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为了使广大一年级语文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更加深透的把握教材的编写理念,我们特做本册教材解读如下,望大家在备课时参考运用。
一、本册教材的基本框架:
本册教材有:汉字家园
一、动物天地、劝学、乐趣、汉字家园
二、童年的问号、幽默、故事里的智慧、春夏秋冬、走进经典共9个主题单元。可分为:识字、阅读、表达、综合性学习活动,四种课型。
二、本册教材的编排特点: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材体现了人文性的关怀,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
第二,重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第三,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实现语文的综合学习。像在课外练习、表达、综合学习活动中大量运用了可爱的人物形象和小图标等,适时给学生以情感支持和学习过程中方法策略的指导。
第四,采用主题版块式结构,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排,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认为一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403个生字,会写201个字,认识12个多音字、26个偏旁部首和5个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
2、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会积累词语。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4、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喜欢图书,爱护图书。
5、认识句号、问号、逗号、省略号、感叹号。(课标要求: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6、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7、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某一个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学习搜集相关资料解决问题。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与伙伴一起参加学校、班级和社会活动,并用口头或画图等方式表达积极的所见所闻或想法。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从教学目标上即能看出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根据课标规定,本册教材认真落实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原则,共安排认识403个生字,会写201个字。
五、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识字:本册教科书用“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方法安排了403个生字(其中只认不写的202个,要求能识会写的201个),较之过去同册的识字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册教材的识字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相对集中的识字,主要有两个单元,汉字家园一和汉字家园二共6课,这两个单元属于“小集中”识字,另一类就是面广量大的随课文识字。
无论是随课文出现的生字,还是汉字家园中的集中识字,凡要求写的字都在课后的虚宫格里出现。教材只对某些生字展示了笔顺。
课文:共27课,分为7个主题版块。选文力求具有经典性、文学性和时代气息,注意儿童化,富有童趣。多为儿童喜爱的诗歌、童话或故事。选文比较贴近儿童生活,能够考虑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如《冬冬写字》联系了儿童的经验世界,《青蛙写诗》等则联系了儿童的想象世界。
表达:教材安排8次口语交际有:说说我的家人、我会道歉了、买卖小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图片里的故事、请让我来告诉你、我们来传悄悄话、我们都来讲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趣味性。为学生参与表达营造了一种大环境。目的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也就是能“听清楚,说明白”。
综合性学习活动:全册有1次。43页错别字会诊,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实现语文的综合学习。教材着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讨论交流、感悟、直接体验和语文实践活动等。注意儿童智能的多元化和学习的个性化。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把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贯穿在学习的始终,实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识字写字教学”和“阅读教学”这两个方面的教学建议。关于“习惯培养”、“表达”、“综合学习实践活动”部分的教学,与其他版本的同册教材没有太大区别,老师们只要把握好《课标》要求,在备课与上课时认真落实课标新理念,就一定会在语文教学中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主要目标是: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1、识字教学:
这册教材的识字部分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相对集中的识字;另一类就是随课文识字。
集中识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比较识字(以旧带新)如“汉字家园二”的第1、2课,通过对形近字字形上的比较、辨析进行识字,此类识字侧重字形教学。可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当“字朋友的医生”自主识字,还可以创编儿歌:识记汉字要认真,看清笔画得细心。多笔少画字不同,音义有别要区分。在识字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2)根据造字规律识字。汉字家园
(一)中的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等。看图会意识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字理,并附有所含生字的韵文。如:“汉字家园一”通过形象化的图形来显示“日月明、人木休、人从众、木林森”等,这些都是以基本字逐步叠加来体现字义的。可引导让学生通过看看图、读读韵文、听讲汉字故事感悟会意字的规律、特点,更好地为掌握本课生字的字形、字义提供形象依据。
第1课,通过有关木、刀、皿、等字的字理图显示了“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绝大部分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学生能够形象地记忆字形。
形声字识字。显示一组同声旁的字,再将这些字编进短文,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汉字家园一”第3课属于这种形式。有“青”加上不同的形旁带出了:请、清、晴、睛等一串同声旁的形声字,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这几个字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然后带领学生诵读一下儿歌:形声字,好识记,形音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使学生对形声字造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根据造字规律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渗透了造字的方法与字体的演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奥妙。
(3)事物联系归类识字。如《动物乐园》属于横向的联系。此类识字使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4)内在联系归类识字。如“汉字家园一”的第4课《“也”字歌》、《“皮”字歌》。纵向联系。事物联系归类识字、内在联系归类识字。在内容上侧重于字义。在识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
随课文识字。随课文识字一般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重点认读生字的读音,结合上下文了解字义。第二课时重点识记字形,正确书写生字。
“随课文识字”依然是本册教材中识字重点。因此,我们在继承第一册在教随文识字有效做法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建议大家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包括学生已经认识了的汉字和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要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自己学不会的和相对薄弱”的地方,如:认读生字时,学生能借助拼音读会的,老师就不用教,轻声、圆口音、不容易读好的重点教。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
第二,教学中,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我们对字义和用法的领悟要充分考虑具体的语言环境。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进行,通常情况下要只求“意会”,而不求“确解”。
第三,正确处理“识字”、“读书”、“写字”三者的关系,继续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做法。所谓“寓识于读”,也就是要借助课文注有汉语拼音,在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不搞脱离课文的、脱离语言环境的识字;所谓“以识促读”,则要求我们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去促进课文的诵读;“识写结合”的意思是说,要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识什么就练写什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的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首先,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习活动,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识字。如在游戏中识字(摘果子、送字朋友回家);在表演中识字;在闯关比赛中识字;在故事中识字等等。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识字的乐趣,获得识字的成功感。其次,积累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偏旁部首之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筋识记生字。除以上讲的象形识字法、看图会意识字法,形声字识字法,比喻还有顺口溜识字法:清水清水青边有水,日青日青天气放晴,目青目青眼睛亮晶晶,言青言青礼貌伴我行。猜字谜识字法:水面上鼓起一个大包(泡)。编故事识字法:休,一个人,干活累了,就靠在大树上休息等等。教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第三,还有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展、巩固识字。教师要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新学的字。
2、写字教学:
(1)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教学正确的笔顺。学生书写达到正确、美观、有速度。
具体指导学生书写,我们建议分以下五步: 第一步:看。
一是看字形。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牢固地记忆字形。
二是看范字。当学生记住字形后,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虚宫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还要看清字的布局、间架结构。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并在范字上用手指描写。
第二步:描。
描写要仔细、认真,力争做到手写心记。第三步:写。
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虚宫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学端正,写整洁。在学生仿写时,教师要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
第四步:评。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
第五步:改。
应及时地让学生在评字之后,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改进。
二、关于阅读教学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级或启蒙阶段,一定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抓起。我们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阅读的要求是:
1、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到“阅读教学”的首位。
“喜欢阅读”被《标准》放在阅读教学起始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求我们采取各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因此,每次阅读之前,教师应该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挂图、实物、音像、媒体等手段,精心设计一个激趣导读的过程,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接触课题,大胆猜测,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悬念、遐想进入阅读实践与体验。这样阅读教学会达到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的目的。
2、要坚持在阅读中切实过好“认读”关。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刚从口语交际进入书面交流,由现实世界进入符号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的,必须经过不断地学习、训练,帮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注意引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克服“破词”、“破句”不连贯现象。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达到读得正确、连贯,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重。读后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的、轮廓的了解。
3.指导朗读课文,以坚持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重点体现在语感上。而决定语感的核心因素是表象。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建立插图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我们还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激活他们脑海中生活的画面和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推进:要过好认读关——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表象和画面——把自己摆进课文中的情境,进行自我体验——再抽身跳出情境,领悟课文语言,使学生产生对文本语言的“反刍”。这样,学生就能读出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并达到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的目的,从而语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相反,如果既不进入角色,也不进入情境体验,一味从理性上去讨论该用什么语气读,那实际上是一种傻读,是培养不出什么语感来的。
4、要坚持让学生好读乐背。
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课文,赏中乐背。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涵美多层面进行整体欣赏和品味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给课文配上适当的音乐,将课文与插图结合起来进行反复朗读欣赏,看图诵读。播放配乐范读录音,让学生耳听、眼看、口诵或跟背,从语音、语义、图象场景、事件、人物、情感多角度欣赏课文。不知不觉学生就会背课文了。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创中好背。好奇心与表现欲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我们要善于给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背诵比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喜欢背诵,并通过背诵来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阅读课的基本步骤是:创设情境,激活情趣——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反复朗读,确保读得正确、连贯——选择课文重点、精彩处,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形成积累——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识字要渗透汉字文化并做到真正识得,要求认识的字在本课认识,在别处出现也要认识,在儿歌中认识,组成新词还要认识。
2、要把写字训练同写字育人结合起来。
3、阅读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越主代庖。
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有不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和教师教学实际的内容,还要进一步调整,尽自己最大努力达到对教材的正确、创造性运用,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目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认识上会有一些偏颇或错误。敬请批评指正。更希望老师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标”的要求为标准,在教学中总结出更好的经验、方法。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
语文细化课标解读 七年级下册
一、年级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要求认识1166个字,要求会写1000个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3、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能较熟练的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二、学期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要求认识500个字,要求会写500个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3、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能较熟练的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简单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第一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组元,有的回顾以游戏为伴读书求知的往事;有的讲述在父辈的教养下长大成人的故事;有的写命运坎坷而勇于抗争,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有的写天资聪慧却无所进取,神童沦落为俗子„„总之,这些课文都在成长道路的重大课题上,给人以莫大的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但却没有机械、空洞的说教,每一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些课文包括散文、小说、童话、诗歌等。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认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受到多方面的文学熏陶。
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告诉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两则外国著名诗人的人生哲理诗;还有告诉学生后天教育比天资更重要的道理的王安石的《伤仲永》。
二、单元教学重点: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2.《爸爸的花儿落了》要求学生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3.《丑小鸭》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4.《诗两首》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伤仲永》要掌握几个用法特殊的词,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6.综合性学习:能正确表达感受、心理和体会。能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知事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和写作的欲望,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单元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必要的常识,也应作适当的介绍,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和多角度理解。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促成自己的成长意识。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苦于乐、得与失、成与败,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第二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爸爸的花儿落了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线索,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
2、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
第二课时目标
1、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
2、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
3、丑小鸭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排除文字障碍,掌握并运用字词;了解作者的生平。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
1、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2、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激励他们坚韧不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4、诗两首 学习目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认识慎重的选择人生的意义。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5、伤仲永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
2、能翻译全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第二课时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第二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光未然的《黄河颂》歌颂祖国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表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一堂小孩眼中的法语课的情形,以小见大,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说理形象,鼓舞人心;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抒发了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木兰诗》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
二、单元教学重点 1.《黄河颂》:要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2.《最后一课》: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小说的要素;了解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
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4.《土地的誓言》: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5.《木兰诗》: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其次还有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6.综合性学习: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诗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和学生互学,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2.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3.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选领会文意,培养语感。
4.联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6、黄河颂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体味歌词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精神‘
第二课时
1、学习诗歌的反复手法,理解诗句,体会意境美,提升欣赏品味。
2、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7、最后一课 第一课时目标
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
2、理解课文中小弗朗茨的心理描写
3、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第二课时
1、分析哈墨尔先生形象。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信息。
2、熟读课文,积累佳句,欣赏本文的语言美。第二课时
1、在诵读评味中,感受比喻的妙处,并理解其蕴含的哲理。
2、体会先烈的思想精髓,激发爱国热情。
9、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2、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10、木兰诗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疏通课文,初步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
第二课时
1、深入理解木兰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三单元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名人单元。杨振宁的《邓稼先》记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爱祖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告诉我们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的高尚的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带我们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孙权劝学》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文中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默读揣摩,比较人物不同的写法。
4.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5.积累文言知识。
(三)教学重点
1.《邓稼先》:通过邓稼先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体会他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
3.《音乐巨人贝多芬》: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场面描写(群体人物)的方法。
5.《孙权劝学》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6.我也追星综合活动:从个人实际出发,寻找恰当合作对象,确定小组活动方案,充分展示个性特长,培养合作、创新意识。
11、邓稼先 第一课时
1. 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第二课时
1、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3、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整体感悟文意。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的技法 第二课时
1、把握本文选材精当的技法;
2、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性格特点,复述课文所写的几件事。
2、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法(肖像描写),体会文章所展示的人物个性气质和精神面貌。
3、学习贝多芬不屈不挠的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2、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3、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15、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第四单元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社戏》中讲的是乡村戏剧;《安塞腰鼓》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竹影》写了童年时期一个有趣的游戏,有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引导。《观舞记》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口技》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2.学习文章由写实到写意的写作手法,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3.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4.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了解舞蹈是以身体、服饰、神态、动作、心灵等方面来表现内容的。
5.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6.把握多方面表现表演者高超技艺的写法。
(三)教学重点
1.《社戏》: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安塞腰鼓》: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
3.《竹影》: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4.《观舞记》:赏析文章是如何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感受、欣赏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5.《口技》: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注意体会作者如何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6.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6、社戏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第二课时
1、理解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培养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
17、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掌握文中的生词,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气势。
2、学习作者运用排比句描写场面的方法。第二课时
1、通过视觉材料,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深意。
2、感悟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
18、竹影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风格的基本差异。
2、学习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铺垫手法的运用。
3、培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及感悟自己生活中的艺术和美。
19、观舞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冰心体”,掌握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运用精炼的语言表现艺术形象的写法。
3、感悟博大精深的艺术手法,培养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情感。20、口技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作者;积累本文文言词语,理清文章结构。
2、疏通课文,做到熟读成诵。第二课时
1、学习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写法。
2、借助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第五单元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以探险为主题的单元。《伟大的悲剧》写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探险悲剧;《在沙漠中心》写了在沙漠中克服险境、勇于拼搏的壮举;《登上地球之巅》写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真正的英雄》是关于美国航天飞机失事的巨大悲剧;《短文两篇》是与太阳有关的两个哲理故事。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2.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4.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认识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三)教学重点
1.《伟大的悲剧》: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在沙漠中心》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对待挫折,克服险境、勇于拼搏的精神。
3.《登上地球之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4.《真正的英雄》:把握内容,体会感情,理解精彩语句的含义。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5.《短文两篇》: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课文,背诵《夸父逐日》,多角度理解两篇文章的内涵。6.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如何正确理解探险精神。
21、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题。
2、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体悟文中关键词语,理解如何才能做到团结合作、克服困难。
2、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22、在沙漠中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对待挫折,克服险境、勇于拼搏的精神。
23、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及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2.简洁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学写颁奖词。
第二课时
1、欣赏并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24、真正的英雄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的背景资料,了解有关作者生平及演说词的一些特点。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感悟主题。
3、学习一些航天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
2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
2、了解文言文的省略现象,积累文言词语。
3、感受夸父的英雄气概,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的精神。第二课时
1、了解《淮南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了解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
2、体味课文语言简洁的的特点,领会课文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魅力。
3、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和勇敢、坚强,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时思想感情。第六单元
(一)单元教学内容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这个单元都是写动物的作品。《猫》写了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表现了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同情和关注之情;《斑羚飞渡》讲述的是一个多年以前发生在西南山区动物间的凄美故事;《华南虎》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马》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狼》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关注详略,体会描写,多角度,深层次地探究课文主题。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感受华南虎执着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培养自己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的人格。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4.锻炼学习搜集资料及总结能力。学会本文典型的文言实词。5.分析屠户和狼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认清狼阴险狡诈的本质,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猫》: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2.《斑羚飞渡》: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理解并学习斑羚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引导学生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善待动物,善待生命。3.《华南虎》:分析“华南虎”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4.《马》: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5.《狼》:树立人的智慧战胜一切的思想是本课教学重点。6.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选择课题有侧重地进行研究或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开阔文化视野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26、猫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对弱小动物的同情和关注。第二课时
1、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27、斑羚飞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本文的生字词,体会本文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手法。
2、理解作品主旨,探究从动物身上折射出的可贵精神。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28、华南虎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的内容及感情,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
2、诵读品味诗歌,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的形象。
3、培养学生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的人格。
29、马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布封,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体会作者对野马的由衷赞美之情和对家马供人驱使的悲哀之情。
30、狼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熟读课文,疏通文意。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第二课时
1.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2.把握文章主旨及寓意。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版第四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榆中县王保营小学赵秀兰
第四单元 用心思考善于创造
单元主题的启示是
一、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动脑思考、敢于质疑、动手实践,这既是一种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精神。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并思考策略。
教学内容
一个导语,课文《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和语文园地四。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课文中的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费什么力气,事实上哪怕是一个小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冲破定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习本组教材,目的不是要学生都立志做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得来,因而他们很少去制作一样东西,哪怕是一件玩具。因而他们往往思想懒惰、行为懒惰,不善动手。因此,本组教材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的好文章。学生有一定的朗读、默读感悟能力,要让学生自主默读感悟、朗读体验,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目标向导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2个生字,会写33个字,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联系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4.能用普通话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小制作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和与人
交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文中受到启发,懂得多动脑、多观察、多动手。
教法与学法
学习本组四个小故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按照“自读自悟,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做文中人做的事,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感受——留心身边呢的事物,自己动手,大胆发明创造——交流自己的小制作”顺序进行教学,把“读、悟、做、说”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起,经常自己动手或协作做做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把自己的小制作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2课时。其中四篇课文8课时,语文园地4课时。
教学建议
充满科学味道的课文该怎么上?
(一)激起学生的兴奋点。
本单元跟第三单元的课文风格完全不同,比较理性,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动手动脑的重要性。课文大多是以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而且伴随较多的人物动作,所以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本组课文对话较多,指导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读好对话。可以采用添加提示语的方式体会角色。如《动手做做看》,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溢出?”前两个小朋友虽然都有回答,但语气不同,一个是猜测,一个似乎很肯定,与伊琳娜的半信半疑和亲自动手实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尝试加提示语,再朗读,在这样的朗读实践中体会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象这种类型的课文,我们老师往往觉得很难上,逐段讲解吧,机械无味。如何上得有趣味些呢?我们再来看看《画风》的几处教学设计: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因此首先激起学生兴奋点的是课文的题目。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录音听听风的声音,说说风。
师:对!是风声。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风很冷。
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
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
生:风没有颜色。
要让课上得有趣,就得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又如:学生喜欢画画,也喜欢看别人画的画。所以老师事先让学生画了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的画,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中,哪个人画的画?他的画上画了什么?从哪儿看出有风?自己练习把三个问题连起来说,想说哪幅就说哪幅。
生:我喜欢赵小艺的画。他的画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红旗和一个拿着风车的小朋友,从画中红旗飘起来了、风车转起来了可以知道有风。
生:我喜欢陈丹的画。画上画了房子、太阳、树和小鸟。从画中画了弯弯的小树可以知道有风,因为是风把小树吹弯了。
生:我喜欢宋涛的画。他的画上画了房子、树、乌云、雨丝。从雨丝斜了可以看出有风,因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让学生自己画风,老师可以这样说: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上的三个小朋友是这样来画风的,但老师相信,如果是我们班的小朋友来画的话,你们的点子一定会更多。如果让你们也来画风,还可以画些什么呢?
有的说画头发飘起来了。有的说画窗帘被风吹动了。有的说画书页在翻动。有的说画尘土在飘扬。还有的说画裙子被风吹得摆起来了„„
此时,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可以及时夸奖他们:“说不定下次书上就采用你画风的点子呢。”既然风可以画出来,那么气味也可以,课外让学生去画画气味,再在旁边写上几句话,也不失为好作业。
这样的语文课是鲜活的,是学生所喜爱的2.学会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
有些文本,简洁的语言背后省略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要善于抓住留白处,引导补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时得到训练。
如《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了两个小朋友的回答觉得说的都不对,她是怎么想的?《画风》的三个孩子用具体事物表现风,他们是怎么想的?《充气雨衣》中,小林看到舞蹈小演员的花裙子是怎么想的?围绕主人公怎么想展开,既体会人物心理,也锻炼语言思维。
3.学习复述或转述。
把课文语言作为学生复述或转述的材料,也是训练语言和思维的方法,我们低年级可随文选用一个小片段进行,不宜太长,能提供关键词更好。
4.学习用反问句来表达。
本组课文在展示心理活动和思考时,常常用反问句来表达。
例如:《邮票齿孔的故事》“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充气雨衣》“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这样问中有答的句式不是第一次接触,在探究人物心理时,可以尝试让孩子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是一种初步的学习,不做达标要求。
5.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朗读利于传递理解,默读利于思考。学生刚学习默读,是一种默朗读状态,不在速度上做硬性要求,但一定要有思考任务,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些思辨性的题目更有价值。例如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邮票打孔机究竟是谁发明的?”比“阿切尔是怎样发明邮票打孔机的”更有研究价值。前者将思考引向深入,究竟什么才是发明?发明是为了造福大众,发明更是建立在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思考和联想之上。
(二)学生多动手,在实践中学习语言。
这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主人公动手又动脑,最后有所发现和发明的事。前面已经讲到课文主要以叙事为主,多处伴有人物动作,那么就让学生多动手体验一下课文中的实验过程或成果,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深入理解课文。
比如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时,可让学生带上邮票亲手撕一撕邮票,说说撕起来方便吗?这样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阿切尔发明邮票打孔机为人们带来的方便。趁势让学生对阿切尔进行对话:阿切尔我想对你说„„对阿切尔充满了敬佩之情。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动手做做看》时,老师在台上做伊琳娜做的那个实验,找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看看水会不会漫出来。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运用课文语言,边看边说老师做实验的步骤,结果。当学生看到结果水漫出来了,跟郎志万说的不一样时,会发出惊奇的叫声“呀,水漫出来了。”再联系前文,让学生读读郎志万说的话“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进行对比朗读,这样的好处是让学生理解伊琳娜生气的原因是认为郎志万在哄骗小朋友,抓住了人物的心理,能更好的读出当时伊琳娜生气的样子“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学生读的时候感同身受。等于是将实验后的这种情感迁移到了朗读中。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学生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
《充气雨衣》是略读课文,最难的是课文中提到的有些东西,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比如“气囊、铁丝圈、气门儿、塑料膜、自行车内胎”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搜集这些东西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对这些名字的理解就不成问题了。甚至还可以利用现成的东西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做个像小林一样的充气雨衣呢。那么这堂课的难点就解决了。
教学每一课的注意点
《动手做做看》课文语言比较浅显,学生易读懂。我认为这篇课文主要训练学生读好对话,郎志万向学生提出奇怪的问题,学生猜想原因时,为让学生读出学生回答时的真实感受,可以创设情境,再现课文情景:老师当郎志万提问,指俩名学生分别回答“因为金鱼身上有鳞。”“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发现学生扮演的角色很不错,将天真无邪的样子流露无疑。而且有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这篇课文除了练习朗读对话之外,课后还有一个写话练习“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我要把想到的话写下来。郎志万是这样说的“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郎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为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可以这样说:“伊琳娜多聪明啊,她听懂了郎志万的话,你和她比一比,你听懂了他话的意思吗?谁能说一说呢?”有些学生可能会引用伊琳娜妈妈说的一句话:“不能光想,要自己动手做做看。”
《邮票齿孔的故事》我觉得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是邮票打孔机是怎么发明的过程。因此,这一课的语言训练可以锁定为让学生熟读课文后复述邮票打孔机发明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复述,边叫几个学生可以演一演发生在伦敦小酒馆的那一幕。可以在表演的同时理解强调“拿、翻、找、摸、取、刺、撕”这些动作。课文的讲读可以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这句话为切入口,那个人是谁,阿切尔被他怎样的举动吸引住了?学习相应的段落,采用变序的教学法。
《画风》这一课朗读时应该抓住“飘、弯弯的、斜斜的、呼呼地转”这些词,正是透过这些词才能看出风的存在。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圈圈点点,并迁移到学生自己介绍画风时也能用上类似的词,来表达语句。(读句子)
《充气雨衣》课文多处描写了小林日思夜想,善于思考的句子“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问题又来了: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救生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这些句子应该引导学生揣摩,体会小林的爱动脑筋,是什么引起小林一次次的思考呢?要引导学生练习课文语句,进行朗读。朗读形式可以采用男女生合作读或分组读,明白是怎样的现象引起小林的怎样的思考。让学生明白要多动脑筋,不断改进,才能出成绩。再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品需要改进的?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可稍放手点,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
口语交际与写话。
活动
孩子要参与制作的全过程。分组进行,保证作品的多样性。
交际
一、小组内展示作品,并介绍制作经过,比比谁介绍的最清楚明白。
二、各组推出一名在集体内介绍,要求说清步骤,语言准确流畅,态度自然大方,听得不明白可举手提问,台上台下互动起来。
三、小组内自我完善制作过程。
写话
把自己的制作写过程下来。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一、单元教材分析
1.内容安排:
这一单元围绕“人间真爱”这一单元主题,编排了《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四篇文章,分别从人与社会,与家庭,与自然等层面丰富真爱的内涵。另外,还有习作
4、练习4。
《永远的白衣战士》这篇课文采用倒叙的方式,首先写了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叶欣的离去,表示了深深的遗憾和痛惜;然后追忆了叶欣不顾个人安危救治病人直至离开人间的感人事迹;最后回应开头,强调叶欣虽死犹生,她的美好品质、她的灿烂微笑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点明了题目,她是一个“永远的白衣战士”。
《“番茄太阳”》一课以“我”的见闻为主线,记叙了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了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明明虽是个盲童,却有颗无比美好的童心,她的乐观、善良、坚强感染了我,她就像一个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旨在让学生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私、无畏和博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我不是最弱小的》本文记叙了萨沙一家到森林里度假,突遇暴雨,萨沙在爸妈的影响下,把爸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贵品质。文章情节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
习作四安排的是围绕最近发生的事情谈谈看法。由于与本单元以爱为主题的4篇写人记事类文章联系不大,因此我们换成了记述一件身边发生的充满爱的令人感动的事情。中小四年级的习作是与国家级实验课题模块化习作之子模块——叙事模块化作文策略研究相结合,布置学生写“倾诉亲情”模块化习作。
练习四安排了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写毛笔字。处处留心先让学生朗读易读错的中药名,然后让学生学会读阅读药品说明书。读读背背旨在让学生积累描写白衣天使的成语,以及背诵《三字经》节选。“口语交际”,内容是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安排的是指导学生写好欠字旁、页字旁。
2.写作特点
虽然这四篇课文都是围绕“爱心”这一单元主题编排的,但体裁不同,《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是侧重写人,后两篇是写事。
(1)前两篇写人文章写法各有特色,《永远的白衣战士》结构上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典型事例着重刻画了叶欣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
《“番茄太阳”》是按我的见闻,将作者多个时间段观察到的明明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整合成了一位丰满感人的人物形象。这对于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人物、如何描写人物是极有帮助的。
《“番茄太阳”》是双线结构,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是文中的明明;暗线就是“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即“心情灰暗——温暖——快乐——感动”,它们共同交织,使文章脉络分明,一气呵成。
(2)后两篇是写事。在写法上都是采用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不同的是,《第一次抱母亲》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通过我动情地回忆往事,讴歌了母爱的无私、伟大和崇高,字里行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我不是最弱小的》是通过妈妈和萨沙的对话完成了自觉保护弱小者的爱的传递。对比的写法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3)四篇文章的题目各有特色,是指导学生拟好文章题目的好范例。《永远的白衣战士》是用比喻的方法突出了叶欣的不是战士更似战士的形象,课题“永远”一词含蓄地写出了叶欣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深切怀念。
《“番茄太阳”》既是明明对太阳的形象称呼,又是明明美好心灵的象征,她就像一个“番茄太阳”,挂在了“我”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温暖。题目新颖又形象。
《第一次抱母亲》是运用主要内容的简练短语做题目,《我不是最弱小的》是引用了文中人物萨沙的一句话做题目。
二、单元教学目标 制定依据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有很多,我们只列举了我们在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时能重点落实的部分。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习作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综合性学习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学情分析
从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注意力不集中。从学生基础能力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能够自主阅读文章内容,能初步读懂文章大意。已经完成了作文起步练习,能够独立地写一篇小文章。但是写作技巧尚不成熟,记述事件描写人物的方法,描写生活细节的技巧等尚不熟练。
根据课程目标对本学段的要求,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4篇课文。学会本单元29个生字,认识16个二类字,重点指导“遗、予(与矛的区别)”“盲、戚、蔬”“摔、瘦”“滴”的字形写法,读准“给予、堵塞、面颊、背上背着、闷热、纤弱”等易错词语,2、能理解“身先士卒、声色俱厉、斩钉截铁、大雨如注、滂沱大雨”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有关描写白衣天使的成语。
3、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理解四篇课文的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按要求完成四篇课文的拓展阅读和小练笔,能比较生动地记述身边发生的一件充满爱的令你感动的事情。
5、讨论班级公约,能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抓关键语句品味,补充资料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2.初步领悟倒叙、对比的写法。学习领会本单元拟题目的方法。
3、继续学习运用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和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4、通过课前课后搜集资料,学习有目的搜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勇挑重担的崇高精神,体会叶欣英勇事迹所传达出的舍己为人的人间大爱;
2、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3、体会伟大的母爱,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同学们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4、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养成自觉保护弱小者的习惯。
本单元重点 采用入情入境体会、想象、抓关键语句品味、补充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难点
1、由于这一茬四年级学生,是在非典发生以后出生的,所以体会非典型肺炎的凶险就成了难点。
2、体会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
3、初步领悟倒叙、对比的写法。学习领会本单元拟题目的方法。
三、总体构思和处理
加大预习的力度,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单元预习和课时预习,并且要过好生字关、课文朗读关、背诵关。
1、在课文的阅读理解方面,我们打算用8课时完成4篇课文。四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总体构思如下
《永远的白衣战士》先通过交流、补充资料和视频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非典性肺炎的凶险,再以“静心默读课文,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叶欣,划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写写批注”为切入点,借助4--7节,深入感悟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不怕牺牲、勇挑重担的崇高精神。
《番茄太阳》第一课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读:一读“文中的明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感悟明明的形象;二读体会明明使“我”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读课文,理解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体会作者起题目的独具匠心。资料补充卫宣利当时的处境增加学生对人物的了解。
《第一次抱母亲》,紧扣抱字,披文入情,以“我第一次抱母亲为什么心里很难过”为主线问题,采用抓关键词体会、用多媒体展现情境、创设情境引读、配乐感情朗读等多种策略深入感悟我回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领会母亲的任劳任怨、辛苦操劳、疼爱子女、坚强如山的感人形象,此段的教学能否感动学生的内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只有此处入情入境了,后面的抱母亲入睡才会合情合理,自然而然。
《我不是最弱小的》,考虑到课文内容非常简单,以至于人教版是放在二年级教学的。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应交给学生什么呢?我们确定了用“一件雨衣为什么让来让去?”为主线,引导学生抓住两处探究:一是抓住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方法。二是抓住两处野蔷薇花的描写,在体会蔷薇花的纤弱无力需要保护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写作方法。
四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拓展阅读和小练笔是这样设计的:
《永远的白衣战士》补充主要人物资料,拓展阅读《护士长日记——写在抗击非典的日子》。小练笔是写写你想对叶欣说的话。
《番茄太阳》推荐阅读卫宣利其他作品《两双球鞋》《母亲的声音》,小练笔是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写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的片段。
《第一次抱母亲》补充阅读表现母爱主题的作品,小练笔是写妈妈关心我的一个场景。
《我不是最弱小的》补充作者霍姆林斯基的资料,拓展阅读冰心的《别踩了这朵花》,小练笔是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以上四篇课文第一二课时的总体构思和设计,都会在四课课时备课时具体呈现。
2、习作计划2课时。
习作四安排的是围绕最近发生的事情谈谈看法。由于与本单元以爱为主题的4篇写人记事类文章联系不大,因此我们换成了记一件身边发生的充满爱的令你感动的事情。课前应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材料,课上组织学生交流材料,然后指导学生写作,最后进行讲评,学生再修改。
中小四年级的习作是与叙事模块化作文策略研究相结合,布置学生写“倾诉亲情”模块化习作。
3、练习四计划3课时。
练习4“处处留心”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读准中药名,再让学生读好药品说明书,以回答奶奶提问的形式练习说话;
“读读背背”第一部分是积累积累描写白衣天使的成语,我们已经提到《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二课时进行教学;第二部分的《三字经》,要先引导学生理解每
句的意思,再指导背诵。
“写好钢笔字”,3个字,先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读帖,然后总结出左右相同的字,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一点。
“口语交际”,内容是讨论班级公约,先组织学生讨论,再集体交流,最后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先简要介绍柳公权,再指导学生写欠字旁、页字旁。
第五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4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16篇,八个综合活动,八个单元小结,四个单元中有“金钥匙”。
(二)课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2、阅读
(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3)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三)本册教材的体系及所处的地位
1、教材的体系
(1)本册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共设计了以下8个专题,分别是:“乐趣 ”、“遗迹”、“科学的精神”、“ 生命”、“冲突”、“英雄”、“珍惜"、"告别童年"。
(2)单元构成
每个单元有5篇课文,主体课文3篇,拓展阅读2篇。每个单元有一个综合活动,一个单元小结。1、2、5、6单元中有“金钥匙”。
(3)主体课文的主要栏目:
每篇主体课文的下面,增加了要求会认、会写的字,两个思考题仍然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保底题。主体课文的页侧,设立了几个栏目: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
“小资料”中的内容主要有作者的概况、课文的背景资料、以及课文重点知识的解读,这些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文学常识,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检索资料的意识。
“我的视角”栏目,安排的是丁丁和冬冬两个人物的话,目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学时总结自己发现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以及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等等。如果老师把“我的视角”这一栏目能够引导到位、教学得法的话,我想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创造力。
“日积月累”栏目,贯穿教材始终,因为语言的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始终一贯的重要任务。在这一栏目中,老师不应再硬性指定学生学习的范围,应当由学生自由地去摘录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让学生独立来完成。
这三个提示性、引导性的教学资料,是提高教学实效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应得到我们的足够重视,尽力地去发挥它们的最大效应。
(4)拓展阅读:
每个单元安排了两篇拓展阅读,主要是引导学生从课本的学习向外延伸,扩大阅读量;为不同程度、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开辟了适应学习的弹性空间;同时对前三篇课文给予了补充和提升,课文后面的提示与建议对师生的阅读做了一点点拨。
(5)综合活动:
每个综合活动大体包括“导语—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准备展示—展示”几个环节。综合学习的主题与单元主题一致,意在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动手能力、运用语文基本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6)单元小结:
每个单元都有一次单元小结,分自己评、他人评两栏,他人评包括同学、老师、家长评。单元小结可以分项、分级评,也可以打分评,还可以用文字阐述。
(7)金钥匙:
本册的四个“金钥匙”同上学期一样,对以往学过的学习策略方法、应培养的学习习惯做了综合和概括,以求复习已学,灵活掌握,获得提高。
2、本册教材所处的地位
六年级是《课程标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年,其特殊地位要求六年级的教材加强整合性,并兼顾与初中学段的衔接。为此,本册教材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做单项训练,不再通过“金钥匙”学习某种学习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能够实现自学语文,切实推进《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四)本册教学的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或工具书独立学习生字、词语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语言环境,理解人物、情节、社会背景等的能力。
(3)背诵规定的课文和段落,进行语言和文化的积累。
(4)加强习作练习,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继续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5)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6)继续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处理
六年级下册的学习任务是:不间断地做语文的积累,查漏补缺,复习巩固,综合提高,自主创新,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段的目标要求,根据教学任务我认为在本册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加强整合,整体推进。
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与前几年的文章进行整合。例如:学习《我站在铁索桥上》一文时,可以借来四年级的语文书,为孩子们朗读《飞夺泸定桥》一课,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又加深了对泸定桥的认识。同时还要注意单元整合。如:把单元中“日积月累”“综合活动”与阅读教学进行整合,这样既可以落实整体把握单元学习、整体设计、整体推进的教学要求,又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2、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北师大教材每篇课文都有“我的视角”和“日积月累”这两个栏目,预习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对理解课文、理解重难点有所帮助,同时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补充“我的视角”,以此巩固提升所学知识。
3、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材注意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一是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如,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读了课文后的感想。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如学完《美猴王》,可以给学生推荐《西游记》;学完《山中杂记》,可以给学生推荐《寄小读者》,引导学生
读整本的书。这样的编排,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4、借助“综合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这册书的语文实践活动很多,考察遗迹、编小报、怎样化解冲突等,练习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每个单元都有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的“综合活动”,它围绕一个主题提供了思考的多角度或多个层面以及相关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筛选、整合相关资料与信息,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保证了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组织指导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整合性学习时应注意整体把握单元内容,教师备课、学生学习都应先浏览一遍整个单元,了解单元的大体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篇目,制定综合性学习计划,着手搜集资料、分工组织、构思习作,统筹安排整个单元活动。如:学习第二单元课文前,先布置本单元的综合活动,教学第一课《长城赞》,检查考察目标的确定情况,教学第二课《索桥的故事》,讨论考察方案,教学完所有课文,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在班级内报告,学习“金钥匙”,完成单元小结。
5、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提高习作水平。
(1)习作训练统筹安排。大部分综合活动都有写作的要求,完成活动的过程,即酝酿的过程,不要把习作简单地安排在最后,而应该在制定单元学习计划时就让学生心中有数,引导他们在活动的准备和实践中加强参与和观察,做学习的有心人,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如:教学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二首》,布置综合活动第二板块,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为下一步表达乐趣、共享乐趣、习作训练做好铺垫。
(2)读写结合,找切入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如《山中杂记》一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分式的结构,教学时就可以安排一个小练笔,仿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提高学生对这种结构运用的熟练程度。
(3)有针对性的练习。例如:毕业生中多数存在重点内容写不详细的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先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用一些范文加以分析引导,再设计相关的习作训练,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6、复习总结“金钥匙”,为学生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本册中的“金钥匙"是对以前学习方法的复习总结,意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在教学“金钥匙”时,教师要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学习中运用学习方法的情况,跟大家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发现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找到改进的方法。例如:有的学生阅读文章,总是默读,不愿意朗读、诵读,认为没有必要;有的学生阅读一定要出声,这有碍于其他对问题的思考等
等,教师针对问题,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改正,从而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7、利用“单元小结”促进学生进步。
很多教师常常忽略“单元小结”,其实,学完一个单元,让学生以自评、它评的方式谈谈收获、不足,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也为学生查缺补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多给予鼓励,以此增强它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字词句 重点 积累,从积累到应用。认真写字、及时检查作业中的错别字。难点 自己确定并掌握生字词语。
2、阅读 重点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书上作批注,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敢于提出自己不同观点。积累优秀古诗文60篇(段)。难点 学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尝试个性化阅读,写出“我的视角”。了解课文不同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层次。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联想实际生活现象,继而深刻理解文章。
3、习作 重点体会写作乐趣,养成修改的习惯习作要做到真实、有中心、有层次学会用几件事来写一个人。内容真实、具体,感情真实。与综合性活动结合,活动过程即习作酝酿过程。难点 中心明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写作表达的需要,进一步了解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到阅读写作中。
4、综合活动 重点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组织好两到三个全班性的综合活动。
5、评价 重点 为单元做个人小结,养成习惯。难点 对小结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
1、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变的最好方法。形式多样、灵活多边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认真备课就现得尤为重要。
2、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每篇课例只选一篇师生共同确定的作品进行详细研讨,重在归纳阅读的方法、作品的特点及自己的收获。其他作品由学生针对学习重点文章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做到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强调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方面,积累应该整体把握、螺旋渐进,而不是线性发展的。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作品的各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语言、古人的活的语言,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中感受丰富多彩的文章样式与创造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5、年级组教师应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6、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注重在教学之余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把握教材的脉搏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城关教育的腾飞而努力吧!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新店二小 李文栓