强食现象都只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而不是发生...“狼吃羊”的故事没有人觉得新鲜;但是“狼吃狼”的故事恐怕没有人不觉得新鲜。尽管没有不吃肉的狼,也没有不凶残的狼。尽管狼群中也有成年的“强者”与未成年的“弱者”之分;有健康的“强者”与伤病的“弱者”之分;有身材高大的“强者”与身材瘦小的“弱...“弱肉强食”现象之所以不发生在同一物种内部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最好最必须的营养物质是

来自种外而不是来自种内。

因为食物链又叫营养链,“吃”与“被吃”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营养传递关系”,而不是人类意识中的强弱表达关系(虽然每一个生命体都会因为营养的需要而“吃”东西,却几乎没有一个生命体是为了在“被吃”的东西面前表达自己是强者才“吃”东西)。

在自然界,对于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而言,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于外界而不是来自于自身;对于每一物种而言,最好最必须的营养物质也同样是来自外界而不是来自物种内部。

“弱肉强食”现象之所以不发生在同一物种内部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保种。

即使是人们常说的“大虫吃小虫”,其中的“大虫”“小虫”虽然都是“虫”,却肯定不是同一种“虫”。这里的“大虫”“小虫”一定是不同种类的“虫”。

否则请试想一下,如果真有这么一种“虫”,它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不是来自外界,来自异类,而是来自同类同种,在同种内部以“大虫吃小虫”为生存法则,体强的吃体弱的,个大的吃个小的,成虫吃幼仔,先生吃后生,这种“虫”还能在自然界生存么?

因此,大自然赋予生物求生存的本能要求所有物种,为了求得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和长久生存,在同种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不仅不能以“弱肉强食”为生存法则,而且还必须以“团结协作,和

睦共处”为生存法则。

只有这样才能凝聚种内的力量,共御外敌,保种兴种,使物种的个体和种族得以生存和长久生存。从采蜜的蜂到吃肉的狼,在种内的关系都是如此。

关于种内的生存法则是“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观点无须举出很多例证,因为,面对种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弱肉强食,自然界的物种仍然保留着惊人数量的个体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这

一观点的正确。

个体的独立求生能力是极有限的,没有雄与雌的结合就没有后代;没有长辈的保护幼仔就会夭折;没有集体的合作许多食物都不能得到,许多灾难都不能逃避„„没有种内“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生存法则,即使不发生“弱肉强食”的内讧事件,这一物种也会很快消亡。

有学者曾把地球人类按照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的遗传特征划分为不同的人种,但是,科学家们从来都认为,这种“人种”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事实上,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有99.99%的基因密码都是相同的。这就是说,在全...既然全世界的人都属于同一物种,那么,人这种生物在种群内的生存法则也应该像其他生物的生存法则一样,不是“弱肉强食”,而是“团结协作,和睦共处”。那种认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也是“弱肉强食”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二,物种之间的“弱肉强食”并无强弱之分。在否定了“弱肉强食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的观点之后,让我们再看看生物圈内“弱肉强食”的真面目。

前面说过,食物链又叫营养链。所谓“弱肉强食”实际上是一种营养的传递,而不是一种强弱关系的表达。如果一定要按照人的意识把“吃别人”称为强者,把“被别人吃”称为弱者,那么,每一个生物都既是强者又是弱者。

因为不“吃别人”的生物是没有的,否则它就不能吸取能量,不能生存,不能称之为生物。即使处在食物链最低层的植物也要“吃别人”。虽然它吃的主要是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吃的主要是万能之源的阳光,但它毕竟也是在“吃别人”,不“吃别人”它就活不成。

更何况所有的植物都吃动植物的分解物,有不少的植物例如猪笼草、毛毡苔、捕蝇草、水狸藻、捕虫堇等甚至还吃活生生的动物。

不“被别人吃”的生物也是没有的,因为只要你“吃别人”,你的身体内就必然会聚集能量,就必然具有营养价值,就必然会导致另一种生物在适当的时候来吃你。例如生物圈中自认为“最强

者”的人类也要“被别人吃”。

除了许多凶猛的大动物敢吃人以外,吃人最多的更是那些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不管人类如何聪明、如何敢于举起刀枪杀向一切生灵,当人类面对细菌和病毒时,都只能老老实实避其锋芒,认认真真检点自身。因为这些微小的生物不仅能够把活人治理得服服帖帖,...食物链上的弱肉强食关系就是这样,从局部看,强弱双方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强者总是强者,弱者总是弱者。但从整体看,每一个物种都既是强者又是弱者。

大自然的游戏规则从来都给予它的子民以均等的恩惠。一物降一物,没有谁处在最低层,也没有谁处在最高层。只有这样的游戏规则,生物圈才能永远欣欣向荣,大自然才能永恒不竭。

同种内部没有“弱肉强食”只有“恃强凌弱”,而“恃强凌弱”仅仅只是种内争斗的一个开

始阶段,它的结局表现为“自相残杀”。

种内的“恃强凌弱”之所以最终不表现为“弱肉强食”而表现为“自相残杀”,首先是因为同种的“弱者”与异种的“弱者”有质的不同。既然同种,就具备着“不被同种所食”的先天基因,“强”与“弱”的差距也不会很大,否则就不是同种而是异种了。

其次是因为种内的生存法则是“团结协作,和睦共处”。当有“恃强凌弱”现象出现时,种内的众多个体就会在维护种族生存的本能趋使下去孤立“强者”甚至群起而攻之,让“强者”变成“弱者”以维护种内的安定。这样,由“强者”挑起的种内争斗,最终将以“强”...种内的“自相残杀”与种间的“弱肉强食”的本质区别在于:种间的“弱肉强食”虽然让“弱者”死去,却能让“强者”生存,因而它可以被“强者”一方称为生存法则。而种内的“自相残杀”则让双方都死去,或者让双方都头破血流,因而它不是任何物种在种内的生...因此,在生物圈里,种间的“弱肉强食”尽可以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种内的“恃强凌弱”却只能偶尔为之。事实也正是如此,即使是凶残的野狼饿虎,其种内的“恃强凌弱”也难得一见。

四,种内的“强”“弱”之分普遍存在,但“恃强凌弱”并不普遍存在。种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虽然普遍存在着“强”“弱”之分,但是,“恃强凌弱”并不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就是这样。

1,在种群内,根据体力的强弱,能力的大小,把个体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由最强壮最有能力的个体称当种群的首领。这样的等级制度虽然有着明确的强弱之分,但它的作用却不是“恃强凌弱”,而是在种群内进行组织协调,使“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生存法则得以...。区分等级制度中的“强者”是在进行“组织协调”工作还是在“恃强凌弱”,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看它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与长久生存。

2,收获的多少与付出的多少成正比例变化,付出多的成为“强者”,付出少的成为“弱者”,这里虽然有强弱之分,但不存在“恃强凌弱”关系。凡是不损害其他个体和种族的生存与长久生存的行为,虽然可以形成“强”“弱”之分,但都不存在“恃强凌弱”关系。

种内普遍存在的“强”“弱”之分,之所以不会普遍构成“恃强凌弱”关系,是因为所谓的“强”与“弱”都只是从某一角度而言的。换一个角度看,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甚至互换了。只有那些意识不到这种整体关系的个体,才会“恃强凌弱”导致自己最后的失败。

有人就这样说过:如果不考虑“恃强凌弱”的情况,那么,“在物质财富上贫穷的人,也许在精神财富上富有;在精神财富上贫穷的人,也许在物质财富上富有;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都贫穷的人肯定在娱乐、休息、健康和安全这一自然财富上比任何人都富有。在这三...五,混淆种间与种内的区别,是产生谬误的根源。

“弱肉强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的观点,源于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理论上的谬误。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谬误又产生于达尔文主义把种间的“弱肉强食”概念错误地引入到种内,例如达尔文本人就曾经明确表示:“为了迈入更高的阶段,人类必须继续经历严酷的斗争”。

直到法西斯的反人类战争用行动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一谬误推向颠峰以后,人们才开始从学术上进行自我反省。遗憾的是,人们没有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谬误的根源是混淆了种间与种内的区别,却把产生谬误的根源归结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手段不...这种“不能通用”的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如果说“不能通用”是因为它们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和独立性,那不言而喻。如果要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绝然分离,否认它们的共性,把两者本来应该共同遵守的自然法则割裂开来,则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谬误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自然法则是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必须予以承认。并且,从宏观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毫无疑问都属于自然现象。把两者综合起来研究不仅合理,而且,能够更真实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恃强凌弱”也不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只有“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和谐社会,才有利于人类个体和种族的生存与长久生存。

第四篇:从组织与管理者角度看执行力

从组织与管理者角度看执行力

执行力无疑是近几年的管理热门话题。畅销书《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受到众多企业欢迎,许多企业甚至大量采购人手一本;关于执行力的咨询培训项目遍地开花,“赢在执行力”、“执行力特训营”等讲座培训十分火爆。

执行力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目前所流行的畅销书籍与咨询培训,基本上都是针对基层员工的。影响员工执行力的因素众多,但归纳起来无非两条,一是态度问题,二是能力问题。态度问题有阳奉阴违、工作拖沓等多种表现,但本质上都是不重视,属于不可原谅的错误;能力问题有专业技能欠缺、工作方法不对、分不清轻重缓急等表现,对此组织应该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能力。

其实,执行力的核心就是下级贯彻实施上级的命令与意图。要提升执行力,不能仅限于提高下级的执行力,也要提高组织与管理者的执行力。企业要实现管理升级,要做大做强做久,就要面临着提升执行力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组织与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如何提升执行力,与大家商榷。

一、组织问题

组织问题包括部门与岗位设置、工作流程、绩效考核、企业文化等方面。从部门与岗位设置看,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设置。比如在企业初创阶段,部门设置很少,一人身兼数职。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机构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反应灵活,节约成本。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员工已经上百甚至几百几千,还没有人力资源等专业部门,就会大大制约企业的发展了。而如果组织机构中还存在着因人设岗、分工不清、等级过长等现象,就更是大大影响执行力。

从工作流程来看,要实现流程简化与科学化。流程简化就是可以省略的步骤省略,可以集体做的事情不要人人都做;流程科学化就是要找对人,做对事。

从绩效考核来看,要具有激励性。当然,激励广义上也可以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如果员工感觉到他工作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就可能影响执行力。

从企业文化来说,一个具有执行文化的企业有利于形成高效执行的团队。大家都知道军队的执行是最强的,因为军队的执行文化在那里。一个新兵,不管原来多么调皮捣蛋,进入了军队,很快就会明白“下级服从上级”、“军令如山倒”的含义。而军队的这种文化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靠严明的纪律和长期的积累形成的。有执

行力文化的企业,不是看执行力的口号喊得多响,也不是看制度制定地多么详尽,而是看领导是否能带头执行,看如何对待执行与不执行的人。

二、决策正确

管理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相比而言,“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尤其是对于组织与管理者而言,否则就可能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有调查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失败,大多是执行力的问题,而中国企业的失败,大多是决策的问题。

关于完善决策,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措施,那就是兼听独断,延后决策。听取多数人意见,跟少数人商量,一个人拍板。此外,内外部的智囊团也是必须的。内部要有一些善于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够完善决策。外部要善于借力,借助管理咨询培训等专业机构的力量。越是大的决策,越需要慎重。

三、任务清晰

许多管理者在会议上提到了一个工作,过一段时间一问,结果谁也没有动手。原因就是任务不清晰。

首先是任务交代给谁的。有时候管理者并没有明确的指明任务承担者(以为大家应该知道),有时候管理者又把同一件工作交代给不同的人,结果人人负责变成人人都不负责。有个著名的管理小故事,孩子的裤子长了一寸,分别跟姥姥、妈妈、姐姐说了,结果第二天发现短了三寸,因为三个人都剪了,这就是任务多头负责的结果。

关于任务清晰,最重要的就是结果定义。这既需要员工加强领悟力,也需要管理者尽可能地清晰化结果。比如,“今年我们的业绩要实现腾飞”,这不是结果,因为“腾飞”无法量化,但如果是“今年我们的净利润要实现一亿元”,就是结果了。对此,著名管理咨询专家姜汝祥先生有很好的见解,他的《请给我结果》等畅销书中有阐述,并提出了4R执行体系,这里不再赘述。

四、过程控制

许多管理者经常发现,工作布置下去,员工完成的时候却发现与自己的本意相差甚远。许多管理者喜欢说:“具体你怎么做我不管,我只要结果”。这话说来潇洒,但我们真能不管吗?

与其结果来了才后悔,不如做好过程控制。举一个案例,有一个外资企业要在中国委托生产,他们不是前面不管不问最后只要结果,而是派了两个人来。这两个人对生产过程全程监管,并随时向总部汇报,直到产品顺利完工并运送抵达,他们的工作才结束。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们不做你安排的,只做你检查的。检查就是过程控制,就是纠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越是在前期发现问题,就越能提升执行力。

五、善于授权

有些管理者,总是对下属不放心,什么活都揽给自己。若是下属能力问题,可以培训,但不能包办。如果事事包办,下属就不敢自己做主,就会层层审批,其中任何一位领导的工作延误都会耽误执行力。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赋予前线的灵活指挥权。作为管理者,既不能事事当甩手掌柜,也不能不敢授权,对于那些影响不是太大的,可以适当放权,哪怕是预料到可能出现错误,也当锻炼新人了。

此外还要设定替代人。如果管理者经常出差,经常不在办公室,而有些工作必须当面才行,那管理者就要设定替代人,在他离岗时有人代替审批、签字。

六、高效沟通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执行力的问题,许多是沟通的问题,例如没有形成追踪反馈的职业习惯。

考过驾照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路考时,教练要求你复述一遍他的口令。比如教练说“右转弯”,你要说“右转弯明白”,而不能简单的说“明白”,否则怎么知道你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呢?这一点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工作中。

因此上下级之间要积极追踪,积极反馈。作为上级,要随时关注交办工作的进展,对工作进行追踪;作为下属,不要等到领导问到时才汇报,而是要在关键环节汇报,让领导放心。同样,上级也要反馈,下级也要追踪。追踪反馈,说到底是一个积极主动与责任心的问题。

总之,要提高执行力不仅仅需要普通员工的努力,也需要组织与管理者的努力。只有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执行力。

第五篇:从经济学角度看收入

从经济学角度看收入

20世纪最伟大经济学家费雪曾经说过,“收入,income,是经济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母”。如果从费雪角度理解收入,那么指的不单单是货币收入,而是包含着enjoyable income的概念。当然,人们的精神满足和享受是无法量化的,所以只能用付出的货币数量进行衡量。

工资可以反映一个收入情况,然而这只是其中一个参考而已。我在一篇文章上指出公务员收入偏高了,结果引来很多骂声。有的公务员说他的收入很低,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甚至说公务员是低工资人群。我相信有些公务员工资一个月不到2000元,但是并不意味等于低收入。在这里,如果有一份工资2000元的公务员和一份工资4000元的下井挖煤工作给大家选择,我想多数人还是宁愿选择低工资的公务员,也不愿意选择高工资的矿工。实际上,即使矿工的工资比公务员高出一倍,净收入还是远远低于公务员。矿工是冒着高温、冒着生命危险去作业,同时工作不仅辛苦,并且对身体产生很危害。相对来说,公务员的工作是相对清闲、工作环境也很舒适。

很多地方,公务员上下班都有车接送的,这是很多打工一族无法比。这些打工一族不仅要从每个月工资支付一笔交通费,同时还要承受拥挤公交车痛苦的代价。他们工作时间通常比公务员要长,同时要面临被老板拖欠工资、随时失业的风险等。工作稳定性这就减少后顾之忧,从而增加了精神上的享受。这些年,报考公务员如何火爆,这就说明了公务员的收入偏高了。

其实,我所说的收入指的是“净收入”,也就是扣减了成本的“净收入”。因此,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说,“工资单上印出来的,不过是收入的部分而已。”体制内身份带来很多隐性收入,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前一些日子,我去打听车贷的事情。对方告诉我,如果是公务员或者教师,只要工作证就可以办理车贷,否则就要提供其它资料,比如房产证或者收入证明。就连娶老婆方面,公务员身份都有比较优势。

人们通常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工资低也乐意做。这就说明,工资只是收入部分,工作本身的乐趣也是一种收入。真正的收入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一种货币形式。我朋友说过,要是给他当北大教授,即使零工资也没关系。他的解释就是,只要这个头衔就可以给他带来各种收入。

很多读者都把收入等同工资起来,认为高收入一定是高工资,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理解。如果当县长没有工资,就不见得没有人愿意当,甚至负工资都有人要当。县长配有专车、司机和秘书、仅仅这几项服务价值就是普通人工资的好几倍,甚至十倍以上。

媒体报道农民工的工资比大学生还要高,很多人看了心里就不平衡。他们很不服气,就发出凭什么农民工的比大学生还要高的论调。其实,农民工虽然工资可以比大学生高,但是实际收入却比大学生低。很多农民工所干的活都是非常辛苦,都是大学生不愿意干的,既然很多人都不愿干,所以劳动力价格自然上涨。要是考虑到付出的代价,农民工获得的“净收入”就并不高了。

费雪在《利息理论》上说到,“外部事件只有成为精神感受的内部的手段时,才算是有意义的。”因此,真正收入并不是我们获得多少货币,而是这些货币买到的享受来支付。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你赚多少钱并不是你的收入,而是你用这些钱去享受了,这才是你的真正收入。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饮食与心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