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孔子虚心的向老子问礼的故事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24-49952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01 16:20: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孔子虚心的向老子问礼的故事

孔子虚心的向老子问礼的故事

公元前521年的春天,孔子的学生宫敬叔来到老师家告别。他告诉孔子,几天之后他要奉命去周朝的都城洛阳朝拜天子。孔子听了三怍常高兴,因为周朝的守藏史老子住在洛阳,他学识渊博,孔子一直都很想找个机会向他请教古代的体制,在征得鲁国国君鲁昭公的同意以后,孔子便和学生宫敬叔一同出发前往洛阳。虽然一路上旅途劳累,孔子的心情却依然很激动,他迫切地希望早一点见到老子,向他求教。

到达洛阳城的第二天,孔子就步行前往守藏史府拜望老子。当时,老子正在写《道德经》。他听说孔子特别前来求教,连忙放下手中的刀笔,整理好衣冠迎了出去,孔子看见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从屋内走了出来,他料想这个人就是老子,便急忙快步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之后,他跟随老子进人了大厅,老子让他坐下商谈,孔子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再拜后才坐定。

老子打量了一下坐姿恭谦的孔子,微笑着问他因为什么事来洛阳找自己。孔子眼神恳切地看着老子,站起身来答道:“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知之甚少,所以特地来此向老师请教。”老子见他如此诚心求教,而且言行举止恭敬有礼,便将这方面的知识和见解尽数说给孔子听,天色将晚,孔子拜别老子,再表示自己的谢意。老子引着他走到门口,嘱咐他路上小心。孔子在门外立定,再次向老子作揖,请他先回屋去。老子微笑地看着孔子恭谦的样子,摸着胡须点了点头,转身回到了屋里。直到老子的背影消失在门后,孔子才举步离开。

孔子的弟子们都知道他去了洛阳向老子问礼。在他回到鲁国后,弟子们都来找他询问当时的情况。孔子不禁赞叹道: “老子博古通今,知晓礼乐的源头、仁德的本质,待人谦和有礼,他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呀!"孔子不知道,远在洛阳的老子也跟朋友谈到了他,对他十分欣赏:“孔子的名望很高,但他一点都没有显露出骄傲的神色,对我非常尊重、恭敬,尽显谦谦君子的本色啊。这样的人足以为后世师表!”

孔子虚心向老子问礼的故事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先贤的仪态举止,让人感觉如春风拂面,心向往之。如果我们都存着一颗谦和有礼的心,将这礼仪之邦的风度延续下去,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虚心向别人请教是一种礼貌,希望孩子保持这样的习惯。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几千年前,谦和有礼的言行举止始终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第二篇:孔子入周问礼的故事

孔子入周问礼的故事

从汉画像石“滑板车”图 联想老庄的哲学思想 作者:翟智高时间:2014-05-14 22:10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 社会 文学 生活 “滑板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本是代步工具,但传入中国后,却迅速成为深受儿童们喜爱的玩具。西安碑林有一块东汉画像石上,有“滑板车”,画像石中,一名儿童手推“滑板车”,站在两个大人之间抬头仰望。中国古代儿童也玩滑板车,要比德国人发明早了近两千年.汉代画像石上的滑板车: ? ? 画像石出土于陕北绥德,描绘的是孔子长途跋涉来到洛阳,向老子求学问礼的场景。右侧的孔子手执“大雁”,屈身向老子行拜师礼。? 站在老子和孔子之间的儿童,手推一辆两个轮子的“滑板车”,名叫项橐(tuó),是春秋时代闻名的神童。据史料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被项橐用泥沙修筑的“城墙”挡住了去路。孔子问他何不避车,项橐回答说,只闻车避城,未闻城避车。后来项橐又连问孔子几个问题,孔子却回答不出来。于是有《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之句,所以他也被戏称为“史上最著名”神童。画像石图中项橐手中的“滑板车”,根据嵇康《高士传》的记载,被称为“蒲车”,是东汉时代流行的玩具。虽然不知是否像现在这样可以用来代步,但无疑与现代的儿童滑板车类似,同属于儿童们喜爱的玩具。

? ??? 画像石画中是孔子到东周都城洛阳问礼樂与老子的故事,在洛阳老城现在还有后世纪念孔子入周问礼樂的碑刻: ? ?? 孔子入周问礼的故事,载于《史记卷六十三? 老子 庄子 申不害 韩非列传》(以下资料黑字是原文,括号内蓝字是译文参考)“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孔子前往周王室都城洛邑,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

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关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典出《庄子? 田子方》,主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要多方面看问题的全面。(以下资料黑字是原文,括号内蓝字是现代话参考)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刚洗了头)方将被发而干,然似非人(正披散着头发等待吹干,那凝神寂志、一动不动的样子好像木头人一样)。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是孔丘眼花了吗,抑或真是这样的呢?刚才先生的身形体态一动不动地真像是枯槁的树桩”)。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吾游心于物之初(好像遗忘了外物、脱离于人世而独立自存一样”。老聃说:“我是处心遨游于浑沌鸿濛宇宙初始的境域。)。” 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孔子问:“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老聃说:“你心中困惑而不能理解,嘴巴封闭而不能谈论)尝为汝议乎其将(让我为你说个大概)。至阴肃肃(最为阴冷的阴气是那么肃肃寒冷)至阳赫赫(最为灼热的阳气是那么赫赫炎热)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肃肃的阴气出自苍天,赫赫的阳气发自大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阴阳二气相互交通融合因而产生万物,有时候还会成为万物的纲纪却不会显现出具体的形体)。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消逝、生长、满盈、虚空、时而晦暗时而显明,一天天地改变一月月地演化,每天都有所作为,却不能看到它造就万物、推演变化的功绩。生长有它萌发的初始阶段)。死有所乎归(死亡也有它消退败亡的归向)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开始和终了相互循环,没有开端也没有谁能够知道它们变化的穷尽。倘若不是这样,那么谁又能是万物的本源!)孔子曰:“请问游是(孔子说:“请问游心于宇宙之初、万物之始的情况。”)”。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老聃回答:“得到的认为很满足,就是‘至美’、‘至乐’了。)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体察到‘至美’也就是遨游于‘至乐’,这就叫做‘至人’。)

孔子曰:“愿闻其方”。曰:“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孔子说:“我希望能听到那样的方法。”老聃说:“食草的兽类不担忧更换生活的草泽,水生的虫豸不害怕改变生活的水域)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进行了小小的变化而没有失去惯常的生活环境,这样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就不会进入到内心。普天之下,莫不是万物共同生息的环境。)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获得这共同生活的环境而又混同其间,那么人的四肢以及众多的躯体都将最终变成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死亡、生存终结、开始也将像昼夜更替一样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扰乱它。)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更何况去介意那些得失祸福呢!)弃隶者若弃泥涂(舍弃得失祸福之类附属于己的东西就像丢弃泥土一样。)知身贵于隶也,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懂得自身远比这些附属于自己的东西更为珍贵,珍贵在于我自身而不因外在变化而丧失。况且宇宙间的千变万化从来就没有过终极,怎么值得使内心忧患!已经体察大道的人便能通晓这个道理。)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孔子说:“老子的德行合于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借助于至理真言来修养心性,古时候的君子,又有谁能够免于这样做呢?)老聃曰:“不然。夫水之于汋也(老聃说:“不是这样的。水激涌而出)无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不违背自身力量去强求一切,方才合乎自然法则。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对于德行,无须加以培养万物也不会脱离他的影响,就像天自然地高,地自然地厚,太阳与月亮自然光明,又哪里用得着修养呢!” 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于道也,其犹醯鸡欤(?孔子从老聃那儿走出,把见到老聃的情况告诉给了颜回,说:“我对于大道,就好像瓮中的小飞虫对于瓮外的广阔天地啊!)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不是老聃的启迪揭开了我的蒙昧,我真不知道天地之大和全貌了啊)。

第三篇:孔子老子等人故事(小编推荐)

孔子

孔子学琴 众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请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培养一些死读书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面发展的英才。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了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并未对孔子讲过。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孟子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荀子

荀子从小就非常聪明,十岁已有神童美誉,学问很好。长大后曾北游燕国,但是很可惜,没被燕王赏识。到他五十岁时,由于齐襄王招纳贤士,许多学者都前往齐国讲学,加上齐国以藏书丰富出名,所以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齐国。

荀子在齐国待了几年,很受齐王尊敬,被封为‚列大夫‛,当了齐国的顾问。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在五十三岁到七八十岁间,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祭酒‛。有些气量狭小的人不免眼红,到处说荀子的坏话。齐王听信谗言后,渐渐和荀子疏远。荀子决定离开齐国。这时,他已是81岁的老翁了,不知往哪儿去,心情沉重万分。听说楚春申君爱好贤士,决定到楚国去。春申君仰慕荀子美名,决定请他担任‚兰陵令‛。

没想到运气坏得很,春申君有位门客进谗言,春申君考虑之下,终于辞退荀子。他经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此时秦昭王正和范雎设计‚远交近攻‛的阴谋攻伐天下,对荀子讲的大道理提不起一点兴趣,荀子只好回到赵国。

春申君赶走了荀子又后悔,派人到赵国三请四请荀子,并且再三赔不是,最后拗不过春申君的好意,荀子又回到楚国当兰陵令。后来春申君死了,荀子也九十八岁了,就辞了官,写了三十二篇文章,这就是传留后世的儒家名著———《荀子》。

老子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

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然泪下。老聃扑人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庄子

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因为两人虽然有些理论分岐,仍然是哲学上的学友。这时有人挑拨说:‚惠子你要当心,庄子来了,他的学问名声比你高,对你的相位是个威胁。‛

惠施果然下令提拿主子,搜捕三天没有提到,他才放下心来。不料第四天,庄子却从什么地方神不知鬼不觉的又来求见。惠施紧张的作了准备。庄子进来不久,悠然说道:‚你听说南方奇鸟鸩的故事吗?鸩是凤凰一族,从南海飞到北海这么长的路程,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实不充饥,不是甘泉不钦用。有一天老鹰抓了只死老鼠,抓得特紧,生怕鸩抢了,你说,这时鸩会怎么办呢?‛

惠施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商鞅

商君书》记载,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了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他便在京城南门口树了一根大木,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跟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银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恐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有一个人却扛起木头,从南门一直走到北门,商鞅当场兑现,赏给他五十两银子。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商鞅说的话是算数的,在推行他所立的新法的时候人们就遵守了。

李悝

魏文侯对李悝说:“先生曾经教导我说:'家贫就想得贤妻,国乱就想得贤相'。如今要安排宰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

李悝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文侯说:“先生面对此事就不要推辞了。”李悝说:“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见他亲近哪些人,富有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推举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苦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有这五条足能决定谁当宰相了,何需依靠我李悝呢!”文侯说:“先生回家吧,我的宰相已经决定了。”

李悝快步走出去,到翟璜家中拜访。翟璜说:“今天听说君主召见先生去选择宰相,结果是谁当宰相呢?”李悝说:“魏成子当宰相了。”翟璜气得变了脸色,他说:“就凭耳目的所见所闻,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将是我推荐的。君主对内地最忧虑的是邺郡,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计划要攻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灭后,派不出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了屈侯鲋(fù,付)。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李悝说:“您向您的君主推荐我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来谋求做大官吗?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用在外边,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从东方聘来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把他们奉为老师。您所推荐的那五个人,君主都任他们为臣,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翟璜迟疑徘徊后拜两拜说:“我翟璜是浅薄的人,说话很不得当,我愿终身做您的弟子。” 董仲舒 目不窥园 此典故是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见《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韩愈

与韩愈同时代的诗人贾岛,是个著名的苦吟诗人。

传说有一天,贾岛骑着毛驴到京都郊外野游,美丽的自然风光引起了他的诗兴。曲江池边的树上有很多小鸟,池子不远的地方很幽静。这里住着一户人家,他触景生情,赋诗一首,诗中说:‚闲居少邻井,荣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他对后一句用‚推‛字还是‚敲‛字更合适,把握不住。因此,他在回去的路上,骑着毛驴苦思冥想。毛驴驮着他进城以后,他没有觉察,不知不觉迎头闯进了已经身为高官的韩愈的仪仗中。仪仗官员赶忙迎头拦住毛驴,而这时的贾岛还是思考‚推‛字或是‚敲‛字,根本没有注意到毛驴已把他驮到了韩愈的马前。

韩愈的卫士大喝一声,将贾岛拖下毛驴,带到韩愈马前。韩愈一看是个神志不清的读书人,就询问原因。贾岛老老实实讲了自己面临的难题。韩愈一听,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饶有兴趣地停住马和贾岛讨论了好一会,最后,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说完,韩愈请贾岛骑上毛驴,和自己并辔而归。之后,连续多日将贾岛留在府中,共同探讨关于诗歌中的学问。两个人最终成为好朋友,韩愈不罪贾岛,而共同推敲学问,也就成了流传千古的佳话。李翱

李翱非常向往惟严禅师的德行,任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惟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都被惟严拒绝了。所以李翱只得亲身去拜见惟严禅师,去的那一天,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

虽然是太守亲自来拜访自己,禅师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不理不睬。侍者提醒惟严说:‚太守已等候您多时了。‛惟严禅师只当没听见,只是闭目养神。

李翱偏是一个急性之人,看禅师这种不理睬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真是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欲去。

惟严禅师这时候才慢慢睁开眼睛,慢条斯理地问:‚太守为何看中远的耳朵,而轻视近的眼睛呢?‛

这话是针对李翱‚眼之所见不如耳之所闻‛而说的。李翱听了亦惊,忙转身拱手谢罪,并请教什么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北宗神秀倡导的渐修形式,即先戒而后定,再由定生慧。但惟严禅师是石头希迁禅师的法嗣,属于惠能的南宗,讲究的不是渐修,而是顿悟法门。

因此惟严禅师回答说:‚我这里没有这种闲着无用的家具!‛李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问:‚大师贵姓?‛惟严禅师说:‚正是这个时候。‛

李翱更弄不明白了,他只好悄悄地问站在一旁的寺院的总管,刚才大师回答是什么意思?总管说:‚禅师姓韩,韩者寒也。时下正是冬天,可不是‘韩’么?‛

惟严禅师听后说:‚胡说八道!若是他夏天来也如此问答,难道‘热’么?‛

李翱忍俊不禁,笑了几声,气氛顿时轻松多了。他又问禅师什么是道。惟严禅师用手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后问他:‚理会了吗?‛李翱摇摇头说:‚没有理会。‛

这时,突然一道阳光射了下来,正巧照见瓶中的净水,李翱顿有所悟,不禁随口念了一偈: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不知他是领会了惟严说的禅机呢,还是在赞美老禅师说得好,抑或是说老禅师道行高。反正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的禅偈。

惟严禅师开始故意不理睬李翱,是想挫挫他的傲气和火气,以便投入参禅问道的心境。因此,最后见他气和、心平之后,这才对他说了人道的真谛:云在青天水在瓶。

惟严禅师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大约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正如眼横鼻直一样,都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犹如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朱熹

朱熹与竹水筹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曾经利用到政和扫墓之机, 在云根书院讲学,生活过得十分节俭朴素,一日三餐都只是粗茶淡饭,山蔬野肴。他对人和和气气,不会装神气,农民上山拾柴时,都喜欢顺路到云根书院里去喝喝茶,歇歇脚,听朱文公讲经释道,和他讲故事,闲聊天,书院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

朱熹经常和地方上的名士文人在一起品茶吟诗、说古道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喝茶特别讲究,烹茶的水一定是金峰泉的水,盛水要用瓦炊,茶叶一定要是政和白毫银针茶。

金峰山有座庙,叫金峰寺,寺里有一眼泉,叫金峰泉,水质淳厚甘美,有人曾计算过,同样一担水要比其它井的水重两斤左右。正因为这样,朱熹经常派小书僮到金峰寺去挑水。

有一天,朱熹家里来了几个客人,想请他们饮一饮茶,就叫小书僮快去挑金峰泉的水。小书僮刚出门,就碰到几个要好的伙伴,邀他一起去捉知了。小书僮不肯,后来几个伙伴好说歹说,他才答应玩一会。一玩就忘了辰光,等到他‚哎哟‛一声叫起来,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小书僮心想,这下糟了,再到金峰泉去挑水,往返十几里路,怕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心里一急,就差点哭出来了。小伙伴们知道了,也都着急起来,其中有一个比较机灵的想了一想,说:‚办法有了!‛小书僮一听有办法了,忙问:‚什么办法?‛那个伙伴地说:‚你何不就在附近的井里挑两桶水回去呢?反正你家先生也不知道。‛小书僮想想,没有更好的主意,就这么作了。

说也奇怪,朱熹尝了这井水烹的茶,马上发觉味道不对,就把小书僮叫来,问:‚这是金峰泉的水吗?‛小书僮一扣,知道瞒不过去了,就只好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说了。朱熹一听,心想小孩子贪玩,这也是情有可原,就教训他一番算了。

后来,有几次小书僮因为贪玩,又用其它井里的水,挑来给朱熹烹茶。朱熹气坏了,想要严厉地教训教训他,转念又一想,与其使他皮肉受苦,倒不如设法使他改正这种坏习气。朱熹想啊想啊,一夜之间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事先和金峰寺老和尚商量好,备下两种不同颜色的竹制挑筹,一种交给老和尚,一种交给小书僮,并关照小书僮去金峰寺取水,必须同老和尚调换桃符。这样,小书僮就没法再去偷懒了。这种竹制的桃符,和今天开水店里使用的上面烫有火烙印的竹制水筹相似,据说今天的水筹就是当年桃符的化身。

周敦颐

1044年,周敦颐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第二年,南安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而转运使王逵却决定严加处理。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众官虽觉不当,但他们慑于王的权势,不敢出面争辩。这时,周敦颐站了出来,与王逵据理力争,坚持应当依律决狱。王逵不听,周敦颐愤怒地扔下手中记事的笏板,准备弃官以示抗争,并且气愤地说:‚难道可以这样作官吗?用杀不该处死的人的办法取悦上级的事情,不是我该做的。‛王逵终于省悟,放弃了原来的意图,囚犯才幸免于死刑。

邵雍

是在一个冬天的傍晚酉时(也就是六点钟前后),邵雍正在炉边烤火,忽听有人敲门,先敲了一声,接着连敲五声,来人说是要借东西。于是,邵雍应运起了一卦,从中断定是邻居来借斧头。邵雍说出结果后,儿子不相信,打开门一问,来人果然是来借斧头的。邵雍解释说,来人第一次敲一声,得上卦为乾,接着敲了五声,得下卦为巽。上下卦得后,上下卦数再加得变爻为四爻,因而本、互变卦中有三个乾卦,乾属金,体卦巽为木,故来人所借当属金、木之类,又乾金短而巽木长,故此物当为斧头。

儿子说:‚金短木长,当为锄头,不是斧头。‛

邵雍答道:‚占卦亦当据情理推之,以卦而论,锄、斧皆可,但以理推之,傍晚借锄何用?必是借斧劈柴。‛

二程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王守仁

王阳明在成功擒拿了反叛的宁王朱宸濠之后,明武宗(正德皇帝)的宠臣江彬、张忠等人才赶到,这些狡猾的宠臣想要谋夺王阳明的功劳,便到处散播流言,说王阳明的坏话。他们造谣说,王阳明曾在一开始依附宁王共同反叛,到后来感到宁王的势力必败,才转而捉拿宁王来抢功劳。在这么危机四伏的情况下,王阳明不以为意。王阳明第一次去拜访江彬等人的时候,江彬等人都给王阳明设立的是下方的旁席,让王阳明坐。王阳明假装不知道这样的安排,大摇大摆地直接走到上席坐下,然后招呼江彬等人坐下方的旁席。江彬等人立刻脸色大变、开始口出恶言,王阳明却不动声色、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们这样是正常的官场交际礼节。接下来有些人便上前给王阳明解围,于是江彬等人的恶言才停止。王阳明不是为了争一个座席,而是不希望一旦受到江彬等人的节制,则此后事事都将听从他们的安排而不可逆转了。冯梦龙先生对此事的边批只有两个字:“高见” 李贽

1602年春,礼部给事中张向达参劾李贽,罪名是:“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与无良辈游于庵院,挟妓子,白昼同浴。”李贽遭到逮捕,著作被禁毁。

镇抚司审理后,提议将他押回福建原籍,这种处罚相当于现在的监视居住。判决还没有下达,李贽要求侍者为他剃头,乘便用剃刀自刎。在血泊中,侍者问他:“和尚痛否?”

他用手指写字:“不痛。”

“和尚何自割?”

答:“七十老翁何所求?”

黄宗羲 一个破例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清代康熙十二 公元1673)黄宗羲由于他的道德、文章、学识、气节在当时普遍受到人们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过嘉兴府学训导的范友仲帮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阁。原来范钦后代为防止藏书失散,还议定藏书由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钥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任何人不得擅开。黄宗羲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还为天一阁藏书整理编目作出了贡献。

现在所看到的大门两旁对联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对联说明了天一阁藏书楼历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登上天一阁藏书楼以后的感叹心情。黄宗羲号南雷,他曾赏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顾炎武

顾炎武出生以后,就由他的婶母过继为儿子,进行抚养和教育。婶母是一位能干的有知识的妇女。她白天纺线,晚上读书,知道很多历史故事。顾炎武从记事的时候起,就爱听她讲故事。婶母对他很疼爱,也很严格。她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和人生的乐趣,都寄托在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身上。秋天的一个夜晚,淡淡的月光洒在顾炎武家的院子里,轻轻吹来的风儿已经有些凉意了。这时候,只有三四岁的顾炎武,正坐在门前的石凳上,依偎在婶母的怀里,静静地听她讲故事。婶母用手轻轻抚摸着顾炎武的头,用深沉的语调慢慢地说:“今天晚上,我就给你讲讲宋朝文天祥的故事吧。文天祥中过状元,后来做了丞相。北方的元朝来进攻的时候,皇太后领着小皇帝投降了,不少大官也投降了。可是,文丞相就是不投降,继续领着人马抵抗元军。后来,他战败被俘,写了一首诗。诗里有这样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任何人都免不了一死,我当然也不能例外。不过,我要把自己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永远留在青史上。后来,元朝皇帝命令把文丞相押解到大都(今天的北京),还是让他投降。他说:‘我的祖国灭亡了,我除了用死表明对她的忠心外,再也没有别的要求。’文丞相临死前,还向南拜了三拜呢!„„”婶母还没有讲完,顾炎武已经伏在她的怀里哭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慢慢抬起头来,抽噎着说:“母亲,我长大了也学文丞相!”婶母紧紧地抱着他,说:“真是好孩子!”“我要的是真学问!”顾炎武从小就立下改革社会的远大志向。他刻苦读书,广泛地汲取对治国有用的学问。但是对科举考试,他并不热心,对那种公式化的八股文,他更不愿花费时间。由于长辈的催促,他虽然也多次参加了科举考试。可名次总在二、三等。有一次,他的一个好朋友愤愤不平地对他说:“凭你的学问,早就应该中解元(举人的第一名)了,主考官真是有眼无珠!”顾炎武听了,淡淡一笑,说:“我参加考试,是为了使老人高兴。其实,科举考不出真学问。我读书,是为了得到真正的学问呐!”的确,顾炎武从少年时期开始,就注意天下的大事。他参加了“复社”那样的学术政治团体,和当时的许多著名人物来往,跟他们一起讨论学术政治问题,他还努力钻研有用的学问,读了二十一史、《大明一统志》、各府州县的方志,和其他各类书籍。他特别注意搜集明朝以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方面的材料,为以后撰写《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准备了丰富的资料,也奠定了他一生学问的基础。顾炎武读书特别刻苦认真。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严冬酷寒,他都不受干扰,抄资料,写文章。他最讨厌那些不读书、不学习,终日天南海北高谈阔论的人。如果有朋友上门,只谈生活琐事,他就皱着眉头,不愿答话,巴不得他们赶快离开。这些朋友走了以后,他又叹息着说:“唉,半天的光阴又白费了!”

王夫之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第四篇:孔子与老子

第1课孔子与老子

一、思想家孔子

1、孔子的救世药方: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大乱,他以“仁、礼”思想积极救世,力图维护统治秩序。

2、“仁”的思想:

①含义:“爱人”,即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核心思想)。

②方法:“恕”是低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高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③要求:对统治阶级来讲,“爱人”就要“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严刑,实行仁政,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对普通人来讲,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君子。

3、“礼”的思想:

①含义:周礼,是西周建立的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核心的等级名

分制度。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社会规则。

②实践方法:一是“正名”:按照周礼把已经混乱的社会秩序矫正过来,贵贱有序。二是“克己复礼”:每个人都要克制自己,恢复周礼。

③仁与礼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仁是道德修养,礼是社会规范;仁是内在自觉和自律,礼是外在约束和他律。两者结合的方法是遵循“中庸”之道。

4、“中庸”的思想:

“中庸”是“执其两端而用乎中”,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中庸既是为人处事的方法论,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5、天命思想:

孔子重视现实人生,把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放到首位,主张理性,反对迷信,对鬼神“敬而远之”,这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非宗教、非迷信的文化传统。

6、孔子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致力耕战,孔子恢复周礼、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二、教育家孔子

1、教育思想:

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②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③教学对象:有教无类;④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举一反

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2、孔子的教育地位:

①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被后世称为“第一位老师”、“万世师表”;②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使学术下移;③总结出一套很好的教学方法;④整理六经,保存了典籍,传播了文化。

三、孔子的历史地位

1、孔子思想在当时未受到重视,但经历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传统文化上成为主流。孔子本人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

2、儒家思想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深远影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老子(课标未做要求,一般了解)

1、“道”的思想:“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既是自然的规律,又是世界的本原。在天命论盛行的春秋时期,这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世界是运动和变化的,事物都会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比如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生和死、贵和贱等等。

3、政治思想:①“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治大国如烹小

鲜”等,主张人们要尊重规律,顺其自然;②面对春秋乱世消极避世,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贯穿东方的大智慧。

4、老子的历史地位:①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②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哲学、论理学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区别

1、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执着精神;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避世思想,是一种看破规律、尊重规律的超脱精神;

2、孔子的思想主要研究社会人际关系,对“天道”避而不谈;而老子思想则研究“天道”,用“道”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对现实社会则恰恰消极避之。

第五篇:孔子和老子生平

孔子生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 学,死于扶风。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 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 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 中的奇葩而译出版。美周《纽约时报》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 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 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 规律。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 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虚心的向老子问礼的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