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案例
提高案例
闫静芝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后进学生群体。据我们观察,发现他们绝大多数存在下列问题: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成绩偏差,不能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不懂得关心他人,也不爱惜自己,对周围人还存有敌视、冷漠心理。少数同学还有欺负弱小、撒谎、打架、损坏公物的行为。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多来自于不完整的家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一方因故去世,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将孩子托给老人或亲戚代管,还有的是父母因故重新组建的家庭。
赵晨露12岁是我班学生,这女孩机灵懂事,成绩也不错,擅长舞蹈,是校内舞蹈队成员,曾代表学校参加集体表演活动。下学期开学后,情况很不稳定,上课时不时的掉眼泪,问其原因,总是不肯说出成因;渐渐的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有时还特意回避老师。更糟糕的是,开始沉迷漫画,经常利用周六日外出,并有“早恋”的倾向;让家长与老师都十分头痛。
2、家庭方面:
(1)父母情况和家庭结构
通过走访我了解到,赵晨露与姐姐和父母一起住,其父是继父,与她关系恶劣,经常与人发生口角冲突,其母都是亲母,但与她沟通有问题,很多教育问题无法进行,家中唯一沟通的途径就是她的亲姐姐,但是其姐姐我校高中学生,学习状况很一般,无法起积极影响;(2)教养环境:家庭教育缺失,父亲有暴力倾向。
(3)家庭环境:家庭居住条一般,距离学校较远,经常出现迟到现象;
对一个孩子来说,父爱、母爱都不能缺,缺了哪一种爱都容易在孩子心灵上产生阴影,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父母离异后各自结婚,对孩子造成严重心理阴影,加之父亲的陋习不但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反而让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让孩子对未来、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自暴自弃。
孩子很内向、孤独,认为父母的离婚自己很没面子,缺少父爱。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对大人的不理解和无奈,孩子心理上受到刺激,心灵上受到伤害,故此出现孤僻、冷漠、自暴自弃,甚至自我伤害。
父母沟通存在问题,缺乏统一的教育观,且教育手法单一,缺乏教育技巧;父亲的颓废也跟周围的环境有关,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对孩子极为不利,生活中失去了一个正确的导向,故孩子容易走上极端。由于父母的离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对母亲不说真心话,加之赵晨露在班正值青春叛逆期,把这种心理上的失衡与对现状的无奈发泄出来,经常把自己封闭在漫画世界中,导致成绩退步严重;
这一切都看在我的眼里,急在我的心里。我翻阅和收集了大量资料,发现赵晨露的爸爸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功能欠缺”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为她找到解决的方法: 一:端正认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我告诉他,对孩子,不能总把怨气和怒气摆在脸上。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上哪怕有再多不顺心的事,都不能与孩子分享。作为父亲,应该先要想到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要教会孩子在生活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自己和孩子有一个比较正常的生活;要丢掉自己是“大男人”的想法,逐步引导孩子对家庭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二:学会爱孩子,知道爱是家教的根本
爱体现在“沟通”。作为家长,要学会经常跟孩子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爱还体现在“鼓励”。对孩子学业上的进步要鼓励,思想上的进步也要鼓励;对孩子美好的理想要鼓励,对其健康的爱好也要鼓励;孩子见义勇为要表扬,孩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更要表扬„„。总之,只有通过反复鼓励,用爱心滋润孩子的童心,才能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激发出前进的力量。
(二)给妈妈开出的菜单
我通过电话家访,找到赵晨露的母亲,和她促膝谈心,请她多多关心自己的亲身骨肉,多给孩子一点爱,多为自己亲身骨肉的身心健康添一份爱心,与继父一起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鼓励,形成教育合力。
努力营造“爱”的氛围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宽松、和谐、文明,充满爱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缺乏自信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我们老师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变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在平时引导教育赵晨露的时候,我就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让她感受我对她的关爱。如:“你这次干得不错。”“好,有进步了,我很高兴。”“彭龙,好样的,再努力一把会更好。”“好棒,我们该庆祝一下。”“唔,知错就改,挺好。”“啊,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了?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帮助处理好同学关系
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压力往往比较重,总怕同伴嘲笑、讥讽。这时,我们老师要鼓励引导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等。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利用班内资源,让她尽快融入班集体当中,许多同学与之成为朋友,另赵晨露性格开始开朗,并开始喜欢与同学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教育效果感觉很不错。
多渠道、综合性地辅导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的直接辅导方式,主要是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该生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该生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该生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他老师、与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
我首先告诉赵晨露,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但学习知识和做每一件事一样肯定很辛苦,要有毅力才行。慢慢来,学一点总比不学好,她表示同意我的观点。接着,我告诉他,一个人只有“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我深深的认识到,孩子有极强的自尊心,尤其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带有很强的自卑感,但与其相反,他们的自尊却极其脆弱,他们往往被周围孩子们的小群体冷落,幼小的心灵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和抵触。我们都知道情感教育要从培养“同理心”开始。具备“同理心”的人,能够在认知自我情绪的基础上,体会他人的情绪,并进而将自我情绪传达给他人。通俗地讲,就是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我认识到要彻底的改变孩子的这种逆反心态,必须首先使这位失去关怀的孩子融入到集体中,并被集体所接纳,重新树立他的自尊和自信,老师应该更多的发现她的闪光点,甚至可以做适当的夸大,我美其名曰“优点放大法”,而不是更多的在集体中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否则只会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越自卑越逆反,越逆反越爱犯错误,越犯错误越受到批评,越受到批评越自卑。
用情感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此时,孩子便可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赖的人,这样我们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而与家长沟通时,不能高高在上,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和他们一样在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懈努力,不仅要给孩子信心,更要给家长充足的信心,才能使教育真正有效、成功!
第二篇: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案例
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案例
广东华侨中学 利启明
一、个案背景缘由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后进学生群体。据我们观察,发现他们绝大多数存在下列问题: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成绩偏差,不能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不懂得关心他人,也不爱惜自己,对周围人还存有敌视、冷漠心理。少数同学还有欺负弱小、撒谎、打架、损坏公物的行为。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多来自于不完整的家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一方因故去世,有的是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将孩子托给老人或亲戚代管,还有的是父母因故重新组建的家庭。
二.个案基本情况
1、孩子个人情况:
徐权桓14岁是我班学生,这女孩机灵懂事,成绩也不错,擅长舞蹈,是校内舞蹈队成员,曾代表学校参加集体表演活动。在班里一直担任文娱委员,但是从初一下学期开学后,情况很不稳定,上课时不时的掉眼泪,问其原因,总是不肯说出成因;渐渐的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有时还特意回避老师。更糟糕的是,开始沉迷漫画,经常利用周六日外出,并有“早恋”的倾向;让家长与老师都十分头痛。
2、家庭方面:
(1)父母情况和家庭结构
通过走访我了解到,徐权桓与姐姐和父母一起住,其父是继父,与她关系恶劣,经常 发生口角冲突,其母都是亲母,但与她沟通有问题,很多教育问题无法进行,家中唯一沟通的途径就是她的亲姐姐,但是其姐姐我校高中学生,学习状况很一般,无法起积极影响;
(2)教养环境:家庭教育缺失,父亲有暴力倾向。
(3)家庭环境:家庭居住条一般,距离学校较远,经常出现迟到现象;
三、问题分析
1、查找家庭教育不足
对一个孩子来说,父爱、母爱都不能缺,缺了哪一种爱都容易在孩子心灵上产生阴影,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父母离异后各自结婚,对孩子造成严重心理阴影,加之父亲的陋习不但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反而让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让孩子对未来、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自暴自弃。
2、孩子问题分析
孩子很内向、孤独,认为父母的离婚自己很没面子,缺少父爱。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对大人的不理解和无奈,孩子心理上受到刺激,心灵上受到伤害,故此出现孤僻、冷漠、自暴自弃,甚至自我伤害。
3、父母问题的分析
父母沟通存在问题,缺乏统一的教育观,且教育手法单一,缺乏教育技巧;父亲的颓废也跟周围的环境有关,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对孩子极为不利,生活中失去了一个正确的导向,故孩子容易走上极端。
4、问题分析诊断 由于父母的离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对母亲不说真心话,加之徐权桓在班正值青春叛逆期,把这种心理上的失衡与对现状的无奈发泄出来,经常把自己封闭在漫画世界中,导致成绩退步严重;
四、家庭教育指导
这一切都看在我的眼里,急在我的心里。我翻阅和收集了大量资料,发现徐权桓的爸爸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功能欠缺”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为她找到解决的方法:
(一)给继父开出的菜单
菜单一:端正认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我告诉他,对孩子,不能总把怨气和怒气摆在脸上。自己在工作上、生活上哪怕有再多不顺心的事,都不能与孩子分享。作为父亲,应该先要想到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要教会孩子在生活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自己和孩子有一个比较正常的生活;要丢掉自己是“大男人”的想法,逐步引导孩子对家庭出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菜单二:学会爱孩子,知道爱是家教的根本
爱体现在“沟通”。作为家长,要学会经常跟孩子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爱还体现在“鼓励”。对孩子学业上的进步要鼓励,思想上的进步也要鼓励;对孩子美好的理想要鼓励,对其健康的爱好也要鼓励;孩子见义勇为要表扬,孩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更要表扬„„。总之,只有通过反复鼓励,用爱心滋润孩子的童心,才能让他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激发出前进的力量。
(二)给妈妈开出的菜单
我通过电话家访,找到徐权桓的母亲,和她促膝谈心,请她多多关心自己的亲身骨肉,多给孩子一点爱,多为自己亲身骨肉的身心健康添一份爱心,与继父一起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鼓励,形成教育合力。
五、学校教育
1、努力营造“爱”的氛围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宽松、和谐、文明,充满爱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缺乏自信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我们老师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变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在平时引导教育徐权桓的时候,我就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让她感受我对她的关爱。如:“你这次干得不错。”“好,有进步了,我很高兴。”“彭龙,好样的,再努力一把会更好。”“好棒,我们该庆祝一下。”“唔,知错就改,挺好。”“啊,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了?来,我们一起想办法„„”
2、帮助处理好同学关系
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压力往往比较重,总怕同伴嘲笑、讥讽。这时,我们老师要鼓励引导孩子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等。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利用班内资源,让她尽快融入班集体当中,其中诸鸿茵,梁楚丽同学与之成为朋友,另徐权桓性格开始开朗,并开始喜欢与同学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教育效果感觉很不错。
3、多渠道、综合性地辅导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的直接辅导方式,主要是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该生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该生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该生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他老师、与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我首先告诉徐权桓,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但学习知识和做每一件事一样肯定很辛苦,要有毅力才行。慢慢来,学一点总比不学好,她表示同意我的观点。接着,我告诉他,一个人只有“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五、总结与反思
通过我们之间的交流我深深的认识到,孩子有极强的自尊心,尤其是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带有很强的自卑感,但与其相反,他们的自尊却极其脆弱,他们往往被周围孩子们的小群体冷落,幼小的心灵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和抵触。我们都知道情感教育要从培养“同理心”开始。具备“同理心”的人,能够在认知自我情绪的基础上,体会他人的情绪,并进而将自我情绪传达给他人。通俗地讲,就是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我认识到要彻底的改变孩子的这种逆反心态,必须首先使这位失去关怀的孩子融入到集体中,并被集体所接纳,重新树立他的自尊和自信,老师应该更多的发现她的闪光点,甚至可以做适当的夸大,我美其名曰“优点放大法”,而不是更多的在集体中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否则只会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越自卑越逆反,越逆反越爱犯错误,越犯错误越受到批评,越受到批评越自卑。
用情感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此时,孩子便可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赖的人,这样我们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而与家长沟通时,不能高高在上,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和他们一样在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懈努力,不仅要给孩子信心,更要给家长充足的信心,才能使教育真正有效、成功!
第三篇:特殊学生案例分析
对一个特殊学生教育的案例分析
谢晓娜
问题的提出:
上学期,我实习的班级是四年级一班。开学不久的一次写字课上,班上的孩子们都在认真的写字,我在巡视,我发现坐在靠窗户第一排的常鑫阳。我走过去,发现他在玩手里的东西。这引起了我对常鑫阳的注意。随着一天天的与常鑫阳接触,我发现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常鑫阳课上稍不注意就钻到桌下,或在桌面上乱画。写作业时,别的孩子专心致志地写自己的作业,而常鑫阳在老师给别的孩子指导时,满教室溜达,给别的同学捣乱,拿剪子剪纸玩,自己的作业不写(除非老师眼睛不停地盯着他,他才磨磨蹭蹭地写,好像这作业是为你写的),有时还拿别人的笔、橡皮,送到老师面前,说是在地下捡的,以求得到老师的表扬。课间操时,站在那玩手,拽女孩子的头发,抽别的孩子。课间趁别的孩子不注意打人一下,有一次还把班上的一个孩子的打哭了。别的孩子还手,打疼了他,他就嚎啕,好像他受了天大的委屈。时不常的把吐沫吐到别的学生身上。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向老师告他的状,孩子们也不太喜欢和他玩。
问题的症结:
1、从发育上看,常鑫阳像是幼稚的孩子,活脱脱的像只小猴子。通过多次与家长交谈,得知常鑫阳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2、运动上:上课不专心,小动作多,爱东张西望,写字慢,作业不能有效完成,做事磨蹭效率低,课间操不能完整地做动作。
3、行为上:容易激怒,冲动任性,不遵守纪律,不受约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甚至不顾危险,打架斗殴。
3、思维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别人讲话听不进去,重复动作较多,上课时东张西望,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写字计数常常出错。
4、人格上:胡言乱语,口出脏话,举手打人或随地唾沫。
问题的解决: 通过教师专业化的学习,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验,让我认识到:
1、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学会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及对自己的超越。
学生是社会的人,“社会的人”是相对“生物的人”而言,其最重要的标志是有理想、有意识、有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作为“社会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个性和心理境界。有研究表明,学生最大的精神需求是受到尊重,他们希望与别人、与成年人、与教师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彼此理解。虽然教师比学生的知识更广博、能力更强、经验更丰富,但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坚信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关心是教育好学生、这是塑造好学生心灵的前提。我在课上、课下加大了对常鑫阳的关注,多问他,看着他写作业。找同学和他玩,带他上厕所。此外,我利用晨检、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孩子知道,我们这个班,就像一个大家庭,家中的每个人要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写作业时,他和你说话,你不要搭理他,这样他就不会再找你聊天了,或者你提醒他赶快写作业。同学间要谦让,要宽容些,从小要学会关爱他人,长大后,才能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此外,与家长密切合作,从家庭、学校两方面统一思想,共同教育常鑫阳。)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人。教师要研究学生现实的认识水平、思想水平、经验水平,而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思想、感情、认识来要求有看待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认识。“天生其人必有材,天生其材必有用。”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每一个学生都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每个教师应该对学生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能达到的更高水平抱有信心。学生的自主发展并非齐头并进整齐划一,而是各具特色争奇斗艳。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现是多方面的。每个人不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以同样的方式达到相同的终点。面对差异,在承认和正视的基础上,更为积极的态度是研究差异,发展个性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使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反思和讨论:
通过一学期对学生的教育,班上的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常鑫阳上课专心学习的时间长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有了显著的改观,很少听到常鑫阳的号啕大哭。同学间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关心常鑫阳的人多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是在对这些孩子的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而这些家长往往认为教师看不起他的孩子,与教师配合方面较欠缺。他们在平时往往较溺爱孩子,与学校的教育常常发生冲突。此外对这些特殊孩子教育的研究、案例较少。
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就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人”的发展,设法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从生活中长出灵气。这就是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出发点和原则,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特殊学生转化案例
特殊学生转化案例
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个学困生,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潜心发掘他们的成功潜能,采取恰当的方法,他们都能逐步走向成功!作为教师要相信学困生也能成功,并给予他们无私的爱。把师爱,转化成影响学困生迈向成功的切实行动。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有个学生高文吉,在课堂上有时很活跃,反应敏捷,有时上课走神,常跟文具用品“交朋友”,而且作业较马虎,字迹也比较潦草,偶尔会不做作业。课后预复习工作也不认真,从考试、测验的情况看,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偏下。
通过家访,了解到这位学生的父母工作较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再加上他本身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还产生了自卑感,致使学习上和班级水平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二、教育过程:
第一、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作为突破口。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生活情况。同时,经常谈谈他的学习情况,作业中的疑难地方,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使他感到我们之间的融洽关系,没有隔阂。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上课时,让他体会到我对他的期望和关心。上课的时侯,我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大胆地说,说错了没关系,敢说就是胜利,陈某上课敢问,这充分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有一种学习的愿望。对他每一次的提问或正确的回答都给予评价。在课后,我有时还单独给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我发现,他每次都欣喜地接受。
第三,对他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你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他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
此后,我发现他上课发言更积极,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还拿了课外书籍上的习题向我求教,虽然每次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转人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每天布置的家作,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成功的。
教师要做好特殊学生转化工作,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以表扬为主,要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他们“用武之地”,激励其转化;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转化工作。
第五篇:“特殊”学生教学案例分析
“特殊”学生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特殊”学生是指在体育课堂中不听话,不服从,活泼、好动的学生。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就会感到头痛,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布置的练习内容他们不遵守,还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有的体育教师就采取体罚或者是变相体罚的方法进行控制,这样做仅仅维持了当时的课堂纪律,并没有让这些“特殊”学生打心眼里 “服”你。开学的第一天,我站在四年级的学生们面前,说了个谎。我看着新接手的这个班级的学生们,说我会平等地爱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但这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站在第四排的一个小男孩儿,他叫小雷。我发现小雷根本无法与其他孩子们玩到一起去。他的衣服很邋遢,身上也不整洁,而且不怎么受大家欢迎。
二、案例过程
一次去体育课途中,小微急匆匆的跑到我的面前略带恐惧地说:“孙老师,小雷在地上捡了一根树枝甩来甩去,都刮到小美的脸上了!”我急忙向排尾望去,看着吊儿郎当的小雷,嘴里叼着一根树枝,手里握着一根长长的干柳枝正毫不顾忌的甩来甩去,我厉声道:“小雷,快把树枝扔了!”小雷看了我一眼,紧忙将树枝藏在身后:“我不!”我一个箭步跑到排尾,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说:“快扔了!树枝是尖锐物品,扎到别人多危险!”小雷依然坚持说:“我不!”我一看硬的不行来软的吧!依然耐心的劝导:“小雷,听老师话,快扔了!你身边这么多同学,你要是扎到别人就不好了!”小雷把树枝紧紧地攥在手中像拿着宝贝一样:“我就不!”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小雷,你看你拿着树枝甩来甩去,谁敢靠近你和你一起玩啊?”小雷依然坚持:“我和树枝玩!”我心里顿时升起一团烈火,真想上去一把抢下树枝!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冥顽不灵!真是气死我了!我拿出手机打开摄像头对着他说:“你要是不扔掉,我就给你录像了,然后交给班主任,让班主任老师找你妈妈......”“妈妈”两个字还没说完,他像疯了一样冲向我,重重的打了我一拳!这一拳直击我的胸口,也撞掉了我的手机......我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慌了神儿,根本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这样被一名学生狠狠的打了一拳。
这一拳不仅激起了我的愤怒,也击碎了我作为一名老师的尊严!我举起巴掌真想狠狠地抽过去,替他的爸爸妈妈好好教育教育他!可是手在空中颤抖了两下终究还是没有落下去。我险些逞一时之快用武力教育他,可是为师的责任让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我忍着怒火警告自己我是老师,身正为师,厚德载物,我该怎么面对这个孩子呢?我正思绪万千,其他学生们却围了过来:“老师,你没事吧?”我才晃过神了,刚才到底是怎么了?再看看小雷,眼神闪烁不定,不知所措的样子真是让人既生气又心疼。真不敢想象我要是没控制住情绪扇他一巴掌会是什么结果?这个念头让我打了一个冷战。
哎!我无奈地摇了摇头,用手拉了一下小雷:“孩子,把树枝给老师吧!老师不录视频,也不告诉任何人,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好不好?”小雷惊慌失措的扔了树枝,不敢用眼睛正视我,牙齿咬紧下嘴唇,小拳头还是握得紧紧地。看着这只“愤怒的小鸟”,我联想着他的原生态家庭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样的孩子真的是让人无法喜欢。
下课后,我带着种种疑问去找他班主任老师了解小雷家庭情况,才知道小雷爸爸吸毒、酗酒、家暴,小雷的妈妈跑了,小雷就这样成了问题孩子。我的心里一阵难过,生而不养,这都是什么样的家长啊!难怪小雷听到“妈妈”两个字会激动。我的心里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呼吸都有些困难。作为老师,我们真的很怕面对“特殊孩子”。我们被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被比喻成园丁,修剪祖国的花朵;我们被比喻成石阶,让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学习殿堂;我们被比喻成一条船,载着学生驶向知识的大海;我们被比作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我们被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我们也是再普通不过的人啊!
三、案例反思
这件突发事件带给我太多的思考。在与“特殊” 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也看清了自己在教育道路上的不足和缺憾。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理,不像我们小时候非常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当下社会色彩斑斓,学生接触的事物往往比我们多得多,我们在考虑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作为体育老师,我们对待“特殊”学生一定要用爱心去感化和引导他们,只有采取正确、合理的方法,课堂中的“特殊”学生就一定会越来越少。下面我就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与同行们共同学习和探讨。
1.批评教育法
作为体育老师,如果发现有的学生课堂上犯错误,一定要第一时间在课堂上和他们进行沟通,语气一定要果断、坚定、有威严,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
2.交流谈话法
如果遇到“特殊”学生,我们要在课下和他们进行交流。私下交流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私下里和他们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和探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会学生换位思考,慢慢地和他们成为朋友。
3.人格魅力法
人格魅力是教师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优秀教师都应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我们应该学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特殊”学生,让学生打心眼里 “服”你、崇拜你。
4.运动技能激励法
老师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掌握运动技能的好与坏也会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学习的效果,教师精彩的动作示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再及时关注“特殊”学生,给与适当的点拨,让他们感觉到你的 “偏爱”,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动习惯培养法
培养“特殊”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是制约他们犯错的又一方法。“特殊”学生往往不愿意受约束,所以我们针对这一点要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地强调,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习惯,列举一些实例告诉他们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热身——基本活动——放松来进行一步一步的渗透,教会他们懂得运动规律,以防课堂发生伤害事故。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教育的过程是缓缓展开的,如同一颗树一般。教育不是一场战争,不是激烈的角逐,而是生长,自然的生长。当教育被狭隘化,变成知识碎片的游戏,教育的本质就被忽略了。”教育是不能脱离生活的,恰恰是为了丰富生活,好的教育还应该是有感情的教育。与“特殊学生”的相处之道值得我终生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