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中特
编辑:寂夜思潮 识别码:23-1019568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2 13:00: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特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国外交

202_年6月27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大国外交的新阶段.新大国

如何定位中国的角色,是决定中国外交的首要问题。崛起的中国是一个寻求和平发展的“新大国”,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中国已经是当今世界的大国,是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以及能源资源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二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很落后,发展很不平衡,让十多亿中国人过上幸福生活,仍然有很长道路要走。

这一“新大国”的定位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尽管中国仍然将维护和巩固中国和平发展的势头作为外交的首要任务,但承担积极有为的大国责任,大大方方地开展大国外交,在外交战略上更具全球视野、更富进取意识、更有开创精神。构建与中国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大国外交格局,开展积极有所作为的强外交,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外交的核心。

新理念

要理解中国外交理念“新”的内涵,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来认识。从中国外交自身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强调“突出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对内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对外主持公道、捍卫公理、伸张正义,捍卫国际道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些变化表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绝不是仅仅从中国自身战略利益出发,而是从整个世界整体利益出发,中国外交既是中国国家利益的执行者,也是人类共同利益的捍卫者。

从世界各大国外交发展的横向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更看重和平发展,同相关国家的优势互补和互惠合作,更看重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更强调不同文化的包容互鉴和交流对话,致力于构建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尤其是中国不为一己之私寻求改变世界,而是与世界各国一道合力破解难题,弘扬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推介中国经验,增添中国方案,提供公共产品。新外交

首先,在与大国的外交关系上,中国积极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新型大国关系之所以走得通,核心在于坚持互利共赢的新理念,关键在于中国保持和平发展的势头。其次,在与周边的外交关系上,中国致力于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目前,中国周边形势并不平静,其深层原因仍然是中国崛起与周边体系之间的相互适应问题。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繁荣稳定的方针,致力于推进周边互联互通,扎扎实实地推进与周边地区的互利合作进程,夯实睦邻关系的社会基础,妥善处置各种争端,就一定能够找到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地区的道路。再次,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上,中国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遭遇感同身受,在自身发展起来之后,更应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维护和拓展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权益。此外,在与国际社会的外交关系上,中国继续扩大开放,承担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中国越发展,越需要扩大开放,越要求中国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最后,在与国内外民众的外交关系上,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切实维护好中国公民的海外合法权益。在处理争取国家和服务人民的关系上,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更强调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强调外交为每一个人的中国梦提供服务。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者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3)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怎样统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和鲜明优势,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也要以此为前提和方向,努力促进三者的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首先统一在人民当家作主这个根本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允许脱离这个根本利益去追逐其他团体和个人的利益。正是为了维护好这一根本利益,党必须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通过各种方式领导好、处理好、发展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务和事业,从而实现服务人民这个根本宗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应该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还统一在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核心力量,这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党的领导地位和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党的领导和长期执政,必须体现在立法过程中善于协调好处理好多元化的社会利益,争取人民内部各种群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必须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上。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改善、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是要朝着这个方面去提高。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

同样作为人民当家作主重要保障的是坚持依法治国。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益和自由。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也是相互保障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首先是要提高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怎样理解21世纪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二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同时,和平事业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而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因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民主自由与人权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又是一种民主意识,是制度和意识的统一。

自由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政治上的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权利;一个是哲学上的自由,主要是指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并用来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前者是权利,后者是素质和能力。

民主是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自由则是政权给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对于真正的民主政权来说,民主的前提是自由,自由的保障是民主;民主愈彻底,公民便愈自由;公民愈是有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平等权利,便愈是能够提高民主质量。从一开始,民主和自由就连在一起,民主自由思想是一起产生的。

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一般被称作人权。自由以人权为载体,人权以自由为内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所说的人权,是公民个人人权。

争取民主自由人权的斗争,涉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基本建设,涉及综合国力和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倾全党全国人民之力,自强不息,不断进取。

公平正义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大型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构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全社会进行长期努力,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方面的素质,使人们有渴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等也都无法实现。因此,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从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和推进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全球化与信息化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同时,全球化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同时信息化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

通过文化危机探讨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战略目标郑重提出,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强国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论是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看,都存在着问题和危机: 从国内看,诚信缺失、炫富傍富、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也沉渣泛起;

从国际看,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文化输出的强大攻势下,中国已经被西方文化所渗透和腐蚀,看“洋剧”、吃“洋餐”、过“洋节”等等,崇洋媚外的现象普遍存在。

面临着文化建设层面的危机和严峻局势,我们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在:

1.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只有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切实走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精神稍有懈怠,就会面临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危险。3.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凸显,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文化强国建设,能够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中国培育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可靠的政治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5.有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让中国更加自觉地融入世界、让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

6.能够更大限度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总之,文化强国建设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试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是“始于毛,成于邓”

总论: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志愿。毛泽东是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者和开拓者,邓小平则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集大成者和成功的总设计师。薄一波同志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和代表的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

一、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毛泽东,并且有个良好的开端

① 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政方针是毛泽东制定

② 领导召开了八大

③ 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但是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在探索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四大难题:(1)党的中心工作与社会主要矛盾的二元分割—以斗争为纲。(2)未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3)未处理好体制改革与十大关系的辩证。(4)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不断发展膨胀—违背自然规律,多快好省。但它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品格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二、邓小平解决“难题”,领导中国成功跨越“卡夫丁峡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果断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失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① 改革开放论

②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

③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结论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年代,邓小平理论产生于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年代。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有关思想具体化、全面化和实践化而完善和形成的,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早探索者,并在理论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出现过失误.他的探索成果为邓小平创立新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的失误为邓小平提供了重要借鉴.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既坚持毛泽东正确的思想观点,又纠正毛泽东错误的思想观点.所以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邓,成于毛。

谈谈文化与人的关系

文化与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因其文化的创造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所谓“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只要是人类创造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文化。

但是,如果仅仅把文化就因此定位人创造的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显然有失偏颇。所以,《辞海》对文化的定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的基础上,又做了相应的补充:“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可见,由人创造的社会制度也是文化。

即文化是人类代代累积沉淀的,渗透在生活实践中的习惯和信念。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伴随着“人化”的推进而产生:

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如:自古湘西多匪气,是因为湘西处处崇山峻岭、峰峰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人类在这一地区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就必须学会与天斗、与地斗,这种由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并代代累积的抗争文化,逐渐就养育出了这一地区强悍的民风

不同政治环境产生不同文化。在和谐、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中,人的个性、思想就比较张扬、率真,处事方式就比较直接、坦诚。如:西方人。

不同的经济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其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决然不同。

不同的领袖人物产生不同的文化:如:孔孟创建了儒家文化,虽历时202_多年,但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某些思维、行为和生活习惯。

不同的历史积淀产生不同的文化:历史越悠久,积淀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就越多、越顽固,历史的包袱就越重。而传统的习俗越繁杂,人的思维方式就越受到制约;思维方式越受到桎梏,新的文化观念就愈难形成。

试述十八大关于民生建设的基本举措。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试述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

道路问题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根本问题,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给予了全面深刻的新论述,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试述“以人为本”及其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三层含义: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思想当前正在成为中国社会主流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涵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对于党在执政过程中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原则,不断的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党的领导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重大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念的一致性

所谓党的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所具有的本领和能力,是执政党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自身建设的综合体现。在我国应该主要是指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功能及其有效性问题。

在我国当代就是肩负建设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广大人民群众。因而以人为本包括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的内涵,理想层面就是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现实层面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这些科学内涵,蕴涵着党的执政治国的根本使命。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其实质是全社会共同享有、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其着眼点强调的是起点的公平和环境的公平,而并非平均主义,既有政治经济上的战略意义,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以人为本”是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和价值标准

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现实的基础上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不同的是把实现阶级利益的终极目标转变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轻视个体利益,集中体现制度优越转变为创新体制,不断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把检验发展的标准从以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转变为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同意不同意;把只注重人民整体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转变为约束国家行为,落实公民的宪法权利上。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利于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

今天世界的时代精神主要问题是发展问题,发展的关键又是与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及赋予个性化创造性分不开的,所以从世界时代精神的发展来看,在我国及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有客观必然性的。

新世纪的中国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应凸显以人为本原则的实践诉求。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超越,有利于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振兴中华民族。

(五)“以人为本”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向。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坚持以人为本,既要着眼于未来,致力于对社会现实的改变和超越,又要着眼于现实,以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寻求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

什么是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

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是在系统地否定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这一战略的倡导者依据西方经济学标准教科书的理论,认为 “放弃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转而按照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当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选择为美国和日本企业的配套供货,而不是创立自己的品牌”,是为“比较优势战略”。比较优势战略被预言为能够引起劳动者普遍的富裕,“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劳动者充分就业。随着经济增长,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工资水平则不断提高,劳动者因而可以从经济的增长中不断受益”。

它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在劳动力再生产方面的效率低,劳动力再生产效率低不益于资本持续积累,从而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使劳动力萎缩再生产: 1.工资劳动收入。“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增长战略使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低,工资总额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劳动收入相对资本积累的 实际价值变低。

2.工资劳动者的个人消费资料获得。低等收入家庭在食物、居住、医疗等基础必需品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收入越低的家庭,各类支出占全部可支配收入与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接近。说明城镇居民家庭几乎没有储蓄能力,也就没有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性货币储备,提高内需的根本是增加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3.工资劳动者的公共提供的获得———住房为例。要解决60%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体面居住,依靠他们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储蓄是不可能的;依靠住房贷款也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途径是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目前保障性住房政策还不够完善。

4.工资劳动者的有效劳动年限。劳动保护的缺失、劳动过程的去技能化使越来越多的工人出现了身体和大脑的疲劳以及各种精神疾病,削减了工人可以服役的有效劳动年限。资本积累受益于劳动力萎缩的再生产,但是工人人口的萎缩再生产的极限迟早耗竭资本增值,节制资本对剩余劳动的欲望才能够达到可持续的增长战略。

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内容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

第一,莱易斯和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

莱易斯在1972年和1976年出版的《自然的统治》和《满足的极限》以及阿格尔于1975年和1979出版的《论幸福的生活》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详细地介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强经济干预以及通过信贷工具等具体的经济手段刺激无产阶级的消费,但是,无产阶级此时的消费已经变成一种对奢侈品的病态消费,是一种异化消费。正是无产阶级对奢侈品的异化消费才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 最终促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代替。

第二,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

在1997年出版的《自然的理由》中,奥康纳提出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的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奥康纳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态关系之间的矛盾称为第一类矛盾,而把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称为第二类矛盾,这两类矛盾同时决定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共存于全球化资本主义体系当中。奥康纳进而通过资本积累以及资本积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解释了在全球性不平衡发展的二元对立结构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能源剥削,揭示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存在的内在原因。为了获取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和提高本国的经济水平,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得不承受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交易,向发达国家出售廉价的生产资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而廉价的生产资料和能源则降低了资本积累的成本,使资本积累加快。资本积累的加快又反过来加快了对生产资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开采速度,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环境灾难。

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佩伯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但是,21世纪之前的生态社会主义却有着明显的社会民主主义特色,佩伯在1993年出版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是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作之一。21世纪之前的生态社会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生态中心主义,它以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体。在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策略问题上,它主张采取非暴力斗争。第二,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21世纪之后,美国绿党的克沃尔教授在202_年出版的《自然的敌人——资本主义的终结还是世界的终结》一书中,提出了具有明显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特点的生态社会主义道路。克沃尔首先坚持公有制原则。其次,克沃尔同意佩伯关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原则,但强调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必须符合生态化生产。最后,为了实现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生态社会主义,克沃尔并没有生搬硬套绿色运动的非暴力原则,而是主张在特定的情况之下可以采用马克思以革命的暴力对抗反革命的暴力的思想和手段。克沃尔也放弃了某些绿党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而提倡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政党,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态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的生态学

在1998年出版的《马克思与自然》一书中,美国的伯克特博士重点阐述了马克思的劳动价 值论和共产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生态学原则,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生态学在本质内容上的一致性。伯克特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将自然、劳动和生产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考察,正是对现代生态学关于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具体阐述。不仅如此,伯克特最后总结道:不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含着生态学思想,而且,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完全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但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强调使用价值和自然的内在价值,生产和消费方式、民主和平等的社会结构等内容,都是与生态价值观念相一致的。

美国的福斯特教授在202_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的生态学(Marx’s Ecology)”概念,在马克思与生态学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他首先将马克思与李比希、达尔文、马尔萨斯等历史上的生态学家联系在一起,并在马克思的“新陈代谢”观念中发现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福斯特认为,马克思最终从李比希对农业的分析中获得启发,将新陈代谢概念创造性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意义上同时使用,通过新陈代谢这个自然科学概念将人和人类社会加入了生态系统。

简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一、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是指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包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人类社会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然后现在就是生态文明。原始文明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的主宰。农业文明是二者的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大体上和谐相处。工业文明吧自然当成被征服的对象,出现了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而在生态文明是将道德关怀范围扩展到动植物、水、大气、土壤及由他们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主张优先关怀珍惜濒危动物,不反对杀死动物和砍伐森林,但原则是不危及生物共同体的稳定、完整和美丽。

三、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社会文明其他还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

四、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问题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使它不可能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败教训。综合起来看,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我们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改革发展遇到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总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地方政府应该怎样支持我国产业的发展

毫不动摇地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要把政策重点放在培养民间资本经营实体的能力。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来自科学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生产率。必须防止民间资本养成对政策红利和虚拟资本增殖的依赖。通过无偿拨地或廉价供地、税收优惠、削减企业对于人口、资源、环境应当承担的社会成本的基础上帮助民间资本积累,从短期看,似乎满足了民间资本从个体出发增殖扩张的要求;但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土地、人口、资源、环境严格地约束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这些要素的价格未来不可避免地会上涨,而一旦难以把要素价格的上涨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企业难免遇到盈利减少甚至亏损、破产的威胁,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毫不动摇地支持和鼓励非公经济积累的同时,也要毫不动摇地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治理当地的环境、集约利用当地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寻求经济与人口、资源的和谐发展。而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也会反过来倒逼民营企业大量投资于自主拥有知识产权的具有市场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政府所要做的是保护民营企业知识创新的积极性,提供必要的、专用性的研发资金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对国内市场实行必要的幼稚产业保护和进口替代战略,鼓励跨国资本参与中国市场的公平竞争,让民族资本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提高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篇:中特专题

中特

二、专题研究题

1、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随着整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渐进发展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阶段一:1979年到1982年。主要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展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所进行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中央的权利下放。一方面,扩大了地方的计划管理权;另一方面,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这一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没有摆脱传统管制型政府的思维模式,改革仍然在计划经济的审批制度圈子里徘徊。(2)阶段二:1983年到1988年。将重点放在下放权力、减少审批层次上,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行政组织结构,精简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等目标。(3)阶段三:1993年到1997年。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1993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职能管理部门,减少具体行政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要坚决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下放给企业,把应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4)阶段四:从1998年至今。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广泛而深入的发展阶段,在历次行政审批改革的基础上,本次改革注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也在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成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1)健全机构 清理项目。为适应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需要,取消了原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监察部牵头、中央编办和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组成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对国务院部门的审批项目先后进行五轮全面清理,逐项进行审核论证。在工作中,坚持把取消调整审批项目同促进政府部门有效履行职能结合起来,坚持与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等方面改革有机结合,坚持完善审核论证程序,广泛听取意见。在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对国务院部门拟新设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严格把关。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新设行政审批项目审查论证机制。(2)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全国已建立行政审批配套制度8000余项。目前,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配套的行政审批法规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各地已建立政务服务中心2800多个,省、市、县、乡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十年来,我国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及其派驻机构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对违法设立审批等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督促有关部门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3)改进方式 提高效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有所改变;推进了依法行政,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加强了政府管理创新,坚持把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减少政府工作流程、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了行政职责体系和问责制度,遏制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和腐败现象蔓延,推动了政府反腐倡廉建设。

存在问题:(1)权利分配问题导致行政审批权难集中,其实质是部门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2)审批授权问题导致改革难实施。主观上:部门领导不愿削弱自身权利;客观上:法律法规、行政问责、监管制度不健全,窗口工作人员资质参差不齐,领导不敢下放权利。(3)上下不对应问题导致改革难推进。从省一级到县一级都在进行改革但工作基本上是处于单干状态,上下不对应缺乏统一领导与指挥,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难以实现上行下效。(4)行政审批事项界定的标准不统一导致改革难彻底,主要表现在对非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上,具体表现为:事项不清、设定权限混乱、审批期限不明确、审批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审批方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法律责任约束等。

解决:1.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切实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规范和监督3.做好取消、调整和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工作4.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法》的配套制度

5.清理规范和培育发展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2、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收入分配改革的历程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分为两部分:(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种根据个人劳动差异分配基本生活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超过基本生活消费品的部分采取福利分配的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下的特色是平均主义,个人收入差距不大。(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1978-1987中共十三大召开,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阶;1987-1992中共十四大,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阶段,1992年兼顾效率与公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十五大提出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十七大及其之后的改革 :08年个税起征点1600调至202_,09年出台《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10年个税起征点202_调至3500,12年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成就:(1).建立并实施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相适应,建立了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微观自主:家庭联产承包,绩效工资等 ;宏观调控: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新型合作医疗,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等 初步建立起微观自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个人收入分配新体制;(3)广大居民的收入状况得到显著改善,1978-202_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至1.57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至4761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至4007万。

问题:收入的不平衡性,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的贫富差距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也已是不争的事实。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现行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初次分配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行政力量在初次分配领域仍然发挥作用;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国家在初次分配领域的宏观调控缺失;

二、再分配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税收制度不健全,限制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加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3、我国人权保护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新中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也不断推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权的发展已经进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纵观我国人权保障经历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

历程及成就:

1978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是中国人权保障新“原点”;1982第四次修改宪法,在宪法中列举了28种公民权利;1991年,国务院有发布首份“人权白皮书”,从此人权被称为“伟大的名词”;202_年,我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202_年,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写入党章,十七大报告中赋予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等多种新人权;202_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_-202_)年》,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202_年6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12-202_)年》,这是中国政府第二次制订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发展规划,这个计划对今后四年中国人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了规划。

问题:司法领域人权保障不完善;人权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立法方面还存有空白;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对保障人权方面认识不足,侵犯人权现象时有发生;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法律规定不够具体且措施不得力;保护人权财政投入不足

完善途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约束政府权力,形成有限政府;推进司法改革,谋求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建立专门人权机构;加强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尽快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加强对干部和执法人员人权保障的教育

4、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和趋势

问题: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尚未形成;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包括有效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还不到位;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等公共安全体系尚需加强;群众根本利益问题的解决方式;地方和基层社会管理责大权小问题

趋势:

从片面到全面: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从片面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

从管理到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要着眼于增加社会活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从“管理管控”到“寓管理于服务”的转变

从一元到多元:在管理主体上,要实现从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的转变

从控制到协商:在管理方式上,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实现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的转变

从事后到事先:社会矛盾和问题实现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的转变,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

从简单到综合:实现从简单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转变。

5.我国反腐败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

1、历程:

第一阶段:轰轰烈烈反腐期 大致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出台多项措施打击和惩治腐败。第二阶段:腐败滋生蔓延期大致发生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对内改革、对外

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在经济领域里开始了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腐败主要表现在商品、信贷和外汇等“商品流量领域的腐败。”腐败现象在这些行业或领域及一般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出现并蔓延起来。第三阶段:腐败泛滥期大致发生在九十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期。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已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经济领域里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和不完善,使得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钻制度的漏洞,“权力”往往与“资本”结合在一起,利用制度上的漏洞疯狂地聚财敛财。而对腐败的打击则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多是被动的、防御性的。第四阶段:腐败分子开始受审的高峰期在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明显的加大了反腐力度,开始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党纪国法相继出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定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

2、中国反腐现状:腐败现状特点:腐败范围越来越广。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窝案、串案明显增多。“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取得成就:

(2)依法查处了大量的违法违纪案件,捍卫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在战略上反腐败的斗争实现了三个转向: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由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由群众运动反腐、权力反腐逐步转向制度反腐,依靠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3)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反腐倡廉的路子,并形成了共识: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而,基本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4)纪检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是地方纪委虽然仍由同级党委领导,但不再强调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二是组建了专门的巡视机构和巡视队伍;三是对各部委派驻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直接领导。这使纪检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大增强,纪检查机构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5)反腐败的十大具体措施得到贯彻和落实。(6)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腐败行为取得很大成效202_年中国人大批准了由140多个国家缔结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从而奠定了与各国联手打击外逃贪官的国际法基础。(7)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存在问题(中国目前的反腐形势)

(1)腐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中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腐败案件,大大高于最后得以处理的案件,而且这个“呆账”仍在以一定的速度积累。(2)窝案、串案、集体腐败越来越多。(3)贪官外逃和资本外逃十分猖獗。(4)外企腐败严重。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华跨国企业逃税总额每年高达300亿元。目前中国已批准成立40多万家外资企业,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手段逃税和避税,造成账面上大面积亏损。(5)腐败分子前仆后继,顶风作案突出。尽管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但顶风腐败十分突出。(6)“一把手”腐败。

(7)徇私渎职的腐败行为相当严重。因循私渎职和官僚主义等,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由行政腐败直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8)腐败向各个行业蔓延,发案部位网状延伸。由传统的单位内部犯罪,演变为带行业、系统特点的犯罪;由原来的主要是生产、生活原料领域犯罪,发展到主要是生产要素领域犯罪;由以往主要是一般行政管理部门发案,蔓延到主要是党政领导机关、司法机关和掌管人财物的要害部门发案。(9)腐败形式花样翻新。犯罪集团和腐败分子打着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旗号,用表面合法的形式掩盖其腐败行为。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很大。反腐对策建议:

 以制度建设打开反腐败局面(1)、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一是用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

拔任用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2)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一是使各种监督力量达到总体协调。二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三是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四是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和“零容忍”的原则。

 以法制保障反腐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法制是保障。

1完善法律体系坚持以法制反腐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2严格执法:加快新闻立法,充分利用网路力量舆论监督本身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强制的力量。

6.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和成就、问题

历程:(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创建与确立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两大历史事件,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本阶段主要成就其一,确认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使民主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扩展至全体人民;其二,创建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并扎实地推进民主参与的实践;其三,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二)第二阶段:1957—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出现偏差和失误。由于新中国的政治制度萌芽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造过程中,并强烈地受到苏联的影响。在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影响下和“左”的思想的干扰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经

受了冲击。政治上高度集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三)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陷入混乱和遭到破坏。这一阶段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大民主”运动阶段,也是“为民作主”代替人民民主阶段。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曾一度停滞不前,甚至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的衰败(四)第四阶段:1976—1997年,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恢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1976年10月至1978年11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恢复和重建时期;1978年12月至1989年4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时期;1989年5月至1997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与深度发展时期。(五)第五阶段:党的十六大至今———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建立、健全了对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机制,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主要成就

1.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具有最广泛基础的民主制度。

2.建立并逐步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4.9)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是人民当家作主, 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基本形式,因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建设。

3.开创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确立并基本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5.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的总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新的政府职能体系已初步形成,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6.拓展基层民主建设, 健全公民权利保障制度

基层民主建设和保障公民权利是密切联系的。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国有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在大力拓展基层民主的同时, 还特别注重加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制建设。近年来, 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统一管理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扶贫制度;建立个人生活保障线, 切实保障的生活水平;对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法规, 保护这些人的基本权利。

7.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 加强法制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 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一, 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法律框架已经形成。第二, 我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日趋完善。第三, 法律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 公民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的误区与民主建设的实践之间的矛盾:一是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存在民主工具化、手段化倾向,没有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目标的高度上来认识,从而导致实践上的偏差。二是对我国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思想认识不足,把民主政治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使得主观脱离客观,缺乏严肃的理性思考。三是对西方国家民主,不是盲目追寻就是一概否定,对民主在我国的运行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四是民主意识比较薄弱,公民参与意识和意愿不强,参与能力水平不高。

(二)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的矛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其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而言,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但政治体制高度集权的弊端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臃肿庞大的党政机构、等级授权的干部制度、林林总总的官僚主义、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还没有根除,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人治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着重实质民主、轻程序民主的问题,注重民主的内容,忽视民主的实现形式,加大了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难度。

(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矛盾

我国民主政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政治参与能力严重不足;城市基层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居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不畅通;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缺乏力度,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方面缺乏制度规定。《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妨碍着一些民主措施的有效落实,这些不足都影响了人们诉求的表达、权利和利益的实现。

(四)公民政治权利的多维与监督缺位的矛盾

在民主实践中,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缺乏具体法律保障。在监督方面,由于体制的原因,民间组织力量薄弱,法规不完善,权利监督机构不健全,新闻舆论监督缺乏操作性,人大和政协存在“虚位化”倾向,监督往往只停留于搞调查、听汇报、作批评、提建议,因而弹性大、刚性小。监督机制虚置,政治监督不到位,难以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这也是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体制机制根源。

四、原因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尽管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距离高度民主还很远,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原因——经济基础不发达

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与现代政治文明相适应的公平、效率、竞争、民主、法制等进步政治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派生产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发育还不成熟,整个社会缺乏发展民主政治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限制了公民现代政治观念、政治意识的生成,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影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二)政治因素——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总的来说还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些具体制度还存在着弊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显得严重滞后。权利过于集中,社会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司法缺乏独立性,行政管理体制中仍存在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

(三)制度因素——民主制度不健全

制度建设是扩大人民参政、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是一些有关民主践行的具体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操作性,存在人民群众民主权利行使空间小、落实难的问题,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法制建设方面,法制不完备,法制意识薄弱,重人治、轻法制的现象突出,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者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等不良现象,这些问题同样也制约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启示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研究,同时必须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三)必须用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四)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以奠定必要的人文基础

(五)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Add:如何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总结几个原因:市场经济发展;收入机制不完善,如灰色收入;垄断——认为造成不公平竞争;个人能力或努力程度的不同;西部农村基础弱

一、知识题复习提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动力

2、四个尊重的内含

3、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途径、举措

4、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6、自由、平等与民主的关系是什么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意义

8、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9、党的建设的五个方面内容是什么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篇:中特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这学期我们系统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使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具体学习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也纠正了我一直以来的错误认识并填充了我以往空洞的理论认识。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边学习边思考的做法,因为这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结合了中国实际国情而逐渐发展出的理论。

从国家层面来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科学命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它包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我们党和人民指引了方向,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财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

再对我们研究生而言,我觉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们有如下帮助。

首先,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祖国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了解。只有深刻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才能认清国情、明白是非,这也是党赋予我们的一项刻不容缓历史任务。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告诉我们在科研中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能胡编乱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教导我们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永不僵化用不停滞教育我们要敢于突破思想的牢笼,不能被固有的知识所禁锢。学习中特我收获很多。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维、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因素。只有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能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领导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四篇:中特演讲稿

中 特 演 讲 稿

班级:工商企业一班 学号:1525010145 姓名:张俊强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而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2_年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到202_年上升至21%,10年间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中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1]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教育经费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202_-202_年,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总投入增加了2.7倍,其中政府拨款增加了4.5倍,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取得一定成绩,对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投入仍然严重滞后于其他国民教育体系,还不能够适应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需求,[2]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下面是我国202_-202_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未来中国企业对就业者的职业资格和学历层次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作为培养的学生既有“学历文凭”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职业教育,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其未来发展将拥有一个巨大空间。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基金组织以及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等大企业所表现出投资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的强烈意愿,就是有力的证明。市场需求将逐渐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下面我给大家送上四句话,希望对大家有用。

只要你有志气,就没有不敢想的事;只要你有霸气,就没有不敢干的事;只要你有骨气,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只要你有和气,就没有办不好的事.

第五篇:中特心得体会

中特理论心得体会

从入学到现在,从开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来,我通过读本以及指导书学习以来,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往往不是从工作中和生活中可以学是到的知识,从中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视眼。也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说说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到的内容:

一、学习思想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特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也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特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所以,对于发展对象来说,深刻理解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说的,更是因为:我们党在吸收新成员的时候,必须全面把握和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所以,做为发展对象,学习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也是你从思想和行动上向党靠拢的第一步。第一步都走不好走不对的各位,以后的路你怎么走?

二、理解历史

(1)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并列。

(2)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被中国共产党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正式宣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样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决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产生了极重要的作用。

(3)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江泽民就“三个代表”的理论性质和落实要求进一步作了阐述。他指出:“‘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具体而言,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4)胡锦涛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2_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202_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三、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中特理论体系‛一个概念,但这一‚整合‛决不是三大理论现有内容的简单相加。

邓小平理论是“中特理论体系‛”的“原创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一理论的“继发形态”,而科学发展观则是这一理论的最新成果,十七大论述的“中特理论体系”正是对这前后相继的三个形态的一次大“整合”。

中特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特理论体系的主要精髓在于改革、发展、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其活的灵魂。深入学习中特理论体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其科学内涵,理清其逻辑关系,对于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紧跟时代潮流,开拓创新,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进,开写新的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