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亲社会行为
编辑:静谧旋律 识别码:24-498572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1 04:11: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亲社会行为

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

(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老师:你借给他嘛。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

(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

(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1、家长的私心。事例

(一)中洋溢不愿借笔给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告诉他的,当然奶奶叫洋溢不借笔给小朋友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这样一些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洋溢不愿帮助小朋友却是事实。还有,象有的幼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也是因为家长告诉他小朋友会给他弄坏、弄脏等。

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偏袒。象事例

(二)中,两孩子发生矛盾,相互间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家长却非得在别的孩子身上找到问题才罢休,“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这句话能说明什么?能让家长心理的到平衡吗?更何况两孩子发生矛盾,有时是属于很正常的事,但家长总夸大其词归咎于别的孩子,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坏脾气—反正有家长撑腰以后就更不能容忍别人了。在幼儿园你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某小孩老欺负我们孩子;某某老拿我们孩子的东西......,家长们从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

3、错误归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小孩摔倒了,家长为了安抚小孩会说:打地下、打桌子、打.....,或有小孩不肯听大人的话,大人就说:不听话嘛,小朋友要羞你、小朋友要拿你的东西等,这样,孩子自然就对别人产生了戒备心理或有错也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教师教育的武断态度。当幼儿相互间出现矛盾时教师往往因缺乏耐心而显得很武断。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两小孩发生矛盾,如果其中一方是常常犯错误的孩子,老师会先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常犯错误的孩子批评一通或有的事情老师还没搞清楚就下结论。就象事例

(二)中老师最后一句话“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的暗示: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不是你(你孩子)的错,是东东的错,我会教育他的。请问老师并没有找东东谈话,怎么就知道这件事一定是东东的错呢?。

三、教师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群体意识的一种体现。但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无意识的把个别个体从群体中孤立出来,如:某某最乖,我最喜欢他,某某最听话,我......。同时教师在行为上也的确有偏袒某些幼儿的倾向。这种方式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的反作用—就是容易使幼儿形成一种好胜和自大的心理,有时为了这个“最”而不愿帮助别人或产生故意影响别人的行动等。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方面,我们老师觉得很累:为什么明明告诉你们玩具要共同耍,你们却还要抢呢?为什么告诉你们要团结友爱你们还要打架呢?......但是我们仔细反思一下,有了前面教育上的问题,我们怎能不累呢?其实前面教育上的问题都集中反映在一点上——那就是我们教育时对幼儿主体的忽略。儿童同成人一样是鲜活的个体,具有能动的主体积极性。新教育观强调尊重幼儿,从幼儿的主体出发引导幼儿发展。也就是说任何事情我们都应站在幼儿的角度,让他们从自身出发进行建构,正所谓自我建构。作为教师和家长往往忽略幼儿的这种主体性,处理幼儿出现的问题总是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象裁判官似的告诉幼儿这是你不对,那是他不对;你这里该这样做,他那里该那样做,而忽略了引导幼儿通过自身建构形成经验。当幼儿之间发生一件事或出现一个问题时,我们为什么不引导幼儿从自身发现问题建构经验呢?比如两个孩子为争抢玩具发生抓扯,老师总是会问:你为什么打他?(因为他抢我的玩具)然后老师会转向另一幼儿:你为什么抢他的玩具?(因为他不给我耍)往往到这里老师就总结呈词了:他抢你的玩具,你怎么就能打他?(向另一幼儿)人家不把玩具给你耍,怎么就能抢?都不对,互相道歉。老师这样的判决其实两个幼儿都不服,不但不能使两个孩子认识到错误,可能老师转过身,他们的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我们为什么不就这件事多问几句:他为什么抢你的玩具?玩具可不可以给他耍?或对另一幼儿:他为什么不把玩具给你耍?玩具他也想耍,你也想耍,该怎么办呢?让幼儿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原来我们可以分享、可以互相谦让呢!当我们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时,我们应通过幼儿身边熟悉的事和物,更多的引导幼儿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他们的主体积极性上进行建构。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他们对抽象的道理不能理解;老师、家长的“告戒”能记住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时应注重他们自身的体验。

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是我们要注意:

一、作好家长工作。由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更多的受着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重要生活学习环境之一的家庭就承担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家长应重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应和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意义以及自己的态度会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造成什么影响,同时鼓励家长和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方法,使其协助教师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二、在具体的情景中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能空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这除了教师刻意的设置情景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随机教育时机。现代幼儿教育强调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和物中发现教育内容。既然有这么活生生的事例我们为什么不抓住、发掘它的教育意义,到达教育幼儿的目的呢?象前面的事例

(一)发生时教师就可顺着这事引导:奶奶为什么不让你把笔借给小朋友呢?笔借给小朋友为什么会坏呢?我们叫他注意或我们借给他试试看会不会坏好不好?该幼儿把笔借给小朋友画了之后我们再让他看看笔坏了没有,幼儿就可通过亲身体验知道:原来笔可以借给别人。另外我们还可以让他看看小朋友用这笔画的画让他提验到帮助别人的乐趣。这样不但让幼儿建构起爱笔的经验、还使幼儿形成了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注重移情的运用。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移情的运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能让幼儿在别人的立场上进行体验,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一次绘画活动越越没有彩笔,很着急,找洋洋借,可洋洋不愿意。问洋洋为什么不愿意呢?洋洋说不出理由,但怎么也不愿把笔借给越越。后来我说:洋洋你看你画的画多漂亮呀!越越也想画这么漂亮的画,但他没有水彩笔,多难过呀。要是你把水彩笔借给他就好了。这时洋洋说:越越我借水彩笔给他嘛。

四、教师注意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应尊重幼儿,当幼儿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时应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善于引导幼儿从自身建构起与人相处的经验。另外教师要善于营造亲密和谐的氛围,尽量不要当众指责幼儿,或让幼儿感到老师不是一样的喜欢每一个孩子,要让幼儿体验到同伴共同学习生活的乐趣。

五、注意对教玩具提供的有效控制。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外在的物质因素也很重要。教师要确保提供给幼儿学习、游戏材料的充足和恰当。尽量让幼儿能有事可做、有玩具可玩,这样就能减少幼儿发生冲突的机会,避免他们养成坏的亲社会方面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目的是提高幼儿理解别人的处境,体察别人的情绪情感,并产生共鸣性情绪情感的能力。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情绪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移情体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各种途径,采用故事讨论、录像观评、戏剧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①区分和识别不同的情绪情感。教师可以让幼儿观看脸谱图片或情境表演等,让幼儿辨别与情绪情感有关的线索,识别不同的情绪情感,提高幼儿对情感的觉察、判断能力。②知觉并想像别人的情绪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画、录像等形式,让幼儿想像并讨论其中人物的情绪情感,提高幼儿对别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促使幼儿产生移情性情感体验。③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教师可以提供一种假设的社会情境,让幼儿扮演某种角色,进行情感换位,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感受别人的情绪情感,并鼓励幼儿说出所体验到的情绪情感,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别人情绪情感的理解。

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

本文Tag:培养孩子 积极 乐观 来源:综合报道 2011-01-07 理想的人生应当是快乐的、向上的、大有成就的、幸福美满的,也没有比这样的人生更令人向往、更值得追求的了!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学有所成,人生幸福美满,为此,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快乐活泼、积极向上的性格。这种性格最具有生命活力。

生活从来不是十全十美、万事如意的,乐观者从不怨天尤人,而总是让生活伴随着憧憬和追求。高尔基说过:“追求进步,这才是生活的真正目的。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一生里必定会有许多美好的时刻。”

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乐观者会像普希金写的诗句那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乐观者总能在灾难中看到希望,而悲观者却在希望中看到灾难。人生哪可不乐观呢?

在学习和工作取得一点成功的时候,积极快乐者决不会忘乎所以,即使取得像牛顿和诺贝尔那样伟大的成就,也不忘继续进取。

牛顿说:“我不知世人对于我是怎样的看法,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小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

诺贝尔说:“在我们这个被称为银河系的小小的宇宙旋涡中,大约运行着一百亿颗太阳,但太阳如果知道了整个银河系有多大,它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渺小无比而感到羞愧不如。”

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

综上所述,生活不论是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灾难还是取得成就,一个人只要拥有开朗、快乐而进取的性格,就能拥有永久的幸福。这样的人不论处于何种境况,都会像伏契克说的:“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战斗,为了欢乐而死。永远不让悲哀同我们的名字联在一起。”

看一个孩子是否快乐而积极,最重要的看他是否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是否能敏锐地感知这个神奇的世界,是否愿意探索周围无穷无尽的谜,因为没有比这更使孩子欢乐的了!我每接触一个孩子,判断他是否快乐积极,首先看他两个方面:

1.他的生活丰富不丰富,是不是一天到晚有自己忙不完的事。例如他有没有经常与小朋友一起玩,有没有饲养动物,种植花草,画画读书,唱歌跳舞,玩泥玩沙,钓鱼摸虾,制玩具,做实验,采标本,学外语,讲故事,练书法,猜

谜语,做游戏,玩电脑,学珠算,朗诵,集邮,下棋,摄影,爬山,游泳等。如果大致是这样,那么孩子就有操作的快乐、思考的快乐、表演的快乐、创造的快乐,自然就形成了积极开朗的性格。

2.他的表现活泼不活泼,是不是个精神世界丰富的小精灵。活泼不等于好动,更不是吵闹,活泼应表现在:

①表情丰富,常有认真、仔细、微笑、大笑、思索、幽默、严肃等表情;

②口齿伶俐,语言生动有趣,喜欢讲见闻、故事和感受,还常常参与大人的言谈;

③双手能干,常常做事、制玩具、做实验,活干得又快又好;

④体态活泼,能歌善舞,喜爱运动,还爱弹琴等;

⑤思想活泼,喜欢看书、做智力游戏,还有提不完的问题,善于讨论和争辩;

⑥爱好交往,哪怕在成人、客人、陌生人面前,也能礼貌相待,无拘无束,落落大方。

孩子有以上两个方面的表现,他就不但是个快乐积极的人,而且也容易形成某方面的特长,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人是精神的动物,人脑功能的提高既要靠食品营养,更要靠精神营养。生活丰富而快乐活泼的孩子,其精神营养最为充足,脑的开发肯定全面。人脑有左右两半球,左半球主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精神生活丰富而快乐的孩子,能同时提高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并能实现它们之间的互促互补,从而形成“1+1>2”的优势,这样人自然就变得非常聪明能干了。这就像人只有一条腿跑不快,两条腿却能奔跑如飞,其速度大大超过两条腿各自的跑速之和一样。再者,一个人快乐活泼,多才多艺,有宽厚的知识和智能基础,人才大厦的底座就非常坚固,大厦就有希望拔地而起,昂首云天,而人才就能在某个领域独领风骚。多才多艺的“多”之间是“隔行不隔理”的,兴趣广泛的人最善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使某一方面的良好态度、学识、能力和方法,迁移到他主攻的发展领域去,从而获得出类拔萃的成就。而且,一个人多才多艺以后,他所掌握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就容易发生“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世上许多新的理论、新的设计、新的发明和发现、新的创造和突破,就是多个领域的知识“碰撞”而来的。知识面狭窄、孤陋寡闻的人,与攀登科学高峰和进行发明创造是无缘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化学家李远哲,为什么被称为“棒球化学家”?因为他还是个棒球好手。除此之外,他打网球、乒乓球均出手不凡,又喜欢音乐、美术;在大学时主攻化学,又选修物理,还爱看武侠小说。他在化学园地里苦干时像运动员那样勇猛,有时在四壁无窗的实验室里竟一口气干两天三夜。

1986年,当李远哲因发明化学物质相互反应的“交叉分子束法”而获得诺贝尔奖时,他用“棒球语言”生动地讲述自己的艰深理论,更使华人世界刮起快乐的“李远哲旋风”。他把分子束的撞击比喻成“打出一只界外球”,他说:“它的道理就像击中了棒球,却又稍微偏了点,几乎完全一样!”看,在化学研究中,李博士竟运用了棒球运动的思维,这还不是“隔行不隔理”吗?

李远哲除了诺贝尔奖金榜题名外,还荣获全美化学学会1986年“彼得迪白物理化学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化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遇到化学难题,就找李远哲!”李远哲的成就与他的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是不可分割的。

那么,假期里怎样使孩子快乐活泼、多才多艺呢?

第一,家庭要创造快乐、和睦、民主、平等的气氛,使孩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有说有笑地生活;有进取的要求和自信心,而无精神负担和压力。这就需要家长做到以下方面:

1.家庭成员相互关心,和谐幽默,常常轻松地说些笑话,有条件的要常开家庭联欢会。父母决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平时交往也要做到自然、礼貌。

2.让孩子轻松地参与家庭中的日常谈话。他的话要受到同样的尊重,说得不当时,不允许笑话他和责备他,应该和气而友好地纠正。

3.要常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照相、购物、访朋友、走亲戚、看电影、上图书馆和书店,活动内容要和孩子商量,就连上餐馆点菜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4.应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鼓励他,并谢谢他关心大人的生活。适当地让孩子知道家里的困难,并让他参与克服困难。

5.对孩子的学习、锻炼要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宽严并济,有时适当批评。严肃批评时仍要流露出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和锻炼,应当做“教练员”“指导员”“参谋”和“顾问”,不可当“督学”和“监工”。

6.要热情对待孩子的同学和伙伴,适当参与一些孩子们的文娱、游戏和智力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孩子的好伙伴也是你的小朋友。

7.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表现自己的美好形象,如喜爱学习,积极工作,学有所长,或有正当爱好,与人为善,知识面宽等。在孩子面前的举止应适当庄重,使孩子产生信赖、尊敬和幸福感。

8.经常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但一定不要引起孩子注意),尽可能让他保持在“快乐而平静”这一条“最佳情绪线”上。当孩子的情绪处在这条水平线时,他的心情最愉悦,身体最舒适,智力活动最专注,学习、.劳动、锻炼效率最高。如果孩子的情绪低于这条水平线,就要了解原因,帮助、逗引他高涨起来;如果孩子太兴奋,忘乎所以,不能自制,也要了解原因,泼点凉水,帮助他控制感情,使之多一份理智和冷静。孩子犯错误、破坏生活规律时,应严格要求、批评指正,因为娇惯溺爱、放任自流的孩子决无快乐活泼可言。

第二,在孩子身心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丰富他的精神生活,培养广泛兴趣,形成中心兴趣和特长。

关于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本书已从不同角度多次提及了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丰富哪些生活内容,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怎样才能使孩子产生广泛的求知兴趣,并很自然地逐渐形成中心兴趣,甚至显现出爱好与特长呢?这就需要引导。家庭常有以下一些引导方法:

1.榜样示范法

带孩子去看名家高手的表演或优秀的同龄孩子的表演,如看画家作画,看小发明手制作,看大姐姐操作电脑,观察大哥哥做实验,看邻居叔叔下围棋,看专业户养甲鱼,看著名演员的歌舞表演等等,让孩子看得有趣,听得入神,提些问题,参与谈话,懂得人的本事都是慢慢学来的,谁都能学好,尤其是孩子。

2.亲身实践法

孩子初步感兴趣的事,要鼓励他去做,带动他去实践,最好是与同龄伙伴一起做。例如每人准备一个最精彩的故事,开故事会;与孩子一起建立小小实验室,做科学小实验;买来小动物,给它做窝,饲养它长大;买来花籽、花钵、肥料或自制肥料,进行栽培;父子俩学下国际象棋,邻居的孩子也来参加等等。兴趣是在实践的快乐中发展起来的。

3.表演展览法

孩子对有兴趣做的事或自感有了进步的方面,都有极强的表现欲,一旦满足了这种欲望,就能获得极大的鼓舞和幸福感,同时更有兴趣去继续进取。所以,孩子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成果,能表演的一定要表演,不能表演的一定要展览,这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例如家庭中布置孩子的绘画、书法习作,或将孩子的手工制作成果整齐地陈列起来;建议学校每年数次展览小学生的优秀作品,定时让孩子们表演音乐、舞蹈、朗诵、讲演、小魔术等各种节目。居委会或街道文化室也可以办类似的展览和演出。总之,要让孩子有能够展现自己成果的场所,并能获得奖励和表扬,这样他定会更加快乐,更加多才多艺。4.兴趣班培训法

孩子有了广泛兴趣和求知欲望以后,由于自身的素质差别、环境的不同影响以及教育在无形中的导向作用,他会慢慢形成一些特殊兴趣与爱好,这就有了“中心兴趣”。但小学生的中心兴趣是不稳定的,也不要过早追求稳定的兴趣和特长,要允许他常有变换。当孩子一个时期对某种活动产生特殊兴趣时,就应当送他参加相应的假期兴趣培训班,如少儿电脑班、游戏英语班、小发明培训班、自然夏令营、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围棋班、写作班、智力游戏班、武术班、摄影班、趣味数学班、钢琴班、小提琴班、电子琴班、手风琴班等等。争取一年参加一种班,如果当地没有这类兴趣培训班,那就得请辅导老师个别指点。但是父母的指导思想必须明确,让孩子参加一些“班”,并不是为了定向培养什么“家”,而是让孩子多掌握一些事物的规律和学习的规律;因为“隔行不隔理”的关系,孩子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和快乐。至于孩子发展的专业方向,他今后的变化还大着呢,他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还广阔得很呢,家长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当“近视眼”!

5.竞赛和发表法

孩子有了一些中心兴趣,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就应该鼓励他自由参加这方面的竞赛活动,或是在儿童报刊上发表作品,这更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活力。父母要经常搜集这方面的信息,鼓励孩子报名或投稿,并全身心地投入活动,积极准备,自觉地锻炼自己。例如学校和社会上的讲演比赛、钓鱼比赛、书法比赛、小发明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电脑比赛、珠算比赛、数学比赛、球类比赛、棋类比赛、琴类比赛、外语讲演比赛、环境知识比赛等,孩子只要有准备地参加了,即使得不到名次,也会受到鼓舞和锻炼,甚至永远不忘其中的酸甜苦辣,并获得经验和教训。

即使孩子在比赛和发表作品方面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也不可过早定向。按“早教方案”培养起来的武汉的于苗小朋友,整个小学阶段竟在13个方面获得全国、省、市、区级比赛40多次奖励;但这也只是让孩子生活更丰富,更获得全面和充分发展罢了,以便为她将来树立和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多打下一分坚实的基础。这个孩子后来被评为全国百佳儿童。武汉另一个孩子祝宁,四五岁即学会摄影及冲洗、放大技术,接着在报上发表摄影作品,成为著名的小摄影记者,团中央、团市委等单位常点名让他参加全国和省市少年夏令营,担任“随军记者”。这既锻炼了他的能力,又培养了认真负责的精神,上中学后他又成了“电脑迷”。第三,认真培养孩子注意观察、提出问题、喜爱思考的兴趣,养成不断讨论和探索的习惯,使他从认识周围事物、世界万象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并使思想、心灵更加活泼。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和每一瞬间,都可随意启发孩子提问与思考。

例如吃饭时讲到菜咸了、淡了,就可以问盐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海里有盐而江河里的水却是淡水;又可以问为什么现在提倡用碘盐,碘对人体有什么用处等。当孩子了解了这些知识,懂得了一点这方面的道理,满足了求知欲之后,愉快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则会形成快乐的心境。

生活中这一类问题随时随处都有,让孩子去发现它,思考和解答它,会带来无穷的乐趣。例如,叠衣服时首先应抓住什么部位,为什么主要领导人人们称之为“领袖”;冬夜脱衣服时为什么常看到火花直冒,噼啪作响,什么衣服会产生这种现象,这与天上闪电打雷是不是一回事;穿棉衣使人暖和,但为什么冰棍、雪糕也用棉絮裹着而不融化;看用活鱼做菜的过程,问为什么鱼是流线型的,鱼鳞有什么用,背鳍、尾鳍、侧鳍有什么用,体内的鱼泡学名叫什么,它有什么用处;吃饭时讨论各种食品的名称、产地、味道、营养成分;看到精美的餐具,可问瓷器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与陶器有什么不同,仿瓷产品又是用什么做的;看到象牙筷可以谈到大象,谈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到野外散步时拔一棵小草玩玩,问小草为什么要有根、茎、叶、花、籽,小草是怎么长大的,为什么海外游子要到大陆来寻“根”;鸽子为什么放出千里之外仍能回家,蚂蚁为什么能排长队行进又不迷路,为什么蝴蝶飞舞而蜻蜓却是振翅和滑翔„„

第二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开题报告

课题名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学

校:重庆医科大学 院

系: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2010级应用心理学 报 告 人;蒋学蹇 指导老师;黄小兰

2011年12月22 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一.亲社会性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性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目的旨在探求何为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以及对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培养的影响因素。亲社会性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利他行为,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能极大增强父母或者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度和重视培养度从而增强儿童亲社会行为使得儿童健康成长发展。

三.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

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西方心理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了,中国的学者则从80年代才开始。

(一).我国学者王美芳、庞维国对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2)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儿童指向同性、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多,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3)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葛沚云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在未接受专门的谦让行为训练前,也就是说在日常的教育影响下,他们的谦让行为水平不高,能够自觉谦让的幼儿,小、中、大班都不到半数,分别为11.36%、18.37%、41.35%,但各班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在自然教育影响下,幼儿的谦让行为水平虽然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提高。实验班幼儿经实验的专门训练后,与实验前比,各班的谦让行为都有提高,小、中班提高尤快。

满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探讨了幼儿互助行为的发展水平和一般趋势。结果表明,幼儿期儿童存在以利他为目的的互助行为。随着年龄增大,各年龄组之间在发展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但在互助行为发生频率上却有下降趋势。

(二).格鲁塞克(Grusec,1982)考察了4~7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他要求母亲在为期4周的时间内用摄像机记录下他们的孩子试图帮助另一个孩子的一切行为(规定的任务除外)。结果(见表3-11)显示,当母亲看见自己的孩子作出助人行为时,很少有人不对此作出反应。大多数孩子的这些行为都获得了母亲的言语“报偿”:或被感谢,或受到赞扬,或被报以微笑,或被拥抱。同样,表中另一半数据表明,如果母亲认为孩子应该助人,而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助人行为时,那么母亲就很少接受孩子的这种行为。

母亲报告的对儿童行为的反应表

承认、感谢、表示赞赏 微笑、热情感谢、拥抱 赞扬行为或赞扬儿童 无外在反应

儿童没有作出助人行为/%

道德告诫 利他要求 责备、皱眉 移情训练

指导或强迫性训练 接受利他的缺失

4岁组 26 22 18 6 6[ 8

7岁组 30 30 15 5 5 5

儿童自发作出助人行为/% 4岁组 33 17 19 8

7岁组 37 18 16 9

Eisenberg,N.(1983),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New York:Academic Press,p.140.四.该课题研究的立足点:

(一).斯特恩(L.Stern)在1924年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即使2岁幼儿也已经有感受他人悲伤的能力„„并力图安慰帮助他人。

(二).勒温(1942)研究了18个月的幼儿,认为在对社会事件的理解意义上的社会敏感性,是早期儿童的突出特点。

(三).沙利文(H.Sullivan)也认为,早期儿童对他人需要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和同情心。3个月婴儿就能对友善和不友善作出不同反应,6~7个月的婴儿能分辨愤怒和微笑的面孔。

(四).布雷瑟顿(I.Bretherton,1981)等人研究认为,在儿童开始使用语言不久,他们的语汇即表现出对他人的需要和意向等内部状态的理解和推测。

(五).莱茵戈德(H.Rheingold)认为,许多行为反映了儿童给予他人及与他人分享的早期能力

五.理论框架和实验设计:

(一).研究对象:

重庆市两所城市小学和两所农村小学以及两所城市幼儿园和两所农村幼儿园。

(二).研究的材料:

1.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编制问卷;

2.借助相关研究人士的研究成果或者是教育成果,了解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过去状况和当前现状;

3.访谈社会人士,从而获得相关的资料;

4.请教相关领导或者老师寻求解答途径。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到相关学校或者科研基地进行实地实时的研究和观察,真是的记录和观察相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情况。

2.问卷法:

通过请教老师或者相互讨论,依照理论依据,准确的编制相应的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父母老师或者学生本人那里获得相关的理论数据。

3.测验法:

制定科学严谨的测量表,科学测量,通过儿童的语言行为从而推断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情况。

4.访谈法:

通过对社会人士、家庭成员以及教育工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他们那里获得他们熟知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六.预期成果:

(一)准备阶段(2012年3月1日-3月10日)组建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共同制定调研的实施的计划及备案。系统丰富相关的理论知识,设计相对科学严谨的课题方案并请相关老师对该课题进行论证;

(二)摸底阶段(2012年3月10日-3月20日)走访课题设计中提到的重庆学校相关领导以及老师商榷具体的活动事宜记录并总结相关信息。及时调整计划,做好预备;

(三)收集资料阶段(2012年3月20日-3月31日)系统收集前期准备的相关资料文献,制定、发放问卷并收集问卷;

(四)整理并分析资料(2012年4月1日-4月10日)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和问卷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研究成果做好准备;

(五)撰写论文并开展总结工作(2012年4月10日-4月20日)及时做好总结工作,撰写好相应论文并开展相关研讨会总结成败;

(六)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鉴定(2012年4月20日-4月30日)邀请老师对该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和评价;

(七)开展经验交流会(2012年5月1日-5月20日)在校内或者各学校教育机构之间展积极的经验交流会,增强交流,分享成果。

七.实验可能存在的难题极其解决措施:

(一)可能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成员对于相关知识的匮乏或者工作方法的不得当、不科学、不严谨;

2.实验工具的运用不熟悉,造成资料收集和研究难度增大;

3.需要跨区域跨学校进行调研,为工作增加了难度,需要相关学校的领导老师进行大量的配合;

4.对老师或者是家长进行访谈的时候可能因为主观因素造成相关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科学性;

5.儿童的活动性强自主性相对较差也可能会为工作带来一些难题。

(二)解决措施:

1.必须寻找能积极主动与儿童交往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必须做好工作前宣传工作,成员必须要有耐心和爱心,不怕吃苦。另外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背景,能熟练的操作相关工具,分工要明确;

2.请求院系领导对这种跨区域的工作进行协调,使得工作更加的方便轻松。

3.记录工作前做好访问对象的工作,客观分析,力求数据来源的科学严谨性。

八.经费预算:

(一)前期宣传:喷绘50元。信息登记表、宣传册、登记表等共20元。

(二)问卷:200份,共计50元。

(三)资料夹及档案袋,结果统计表演讲稿等供50元

(四)饮食费用:500元。

(五)车费200元。

共计 870 元

第三篇:角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摘要: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手段,幼儿通过游戏的进行健进其认识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研究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情况。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角色游戏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在社会行为中分享、合作共玩、谦让、助人的意识。教师应该重视在游戏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功能,应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游戏过程来明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 角色游戏 亲社会行为 条件创造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调查,发现可塑源泉

在《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这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性,尤其是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容乐观。很多幼儿不懂交往、谦让、分享与合作。而目前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多半集中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很少关注幼儿亲社会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此外,本次研究将采取文献法、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重点观察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其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主动性程度,以此作为教师指导的理论依据。

在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设计如下步骤,首先选择并编制了观察量表,记录中班上学期幼儿亲社会行为记录表,主要包括分享、谦让、助人、合作共玩。其中每种形式按照其发生的主动性程度,从强到弱设定了4个水平等级。然后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从江干区某幼儿园两个中班所有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对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现状进行了现场观察与记录。观察时间为:2010年10月周二、周四下午3:00—3:30,共计5天。

中班上学期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 等 级 标准差

总是能 有时能 需要提醒 不能 分享 0 22% 68% 10% 0.3 共玩 10% 28% 54% 8% 0.21 谦让 2% 13% 59% 26% 0.2 助人 13% 33% 47% 6% 0.19 本次调查表明,中班上学习幼儿正处于小班到中班的过度期,亲社会行为较弱。从调查中看出:

㈠分享

在角色游戏中“极其乐意与同伴分享的”发生率为0;“经过老师提醒学习分享的”出现的比率占68%比重最大。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出,有无教师的引导对孩子的影响差别很大。观察过程中曾问过部分孩子:“你为什么同意分你的玩具给他呢?”回答通常是:“老师让给的,老师会表扬我。”“我也可以玩他的啊。”这类答案透视出孩子的分享动机主要是“诱发、互惠、权威”等等。无论如何都不会把玩具分给别人”这类现象还是存在的,占了10%。孩子的理由是“谁让他先拿到玩具啊?”总的来说,分享对中班幼儿来说更多的是作为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不具有明显的道德意义。

㈡合作

合作是出现最多的亲社会行为,各个水平所占的比重也与其他亲社会行为有所差异。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无教师指导对孩子的表现影响不大。观察中,我们也发现自主自发合作的特别多。但对游戏材料或角色的选择经常会发生纷争,许多孩子都会向老师告状,说别人怎么不对、在抢什么操作材料等。

㈢谦让

谦让不同于分享和合作,就游戏材料玩具来说,在分享和合作中“玩具是大家一起玩,是大家共有的”,而谦让就不一样,对孩子来说“玩具给了你,我就没有了”而不是“你有我也有,大家都有”;就游戏角色来说,“你要扮演,我也要扮演,你演了,我就演不成了”,孩子们很难想到“大家可以轮换着演”,所以通常没有积极主动的谦让。

㈣助人

助人是指在同伴有意或者无意地受到了心灵或者身体上的伤害时给予安慰。中班的孩子在四个水平上的表现可以说出人意料。例如:主动帮别人捡东西,扶起摔倒的小朋友,同时语言上还伴之以“不哭哦”“不痛不痛啦”等。但也有个别孩子无论怎样一点都不同情别人,甚至有点幸灾乐祸的表现。

二、角色扮演法,塑造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因此,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

㈠ 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⒈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的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⒉ 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

⑴ 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⑵ 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

㈡角色游戏的结构以及形式 1.角色游戏的结构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己确定主题,编造情节,扮演角色,自己布置游戏环境,自己选择材料,制作玩具用品,自己设计情节,想象适当的语言、动作来进行的一种游戏。2.角色游戏的形式

“游戏是儿童为了寻找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并具有多样化特点。”就是说一种活动能使幼儿感到开心、好玩、有意思,并以此为目的主动投身其中,积极从事的,这就是游戏。而角色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幼儿通过模仿、想象、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又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

㈢ 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⒈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识进行游戏,以角色的身份要求自己完成游戏,角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分享行为,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不断设置各种分享的游戏练习以提升他们与他人分享的意识。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一部电话机、一辆小推车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食物,并向孩子们提出当有“客人”来“娃娃家”做客时,“妈妈”、“爸爸”、“宝宝”应当怎样分配这些物品?启发幼儿学习分享,共同享用娃娃家内的物品、玩具,并用各种食物招待客人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交往的同时分享行为也能随之产生。

⒉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实践社会交往行为的机会。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合作交往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着他们的情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逼真的表现所担当的角色,与同伴合作交往。

如:在玩“开餐馆”的游戏中,扮演服务员的小朋友,会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客人,说:“欢迎光临”。客人入座后便向他们询问:“小姐需要喝点什么?”,“先生请您点菜”。客人吃完饭走了以后,服务员便彬彬有礼地对客人说:“欢迎下次再来。”又如:“娃娃家”的游戏中,“爸爸”下班回到家了,“孩子”说:“爸爸,您累了吧!快洗洗脸,先喝杯水,休息休息吧!”这样幼儿便学着关心他人,尊敬长辈等好的思想行为,学会正确的方法与同伴合作玩,发展正常的交往关系。

⒊ 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 角色游戏中要进行角色的分配,为了培养幼儿的主导性,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角色游戏应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但这样会出现争抢角色的现象。在活动中,你要当售货员,我也要当售货员,你要做司机,他也要做,争论不休。怎么办呢? 如: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有两个幼儿在玩角色游戏,他们打算开汽车,但是角色中有少许的车辆提供,于是就有两个幼儿都想享用同一辆汽车,这时一个幼儿就对另一个幼儿说:“我们来猜拳,看谁赢了谁来当今天的司机。”另一个幼儿说:“好吧。”在彼此的协议下,角色分配就这样获得了成功。而在这个时候,又有其他的幼儿想加入他们的游戏,人数越多,角色的分配就越复杂,他们之间的合作行为就越能体现出来,有限的外部环境促使他们不得不学会谦让——后来居上的幼儿就会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协商。

⒋ 培养幼儿的助人意识

角色游戏的内容与形式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换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每为幼儿都有参与角色行为练习的机会,他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理解帮助别人的快感。

例如:我在介入游戏时,当一名没钱来医院里治病的重伤病人,这时,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能慷慨解囊,主动上前帮忙或是积极地想办法,表现出了最起码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我对这些表现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正确引导。

三、适时指导,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创造条件

通过对中班幼儿游戏过程中亲社会行为发生现状的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分享、谦让、助人、合作、公共道德”等五种亲社会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游戏中,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的观念和引导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游戏中的角色、情景、幼儿自己的表现与展开,都依赖于幼儿间的社会交往。角色扮演法要求教育者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角色,使角色扮演具有针对性,以提高角色扮演的效果。角色游戏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有效组织开展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呢?

第一、材料灵活多变,丰富游戏内容

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幼儿游戏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教师布置的环境、材料的投放。教师所选的材料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其次要种类丰富,不一定要形象、逼真的。材料简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如果提供的材料是现成的,分工非常细,幼儿就不需要协商讨论,更不需要想象与创造,那么孩子就不感兴趣,材料就成了摆设。再次要定期增添或更换部分材料,吸引幼儿兴趣。在幼儿熟悉的游戏环境中加入新材料,往往会对幼儿所熟悉的情节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发展出新的情节。如:在“娃娃家”放一支笔,会使“妈妈”教娃娃画画,放上牙膏、牙刷,会让“父母”提醒“娃娃”刷牙,保护牙齿健康。材料的投放可以是逐渐增加、变换的,不要一步到位,这样就限定了游戏情节。

第二、教师认真观察,适时角色参与

在游戏中教师先观察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情况,如果情节简单,应考虑如何丰富幼儿这反面的经验。然后观察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否正确。如有的幼儿用手拿东西“吃”,“司机”开车到处跑,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都需要教师纠正。

幼儿特别喜欢教师跟他们一起玩,教师参与游戏时,幼儿非常兴奋。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遇到困难,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如:在一次游戏中,教师以一名角色身份(顾客)参与了幼儿的活动,招呼——入座——点菜——上菜——品尝——征询——致谢,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就把“点菜”这一新颖的游戏方式传递给了幼儿,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各有分工但有相互协调配合,教师要鼓励得到锻炼与发展,为幼儿以后的社交提供必要的准备。

第三,最后教师讲评,愉快结束游戏

要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就需要教师掌握时机,即在幼儿游戏兴致尚存的时候结束游戏让幼儿还盼着下次的游戏。收拾整理材料是结束游戏的主要内容。好的结束可以培养幼儿爱惜玩具,做事有始有终。游戏结束后应进行简单的讲评。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得失,更有利于促进下次游戏的开展。

第四,家园共同教育,积累社会经验

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时,不要只注意“物”,更要注意“人”。角色游戏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知识经验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幼儿经验的积累,认知水平的提高。角色游戏反映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人的分工合作关系,同时在游戏中学会分配角色、协调同伴间关系,对于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难免全盘吸收,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正确引导。

四、实践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角色游戏的锻炼,再次从分享、谦让、助人、合作共玩、归还物品方面来调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观察时间为:2011年3月周二、周四下午3:00—3:30,共计5天。

中班上学期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 等 级 标准差 总是能 有时能 需要提醒 不能 分享 19% 29% 46% 6% 0.17 共玩 27% 30% 40% 3% 0.16 谦让 22% 28% 43% 7% 0.15 助人 34% 20% 42% 4% 0.17 本次调查表明, 在角色游戏中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使幼儿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角色游戏材料的使用、角色选择的范围、角色扮演技能、游戏时间、互动行为和语言沟通6个方面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直接表现,这些反映了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的高低。通过一学期的调查,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其心理水平都有一定的发展,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注意和体会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这为其友好交往行为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发现,角色区的规则教育,以简单的一两句话告诉幼儿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

五、总结

《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于“亲社会行为”的解释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必须分享、合作、谦让,以保证游戏的顺序进行。本文就角色游戏对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做了实践研究,将江干区某幼儿园两个中班所有幼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研究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情况。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角色游戏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在社会行为中分享、合作共玩、谦让、助人的意识,进一步确定角色游戏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内容,积极参与其中,联合家长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1]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2]庞丽娟,幼儿社会交往的研究,教育导刊,2006.10.[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 [4]杨丽珠、吴文菊主编,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四篇:分享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

学会分享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同时也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德——我们赞赏愿意分享的孩子,夸奖他们的慷慨、大方和友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样去教育一个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孩子,这是一个大家都值得探索和深思的话题。我经常会发现幼儿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也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不过,幼儿在交往中似乎更多表现的是相反的行为:牢牢守护自己的东西不愿意别人去动它,自己不玩的东西也不让别人来玩,感兴趣的东西总想占为己有„„因此孩子间总会因发生争抢而冲突不断。

有一次我发现方子铭小朋友在活动时,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大闹一场,老师怎么调节他都不高兴,问了和他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阳一赋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他都不给我玩还打我呢。”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沟通。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我看了看了坐在旁边小椅子上的阳一赋,还在那里张着嘴巴大哭,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蹲下来问:“阳一赋你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玩得快乐吗?”(快乐)那你快乐吗?(我不快乐,他们都不给我一起玩,还要我手里的玩具)阳一赋你看一看,你的几个小伙伴们在那里干什么呢?他告诉我说:“在那里说话呀!”他们有东西玩吗?没有(这时他低下头),看着自己口袋里的玩具很不高兴,我想请你把你口袋里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吗?他说得时候,自己还是低头。这时我对着其它的小伙伴说:“瞧,阳一赋现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高兴吗?高兴!其它几个孩子一起回答我,这时的他愿意把自己拿的玩具,分给其它小伙伴们玩了。

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阳阳的这件事,把阳一赋请到我的故事中,这样让阳阳在听故事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阳阳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同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它幼儿,你们愿意和阳阳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阳阳的小脸蛋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了《找朋友》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动地去与阳阳做好朋友。我利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斥。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

歌,让阳阳小朋友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

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一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幼儿就会愉快、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所以,幼儿的分享行为的形成确实离不开外部激励。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五篇: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学习人际交往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自主点心”是我园的一个特色活动,形式是在早晨的点心时段,将用点心和区域活动结合,孩子们在活动中可以自己选择活动的内容。同时,每周我们还有一个内容是孩子们必学的。可以说,这一环节既是点心与区域的结合,又是自选与必选的结合。这样自主的活动形式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因为这个活动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这时,也是我们老师最喜欢观察的时候,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显现。

这天,我们中一班的自主学习内容是泥工“可爱的蜗牛”。由于在周一我们已经集体介绍过,所以今天就直接进入了活动。孩子们看着自主活动的图示,走到了自己选择的活动区域,而我则在一边静静地观察着他们。

突然,子舆大声地叫我:“杜老师,我没有橡皮泥!”我问:“你的橡皮泥呢?”因为在开学时,每个小朋友都领到了一份橡皮泥。“我的橡皮泥带回家去了!”我说:“那你就和小朋友商量一下,让他们借点给你用用吧!”就在这时,子舆右边的睿博主动说:“我的橡皮泥借给你吧!”边说边递了过来。没想到,子舆看了一眼说:“你的橡皮泥太硬了,我不要!”说着,还将睿博的橡皮泥推了回去。子舆的言行让我出乎意料,心想:别人主动借给你,你还挑三捡四的。睿博肯定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有点尴尬,有点失落,然后自我解嘲:“不要拉倒,本来我自己还要玩呢!”

没有等我说话,子舆又侧着头对左边的彬睿说:“你的橡皮泥借给我用用,好吗?”彬睿边捏着自己的蜗牛,边说:“我的橡皮泥也很硬的,你捏不动的!”彬睿的话让我很惊讶,这个小家伙居然用这样的话来拒绝子舆,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正是让子舆审视自己言行的方法。于是,我没有说话,继续观察。面对彬睿非常直接的拒绝,子舆没有说话,他绕过去走到相印的旁边,侧着脑袋问:“你的橡皮泥借我用用,好吗?”相印也是边捏着橡皮泥,边头也不回地说:“我的橡皮泥也是硬的,你捏不动的!”……就这样,子舆遭到了一组所有小朋友的拒绝,转了一圈的他,又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带着哭腔对我说:“杜老师,你看他们都不借给我!”

观察到了事情全过程的我反问他:“那你有没有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借给你呢?”我的反问,给子舆带来了思考。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子舆似乎明白了自己借不到橡皮泥的原因,但是从他的表情中,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并没有从内心中表示认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的社会教育的目标中,有“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可是反思整个事件,我觉得从子舆自身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说,同伴们拒绝的语言虽然可以帮助他反思自己的言行,在自然后果法中尝试到自己言行带来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而从同伴的社会性品质来看,他们的言行恰恰又表现出了消极的一面。说实话,几个孩子非直接拒绝的话语让我感到了惊讶,惊讶于他们的拒绝方式、拒绝能力。反思自己的言行,我又担心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我的无反应会不会对他们的助人情感、同情心产生不良的影响?希望专家能指点迷津,遇到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引导?

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杜晓燕

杜老师:

您好!

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学会与他人交往,而一个人社会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效果。幼儿在三四岁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即要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这一时期,他们对同伴的兴趣增加了。对4岁的子舆来说,他正处于建立童年友谊的需求时期,有同伴交往的需要,但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即使在您的引导下向睿博求助,可是当睿博给予他帮助的时候,他以“你的橡皮泥太硬了”为由拒绝了睿博的帮助,进而导致了同伴对他的“拒绝”。

一、“拒绝”背后的原因

通常,幼儿的社会行为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比如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帮助别人,在别人痛苦时能给予安慰,与别人一起分享喜悦与痛苦等,它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幼儿在亲社会行为的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谦让、帮助、合作或分享等,反之则表现出矛盾、冲突、冷漠或拒绝等。当然,案例中子舆的表现决不意味着他存在道德问题。学前阶段的幼儿由于受到自我中心倾向的影响,社会行为中没有利他观念,表现出利己行为是很正常的,然而如果长期得不到成人的关注或引导,就容易发展成为只管个人喜好、只关注个人需要的利己主义者,只关注个人利益,对别人的忧伤漠不关心,对别人的困境视而不见,甚至对别人给予的帮助也会掂量轻重再选择接受。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同伴的接纳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了。利己主义者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较低,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很少得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难以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对其社会性和整个心理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当子舆向其他同伴求助的时候,他遭到了同伴们一致的“拒绝”。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当大家发现彬睿用“我的橡皮泥也很硬的”理由成功地拒绝了子舆的请求时,自觉地模仿而学习了这样的“行为模式”,这也是学前期孩子的正常反应。我们知道,社会化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以及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提供幼儿这种模仿榜样的根源从何而来?每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这必然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影响。很多看到案例的父母可能会惊呼:“怎么会,我们在家里可不是这样教的。”其实,幼儿模仿的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电视、图书或故事中的虚构想像,其中,家庭与幼儿园的生活、同伴间的游戏、社区环境及文化、大众传媒等都可能成为幼儿社会学习的影响源。环境是具有同化作用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借助了模仿以及同化,幼儿逐渐习得所在社会群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源未必都能给予幼儿正向的引导,有时候还教会了幼儿自我中心回避责任的办法。

二、如何帮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

在案例中我们看到,您并没有直接干预出现问题的双方,只是用反问的方式提醒子舆反思自身言行是否合适,并暂时采取了“无回应”的方式应对拒绝子舆的孩子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无回应”的方式至少当下胜于立刻对孩子们的“拒绝”进行评判或强行纠正。如果,您只是简单地要求子舆“别人给你帮助,你就应该接受”;对于“拒绝”子舆的孩子们,要求“别人向你求助,你就应该帮助”、“别人有需要,你就应该分享”……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试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让其“听话”、“给予”或“接受”,高控制求得幼儿温顺驯服,易形成其对成人的高依赖,变相地助长了幼儿的伪装和迎合,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自主性的形成,导致自律意识与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幼儿教师或成人对幼儿的控制,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可见,简单地让幼儿从“拒绝”变为“迎合”并非解决良策。

不善交际的幼儿更易遭遇孤立,主动孤立的幼儿更易招致同伴的拒绝。那么,作为成人该如何帮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呢?

移情: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作为成人,我们必须相信孩子是可以理解、可以沟通的,关键是成人要愿意“蹲下去”倾听幼儿,与幼儿对话,并试图读懂孩子的“密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能真正理解幼儿。比如在案例发生之后,您可以与幼儿真诚对话,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子舆,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借橡皮泥给你,你有什么感受?”“子舆,你非常愿意给你的好朋友帮助,可他却嫌你的东西不够好,不要你的帮助,你心里怎么想?”……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醒幼儿注意、了解他人的渴望、情绪和意见,才有利于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思维,学会“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方式,我们叫做移情。

移情也即感情转移,它是个体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也即移情的能力是有助于亲社会行为诸如分享、助人等行为的产生的。移情与利他行为之间有更高的相关,善于移情的幼儿不仅能够识别别人的情感,而且也能够去感受这种情感。以分享为例,分享是一种与他人共同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利他行为,分享行为的发出者常常会伴有一定的牺牲或损失,但如果我们能借助移情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当他分享时给别人带来了快乐,并从分享的行为中得到情绪上的愉悦和满足感时,就更能体味“痛并快乐”的情感,进而逐渐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当幼儿能够以他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样才能不至于完全地以自我为中心。

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人际交往的规则与技能

学前期既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与否,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教育必须要帮助孩子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并奠定良好的社会性与健康个性。然而,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并非单一的“社会课”的“教”所能实现,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的,“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是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最佳途径。

案例

开学后,中二班新开了一个建构区,里边投放了很多孩子们以前没有玩过的玩具,开展区域活动时建构区一下子挤进十几个人,争吵声、哭闹声、抢夺声此起彼伏。为此,老师在区域活动后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师:“你们在建构区里游戏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了?”

幼:“大家都在抢玩具,没办法玩了。”

幼:“老师,里面的人太多了。”

师:“是啊,建构区地方不大,挤那么多人进去是没办法玩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幼:“老师,别给那么多人进区吧。”

幼:“每次只给6个人玩。”

幼:“如果很多小朋友都想进去玩,就轮流玩。”

幼:“谁先去谁先玩……”

之后,老师在如何有效控制建构区的人数上将规则建立的权利提交给了幼儿,并鼓励幼儿通过去平行班参观、小组讨论、常规试行等方式商议体验,最后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最佳办法。正是因为是幼儿自己讨论、感受、选择的,实施起来特别顺畅。

案例中,当幼儿感受到没有规则的不便,就自然理解了建立规则的重要性,这是需要以体验为基础的。大多数幼儿在家庭中是没有分享、轮流、等候、接纳等的经历的,即便他拥有兄弟姐妹、家庭中材料足够丰富,他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而在教室中,空间、设施和材料有限,幼儿必须学习这些最基本的同伴交往技能,这也是形成良好社会行为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情境,引导、帮助幼儿体验,如当幼儿被别人拒绝接纳的时候,与之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么做;当幼儿拒绝接纳的时候,引导其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去尝试接纳,就算是不能接受也能坦诚自己的理由;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当别人向幼儿发出“分享”的请求,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当然,别人也有拒绝与幼儿分享的权利,当幼儿因为不能够与他人分享而情绪低落时,引导他尝试用注意转移、反向思维、离开现场等方式进行自我调适……结合具体的情境,帮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所有的利他行为也需要幼儿在活动中反复锻炼实践,通过具体行为规则的内化,转变为幼儿自觉的行为。

榜样: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因而成人在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特别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此,“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基于学前期幼儿最容易塑造和施加影响的特点,通过给幼儿正向的言行示范,引导其行为习惯的行成。

案例

休息时,教师让孩子们排队去喝水,队伍总也排不好。有几个小调皮总要去“加塞”,其他的孩子不服气,一个顶一个地往前挤。最前面的孩子被挤得摇来晃去,一下子把水泼在了身上。教师扯起嗓门提醒孩子们“队伍排好了”,可过了一会儿还是乱了。这时,教师也口渴了,端起杯子准备去接水,碰到水龙头的一瞬间,她下意识地停住了,转而排到了队尾。孩子们看见了,互相交头接耳:“快看,老师也排队了。”队伍慢慢变直了,几个小调皮乖乖地排到了教师的身后。

幼儿的社会性培养还需要家园保持一致,密切配合,教师要学会请家长成为自己强有力的支持者。家长如何支持,又怎样支持呢?教师必须将幼儿社会性培训的要点和家长配合的要求告知家长,不管选取的是什么方式,直接、明确是关键点。以社会性技能人际交往的“轮流”为例,我们都知道,让幼儿“有规范”与尊重幼儿并不矛盾,适当地“延迟满足”,有时候比“即时满足”、“常量满足”、“提前满足”有更多的益处,让孩子体验轮流等待,才能变得更有耐心,更会做到自我控制的孩子也会更懂得珍惜。但是,如何让家长理解这样的道理并积极地给予配合呢?一名幼儿教师就恰当地利用了“小贴士”,与家长进行真诚沟通。

亲爱的家长:

9月份您孩子在幼儿园正在学习的社会性技能是“轮流”。请帮助提醒您的孩子在家里也要学习“轮流”,支持我们在幼儿园的工作!

下面是您的孩子在园尝试“轮流”的主要内容:

当您的孩子和他的小伙伴游戏时,他能够轮流;

您的孩子会说“该我了、该你了”,“你先玩,我后玩”;

您的孩子可以和他的小伙伴轮流玩玩具。

希望您也能给他创造与同伴一起轮流玩的游戏情境,同时,当他能跟他人轮流玩的时候,请给予他表扬和鼓励。

期待您的配合!非常感谢您!

这张便条,清晰地解释了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社会性技能,既让家长很好地了解到教师的工作,也提供给家长如何参与并帮助幼儿迁移的方法,这样的方式简单有效。家园协作是两个同样肩负着幼儿人生启蒙教育重任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携手,它使得来自两方面的学习经验更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互补性。只有家园协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一致的生活氛围,才能更利于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与信任感,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成人与幼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幼儿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处理事件的独特话语方式和表现方式,此刻读懂孩子,是我们理解与尊重他们的前提。然而要读懂孩子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抽象而普适的爱,更需要我们以专业的眼光解读幼儿言行的能力。人是社会的存在,因此,发展起能建立良好人际沟通关系的个性与技能,对于维持儿童的生存十分必要。幼儿正是在人际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能,理解交往的基本规则,从而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态度;而幼儿也正是在学习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

亲社会行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