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数学活动课知识教案(精选五篇)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24-88771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6 18:47: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数学活动课知识教案

数学活动课知识—三阶幻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三阶幻方正中的数与四角的数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三阶幻方正中的数与幻和之间的关系; 3.利用三阶幻方的结构特点,会填幻方。

二、重点:幻方正中数的特点(与其他数的关系)

三、难点:利用解方程的方法,已知幻方中的两个数求某个未知数。

四、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1.把1、2、3、4、5、6、7、8、9分别填在下图正方形的九个空中,使每个横行、竖行、对角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得15。

2.像这种有三行三列组成的而且和相等的图形叫做三阶幻方,这里的每个横行、竖行、对角的三个数相加的和叫做幻和。

3.出示不同学生的不同填法,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1)学生小组讨论(2)指名小组汇报(3)小结:

①正中间的数是这九个数中的中位数;

②左上角的数比正中间的数多几右下角的数就比正中间的数少几; ③正中间的数是对角连个数相加和的一半。

(二)猜想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先通过合理的猜想,然后加以验证,是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

这里的1、2、3……可以说是数,如果说是表示顺序的数,即第一、第二……,也就是四个角落里的数分别是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哥数,那么用其他的数来填三阶幻方也可以很简单。

(三)验证

1.把6、11、16、21、26、31、36、41、47分别填在三阶幻方中。2.把6、7、8、12、13、14、18、19、20分别填在三阶幻方中。

你是按什么填的?每个横行、竖行、对角的三个数相加的和相等吗?幻和分别是多少?

小结:上面的猜想是正确的。

3.追问:求正中间的数可以怎样算?有几种方法?(1)幻方÷3(2)相对两个数相加÷2

(四)应用

说说先填哪个空,再动手做。练习

1.巩固题(填幻方)

(1)把6、7、8、12、13、14、18、19、20填入幻方中。(2)把、、、、、、12***

57、、填入幻方中。121212

(2)把幻方填完整

2.提高题(求幻方中x的值)

第二篇:小学数学活动课教案[模版]

小学数学活动课《一亿有多大》教学案例

温泉小学 李艳新

出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33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大胆猜测,激发探究欲望。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它是?(亿)你知道哪些有关“亿”的知识

师:大家知道了这么多有关“亿”的知识,你能想象出1亿有多大吗?

生1:1亿非常大,我想1亿本数学书摞起来可能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吧。

生2:我觉得不会有那么高,估计也就15层楼房那么高吧。

生3:我觉得书比较厚,1亿本书摞起来应该比楼房高的多,大概有山那么高吧。纸比较薄,1亿张纸摞起来也许有15层楼那么高。

……

师: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大家的想象都很大胆,但你们的说法,谁的更可信呢?(生摇头)

师:看来我们都只是在猜测,都不能说服别人,我们想办法,用事实来说话好吗?

二、探究活动:

1、制定研究方案

师:我们以大家刚才的猜测进行活动,了解1亿有多大。一般在研究问题前都要定活动方案,(出示活动方案表),请大家自由组合,组成活动小组,讨论并选定你们要研究的问题,再设计活动步骤。现在开始。

交流研究方案

师:我们请第一组说一说,他们的研究方案。

组1:我们想研究:1亿张纸有多厚。

师:我想找1亿张纸测量高度不太现实吧?你们准备怎样进行研究?

组1:因为1亿张纸不太好找,更不方便测量,所以我们商量了,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然后再用100张纸的厚度乘1000 000,推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法行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组2:我们组也准备测量1亿张纸的高度。但是,我们想先测量1000张纸的厚度,再乘100 000推算1亿张纸的厚度。因为我们都觉得100张纸摞起来也不是很厚,测量不准确。

师:他们设计的方案与前一组略有不同,大家觉得这两个组最后研究出的结论会怎样?

生:相同。

师:好,一会我们看看他们两组实验的结果。接下来哪个组再来讲讲你们的研究方案?

组3: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一亿本数学书摞起来有多高?活动的步骤是:先量出100本数学书的高度,再乘1000 000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方法和第1组一样。

组4:我们小组准备研究:一亿粒米有多重?我们想先测量500粒米的重量,再乘200000推算出1亿粒米有多重。

……

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3、汇报交流

1、组2: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 组3:1亿本数学书的面积约315公顷 组员:1亿粒大米约1吨重

4、出示资料,对照感知

适时出示了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

一亿张纸摞起来竟然有3个天坛峰那么高;1亿本数学书有74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学生直观地感受了1亿的大小。

三、回顾总结

1、回顾研究过程

请学生回顾研究1亿有多大的过程,说一说是怎么研究的。

2、交流收获

请学生谈谈,有哪些收获,印象最深或感到最惊讶、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第三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作者:刘光瑞 时间:202_-11-19 16:40:08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课 题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讨论记录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

〔要领指导〕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领指导〕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用除法来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排列问题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有了直观的感知,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1.把什么看作组?2.有多少组?3.余数是几?表示什么?4.每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有条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课件。

知识点 :

梳理分析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用计算的方法确定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余下的1块是什么图形的瓷砖。

四、综合练习:练习十第4—7题。

洪泽县洪泽湖实验小学 施广梅

内容提要:“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 目标 内容 形式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可以开展数学课外小组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作用也是全方位的。总的来说,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的来说,数学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可以强化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此外,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还可以为一般的数学课的改革提供经验,扩展思路。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设计呢?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活动目标的制订

数学活动课与一般数学课一样,同样要重视目标的制订,而数学活动课目标的制订,除了要达到全面、明确、系统等基本要求外,我认为数学活动课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成性与激励性相结合 由于数学活动课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活动有所得,贵在学生的自我领悟。因此,活动预设的目标,有些是绝大部分学生达到的,而有些不可能是绝大部分学生真正达到的活动结果,但教师要激励学生去努力达到它。因此,活动目标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要有一般能“完成”的目标因素,又要有“激励” 的目标因素。

例如,在低年级一堂“拼一拼、数一数”的数学活动课中,我们可以制订出如下的活动目标:

1、结合数图形的个数,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完成性的目标)

2、通过动手操作,形象地看出当两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第二个图形,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并渗透“整体不等于各部分机械叠加的和”的思想;(完成性的目标)

3、通过拼图,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精神和审美情趣。(激励性的目标)

(二)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数学活动课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目标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划一的,而有着明显的“弹性”,因此,教师既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制订出统一的活动目标,但又要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如果片面追求统一目标的实施,往往会使部分学生丧失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小学数学活动课既要有显性的效益,又要有隐性的效益,活动目标不能局限于显性的目标上,而更多地应该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快身心,激发潜能。单纯追求功利的知识目标往往会压抑学生智慧的火花。造成拔了几个“尖子”,压了一批“苗子”,也很容易把活动课上成一般的数学课。因此,活动课的目标制订必须注重显性与隐性相结合。例如,在“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堂活动课中可以制订出这样的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比如计算马铃薯的体积)并从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介绍,使学生受到科学家全身心投入科学发明的精神感染与熏陶。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一般数学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比较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

而数学活动课内容范围广阔,其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在具体选择时,除了考虑内容的教育性和科学性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趣味性

数学活动要富于童趣,为学生喜闻乐见。因此,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应在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求新、求奇、求趣。

有些内容本身不具有浓厚的趣味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包装”,以增强趣味性,如“用3、6、4、2四个数及+、-、×、÷或()等符号,组成五个得数是24的算式”。这一题教师可以设计为“玩扑克抢24点” 的游戏,就充满了奇趣。

(二)拓展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受一般数学课内容的限制,但两者应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活动内容要从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出发,让学生从活动中加以拓宽。例如结合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教学,让学生在拼拼、摆摆、想想、算算的过程中,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的长度越接近,面积就越大”的规律,从而拓展到“和相等的两个数,它们的差越小积越大”的新知识,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渗透了函数思想。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以选择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练习,即已知a和b都是大于零的整数,并且a和b的和是100。如果a和b相乘,得到的积最大可以是多少?最小可以是多少?

(三)思考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但要生动有趣,而且必须富有思考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动”有所乐,学有所得。也就是说活动内容要在生动有趣的前提下能吸引学生自主的思考、探索,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课必须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系列的思维训练。

三、活动形式的选择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是由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数学活动课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的形式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活动课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多姿多彩。数学活动课的形式包括组织方式与活动方式两方面

(一)组织方式

数学活动课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采取相应的、切合实际的组织方式,以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其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班级活动。即全班学生都参加的,非小学数学课本规定的普及性的趣味数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2、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即少数对数学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成的,开展具有提高性的趣味数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活动方式 由于数学活动课打破了一般数学课的封闭模式,呈现出开放型的态势,因此,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并在不断的创新之中。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主要谈谈以下几种活动方式:

1、游戏与扮演

游戏与扮演是数学活动课的主要活动方式。特别适合于中低年级。

游戏的方式很多,如数学接力赛、猜数游戏、猜数学灯谜、智力游戏等等。日常生活中游戏的方式层出不穷,可以加以改造,移用于数学活动课,突出“玩中学”、“乐中教”的特点。一般地,小组游戏比个人的游戏效果佳,它不仅为小组成员提供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机会,而且避免了在个人游戏中只有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始终获胜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按能力分组,那么大家就都有成功的机会。

扮演是一种实践活动,它让学生担任某一角色,并从事与这一角色相应的活动。如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开展“小小超市”的数学活动等。扮演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增进了情感交流。

2、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同学间亲密协调,身心愉悦,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探索,交流信息,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也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群策群力,融教与学为一体,既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又有利于多向反馈,更好地发展个性。

3、操作与制作

操作与制作是一种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多种器官参与的活动,它体现活动课“做” 中学的特质。

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动手操作能将某些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进一步开展思维活动;数学活动课的操作内容很多,如几何图形与形体的拼一拼、搭一搭、剪一剪、叠一叠等。操作是中低年级数学活动课的主要活动方式。

数学活动课的制作不同于一般的劳技制作,要融进学科的的特点。如“制作一个小烟囱”就要用到有关几何形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活动制作内容也很多,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学具制作,如简单计数器的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的制作等;另一类是生活、文化用品的小制作,如笔筒的制作等。

4、竞赛与表演

竞赛与表演能满足学生好胜与好表现的欲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造的能力。

竞赛可以是团体(小组)赛,也可以是个人赛;可以是抽签答题,也可以是抢答;可以是书面答题,也可以是口头答题。为了使竞赛能对绝大数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1)按能力分组竞赛。这样多数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2)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争取这次成绩比上次好。

表演,一般要提前通知学生准备。学生表演节目的编排,教师不宜作过多干涉,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的节目形式主要有数学相声、数学魔术、数学谜语、数学诗歌等。

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练习与实习作业(如思维训练、社会调查、实际测量等);阅读与讲座(如阅读数学课外书籍和报刊,介绍有关数学家的故事等);设计与编辑(如数学小报、数学墙报的设计和编辑等)„„。一堂活动课一般以一种活动方式为主,多种活动方式交替配合,以激发与保持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活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2、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3、丁杭樱,《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教学月刊》202_、2上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第四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课 题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讨论记录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

〔要领指导〕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领指导〕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用除法来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排列问题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有了直观的感知,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1.把什么看作组?2.有多少组?3.余数是几?表示什么?4.每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有条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课件。

知识点 :

梳理分析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用计算的方法确定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余下的1块是什么图形的瓷砖。

四、综合练习:练习十第4—7题。

第五篇:活动课教案

第四单元

自然

科技

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图案及它在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3.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教学难点:图案的作用是什么,种类、规律、特色等内容。

第四单元

自然

科技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图案及它在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3.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教学难点:图案的作用是什么,种类、规律、特色等内容。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教具师收集一些相关图片。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可爱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科学;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科学。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是人设计出来的,有的是植物和动物身上的自然图案。那什么是图案呢? 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好吗?请同学们阅读书上41页内容。二.新课

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研究神奇的图案,请同学们先看书上书上的主题。活动参考主题

1.大自然图案种类知多少 2.探索动物图案的规律 3.探索植物图案的规律 4.发现保护图案与危险图案 5.美丽的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图案 6.有趣的图案游戏 7.我爱团设计

三、活动方式讨论

四、涉及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五、学科整合与科学、美术、数学结合 下面,以“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为例,带你体验探究图案奥秘之旅,并经历探究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为什么?

六、组建研究团队

开展主题探究实践活动,需要伙伴们共同齐心协力。邀请与你有相同想法或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做些基本分工。

七、收集资料

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我们应该先收集动物身上图案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之后,再一步研究下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备资料的设备和记录本等。1.图案有哪些种? 2.图案的作用是什么? 3.动物身上图案会变化吗? 4.动物的图案色彩怎样形成的?

八、总结

教师:你们的活动主题计划怎样开展呢?需要使用网络查询设备还是图书室资料,或是动手实验设计制作材料?那就着手准备吧。

九、板书设计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动物身上的图案

种类 课后记:

规律

第四单元

自然

科技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图案及它在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3.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教学难点:图案的作用是什么,种类、规律、特色等内容。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教具师收集一些相关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课

教师在用电脑播出各种图案的图片,引入今天的主题.二、小组汇报

教师请讨论小组按主题来汇报讨论的成果,展示搜集的资料.三、动手做图案

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图案,我们可以通过中心点对称,画陀螺等等方法,画出漂亮的图案。你也来试着做吧!

四、总结与评价

成果呈现的方式很多,大家可以多动脑筋啊!请把你们的活动成果也来展示一下吧!从这个活动中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回去后请仔细观察各种动物身上的图案并找出意思。预习新课内容。板书设计:

课后记:

劳动与技术:家政篇

学会制作糕点巴哈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各种糕点的制作方法及相关文化。2.通过学习,学会制作糕点巴哈利。3.培养同学们劳动带来美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糕点巴哈利。教学难点:学会制作糕点巴哈利。教学方法:演示 实践

教学准备:影片幻灯片,制作巴哈利的材料

一、引课

“巴哈利”,同学们应该都吃过吧,是少数民族同胞做的蛋糕,是用他们民族语言翻译过来的,其中有很多的营养物质,吃起来口感也很不错。如果我们自己学会做了,想吃就做,那该有多好呀?你们想学习巴哈利的制作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巴哈利。

二、观看制作视频。

三、介绍制作用料:

(参考分量:长帝CK25B烤盘一盘尺寸:26cm×29cm)配料:低筋面粉240克,鸡蛋4个,黄油200克,细砂糖130克,红砂糖70克,牛奶60克,核桃仁250克(去皮后重量),葡萄干20克,泡打粉1小勺,小苏打1/2小勺

烘焙:180度,烤箱上层,上下火。烤10分钟左右,到表面上色后关上火,只开下火继续烤15分钟左右。一共烤约25分钟。

四、制作过程:

1、打蛋盆洗净擦干,保证打蛋盆干净并且无油无水,打入鸡蛋并且加入细砂糖和红砂糖,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打发。

2、鸡蛋要打发到非常浓稠的状态,提起打蛋器的时候,打蛋器上的蛋液缓缓滑落,并且可以在盆里画出花纹,花纹不会马上消失。

3、把黄油加热融化成液态,加入打发好的鸡蛋液里,并用打蛋器搅打均匀。(黄油的温度不要太高,40多度最好)

4、加入牛奶,并搅拌均匀。

5、把面粉、拍碎的核桃仁葡萄干,泡打粉、小苏打混合过筛后,加入蛋糊里。

6、用橡皮刮刀把所有原料拌匀。

7、在烤盘里铺上油纸,把蛋糕面糊倒入烤盘,放进预热好的烤箱,180度,烤箱上层,上下火。烤10分钟左右,到表面上色后关上火,继续烤15分钟左右。一共烤约25分钟。

五、讲解制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六、分组讨论制作过程

七、总结

八、作业

回家试着用今天所学的制作方法做巴哈利,下节课给大家分享。板书设计:

课后记:

缝纫篇

制作袖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袖套的相关知识及制作方法。2.学习缝制袖套。

3.培养同学们对劳动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习缝制袖套。教学难点: 学习缝制袖套。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

教学准备:无制作袖套材料:针,线,布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同学们,大家发现没,父母在家里干活的时候,为了避免弄脏衣服的袖子,一班会在袖子上佩戴什么?

二、介绍袖套的分类

袖套以其重量及适用季节可分为轻薄型袖套和保暖型袖套,两者外观上并不太大区别,主要作用点不同。(1)轻薄型袖套:主要为涤纶、莱卡面料。轻薄透气,柔软贴身,有弹性,还具有防晒作用。

(2)保暖型袖套:主要为抓绒抓绒面料,保暖性强,弹性稍差,是冬季的首选。

袖套以采用面料进行分类,则可分为以下三种:

(1)棉布料:多为纯棉、针织棉、珊瑚绒,夹棉等。2制作的袖套,手感柔软不伤皮肤,但由于不防水不耐脏,需要经常换洗。棉布料为大众所接受,纯棉布料尤其适合婴儿及老年人群体使用。

(2)皮革袖套:有简单便宜的PU皮革,也有昂贵高档的皮草革袖套。前者手感比较硬,多为防晒或避污来用,不适用于婴儿或皮肤敏感的群体。后者多为时尚装饰,虽精美昂贵但不适宜日常使用。

三、观看制作袖套的短片

四、介绍袖套的制作方法:

1、取材选料。一般家用袖套都是就地取材,或用旧衣服改制,或用以前买的多余布料裁剪。布料大小可根据材料的大小来决定,布料宽度小于6寸的,则采用拼片完成。如果单片宽度有1.2尺宽,1.3尺长,能做一只袖套了,就不用拼了。

2、裁剪。以大片为例,将布对折成四层,反面朝外。用尺子从对折处向开口处量,上袖口为0.63尺,用画粉作个记号,下袖口为0.53尺,也用画粉作个记号,然后用画粉将两点之间连线,呈梯形状。线外多余的部份剪掉。这是冬天用的袖套,夏天可稍窄些。

3、缝合。除开口处要缝合外,袖口处一般采用加皮筋缝合。

五、老师讲解制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六、学生学习缝制袖套。

七、展示评价

八、作业:继续完成袖套的制作 板书设计:

课后记:

制作篇

用废旧易拉罐制作哨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哨子的相关知识。2.让学生学会制作哨子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制作哨子的方法。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制作哨子的方法。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学准备: 废旧易拉罐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同学们玩过哨子么?你们想知道哨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讨论

讨论哨子可能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出来的三、观看制作哨子的短片

四、老师介绍制作哨子的材料:

两根软吸管(普通吸管亦可)、一个铝制易拉罐、强力胶粘带、大一点的塑料瓶或桶、刻刀或剪刀、水。

五、老师介绍制作哨子的方法:

1.围绕易拉罐在距离其底部1cm处画一条线,沿线将易拉罐切割成两部分,割下的底部弃之不用。

2.将塑料瓶从中部切割成两部分,顶部弃之不用。

3.在塑料瓶中注入水,将切好的易拉罐有小孔的一端向上直立在水中。

4.将吸管弯折成“L”形,将其放置在易拉罐顶端小孔旁边,并向吸管吹气。调整吸管的位置,直到可以听到声音。比过程必须通过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5.当你找到最理想的发声部位后,用强力胶粘带将吸管固定在易拉罐上。

6.在向吸管吹气的同时缓慢从水中抬起易拉罐。

六、教师注意: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在易拉罐哨子中,空气从吸管流出,在小孔边缘分成了两部分,产生的气旋进入易拉罐使空气产生振动,在罐内形成声波。一般来讲,从水面到小孔的距离越短,所产生的声波音调越高。因此,当你上下移动易拉罐时,就会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七、学生运用教师讲解的方法制作哨子。

八、展示评价

九、作业 继续完成哨子的制作 板书设计:

数学活动课知识教案(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