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关注课堂细节 注重有效教学(模版)
编辑:清香如梦 识别码:24-888159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7 01:11: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注课堂细节 注重有效教学(模版)

关注课堂细节 注重有效教学

──非校长之论坛,一位村小学教师的拙见

会宁县焦河小学教导处

人们说,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应该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师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想尽一切办法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课堂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基于此,我想就《关注课堂细节 注重有效教学》这一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课堂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关注课堂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味与追求。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特别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细节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课题如何导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的设计,板书的设计,如何就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作出相应的评价或点拨,乃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等都属于细节。

下面我想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几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

一 一节优秀的课,必定有一个优秀的教案设计,怎样的教案设计是优秀的呢?

1、有智慧(内容精到),体现有效性。教案在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切合学生发展需要,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关注课程最新资源)、体现先进教学理念(学科思维方式)。

例如李晓娟老师的《Tian’anmen square》一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师

“书读百变,其义自见。”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章所包含的领悟能力和主题的发掘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欣赏能力,等等。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如果能不读或只读一遍就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多读,多品才能对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几个语文教师都很注重这个。

四 课堂提问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提问随意,想到什么提问什么,有些过于简单;提问过多,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师问生答,使学生处在应付状态等等。

提问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 “对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同时尽量根据教学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设计富有趣味的问题。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课堂环境能配合课堂提问随时变化,那课堂的气氛将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把握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五 态势语

态势语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态势语实际上是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艺术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教师教学意图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完成和学生

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臵起来,臵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八 锤炼课堂语言,打造高效课堂

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听有些教师讲课,就是一种享受,他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师生间的交流有如行云流水,并时常能碰出智慧的火花。尤其是那精妙的课堂语言,那诗意的课堂,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让听者沉浸其中。

课堂教学中,“嗯。”“好。”“不错。”这样含糊而又廉价的语言太多,学生从中感受不到教师的激情鼓励,长此以往,他们便会丧失了回答的兴趣。

老师亲切的语言,鼓励的目光,温暖的抚摸,热情的期待,可以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问形成良性互动。

刘洋老师的课堂语言就比较好,如“帮老师找„„” 九 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有很多教学方法,关键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认真研究总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找出最适合学生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刘洋老师启发、诱导运用多,李晓娟老师演示法多,谢文华谈论法多,王珂老师使用实验法。

十 内容的细节处理

谢文华老师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对课文中指导员说的三句话中省略号的讲解深入浅出。刘洋老师的《山沟里的孩子》一课最后两段的讲解,我建议,6-

第二篇:关注课堂细节注重有效教学──结合案例反思思想品德课教学

关注课堂细节-------注重有效教学──结合案例反思思想品德课教学

202_年9月底,笔者在南京师大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培训期间,一位教授的讲座引发了我对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记得当时她列举的一些教学片段,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教学片段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新课导入:

教师:一个三口之家要买房这样一件家庭大事是怎么做出决定的呢?

学生(众):父母商量。

学生(个别):好像是爸爸做主。

教师:这一般是以一家三口坐下来共同商讨的方式做出决定。那么,一个国家遇到大事该怎么办呢?13亿人一起坐下来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就有了一个制度,叫做?

学生(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思考:你如何评价这节课的导入?

乍一看,这位教师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从小家到大家,由具体到抽象,导入新课自然流畅。可仔细想想:(1)我们家庭买房子都是一家三口坐下来商量吗?这贴近生活吗?不贴近,可这位教师全然不顾学生的回答,而按照自己的预设直接引出课题。这是以学生为主体吗? 教学片段2: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尊重别人是我的需要》时,教师组织开展了一个给同学写赠言的活动,并说比一比看谁得到的赠言多。当学生将写好的赠言送给同学后,教师统计:请收到三张以上的同学举手;请收到两张和一张赠言的同学举手。最后教师说:“还有好多同学一张也没收到,没收到的同学一定很失落吧?”

思考:你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点评?

教师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友情。收到友情卡的学生一定很开心,而没收到友情卡的学生的内心可能会有一些失落和自卑感。这位教师的点评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将这种失落感强化了。感受尊重的教育,却变成了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人们说,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应该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师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想尽一切办法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课堂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思想动态、内心世界、需要、兴趣等了解得不够深入,关注得不够具体,在教学细节方面有时会出现一些与思想品德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基于此,我想就《关注课堂细节 注重有效教学》这一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细节。课堂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关注课堂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味与追求。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特别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细节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课题如何导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的设计,板书的设计,如何就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作出相应的评价或点拨,乃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等都属于细节。

下面我想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仅从两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通过反思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寻找贴近生活的细节,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先看一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3:《学会合理消费》

教师在讲《学会理财 合理消费》之前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你买彩票中奖了,得了500万,你会如何消费?”

学生1:“我把它全部捐献给国家。”

学生2:“我一部分捐献给国家,剩下部分自己用,如买房、买车。”

学生3:“我用它讨老婆。”(全班大笑)

学生的回答出乎了教师的意外,游离了教师预设的目标,教师匆忙收场,不了了之,不顾学生反映,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上课。

教学片段4:一位教师讲《难报三春晖》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家长做家务的辛苦,由此引导学生多关心、体谅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课堂上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在工作之余还要忙家务,照顾我们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父母的辛苦。

【多媒体显示】家务劳动大考验

1.洗衣服2.缝纽扣

教师:你做了这些家务劳动后有何感受?

活动结果:让教师大出意外的是,参与家务活动的学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班级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帮助父母承担家务已经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并没有感到这两项家务的辛苦。这已经远远背离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思考:以上这组教学片段让您想到了什么?

启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现实,哪怕教学过程的脉络再清晰,课堂教学活动再丰富,课堂气氛再活跃,课也是禁不住推敲的,热闹的背后,学生是一头雾水。很显然:教学片段3设置的情境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导致学生信口开河;教学片段4虽然以活动为载体但由于不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使活动缺乏有效性。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教学就是要引发学生最多的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使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寻找贴近生活的细节,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全国大赛课可谓精英荟萃,异彩纷呈。那些让学生感动让老师们称赞的课其主要原因在于把思想品德课融入了生活,注重引用活生生的现实来丰富课堂,充实课堂,升华课堂。

例如:荣获一等奖的天津的参赛教师北辰区李禾老师讲《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一课,一上来先展示该班级的一些师生同乐、关系融洽的生活照,教师特意突出灿烂清纯的笑脸,就是这样一个细节,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为了达到我知我师的目的,教师设置了猜老师活动──由教师出示了事先搜集的该班几位教师的生活素材,特别是习惯动作、口头语等,让学生们竞猜,把生活细节变成课堂细节,这一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老师的了解,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江苏省的程老师为讲好《换个眼光看老师》一课,更是创设了几组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如开展了“师生对对碰活动”并邀请老师揭示答案,这位老师的精彩点评一下子烘托了课堂的气氛,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老师了解,而且使学生更加的爱戴这位老师;点击该班级老师对同学们的留言,升华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事后听说这位老师为搜集这些素材提前几天到所在学校,了解所教学生,走近任课老师。正是因为程老师创设了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注重搜集师生交往中的一些细节,走近学生的心理,才真正架起了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一节课获得成功,离不开课内外一系列细小的关节点的落实。

从以上正反五个教学片段的分析引发我们的思考,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就如朱熹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强调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人。生活即课堂,就学生而言,只有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认识,才是鲜活而深刻的认知。

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生活经验,选取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素材,设计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汲取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剖析,架起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感悟的桥梁,使课堂教学成为活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主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接受教育,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捕捉精彩细节,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1.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教学片段5:一位教师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礼貌显魅力》一课,出示了“孔融让梨”的案例,然后提问:如果你也有三个梨,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先把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小的留给自己”;“先让爸爸妈妈吃,再自己吃”……教师颇感满意,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我要先挑大的,在选小的。”此时,教师装作没听到,马上把话题一转,进入下面的教学。下课了,听课的老师饶有兴趣地上前询问学生,为什么你要先选大的呢?学生天真得抬起头:“我要先尝一尝,如果是甜的,我就留给爸爸妈妈吃;如果不甜,就我吃,让爸爸妈妈吃甜的。”……如果这位教师听到这样精彩的话语,肯定会感到十分遗憾!

教学片段6: 李老师在上《畅想青春》这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根据 26 个字母的形状,描绘自己眼中的青春。课堂上,李老师安排学生 5 人一组,在自己创意的基础上,各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在走下讲台了解学生交流探究的过程中,李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聚精会神地画一只乌龟,以为他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就提醒他要参与小组活动。

热烈的讨论结束后,学生们踊跃在黑板上用图画表示自己的创意并进行讲解,有的学生说青春是一个小写的“n”,是一扇又一扇的门等我们用智慧去开启;有的学生说青春是大写的“M”,是一座又一座的山,我们要用坚强的意志去跨越它;有的学生说青春是大写的“Y”,是一个人生岔路口,我们要用理智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还有的同学说青春像大写的“J”,是一把萨克斯乐器,能奏出悦耳、动听、浪漫的音乐……

这时,刚才画乌龟的同学的手也举起来了,李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请他上了讲台,他就在黑板上画起了乌龟!老师有些失望,台下的学生在窃窃私语。当他停笔后,老师问:“你认为青春只是一只乌龟吗?”学生们哄堂大笑,他红着脸说:“我认为青春是一只乌龟,一只安详的乌龟,虽然爬得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很踏实地走着人生的路,而且乌龟是长寿的,所以它是健康的,有活力的,就像我们的青春。”听着学生诗一般的话,这时的李老师也忘情地说:“老师也愿意做这只健康、有活力的乌龟。”,每个老师,讲课时都在盼望亮点、追求亮点,众里寻他千百度,美丽的明眸,往往就在不经意的回首之间。热闹可以制造,亮点则需要捕捉。

但在以往的课堂中,很多教师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是一个被动的倾听者和学习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本案例的成功就在于老师能借助学生自我体验,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创设机会,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升华为更高的追求。

2.正确处理学生的“误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情况,教师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但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节,一个劲地奔向自己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7:《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教师谈到人是万物之灵,充满智慧,因此我们应该为自己能够作为人而骄傲。

学生:“是动物多好啊,不用写作业,不用工作,多安逸啊!”

教师:……?

教学片段8:《珍爱我们的生命》

教师:“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学生:“坏人的生命就没有价值。”

教师:……?

教学片段9:《珍爱我们的生命》

教师:“请同学们列举一些不珍爱生命的事例。”

学生:“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教师:学生的回答让这位老师措手不及,于是把这个例子写在了黑板上,并说一会解决。可惜这个问题一直悬到最后,也没有是非答案。

本来是一节节设计精美的课,但由于教师在动态生成中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误点,而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虽然是一点瑕疵,但体现的是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

教学片段10:在教学“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问题时,一位教师列举了“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事迹”。老师讲得生动感人,情到之处不禁问道:“如果是你,你是选择在城市生活还是去边远的农村从教?”被指名提问的学生竟然响亮的回答:“我会留在城市!”老师目瞪口呆:“啊?”……

怎么办?面对学生意外的回答,此时教师如果一味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让学生一定要接纳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而限制学生的思维及回答问题的合理因素,这节课就显得很可笑。既然“问题从学生中来,那就在学生中解决”。于是这位教师直面这个问题,将持“留在城市”“选择农村”观点的学生分成两组,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辩论,在辩论过程中老师注意调控。现将课堂对话摘录一二:

学生1:通过读书,改变我们的生活状况,是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的正常心理。如果放弃城市的生活,重新回到农村,十几年的书不是白读了吗?(不要绝对否定,承认其合理性)学生2: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如果在贫困的农村更适合发挥我们自己的才能,那样的人生不更光彩吗?!(及时肯定)

学生3:我不否认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但是面对十几个农村的孩子,你一生会平平淡淡的度过,何谈价值呢?如果你在城市,也许会拥有自己的企业,创造巨额的财富,再向盖茨那样把他捐出来,那才是真正的选择(盖茨创造了一个时代,也留下来一种精神)学生4:我们这个社会离不开轰轰烈烈的创业者,更离不开默默无闻的风险者,选择农村也许会使城市里少了一个政府官员,或者CEO,但能让一方热土摆脱贫困,走向文明。所以用知识改变农村的面貌,会时我们的人生焕发光彩!(你说的太棒了,全班鼓掌)

课堂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精彩,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充分的认识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精彩之处在于抓住了一个误点,通过矛盾尖锐的辩题题达到一个共赢的结果。可见,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误点,教师应怀有一种豁达、宽容的心境,允许学生犯错误,原谅学生的过激行为,创造性的运用心理学和教学规律,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进行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挖掘其中的“问题”,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这是对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考验,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锻炼,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生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

3.善于抓住教育的“着力点”。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动态生成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重要。因为这些资源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及时加以利用能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思想品德教育永远无法指望某种标准化的手段,去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教师要抓住针对不同人进行施教的特定时机,选好触发学生心泉腾涌的着力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当学生思想升华的催化剂。

教学片段11:在教学《尊重别人是我的需要》一课时,老师组织开展了一个给自己欣赏的同学写赠言的活动,并说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得到的赠言多。小梅是一个自尊心特强的女孩子,因成绩好、家庭条件也好,待人有些傲慢、尖酸,在班上人员不太好。老师发现没有一个同学写给她,就拿起笔给她和另几位成绩纪律差的同学写起了赠言。

交换赠言后,一个学生喊道:“小梅没有。”小梅的脸色非常难看。这时老师扬手中的纸条说:“老师这里还有未送出的赠言,是送给同学们的惊喜,同学们猜一猜是写给谁的?”同学们瞪大了眼睛。“你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儿,我欣赏你用一首漂亮的书法给班上写的座次表,用精彩的演讲给班集体带来荣耀,……我相信,你已经充分体会到了理解、尊重、帮助别人会给他人更给自己带来快乐!”“理解、尊重、帮助”三个词读得很重。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是小梅的,是小梅的。”她接过纸条时,眼里已满含泪水。

特定的时机,特殊的手段,一段轻盈的点拨,消释了平时说教几乎无法溶解的坚冰。可见,在细微处见真情,教育让学生感动。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关注学生,抓住机会感化学生,让平凡的教育在学生心中落下深深的烙印。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注教学细节,就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关注教学细节,必须用心倾听,用情去感受,才能及时捕捉与提炼,把有价值的生成信息纳入自己的预设过程,使之成为课堂亮点;只有对价值不大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在科学的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从而让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才会百花齐放,绚丽多彩,春意盎然!

第三篇:6.关注细节 打造有效课堂

关注细节 打造有效课堂

[摘要]“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有效的教学源于有效的细节。打造有效课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精心设计细节、尽心呵护细节、真心体验细节,慧心发现细节,用心处理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让课堂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 细节 有效

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一粒沙里见世界。” 细节里可以窥见万物的模样,透视世界的众生态。

能吸引人的小说往往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悲欢离合,而这些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往往心灵倍受震动、学有所获,而这些也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有效的教学源于有效的细节。“教学细节”,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简单中孕育深刻。对教学细节的处置,蕴含、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细节,见证智慧!细节,彰显魅力!细节,成就完美!细节展示生态,我们可以听到开花的声音;细节构成人生,我们可以观赏缤纷的色彩。细梳这一缕缕的细节,我们才充分感受到了生态课堂的有效、和谐与美丽。

所以,我们打造有效课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用心感悟课堂,精心设计细节、尽心呵护细节、真心体验细节,慧心发现细节,用心处理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让课堂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精心设计细节,引领有效对话

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实质上是教师理念引领和灵性处理的综合效果,是匠心独运,慧心设计。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

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预设教学细节从研读文本细节开始。一位特级教师指出: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等,对这些关键地方的理解、揣摩、品味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展开教学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文本细节,精心预设教学细节,打造有效的语文课堂。

1.切准文本脉搏处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将阿炳的人生极度浓缩,引导学生聚焦“坎坷”二字,切准了文本脉搏,使得原本很离散的文本介绍一下子有了一个中心点,接着围绕这个“中心点”让学生进行读文,进行提炼。如果仅仅阅读文本来感受人物那是“纸上谈人”,显得苍白无力,留于表象。王老师引导学生想象走入一个生活中的阿炳,使得阿炳的人生经历在

孩子脑中真正走入“坎坷”境地。以此为契机,在孩子的心中真正埋入感情的种子,动笔使得“坎坷”流于笔端。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做法,学生收获到的是有效阅读,使得语文课堂“深刻”而又“真诚”。语文课堂只有“深刻”了,才能让文字“流出文本,流进心田”,才能看山似“螺”、看水似“镜”;只有“真诚”了,才能“心灵交流”。学生才能真正感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才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才能让生活变得充满憧憬与向往。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

2.品赏耐人寻味处

文章的耐人寻味处内涵丰富。我们要精心设计这样的细节,让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面对语言文字,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掂量、玩味、精细化地感受语言的内涵,从而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

请看《猫》一文“蹭”的教学:

①换词比较:“蹭”可换成什么?哪个好?为什么?

②联系明意:看来“蹭”虽然有摩擦之意,但不仅仅是摩擦,联系上下文读读,应该是怎样的摩擦才是蹭?(轻轻的、亲热的、客气的„„)

③个性发散:轻轻、温柔、亲热地蹭着老舍爷爷的腿,小猫在说什么?这一蹭还蹭出了什么?(蹭出了友谊、蹭出了感情、蹭出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场面。)

④美读体悟:通过个性化的美读,加深对词的感性体悟。

这样的课堂正可谓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教师对文本细节的精雕细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内化。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学生潜心会文,含英咀华,涵咏在语言文字中,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样去知冷暖,知其流之急缓,知其味之甘苦。学生采撷文本细节,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品读时幽香缕缕,回味时清香阵阵,实现了对语境的独特感悟。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灵性的涌动、情感的流淌、个性的张扬,富有浓厚的情趣和韵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3.捕捉文章细微处

古诗词有许多佳作。作者抓住某一意象,层层递进,起伏跌宕,回环照应,起到一唱三叹之效。如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从现实到未来,从孤身一人到两人共剪,从巴山到故乡,作者主抓了“巴山夜雨”这特定的意象,反复运用包含了人生多少的无奈和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时也要学习古诗词的写法,对有的课文细微的言语训练点,也要紧抓不放,巧妙设计,回环递升,一唱三叹,在语文课堂上拾得晶莹的宝石。

三年级《狮子和鹿》中的“语气词”教学案例:

⑴初步感知:在学文中,让学生体会小鹿喜欢美丽的角和讨厌细长的腿,初知语气词在句中的作用。

①咦,这是我吗?(“咦”字突出小鹿为自己的美丽而惊奇。)

②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一个“啊”字,高兴、喜悦之形溢于言表。)

③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唉”,懊恼、丧气之形象呼之欲出。)

⑵寻找规律:连起来读小鹿的话,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读、填中明白看似简单的一个语气词,就把小鹿心情的复杂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但语气词不能乱用,也要用得精确。

⑶迁移运用:

①第一次迁移:当体会小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甩在后面时,让学生用上语气词,说一句话。“()。”狮子灰心丧气不想追了。

②第二次迁移: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鹿吓得直冒冷汗。

狮子:()。小鹿:()。

③第三次迁移:这次死里逃生让小鹿恍然大悟,运用语气词,说一说鹿的感想。“(),原来。”

当然,这样的语气词教学是在结合整体文本学习的,并不是孤单、静止的教学,是和学生自主感悟、说话想象、朗读体情、动笔练习结合在一起的。

小小的语气词,可以做大文章。一唱三叹,层层递进,回环运用,内化巩固。我们为老师的慧心折服,利用这小小的语气词,让学生领悟了汉语的精妙,掌握了一项技能。“作文之根在阅读中”,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中点滴积累,领悟用法,和文本进行对话,真可谓一箭三雕。小小的语气词,生发的却是有效的训练。捕捉住文本这样的细节,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灵动,变得智慧。

二、慧心发现细节,产生有效交流

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过程。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在这个过程中时时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问题在于,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并且能否经由这“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教学细节,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细节做大做精,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有位教师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有这么一个细节处理很让人欣赏:在快要结束本课教学前,老师问:“对于这篇课文,大家还有什么弄不明白的问题?”一个学生起来问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司机怎么叫那泰国人阿玲呢?”老师先是一愣,后故作为难地说:“对呀,怎么知道她叫阿玲呢?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读书思考,看谁先想出来。”两分钟过后,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图中阿玲的手腕上戴着一个铃铛似的手链,说不定司机是根据这叫她阿玲(铃)的。”有的学生说:“书上说:‘她三十岁左右,穿着绣花上衣,白底红花的裙子’。我猜,她一定长得又漂亮又小巧玲珑,所以司机叫她阿玲。”有的学生说:“她肯定是专门为司机服务的,胸前应该佩有工作证吧。”同学们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还有的学生说:“我猜司机肯定来这儿好几回了,说不定还经常得到阿玲的帮助,早就熟悉了。”„„

思维是可以被带动的。一个看似毫无价值的“稚疑”,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的人文氛围,学生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了,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思考,各种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观察力强的同学,从图画上发现了答案;能力强的同学,从课文外貌描写中找到了答案;生活经验丰富的同学,凭着自己的想象力,也得到了答案。一句巧妙的追问,让学生在自主领悟中水到渠成又不露痕迹地掘深文旨,深化阅读,让学生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真是“稚疑”甚可爱,追问更精彩。

三、用心处理细节,激起有效思维

课堂是最容易发生错误,也最应当发生错误的场所。错误是学生学情的鲜活反映,是知识发展的生长点。错误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错误中有时包含某种合理的成份,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份”激活,巧加点化,差错就会演变为一次新的学习。

如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小芳站起来张口就背出了四句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春色满园关不住,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哪是一首诗啊?分明是三首诗嘛!老师就对同学们说:“小芳真厉害啊,一口气给我们背出了三首诗。有谁听出来了?”有的学生还摸不着头脑,不就四句诗吗?怎么说是三首诗呢?有的学生则已经听出来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背诵了3首诗。老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说说,小芳为什么把三首诗混为一谈呢?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明白了三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而且韵律相似。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各种生成性信息,即时调整教学进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弹性与优化。上述案例中,教师敏锐地发现了有价值的细节,立即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使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效果。其实,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牢固树立“错误是资源”的意识,机智地处理好这些教学细节,让“错误”精彩起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实现持续生成,使课堂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心栽柳柳成荫”的精彩画面。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到位,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追求教学的高品位。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我们要有效捕捉与珍视细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神情呵护每一颗别样的思维;要用诚挚的热情、深切的态度关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用高尚的人格、伟大的品性去拥抱每一颗独特的生命。在倾听中捕捉细节。在活动中捕捉细节。我们只有精心去把握,去探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细节优势”,在细节中探索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实现师生间有效合作,体现精神和语言的有效融合,使语文课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教学细节: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刘仁增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彭钢

第四篇:关注课堂细节

关注课堂细节,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为此,教师们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课本剧表演、新闻发布会、法庭审判、辩论会、小老师登台等新颖形式,开展了翻天覆地的课堂变革。这种课堂,学生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但这表面的浮华热闹之后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如在202_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有位教师执教的《动物游戏之谜》就是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教师把学生分成六组,分别代表文中的四种观点(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和两种新假说(生理说、发泄说),开展新闻发布会,展示科研成果。这节课竞赛热闹,学生参与积极,掌声、笑声不断,然而学生很少与文本对话,何谈品味语言、鉴赏文本?最终得分也可想而知。如此大动干戈而又收效甚微,不如从课堂细节入手,从学情出发,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

一堂课首先应让学生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本节课为什么而学,从而使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然而,常规做法是教师把事先制定好的教学目标在上课时展示出来,一闪而过。这些目标是从教师的角度制定的,诸如“举一反三,增强语言运用能力”“鉴赏品味语言韵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阅读中的再创造能力”等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大都是教师想当然、大而无当的目标,而不是学生自己愿意实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况且一闪而过,学生不可能清楚明了。那么学生完成这些目标的积极性将大受影响。

倒不如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如在学习《登高》时,我不急于讲解课文,而是让学生先思考:我们要学习这首诗的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鉴赏”。我进一步引导:我们应具体鉴赏《登高》这首诗的什么?学生回答:“景物描写的特点、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我又进一步引导:除了景物描写和情感,这首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鉴赏?学生认识到“名句赏析”。最后梳理归纳,得出学习本诗要完成的目标是:1、概括本诗描写景物的特点、作用;2、体会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情感;

3、鉴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千古名句。

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制定(最起码感觉上是)的目标,学生对之清楚明了、印象深刻;由于这样的课堂是为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由于是在学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需要学的内容,学生上课的积极主动性也大大提高。

二、切入点: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一般语文教师上课总是从第一部分、第一句开始讲起,或从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中的第一个开始讲起,这样的课堂预设性太强,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也谈不上是课堂的主角了;这样的开头,太过突兀,一时半会也难以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心灵上的共鸣。不妨先了解学情,明了学生知道什么,以此为出发点,步步设问,层层深入文本。就《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学习而言:

我首先问学生:初读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从“独怆然而泣下”看出作者的心情悲伤、低落。

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作者为什么悲伤?

生:怀才不遇

师:从哪看出?

生:课下注释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课下注释(生读)

师:课下注释中有一个信息点,幽州台是燕昭王延揽天下才俊之地,在诗中有没有所指?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不见什么样的古人?不见什么样的来者?

生: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

师:所以此句中作者悲伤的原因是……

生:渴望明主而不得

师:那么“前”“后”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我接着又从学生的已知点引导:作者悲伤难过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生:可能与“念天地之悠悠”有关

师:有什么关系?(生无语)

我引导:这句写了什么?

生:天地辽阔广袤

我进一步引导:想一想我们刚学过的有没有写天地广袤的诗句?

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师:作者写天地广袤之时个人是什么情感?

生:表现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襟

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师:那在本诗中作者是……

生: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李海林教授在《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不懂,即‘将已知转化为未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在学生没有注意的地方发掘精华,要在学生觉得平凡的地方发掘出深刻。”《登幽州台歌》这样的课堂,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层层设问,让学生明了这篇课文虽表面懂了,但其中仍有未知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自觉地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问题;如此设计,以学生的已知点为主线,贯穿前后,使课堂紧凑精巧。学生会觉得不懂的内容懂了,觉得语文课堂有用,从而喜欢上语文。

三、答案出示:从学生口中说出

课堂是解决一个又有一个问题的过程,若遇到难点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总是习惯将答案公布,条分缕析地讲给学生听,或直接把难点答案印在学案上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也养成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等待老师讲解的习惯。如此这般,本篇课文理解了,下一篇下下一篇呢?正像李海林教授所说的“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喜欢学语文,关键是让学生觉得语文有用”,这样的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未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有何用?学生又怎会喜欢上语文?如上文提到的《登幽州台歌》的学习,学生不知“念天地之悠悠”的情感时,我并没有给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联系刚刚学过的诗句,不断引导,最终答案从他们口中说出。又如:

我在讲王维的《终南山》时,问到: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历来为人称道,其妙在何处?

学生无语,但我并不急于把答案说出,而是引导:“隔水问樵夫”中有没有声音?

学生立刻认识到:水声、问声、砍柴声。

我进一步引导:这些声音有何妙处?

生:动静结合,给终南山之景带来生机活力

我又引导:“欲投人处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隐居。

这显然有些不合适,我也不直接否定,而是让学生联想王维的另一首诗《山居秋暝》,我问:“欲投人处宿”和“王孙自可留”一样么?

生:有点不一样,“欲投人处宿”仅是投宿,“王孙自可留”却是留居于此

师:留居于此可称隐居,投宿一夜呢?

生:不是隐居,只是不舍得走

师:那这句就表达了作者对终南山的什么情感?

生: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其实,想知道答案很容易,难就难在如何把学生从不知道引导到知道,这也正是一个教师的功力所在。如果课堂仅仅是简单地揭晓一个又一个答案的过程,将会索然无味。其实,当学生发现自己有未知点想知

道答案时,是最投入、最积极思索之时,若能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领着学生的思维去“爬山”去探索,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最终答案从他们自己口中说出,那种攻克难关的成就感和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大的变革,没有哗众取宠的形式,但它是为学生自己的目标上的,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让学生弄懂未知点的,让学生有成就感的课堂,这不仅是本色的富有韵味的语文课堂,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效课堂,也是学生得到充分尊重、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优秀课堂。

第五篇:注重教学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

注重教学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注重教学细节、成就高效课堂”。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这学期,在学校大力提倡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就充分体验到了它的快乐。

创建新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形成快乐课堂、高效课堂。

世界是变化的,不变的是创新。自由的课堂才是学生所要追求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快乐的气氛。

这学期我们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七八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成绩有好有差,上课有专心的,也有开小差的,由组长带领小组学习,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都发生着变化,无论是预习、对学还是群学,大家都认真对待,还会相互监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大家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学会交流和倾听、学会思考和表达。

高质量的生物课堂教学方案必须包括教具准备、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等。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必要前提。

实施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小组合作为主要手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实施。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者,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导的作用,我在生物教学中主要是采用“三自主一总结一巩固”的教学方法。

1、让学生自学。上课时老师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一般为5分钟),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

2、让学生自讲。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自主探究为主,老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课中涉及的重难点,要让学生去说,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先设计方案,然后动手操作并讨论哪种方案可行,并能说出理论依据。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让学生解决,可以把学生请到老师的位置,让学生代替老师来为大家进行讲解。

3、让学生讨论。对于不易理解需要讨论的地方,要尽量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全体去讨论,形成统一的结论。

4、教师总结:课堂上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检测效果,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全面严谨,这就需要教师去总结去完善,使知识更准确,更系统。另外老师对于学生的讲解要进行点评,还要对学生的回答或讨论给予肯定和鼓励。

5、巩固练习:生物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掌握,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时,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多媒体教学,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直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成就高效课堂。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特色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

课堂上恰当设问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的问题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题设计得好,就会激发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探究。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研究问什么,怎么问,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探究性,要切中要害,其次,教师的提问讲究艺术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问,鼓励学生提问和争论。学生能提出问题,是因为他在深入的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现创造的过程。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不论是讲解还是做观察实验,都要设计好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突出启发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恰当设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高效课堂需要微笑:我始终相信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这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我想说,微笑是一种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老师们,微笑着走进课堂吧,那是你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也是成就高效课堂的一把金钥匙!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的至高境界,是学生学有所获、能力提升的课堂;更是教师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

总之,高效课堂需要精心设计。精心设计你的仪表、让学生喜欢你、接纳你;精心设计你的导语,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精心设计你的总结,让它简单、明了、方便记忆。

我们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注意到以上细节,那么我们就能实现高效课堂。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细节作起,一起为成就高效快乐的课堂而努力吧!谢谢大家!

202_年5月4日

关注课堂细节 注重有效教学(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