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作文素材之熊召政
编辑:莲雾凝露 识别码:23-75784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9 16:13:1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作文素材之熊召政

熊召政:我本楚狂人

一棵不愿把自己栽在花盆里的橡树

爱默生这样论述知识分子的使命:“我不愿把我与这个充满行动的世界隔开,不愿意把一棵橡树栽在花盆里,让它在那儿枯萎、憔悴。知识分子不是独立于世的,他是现今这个灵魂萎靡的人群里,一个执旗的人。”

无论是在我最初的印象里,还是在我后来、乃至于今天的感受中,熊召政一直就是这样一棵不愿把自己栽在花盆里的橡树。青年时代,他以激情澎湃的“愤怒诗人”的姿态进入文坛。写于1979年的那首使“举国皆知,群起而支援之”(徐迟语)的长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可算是他的“霜刃初试”。有着类似激情和风格的长诗,他在那个年代里相继又写出了《乡村之歌》、《汨罗魂之祭》、《再致老苏区人民》以及《1987:官僚主义在中国》等等。就是凭着这些充满挑战和忧愤的激情的长诗,他成为当时我们这些二十来岁的诗歌青年心目中的拜伦、莱蒙托夫式的偶像。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第一次见到他时,就是以一册《莱蒙托夫诗选》作为“见面礼”。但那一次他留给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却是:请你记住,决不要以一首诗歌或一篇文章的发表与否争输赢,而是要与三千年的历史文化论短长。

这句话当时一下子就镇住了我,使我觉得,原来这个人是有着如此的雄心哪!就是现在想来,这句话仍然够酷、够大气!而且,从那时起,他二十多年来的文学追求,也正好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证明。

但在那时,我却有点舍本逐末似的——或许也与个人的天分、抱负和精神气质相关——只专注于他那些源于法国恬静的乡村诗人弗朗西斯·亚姆的田园诗歌,那些深得徐迟先生认同的“瘠地上的樱桃”去了。1984年7月,《瘠地上的樱桃》在四川出版,这是召政的第一本诗集,薄薄的一册,不足三个印张,收了42首短诗。徐迟先生为之作序,其中有言:“这些山村诗,是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年轻诗人心中的。如没有程抱一译的亚姆将它们唤醒,它们就会在他们心中长期沉睡,甚至永久沉睡不醒。一经点化,它们就醒来了,并找到出口,化为流泉,喷涌而出,潺潺不绝,现在还在奔流呢。”

20世纪80和90年代里,我曾多次听他给我朗诵过这本集子里的被徐迟先生称赞为“近乎完美”的、也是我所深深喜爱的一些诗,如《谷雨》、《盗墓者》等,还有他稍后所写的山居生活的组诗《南歌》中的一些篇什。我有个印象,他几乎能完整地背诵出自己所写的每一首诗。不是一首或者几首,而是每一首!因为只要我信口提到所读过的某一首,他当即都能给我完整地朗诵一遍。这使我觉得,他的每一首诗,显然都是自己的用心之作,不然不会这么熟稔在胸,一经提到便如数家珍。他写谷雨时节的茶叶:你越掐,它越长得丰盈。这个发现与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获得的感受是那么吻合;他写乡村的一个盗墓者最终的悔悟:从此,他路过每座坟墓 / 总要深深鞠躬,决不含糊 / 碰到哪一块墓碑有些倾斜 / 他赶忙扶正,像扶正自己的错误;他写自己在故乡幽居的感受:我的肩上搁着你去岁的雪花 / 我的衣袖笼满斯时的春光 / 我的心地被江南的来客踩成泥泞 / 我的诗情如水蜘蛛的细腿划动„„他当年为我背诵这些诗篇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远离文坛的十年

20世纪的整个90年代里,熊召政离开了文坛。许多人甚至认为,他的诗人使命已经完成,以后他的身份也许就只能是一个儒商或企业家了。那些年里,除了寥寥可数的几个友人,他确实也不再和任何诗歌界、文学界的人来往。就像1824年的普希金回到自己的米哈依洛夫斯克村,回到亲爱的乳母身边,开始了幽居岁月一样,召政也回到了年老的母亲身边,过起了远离文坛的生活。

不同的是,普希金两年之后就重新踏上了返回莫斯科的道路,而召政所度过的这段日子却是那么漫长,整整有十年!在这十年间,我是有幸与他保持着一些来往的少数几个“文学朋友”之一。当然,还有我们所敬爱的徐迟先生。他在晚年一直都在关注着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这位弟子的命运走向。令他欣慰的是,召政虽然背对着文坛,但是他的心和灵魂却并没有离开文学,从来也没有。

他还在写诗。或者说,他在更加深刻和冷彻地思索人生,拷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越过一个又一个黑夜 / 我试图寻找 / 和你联袂的那阵高风。他还在与他的诗神对话。有时候,一整天一整天的,他就独自去离寓所不远的东湖边,面对那微茫和空旷的湖水枯坐。一天胜事 于是与骇绝 笑绝 / 恨绝 愁绝 无缘了 / 红叶飞来 我不题诗 只一味厮守 / 雨燕者三 鸳鸯者二 白鹤者一。常常是,雾欲掩我 亦掩我心中的纸窗竹屋 / 惊蝉辞树 我如一只宿鸟惊起 / 如是 从湖中钓起的诗句 被晚雨 / 删去八九 仅留一二 还是一些寂。

这是写意,也是写实。这时候他还只有37岁,几乎和普希金幽居时的年龄相仿。如果说,1980年代里召政的诗属于“才气发扬”,以丰神情韵擅长,那么,这时候——进入1990年代之后,却俨然以筋骨思理取胜了。试看下面这篇《庸书》。这也是他多次背诵给我听过的一篇作品,也是最使我感到一个灵魂是怎样由沉痛而抵达旷达的一首诗:三秋空过,又是一年了/熊召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饮一斗不醉的日子/已经回到盛唐的长安街上/在黄叶间作十日清谈/又因为霜来得太迟/只能说那一日在风中、雨中、舟中/我们曾讨论:死亡是一部庸书。

也许,任何一个成熟的生命的完成,任何一个深沉的灵魂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如此沉痛和孤独的浸泡与熬煎吧。召政把自己的这十年称之为完成从“忧”到“寂”的人生转型的过程,由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偏重于思考的人:“我开始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时代,然后回溯到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进行研究、分析。”

也是在这十年间,他寒江钓雪而空山踏雨,肩挑明月而心怀禅音,从庐山、衡山、黄山、峨眉山到九华山、孤山、鸡足山、普陀山;从汨罗江、洞庭湖、长江三峡,到西湖、九曲溪和天池„„在无言又无限的江山中独伤千古,最终完成了他那游禅、悟道和访古的“千寻之旅”。猿啸中的乡愁,永不消逝的禅音,风雨和时光里的文化,自然与佛性的光辉,在他的《千寻之旅》、《青山自在红》等散文集中都有所呈现。这也是他的文化苦旅,是他的生命和灵魂从沉痛的谷底升华、抵达至宽博旷达的境界的必由之路。

他在散文《朗吟飞过洞庭去》中说:“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摆脱不了‘忧’字的困惑,直到现在,它仍是我一触即痛的心理情绪。”这是他最真实的自我解剖。他说,即便是他努力地想把自己的儒家人格改变成释家人格,把搁在心中的一个“忧”字更换成一个“寂”字,但是,一旦到了汨罗江、洞庭湖和岳阳楼这样的地方,仍旧免不了泫然而有泪意,一种对家国、民生的悲悯和忧患的情绪还会重上心头。

没有错,这也是他的襟怀、抱负和他的精神底色最真实的写照。我还记得,他在20世纪行将结束,一个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即将到来的前夜,写下了一首诗曰《千年虫》。他曾经朗诵给我听过,我深深地记住了那开头的两句:我的胸腔里,也蠕动着一只 / 千年虫 / 它,并不是从电脑中钻出的 / 那一只。他说,他的这只千年虫,名字就叫“忧患”。

也许,正是这种挥之不去、剪也不断的大忧患意识,才使他从早已发黄的历史典籍中选择出了张居正这个人物,并且发现和发掘出了张居正身上的那种生于忧患死于忧患,“虽万箭攒体,不足畏也”的担当精神。《张居正》又何尝不是他的一部“忧患之书”,一部敢于承担历史和时代的托付的“精神之书”。而这样一部书,同样也是他在这远离文坛的十年间完成的。

大悲心不灭,方为楚狂人

历史选择了一个政治家,让他在16世纪中叶的一个古老帝国的政治生活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和值得后人记忆的一笔。数百年后,当“世间已无张居正”(黄仁宇语)时,历史同样也在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文学家,来为这位以国家的振兴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旷世宰相立传招魂。只是,作为苍茫远逝的历史景象和历史上的一代精英人物的再现,却要求这样的作家必须具备足以记录希腊悲剧人物俄狄甫斯或英国大革命时期的克伦威尔的动人故事那样如椽的手笔和崇高的艺术。果然,——也仿佛本来就有某种因果关系,熊召政和张居正相遇了。一旦相遇,这两个名字从此便穿越时空的天堑,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了一起。

毫无疑问,这是一段史与诗的融会,是一场诗与真的盛宴。召政后来在接受香港亚洲电视台的一个专访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史与诗,加起来就是史诗。历史小说,将有可能满足我对史诗的追求。”我想,这应该是他的由衷之言。

追求史诗的风格,寻找文化的大襟怀、大气象,这原本也是徐迟先生毕生的梦想。早在20世纪40年代,徐迟先生就醉心于穆莱的那部《史诗的诞生》(The Rise of Epic),并动手选译了荷马史诗里的《伊利亚特》——直到他的晚年,他想完成的最后一件事情,仍然是译竣荷马史诗——召政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就蒙受徐迟先生的赏识和爱护,在精神气度和美学观念诸方面,都得到了徐迟先生的“真传”。从这个意义上讲,召政倾十年之力而成就的《张居正》这样一部杰出的、史诗性的作品,既是中国当代历史文学和他个人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同时也可视为一部对徐迟先生(当然还包括对历史小说大师姚雪垠先生)的致敬之作。

我有幸见证了他这部十年心血之作从酝酿到诞生的全过程。其间的情景我在那篇《为什么必须是张居正》里有所描述。长期以来,我对他那个摆满线装书的书房就有着一个不变的感觉:这与其说是一个文学作家的书房,倒不如说是一个研治历史的学者的书房。而在小说开笔之前,他差不多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完成了对张居正及其所处的16世纪的中国历史史实、人物行止、典章制度、风土人情、文化礼仪等等的考察、梳理、研究和总体把握。这当然是他的一部“诗情内敛而理性日深”的作品,但他的骨子里和血脉里充盈、流贯着的,仍然是诗的豪情。这种豪情化为文字,便成就了一种华赡丰沛、恣肆汪洋的史诗风格。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召政十分服膺李白在湖北安陆写过的这两句诗。然而他在自己的一首咏怀诗中却如此回应了李白:“大悲心不灭,方为楚狂人。”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和诗人的悲悯情怀,是他灵魂里永远卸却不了的十字架。

他的整个写作都是“为了让母亲看的” 华赡其文,赤子其人。召政是一位孝子。在他遭受磨难、寂然幽居的日子里,他和自己年老的母亲终日相对,如同普希金和他亲爱的乳母在米哈依洛夫斯克村度过的那些漫长的、寒冷的夜晚。善良、慈祥的老母亲成了他最好的精神支柱和生命的知音。他的母亲并不认识多少字,但她坚信自己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儿子和最好的作家。前些年有一次召政去印度访问,正好那段时间里新闻里说,有一架中国飞往印度的班机出了事。这位老母亲一连几天在家里寝食难安。她并不认识多少字,也从来不会打电话,但那几天里,她竟然奇迹般地给一些平时与召政有来往的文学界前辈骆文、王先霈、何镇邦等都拨通了电话,仔细询问着儿子的安危。这件事使朋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并深为这伟大的母爱的力量而吃惊、而感动。

前不久我在一篇关于赵丽宏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位外国作家的一个说法:“写作是为了让母亲看的”,我觉得这个说法对召政来说也同样适合。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作家库切在颁奖晚宴上的简短致辞中,自始至终所谈论的,都是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要是活着的话,该是九十九岁半了,”他说,“„„不管怎么说,我们在通往诺贝尔奖的途中所做的一切努力,若不是为了母亲,又是为了谁呢?”他想象着,如果他把获奖的消息告诉母亲:“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母亲一定会这样说:“太棒了,亲爱的,现在你该把胡萝卜吃完,不然它们就凉了。”库切接着说道,“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拿着奖跑回家,得以对我们的顽皮淘气有所补偿之前,为什么我们的母亲都已经年逾九十九岁了,甚至早已长眠于地下了呢?”法国小说家J·B·蓬塔里斯则直言“写作是为了让母亲看的”。他认为,无论是加缪、普鲁斯特,还是乔治·佩雷克或鲍里斯·施莱贝等等,他们的写作都是为了“让母亲看的”,他们各自在取得成就之后往往都会这样想:啊,要是我的母亲能看到我就好了!

在召政潜心写作《张居正》的几年间,他的老母亲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只要是看见自己的儿子坐在书房里写作,她总会一整天都坐在客厅里那个能望得见儿子背影的沙发上,默然地陪伴着儿子,似乎只要望得见儿子的背影,她的心里就感到踏实许多。召政写累了,就到客厅里陪母亲说会儿话,这时母亲就会讲述英山老家和儿子童年的一些旧事。《张居正》就是这样在老母亲每天的视线里,一卷一卷地往下写着。

当《张居正》写到最后一卷时,出版社催促得紧,召政的夫人又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工作很忙,儿子还在国外念书,召政想到,也许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母亲说话了,就把母亲送回了英山老家暂住。然而有一次他回英山看母亲时,母亲却对他说,她在这里一天也不能安心,只要她一天没有看见儿子的身影,她的心里就空荡荡的。这时候老人因为年事已高,也渐渐显出有些老年痴呆症状。但她却明确希望召政赶快给她治疗。老人想赶紧治病的唯一的原因,就是怕自己一旦年老痴呆了,就再也不能望着儿子在那里写字,再也不能和儿子一起说话了。那一次回老家,召政二话没说就把老母亲又接回了武汉。事后他对我说,他当时就明白了,如果没有母亲,如果连母亲想天天守候在儿子身边这点愿望都不能做到,那他的写作——就算日后会获得什么声誉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最近几年里,母亲的老年痴呆症更加严重。然而有一天,当家人告诉了她,召政的书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消息,她老人家竟然奇迹般地有了一瞬间短暂的清醒,坐在那里自言自语地说道:“你们哪里晓得,召政从小到现在,吃了多少苦啊!”毫无疑问,能够拥有这样一位母亲,他应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作家了。任何一位作家所能拥有的任何荣誉、财富与地位,和拥有这样的母亲与母爱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一刻,召政也从内心里明白,他的每一本书,他的整个写作,也都是“为了让母亲看的”。

第二篇:作文素材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菜根谭》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龢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上面的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出背景】

一、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要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底线思维是一种思维技巧,拥有这种技巧的思想者会认真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底线思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能够提供继续前进时所必须得那份坦然。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轻易地做决定或担风险。有时可能苦苦思索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但仍然无法得出结论,采取行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常常是由于我们害怕跨入未知领域所带来的后果而引起的。生活在当前这个即使不算是混乱,但至少可以说是变幻无常的时代,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工作、家庭、生活方式作出调整。

二、生活中的浮躁

1、热衷与人攀比

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2、爱钻牛角尖

对任何细节都不肯放过,只会让自己深陷纠结、痛苦之中。不如换种解决思路、或者干脆把它暂时放到一边,先做一些能释放压力的活动,回头再看棘手的事,也许根本不是问题。

3、缺乏信念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4、总是追求完美

超人的标准、高高的期望值,会让幸福变得可望不可及。想想“完美”所要付出的代价,及时告诉自己,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

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总觉得别人针对自己,会让你变得畏首畏尾。其实别人真的不太在乎你做了什么,将注意力转移到身边的人和事上,才能提高自尊心、轻松生活。

5、负面环境的影响

如果交往的人、听到看到的消息都是悲观的,消极的环境会让你的生活也充满痛苦、限制。不如多花点时间与“阳光”的人聊聊天,看看振奋人心的书籍,让自己心情舒畅。

6、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7、沉浸于往昔或未来

活在过去的回忆里、或不断为将来担忧,只会错失眼前的美好。最好专注于那些眼前的事情,比如每一项工作、每一顿晚餐等,如果走神了就深呼吸几次,把自己拉回来。

8、习惯快节奏静不下来

快节奏的生活,让你像陀螺样不敢停歇。试着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只把最重要的2—3件事列入任务清单,少些猜疑。简单的习惯,会让生活简约自由。

9、过于焦虑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解决之道】

一、信念支撑

1.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3.无论人生遭遇到什么,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刘心武

4.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5.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于丹

6.知足,是多么难得的品质。淡定,是多么高深的境界。—— 何炅

7.淡定是一种人生涵养,纯真是一种性格使然。

8.淡薄明志 宁静致远

9.纵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惧——陶潜

10.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三毛

二、找准根源

浮躁,其实是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并非与生俱来。浮躁的产生必有其滋生的土壤。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里,当各种各样的诱惑扑面而来而又缺乏足够的约束的时候,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所特有的贪婪与盲从,必然导致心态难平。

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是心理失衡在作祟;欲望是浮躁的动力。

浮躁实质上就是一种焦虑的心态,是急功近利的态度统治了人的思想。人如果没有定见,没有定力,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何来独具慧眼?浮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为什么我们的心境会反复振荡于得意、狂喜、傲慢、迷茫、不安、沮丧、焦虑、恐惧甚至绝望之间?其实说白了,浮躁就是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成功等问题出现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过多的浮躁、焦虑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捺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于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从个人主观方面来说,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气死人”。通过攀比,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们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

从文化的角度看,畸形的快餐文化也是让人浮躁的诱因。动不动是畅销读物、排行榜,用新奇的标题、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形式、眩目的色彩,来夺取本已无太多抵抗力的人的注意力。人们在物欲涌动的今天,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地接受。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都在劝诫人们戒骄戒躁,所谓“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心态和处世态度本宜继承古人所倡导的沉稳,然而,不少人似乎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静,多了盲目;少了脚踏实地,多了急于求成。看看身边,好像人人

都如此,于是,便不由自主浮躁起来了。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状态中,长久下来,脾气暴躁,神经紧绷,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凡成事者,既要脚踏实地,更要心存高远。

浮躁从何而来?起因于欲望,欲望大了,脑子发懵,心里起火,手足无措,于是浮躁的所有生成条件顿时全部具备,有如电脑病毒一样瞬间爆发。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包含了对现有目标的专注度不够,对现有目标的耐心度不足,以及现有的目标不切实际。

三、认识危害

浮躁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其主要特点是,为获得及时的满足而缺乏奋斗的耐性,盲目追随潮流而丧失自立性的选择,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凭感觉行事取代了思考的作用。浮躁者往往学习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工作拈轻怕重,眼高手低;做事急功近利,做人玩世不恭;听不得批评,也经不起挫折。

浮躁对人有很大危害。浮躁不像疾病让人一望而知,它属于隐形杀手。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使得一些人在虚荣心、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下,经不起金钱和名利的诱惑与驱使,不正确看待自身能力和客观实际,看见他人发展比自己快,产生了羡慕又嫉妒的心态;而当自己突然发了大财,或取得了一点成绩时,便妄自尊大、忘乎所以,以为自己了不起、什么都能干;在遇上挫折、情绪低落时,即刻就失去理性……于是浮躁使然,孤注一掷,以侥幸的心态投机,铤而走险。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浮躁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好象毒瘤一个。工人浮躁,就图数量,不顾质量;干部浮躁,就不讲工作实绩,大搞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一点不顾百姓的实际,只图个人仕途的升迁。其实,社会各个群体都有想不经过努力,一锄就挖出个金娃娃者,不讲工作实绩,一味幻想自己海市蜃楼般美好的未来。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病,社会也跟着打喷嚏。人浮躁,社会就浮躁;而社会浮躁,会将人影响得更浮躁不已。如此恶性循环,其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四、懂得点辩证

(一)淡定,不是看破红尘,不思进取,它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的沉稳含蓄,看淡世俗名利,只会活得更加潇洒、更加丰实。

淡定,不是不屑一切,只是少了份热烈,多了份稳重。

淡定的人,善待生命,沉稳而不缺少热情,淡然而不缺少善良。淡定的人,总能以微笑面对困难、面对环境,不为日常琐事而计较,不为生活的压力而焦虑,不为现代人儿女情长的善变而烦恼忧郁。失意时,用笔记录潮起潮落的心绪,挫折面前,告诫自己重新振作,适应新的处境;苦难面前,命令自己跨过颓唐,去拥抱新的一轮红日。

(二)淡定是一种态度。遇事沉稳中又积极果断,老练里却又重视有佳,胜不骄,败不馁;

淡定是一种勇气。行事放松自如,从容冷静,闲看庭前花落,轻摇羽扇城头;

淡定是一种原则。展示出对人对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亲而有度、顺而有持;

淡定是一种风度。神鹰背上秋风过面、静若处子,名利场中灯红酒绿、过眼云烟;

淡定是一种修养。仁而无忧,仁而无惧,实事求是,心怀坦荡,兰心傲骨;

淡定是一种能力。深思熟虑能扬长避短,内省自知可有进有退,待该出手时再出手;

淡定是一种力量。气定神宁,如巨岩阻浪,坚持不懈,如水滴石穿;

淡定是一种效率。稳而避其乱,洞悉而练达,如庖丁演刀、如鲁班弄斧;

淡定是一种境界。兰秀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淡定是一种人生。人生如一副锐利的老花镜,难得糊涂,难得清醒。

淡定是是词,不是动词,不是一个动作,不是一种方法。所以淡定不能直接解决你肚子饿的问题,不能直接阻止环境污染,不能……。但是,淡定能辅助和提升一种方法,让你在解决肚子饿的问题时、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时,解决任何问题时,提供给你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超人的勇气、过人的力量…….,帮助你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淡定,是我们做任何事前必不可少的心理准备。

(三)有点主见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应该把奋斗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尽量使自己有完满完成目标的可能。

再次,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排除不良情绪,让自己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稳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因此生活中应避免不良情绪的发展,遇到不好的事,要换个方法变个方式思考,你将大有收获。

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乐观是生理健康的目的,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乐观是工作顺利的保证,乐观是避免挫折的法宝。何慕浮云

这世上,浮华的东西太美,吸引着人们爱美的心;金钱与名利的诱惑太大,使太多的人想要靠近。然而,用尽自己的一生,成为家喻户晓之人却也逃不过青春与年华的流逝;一生被众人顶礼膜拜,却终究逃不过孤独一死的结局。一言以弊之,名与利,如是而已。

这位女演奏家衣着朴素地站在舞台上,他的一句“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唤醒了那些做着追名逐利美梦的人们。有些人目光的焦点并非音乐本身,而是表演者如何有名,衣着如何华丽,而台上的表演者亦是以有名为荣。在功名的驱使下,人们都忘记了“人要隐于音乐背后”的真谛。

滚滚红尘,名似浮云利如暖风。从红得发紫的芙蓉姐姐到凤姐,再从红十字会“推出”郭美美在网上打炫富有……太多的人想要出名,不择手段,煞费苦心,只要能出名,无所不为。有的人甚至不惜丑化自己,还有的人因为负面新闻“出名”而兴奋自豪。倘若他们出不来名,就会对善人善事品头论足,说他们做好事是别有用心。追利的心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看不到世间的真善美,看不到生活的真谛。

不畏浮云遮望眼。放眼古今,淡泊名利的人身影依稀可辨。陶渊明因为不慕名利,才会弃官归隐,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邓稼先因对忙碌的研究工作甘之乐之。袁隆平因为不慕名利,才会把自己当做普通的农民,隐身水田荒泽。

心中有追求的人,才不会被盛名宠坏。为了心中的追求,诺贝尔不惧环境的艰苦,不畏实验的危险,不怕旁人的嘲笑。为了心中的追求,居里夫人不穿华丽的衣服,不在意容貌的修饰,不被已有的名利所累。为了心中的追求,马克思不怕专制政府的驱逐,不屑反动言论的污蔑,从容地等待死神的召唤。与毕生的事业相比,不论赞誉或者批评,也不论贫穷或者富有,都不重要。zuo

浮名亦浮云。放下浮名,才会看到很多名利背后的真善美,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才会注意到沿途美丽的风景。何慕浮名?海德格尔说:诗意地栖居,才是人生的真谛。

隐于世界背后”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理想。当我们被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吸引时,如果忘掉了自己的初衷,终将走入低谷。隐于世界背后,用心去感受一切。

音乐家演出衣着简朴,不需要用华丽的服装包装自己。她想隐于音乐背后,音乐才是她生命魅力的外观。观众们聆听优美的音乐,忽略她华丽的服饰才是对音乐的真正热爱。

隐于世界背后,才能站在巅峰之上。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前,没有主动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一直在人们不曾注意的角落里努力挥洒汗水,直到他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之后,面对人们对他的猜疑,他从未去解释什么,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不接报酬丰厚的广告,主动淡出大众的视野。他每天积极养伤,每天积极锻炼,把身影留在训练场。如今,他又重新登上了事业的巅峰,跑出了12秒87的好成绩。当别人问他能否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冠时,他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不是没有自信,而是要用实力去证明自己,不需要用语言来修饰自己的征途。即使他承载着太多的辉煌,他的心仍要隐于世界背后,他站得总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隐于世界背后,才能坚持自己的追求。面对官场的黑暗,放弃官职,归隐田园就是陶渊明的追求。当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官职,或许有人感到惋惜;当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此闲适,又有谁不羡慕他的这份宁静,丢掉的是蝇营狗苟的忙碌,他做出无悔的选择,他做得总比我们想象的好。

隐于世界之后,何必浓墨又重彩?现在的人们,总会追求高档的服装、奢侈的饰品,总喜欢用最美的事物来最大化地包装自己。而他们却忽视了心灵的润饰。其实,人的内在大于外表。亮丽的外表给别人的好印象永远是短暂的,而美丽的心灵才是长久的。不要刻意去追求外在美,这样会失去自己的初心——失去曾经的梦想、生活的意义。

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追求,而不是不断地欋取个人欲望的满足。真实的生命才是最美的风景,不需要什么高格调的炫耀。隐于世界背后,让全世界看到最美的你。莫不静好

这是《诗经》里的句子,凝练,素净。

“莫不静好”四个字,仿佛是清风拂过发际,溪水漫过脚踝,舒适且美好。

这样四个字,常常让我想起外婆戴上老花镜纺棉的情景。棉花是从秋天的棉桃里采出来的,用压花机把棉籽压出来,外婆把纯的棉花搓成小棒槌一样,然后在纺棉机上纺成一根根结实的棉线。外婆一手摇动纺车,一手拉线,线轱辘逐渐丰满起来,外婆的脸上露出丝丝棉线一样的微笑。那一刻,我总感觉,安然静谧的日子都是从外婆的纺车上纺出来的,大凡庸碌的日子经由外婆的纺车一摇,脉络都清晰了。

我曾认识一对夫妻,他们是小区的看车人。月亮爬上来的时候,女人在给男人煮面,男人拉起二胡嘤嘤呀呀地唱,整个小区都飘满二胡的轻音。缠绵而美妙。

得知我会写一点文字,男人和我搭讪说,他和妻子以前也是搞文艺的,在剧团里,他曾写得一手好字,妻子唱得一口地方戏曲“二夹弦”,那是他们最好的时代,他们度过了许多幸福浪漫的日子,直到他们从剧团里退下来。他们没有找别的工作,选择为小区工作,他们说,地下室安静,吹拉弹唱都有回声,这是生活赐予他们的美妙音响。

春来的时候,女人在地下室养了一盆兰草,男人拉二胡的时候,兰草给二胡镀上了一层芬芳,丝丝缕缕地穿越五官。

多静好的岁月!一度让我想起《三字经》里的句子,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各安其位,各有所得,各自据守着自己的一番无风无雨的岁月。

还有,胡同里蹑手蹑脚的猫,慢慢地爬过桂花树;巷口的修车人,用砂石打磨破了的车胎;还有铁匠铺里叮叮当当打制剪刀镰刀的匠人,点心铺里制作绿豆糕的小女人……他们都在岁月深处暗流一般流淌出自己的水花来。

日子如荷底风声,带着潮湿的气息,这潮湿让日子内敛实在,没有丝毫浮尘一样的轻飘和驿动。懂得安享生活的人,大都愿做莲蓬上停栖的蜻蜓,在莲蓬上吮吸养分,安歇休整。荷下,有蛙鸣点点,涟漪圈圈,这些都是岁月的伴奏。

生活的水流潺潺而过,那些像外婆和看车夫妻一样的人,如莲子,安然地睡在莲蓬里,带着睡梦的甜香。有梦的生活都是丰满安宁的。

午后,安然而静谧。李丹崖说,多年来,他总觉得文字是一顶小轿子,他小心稳妥地抬着,丝毫不敢懈怠,也丝毫不敢自满,手指是撑起他一排排文字的肩,如今,已经磨出了茧子,但是,他一点不感到疲倦,他说,如果有可能,我愿意永远做文字脚下的一名虔诚的轿夫,一路向前,充实而快乐……

第三篇:作文经典素材之

作文经典素材之——孙膑

一、人物事略

1、师从鬼谷子:孙膑,自幼聪慧。不幸幼年丧父,二哥孙虎因兵乱走失。孙膑立志拜师学艺,造福百姓。当时楚国有位学者,姓王名栩,精通兵法,武艺高强,隐居鬼谷山中收徒传艺,世人尊称“鬼谷先生”,孙膑于是学艺于鬼谷先生。与孙膑一起学艺的还有庞涓、苏秦、张仪,被后人称为“鬼谷四友”。

2、因才遭妒:庞涓是其同学,孙膑勤奋好学,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而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贤妒能。庞涓比孙膑先下山,做了魏惠王的大将军。他自认为才能不及孙膑,就悄悄派人召孙膑到他那里共事。等孙膑到了以后,庞涓设计陷害孙膑,削去了他的两只膝盖骨(古代称为膑摈刑),想使孙膑的才能不得显现于世。这是“孙膑”这一名字的由来。

3、逃魏奔齐:孙腔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并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有一天,他听说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郡城大梁,就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陈说自己的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及政治主张。齐国的使臣大为感动,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带回齐国。

4、赛马显才:孙膑到齐国时,齐威王即位不久。齐国王公贵族常以赛马为乐。有一次,孙膑去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孙膑出主意说:“将军先用下等马和威王的上等马赛,再用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赛,用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赛。”田忌照做了,结果一负两胜。以往比赛,田忌都输给了齐威王,这次齐威王对田忌突然赢了自己感到奇怪,就问他用的是什么办法。田忌借机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召见孙膑,跟他谈论兵法和治国之道,威王衷心信服,“遂以为师”。

5、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占了卫国的漆和富丘,卫国原来就依附于魏国,当受到赵国的军事压力后,卫国屈服了。魏惠王为了夺回属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次年,邯郸在久攻之下己岌岌可危,赵国便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向田忌提出“批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所必救”的战略。田忌依计而行,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之地。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刚刚攻下邯郸的庞泪闻大梁告急,急率疲惫之师回救。至桂陵时,遭到齐军迎头痛击,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

6、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魏国发动对韩国的战争。韩国遂派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纳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在魏韩两国几经激战,韩危魏疲之际,再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孙膑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兵长驱魏境,兵锋直逼大梁。魏国鉴于桂陵之战的教训,遂撤韩国之围,调十万大军,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副,准备与齐军进行一场战咯性决战。孙膑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果断引兵东撤。他命令军队进人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人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的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白刎,临死说:“遂成竖子之名!”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7、回归田园、著书立说:齐宣王拜田忌为右丞相,孙膑为左丞相。不料一些朝中权贵大臣不断向宣王进谗言,宣王起了疑心。孙膑知道后,即劝田忌一同弃官隐居。孙膑回到自己的老家,在这里写成了《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这是一部享誉世间的兵家宝书。

二、素材运用

(一)话题1:磨难 [材料加工]

中国兵法是在天下倾覆、生灵涂炭中概括出来的学问,掌握中国兵法思想有两个必由途径:一是胸怀天下安危,躬身实践,在实践中舍得拿身家性命去拼赌,在腥风血雨中闯荡,获得胜利者自然成为兵法大家:一是潜心兵法研究,身罹磨难,在磨难中体悟兵法思想,在书本上钻研只能掌握中国兵法的皮毛,磨难才出真功夫,身罹磨难才能掌握中国兵法的精髓,在钻研过程中身受磨难,在身受磨难中反复钻研者自然成为兵法通家。舍此两个途径不能掌握中同兵法的精髓,从书本到书本只能掌握中国兵法的言辞,夸夸其谈,无济于事。孙膑就是在研究中国兵法的过程惟一一个躺在辎车上谋划战争策略的大军事家,这不能不让曾经躺在担架上谋划中国革命战略的毛泽东感慨赞叹。(《攻魏救赵 千古高手》节选)

(二)话题2:转化 [材料加工]

鞋的历史,己相当久远。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即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每一种鞋,都有自己的历史沿革。皮靴是战国时孙膑发明的。孙膑被庞涓敲碎了膝盖骨后,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帮”,然后缝成高皮靴。孙膑就穿着这种皮靴乘车指挥作战,打败庞涓。尖头鞋发源于法国。据说,是一个伯爵为了掩饰他那双畸形脚而做的。后来人们觉得它的式样新鲜奇特,争相仿效。高跟鞋源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当时,路易十四苦于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显示他高贵的气度,就吩咐手下人为他定制了一双高跟鞋。此后法国贵族男女们纷纷仿效,并很快传遍全国乃至欧洲大陆。这些发明怪鞋的人,发明之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些本来为掩盖缺陷的作品会转化为时髦的装束。(《鞋的由来》节选)

(三)话题3:妒忌

[材料加工]

寓言诗《鸟的评说》讲的是: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总之,众鸟都只会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是优点,也被认作了缺点。这则寓言诗想告诉人们这么一个道理:应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

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就难以有大作为。战国时的魏将庞捐,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对孙膑才智过人由嫉妒进而心生恶念,使孙膑受了苦刑,而他自己最终也恶有恶报,兵败身亡。三国时的周瑜,年少有为,前途无量,但气量狭小,不是虚心学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优点,而是心生嫉妒,发出了“既生喻,何生亮”的哀叹,最后忧愤而死。

庞涓、周瑜二人本来都可以更有作为,但因为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心生嫉妒,想挤掉对方,结果不但没学到对方的优点,还断送了前程,赔上了性命。这危害可谓大矣!(《写作中样例教学法的运用》节选)

(四)话题4:变通

[材料加工]

孙膑归齐以后,先隐居在齐将田忌幕下,在一次赛马游戏中,他用“以盈去虚”的战术,助田忌胜威王而崭露头角,得到齐威王的赏识和重用。田忌赛马,谁都会称赞孙膑的聪明。孙膑之所以聪明,这与他善于“变通”的思维分不开。在解决问题时,人们较多按常规去思考,为何不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侧面去思考?这样思维就具有了发散性。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因此,应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即从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人手,逐渐养成我们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善于“变通”的孙膑》节选)

(五)话题5:低头

[材料加工]

“该低头时就低头!”为什么暴风雨过后碗口粗的大树会折断,但纤细的竹子却仍完好无损呢?因为风来则竹弯,风大则竹更弯,风有多大,竹有多弯。而风雨后,竹子仍旧那么直。是啊!竹子一弯风雨过,那人一低头不必要的麻烦不也就过了吗?孙膑一低头,成为一代军事家,否则他也只是黄泉路上一个孤魂野鬼罢了。

总之,做人要忠要义,但不要迂:要善要信,但不要任人欺:要有骨气,但不可太固执:要会变通,但不可太圆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天空之外,你还可有一番作为!(《也说屈原》节选)

四、成品展示

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部。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我太相信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相信,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啊。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怀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膑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讲……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第四篇:政研素材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意义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是我们党的一个好的传统,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好制度。在当前形势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经常性先进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进一步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开展两项重要活动,一向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另一项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两项活动是紧密联系的。虽然学习实践活动已基本结束,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吧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路、规划和措施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后续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进一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建设历来是为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服务的。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只有通过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与国家、人民结成共同体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许多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经济发展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把党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成果,促进科学发展产生更大的成果。

(三)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需要

党存在于人民群众当中,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明的写在旗帜上,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大党员处于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在团结凝聚群众方面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实践党的根本宗旨,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党群干部关系就进一步密切,群众就会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地位得到更加的巩固。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是我们党的一个好的传统,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好制度。在当前形势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经常性先进模范作用,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开展两项重要活动,一向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另一项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两项活动是紧密联系的。虽然学习实践活动已基本结束,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吧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路、规划和措施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后续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进一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建设历来是为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服务的。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只有通过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与国家、人民结成共同体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许多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经济发展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把党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成果,促进科学发展产生更大的成果。

(三)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需要

当存在于人民群众当中,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条件。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明的写在旗帜上,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大党员处于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在团结凝聚群众方面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责。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实践党的根本宗旨,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党群干部关系就进一步密切,群众就会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地位得到更加的巩固。今年以来,我们党委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中,深入地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探索和研究党建工作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争创优活动成果丰硕。

在收到上级党委下发的《关于印发〈*公司关于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之后,我公司党委及时召开了党委班子会议,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并就贯彻落实文件

要求做了明确安排和部署。会后向各支部、各单位下发了文件,组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各支部书记和党委口工作人员任成员的争先创优“”活动领导小组。并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对照“”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开展以争先创优“”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的总体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确定了具体的时间、范围、对象、方法、步骤等,同时通过加强对活动的检查和指导,确保了活动的开展落实。

我们的具体 做法:一是坚持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下发中心组学习资料,组织集体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开展学习,增强交流,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二是始终坚持按照民主集中制议事,完善了《“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等制度,凡属重大事项班子均能通过经理办公会、党委会集体研究和其它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领导班子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通力协作抓好企业的各项工作,正职统领全局,支持副职工作,副职向正职负责,工作敢抓敢管,使班子整体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树立班子的决策权威,增强企业凝聚力。三是充分发挥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的示范作用。党政主要领导能够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厂里开展的各项活动,以优良的作风起好示范带头作用,自觉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精力到位,带领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开展“”领导班子争先创优活动的各项要求。四是充分发挥思想领导作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组织歌咏比赛、健美操比赛、职工篮球比赛和女子排球赛等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生活,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各项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及党员发展情况(一)发展党员程序、发展党员比例

在党员发展问题上,我们始终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和新《党章》规定,以4%的比例,各支部积极主动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认真严格地进行培养,坚持实行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上党课,对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辅导《党章》,学习理论知识,在培训结束后,由党委办组织考试,合格后由党委委员进行个别谈话,严格按照程序发展,确保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2008年,全公司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员数量由去年的名增加到现在的名,全厂在岗党员达名,占党员总数的%。全年个支部共发展新党员人(其中女人),转正党员人,他们大多数都是各个岗位特别是生产一线的青年业务骨干。

(二)党员空白班组

我公司共有班组个,其中有党员的班组个,占全部班组的% ,党员空白班组有个,占全部班

组的%。党员空白班组所占比例较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一线班组青工较转自多,普遍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二是在党员发展上我们虽然倾向于一线,但由于比例过小,每年发展人数有限。

(三)党员活动情况

党员活动方面,我们一方面坚持按照《党章》规定内容认真开好“三会一课”,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我是党员向我看齐”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系列文明争先创优活动:开展先进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党员等评比活动,涌现出了以艾安文同志为代表一大批先进模范,党员在工作中吃苦在前、奉献在前、表率在前、模范在前,有效地带动了广大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树立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形象。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各个层面的模范和标杆,在他们的带动下,全体职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四)党员学习情况

一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党员学习活动。一是以厂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核心,各支部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胡锦涛同志“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建设”讲话精神、“八荣八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民主法治、廉洁自律、“两个条例”、等内容的学习。学习笔记普通党员达到10000字以上,科级干部达到15000字以上,公司领导达到20000字以上。二是投资万余元为广大干部职工征订各类党报党刊和报纸杂志,充分利用横幅、专栏、网络、《石油简讯》、学习心得、通讯稿等多种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入脑入心。在学习活动中,党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效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自觉奉献企业的热情也大大提高。

二、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及党费收缴管理

(一)支部设置情况:公司党委下设个支部,分别为支部、支部、支部、支部(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情况

今年月日按照上级纪委要求,我公司召开了贯彻落实中纪委“七不准”要求民主生活会。在召开民主生活会之前,广泛征求了广大基层党员和职工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参与职工500多人,先后梳理汇总了有关技术开发、职工福利待遇、设备管理等7个方面共16条意见和建议。对这些问题,公司党委专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逐条进行研究,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提出了整改措施,落实

到有关的分管领导和部门、科室具体解决,并将答复情况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发。

(三)党费收缴及管理使用情况

我公司党委及时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印发文件,要求各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学习贯彻,于月日前将各支部的党员学党费标准上报党办,经审查后从6月份开始执行。全部上缴组织部。

我公司在“”活动、“”建设以及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探索和研究党建工作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干劲,为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意义重大,我们党支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抓好这一活动。当前,活动正处在开好局、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党员及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四种意识:

一是增强责任意识。由于学习实践活动刚刚结束,可能有些党员乃至领导干部存在倦怠情绪。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到开展经常性集中教育活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是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必须积极主动、义不容辞地抓好党的重大活动,切实摆上重要位置。要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件与领导讲话精神,切实统一思想,消除模糊认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要增强表率意识。实践证明,搞好任何一项活动,关键是领导带头。这次创先争优活动搞得好不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责任重大,必须切实履行“双重职责”,既抓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促进本部门本系统活动开展,又要带头公开承诺、付诸行动,发挥表率作用。要坚持党委(党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班子成员共同抓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活动的大量工作是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进行的,必须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使之明确目标任务,掌握政策方法;要注意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唱主角”,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

三要增强配合意识。这次活动时间跨度长、工作任务重、标准要求高,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部门必须在市委和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活动开展提供大力支持。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交待的各项任务,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质按量完成,不能推诿扯皮。

四要增强创新意识。整个创先争优活动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方法步骤等大的框架、要求不能变,但具体到每个部门、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要立足各自实

际,突出各自特点,大胆进行创新,切忌照搬照抄照转。要注重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措施开创新局面。要吃透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找准结合点、创新点,真正做到“指导思想不能创新,指导方法可以创新;基本原则不能动摇,具体落实可以立足岗位;目标要求不能改变,实现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努力创出特色、创出品牌、见到成果。

争先创优活动

目录

指导思想和目的 指导思想 指导目的 方法与措施 组织保障 指导思想和目的 指导思想 指导目的 方法与措施 组织保障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人事部门自身建设水平,根据人事系统“创先争优”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专门实行争先创优活动。

指导思想和目的 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干部队伍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指导目的

1、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务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廉洁勤政、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集体和学习好、团结好、作风好、纪律好、政绩好的领导班子。

2、建设一支政治可靠、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进取心强的干部队伍。

3、各项人才工作任务按时全面完成。重点工作有创新,出经验,出成果;单项工

作有特色,每年至少1项工作有创新。

4,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局内无违纪违法案件。不断完善政务公开的措施、方法和内容,创新和拓宽服务方式。

5、文明创建工作有长短期规划、有具体创建措施、有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确保争创“2010~2011年先进党支部。

6、项目部内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健全。不出现违反干部工作纪律现象,不出现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财务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不发生综合治理一票否决现象。

7、改善办公条件,美化办公环境,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要实现项目部“无纸化”办公、实行个人责任到位、推行“首问责任制”。

方法与措施

(一)抓学习,强素质。以创建全区学习型机关示范点为契机,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的学习制度,构筑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各项人事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人事工作政策法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经济、科技、法律及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创新能力。二是全体干部要坚持周五集中学习制度,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讨论交流、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集中辅导干部学习,增强全体干部的学习兴趣。分散学习由各科室自行组织,每星期集中进行一次讨论交流。为了检验学习成果,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每位干部每年要写2-3篇学习心得体会,形成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局学习成果交流会;三是全体干部理论学习要有学习笔记,业务知识学习要有研讨文章。局班子成员每年写学习笔记字数不少于2万字,并且在市级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不少于1篇,在区级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不少于2篇。其它干部要保证学习笔记字数不少于1.5万字,每月由局长对每位干部的学习笔记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要督促其限时补写;四是局领导班子成员要针对当前人事和劳动保障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调研次数每年不少于2次,并且每人至少要撰写1篇有价值的调研文章。五是鼓励干部岗位自学成才,全局50岁以下干部要积极参加函授、自修教育学习,力争在2005年底以前,使局内50岁以下干部全部取得本科以上学历。与此同时,开展各类短期培训,组织全体干部进行计算机培训,使全体干部掌握基本的上机操作知识;经常举办50岁以下干部普通话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语言表达水准;举办业务知识讲座,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六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干部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争先创优”活动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塑造形象育人工程,把培养一支“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干部队伍作为争创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从思想教育入手,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方面引导,及时树立争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局内开展“学先进、比贡献、创一流”的竞赛活动和“先进科室”评比活动,积极参与区直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各种评比竞赛活动,在局内真正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树立人事干部奋发有为的新形象。

(二)抓管理,树形象。一是按照“学习好、团结好、作风好、纪律好、政绩好”的要求,高标准建设局领导班子。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凝聚力。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局领导班子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局领导班子成员要以新时期领导干部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公仆意识和服务水平。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水平。按照全市人事系统文明创建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更高的目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尤其是要在创特色、树品牌上下功夫,要争取“2002—2003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和“2004—2005省级文明单位”的创建目标顺利实现。四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廉政意识,搞好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各级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公开办事制度,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工作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有效手段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强化内部管理约束机制,扎实推进机关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严肃干部人事纪律,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对违规人员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维护干部人事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政府采购要求购置办公设施及用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确保政令畅通,使局机关运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六是加大硬件投入,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积极创造条件、量力而行,逐步改善办公条件、办公环境,增强服务功能。关心局内干部职工生活,尽力解决关系局内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干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抓创新,创佳绩。一是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总揽全局,全面完成各项人事人才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按照全市人事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项人事人才工作,确保内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同时,要通过“争先创优”活动,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龙头,加快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步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提高公务员队伍管理水平;加强人事工作宏观管理,更好

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二是与时俱进,加大人事人才工作创新力度。紧密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全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人事人才服务。三是坚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市区关于行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公开、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内部职能,提高工作效率。推行政务公开,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公开办事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收费标准,实行阳光操作。坚持信访接待制度,倾听群众呼声,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文明办公,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社会公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确保活动效果。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局“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叶克田同志任组长,副局长罗科云、朱道顺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朱道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争创活动的协调指导、督办检查、宣传报道和日常工作。在整个创建活动中,局长叶克田同志为第一责任人,负责争创活动的全面工作,定期对争创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争创活动收到实效。

2、建立激励机制,增强争创动力。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干部队伍为重点,建立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各类业务技能竞赛、政策法规知识竞赛;从建立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入手,建立考勤、考核、奖励等配套制度;建立竞争机制,将干部的学习成果、工作业绩纳入考核、评先评优;在评先奖优、干部选拔时,要看干部在争创活动中的综合表现,量才录用、择优评先;对于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作风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的,要及时予以表彰和重用。

3、加强舆论引导,注重培养典型。加强对争创活动的宣传,引导全体干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楷模的基础上,树立本局的学习典范。

创先争优活动的由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和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把先进性建设摆在党的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提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先是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要求,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明显提升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接着,又根据党的十七大的部署,从今年开始在全党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有了新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加注重使党员认识什么是党的先进性、什么是先进党组织、什么是优秀共产党员,如何才能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如何才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这个过程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受教育的过程,属于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认识阶段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提高了思想认识,才能自觉地按照先进性要求去进行党的先进性建设。然而,学习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只有在创建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实践中,党的先进性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才可能涌现出更多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并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正因为如此,党的先进性建设还必须进入到在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阶段。党的十七大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正是根据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提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创先争优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实践方式的继续。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相比,创先争优活动属于认识的第二阶段,即从认识到实践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原来的认识将通过实践变为现实,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使党的先进性建设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篇:作文素材之巴金

不朽巴金·轨迹--百年旅途中的雾雨春秋

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感情。今天回顾过去说不到什么失败,也谈不到什么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巴金

幼稚而大胆的“叛徒”(出生—26岁)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北门正通顺街。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父李镛为官多年,颇有田产。父亲李道河任四川广元县知县,巴金随父母在任所居住。母亲陈淑芬思想开通,品性善良,对巴金的影响非常大。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巴金开始阅读传播各种新思想的书报,接触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各种思想文化。

1927年,从上海赴法国,途中写《海行杂记》。旅居巴黎等地,开始写《灭亡》。1929—1930年(25岁),第一本小说《灭亡》出版,完成《俄罗斯十女杰》。译作颇丰。

暗夜里呼唤光明(27岁—37岁)

1931年,继续在上海从事著译,写中篇《新生》、《雾》,4月开始写第一部长篇《家》,在《上海时报》连载,第一次刊出当日,获悉大哥李尧枚自杀。出版第一个短篇集《复仇集》。“九一八”事变后,写诗文控诉日本帝国主义。

1933年,结识鲁迅、茅盾等一批文学朋友,与郑振铎等筹办《文学季刊》。《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全部完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8月,日军偷袭上海,巴金写诗文呼唤抗日救亡,后收入《控诉集》。《呐喊》杂志创刊,巴金任发行人。11月上海沦陷,蛰居租界继续写作。

1941年,回成都探访亲友,再到昆明探望萧珊。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大批文化人转移到桂林。

黎明前的探求(38岁—44岁)

1942年,在桂林写散文《灯》,从桂林到重庆,得知曹禺正在改编《家》为话剧。

1943年,译完屠格涅夫的长篇《父与子》,写杂文《一个中国人的疑问》,与英国神父赖治恩就道德问题论战。在重庆,曹禺改编本《家》连演100场爆满,打破战时重庆话剧演出纪录。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参加文艺界各种政治性活动。11月回上海,与郑振铎、李健吾等筹组中国全国文艺协会上海分会。

沉浮二十余载(45岁—72岁)

1949年,赴北平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中国全国文联委员;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参加天安门开国大典。

1954年,在京参加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会上发言,第一次对社会、文化工作提出批评。1955年,主编的《文艺月报》因不转载关于批判胡风的材料,被批评为政治错误。

1956年,当选为上海作协主席,10月14日,主持鲁迅墓迁葬仪式,并讲话。

1957年,在京出席中国作协创作规划会议,期间与赵丹、方纪等受到毛泽东接见。与靳以同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收获》创刊。开始编辑《巴金文集》

1958年,从姚文元在《中国青年》发文开始,以拔白旗为名的批巴运动持续了七八个月。《巴金 1

文集》陆续出版。

„„„„

1966年赴京参加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斗争会。在武汉受到毛泽东接见。8月,被北京来的红卫兵抄家,萧珊被打伤。

1967年,上海文化系统举行全市批斗巴金电视大会。被遣送到松江参加劳动。

1972年,萧珊病逝,被准许留在上海。

1973—1976年,在上海从事翻译工作。

讲真话(73岁—89岁)

1977年,恢复正常政治权利。《家》重印出版,再次畅销。

1978年,开始为香港《大公报》写“随想录”

„„ „„

还能拿起笔(90岁—95岁)

1994年,第三届“巴金北京研讨会”在京举行,《巴金全集》第24至26卷出版,至此全部出齐。1995年,汇集了《随想录》以后重要作品的《再思录》出版。

“我为大家活着”(95岁—101岁)

1999年,春节期间肺部严重病毒感染住院,对周围的人说“我为大家活着”。中科院命名1997WA22号小行星为“巴金星”。现代文学馆新馆竣工。

„„ „„

2003年,为庆祝巴金百岁华诞,巴金铜像在四川落成。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巴金,一个悲剧性的存在我对巴金是怀有敬意的。他是一个富有良知,富有道德感、责任感,富有人类美好感情的作家,具有老一辈作家的那种修养和良知,而我觉得现在的作家不大讲究这些。这种修养,我指的不仅是文学方面的,而且包括道德、思想在内。巴金青年时候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他追求的是人类的、民族的自由解放的理想,他不像一般的作家,只是考虑所谓的文学,他的写作是超越文学的。因为他关注的是整个民族的改造,是人类的命运,所以他不在乎文体,并不讲究具体的修辞,他的风格也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坦白、率真的人生态度的自然体现。巴金年轻的时候能写出那样优秀的作品,正是在于他思想的开阔、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幸福的追求。

毋庸讳言,在他善良、真诚的性格中也有相对怯弱的成分。他年青的时候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对真理的追求,我觉得到后来他慢慢地丧失了,他变得不那么勇敢了。中年以后,他被纳入体制之内,于是表现出来的那种保存自己的方面不免考虑得更多一些,所以才会有后来他的《随想录》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忏悔。他的反思我觉得是真诚的,勇敢的,然而是不彻底的。正因为这样,我不同意人们给予《随想录》这么高的评价。

当然,巴金的反思比较早——比较早地反思了自己和民族的灾难,而且即使是这种不够彻底的反思,当时也有一些文字不能发表,而且在当时,被称为“左”的思想路线仍然有很大市场,甚至控制着局面的情况下,我们不可以对一个作家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但我认为必须指出这一点。因为,这正是巴金留下的空白,亟待我们继续作出修正和填补的地方。在《随想录》中,巴金勇于自我解剖,的确是他比其他作家可贵的地方。我们的作家总是强调批判社会、批判别人,唯独不批判自己。巴金可贵的地方就是能从理性和情感的方面,对自己做出反省,我觉得这是非

2常难得的。他提议建立“文革”博物馆,这是和《随想录》在同一方向上的努力,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一个作家良知的表现,也是历史理性的表现。他执着于民族的苦难的记忆,这点非常难得。对于这段中华民族的黑暗历史,现在的作家没有几个像巴金这样刻骨铭心。他提出建“文革”博物馆,正是要记住我们民族的苦难记忆,他要以自己的写作为我们的苦难作证——因为记住是不断深入反思的基础。

回顾巴金一生,总体上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性的存在,从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年轻的思想战士,真理的追求者,为人类幸福而写作者,成为一个纯作家、一个一度跟风的作家、一个理应保持沉默未能保持沉默的作家,或者说成为一个无法保持沉默的人,这一点我深表遗憾。我认为对巴老的最好纪念应该是挖掘他个人身上的悲剧性——他的《随想录》也清楚地记录了这个悲剧。因此对他的纪念应该回到青年时代的巴金。其实,巴金在“文革”结束后每前进一步,从另一种意义上说,都是向青年时代返回一步。“文革”结束之后,他努力一步步地找回自己。

巴金作为一个善良的、真诚的、富有良知的作家,也是反映我们道德存在的一面镜子。作家应该讲道德,而现在有把道德放逐的倾向。所谓道德,就是追求社会的自由、民主、公正、公平,追求人类的幸福;道德意涵了善良、真诚、热情、同情心、社会责任感。这是作为作家的起码的道德,也是最高的道德。巴金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关怀的作家,他永远把道德良知置于文学之上。纪念巴金,最急迫也是最切近的一点,就是努力恢复我们的文学的良知,民族的良知。巴金,这个出生在官僚地主大家族的少爷在五四运动中接受了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他19岁的时候挣脱了封建的桎梏,从四川老家出走。1927年,巴金跑到巴黎,想去找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他在巴黎拉丁区一个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带着寂寞与痛苦完成了他的处女作《灭亡》,从此走上文学之路。1928年回到祖国之后,巴金进入了他人生的创作高峰期,其中“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整整影响了一个时代。新中国建立后,巴金致力于世界语运动,晚年又再度在其中投入大量心力,其中的心事,只有巴金自己知道。十年浩劫中,巴金却被当做“大毒草”受到猛烈的批判。在巴金的生命走向末年的时候,他倾注全部人生经验创作了《随想录》,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以及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并且倡导建立“文革”博物馆。

作文素材之熊召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