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蔚县民间社火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23-696635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6 04:15: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蔚县民间社火

蔚县民间社火,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它是劳动人民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寄托美好愿望的社会性民间娱乐活动形式,俗称“耍红火”。常见的民间社火形式现存22种。

灯会:是蔚县传统的自发性民间赛灯活动,一般有挂灯、提灯两种。挂灯是指内燃蜡烛的花灯悬挂于大街小巷、庙门、户首,从而形成一种自然的赛灯形式。提灯是在春节和元宵节晚会上,大人小孩手提花灯集体游街串巷。花灯有花鸟灯类、瓜菜灯类、农作物灯类、建工灯类,还有宫灯、福字灯、河灯、对联灯等。暖泉镇因花灯制作工艺精细、品种繁多被誉为蔚县“花灯之乡”。

摆灯展:兴起于清代,距今约200余年,主要流行于暖泉、桃花、吉家庄、宋家庄和柏树等乡镇,活动于元宵节前后。灯盏的制作是用磁盘或小磁碗,内放棉捻食油,放置在圆形小薄木版上,外糊筒状彩条即成。灯盏摆置在墙头、井台、窗台为摆灯盏。此外,还有摆灯山、布灯阵,并有平年摆360盏,闰年摆390盏的规定。灯山一般陈设于庙宇、戏楼前,在竖起的两根木杆,分层横搭数条木板,四周加灯框,形成4米宽6米高的主体,各层横板陈设灯盏,摆出“天下太平”、“人寿年丰”、“天官赐福”等吉祥词语,前面再罩上黄纱布。布灯阵又称“九曲黄河图”等距设木柱,驾起横杆,形成弯曲行道,各柱安放灯盏,图案可间插一根36尺高的木杆,上挂红灯,游者从入口弯曲转入大杆前,表达传统的“抱抱杆,活一千”的美好愿望。焰火:分简易焰火和架子焰火,在蔚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河川地区。简易焰火是指零星点燃的焰火。架子焰火又称“点杆”、“响杆”,艺人将多种花炮组合成一个系列装置,通过四方斗、紫金树等支系,利用花炮的不同表现形式,交错有序的燃放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环环紧扣,首尾呼应,场面极为壮观。

树花:又称“打树花”,在蔚县已有几百年历史,流行于暖泉、县城一带。表演形式是将生铁炼成铁水,保持恒温,打花人用长把木勺舀起铁水甩在城墙上,铁花四溅,形成树冠形的火花。

龙灯:俗称“斗活龙”,在蔚县兴起于元朝,距今约800余,流行于平川地区。龙灯长约12~13米,用铁丝、竹条、麻纸、纱布、木柄等扎制而成,表演分双人舞和单人舞,套路有“二龙戏珠”、“二龙出水”、“单龙吐火”、“口吐灯联”、“双龙叠盘”等,热情奔放,为节日不可缺少的民间娱乐活动。

牛斗虎:民国34年(1945年)蔚县第一次解放后,一名区干部传授于暖泉西古堡村,后又流传于城关、南留庄镇一带。牛斗虎由5人表演,其中2人扮牛,2人扮虎,1人扮牧童。表演套路有牛吃草、喝水、跪卧、舔毛;虎吃飞食、伸腰、挠腮、掏耳、跳跃翻、滚等,而后牛、虎大战,以虎败结束,寄托了劳动人民对于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美好愿望。

背阁:在蔚县约有4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暖泉、南留庄、县城、代王城、桃花、白乐等乡镇。将扎好的背架捆在背者背上,并将一小孩捆绑在背架上的脚踏板和腰卡处,扮装成所需角色。上下两层人为一架背阁,一般平年12架,闰年13架,在打击乐的伴奏下,下层人按节奏迈方步变换队形,上层人摆动起舞,以悬险、奇妙、美观取胜。

扛阁:流行于蔚州镇一带,道具制作原理与背阁相同,只是力的支点在肩上。表演形式近似背阁。抬阁:在蔚县已有300年的历史,流星于白乐、县城等地。道具制作原理与背阁相似。抬阁是4人抬木板,木板上站立几个小孩分别扮饰一出戏里的几个主要角色,并与道具主体组成一个完整的戏剧造型,如“天女散花”、“常娥奔月”、“西游记”等。随着时代发展,现已由机动车代替了人抬,上层人物增加到了十几人。晃:清代兴起于暖泉镇西场庄村,距今约300多年,流行于西部平川地区。晃的制作根据杠杆原理而成。表演时,杆稍座板坐一小孩,扮成芝麻官,俗称坐晃,十几人推动车轮,同时将晃杆不断压放起伏,左右摆动,坐晃人随杆而舞。近几年人们将晃杆支点固定在汽车或拖拉机上,提高了升降高度和摆度,减轻了劳动强度。

独杆轿:源于暖泉风水庄村,距今约200多年,流行于暖泉、县城、白乐等镇。表演者站在取掉座板的古式太师椅中间,椅子扮成轿状,前面按有稻草扎制的假腿。表演者提起椅轿,身着古代官服,乘兴而舞。活马:也称“骑马人”,在蔚县有5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平川与部分丘陵区。活马用白纸裱糊而成,表演的青年男女从中间跨起,一手握缰绳,一手执鞭,随着打击乐碎步颤跑,变换队形。旱船:兴起于清代,又称“跑旱船”,流行于平川地区。

推车舞:在蔚县兴起于明末清初,约有300多年历史,流行于平川地区。推车由简易手推车装饰成轿车形,一架推车舞由4~5人表演,分别扮作跨车女子、车夫、帮手、玩童拉绳等,表演套路有起车、晃车、倒车、陷车、单手推车、双手推车等。

跑驴:解放后传入,流行于白乐、西合营、县城等地,道具用竹条、麻纸、铁丝、白麻扎制而成。表演者将装饰好的驴挎起,驴身围着布围,遮住表演者双腿,再在跨两侧安装一条彩裤、着绣鞋的假腿。表演者扮作少女,观其外表,似一少女骑在驴背,另一人扮赶驴男子,与骑驴人化装成一对夫妻。表演套路有上下坡、过河、卧驴、跑走、惊驴、拦驴等,表演风趣幽默。

舞狮:俗称“耍狮子”,在蔚县兴起于明末清初,约400多年历史,流行于平川区和少数半山区。表演的套路有“喜鹊登梅”、“二龙出水”、“回击头”、“急急风”等。

老汉背妻:同“猪八戒背媳妇”是一种形式,在蔚县兴起于清代,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为社火中最诙谐幽默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平川地区和少数半山区。

打架人:亦称“摔跤人”,是由1人背上道具扮作2人来表演的,我拉你推,你踢我办,生动逼真,活泼可爱,主要流行于东半县的吉家庄、白乐、桃花等地。

大头人:亦称“大头和尚”、“大头娃娃”,60年代从山西省广灵县传入暖泉镇中小堡村,逐步流行于大部分平川区和一些半山区。

高跷:俗称“蹬拐子”,在蔚县兴起于明朝,约有4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星于平川地区和少数半山区。过去参加蹬高跷的只有男性,近几年不少女青年也参加演出。在表演高跷时,往往还演唱一些群众自编的民歌,俗称高跷调,演唱题材已取消了过去不健康的内容。

地秧歌:亦称“地蹦子”,是蔚县民间社火活动中群众性较强的一种形式。流行于各个乡镇,表演形式很多,主要流行的有:担挑姑娘、提灯人、身披鱼、虾、蚌道具的舞蹈等,最常见的是“老妈子”和“老王八”两个丑角,表演滑稽风趣逗人。

灯官:在蔚县民间社火活动中,灯官是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流行于川下较大的乡村。灯官又是社火活动中的最高权威者,负责组织筹划社火活动的一切事宜,扮演者大都是当地较有名望的人。灯官的扮装类似于戏剧中县令的形象,坐骑高头大红马,行于社火队之首,因此也称“灯官大老爷”。灯官后面紧跟一斑灯吏,身着衙役服,手持“肃静”、“回避”堂牌和仗棒。灯官前面有12名古装美女手持彩绸,扭着秧歌,伴奏乐队在前面开道,烘托“大老爷”的威风。这一古老形式于50年代后逐步消失。

剪纸也叫“剪窗花”。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手工艺品,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蔚县剪纸是当地农民艺术家们继承和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年画和当地刀刻,刺绣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而开拓的一种艺术品。蔚县剪纸深深扎根于民间,取材于人民生活。自画,自刻,自染,其刀工精细,色彩美丽明快,构图生活气息浓厚,把广大农民的朴实感情,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剪纸艺术作品之中。

50年来,蔚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使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艺匠们大胆创新,突破了原有的花卉,戏曲人物,鸟兽等题材的局限,创出了一代新的剪纸产品,如“舞龙”,“二龙戏珠”,“喜庆丰收”,“渔歌”和“草原深处”等达2000多种。特别是:“渔歌”和“草原深处”等现代题材的作品,反映出了“北国江南”的精神面貌和塞外人民的美好生活。国内外剪纸爱好者和收藏家爱不释手。蔚县剪纸厂年生产能力达30万套,年出口量最多达14万多套。除国内销售外,每年大批量出口远销美国,日本,荷兰,意大利,墨西哥,比利时,英国,法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蔚县人一般把剪纸称为“窗花”。据史书记载,蔚县剪纸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的作者多是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用灵巧的双手营造了一方充满活力的剪纸世界,把生活的周围装点成了一个生机盎然、万物争荣的艺术天地。蔚县剪纸以其特有的趣味性、装饰性在全国种类繁多的民间剪纸中独具一格,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蔚县剪纸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无论是反映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祁纳,还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人物;无论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再现,还是用于四时节令、婚寿礼仪等庆典,都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细致入微的精湛刀工、绚丽鲜艳的独特点染,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蔚县剪纸名扬中外。剪纸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东南亚各国。

蔚县人在蔚县剪纸的发祥地--蔚州镇南张庄村建起“剪纸一条街”,游人随时可欣赏到刻制剪纸的全过程。每到冬季农闲季节,蔚县十大镇集贸市场上,一辆辆自行车载着一面面窗格式的木架子(俗称“亮子”),上面贴满了五彩缤纷的“窗花”,在冬日灿烂的阳光下争奇斗艳,这是只有蔚县才有的景观。中央美术学院民间艺术系主任杨先让教授赞叹说:“那气势,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处”。

第二篇:浅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及特点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民俗学 课程考试论文

课程名称: 民俗学(0296)

论文题目: 浅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内容和特点

任课教师: 衣晓龙、陈华文

学生姓名: 陈琴

学 院 : 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 人文教育091班

学 号: 09120103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28号

成 绩:

浅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内容和特点

浅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内容及特点

陈琴

(人文学院 人文教育091班 09120103)

【摘要】社火作为一种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传统活动,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山西等西北广大地区。从渊源上看,它是远古时代社祭和火祭活动的遗存;从表演形式和内容上来看,它都带有明显的民间信仰性质。本文以关陇地区的社火活动为例,在了解它的起源和基本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出它的民间信仰内容及特点,以便使得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关键词】关陇社火;起源;表演形式;内容;特点

社火,亦称“射虎”,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狂欢活动,也是高跷、旱船、舞狮、舞龙、腰鼓等活动的通称。在我国大西北地区,社火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其悠久的历史和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在此基础上,它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特殊的民间信仰。在我的家乡,每年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五都会举行社火活动,各种各样的舞龙舞狮表演和腰鼓比赛,都体现出人们庆祝今年平安喜乐和祈求来年平安丰收的愿望和淳朴的心态。

一、关陇社火的起源和基本表演形式

1.关陇社火的起源

从词源学角度看,“社火”一词由“社”和“火”两个词语组成,应该与上古的“社祭”和“火祭”活动有关。事实上,社火应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遗俗[1]。“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郑玄作注:“后土,社也”。以后为便于祭祀土地神,又称社为地域区划小的单位。《管子·乘马》曰:“方六里,为社”。即方圆 6 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故称社火[2]。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又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有着极大的渊源。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由于远古时期的人类正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及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对日月、灾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于是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如土地神和火神也应该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转入农耕社会后,土地便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丰收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记法》中载: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3]。到了商周时期,宫廷里便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大傩”,1

浅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内容和特点

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3]。《乐府杂录》记载:“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3]。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形式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了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下来。其实,这就是社火最初的一种表演形式,直至今天,它仍在关陇地区非常流行。

2.关陇社火的表演形式

社火包含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民俗讲究。就其表演时间来说,有昼社火和夜社火之分。就其表演形式来说,又分为马社火、车社火、地社火、血社火、舞龙舞狮表演、背社火、以及高跷社火、山社火等等。以下就马社火、车社火、地社火、血社火和舞龙舞狮表演一一做一个简单介绍。

马社火:即骑在马、骡、驴身上表演的故事。演出用的骡、马、驴必须膘肥体壮、性情温顺。演员一人一马,在马身上要手持兵器,或刀或剑或戈,每人做出一种固定的姿势,依序排列,不得轻易变动。这样,人们从表演者的脸谱和兵器上便可分辨出名堂。当然表演马社火的时候,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

车社火:即在车上表演的故事。以前一般用的是马车、牛车、骡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代之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汽车。目前关陇地区的社火表演一般不用其他车辆,只用汽车。其具体做法是:先用木椽在汽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然后用花布、花束、明镜、丝穗等精心装饰一新,视社火内容,有的分前厅后厅,有的也不分。演员可多可少,一车可表演一出戏里边的某一场景,也可表演两出戏里的两个场景。人们从演员简单的造型中,一眼就可看出是某一出戏的某一情节或其中表达的某种意思。

地社火: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这种“故事”适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机关单位院子、街道、打麦场都可作为表演场地。地故事在内容上有的同马故事相同,源于古典传说,也有自编自演的创作节目。

血社火: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三寺村的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赤沙镇血社火是以水浒武松杀西门庆为武大报仇的故事为题材,表演内容主要以斧子、铡刀、剪刀、链刀、锥子等器具刺入西门庆和其他坏人头部,使社火的内容恐怖血腥且十分逼真,故叫血社火。又叫快活。取名“快活”有两种意思,一是取《水浒》中地名,即“快活林”;二是取其意,即铲除了为非作歹的恶人后人心快活。

舞龙舞狮: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灵之首,人们对它是敬而畏之。舞龙最初应是一种祭祀,寄托着民众祈福迎祥一种愿望。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驱邪避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愿景。

二、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内容

民间信仰是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漫长岁月的传承、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分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问题,我们可以将其信仰内容归为以下三类:

1.对神祗的崇拜

关陇社火起源于对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的崇拜[4]。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 2

浅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内容和特点

中,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为人们提供了光明和热源,使得食物得以煮熟,也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加之,远古人们认为火也具有灵气,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的崇拜,产生了祭祀土地与火的风俗。再者,这种神祗崇拜还表现在对灶神、财神、观世音、寿星等俗神的崇拜上[2]。在家乡,过年的时候总要在灶头附近的正面墙壁上贴上灶神像,父亲一边跪拜灶神,一边念念有词,希望灶王爷上天向王母娘娘说好话,保佑一家健康平安,而且来年家境殷实。在社火表演的时候,父亲也要请舞龙舞狮队在灶头跟前戏耍一番,以敬畏灶王爷。同样的,这种神祗崇拜也表现在对其他俗神的崇拜上。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属于俗神,民间流传着多种不同版本的说法,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刘海被奉为文财神。在社火表演时,一般都有人走在队伍前列,扮成财神模样,高举“招财进宝”横幅。或者,有演员饰成刘海,手捧金蟾,装扮成“刘海戏蟾”的模样,给人们送来财富。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传入中国后逐渐与道教神灵混杂,尤其是除了担负着救苦救难的职责外,还承担着招财送子的职责,所以,在民间广为供奉。额高头长、大耳短身、秃顶白须的老寿星同样是关陇社火中常见的装扮对象,表达了民众祈求长寿的愿望。

2.对生命力的崇拜

人类早期,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使得人们需要强健的体质来延续生命。人们对生命力和生殖的崇拜,便产生了以健壮、雄伟为美的原始审美感觉。而农耕经济又为这种审美感觉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关陇社火不管在装扮内容还是游演阵势上都以其粗犷、劲健、雄伟让人感到气势磅礴、心灵震撼。宝鸡陇县独具特色的背社火,也就是将装扮的人物用硬木支架固定在身上,背负进行游演,以肩扛背负体现出人的身强体壮、力量强劲。从另一方面来说,关陇社火装扮内容大多是神仙天将、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以英雄角色居多,人物威严勇猛。社火队出行,一般都会有身强力壮的开道人和指挥人,加上锣鼓队、仪仗队、护卫队和社火队,人数有时多达三四百人,阵势宏大、气势磅礴、威风八面,让人颇能感受到那生生不息、巨大无穷的生命力量,是人生命力的有利展示。

3.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物多是与原始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动植物。用一定的技艺把这些崇拜物画、刻下来,决不仅仅是对客观对象的模仿,更主要的是表达了原始人类企求生存的美好愿望,既是对崇拜物的尊重,又是祈求崇拜物保佑本氏族多产多猎更好地生存。关陇社火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着很深的关系,也与我国古代民间的祭祀活动密不可分。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关陇社火脸谱也与图腾崇拜有着极密切的联系,在社火脸谱绘制中,鱼纹、蛙纹的运用是图腾图案的遗留,除了突出人物性格外,人们希望用它来驱邪镇宅,祈求五谷丰登,安泰吉祥。关陇一带的传统社火,在演员“开脸”之前,可以有说有笑,一旦“开脸“之后便不是自己,不能随便说话。脸谱在这里起到了人与神的转化作用,这也是原始巫术的遗风。

浅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内容和特点

三、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特点

关陇社火既具有一般社火的民间信仰特点,又有其独特之处。总的来说,一般将其归纳为兼容并包性、自发娱乐性、实际效用性[2]三类。

1.兼容并包性

关陇社火这种独特的民间信仰存在是以原始信仰为根基,以道教为表征,而以佛教为补充。在一场社火表演中,儒家的圣人、道教的神仙、佛教的菩萨和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灵,被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并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和反对。甚至一个人可以同时信诸多神灵,自己也并不觉得有何不妥。民众需求的多样性和神灵功能的单一性使得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这种兼容并包的现象。社火作为一种寄托着民众信仰的重要民俗活动,在其表演过程中,各种信仰交融在一起,并没有严格的区分,自然也就表现出了各种信仰兼而存之的特点。

2.自发娱乐性

关陇地区的社火表演,大都是村民的一种自发活动。所有的道具、服装和车马都是村民自筹资金配备的,所有的演员和组织者都是无偿奉献的。并且,如果有一个村子想耍社火的话,也会鼓动附近其他的村子一起加入。这种自发性是民众的一种自觉自愿行为,通过社火表演这种活动,在代际之间无声地传播着这种信仰。

社火不仅是民众寄托信仰的娱神活动,更是一种民众宣泄情感的娱人活动[5]。远古时期,人们在进行祭祀时,一般都有敬神娱神的舞蹈活动,这是社火中民间信仰娱乐性的渊源所自。在最初,这种娱神表演带有神圣的性质,服务对象是神灵。后来,这种娱乐性转为娱人而非娱神。在宋代的时候,社火中的娱乐成分已经掩盖了祭祀因素,以至于人们难以认识到它的来源。范成大《石湖集》卷二十三说:“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呈”。并自己注解道:“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①。时至今日,在社火巡演时,万人空巷、车水马龙,少至百千人,多至数万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赏各种社火造型、评论各种人物,这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其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传统活动和民俗表演,就如同社会性的狂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时,顶礼膜拜的色彩已非常淡化,娱乐欣赏逐渐变成了主色调。

3.实际效用性

民众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说,生老病死,缺吃少穿等等,因此就产生了众多的需求。这些需求在实际上的不可能满足就使得信仰的产生成为可能和必然,而不同的需求产生不同的神灵,比如说,需要祛灾勉祸、祈福迎祥时,民众寄希望于社神、火神、山神等;需要多子多孙时,又寄希望于送子观音娘娘;需要财源广进、生意兴隆时,寄希望于财神爷;需要福寿绵长时,寄希望于老寿星等。所以说,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装扮形象、祭祀神灵。

四、结语

关陇社火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但有时在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也会表演。它渗透着人与自然界的情感交流,其“敬神”、“拜神”、① 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0页。转引自白志勇《关陇社火中的民间信仰》,文艺争鸣,2011年06期。

浅析关陇社火的民间信仰内容和特点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纯朴民事信仰体现着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尊敬。关陇社火表演不仅体现着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不管它的内容、特点和功能如何,都反映着这一地域人们因为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共同的行为方式、共同的生活习惯而表现出的和谐的社会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充满祈望的诉求活动,使广大民众热心投身社火观演之中,唤起生命的感性欲望、寻求个体幸福自由、获得神我一体、地天同在、和谐共生的主体价值感觉。也正因为在场民众集体的纵情欢乐,才使传统社火具有了狂欢节的气氛和热闹,成为关陇地区年年乐此不疲的民间盛会。

参考文献

[1]李智信.社火溯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2]白志勇.关陇社火中的民间信仰[J].文艺争鸣,2011年06期 [3]网站.http://baike.baidu.com/view/6612.htm

[4]薛昌辉.浅析宝鸡社火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禁忌[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5]蔡秀清;钱永平著.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8

第三篇:社火

社火

社火,又称“耍社火”,传统民间节目综合性文化活动。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是承袭秦汉时的百戏逐渐发展形成的。表演借助各种道具,事先有场面变化编排,有引人入胜的高潮铺垫,有生动热烈的祝辞,有欢快热闹的吹打锣鼓音乐伴奏,表演程序自由。

起源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历史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耍、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表演。社火表演时,脸谱面具,必不可少。头一天晚上,人们便精心画好各式的脸谱,以便第二天登台演出。

社火脸谱起源,据陕西的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学术界则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的傩舞。傩是一种远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傩”的明显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将自己装扮成神,巫师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变成了“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与神的转化作用,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

这样的习俗在当今社火中尚有遗存。宝鸡一带的传统社火,在演员“开脸”之前,可以有说有笑,一旦“开脸”之后便不是自己,不能随便说话,这也是原始巫术的遗风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远古时代保留下来的社火,融入和赋予了新内容,表现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宝鸡市陈仓区村民表演的芯子社火,在一个平台上固定一根高达2—3米的钢筋,用彩纸在钢筋上做出老虎、棉花、云朵等形态各异的物体,男女儿童装扮成古装戏剧人物,在钢筋上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

延续了数千年的社火,已成为陕西宝鸡地区每年正月中的一项重要文化习俗。宝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

内容

每队社火都有一个仪程官(民间称为说诗的),如春节到到单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时,仪程官就随着锣鼓点子说4句一首的祝辞,一般都是因单位性质职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况不同而现编现说。社火队的主要项目有:高跷,民间称高拐子,一般用椽材制成长约3尺或4尺的长方形柱体木腿,在上半部约1尺的地方安装一长条(以脚宽为宜)横板,脚踩在横板上,上半部的木腿绑在人体的小腿上。身着历史戏剧人物服装。一般扮演的有《断桥》、《盗仙草》、《挑黄袍》、《唐僧取经》、《八仙过海》、《包公赔情》等戏剧中的人物。在强烈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如表演断桥,由许仙,青蛇、白蛇3人用秦腔调唱台词,加以简单的手势动作。旱船,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纸或彩绸粘糊,有船姑娘驾船,走碎步,犹如船在海中行走样,由一老翁走在前面,手拿浆板,做摇船样。跑竹马,用竹子做骨架,扎成马形(也有驴形),以彩绸或彩纸装饰,表演者腰围竹马,宛如骑马一样,男女成双成对,编队穿梭奔驰、跳跃、对唱,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

类似的还有猪八戒背媳妇等。高芯子,又名高台。有抬芯子、背芯子、车芯子等多种类形,尤以“车芯子”为多。一般在小型拖拉机或小型汽车上固定一根或几根丈余长的木椽或铁杆,再在杆的顶端绑成莲花形或其它形状的悬体物,这就是芯台。芯台上再将一两个或多个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着戏剧服装,做简单动作或造型,在行进中表演玄妙、惊险动作。社火中还有扭秧歌、耍狮子、舞龙、大头娃娃等。大型社火队由彩旗、锣鼓、狮子、旱船、大头娃娃、秧歌、高芯子等组成。驻固部队、武警、六九五厂还有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太平鼓及东北秧歌等表演内容和形式。

山西社火

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省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

锣鼓类,以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为特点,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质朴豪放的气质。秧歌类,有的侧重歌唱如“伞头秧歌”、“小秧歌”,俗称文场秧歌;有的则歌舞结合,以舞为主,俗称武场秧歌。既有本地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艺术的特长,如凤秧歌,模拟插秧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车船轿类,以精湛的技巧装饰成各类民间交通工具的形状,表现丰富的时代内容,主要有《小车会》、《旱船》等节目。山西灯火,其特点是: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灯火的艺术,具有全国各地灯火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发挥山西地理资源优势,具有独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灯展,都与山西煤炭生产有关。模拟禽兽类和模拟鬼神类的民间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蕴见长,表现了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凶禽猛兽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透过它可以窥视到民间娱乐由娱神到娱人的发展过程。武技类有九节鞭、鞭杆拳、剑舞、刀舞、穿心杠、跳火笼、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艺引人。

在晋南最富特色的是阁跷类。它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而为广大群众喜爱。襄汾县中黄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种。每年春节期间初十前后在本村、邻村表演,从十五起到县城或地区演出。传说,中黄高台最早也是来源于祭祀,由人装扮成神,先在庙内表演,然后相继走出,串街表演,群众都跟随围观,有时水泄不通,后面的人无法看到。后来,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设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体性,又方便观众欣赏,由此产生了中黄高台。中黄高台的表演先是锣鼓队在前面开道,接着是许多装饰艳丽的旗伞,后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着,铁拐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个演员伸出手臂,上面站立着另一个演员;有的是荷花高空盛开,一个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转;有的是一个演员两臂伸开,一手抓着一个小孩的辫子,小孩悬在空中一动不动,还有的是一个演员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条腿上又站着另一个演员。高处的演员漫舒广袖,轻轻摆动身体,卜面抬的人稳步向前,密切配合,这些民间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生,真假混同,把结构奇巧的铁棍绑扎成“空中舞蹈”,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则神态自如。表演的内容以传统戏曲为主,同时也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年年有高台,岁岁翻花样。太原地区将与之类似的艺术形式称为“铁棍”、“背棍”,有的艺人能同时担负三位小演员。

高跷,俗称“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跷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跷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达一丈五尺,一般为四、五尺。高跷有文高跷、武高跷之分。文高跷用弦乐伴奏,边走边舞,变换各种队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装为戏剧人物,既表现历史故事,也表现现代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以表演特技为主,襄汾县盘道村,素以高跷表演闻名,木跷高达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专门设置场地,每隔二丈远摆一张方桌或条桌,连续摆四、五张,舞者逐个跳过之后,还要大劈叉,观者屏息静观,直为舞者的惊险表演捏冷汗。浮山县高村、庄里、张家河、火壁一带,也以武高跷著称,表演的特技有“过天桥”、“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双凳’等,颇有武术色彩。垣曲县胡村的高跷,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上抬、组合抬等高难抬法,把惊险的表演与优美的造型艺术融合为一体。武高跷表演惊险紧张,动人心魄,与文高跷的气氛热烈舒缓形成鲜明对比。

-------------------社火

读音:shèhuǒ 解释:

1,旧时村社迎神所扮演的杂戏。

出处:范大成《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 2,指同伙。

出处:《水浒传》五十八回:“但来寻山寨头领,必然是社火中人故旧交友,岂敢有失祗应?”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民俗、传统、习俗、春节、春节习俗

参考资料:

1.《宁夏固原研究》(佘贵孝)

2.宁夏固原市地方志查询软件(佘文刚)

3.《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段友文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第四篇:社火

社火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农业社会的一项大型民间游艺活动。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社火表演中,社火脸谱是演员非常重要的脸部化妆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社火脸谱的绘制是目前保存在中国陕西宝鸡地区的一项古老的民间美术技艺。其绘制多用中国画中常见的毛笔;用色多是铅白、腥红、石青、石绿、石黄、黄丹、洋绿等矿物质颜料;颜料用蜂蜜水、冰糖水、鸡蛋清等物进行配制。其绘制过程一般包括:打底色、定眼窍、吸油、勾白、填色、提醒六步。本文通过田野考察,对社火脸谱的绘制过程作一详细说明。

同时,本文还对社火脸谱的艺术特点作出简要分析。

社火脸谱的形成受到戏曲脸谱的影响。但其源头可以追朔到原始狩猎伪装、巫术化装及商周傩仪和宗教祭祀面具;戏曲脸谱与社火脸谱是“源”与“流”的关系。

社火脸谱的艺术创作规律一般包括:脸型、眼窍、五官的图案纹饰画法及其相互配合,用以表现角色不同的性格与身份。

社火脸谱的审美特征具有鲜明的民间性,艳丽、花哨和繁琐,是“刚”与“柔”的结合。

关键词:社火脸谱 绘制 艺术分析

一、社火脸谱的绘制技艺

1社火脸谱的概况

社火甫一亮相,最吸引人的就是由脸谱画成的花脸,这是最能体现社火艺术魅力的地方。按社火艺人的说法:“内行看脸窍,外行看花俏”。谁装扮的花脸多,谁的社火就“硬”。因为花脸角色多由小伙子担任,能戴盔帽、穿蟒靠、执兵器,装扮起来威风凛凛,很有气势;老人们说,在农村,社火耍的就是个气势,耍的就是小伙子,看谁家人丁兴旺,所以当地民间对脸谱化妆极为重视。

社火中还流行过面具的装扮形式。据陕西省社火脸谱艺术家李继友先生回忆,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宝鸡社火中也见到过假面具:

西秦社火在早时也是戴着面具表演的,民间艺人把这种面具称之为“兽面”或“兽脸”。笔者有幸曾见过此类兽脸,有的样子极为狰狞,披毛顶角,挂须插飞毛。遗憾的是“文革”中被付之一炬。(1)

上世纪90年代,陕西省宝鸡县八鱼乡东鱼池村的老艺人高田玉将脸谱绘在木刻面具上,社火演出时直接佩戴在演员面上即可。据笔者考察,这种社火面具的纹饰造型与当地流行的社火脸谱多有不同,而是与戏曲脸谱关联较大。同时,当地其他民间艺人认为这样虽然方便,但破坏了社火化妆的生动性与随机的创造性,故未流行。2绘制所用的颜料与调配方法

绘制社火脸谱一般使用铅白、腥红、石青、石绿、石黄、黄丹、洋绿等矿物质颜料。这些颜料未使用前为干粉末状,须经过特殊手段调配才能使用。

调配颜色的方法过去被视为秘密,绝不公开。但随着社火在农村的兴盛,这种特殊方法现今已经普及,不再被视为秘密。以下是在2006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胥家村的一次社火化妆中,由民间艺人王彩傲调制颜料的程序(以30—40个演员为准):

第一步:熬制蜂蜜

将蜂蜜(最好是土蜂蜜)小半碗(约100克)略加水后放于炉上加热,溢开后放置一旁待凉。第二步:熬制糖水

将150克白糖加水后放于炉上烧熬,熬到有一定粘度后(以手指试探,微微粘

手为宜)再加入3—4块冰糖,待其溶化后,将糖水取下炉子,放置一旁待凉。

第三步:调配颜色

白色是社火脸谱绘制中非常关键的颜色,是其它颜色的“底色”,所以其调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绘制的成败。调制白色的方法是:取出适量的干粉状铅白粉,将少量蜂蜜水倒入其中,用手指反复搅动,形成糊状,然后凭经验由少至多逐渐加入冰糖水,在这过程中仍要不断地搅动,在搅动中还要不断地用指肚揉碾,将颜料的颗粒碾磨得更加细碎,防止因为颜料颗粒太粗而损伤演员皮肤,最终形成略带粘稠的颜色,其技术要求是:

(1)稀稠适中,以毛笔蘸色后能在皮肤上顺利行笔为宜;

(2)亮度强,在灯下有明显反光,若亮度弱,说明冰糖量不够,还需再加;(3)覆盖力强,若覆盖力不够,说明铅粉量不够,也要再加;

(4)干燥时间适中,若颜色在脸上迟迟不能干燥,说明糖水过量,就要再加铅粉;若颜色很快干燥,且干燥后裂纹,说明铅粉过量,还要再加糖水。其它红、蓝、绿、黄等色的调配方法与白色基本相同。

这种调色方法的原理是:使用白糖和蜂蜜水是利用其粘性来黏附颜料,而且与其它胶质黏合剂相比,更易洗掉又不伤皮肤;加入冰糖是为了增强颜料的明度,使画出来的色彩亮洁如新。需要注意的是:蜂蜜水及糖水的熬制时间应适当延长,俗称宜“老”不宜“嫩”,这样可以防止颜料遇阳光而稀释(称为“热流挂”)。

金、银色用量很少,仅限于仙、佛、神、怪类角色。其调配方法与其它颜色不同,是将少量清漆或汽油加入金、银粉中调配。清漆量要少,否则会损伤演员的皮肤。

黑色的调制也较为特殊。传统社火化妆所使用的黑色为土法制作:先将煤油灯或锅底的烟黑用木片铲下,再加入蜂蜜水、糖水调制。其特点是黑亮如丝绒,又不伤皮肤。但在胥家村考察中发现,王彩傲并没有使用这种方法制作黑色,而是用戏曲的黑色油彩替代;因为传统的黑色虽然好,但制作太麻烦,于是用戏曲油彩代替,但要增加一道工序,即用黄土将油彩中的油脂吸去。3绘制所用工具

社火化妆使用普通的毛笔,一般选择长锋羊毫笔和狼毫笔勾勒线条,还须配备若干枝白云笔,用于填涂颜色。4绘制过程

绘制前,艺人要仔细推敲演员所装扮的内容,以选取最适合表现该角色的脸谱。一些角色脸谱的画法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发挥,更不能画错,否则会让内行人笑话;更多角色的脸谱则在基本的程式规范之外可以有发挥创造的空间,因此不同的人画法会有不同。以下是王彩傲为社火角色“青龙、白虎”化妆的过程:

第一步是“束头”、“打底色”。先用布条将演员的发根束紧,或干脆将额头一部分头发剃去(群众对此决不吝惜),使额头尽量空出;然后根据需要,将少量的白粉与其他颜色和蜂蜜水调和在一起,均匀拍打在演员的脸上,这样既可以设定脸谱的基调,也可以防止颜料与皮肤直接接触,保护演员的皮肤,同时也便于卸妆。

第二步是“定眼窍”(又叫“采窝子”、“打窝子”)。待底色略干后,用手指蘸黑色油彩在演员的眉眼部位进行涂抹,形成一些夸张的图形,称为“眼窍”。所谓眼窍,统指眉、眼、鼻、嘴区域。这一区域的形状至关重要,直接确定了角色的忠、奸、善、恶性格和身份特征,是给脸谱定基调和绘制成败的关键所在。第三步是“吸油”。将一些黄土研磨成细粉,待眼窍定好后,将土粉轻扑在演员面上油彩处,以吸去油质,一般需要连做两次,务必将油质吸干净,这样做的原因是便于后面的颜色覆盖上去,若不去油,油性会妨碍颜色之间的粘和。

第四步是粘鸡蛋壳,这一步骤仅限于“青龙、白虎”这些兽怪类角色,其他角色不用。这些角色的某些部位需要用一些特别的手段进行夸张,以增强其凶狠、怪诞的性格特征。民间艺人在演员的两额、颧骨和下巴处粘上五个鸡蛋壳,使面部凸起,这样化妆完毕后,演员的面部就显得非常狰狞,具有威慑力。王彩傲先将鸡蛋的蛋黄、蛋清取出,再细心地剪去一部分蛋壳,剪后的蛋壳茬口要和演员的皮肤曲线匹配;然后将一种“麻苟纸”裁成细条,刷上乳胶后围绕蛋壳粘一圈,再在纸上剪开若干缺口,最后将蛋壳小心地粘在演员脸上,其位置要对称,不能偏、歪。

第五步是“勾白”,这和“定眼窍”一样,也是决定脸谱绘制成败的关键步骤。先用长锋羊毫笔蘸白色勾画鼻部花纹,行话称“画鼻花”,然后依次画眼、额、嘴这些部位,眼、鼻尤为重要,不能出错;线条要求繁密、准确、灵活、流畅,其它部位可以相对粗犷、大气一些,甚至可以简略,形成线条的疏密对比。如果角色戴胡须,就不需要画嘴部;不戴须者则要作艺术性处理,如“青龙”、“白虎”就要将嘴部大胆夸张,使两个嘴角上翘,并勾画獠牙。

第六步是“填色”。在白色的基础上,将其它的颜色分别填充、勾画在不同部位,这是艺人们可以大胆发挥自己艺术创造力的地方。

第七步为“提醒”。经过几遍色的填涂之后,有些部位不太清晰,需用墨线复勾一遍,也起醒目作用。眉毛要特别注意,要求线条干净、利索,不然就会画成“尿泡眼”。

金、银色较为特殊,为神仙类角色所专用,普通角色不能使用,所以要慎重使用。大面积的金银色和其它颜色搭配在一起,视觉上会不舒服,所以有时候需要用黄色来代替,这样效果会好一些。一些仙姑和仙童的额部、眼皮上可以适当用一些金银色,表示其仙人身份即可。6 一些要求

社火脸谱绘制要求民间艺人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和配色、勾线的功夫。用笔设色要疏密搭配、繁简得宜。相对而言,繁脸容易画乱、画脏,但也最见功夫;简脸用笔设色要准确,不能拖泥带水。同时,关公、黑虎、灵官、姜子牙、张飞等特定角色的脸谱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发挥;而其他兽、怪、武将角色可以在遵守脸谱程式的基础上有所发挥,不能墨守陈规。

二、社火脸谱的艺术分析 社火脸谱的历史渊源

陕西省宝鸡地区流传的民间社火脸谱非常丰富,它们具有文化积淀深厚、艺术水准高超、脸谱艺人众多的特点。

社火脸谱是中国脸谱文化的重要代表,它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及巫术、宗教假面,而正式形成则受到戏曲脸谱的直接影响。

在原始社会,因为狩猎的需要,人们发明了戴在脸上的伪装物,后来发展为原始巫术假面,用于沟通人神。在周代的傩仪中,方相氏就佩戴“黄金四目”的假面,装扮成凶神以驱除疫鬼。到了先秦及汉唐时期,假面的巫术意义逐渐削弱,发展为各种歌舞杂耍面具,其娱乐与审美的功能日益凸现。据文献记载,在唐代的歌舞《兰陵王》和《踏摇娘》中就有演员面戴假面进行表演。宋代以后,随着戏曲的成熟,歌舞面具发展成为戏曲脸谱。但巫术假面并未消失,如明、清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傩戏面具仍然很发达,与戏曲脸谱同时存在。在陕西,秦腔的发展壮大对社火产生强大影响,秦腔脸谱也进入社火,发展为社火脸谱。因此,戏曲脸谱的发展与成熟是社火脸谱产生的基础,社火脸谱与戏曲脸谱是“流”与“源”的关系。

社火脸谱虽然源自戏曲脸谱,但它在艺术风格上与戏曲脸谱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戏曲脸谱较为简洁、明快,注重大块纹饰和色彩的对比关系;社火脸谱则相对繁冗、精细,注重局部纹饰和色彩的刻画。这种差异与二者艺术形式及创作环境的不同有关。首先,戏曲是一项综合的艺术形式,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武术等各个艺术门类,因此,演员可以通过唱词、道白、动作、扮相等综合的方式来演绎剧情,传情达意,所以脸谱在戏曲中并不占据主要位置;且演员在舞台上进行动态表演,并与观众之间相隔较远,观众对演员的脸部扮相并不能仔细、清楚地欣赏,所以戏曲脸谱只要求整体结构和色彩的准确与鲜明,对局部的纹饰和色彩并不作过多要求。而社火是一种定型演出,演员没有唱、念、做、打,仅靠造型来演绎剧情,所以脸谱的艺术表现功能就显得很突出;同时,由于社火在街巷露天演出,群众距离演员较近,可以仔细、清楚地欣赏演员的面部表情,因此,社火脸谱不仅要求整体结构和色彩的准确与鲜明,更要求纹饰和色彩的“花哨”与繁丽。

其次,戏曲受到了上层社会的影响,其剧目创作、唱腔设计、服饰道具均有文人、士绅,甚至皇室贵族的参与,所以他们的欣赏口味不可避免地被带入到戏曲中去,于是主流文化中“典雅”、“中和”的审美特点对戏曲脸谱产生影响。而社火脸谱的创作和欣赏主体都是农民,其审美取向重在“艳丽”、“花哨”、“强烈”,于是社火脸谱极力追求纹饰与色彩的繁冗、鲜明。

从相关资料来看,早期的戏曲脸谱与社火脸谱均具有朴拙、粗犷的艺术风格,在二者不同的发展演变中,戏曲脸谱日益向秀丽、整洁的风格演变;而社火脸谱因为生存于民间土壤中,受外界干扰较少,故较完整地保留了粗犷、豪放的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民间性”。现今社火脸谱与戏曲脸谱在风格上“繁密”与“整洁”、“雄强”与“雅致”的差异,实际上是二者风格发展演变“时间差”的体现。2社火脸谱的图式结构 图式结构是指社火脸谱纹饰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用来塑造和表现角色的性格和身份。“脸型”、“眼窍”是图式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1)脸型

脸型是观众辨识社火角色最直观、基本的图式因素,也是塑造角色身份和性格的最重要方面。脸型基本上可分为对称型、破型、旋型、固定型、立体型五大类。对称型,指脸谱的纹饰和色彩以鼻为中轴线基本对称,多用以表现忠勇和正直的角色。破型,纹饰和色彩以鼻为中轴线不对称,多用以表现刚猛的角色。旋型,指鼻、额部纹饰和色彩呈“S”或反“S”形扭转,并带动其它部位的纹饰发生相应变化,多用以表现凶恶、残暴的角色。固定型,指纹饰和色彩基本固定,不能任意改变,用以表现某些特定的角色。立体型,是先在演员的下颌、脸颊、额角等处粘上5—7只鸡蛋壳,然后再涂画色彩和纹饰,使脸谱突破平面的局限,向立体的方向发展,使角色的形象更加狰狞、凶恶,多用于兽、怪类角色。(2)“眼窍”

“眼窍”俗称“窝子”,是将演员的眼和眉弓部位用黑色颜料进行勾画,使这些部位扩大或夸张,再在其上描绘各种纹饰和色彩,从而表现出角色不同的性格和身份。眼窍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分为顺眼、立眼、窝窝眼、雌雄眼、三角眼、下斜眼、特殊眼七大类。顺眼,俗称“正经眼”,其形状与常人眼睛类似,但外眼角上扬,且眼形顺长,多用以表现身份尊贵或地位重要的角色。立眼,与顺眼类似,但外眼角更加翘起,使眼形竖立起来,多用以表现性格刚猛的武将。窝窝眼,是将演员的眉与眼进行夸张,形似正面张开的蝴蝶,多用以表现性格暴躁的角色。雌雄眼,其形状与窝窝眼基本一致,但眉弓一高一低,多用以表现性格凶悍且奸险的角色。三角眼,其形状为三角形,多用以表现奸臣。下斜眼,指角色的下眼角严重下垂,形成“八”字,多用以表现鬼怪或兽类角色。特殊眼,指角色的眼形画法基本固定,不能任意改变,多用以表现某些特定的角色,如周仓用“勺子”形眼,杨任用“手形眼”(眼窝中长手,手中再长眼)3社火脸谱的色彩寓意

在社火脸谱中,色彩也是塑造角色性格和身份的重要因素。社火脸谱所使用的色彩主要有红、粉红、黑、绿、青、蓝、黄、白、金、银等,每种色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涵义,用以表现角色不同的性格和身份。4社火脸谱脸型、眼窍和色彩的配合

社火脸谱的脸型、眼窍和色彩这些艺术表现因素并非各自为战,而是需要互相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塑造出角色的各种复杂微妙的性格和身份。

顺眼一般和对称脸型搭配,用以表现具有尊贵身份的角色(民间艺人称为“正神”、“正身子”),如太上道君、玄武真君。立眼一般也和对称脸型搭配,用以表现具有忠正勇猛性格的角色,如庙脊仙、敬德。

窝窝眼也和对称脸型搭配,用以表现具有性格刚猛但身份略低特征的角色,如雷震子、杨七郎。雌雄眼常和破型或旋型脸搭配,用以表现具有性格凶暴残忍但身份略低特征的角色,如潘璋。色彩与眼窍互相搭配,也可以更充分地表达各类角色微妙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在人物的身份和地位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其性格如果不同,就可以用色彩表现其身份地位相同,而用眼窍表现其不同的性格。如关公和楚怀王,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同样尊贵,就都用红色来表现,而性格却一忠义一狡诈,就用顺眼表现关公的忠义,而用雌雄眼表现楚怀王的奸诈。

在人物的性格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其身份和地位如果不同,就可以用眼窍来表现他们相同的性格,而用色彩来表现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如胡大海和文丑,性格均勇猛暴烈,就都用雌雄眼来表现这一点,而二者的身份和地位却一正面一反面,就用红色来表现胡大海的正面,用绿色表现文丑的反面。

同样,闻太师和武松的性格均是勇武忠义,就都用立眼来表现这一点,而二者的身份和地位却是一高一低,就用黄色来表现闻太师尊贵的身份地位,而用红色表现武松相对较低的身份地位。4 社火脸谱的美学特点

社火脸谱的审美具有综合的特征,是粗犷雄强与细腻华丽两种美感的结合,即“刚”与“柔”的完美统一。(1)雄强之美

粗犷雄强在审美中属于“崇高”的范畴。“崇高”是一种能引起人激动、兴奋、甚至畏惧的审美感受,能带给人心灵深处的震撼,它是因为客体力量大于主体,主体为抵御客体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如英国十八世纪美学家柏克认为,人对客观现象如黑暗、孤独、无限等不能理解,因此感到畏惧,从而因保护自己而产生崇高感。康德也认为崇高不在对象而在人类自身的精神,在于人内心能抗拒外界威力所引起的先惧后喜的愉悦。

社火脸谱的主要审美特征是粗犷雄强,是一种“刚性”的美。它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1)脸型的变化。

脸型是社火脸谱最直接的感受对象,是纹饰和色彩在有限平面中的表现方式。社火脸谱最主要的脸型是“破型”、“旋型”和“立体型”。这些脸型均打破平衡、和谐,造成一种扭曲、不和谐,从而产生一种激烈、狞厉,甚至“丑怪”的视觉心理,使观者产生粗犷、豪壮、雄强的审美感受。

(2)色彩的强烈对比

社火脸谱基本使用大红、靛蓝、青、白、黑、黄、金、银等纯色。每一幅脸谱都要使用很多纯色。这些纯色之间较少调和,而是直接按照一定的规律搭配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一种猛烈、刺激、跳跃性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形成强烈的效果。与传统文人画追求“淡雅”、“逸气”、“纯净”的审美效果截然不同。(3)形象的选择与改造

社火脸谱中的形象很丰富,但最多,也最能体现出“刚”性美感的还是各种武将、魔怪的形象。所以社火脸谱很重视对这些形象的选取和刻画。民间艺人甚至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一些通常认为是儒雅、清秀的形象改造成武将的形象,通常人们认为孔子是慈祥老人的相貌,哪吒是清秀少年的相貌,但在社火脸谱中,他们都被改造成能杀能战的武将,被画成凶神恶煞的形象。当民间艺人被问及这样做的目的时,他们说,这样画出来群众爱看,画成白净脸就没人看了。正是这些武将形象的大量聚集,形成了社火脸谱雄强的“刚”性审美特征。2 柔和之美 社火脸谱并非一昧地粗犷,而是在粗犷、雄强的基础上,还具有“柔和”、“细腻”的特征,即“柔”性之美,这在美学范畴中属于“优美”。

优美是美的一般形态,是主体的力量大于客体,从而主客体达到统一和平衡,使主体产生一种“柔和”“轻松”的心理体验。近代美学家布拉德雷曾将美分为“小巧、秀雅、优美、巨大、崇高”五种。包桑葵也将美分为“平易”与“艰难”两大类。都说明“优美”是重要的美学范畴。

社火脸谱“柔和”的审美特征主要来源于其纹饰的“花”化和对纹饰色彩的细腻处理。在社火脸谱中,人物的鼻子、眉毛、脸颊、额头等地方都不是具象的写实,而是被设计成由花、鸟等许多事物变化而来的的图案或纹样,这些图案纹样使脸谱具有装饰性,形成“花”化,产生优美之感。

另外,社火脸谱的纹饰色彩的层次和细节非常丰富,往往是局部深入,层层叠加,具有细腻、丰富的感觉。

刚与柔是矛盾、对立的一对范畴,但这两个范畴也是会互相渗透、融合的。社火脸谱中就显现出这种对立面的统一。在社火脸谱中,粗犷、豪放,但不失细腻、温情;细致、周到,但不流于琐碎。雄强之美与柔和之美是互相渗透、共同存在的,是“刚”与“柔”的完美结合。

第五篇:社火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

追溯 “ 社火 ” 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社火这一活动千秋万代地流传下来,但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社火这一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才得到恢复。现时,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纯粹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

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蔚县民间社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